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九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99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0三頁:

  鈔【大本佛讚彼國菩薩種種功德,為二十三喻,一、堅固不動如須彌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廣大如海出功德寶故,四、熾盛如火燒煩惱薪故,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故,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故。乃至二十三,如慈氏觀,等法界故。末復結云:今為汝等舉要言之,若廣說者一劫不盡。則知菩薩之數無量無邊,菩薩功德亦無量無邊也。】

  蓮池大師引用的二十三喻,在夏蓮居會集本是第三十一「真實功德」這一章,但是這一章他沒有完全把二十三喻節錄出來。在《大寶積如來會》,五經讀本二百七十四頁有這一段經文;其次是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二十三喻具足。印光大師跟夏蓮居以及黃念祖老居士,他們都認為《疏鈔》裡面所引用的大本,大多數是採用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就是《大阿彌陀經》。我們今天印了一章,這一章二十三喻就完全了。這一章叫「菩薩功德分第三十四」,這一章就是王龍舒居士的本子,我們把它影印出來供養諸位同修。這一章經文,佛讚西方極樂世界菩薩種種的功德。這一章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的去念一念,因為與我們的修學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把這一章經文簡單的介紹給同學們。

  【佛言:阿彌陀佛剎中諸菩薩眾。】

  「諸」就是從下下品到實報土的上上品全都包括,西方極樂世界只有菩薩法界,沒有其他的法界。「諸」就是我們講從初信位到等覺菩薩。

  【容貌柔和相好具足。】

  這是在大經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容貌、相好都跟阿彌陀佛相同,所以他那個世界是平等的世界,真正平等。十方世界都不平等,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大家長得都一樣,膚色也一樣、高矮也一樣,西方世界的確是不可思議。

  【禪定智慧通達無礙,神通威德無不滿足。】

  這也是事實,在四十八願裡面我們就曾經讀到。雖然是帶業往生,生下下品,甚至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往生的,到了西方世界,智慧、神通道力也跟阿彌陀佛差不多。淨土法門稱為難信之法,難在哪裡?就在這個地方。這個事實,不但我們凡夫難信,菩薩都難信。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要到登地的菩薩,他對這法門才不懷疑。由此可知,華藏會上三賢位的菩薩對它都很難相信!到登地這才始終不離念佛,才真正發願修學這個法門。地上菩薩、等覺菩薩是不是完全明瞭?也不見得,還得蒙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就是等覺菩薩也沒有法子理解。這個法門難信就在此地,因為它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

  這個法門不是從因上修,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因證果,這個法門是從果上修,它不是從因上修的,所以連等覺菩薩都搞不清楚。我們看到此地,相貌跟佛相同也許還勉強能信得過,禪定智慧、神通威德這一下跟佛差不多就難信了。但是確實是事實,下下品往生也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這樣的神通道力確實與佛果地上相去不遠。

  【深入法門得無生忍。】

  無生法忍,《仁王經》上跟我們說,什麼樣的地位才證得?無生法忍有三品:下品是七地菩薩,中品是八地菩薩,上品是九地菩薩。十地菩薩證的叫寂滅忍,比這個要高一級。就算是下品,甚深禪定的功夫也是七地以上。李炳老註「阿鞞跋致」是七地以上,這一句就是依據,七地以上得無生法忍。這個「深入法門」是真正深入,入這個法門沒有一法不通達,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

  我們過去修學,路子都走錯了,所以大家聽我講經,最好聽這兩年所講的,兩年以前所講的都不要去聽,為什麼?裡面有不少錯誤。這兩年錯誤比較少,自己有了信心,這路子不會走錯,那就是一定要從清淨心下手。所以《無量壽經》的好處,經題就給我們說明,要從清淨心、平等心下手,「清淨平等覺」,從這裡下手。所以特別強調讀經念佛的重要,不要求解,為什麼不要求解?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妄想執著沒斷,所有一切的理解統統是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幾時我們心得清淨,心得平等,這個時候的理解是智慧。所以清淨心非常要緊,這就叫「深入法門」,唯有清淨心才能深入,心愈清淨入得就愈深。

