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七集)  1993/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01-007-0007

  「正報妙」,前面我們將西方世界的環境介紹過了,今天再介紹西方世界的導師及其人民。如果我們要往生西方,西方世界的人民都是我們的同參道友,這是我們應當要認識的。經云: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將經文起止標明在此地。這一節經文的大義,下面列了有幾點。第一,「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二也」,這首先說明徵釋名號的意義之所在。這部《彌陀經》,它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執持名號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很容易,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其實這一句名號包含的意義、功德、境界,俱不可思議。如果不是祖師大德給我們說明,的確我們無法體會到。佛在經上這一段話,用意太深了,所以祖師在此地給我們點醒,要我們特別注意。其甚深的用意,就是在啟發我們持名念佛的信心,真正明白了,自自然然能夠一心執持。因為這一句名號,可以說是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果,就用這樣簡單的方法就行了。無有奇特之處,這裡面包含著甚深的奇特,所以稱之為妙行。它要不妙,怎麼能成無上道!因此我們往往誤會了,念一句佛號總比不上參禪,總比不上持咒,好像他們那些方法很高明。哪裡曉得這一句名號,超過了八萬四千行門,哪一個行門都比不上它,這是真正不可思議的妙行。

  我們在一切大經大論裡面常常見到,修行成就一定要斷煩惱、破無明,這是任何一個行門共同的目標,沒有一個法門是例外的;念佛法門也不違背這個原理、原則。這一句佛號在開始念的時候,能伏煩惱,念久了能斷煩惱,它的功德與禪、與密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不但沒有兩樣,比那些法門還要殊勝。殊勝在哪裡?殊勝在它簡單扼要,而又有很高的成就,不但能斷煩惱,而且能破無明,幫助你成就無上菩提;也就是一句佛號就能叫你成佛,這個行門才妙,這個行門真正不可思議。如果不是真實的體認,怎麼肯死心來執持,再沒有疑惑了?佛說這幾句話,有這麼深的意思在。

  下面就解釋聖號的大義,「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阿彌陀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既是無量了,怎麼個說法?所以,名號本身就是不可思議,本不可說,沒法子說,這就是不可思議。「本師以光壽二義」,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不可說的當中,他老人家方便說,說兩個意思。這兩個意思「收盡一切無量」,收盡就是包括,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光則橫遍十方」,這是講空間,所有空間都包括在裡面。「壽則豎窮三際」,三際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整個法界不外乎時間與空間,所以整個時間與空間就是法界的本體,太大太大了。十方廣大無有邊際,三際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所謂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的時空,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法界。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身是說的法身。阿彌陀佛的法身是什麼?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全體。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阿彌陀佛的淨土,身土不二。「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稍稍體會到一點消息,你當然就能夠肯定,這一名號真正不可思議。不僅如此,再看下面所說的,「即眾生本覺理性」,這一句話很要緊。法界、身土、名號,就是我們自己本覺的理體,不是外人,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實實在在講太密切了。佛祖在經論當中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原理、原則明白了,再看看這個法門(這個方法、這個門徑),「持名即始覺合本」,始覺合本。因為這一句名號是本覺理體,就是法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彌陀身土,就是自己的本覺理體。現在教給你持名,教你念這一句佛號,念念保持而不失掉,就是不間斷,不要把它忘掉,這個法子就是你開始覺悟。你念一聲,你一聲始覺,念十聲十聲始覺,念百千萬億聲,百千萬億始覺,念念都是始覺。我不曉得諸位能不能聽懂這個意思。我今天念的今天始覺,明天念的明天始覺,天天都是始覺,天天覺,念念覺。到你哪一天成佛了,你看看《華嚴經》上說,毘盧遮那剛剛成佛,「始成正覺」,還是始覺。可見得菩薩從初發心到圓滿菩提,圓證佛果,念念始覺,這就叫開悟!念念都在開悟。所謂是積小悟成大悟,積大悟成大徹大悟,這個法門就用這一句名號。

