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0二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02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九二頁:

  ◎【十、別解文義】

  大科就是大段落,大段落這是第十段。前面九段都是玄談,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概論,到此地這就講到經文了。這一段裡面,就是全部的經,全部經分成三分,就是三個段落: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這三分也要跟諸位略略的介紹一下。佛經的體裁跟我們世間書籍不相同,世間有些人創作寫一本書,自己寫一篇序,或者請別人寫一篇序,序的用意就是介紹這本書;佛經很特別,它本身有序,『序分』,它不要別人寫序。有『正宗分』,正宗就是正說,最主要的部分都在正宗分裡面,所以它經文也特別長,主要的意思都在這裡面發揮。最後它有一分叫『流通分』,這也是一般書本裡面所沒有的。流通分的意義是勸人讀了之後要把這個經介紹給別人,對現前來講,要流通十方,我們普遍的把經典介紹給大眾;對以後的人來講,要流通到後世。流通到後世的方法,在從前是印經、寫經,古時候沒有印刷,只有手寫,所以寫經流傳到後世。這是佛經裡面比較特別的地方。

  但是這三分都很重要,古人講: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它這個義趣,三分比重可以說是相等的。序分又分為兩段,第一段叫「證信序」,第二段叫「發起序」。證信序也叫做通序,通序是一切經裡面都有;凡是佛經都有,這就叫通序,通一切經。別序,那就是每一部經不相同,是說明佛講這部經的因緣,什麼緣故來講這部經,稱之為別序。證信序,有六種證信,也稱為六種成就。

  ◎【初序分 初五句證。二列眾證。】

  一共有六句證信。我們讀經文: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一行經文裡面,包括了五種證信。『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我們簡單的講,「如是」,因為佛當年講經沒有記錄,而是佛滅度之後,由阿難尊者把佛在世時候所說的經重複再講一遍。阿難的記憶力非常好,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所以就請他來複講,把佛以前講過的經重新再講一遍,一面講,一面旁邊有人記錄,把它整理出來,就稱之為經典。「如是」兩個字,就是說明阿難他所重複說的,確確實實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講的,不增不減叫「如是」,把佛所說的重複說出來,就是如佛所說。不是阿難自己講的,是完全重複佛所說的,這是信成就。如同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阿難親自聽佛講的,而不是傳說的,這也叫「如是」。「我聞」,這是對後人負責任,是我阿難親自聽佛說的,叫我聞,不是輾轉傳說的,是親自聽佛說的,這叫聞成就。

  『一時』,時成就。我在最初學佛的時候,讀佛經就是對這一句很不以為然,阿難的記憶力那麼好,怎麼能把日期忘掉?應當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這就很詳細了。為什麼不這樣記載,含糊籠統說個一時,這叫我們後人看到有一點不服氣,阿難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好的記憶力?到後來才曉得,這個說法是佛教給他的。

  在佛陀住世的時候,印度的社會跟中國不完全相同,印度那個時候都是一些部落、小國,大的國恐怕沒有台北市這麼大。在中國周朝的時候,大國方圓一百里就是大國了。那個時候一百里跟我們現在比一比,大概就是我們景美區這麼大,那就是一個大國了。因為周朝的度量衡比我們現在小,周尺很小,合我們一台尺,恐怕六吋都不到,那個時候的一里恐怕連我們現在半里都不到。從前那個國家、小部落是很小的,一個村一個鎮它就是一國。因為國家並沒有統一,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周朝時有八百諸侯,那就是八百國。但是在中國,這許多小國對於周,周也是一個國,對它很尊重,無形當中好像是一切國家裡頭一個領導中心,像是聯合國的政府一樣,對於周天子非常的尊重。小國對於周天子究竟是什麼關係?可以說關係實在是微不足道,只是三年進貢一次。進貢就是送點禮物,而不是每年送的。因為那時交通不方便,近一點的地方每年進貢一次,邊遠地區是三年進貢一次,就這麼樣的一個義務,送一點土產,送一點禮物。周天子對這些小國有什麼約束?沒有。只是頒一個日曆,統統用周的曆法,曆法統一,年月日時都統一了,就是這麼一個關係。其餘的一切都是獨立的,都是自主的。