  你要問這個法門是什麼法門?要是用《彌陀經》的話,就是「一心不亂」的法門;用《無量壽經》上的話來講,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法門。你入得愈深心愈清淨、心愈平等。這深度就是從你心地清淨、平等裡面去測量,所以他才能夠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無生」就是一切法不生不滅,你同意、認可、肯定了。如果心不清淨,你不可能有這個認識。縱然看到佛這樣說,也勉強去接受,是不是真正入這個境界?沒有,只聽說而已,實際上的境界沒有能夠見到。必須心地有相當程度的清淨,才把宇宙人生的根本認清楚了。

  我們世間這個知識、智慧,說老實話是第二義以下的,不是第一義。佛家講第一義,第一義是講根本義。現在的哲學家、科學家、宗教家找不到宇宙的本體,也就是說,他們縱然很聰明,對於宇宙人生,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意義價值,都在那裡研究探討,幾百年來沒有結論,原因在哪裡?沒有見性!所探討的搞來搞去那個結論都叫邪知邪見。佛法講正知正見,正在哪裡?正在心。心裡面一個妄想都沒有,心正了;心正,見解就正。心不正,這個見解怎麼能正?全是妄想。這些妄想,在佛法裡叫做俗諦;如來知見,我們稱為真諦。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諸佛」就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一人,也不是阿彌陀佛一人,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們所證得的祕密,這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統統明瞭了。我們讀了這一句經文,就應當要覺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緊!我們在此地,不要說諸佛,一佛的密藏一生都搞不清楚,都沒有法子明瞭;不要說一佛,一部經的奧義都不能通達,何況一切經?這就是為什麼要求生西方世界。在此地,我再要把這句話真正的祕密告訴諸位,諸佛真正的密藏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今天會念這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祕密、阿彌陀佛的含義搞不清楚,確實是一切諸佛的密藏。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解釋。《彌陀經》、《無量壽經》是略釋,概略的解釋,如果詳細解釋那就是《大藏經》,這一部《大藏經》是阿彌陀佛詳細的解釋。是不是最詳細?不是。最詳細的我們還不曉得,我們聽說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大本《華嚴經》,分量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不要說地球了,銀河系都裝不下,那是阿彌陀佛四個字比較詳細的解釋。所以這四個字義理其深無底,其廣無邊,總攝一切法門,總持諸佛妙法,它不是諸佛密藏是什麼?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才究竟明瞭。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

  我們今天「調伏」,以戒調身,以定調心,這就曉得戒定的重要。一心繫念是調心,持戒念佛是調身,「身心柔軟」就是身心自在!我們比不上菩薩,原因在哪裡?我們不知道諸法的實相。換句話說,不認識自己,也不了解環境。所以我們縱然是很認真的去調,得的結果還是相當有限,比不上菩薩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是真正通達明瞭。其實這些真相,佛並沒有祕密,並沒有含藏,他給我們說出來了;說出來了,我們也會講,但是那個意思體會不到。《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說穿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後頭一句是佛勸我們要把眼前的人生宇宙看作是夢境、幻影。看作夢境、幻影,我們就不執著了;不執著,這個妄想也就沒有了,這是大乘修學,這是很巧妙的方法。

  我們今天所有一切痛苦顛倒,是因為把人生宇宙看作是真的,壞就壞在這裡,所以在這裡面患得患失。你如果看眼前境界都是夢、都是影,你得失心就沒有了。得失心沒有了,煩惱至少去除百分之八十,你怎麼會不自在!現在科學家發現,沒有物質,一切物質是人的錯覺,事實上他說是光波的震動。這個話,就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仁者心動」。科學家知道這一切物質現象是從波動產生的,但是那個波動從哪裡來的他不曉得。所以他所認識的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波從哪裡來?波從真如本性裡面來的。六祖說「仁者心動」。見了性,那是第一義。必須認識第一義,「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才能做到圓滿。

  【安住寂靜盡般涅槃。】

  「盡」是圓滿的意思,「般涅槃」是清淨寂滅。我們的心要安在哪裡?要住在哪裡?用《無量壽經》的經題,你安住在「清淨平等覺」上就對了。清淨平等覺就是此地講的「盡般涅槃」。

  【深入正慧無復餘習。】

  「習」是習氣,「正慧」是般若智慧,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我們現在這智慧透不出來,不能起作用,佛告訴我們,是因為我們凡夫有二障把智慧障住了。二障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就是身見、邊見這一類,貪瞋痴慢疑;所知障就是你對於世出世間的事情知道得不少,這都是障礙。

