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八十七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87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四六頁,玄義的第七大段:

  ◎【七、部類差別】

  這一段裡面又分三個小段:

  【初明部。二明類。三非部非類。】

  我們先看第一小段:

  ◎【初、明部】

  玄義【已知此經,宗趣沖深,未審當部等類,為有幾種。初先明部者,部有二種:一謂大本,二謂此經。】

  這一段在研究《彌陀經》也是不能缺少的。佛在一生教學當中,講這個法門,除了這部經之外,與這個法門完全相同的,這就叫同部。完全相同的,有哪些經典?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同一類的,都是說往生西方淨土。同部,都是用持名的方法;用不同的,像《觀無量壽佛經》用的是觀想,還有用持咒、用其他方法的,但是都是求生西方淨土的,這叫同類。還有不是同類也不是同部,是附帶講的,那個經典就更多了。附帶講的,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概有一百多種。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教學之中,對於這個法門的重視,所以不斷的宣揚。我們看註解:

  疏【部者,以是總歸一部,而有詳略。】

  同是一部經,有的講得詳細一點,有的講得簡單一點。

  疏【詳為大本。】

  『大本』就是《無量壽經》,講得詳細。

  疏【略為此經。】

  『此經』是《阿彌陀經》,小本,文字少,講得省略一點。

  疏【大本有六。】

  一共有六種。

  疏【一名無量平等清淨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古譯有十二種譯本,現在傳下來的只剩五種。

  疏【二名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三名阿彌陀經,與今經同名,吳支謙譯。】

  『吳』是東吳,曹魏,都是三國時代。

  疏【四名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

  這是趙宋,唐朝以後這個宋,趙匡胤做皇帝這個朝代。

  疏【五出寶積第十八經,名無量壽如來會,元魏菩提流志譯。】

  《大寶積經》第十八部就是「無量壽如來會」,跟《無量壽經》的意思完全相同。『元魏』是南北朝時代,就是拓跋跬所建立的王朝。這五種是從梵文直接翻譯的,是翻譯的原本。

  疏【六名佛說大阿彌陀經,宋龍舒居士王日休者。】

  第六是會集本,宋朝王龍舒(王日休)居士會集的。龍舒,這是地名,現在的安徽舒城,稱龍舒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這位居士一生學佛,他的家庭環境很不錯,中了進士以後就不做官了,功名是有了,但是不做官,家庭裡面生活環境還不錯,能過得去,就專修淨土。他就把幾種古時候譯本,他是看到四種譯本,《寶積經》他沒有看到,把這四種譯本會集重新編了一個本子,我們現在叫《大阿彌陀經》,就是龍舒居士編的。這編的也不完全理想,後人對他的批評也很多,有人說他編這個經的時候,大概在中年,也就是說自己修行功夫還沒成就的時候編的。《龍舒淨土文》,那真正了不起,那是晚年寫的,他自己往生是站著走的,預知時至,沒有生病。可見得他往生的品位決定不低,是一個在家的居士,一生念阿彌陀佛。

  疏【總取前之四譯,參而會之。唯除寶積,彼所未及。】

  參考,把它會集。他只取四種做成會集本。

  疏【然上五譯,互有異同。漢吳二譯,四十八願,止存其半,為二十四,其餘文中,大同小異。】

  『漢』譯就是《平等清淨覺經》,『吳』譯的就是《阿彌陀經》。『四十八願』,《平等清淨覺經》跟支謙譯的《阿彌陀經》都是二十四願;康僧鎧、法賢所譯的都是四十八願。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你把二十四願展開一看,原來就是四十八願。他有的一願當中把兩願、三願合在一起,實際上二十四跟四十八內容完全相同,只是條目開合不相同而已。所以夏蓮居居士編的會集本比王龍舒編得好,比幾種原來的譯本都要好,真是取古譯的精華所編輯的,編得非常好,我們現在用這個本子。