  但是在印度,還沒有一個大家共同尊敬的中心。既然沒有,我們就能想像得到,它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曆法,曆法就不一樣了。佛當年講經說法,足跡遍五印度,每一個國家都去講,每一個國家曆法都不一樣,你要記載某年某月某日,它到底是哪一國的?實際上有困難。孔老夫子寫《春秋》,是中國第一部歷史,他有年月日的記載,那就是周朝社會跟印度的社會不相同,雖然是部落時代,但是曆法已經統一,就是年月日時它統一了。這就是實際上環境記載年月日有它的困難,另外還有更深的意思,以後我們在註解裡頭會討論到。

  「一時」非常之妙,淺一點的說,就是師資道合的時候,老師喜歡講,學生喜歡聽,大家都很歡喜,這個時候正是說這個經的時候。如果往深處講,那就是「一心的時候」,本經講的「一心不亂」,說聽的人心都清淨,都是一念不生,實在講,這才是真正「一時」的意思。佛說,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音聲,聽的人是用真如本性來接受,所以一聽就開悟,一聽就明心見性,就證果。所以這是「一時」真正的意思。

  我們的心果然到清淨專一的時候,那就妙不可言。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還沒有散,你還可以親自參加這個法會。在中國隋朝的時候,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一半,他入定了,定中他到了印度靈鷲山,就是講《法華經》的王舍城靈鷲山,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在那裡聽了一座,出了定告訴大家釋迦牟尼佛《法華經》這一會沒散!這什麼道理?這是事實。現在科學也承認了,但是做不到,這叫時光倒流!在定中可以見到過去,可以見到未來。這個定,在本經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如果你真正到一心不亂,過去未來你看得清清楚楚,哪有不知道的!這是現量境界,這是本能的能力恢復,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俗話講,這是神通,這是本能。所以你不必求神通,到一心不亂這個能力就恢復。

  由此可知,這個「一時」就用得很巧妙,如果說年月日時那過去了,過去永遠不會再回來了。說「一時」,我們還能親自參與,只要我們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參加這個法會,就可以親自聽佛講經;佛還是在這個地方講經,這個地方還存在。正是《法華經》裡面所說,「是法住法位」,一切法各自住在它的位置上,「世間相常住」,世間相不壞;如果世間相壞了,那過去你永遠找不到了。過去所有的形相統統存在,世間相不壞,這句非常的難懂,但是現在科學家逐漸體會到這個。如果能把時光倒轉過來,過去東西統統能看見,這是近代的科學承認這個事實,可見得過去還是在的。因此,這個「一時」就用得太巧妙,比記載年月日那是高明得太多了。

  『佛』是說法主,我們現在講的主講人,這一個講演大會主講人,這個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下面是說法的地點,『在舍衛國』,舍衛國是個城市的名字,『祇樹給孤獨園』是道場。

  「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所成就。這裡面包括了五種成就,像開會一樣,會議記錄有時間地點,這就可以證明這個經不是偽造的,確確實實是佛當時所說的。我們看《疏》:

  疏【別解文義者。】

  這是解科題。

  疏【已知一題總意。】

  前面把經題、翻譯的人都介紹過了。

  疏【未審經中,自始至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

  這就解釋這個科題的意思,玄義就是大意,題目都介紹出來了,不曉得這部經是什麼樣的文字,『為何等文』,因為佛經裡面文章的體裁有十二種,不知道它是屬於哪一種。佛法裡面講「長行文」,就是現在講的散文,「偈頌」,就是現在講的詩歌,句子很整齊,押韻的,還有「密咒」,這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文字,文字的形式完全不相同。散文裡面還有很多種體裁,偈頌有「重頌」、「孤起頌」,有這個差別。這就是不曉得這部經文是屬於哪一種體裁,它的義理是什麼,都要用科判來分析,這就是『章分句解』。

  我們中國後人把古人的書分成章句,現在大家讀的《四書》多半用朱熹的章句。「章句」,簡單的講,就是把它分成段落,大段、中段、小段,看起來會清楚明白。章句就是從佛經科判上來的,由此可知,佛經對中國文學影響很大。儒家用佛經科判的方法,來分析《四書》《五經》、《十三經》。