  「始本不二」,始覺跟本覺是一不是二。覺是佛,不覺是凡夫,既然始本不二,當然生佛就不二。佛是圓滿的覺悟,眾生現在念念也覺悟,念念始覺,「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人不可不知此義也」。你要曉得這個義理,你這個佛號念的就有味道了,句句佛號法喜充滿,像吃東西一樣,品出味道出來;不懂這個意思,囫圇吞棗,不知道味道。這是真正把味道品出來了,這一定要懂得。懂得,我們一般講功夫得力了;你要不懂這個,功夫用不上力。所以你真正懂得,那個佛號是句句佛號都斷煩惱,句句佛號都與本覺相應,一定要懂這個意思。

  下面再說,「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放無量光照,具有攝受加被之功,除障開智之德」。照與寂可以互為體用,寂是定,是心淨到了極處,就是本經所說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體,它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照,像《心經》裡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起作用的時候叫照見,六根接觸六塵統統叫照見;眼照見色性,耳照見聲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就叫做明心見性,因為寂心是光明的,寂心的作用是光明的。現在本師阿彌陀佛,他是證得圓教究竟佛果,所以是徹證心性無量之體。他是圓滿證得,所以在起作用的時候就放無量光明。這種光明能夠攝受一切眾生,能夠加持一切眾生,這是講它的作用,光明的作用。攝受、加持就能令眾生斷煩惱、開智慧,所以說除障開智,這是它的德用。

  佛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要問了,我們為什麼沒見到?其實這個過失不在佛光,是在我們自己。佛光時時照我們,處處照我們,我們自己迷惑顛倒。好像太陽,太陽出來了普照大地,可是我們蓋了個房子,鑽到房子裡面,太陽照不到。這個過失不是太陽的過失,是我們自己要拒絕,不要讓它照到,這就是迷惑顛倒,這就是障礙,這叫愚痴。

  我們再具體的來說明,什麼叫佛光?西方世界,前一會我們講到,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有沒有六塵?當然有六塵,這六塵說不說法?當然說法,只是你不懂而已!它曾幾何時說過法來?我們前面說過,諸法各有所表,你要懂得表法,哪一法不說法?佛說法,以言語、以動作,也是表法,沒有兩樣。《華嚴》上說得太清楚了,我們看看清涼大師的註疏,賢首大師的註解,就能夠體會到我們現前六塵也在不住的說法,實在我們的根性太鈍了,沒有法子體會。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些人都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不難懂,西方世界的人心清淨,清淨就容易體會,我們的心不清淨,太粗了,粗心大意。六塵天天為我們說甚深的妙法,我們這是當面錯過,就是這麼回事情。這是從「寂照」上說的。

  再從「照寂」上來講,「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照是慧,寂是定,從定中生慧。他在定中,這個真妙!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們看《壇經》,六祖大師一天到晚忙著做苦工,從來沒有休息過,其實他在定中,從來沒動過;身動心不動,這是真正的禪定。身不動心要動,那沒有定,坐在那裡像個樣子,心裡在胡思亂想,那個沒用處。身心都不動,小乘人,小乘的禪定,所以叫九次第定,小乘禪定。大乘菩薩的禪定,身動心不動,所以他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要在一切動的境界裡面去鍊不動心,所以叫歷事鍊心,他就鍊這個心在一切境界上不動。《金剛經》上所說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面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叫「楞嚴大定」,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師子奮迅三昧」,如來果地上的大定,在本經佛說之為壽命。

  「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既是壽命無量,「佛前佛後之難」,當然就沒有了,沒有佛前佛後。這是「具有將來皈依之德」,這一說來阿彌陀佛不是過去佛,不是將來佛,他是現在佛。我們現在要找個皈依的地方,找阿彌陀佛就好了,阿彌陀佛是現在佛,你依靠他決定沒有問題。這是說我們初學的人要想成就,一定要依靠一個真正善知識,依靠一個好老師。真正善知識,最好他是成了佛了,一切善知識裡面第一善知識;菩薩還是第二善知識,佛是第一善知識。到哪裡去找?西方極樂世界現成的現在佛,我們找他就好了。這是名號裡面含著有無量義,本師釋迦牟尼佛用這兩條,給我們做個簡單的介紹,言語不多,義理、境界可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下面給我們說明「阿僧祇」,這是經上常有的這些數目字的名稱。