  疏【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

  這是明朝蓮池大師所見到的,可見得當時龍舒居士所編的《大阿彌陀經》是很受人歡迎的本子。

  疏【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

  他不是從梵文原本翻譯的,只是把四種中文譯本重新編輯而已。

  疏【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

  大家就不會議論他。

  疏【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

  王龍舒居士很謙虛,他不說他翻譯,他說『校正』,把幾種版本合起來校正。

  疏【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

  這是一般對他的議論,換句話說,有些重要的東西漏掉了,這是很遺憾的。

  疏【如三輩往生。】

  這是很重要的一段經文,講三輩往生。

  疏【魏譯。】

  就是康僧鎧的本子。

  疏【皆曰發菩提心。】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很重要。

  疏【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

  這是他美中不足之處。康僧鎧的譯本上統統要發菩提心,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佛法,不發菩提心與西方淨土就不相應,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上品沒有提到,文字漏掉了,中品有,下品裡面他說不發,這是人家議論的地方,這叫『高下失次』。如果以不發菩提心為高,下品不發,超過中品,這就次序顛倒;如果發菩提心為高,上品含糊籠統沒說,這也是叫人家疑惑的地方。

  疏【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

  這個意思,古人講:雖盡美矣,但是未盡。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他這個本子有缺陷,這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這給我們說明,三輩都是同一個發心,這是往生最重要的條件,一定要『發菩提心』。他把它省略是很遺憾的事情。

  疏【然今疏鈔所引,義則兼收五譯,語則多就王文。】

  蓮池大師編的《疏鈔》,裡面所引用的,就是解釋這個意思,主要依據這五種翻譯的大本,但是在文字上是多分採取王龍舒的,王龍舒的文學好、文章好。但是義理都是遵守古來的五種譯本,所以《疏鈔》好處就在此地,一部《疏鈔》念了,可以說是淨土宗所有的經論你全都念到了,因為全都引用了。不但這五種譯本引用到,《觀經》、《鼓音王經》、《悲華經》統統都引用到;不是同部的,也不是同類的,像《華嚴經》、《法華經》,統統都引用到。所以《疏鈔》實在是博大精深,這蕅益大師讚歎的。換句話說,學佛不僅是學淨土宗,你念《疏鈔》真正念通了,其餘所有宗派也都通了,因為他都引用到了。這部書對我們今天人來講,利益尤其是不可思議。

  疏【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

  取王龍舒的文字有一個好處,大家熟悉。

  疏【餘五間取。】

  其餘五種古本有的時候也要取。

  疏【而槩以大本標之,故上六種皆名大本。】

  《疏鈔》裡面凡是講到大本,包括這六種,六種都叫大本。但是究竟是哪一本裡頭取的,你自己一定要熟,不熟的時候你就找不到,你就不曉得哪一本。

  疏【今此經者,名為小本。】

  《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這叫『小本』。

  疏【文有繁簡,義無勝劣。】

  這兩句話很重要。『文有繁簡』,文字有長短,《無量壽經》文字多,經文長,《彌陀經》文短,『義無勝劣』,內容是一樣的,意思完全一樣。所以這兩部經屬於同部,是一樣的,一個講得詳細,一個講得省略一點。

  ◎【二、明類】

  第二段講『類』,類就不是同部的。

  玄義【二、明類者,自有三種:一觀經,二鼓音王經,三後出阿彌陀偈經。】

  這是不同的三本。

  疏【類者,不同其部,而同其類。如從昆弟,雖不同父,而同其祖,亦名比肩,相為等夷,故曰同類。】

  同部,就好像同一個人,完全相同。『同類』,雖然不是同一個人,像堂兄弟一樣,雖然不是同一個父親,但是同一個祖父。同類,關係也非常密切。

  疏【觀經者,觀無量壽佛經。】

  雖然目標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修行的方法不相同,它是用觀想的方法。

  疏【具談十六妙門。】

  有十六種觀法。

  疏【一心三觀,詳本疏鈔。】

  『本疏鈔』是《觀無量壽佛經疏鈔》。在淨土理論上來講,這部經也很重要。

  疏【鼓音王經者,佛在瞻波大城,伽伽靈池,與比丘百人說。中云:若有四眾,受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接引往生等。】