  佛經的科判,分得非常精密,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科學,它有層次、有條理,一點都不亂。縱然是大部經,你們看看《華嚴經》表解,那就是科判,從頭到尾,那麼大部的經也是一句一個意思、兩句一個意思,他把它判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面上是分析文章的結構,同時也顯示這個文章裡面的義理,所以科判就是註解經的。懂科判,你一定就明經。所以學講經,首先要學科判。把這部經從頭到尾,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先分出來,序分裡又有三分,有序分之序、序分之正宗、序分之流通,用這個方法逐漸分,愈分愈細,你才把這一篇經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佛經裡面,像我們這個經上所印的,它前面有個圓圈,圓圈底下的統統叫科判,這在佛經裡叫做「半科」。什麼叫半科?就是附屬在每一段經文前面。什麼叫全科?把它整個畫成表解,放在這個經書的最前面,那叫全科。有些經有,有些經都沒有了。像我們印的《華嚴經》科文表解,就是全科。

  這樣一分析,就從文字般若達實相般若了。文字般若,簡單的講有三個意思:第一、「文字從般若流出」,文字本身不是般若,它是個符號,但是這種符號是從般若智慧裡面創造出來的。特別是中國的文字,是從智慧裡頭創造出來的。我們中國文字這個造字有六個體例,叫「六書」。象形字,外國也有;會意字,外國文字上就沒有了。會意,看到這個字的樣子就體會到它的意思,這都是很深的智慧在裡頭。例如「家」這個字,你在篆字裡面去看,你就看出它的味道,你就曉得它裡頭有很深的意思。家不能不要,但是不能迷,叫你要覺悟!那個「家」字的寫法,上面就是畫了一個圖,是房子,我們現在寫成寶蓋頭,篆字裡頭你看看,那個篆字的寫法就是房子。房子裡面是什麼東西?一看就曉得,是一隻小豬,豬是愚痴!叫你看到這個,你要覺悟,不要被它迷了。所以中國文字確實是從智慧裡面流露出來的。你看到這個字,你就會開智慧,要開真正的智慧。

  有一年,焦國寶居士寫了一封信給我,他認識了一個女朋友,想結婚,問我好不好?我就回他明信片,寫了一個「婚」字寄給他,叫他好好的去看一看。他也能體會這個意思,回了一封信給我,他說:我不結婚了。你看這個「婚」字,見了女人,頭就昏了,他要不昏,他不會結婚,昏了就會結婚。中國古禮,婚禮在黃昏以後舉行,絕對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舉行的。你去念《禮記》,你就曉得,中國那一套過去人的生活非常有味道,它確實能跟整個大自然配合,所以中國人這個生活的確是非常有情趣的。

  他這樣子做法對不對?他還是不對,還是錯了。佛法講中道,不能落在兩邊!你迷惑顛倒昏了是落在這一邊,你要是不結婚又倒在那一邊去了。這是教你什麼?你結婚的時候不昏,這個才對,這才是中道!所以他還是會錯了意思,搞到現在沒有結婚。中國文字的確是很深的智慧,譬如你成家了,成家而不迷在這個家裡頭,它就是這個意思。提醒你,不是不叫你成家,不是不叫你結婚,叫你不要迷!不要迷在這裡頭,這才是佛法所講的中道第一義。

  第二、「文字能生般若」,從文字能生智慧。就是剛才講,你看到這個文字的時候,你能生智慧,文字是從智慧創造的,因此從文字也能生智慧。佛為我們說種種文字,經典我們就叫它做『文字般若』。文字能生般若,所以我們依佛的經典、依佛的言教,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第三,「文字即是般若」。文字是個符號,這個符號即空即假即中,那麼它本身不是般若是什麼?從文字的形相上看,它是假相;從本體上看,它是空的,它沒有自性,無自性。它是因緣和合而現的相,本身沒有自性,當體即空。可是它能夠傳遞已經覺悟的人的智慧、理論、經驗、方法,我們後人從文字上能夠完全接受,所以可以講文字就是般若。所以,從文字般若達到實相般若。這個樣子就有很大的方便,什麼方便?是以簡單的言語文字,這是有盡的,在這裡面顯示叫我們體悟無有窮盡的義理。文字有限,裡頭的義理無窮,無有窮盡。