  「阿僧祇、無量、無邊,皆算數名」,數學裡面的單位名稱。在《華嚴經.入法界品》(或者是《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中有一位善知識名叫「根自在主」,這是一位童子,根自在主童子。在這一章經文裡面,有討論到數學上的問題,他講數目字的單位,一共講了一百四十四個單位。如果說連帶前面的基數,基數就是個、十、百、千、萬,要把前面這些連帶起來,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個單位。而且印度的數字,前面的基數是十進法,跟我們中國、西方的數字單位是一樣的,十進法。基數以上的,就是這一百四十四個數字,它不是十進法,它是倍倍相乘,不是十進的,是倍倍相乘。

  阿僧祇是一百四十四個數字單位最後的十大數裡面的第一個,十大數裡面的第一個叫「阿僧祇」。阿僧祇個阿僧祇,就叫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這樣倍倍相乘。到最後一個叫「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是個數目字的單位,還是可以計算得出來,它是個數字單位,這個數字太大太大了。此地「顯示報身久長,有久度不息之功也」。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有十劫了,這是說他成佛以來,從他初發心到成佛,這當中也是無量阿僧祇劫。現在成佛了,他的壽命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就是數目字的無量,有量的無量。雖然是有量的無量,壽命太長太長了。我們要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去,你的壽命跟佛的壽命一樣,也是無量壽。

  壽命長,修行就決定能成功,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太短促了,所以修行很不容易成功。修行的功夫剛剛上軌道,壽命到了,就要死了!死了,就算你這一生都做了些善事,沒做壞事,你死了之後,馬上四十九天又投生到人道來。這一投生到人道來,又做小孩,從小孩到有知識,算最少,大概有個十五、六歲,這十五、六歲迷惑顛倒了。前生修行的功夫忘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想不起來了,這叫退轉。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一番生死,前一世的功夫忘得乾乾淨淨,這個不行!怎麼曉得忘了乾乾淨淨?其實諸位在座,你們都曾經蒙佛授記過,我說了你不相信,你念念《金剛經》,佛就跟你授記。《金剛經》上佛為普遍大眾授記,凡是念《金剛經》的,等於佛給他授記。你念了《金剛經》,你不驚不怖,不相信你們念《金剛經》,不會心驚肉跳,不會感覺到恐怖,你念得很舒服、很自在,那就好了,佛就給你授記了。你過去生中,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你已經在無量諸佛處所種善根了,這佛說的。

  可見得每個人曾經念過《金剛經》的人,他能夠相信,能夠歡喜,能夠讚歎,你就是過去世親近過不知道多少諸佛菩薩。你今天為什麼還是這個樣子?一番生死,都忘得乾乾淨淨的了。所以,你要以為我這一生學佛學得差不多了,我來生再繼續學,一定會很有進步。來生跟今生還是一樣,來生的來生跟今生還是一樣,搞得不好,比現在更糊塗,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事實。曉得事實真相,千萬不要再打妄想,「我等到來生再修」,不要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絕對錯誤的。應該要生一個信心,我這一生決定成就,我這一生決定往西方,這樣才對!這樣這一生才真正成就。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剛才說過了,你的壽命跟佛相同。佛在許多經上說,凡夫從修行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個阿僧祇劫,你的壽命不要說多,一個無量,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無量,三阿僧祇劫算什麼?好像我們人生百歲,成個佛要多少時間?三分鐘。一百歲的壽命,這個事情辦一辦只要三分鐘,太簡單了!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的。世出世間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法門更殊勝,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法門更好!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你要不選擇持名念佛法門,都叫愚痴,都叫做善根福德少。真正是個聰明智慧多善根、多福德,沒有不選擇這個法門的道理。佛的壽長,顯示他有久度不息的功德,長時期的住世,度脫一切眾生。