  這些句子講法跟大本、跟本經完全沒有兩樣,所以它與本經也是屬於同類,都是勸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疏【後出偈經者,始終唯偈,是伽陀部。】

  《偈經》,從頭到尾都是偈頌。『伽陀』就是孤起頌,揀別不是重頌。

  疏【中云: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

  跟《清淨平等覺經》裡面這個數字是相同。

  疏【願止存半,與漢吳二譯同,而四十八願,自古及今,傳揚已久,二十四者,或梵本缺略,未可知也。】

  蓮池大師對這個事情就沒有詳細的加以考證。

  疏【或問,鼓音亦說持名,云何不與今經同部。】

  這個問得很好,《鼓音王經》裡面引用的這段經文,確實是教我們持名念佛,那應該是同部,為什麼把它分作同類而不同部?

  疏【答:以有咒故。彼經雖說持名,重持咒故。】

  那個經裡面有咒,特別強調『持咒』。也許有同修會懷疑,為什麼同樣勸求生淨土,佛說出這麼多的方法?此地應當曉得,佛說法是應機,像我們中國人絕大多數喜歡持名,喜歡念佛的名號。可是別的地區,西藏、尼泊爾、西康,還有外國,有很多人喜歡持咒。喜歡持咒的,教給你持咒;喜歡持名的,教給你持名;喜歡觀想的,教給你觀想。佛是應機而說法,這是我們要懂得的,就是方法不相同,達到的目的地決定是相同的。可是在所有方法裡面,你要稍稍比較,持名最方便、最容易,比持咒還簡單容易。這個效果,跟諸位說,愈簡單的愈得力。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面,有人問他:教別人念佛怎樣教法?他說:教別人念佛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就問他: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法?念四個字「阿彌陀佛」。不一樣!人家問:為什麼你教別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他說:我自己這一生的心願決定要求生淨土,所以就執持名號四個字,簡單!教別人,別人未必有這個心願,未必發願這一生往生,所以加上「南無」比較好一點。「南無」是恭敬、皈依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加上這個客氣話。他自己既然決定這一生要求生淨土,這些客氣話都免談,不要了,決定往生。自己如果生死心不切,加上「南無」好;如果這一生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那學蓮池大師,愈簡單愈得力。因為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愈簡單愈好,太長太囉嗦了,恐怕到那個時候用不上力,麻煩。

  由此可知,持名這個方法,在中國一千多年來,歷代祖師大力的提倡是很有道理的。他們不提倡持咒,不提倡觀想,專門提倡持名,裡面有很深的道理。依照這個法門來修行,歷代成就的人、往生的人不計其數,像《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那是掛一漏萬,沒有記載的太多太多了,記載的很少。