  佛法教學教我們從哪裡下手?教我們從「無知」下手。從無知是什麼?把所知障破掉,所知障破掉之後是無所不知。我們今天因為有所知障,就有所不知!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所以煩惱障斷了之後,證大涅槃,心地清淨自在,快樂無比。所知障破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但是,破所知障要從無知下手,般若無知然後才無所不知。所以知道東西多了,沒有好處,清涼大師講「增長邪見」,這句話我們今天體驗得很深。真正開智慧,絕對不是短促的時間就能成功的。所以菩薩修行要歷長劫,要長時間的修學,要有耐心。耐心就是一心、清淨心的基礎,你人耐心都沒有,你想想看,他那個定怎麼能成就!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這個人決定得不到定;沒有定,換句話說,煩惱障決定破不掉,沒有定,般若智慧決定透不出來。

  修學不依次第行嗎?不行!六度是菩薩修行的綱領,也是菩薩修行的次第。第一個叫你放下,布施就是放下,把妄想放下,把執著放下,把貪瞋痴慢放下,把一切知見放下,知見放下了,真正智慧就現前,就是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才能現前;根本智起作用就是後得智,無所不知!此地「深入正慧」這是講的根本智。前面「安住寂靜盡般涅槃」,這是煩惱障斷了;「深入正慧無復餘習」,所知障也破了。我們學佛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學起,真正明瞭了。我這兩年講東西提倡勸大家念東西不要求解義,很多人誤會,說我胡說八道,這是他們很難相信、很難體會的。我過去走的路,從前講的那些經,他們聽聽很歡喜,他們能接受,為什麼?胡說八道!他們滿腦袋的邪知邪見,那很相應。現在我回頭了,他們覺得奇怪,大概覺得我有問題了。我現在是真正把路找到,真正搞清楚了。

  【依佛所行七覺聖道。】

  「行」就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以七覺支、八聖道為標準。

  【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辯才總持自在無礙。】

  「五眼」是佛眼、慧眼、法眼、天眼、肉眼。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五眼圓明」,所以他們天眼洞視。「照真達俗」,「真」是宇宙人生的根源、本體;「俗」是世俗,十法界芸芸眾生他們的思想見解行為都知道,這是達俗。「辯才總持自在無礙」,他才能教化眾生,成就辯才。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

  佛菩薩教化眾生離不開「方便」,為什麼?因為真實是說不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說的全是方便。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人,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統統說的是方便法,真實法一句也沒說到。所說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從方便去體會真實。從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說真實法,方便即是真實!這叫善巧、叫權變。

  【所言誠諦深入義味。】

  佛所說的一定要懂得他說法的義趣,所以佛所講的,意在言外!你要會體會,決定不能執著,執著佛的言語,執著經上的文字,那就錯了。佛在經上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你要從言語、文字裡面去領略他的義趣,去體會,這樣才能得道。

  【敷演正法廣度有情。】

  「敷」是開展,展開廣泛的教學,廣度眾生。「正法」怎麼講?正法是正知正見,即使佛所講的權巧方便,他還是誘導我們入正知正見,這是正法。正知正見總得有個標準,標準就是三皈依裡面講的覺、正、淨。覺正淨,簡單的說,第一個不迷,對自己人生宇宙,對事理、因果,都能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叫正法。這是我們要時時檢點的。為什麼早晚課誦一定要有三皈依?早晚課可以其他什麼都不念,一定要念三皈依。三皈依就是叫我們早晚檢點,反省檢查自己,我今天有沒有迷?有沒有邪?有沒有染污?如果是迷邪染,這就錯了,這是邪法,不是正法。我們接人待物,這些人物都能幫助我們覺正淨,這就是正法。

  「敷演正法廣度有情」,佛菩薩是當然的,除佛菩薩之外,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六塵也說法。六塵雖說法,我們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我們迷得太深。六塵說法,我們無法體會,必須心地清淨到相當程度,才能體會到。禪宗大德聽到瓦片碰到竹子的聲音,他開悟了;看到流水,他開悟了;聽到樹上鳥叫,他開悟了,這都是六塵說法。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地清淨,所以六塵他統統能夠有甚深的感觸,他從這個地方能領悟真諦。我們是粗心大意,怎麼講也不悟!不是我們這個世界六塵不說法,六塵天天在說法,他就不開悟!蠟燭天天點,天天在說法,幾個人看到蠟燭而開悟呢?這一句範圍非常廣大,這是廣度有情。