  「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彌陀,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能普利一切」。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萬萬不能夠疏忽了,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要生到其他的佛國土,絕對沒有這麼殊勝,你生一佛國土,就不能到第二個佛國土,唯獨西方世界。為什麼?想想佛名號當中的含義,你就明瞭了。譬如說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娑婆世界,釋迦牟尼這個名號也是稱性功德,但是它不是無量的,它是無量稱性功德裡面兩分。「釋迦」,能仁,就是仁慈,一分,無量功德裡頭一分;「牟尼」是寂靜,也是一分,不是無量,無量功德裡面兩分而已。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無量,它包括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不能包括阿彌陀,要懂得這個道理。譬如說,阿彌陀是我們這個地球,釋迦牟尼好比是達拉斯,地球包括了達拉斯,達拉斯不包括地球,就是這麼個意思。諸佛的名號是性德裡面的一分,幾分之幾,阿彌陀是性德的全體,這個不一樣。

  再看看《華嚴》,《華嚴經》上到末後的一章,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導歸極樂是哪些人?華藏海會諸菩薩。華藏世界太大太大了,一個華藏世界裡面,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普賢菩薩引導這些法身大士們,統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生到西方就等於生十方一切諸佛國土,這個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見阿彌陀就見到十方一切諸佛,經上講得清清楚楚。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想參見哪一尊佛,念頭一起,你的身體就現在佛的面前。而且跟佛一樣,可以分身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我們在同時都見到了,同時都修供養,同時都聽佛說法,這個不可思議。

  「能自度,即能普利一切」,這也是真實的。真正能往生西方,你自己也就能夠隨類化身,普度有情。佛度眾生,經論上在在告訴我們,他的原則是「佛不度無緣之人」,你跟他沒有緣,度不了他,他不接受你。所以,一定要廣結善緣,非常非常重要。這個事情我們要做,善巧方便多得很,太多太多了。你們同修們這幾天來跟我說,想發心租一個講堂,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為什麼?有了一個講堂,就能夠跟一切眾生結廣大的法緣,哪個世界與你有緣的,你都可以去度他。緣又分三種,已經成熟的,還未成熟的。已經成熟的,你去度他,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那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決定往生就叫已經成熟的人。還有一些他接受了,他也肯念,他的願不切,他不想往生;雖然念了一輩子佛,沒往生得了,這是緣未熟的,那要等到來生或者後生。還有一種是沒有緣的,沒有緣的你要跟他結緣。

  我們現在在報紙上有刊登廣告,但是是中文寫的,可以跟我們僑胞結法緣。外國文的報紙,恐怕你們還沒登,也應該常常登個小廣告,跟那些外國人結結法緣。不要登得太多,登個小廣告,勸他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跟他解釋清楚。阿彌陀佛有些什麼好處?什麼利益?他看,一看,阿賴耶識就落了種子。信不信隨他,只要他一看到,他就「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就跟他結了緣。印個佛像,做一點簡單的解釋。或者是每次報紙上,一個星期登一次,經費不夠,一個星期登一次,每次經文裡面好的句子翻譯個幾句,我想這個不太難,不會是太難的事情。登上個幾條與外國人結結法緣,這樣的緣就愈結愈廣了。所以,能自度就能夠普利一切,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與你有緣的人,你都能夠去度化他。

  底下一條說,「經云,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是講我們的教主阿彌陀佛,他在西方世界,剛才講過他是無量壽。他那個道場幾時建立的?說起來還不久,才十劫。我們看到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恍然大悟,統統是這十劫所成就的。現在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都是極樂世界的元老,人家一問你,你幾時來的?成佛十劫我就來了,元老!這個時節因緣,對我們來講太好太好了。十劫在我們看起來,這個時間很長很長,西方極樂世界看起來不長,因為他壽命是無量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十個阿僧祇劫算什麼!阿僧祇,過去李老師在大專講座裡面,曾經教學生有個算法。這個算法比較上簡單,但是可不可靠,我就不曉得了。他是以我們中國的數字,百、千、萬、億,萬億為兆,用兆做單位。有多少兆?一千下面八個萬,就是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一個阿僧祇劫。諸位想想十劫算什麼?不是剛剛開張嗎?剛開張,正是好時候,我們要珍惜!