  ◎【三、非部非類】

  玄義【三、明非部類者,帶說淨土。】

  這是附帶講的。

  玄義【如華嚴法華,及起信等。】

  《華嚴》、《法華》、《起信論》,『等』,那就太多太多了,差不多有一、二百種。

  玄義【又非部類,而中說專持名號,如文殊般若。】

  《文殊般若經》裡頭也有,這是講非部非類的。

  疏【帶說者,諸同部同類之外,復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帶及勸讚往生也。】

  這是這一類的。

  疏【華嚴,如行願品,既明十大願王,而末言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

  這是《華嚴經》。說《華嚴》、說《法華》,這個意義很深,因為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第一部講《華嚴經》,最後講《法華經》,說一個頭,說一個尾,就當中全都包括了。當中所說的經論,附帶講淨土那太多太多了,所以他特別舉出這兩個經,一個是帶頭,一個是結尾。尤其是念佛法門,最初提倡的就是華嚴會上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華嚴經》經文清清楚楚記載著,這兩位菩薩都是發願求生淨土。文殊的學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到最後參訪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給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不但善財童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每一位次裡頭不曉得有多少菩薩,跟文殊、普賢統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華嚴經》,你看穿了是什麼經?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經。說了那麼多,最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是最高無上的啟示,研究《華嚴》不可不知。不管你學哪一宗學哪一派,你學的什麼經、學的什麼論,到最後沒有不會歸淨土的。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每個人學的法門就不一樣,用現在話來講,有顯有密,各宗各派,最後全部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十大願王」是顯密各宗各派共修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共同的歸宿。「十大願王」是無量無邊法門共同的修行綱領,就跟三皈依的意思沒有兩樣。「三皈依」是皈依覺正淨,所以它是佛門修行的總綱領,而「十大願王」也是修行的總綱領。如果我們拿「三皈依」當作綱,「十大願王」就是目,這條目,依這十願修覺正淨,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目,我們不可以不知道。

  「十大願王」第一個是「禮敬諸佛」,內要真誠,外要恭敬。不但學佛要從這裡修起,世間法做人也從這裡做起,這一點做不到,其餘的什麼都不必談,好像蓋房子,這是地基,地基都沒有,你蓋什麼房子?很重要!念佛人多,太多太多了,往生的有幾個?為什麼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諸位要記住,他這個基礎沒有。「禮敬諸佛」就是前面講的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誠之心,他沒有菩提心!心裡面諂曲,彎彎曲曲的,這個心不好,這個心不是學佛的心,不是成道的心,當然也不是往生的心。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心地清淨正直,你這個心與極樂世界那一邊大眾人心不一樣,所以你就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大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這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真誠、要恭敬,儒家也是講這個,誠意正心,也從這裡講起。《禮記》一展開,「曲禮曰,毋不敬」,跟十大願王第一條用意完全相同。不從禮敬奠定基礎,人都做不好,你還成什麼佛?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從這裡奠基礎。

  疏【法華,如云誦斯經者。】

  這是講念《法華經》的人。

  疏【命終當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也。】

  《法華經》裡面,明明白白的有經文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但是這段經文翻譯的時候把它翻漏了,是在偈頌裡面,好像有五首還是六首。《法華經》的梵文原文,現在還有。民國初年,呂碧城居士是一位女居士,學佛非常虔誠,她是大學教授,英語非常好,梵文也好,她從梵文《法華經》裡面看到這一段東西漏掉了,她把它翻譯出來。

  疏【起信,如前教起中所明是也。】

  『起信』就是《起信論》,讀誦的人很多。馬鳴菩薩本身就是求生西方淨土,所以他造的《起信論》也是提倡勸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疏【等者。】

  這個就太多了。

  疏【如觀佛三昧。】

  《觀佛三昧經》。

  疏【十住斷結諸經。】

  不勝枚舉,要是統統寫上就太多了,有一百多種這些經論的題目。

  疏【帶說淨土,層疊非一,詳如後釋文中雜引。】

  《疏鈔》裡面,會引到許許多多經論裡面講的念佛法門。

  疏【文殊般若,詳後執持名號文中。】

  《疏鈔》解釋『執持名號』那一段,引用《文殊般若經》,這是佛勸我們求生西方淨土,特別是持名的法門。

  ◎【八、譯釋誦持】

  這一段是講感應。『譯』,翻譯的時候;『釋』,註解的時候,講經的時候;『誦』,背誦;『持』,依照這個經典來修行,所謂信願持名,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