  疏【於中分三。】

  在這一段裡面,這部經裡頭分為三分。

  疏【今屬序分。】

  現在我們念的這一段是屬於序分。

  疏【序者敘也。】

  就是敘述。

  疏【又緒也。】

  就是頭緒。

  疏【未入正文,先敘列此經之端緒也。】

  先敘說講經的因緣。

  疏【有證信發起二序。】

  序分有兩段:第一段是證信序,第二段是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六種成就。『發起序』在後面,這部經、這一次法會的因緣,與其他的法會因緣必定是不相同的,所以又叫做別序。

  疏【今唯證信,凡證信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

  蓮池大師把前面這五種成就合在一起講,合成一段。列的這些大眾,因為人多,所以他把它另外分成一段。這就先說這五句,後明大眾。

  疏【茲復例前統括大意,次乃離釋。】

  先總說,然後再一條一條的介紹。

  疏【言如是之法。】

  『如是之法』,就是指這部經。

  疏【我從佛聞。】

  『我』就是阿難尊者自稱。經是阿難尊者集結的,就是他複講的,重複說的。

  疏【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祇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

  一切經前面加這個引子,加這幾句話,這是佛告訴阿難的。佛在滅度的時候,阿難很傷心,因為阿難只證到初果,見思煩惱沒斷,他是見惑斷了,思惑(貪瞋痴慢疑)沒斷,所以佛滅度,他很難過,他還流淚。這個時候,阿[少/兔]樓馱告訴他:佛快要滅度,有些很重要的問題你要請教,你怎麼可以哭起來?他這一提醒,他說:什麼問題,我現在心裡亂了,我想也想不出來,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阿[少/兔]樓馱教他問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非常重要,關係著僧團。

  第一個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家跟佛住在一起,佛領導我們,佛不住世了,我們依誰做老師?我們跟誰去住?這就兩個問題了。將來我們把佛所講的這些經集結起來,這個經的前面要不要加些文字?因為印度外道他們的經典前面都有引子,我們是不是需要?應該怎麼加法?第四個問題就是,佛在世,當然學生很多,學生裡頭也有些調皮搗蛋的,佛可以制伏他們,佛不在了,我們都是同學,他們擾亂僧團,怎麼辦?就提出這四個問題。

  佛就答覆他,第一個「以戒為師」,佛不住世了,佛制定的戒律在,依照戒律來修行就等於是老師沒有兩樣的。「依四念處住」,我住在哪裡?依四念處。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把心安住在四念處上,就跟佛在世沒有兩樣了。將來集結經,一切經的前面要加「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這是交代的,所以現在一切經上有這個句子。第四個,惡比丘調皮搗蛋的,怎麼對付他?佛就講「默擯」。默擯就是不理他,隨他去。這是『佛示阿難』,佛指示阿難的。

  疏【如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阿難尊者當年集結經的時候,一升座,三寶加持,阿難的相都變了,變得跟佛一樣,所以底下聽眾都懷疑了。有人懷疑: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又來了?釋迦牟尼佛滅度了,當然不會再來。是不是他方佛再來?也有人懷疑阿難成佛了。所以阿難一唱「如是我聞」,大家疑惑就沒有了,這是第一個意思,『斷疑故』。第二個是『息諍論』,如果說阿難來說的,大家不服氣,阿難說這不是我說的,統統是佛說的,大家沒話說了,不爭論了。第三個是『揀邪』,邪就是印度的外道,印度的外道經書前面都有「阿憂」,阿憂就是有無,就是或有或無,是捉摸不定的;佛經不用這個,佛經用「如是我聞,一時」,用這個開端。這是揀別跟印度一切宗教的經書不相同,一展開看到這個樣子就不一樣。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