  【除彼一切煩惱之患。】

  見思、塵沙、無明逐漸都斷盡了。

  【等觀三界空無所有。】

  這是見到諸法實相。「等」是平等,「三界」就是六道,六道是一回什麼事情?六道「空無所有」,這是跟你講真話。《心經》上跟你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無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話如果聽不懂,《百法明門》就是《心經》的註解,色受想行識展開來就是《百法》,「受想行識」就是心王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色」就是十一個色法,五根六塵,這些法統統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空無所有。你把這些東西當真,那不叫自找苦吃!這就是迷、這就是邪。在這裡面分別執著有取有捨叫做染,迷邪染!知道一切法空無所有,這是智慧、這是覺;於一切法不取不捨,這是淨,清淨。你故意去捨也是染污,所以一切隨緣不攀緣。凡夫「取」,偏在一邊,小乘人「捨」,也偏在一邊。小乘人落在偏真涅槃,他什麼都不要了。這是凡夫什麼都要,小乘人我什麼都不要,都弄錯了。為什麼?空無所有,要也是迷,不要還是迷。取捨二邊都打掉,菩薩行中道,他才把這事情真正搞清楚。所以我們在境界上不取不捨,一切隨緣。

  菩薩遊戲神通,他不把它當真,沒有真的。真的是什麼?清淨心是真的,覺正淨是真的,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面,這個東西保持,決定不會失掉的,覺正淨是真的。實在我們做不到,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真的。二六時中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捨,憶念不忘!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真的,這個不捨,其餘一切法隨緣就好了。這叫等觀三界空無所有。

  【知一切法悉皆寂滅,無相無為無因無果,無取無捨無縛無脫。】

  這幾句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所謂法身大士的境界,不見法身你不可能有,見到法身一切自然具足。透一點點消息就是這個人心裡毫無牽掛,沒有牽掛、憂慮,沒有執著、妄想,當然更沒有煩惱了。這些東西都沒有了,跟諸位說,生死輪迴也沒有了。因為生死輪迴是果報,那些都是因,因沒有了,哪來的果!所以生死也沒有了,輪迴也沒有了,不但這個沒有了,三界也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他到底住在哪裡?不得已說個他住一真法界。這個自在!

  我們要想入這個境界,好好的念阿彌陀佛,念到功夫成片這個境界,你就有一點體會了。這個體會不是真正證得,四加行裡面所謂「煖位」,火沒有見到,有熱度、有溫度了,你就會體會到了;到一心不亂,就入這個境界。到你心地清淨,就是功夫成片的時候,這個境界逐漸的接近,你能體會得到,你會很相信,這是功夫!研究經不行,讀遍《大藏經》,研究一切的註解,與這個事情不相干,邊都摸不到,愈接觸是愈寒冷,沒有溫暖的,愈寒冷,接觸不到。所以我今天跟大家講真話。

  我雖然買書、收集《大藏經》,那是為了幫助眾生、接引眾生,作資料來用的。因為我們跟人家講東西,句句都要有根據,不能胡造謠言,這是接引大家入門。入了門之後,要專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你才會有成就,這是決定不能疏忽的。自己修行就是一門深入,廣度有情,那一定要善巧方便,要敷演正法。正法的範圍無量無邊,它的原則是覺正淨,誘導人心向覺、向正、向清淨,這是正法。所以邪與正,實在講很容易辨別。

  知道一切萬法,世出世間法,「無相無為無因無果」,這個絕對不是撥無因果。要到什麼程度?要到你心裡真正清淨不起一念的時候,才無因無果、無取無捨;你心裡還會起一念,告訴你,有因有果。無因無果是什麼人?如來果地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離不了因果,《華嚴經》講五周因果,《法華經》講一乘因果,離不開!如來果地上才無因無果、無相無為,徹底了解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

  【去諸分別遠離顛倒。】

  這是證到極果,唯獨在西方世界這個事情一生成就。他方世界生生世世要過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不曉得捨身受身換了多少身才能辦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就辦到。這也說明為什麼一切諸佛都勸人求生淨土,因為那個地方使我們一生圓滿成就。

  下面是蓮池大師所引的「二十三喻」,我們今天特別把這一章經抽出來,第一個比喻是:

  【堅固不動如須彌山。】

  這個意思非常深廣!我們不要體會那麼樣的深廣,也體會不到,我們只藉著這個經文想想我們自己要怎樣應用在現前修學之中,對我們就有利益了。「堅固不動」是講信心,我們對於這部經典,對於這個法門,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對於我們自己發心往生求生淨土,有堅固不動的信心,這個信心決不動搖,「如須彌山」。

  【智慧明了如日月朗。】

  把這樁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從哪裡去看?從事上去看,過去現前多少人往生,這是事。這些往生的人,再仔細去觀察一下,在家人很多,而且有許多不認識字的人,對教理不懂的人,他們一心念佛都能往生。專心念佛的人,還有許多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不害病的,你能把這些人看看,你就生智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會說的人,我們看看將來你死的時候怎麼死法。如果死的時候還害病躺在床上死的,你說的這些話未必靠得住!就像修無師講的,修無師,倓虛法師在長春極樂寺開戒時他去幫忙照顧病人。去了沒幾天,他就告假他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人家預知時至,又不生病。最後人家問他:修無師,你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應該作幾首偈、留幾首詩給我們作紀念。他說:我是老粗出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我也不懂什麼經教。最後他說:我有句老實話告訴諸位,可以作個紀念,「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說完就走了。能說不能行,講經的那些法師,不是真智慧!《近代往生傳》、《念佛論》上有記載,這是倓虛老法師親眼看見的。

  諸位讀這些書會開智慧!念別的書不見得會開智慧。宋朝瑩珂法師,念三天佛把阿彌陀佛念來。他那個智慧怎麼開的?念《往生傳》。他自己是出家人,不守清規,常常犯戒,他還有一點值得讚歎的,他相信因果。他自己一反省,他說:我將來一定會墮地獄。這不得了!怎麼辦?就請教同學,同學們就找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了之後非常受感動,每看一個人往生的故事,自己都感動流眼淚。《往生傳》看完之後,他把房門一關,就發心念佛,也不吃飯、也不喝水、也不睡覺,一句佛號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好好的修行,到時候我再來接引你。他一想,他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為什麼?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外面一誘惑,我又要犯戒,又要造罪業,那十年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點點頭同意:好,三天以後我來接你。他三天之後也沒有病,大家替他念佛,他自自在在往生,這個人了不起!

  所以念《往生傳》會開智慧,比念那些大經大論快得多。大經大論開智慧很慢,而且念得還半信半疑,有的時候還變成所知障,哪有念《往生傳》這麼樣的痛快!看到這些人的榜樣,這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典範!這是真正智慧明瞭。《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大藏經》裡面的《善女人傳》,這些東西好,應該提倡。甚至時間短,人家請我們講開示,講三、四個故事就很好,確確實實能夠幫助人。所以倓虛法師《念佛論》,實在講是三轉法輪,前面示說,當中勸說,後面舉三個人作證明,證說。他舉的是修無師,出家人;鄭錫賓,在家的男居士;還有一位張太太,女居士,舉三個人作證明,這三個人都是他親眼看見的,鄭錫賓跟張太太都是他的皈依弟子。

  【廣大如海出功德寶。】

  「廣大」是心量廣大。心量廣大,本性裡面具足的無量功德就會現前;心量小,充其量修一點福德,沒有功德。梁武帝是中國佛門的大護法,建四百八十多座寺廟,成就人出家有幾十萬人。達摩祖師來,他向達摩祖師請教:我的功德大不大。實際上,達摩祖師也不聰明,達摩祖師要是說個方便妄語,他的護法力量很大,他一定護持,達摩法師說了直話,意見不相投,他不護他的法了。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為什麼說他沒有功德?心量小,處處著相!所以皇帝不理他,也不幫助他了。他只好跑到少林寺去面壁,等了九年等了一個慧可。所以心量要廣大,不要執著、不要計較,這成就真實功德。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熾盛」是智慧的精進,也可以說定慧精進,像火燒得很猛,這是定與慧火才能夠斷煩惱。有定才能破見思煩惱,有慧才能破塵沙、無明,就是一個破所知障,一個破煩惱障,要熾盛的精進才行!你看六度,忍辱再加上精進就是熾盛,才能得禪定,才能得般若,才能破煩惱障、破所知障。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心像大地一樣,什麼都能忍。實在講,學佛首先要學忍辱。所以四大菩薩,地藏菩薩排在第一,地是代表大地,我們心要像大地一樣,能忍、能承受,好的也要受,不好的也要受,而且要平等的受,學這個;學這個然後才能得定,才能得清淨心。不能忍辱,這個人在佛法裡面修學,充其量將來當個佛學家而已,可以說得天花亂墜,將來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沒有用處的,就是修無師所說的「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根本就沒有真智慧。所以要修忍辱,知道忍辱非常重要。在《金剛經》裡面,佛講六度提出兩個重點:一個是布施,一個是忍辱;布施是叫你放下,是修積功德,忍辱是成就功德,你的功德保持不會失掉。