  ◎【初明譯。二明釋。三明誦。四明持。五結勸。】

  分為五段。

  ◎【初、明譯】

  玄義【已知此經,為部為類,詳略同別。未委譯自何時。】

  『委』是委屈,對於這個經到底是什麼時候翻譯的?什麼因緣到中國來的?這事情還不曉得,還在委屈,請你跟我們講解清楚,就是這個意思。

  玄義【凡有幾譯。】

  像大本一共是十二次的翻譯,現在《藏經》裡面只剩五種譯本,其餘的都散失了。在中國編輯《大藏經》是宋朝時候才開始的,把所有翻譯的經典、古德的註疏,收集起來編成一個叢書。以前都是散存在寺院、民間,所以失掉的東西很多。

  玄義【以至註釋闡揚,讀誦受持,有何靈驗。】

  學佛的同修也應該曉得,能幫助我們起信,增長我們信心。

  玄義【初明譯者有二。】

  這一部經有兩種翻譯。

  玄義【一名佛說阿彌陀經,即今經。】

  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這個經本,經題叫《佛說阿彌陀經》。

  玄義【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

  疏【姚秦者。】

  『秦』是朝代的名稱。為什麼前面要加一個『姚』?在中國歷史上用「秦」做國家國號的一共有四個,必須在上面加上那個國王的姓氏,我們就曉得是哪一個秦。

  疏【周有嬴秦。】

  秦是周朝時候的一個小國,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後來秦強大了,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中國。秦始皇姓嬴,歷史上我們稱為『贏秦』。

  疏【南北朝有苻秦、姚秦。】

  南北朝時,苻堅在關中,現在的甘肅、陝西、河南這一帶,建立一個王朝稱秦,也就是『苻秦』。淝水之戰,晉朝謝安、謝玄打敗苻堅。姚萇是苻堅底下的一個將軍,他留守在後方,看到國王兵敗,他就叛變,據守關中自己稱王,國號沒有改,歷史上就稱為『姚秦』。

  疏【今言姚者,揀非餘秦也。】

  我們一看就曉得這是哪一個朝代,是在姚秦的時代,而且是姚秦的第二代,姚萇已經死了,他的兒子姚興繼位,在姚興這個時候。

  疏【三藏者,通經律論,兼善華梵故。】

  這叫三藏法師。這個法師非常出名,他的中國話說得很好,梵文當然是非常的通達,所以譯的經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疏【法師者,佛法所屬,演揚誨眾,為表範故。】

  『表』是師表,『範』是模範。他通達『佛法』,能給我們講解,能指導我們修行,為我們的表率,為我們的模範,我們尊稱之為『法師』。所以「法師」這個名字不太好當,如果你要是做不到,人家稱你法師,說實在的,那是在罵人!這是我們要明瞭的。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別人尊敬稱法師、稱和尚,應當要生慚愧心,實在講當不起。所以出家的同修一定要努力,要真正發憤,名副其實,你就沒有罪過了。否則的話,人家稱你一聲,就是一重罪過,稱兩聲,兩重罪過。我這一生沒做什麼罪業,到以後閻羅王把你打下地獄的時候,你還說冤枉,其實一點都不冤枉,一聲一聲這個罪加在身上,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就好像世間人一樣,我發心去做老師,我去教學,結果一生當中一個學生也沒教,一天課也沒上,人家一見面:老師!老師!他有沒有罪過?他有罪過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疏【鳩摩羅什者。】

  這是一個人的名字。

  疏【梵語具云鳩摩羅耆婆什。】

  這是梵語音譯的,中國人喜歡簡單,把輕音省掉,就稱鳩摩羅什。還有更省略的,就稱為羅什。

  疏【上五字,此云童壽。】

  『童』是童子,年紀很輕,小孩。『壽』是老人。雖然像小孩,小孩的年齡,但是他的智慧、他的涵養、他的舉動都像一個長者,所以大家稱他這個名稱。他實實在在是了不起,這是再來人,這是菩薩再來的。