  古人所謂「道本無言,因言顯道」。中國聖人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觀察跟佛陀的見解不相上下,換句話說,都明瞭宇宙萬法的實相,真相,本來是不可說。《大般若經》,雖然在佛經裡面篇幅最大,有六百卷之多,它的中心太簡單了,「不生不滅」。「般若無知」,般若本來是無知,無知是般若之體,它應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般若之體是什麼?實在講就是清淨心。你要求般若,到哪裡求?不是去念《般若經》、念《金剛經》你就有般若了,沒這個道理。念了《大般若經》,你就有般若?愈念愈迷糊,愈念愈糊塗。般若一定是從定中去求,禪家講甚深的禪定。他得甚深禪定,他智慧開了,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就是般若,般若之體。在我們淨土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這是講的理一心,事一心還不行。事一心是定,它能夠伏煩惱,不能夠轉煩惱為菩提,諸位要曉得,那個煩惱跟般若智慧是一樁事情,是一不是二。定能伏煩惱,不能轉煩惱,不能把它轉變,到開智慧就行了,就把煩惱轉變成菩提,把生死轉變成涅槃,它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

  諸位要曉得,講斷煩惱,這個「斷」字不是真的斷,真的要把煩惱斷了,般若也斷掉了,那還得了!這個斷實在講是轉,煩惱沒有了,煩惱都變成智慧了。迷的時候,把般若轉變成煩惱了,這叫凡夫,迷!覺悟的人把你的煩惱習氣統統轉變成大智慧了。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因為它是一個體。所以佛教給我們就是要轉變,你要會轉變。由此可知,佛法確確實實它是活活潑潑,不是個死呆板的。小乘人那根性實在是劣,他死在字裡行間、死在教下,他轉不過來,他的能力充其量只能伏,伏到最高也不過是證阿羅漢而已。阿羅漢沒智慧,三德祕藏就是般若、法身、解脫,阿羅漢沒有證得法身,也沒有般若,阿羅漢只有一點點小的解脫,這個解脫是從定當中得來的,沒有得大解脫。大的解脫一定要從般若智慧裡頭轉煩惱成菩提才行。由此可知,這個智慧非常的重要。

  智慧是佛法追求的最後的一個目標,也是真正的目標。求智慧的方法絕對是禪定,這也是沒辦法改變的,不從定當中決定得不到智慧。絕對不可以說,禪宗才修禪定,別的宗不修,那就錯了。禪宗固然是修禪定,其他所有一切宗派,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是禪定。他或許那個名字不叫禪定,意思是禪定,像我們淨土標榜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像天台家修的止觀,止觀就是禪定。禪定,這是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禪叫靜慮,靜就是靜止,把所有一切的妄想止住,這就是「止」;「觀」,定中有一個境界,你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靜慮就是中國人所發明的止觀。所以,止觀就是禪。由此可知,沒有一個宗派、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在修禪定,只是它的方法不相同、手段不一樣,統統是在那裡修定。我們淨土宗的方法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來修禪定,符合於禪定的意義,也符合於止觀。念這一句佛號,你其他的一切妄念止住了,這就是止;你這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觀。

  禪家參話頭,參話頭是觀,息妄念是止,他是念念要提醒這句話頭。我們念佛的人是念念提醒這句佛號。但是參禪的人用提醒話頭,他要不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沒有辦法,他得不到受用,那個路就很困難了。我們這一句佛號,縱然不能得到甚深的禪定,只要念到相應就能往生,這是二力法門。念佛人容易成就,成就往生;禪,不容易成就,非常之難;教下修止觀,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所以天台從智者大師以後,天台宗許多祖師不修止觀,他都念佛。止觀是智者大師發明的,《摩訶止觀》、《小止觀》都是他發明的,他自己不修,他自己念佛,他最後還是念佛往生的。你就曉得念佛法門殊勝,念佛法門可靠,止觀沒有念佛那樣的可靠。要想開智慧,一定要修清淨心,也就是講修一心,你才曉得這是真正的重要。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們心不清淨,那就沒有法子,你再聰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辯聰,不是般若智慧。

  『般若無言,賴言而顯』,佛給我們說法說了四十九年,阿難尊者這些大德們集結,留下來這些經典,甚至這些經典又經過中國古德翻譯,翻成中文,中國的文字也是屬於般若,能顯佛所說的這些道理。『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祖師這些註解依然用文字來解釋佛的經典,幫助我們深入佛的境界。