  【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因為有忍辱,心才能清淨,清淨心把你無始劫以來的煩惱業習(業障、習氣)統統洗乾淨,這叫真正懺悔。所以我們妄念少了、分別少了、煩惱少了,這個懺悔有了效果,真正得到利益。如果這個懺悔法雖然修了,煩惱習氣沒斷,這個懺悔法是白修。也有同修告訴我,修的時候少一點,過兩天又有了,修了多少年煩惱習氣還沒斷,這是什麼原因?不如法,他是從事上修,不是從心地上修。這個法門要從心地上修,不但要修,而且要認真修保持它。換句話說,清淨心不能失掉,一切時、一切處所要保持清淨心、保持平等心。你能保持平等心,就是忍辱波羅蜜的成就;能保持清淨心,就是禪定波羅蜜的成就。有這樣的功夫,我們念佛才能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縱然不能證得,功夫成片是決定可以證得的。得到功夫成片,也就是念佛三昧,下品的念佛三昧,往生決定有把握。自己有把握,自己有信心!

  【如虛空無邊不障一切故。】

  這一句是講心量的廣大,能包容一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把心量拓開,為什麼?這是真心,心量本來如是!我們現在的心量很小,不能容忍。社會為什麼這麼動亂?就是彼此不相容,不相容才有爭執、才有鬥爭。每個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這個社會就祥和,就和諧,不會有爭執了。所以心量要廣大。「不障一切」,知道一切法必然有和融的道理,有和融的方法。不能和融,那只是一時的衝突,這衝突一定有原因的,把這個原因找出來,原因消除就和融了。佛法之所以大就大在此地,沒有一法不圓融的,理事圓融,事事圓融,一切無礙!

  【如蓮華出水離一切染故。】

  這是比喻。所以佛說法的善巧,我們要懂,不能著相。不要以為每一尊佛菩薩都是坐在蓮花裡或站在蓮花裡,你將來成佛成菩薩是不是也要搞個蓮花?那就錯了,為什麼?著相!蓮花代表不染著,是這個意思。不是每個人都要搞個蓮花去坐在那裡,那就錯了,那是表法的,這一點希望同修們一定要記住。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泥代表六道,代表六凡。泥上面是清水,沒有水,蓮花會枯死。它有清水,水比泥是乾淨多了,代表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花開在水上面,表六凡四聖都不染,蓮花出水,不但不被世間法所染,出世間法也不染,佛法也不染,這樣才成功!如果你不曉得這個意思,還一定執著有個相、有個蓮花,那完全染著了。你縱然不被世間法所染,你一定被佛法染著,諸佛看到這個樣子怎麼不流淚?你把他的意思完全解錯了。所以蓮花代表不染。我們看到諸佛菩薩站在蓮花上,或者坐在蓮花上,要懂得他的意思,我們要學他,世出世間法都不染著,都不執著,這樣的心才恢復到真正的清淨。

  有不少學佛的人,世間法不染了,被佛法所染,他還認為那是真的,認為那就是佛法,所以他的煩惱不能斷,無明不能破。原因在哪裡?他被佛法染污!所以善用佛法的人,在佛法裡面得到解脫;不會用佛法的人,被佛法纏縛了。所以佛法會用的人,在佛法裡得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不會用的人,被佛法害死、害慘了。佛法會害人!就是你是不是真正的明瞭它,真正會用它。這個關係非常之大,所以一定要曉得,佛為什麼要住世間?佛為什麼跟我們說法?佛說法真正的用意在哪裡?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能幫助我們到什麼程度?諸位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一章經文,我是想總得跟諸位介紹出來,對我們修行有很大的幫助。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