  疏【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什。】

  對於中國的語文很通達。

  疏【華梵合舉,稱羅什也。】

  其實他真正的名字是「鳩摩羅耆婆」,「什」是中國人送給他的稱號,他對中國的語文非常通達。

  疏【譯者,易也,易梵成華也。】

  就是翻譯,把梵文翻成中文。

  疏【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今經自西來,而言譯者,漢之北官,兼善西語,摩騰始至,遂稱為譯,今仍之也。】

  《周禮》是一部書的名字。中國禮經有三部:《周禮》、《儀禮》、《禮記》,這是十三經裡面的三部。《周禮》,是周朝的憲法,周朝政治、典章、文物制度統統記載在這裡面。《周禮》是周公的著作,這個構想設施盡善盡美。這部書我沒看,方東美先生跟我講了很多次,告訴我這個書好,他說:古今中外許多國家的憲法都比不上《周禮》,周朝的後代如果遵守這部書這個教訓去做,周國不會亡國。中國歷史朝代最久的是周朝,八百年,後人不遵守這部憲法,所以才亡國。方先生對這個書非常的讚歎。我只讀過《禮記》幾篇。

  在這個制度裡面,翻譯官四方名稱不相同,北方叫「譯」,東方叫「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不同的名稱它都有意義的,但是工作皆是翻譯。佛經是從西方來的。漢朝時候的絲路,是中國往西域的交通大道,佛教也是從這條路傳到中國來的,從新疆天山南北路、甘肅到長安,那時國家首都在長安,與北方很接近。從摩騰、竺法蘭這兩個人開始,最初翻譯《四十二章經》時,北方翻譯官來協助,北方翻譯官對梵文很通達,請他來幫忙,就用這「譯」字,以後一直就用這個字,沒有再改變了,就成了一種習慣。

  《四十二章經》,是中國第一部翻譯的佛經,這部經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說是佛經的佛學概論。季聖一居士的《四十二章經新疏》,註解得很詳細,在古來所有註解當中,我覺得他註得最好。這部經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們現代學佛的人不能成就,自己一身的毛病不知道。「我沒有毛病,我非常好!」看到別人的毛病,不曉得自己的毛病。你讀了這個經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有多少毛病,把這些毛病改過來,你念佛的功夫就得力了。這部經是給我們治病的一服良藥。學佛從哪裡學起?要從這部經學起。但是這部經言簡意賅,文字很簡單很少,義理太豐富,沒有很好的註解你看不出來。過去我們一直找不到理想的註解,灌頂法師的註子太深了,不適合初學。所以我在香港看到季聖一居士這個本子,我歡喜得不得了。

  學講經的同修從哪裡學起?從這個經上學起。這個經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解釋科題,《四十二章》每一章有一個題目,解釋題目,然後解釋名詞術語、典故,最後是「講義」,來合講,這個層次清清楚楚。這是傳統講經的規矩,完全按照規矩來講,有條不紊。所以,講經的同修要從這部經下手。你能把這個規矩、方法學會了,以後一切經你都有一個下手之處。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部參考書。斌宗法師的《彌陀經》註解、《心經》註解,也是用這個規矩,循規蹈矩寫出來的,那是講經的好榜樣,一定要按照這個方式來講。

  所以諸位講經不能學我現在這個講法,學我現在這個講法就糟透了。跟我學講經,那是在十幾年以前,聽我講經的得利益、得受用,為什麼?我到台北開始講經的時候,大概十五、六年,就是那個方法講的,很守規矩的。從民國六十年開始講《華嚴經》,逐漸脫軌,不守規矩了,你們初學的人聽不出來,行家聽得出來。我在香港講經,有很多法師聽,而且法師非常喜歡聽我講經,暢懷法師就跟大眾說,我在講台上不是講經,講什麼?講自己的心得報告。我是展開經本,我自己所體會的、所領略的,我講這些東西。你們開始學講經,所謂「不學規矩,不成方圓」,到我這個是境界往上提升了一層;這個提升,在講台上循規蹈矩十多年!