  「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成是成功,辦是把這個事情辦妥了。一生是個雙關語,我們現在這一生,要辦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把這個事情辦成;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把成佛的事情辦成,統統都是一生成辦。「無量無邊聲聞菩薩」,這是說極樂世界的那些人,「皆十劫所成」,這些人統統是最近十劫之內成就的。他方世界的念佛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正顯往生不退,多且易也」,這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無怨憎會苦」,人事環境的殊勝。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有愛別離、怨憎會的苦,西方世界沒有,個個都是上善之人。「今信願持名,念念亦必如是成就也」。末後這一句勸勉我們大家,你要相信,要發願,要念佛求生淨土,那就與那些菩薩們同樣的成就了。

  不知道這樁事情,是你因緣不具足,你沒有這個緣分,沒有讀到這個經,沒有聽到這個經。其實讀這個經的緣很多,多少人念過《彌陀經》,但是不曉得經裡面的意思。所以,他信心生不起來,他也沒辦法發願,結果這一生空過了,緣不足。李老師希望我們把念佛法門帶到美國來,這個用意非常非常之深,希望給這邊無量無邊的這些善男子善女人,為他們做增上緣。我相信這一邊眾生有善根、有福德,可惜沒有緣。這個法門他們必定能夠接受,我從什麼地方知道?從達拉斯這麼多的教堂,我看到了。他們相信天國,他們希望將來生到天國。我們可以告訴他,天國有很多,最殊勝的天國,阿彌陀佛的天國,阿彌陀佛的天堂,無比的殊勝。所以,這個法門一定能夠在美國發揚光大,我相信將來的成就,決不亞於我們中國。諸位要曉得,淨土宗在中國歷代成就的人最多,超過禪宗。就是以最初慧遠大師在中國建立第一個念佛堂,他們總共只有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一個不漏。

  在禪宗裡面,法緣最殊勝的是六祖。六祖在曹溪教化三十七年,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只有四十三個人,《壇經》上有記載。比不上慧遠大師那麼樣的殊勝,慧遠大師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換句話說,那就是一百二十三尊佛,當生成佛。歷代在家、出家修學這個法門,真正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所記載的,那是掛一漏萬。有許多往生的人,編寫傳記的人沒聽到,沒跟人說,他就不知道了,就漏掉了。沒有記載的多,他打聽到的,接觸到記載的少,這是一定道理。所以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這是真正成就,也是老師對於我們的一番苦心。我們再看下面,第三講到此地結束,下面是第四講。

  依正跟諸位介紹了,目的是幫助我們起信,真正建立了信心,這是正宗分裡面第一個大段落。第二大段是勸我們發願,信了之後要發願,「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特是特別勸勉我們應當要求往生,這樣殊勝的處所,我們要不去,到哪裡去?還有哪個地方能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好、更殊勝?沒有了!所以你應當要發願,願生淨土,這一大段的經文從: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這是正宗分的第二大段。我們現在開始來介紹這一段的內容,先講「進德勸願」。『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退轉,就是底下所講的意思。「頓超圓證」,頓就不是漸,漸是有次第,慢慢來,極樂世界沒有次第,頓超,快速!圓證,不是分分證得,是圓滿的證得。經文裡面重要的大意,第一,是告訴我們「生皆不退」。生是我們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種不退轉。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修行,剛才跟諸位說過了,進得少,退得多,不容易成功。西方世界只要你一生到那裡去,決無退轉之理,只是在那裡進的有快慢不同,決定不退轉。「具有誘培根力功」,誘是誘導,培是培養,五根、五力,前面說過。這是自己得利益,自受用。