  鈔【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

  解釋前面「文字般若達乎實相」這一句的意思。『文字性空就是實相』,實相就是它的真相。由此可知,文字也是屬於解脫相,什麼叫解脫?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自由自在,沒有一點拘束,沒有一點障礙,文字確實是如此。文字它也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就像《楞嚴經》上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七處徵心一樣。事上雖然有,理上確實沒有,這就是文字性空,與實相相應。明白實相、事實的真相,我們對於文字,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經典,要用什麼態度來觀察它?不離不即,這個態度就對了。「不離」是不離開經典,我們天天讀誦它,「不即」是我不執著它,這是你真正認識了它。你離開了它,你說這個文字性空,我不要它了,你著了空;你執著它,不放它,你執著在有了。大乘佛法之可貴,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我沒有離開經典,天天讀它,我不落空,我不執著經典,我不著有,兩邊都不執著。這個樣子,你才能體會到經裡面的義趣。決定不可以死在經文裡面,這是諸位同修要明瞭的。要曉得,佛所講的言語、佛所講的文字是啟發我們本性的,你要執著在裡面就變成障礙了。

  本性要怎樣才開顯?一法不立才開顯,就是到無一物的時候,本性就開顯了。換句話說,你要把你心裡頭所有一切分別、執著、妄想、牽掛統統放下,你的本性就開顯了。有一樁事情牽掛著就不行,就把你的本性染污了,就把你的本性障礙了。要是講佛法,說起來實在就是這麼簡單。我們今天所以不能見性,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聽了佛法,我要捨掉,能捨得掉嗎?捨不掉!捨不掉就不能見性,你的真性就被這些東西纏縛住了。你要是真的能下定決心,我統統捨掉了,統統捨掉就見性,就明心見性了。

  而且捨,我再告訴你,不是事上捨,事上捨盡了,不能見性。如果事上捨盡能見性,人死了不都捨掉了,一樣也帶不去,身體都帶不去,那應該明心見性!他死了以後為什麼還要投胎去輪迴?所以諸位要曉得,不是事上捨,是心上捨。佛為什麼又叫我們在事上捨?事上捨是希望幫助你心上捨,是這個意思。心上真能捨得乾淨,事上有沒有決定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怎麼會有障礙?所以成佛是心成佛,不是身成佛。

  佛教我們持戒律,就是要捨那些不善的,一切不善的事捨掉,這是教初學用這種方法。因此,我們持戒可不能死在戒條之下;死在戒條之下,不但不能開智慧,你也不能得定。本來無一物,哪裡還有戒?如果還有一條戒,那就還有一物!還有一個不殺生,那你本性裡頭還有一個不殺生,還有一物,不能叫無一物;還有一個不偷盜,那你有二物,你就不是無一物了。所以要曉得,清淨心裡頭什麼都沒有,那完全是本性顯露出來。

  可是我們無始劫以來就迷失了本性,現在佛教給我們的方法,逐漸一步一步去恢復我們的本性。從持戒開始,從持戒得定,從得定開智慧,開智慧顯我們的真如本性,用這些方法手段。這些方法手段在修行過程當中是必要的,但是上了一步,底下一定要把它擺脫。到得定,就不要再持戒了,為什麼?定共戒。一個有定的人,他會不會犯戒?不可能的。所以叫定共戒,那就不必一條一條去持戒了。到證果,叫道共戒,決定不會犯戒。

  由此可知,佛所定的許許多多的事項是幫助我們修心的,修心是主,心清淨,身哪有不清淨?身一定清淨。身心清淨,我們境界就清淨,世界就清淨了。我們要看那個世界好不好,從哪裡看?從人心去看。人心不好,這個世界一定有災難,心不清淨!極樂世界為什麼好?不要看別的,他心清淨,每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清淨心去生的,所以他那個世界美好!心不清淨不能去,一定要心清淨才能往生;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心不清淨他也來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三種般若就是文字、觀照、實相。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依文字」就是依經典,我們讀經這是要依靠文字,沒有文字,我們沒法子接受佛的教誨,佛教後人完全要靠文字。我們讀經要緊的是「起觀照」,這就是會讀,就不是死在文字裡面。什麼叫觀照?嚴格的來說,這個「觀」是不用分別執著,拿現在的話來講,講個相似的,只能說相似,還不是真實的,所謂「直覺」,直覺的,就是沒有經過分別,沒有經過思惟想像的,我們眼看外面境界,耳聽音聲,這叫觀。「照」是明瞭的意思;照見了,是明瞭的意思。我們眼一見外面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觀照」,像我們一展開經本,我們這個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意思也很清楚,這是觀照。如果我們展開這個經典,每一句去想它裡面的意思,那就錯了,為什麼?你一想就第六意識做主了。觀照,簡單的講:不用心意識。我們再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不用第六意識、不用第七識,這就是觀照。第六識是分別,我不分別,第七識是執著,我也不執著,我不分別不執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觀照。這種功夫用久了,實相就現前了。