  我從五十六年到台北來講經,我是一出家就開始講經,我四十八年出家的,四十九年正月就開始講經,循規蹈矩,到六十歲才漸漸擺脫掉,講自己的心得報告。所以早期同學聽經,像現在有些在各處講經的,像熊琬、徐蕙玲他們這些人,這早期的,他們有時候碰到我還說:幸好那時候來聽經得利益,學了一些東西;現在來聽,學不到東西了。現在我講的是天馬行空,沒有邊際的,高興的時候,幾句、三四句經文,兩個鐘點講不完,也有的長行文念念就過去了,你學什麼?學不到!但是對修行人來講有幫助,對你學講經,那就糟了,對於你念佛修行決定有幫助。所以,決定不能學我在講台上這個講法,現在最好依照《四十二章經》這個方法來學講經。

  底下這一段,這是將鳩摩羅什大師簡單的跟各位介紹出來,是從他傳記裡面節錄的,使我們對於大師有一個概略的認識。這一位大師,傳記裡面講,他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所以他的東西翻譯得非常之好。到中國來受了不少折磨,受到許許多多的苦難,自己是吃了大虧,但是對於中國佛法有很大的貢獻。他被呂光幽禁了將近三十年,一籌莫展,他的中國文字是那個時候學的。呂光死後,姪子呂隆繼位,向姚興投降,鳩摩羅什大師才被姚興迎請到長安,從事譯經工作七年,他就圓寂了。這七年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太大,奠定了中國佛教的基礎。

  由此可知,弘法利生不在時間長短,在真正的功力的厚薄。像印光大師,對近代的佛法,不僅是講淨土,整個佛法上,他有這麼大的影響。印光大師出來弘法多少年?十年。七十歲才出來的,七十歲之前沒有人知道,七十歲才被人發現。那時候民國初年,有一些很有學問的老居士,到普陀山去遊玩的時候,無意當中發現的,跟他談話,覺得這個人見解了不起。以後跟他通信,他回信的那些信件就在報紙、雜誌上公開發表,大家才曉得有個印光法師。他老人家八十歲圓寂的,十年。這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厚積薄發」,因為他積得太厚了,發的時候雖然時間不長,他的功力到了,就有那麼深厚的影響力,羅什大師就是這樣的人。這些都是我們要記取的。

  現代人,我算是個過來人,我自己吃了很多虧,上了很多當,那就是出來講經說法太年輕了,沒有能夠學古人,積得不厚,所以發的力量也不足,必須積得厚,力量才足!現代一些人,我看還不如我。我可以學佛還能跟老師學了十三年,他們現在學了三個月就想出去表演,還不如我。可想而知,你發的力量也不及我。我們讀古人東西要記取教訓,要有耐心,要有恆心,要有毅力,這樣才能真正成就。

  學一家之言,這個重要!不要到外面,今天聽這個,明天聽那個,聽多了,思想就混亂、就複雜了。所以印光大師,人家雖然尊敬他,幾個人常常提他的名字?不提!為什麼不提?有忌諱。印光大師反對學佛的人跑廟,反對學佛的人親近法師,極力的反對!你多跑廟,你的精神渙散,不能集中了,你的佛法學不好,頂多修一點痴福而已。你接近法師多了,這個法師跟你講這個,那個法師跟你講那個,你一腦袋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念佛不會得一心不亂。

  所以大家提到印光法師時很恭敬,但是一句話不提,為什麼?印光法師本人,譬如你在他那裡皈依的,你到那裡去看他,他會把你臭罵一頓,「你來幹什麼?」「我來看師父」「師父你看過了,有什麼好看的?不回家去老老實實念佛,看什麼師父?」臭罵一頓罵回去,那是個真正善知識。現在的法師,「你們要常常來看我」,跟印光法師態度不一樣!所以,大家對他就敬而遠之。可是我們想想,真正要成就,他老人家的話是對的。他主張一個道場、一個老師,一家之言,你才會得一心不亂,你這一生才不會空過。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