  第二,必定能夠在一生當中證到補處,這就是圓證。生皆不退就是頓超,因為一去就證三不退,如果不是西方極樂世界,這三不退是漸漸證得的。譬如說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小乘須陀洹果,將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證須陀洹果,位不退,不會再退到凡夫位上去了。到四果阿羅漢,將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了,證行不退。從初果到四果,經上告訴我們,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要經過多少時間才證得第二個不退轉!從阿羅漢再破塵沙惑,這是阿羅漢要回小向大,破塵沙再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證得念不退,要費多少的時間漸漸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則不然,哪怕是你到那邊是凡聖同居土的下品下生,一生到那個地方,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統統證得。這不叫頓超,什麼叫頓超!是頓超。

  「一生補處」是圓證,證得圓圓滿滿的,一生補處就是後補佛。因為總不能說成佛,西方世界只能有一個佛,不能有那麼多佛統統去,這個不可以,所以只能叫後補佛。後補佛跟佛的地位完全平等,一個在位,一個不在位,就是這一點差別。所以,等覺跟妙覺是一樣的,不是兩樣的。像個大學校長一樣,你的資格跟他資格完全相等,智慧、能力也相等,他能做校長,你也能做校長。但是一個學校只能有一個校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一生補處就是成佛,就是圓證,圓教的佛。「具助當生成就之德」,具足助緣,當生成就。這兩條是「無死亡苦」,西方世界真正不死。下面一條,就是眷屬之樂。

  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所以這個眷屬叫法眷屬,法侶,同學、伴侶。是些什麼人?「上善聚會」。上善就是補處菩薩,上是到了頂頭,再沒有比他更上的了,上善是稱補處菩薩。那個地方補處菩薩太多了,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我們所曉得名稱的,可以能夠算得出幾十個人,我們所曉得的。「具有勝緣增上功」,這是殊勝的因緣,幫助我們一生成就,這是「人和之樂」。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佛才勸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這兩科就是前面的一段,跟此地講的這一段,這兩段經文非常非常的重要。凡是念佛功夫沒有能到一心,我們講功夫成片,沒有到一心。所謂成片,就是你的功夫,真正能夠壓得住煩惱;換句話說,真正可以到控制感情,你的理智已經超過了感情。控制,感情是煩惱,感情是迷惑,理智決定能夠控制感情,這叫功夫成片。往生西方世界,生凡聖同居土,就是一般說的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非常殊勝,《彌陀經》上所說的,《無量壽經》所講的,《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統統說的凡聖同居土,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議的特色。為什麼?因為它橫具四土。

  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然是一個人天的身分,往生西方去是人天的身分,凡聖同居土,可是你的享受就不可思議。你有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那些菩薩們同樣的享受,這是不可思議,在他方世界是決定不可能的事情。像三不退來說,他方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只有位不退,決定沒有行不退,念不退更不必說。方便有餘土只能夠有行不退的享受,沒有念不退;一定要證到法身大士,才能夠得到念不退。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的人民,他就有念不退,他有行不退、有位不退,這就是他的享受、他的待遇不一樣,跟其他世界差的懸殊太大太大了。這叫橫具四土,統統能夠享受得到,能夠受用得到。

  「開顯四教法輪」,這個四教是天台家所講的藏、通、別、圓。為什麼這麼說法?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當然你還有些習氣沒能改掉。你的習氣,如果在這個世界裡面,你喜歡學小乘藏教的東西,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聽佛給你說法,都說的藏教的。你要是大乘根性,別教的,常常念這些大乘經典,到西方極樂世界,聽佛所講的是大乘經,你都能聽得懂,很適合你的口味。你是圓教菩薩,到那裡去聽六塵說法,都是給你講圓教經典。這就是開顯四教法輪,決定能夠滿足你的欲望,不會說聽的那個經你不喜歡聽,講的這個法門我不喜歡學,沒有,決定沒有。隨著每個人的習氣愛好,都能夠滿你的願望。