  所以讀經,我常常跟諸位同修說,會讀經的人,實在講念註解也是一樣,我講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是我們從三學上來說。如果就般若來講,就是觀照般若入實相般若。因為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我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就是實相;套《金剛經》上的話,「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我們一起心一動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外面的相有沒有變動?沒有。

  虛妄相跟真實相從哪個地方區別?從我們心念。我們用真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真實相,是實相;我們用妄想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虛妄相,就是這麼個道理。真心裡面沒有念頭,《大乘起信論》上說得很清楚,「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所以我們沒有念頭的這個心是真心,沒有念頭這個心,見一切萬物,那就是諸法實相,給諸位說,就是一真法界。為什麼?你裡頭沒有分別,你沒有分別就沒有好醜,就平等的;沒有執著,你就沒有好惡。沒有好醜、沒有好惡,沒有喜歡、沒有討厭的,一切法是平等的,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

  所以佛與大菩薩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並不是說離開我們這個世界別有一個一真法界,那你就搞錯了,那個沒有!一真法界跟十法界都是我們自己心在變的。我們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念頭的時候,這個法界是真的,一真,那是真的;起心動念,我們這個心是妄想心,打妄想,你見到這個境界就千變萬化。所以這個境界,說老實話,境隨心轉!佛講的話真的,不是心隨境轉。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學什麼?境隨心轉,就得自在了,這是學佛的人。

  不學佛的人,苦!心隨境轉。這個世間有些看風水,風水是什麼?境界,你隨境界轉!境界會影響你,人家恭維你幾句,你好歡喜,你心都動了,被人家轉,被外頭境界轉;人家罵你幾句,你要生好幾天氣,你都是隨境界轉。會隨人事的境界轉,會隨物質的境界轉,這個才講求風水。風水到佛法裡講不通!佛法是什麼?我心轉境界,哪來的風水?沒有了。這才是究竟,這才是徹底,自己轉人事環境,自己轉物質環境。一切是自己做主,不是外境做主,自己做主,這才叫佛、才叫菩薩。

  佛法裡面講修行,修什麼?就是修的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你離開一切人事環境,離開一切物質環境,你到哪兒去修?你沒地方修!就是在這些境界裡面提起觀照般若。禪家講,不能失掉觀照,失掉觀照就迷惑了。觀照就是念念提醒自己的警覺,不被境界轉。他恭維我,我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我智慧照住的,不是說我糊裡糊塗,他恭維我,我不曉得,那變成麻木不仁了。他恭維我,我知道,清楚!可是我心裡面怎麼樣?沒有那個興奮,心是平的,平靜的。在表面上,我們也客氣客氣,那是外表,那是應付他的,那就是般若智慧的起作用,所以說無所不知,起作用!人家罵我幾句,我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心裡怎麼?不生氣,不被境界所轉,心清淨。始終在境界裡保持著清淨心,這就叫學佛,佛是這個學法的。

  你天天念阿彌陀佛,如果在境界裡還被境界所轉,你這個佛號念的不得力!佛號念到真正得力,就不被境界所轉了。不被境界所轉,就與般若相應。換句話說,你在境界上能做得了主,你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做得了主;境界上做不了主,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也是境界,那你還是做不了主。真正修行,不能離開社會。小乘人躲到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挖個洞住在那裡苦修,沒有用!修上十年、八年,叫他到台北市來逛一下,馬上就完蛋,一切都完了,那有什麼用?禁不起考驗!所以真正修行就是要在都市裡,要在紅塵裡面歷事鍊心,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鍊自己的清淨心,在境界裡鍊清淨心,這是真正學佛。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