  「眾生圓淨四土」,圓是圓滿,淨是清淨。何以故?因為心清淨,心淨則土淨,所以心清淨你見到的就是圓滿的四土。換句話說,等覺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凡聖同居土的人民也一樣的利益,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我們沒法子想像。究竟是什麼道理?那真的就像經上所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連等覺菩薩都搞不清楚。所以,這個經叫不可思議經,這個經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有道理。「圓見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圓證三不退」,三種不退轉不是證得一部分,少少一部分,不是的,圓滿證得。諸位要記住,這些話都是說的帶業往生的人。所以這個經,本師釋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諸佛,都說這個經是難信之法。你想難不難?真的太難了,真不容易相信。不但是一般不學佛的人不相信,學了佛,老法師不相信,想不通。所以宗門、教下,不相信淨土的人太多太多,想不通!真正是難信之法。稍微有頭腦的人,喜歡追根究柢,他就不肯相信。

  大概也正因為如此,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將這部經又做了一次證明,我們今天才肯相信。這真是十方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才叫這兩位大師中途給我們做了一個有力的證明。因為有很多人看到這個經,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釋迦牟尼佛怎麼會講出這個話來?可是這個經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一點沒錯。那就是什麼?又經過玄奘大師給我們做證明,玄奘大師到印度去,他見到《阿彌陀經》梵文的原本。不但見到而且還帶回來,的的確確是佛流傳下來的,一點沒錯。他還把它翻譯出來,現在在《大藏經》裡面有,這是證明《阿彌陀經》確實是佛親口所說的。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如來是如語者、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的話句句真實。既然是佛說的,當然不是假的,真的是這個意思,但是這裡面事情,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們用的這個本子,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不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羅什有沒有譯錯?譯得不錯,如果要譯錯了,玄奘大師早就為我們指出來了。窺基大師給《彌陀經》做註解,就是《彌陀經通贊疏》,這是最有力的證明。窺基是玄奘大師傳法的弟子,大徒弟,傳法弟子,他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他不註他老師翻譯的本子,註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本子。這什麼意思?這就是給我們證明,鳩摩羅什大師翻的《彌陀經》一點都不錯,玄奘、窺基為我們做見證,我們再要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他們兩個不是淨土宗祖師,是唯識宗的祖師,唯識是專門講道理的,專門講理論的,來為我們做證明。這個經是實實在在、真真實實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羅什大師傳的,翻譯一點都不錯。我們依照這個經來修行,必定是頓超圓證,窺基大師《通贊疏》裡頭就是這麼講的,就是講這個經是頓超圓證,我們總該死心塌地,再沒有話說了。

  他沒有給其他經做證明,特地為《彌陀經》做了證明,讀《通贊疏》要能看出這個意思,我們信心堅定,所有的疑惑沒有了。《通贊疏》多看,對我們的功德就無量無邊,豈不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嗎?曉得我們末法眾生,這些剛強難化的,對於這個法門不能接受,不肯相信,所以這一切諸佛護念,叫玄奘、窺基兩位法師給我們做個見證。我在此地也提到,在這個講座裡頭提到這個問題。這是「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像這樣殊勝,這樣的不平常(異是不平常),頓超絕待,這個意思都在這兩大科經文當中,提醒我們讀誦、研究,要認真的去研究。

  再講不退,三不退,我這個地方列得很清楚。第一個是「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絕對不再退到凡夫位,他決定是聖人。這是什麼樣的地位?括弧裡面說了,小是小乘,初果須陀洹,別教就是初住。這個要記住,天台四教裡面所講的,別教是初住菩薩,圓教是初信菩薩。你就了解,圓教的初信等於別教的初住,等於小乘的須陀洹,因為他們統統是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所以不再退到凡夫的地位。雖然沒出三界,絕對不墮三惡道,他就是人天兩道修行,不會再墮到三惡道。為什麼?因為他三惡道的緣斷掉了,縱然過去有因,沒有緣不結果。三惡道的緣是什麼?貪、瞋、痴。這個地位的人,他三善根成熟,無貪、無瞋、無痴,所以不墮三惡道,三善根成熟了。

  「行不退,恆度眾生,不墮二乘」。聲聞、緣覺,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他不主動的教化眾生,就叫小乘;不像大乘菩薩,大乘菩薩是主動的教化眾生。行就是行化,這在菩薩裡面(小乘沒有,小乘沒有行不退),大乘通教裡頭菩薩位,別教十迴向,從初迴向開始,十迴向的菩薩,圓教的十信位,第十信的菩薩。由此可知,圓教十信菩薩等於別教十迴向菩薩,等於通教的菩薩,這是行不退。到「念不退」這是明心見性了,「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一切種智,稱性的般若智慧。通教沒有,通教不見性,通教的佛也沒見性,所以通教裡頭沒有。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圓教初住菩薩等於別教初地。這個三不退,就本門念佛法門來說,位不退是功夫成片,帶業往生,行不退是事一心不亂,念不退是理一心不亂,這是講三種不退。

  「西方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這就是講的沒有辦法思議,真是難信之法,真正不可思議。五逆十惡果報都在阿鼻地獄,假如他在臨命終的時候,以十念的功德,都可以不墮地獄,而往生西方世界。這樣往生,《觀經》裡面講,凡聖同居土的下品下生。也許有很多人聽到:這太不公平了,一生幹了壞事情,臨命終十念還往生!你聽了不服氣。其實你要想想,五逆十惡有幾個人有這麼好的因緣?這在理上講決定講得通。但是臨命終的時候,頭腦要清清楚楚,人家叫他念佛,他念十念他能往生;假如臨命終時糊裡糊塗,連人都認不得,連他家親眷屬都認不得,那就糟了,沒法子念了。所以要曉得,一生作惡,臨命終時頭腦清醒,能夠遇到這個緣,那是多生多世修的大福報,在這個時候現前,萬萬人當中難得一個,不是偶然的。

  我過去出家,在圓山臨濟寺,臨濟寺就有一個念佛會。念佛會的副會長林道棨居士,平常念佛非常熱心,臨命終時糟糕了。他在生病的時候,他是癌症過世,生病的時候非常的痛苦,不但不能念佛,聽到佛號就討厭,完全拒絕、排斥,沒法子,這是業障。他是念佛團的副主任委員,帶頭的,就搞成這個樣子。我們看到這個相,才曉得經上講的,往生兩個條件,「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善根,心不顛倒是福德。所以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他雖然有善根,沒有福德。所以到臨命終時,心裡面亂了,不能接受,助念都不能接受,所以不簡單。我們要趁年輕力壯,身體健康,多多的修福。什麼時候享福?臨命終時清清楚楚就決定往生。臨終時候沒有病苦,如入禪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人決定往生。所以要修福。

  這是講五逆十惡,十念成就的,不是偶然的。凡是這樣的人,一生作惡,如果他福報一下現前,這個時候叫他念佛,真心懺悔,他的心力比任何一個人的心力要強,不知道要強多少倍。為什麼?平常念佛時間長,馬馬虎虎算了,這個時候臨命終,已經沒有時間了,最後這一念了。他這個心之純,心之真,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不冤枉,他應該往生。

  「此點行圓證勝異,即此經不思議之力用也」。這就是指點我們,圓滿的證得殊勝的不思議,這是本經的大用。連五逆十惡十念都能往生,古德所說「萬修萬人去」,我們沒有疑惑了。所以,能夠聽到這個經的是大因緣,決定不偶然。如果將來我們有時間,討論到《彌陀經疏鈔》,那更是不可思議的因緣。在今天這個世界上,講其他的經典還有人,還有這個機會,講《彌陀經疏鈔》沒人講,真正不可思議。《彌陀經疏鈔》,如果是一天講兩個小時,要一年才能講圓滿。現在這個本子,我們同修都有,每個人都有,你要是仔細去研究,真正不可思議的經。我們一生當中,抓到這一部就夠了,決定往生。所以,這部經是我們這個道場,我們同修在一起主修的經典。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