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十四集)  1991  台灣電台  檔名:01-009-0014

  【善男女者,不論在家出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蕅益大師這一段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佛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確實與我們一般常人觀念當中的標準迥然不同,他的標準是以「信願行」為標準。所以說無論『在家出家,貴賤老少』,乃至於六道裡面所有一切的眾生,只要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聽了之後能信能願、能執持名號。執持一定要記住,對於這句佛號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個人就是『多劫善根成熟』,這一句話我們可以在《無量壽經》裡面得到印證。由此可知,蕅益大師所說的確實有理論事實的根據,不是輕率之言。至於『五逆十惡』,在我們世間人眼目當中,他是惡人,這樣極惡之人聽到彌陀名號功德能夠回心轉意,發願求生,一心執持,這些人統統是大善人。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善惡標準,是要以信願行為第一個標準,為絕對的標準,這與世法確實不相同。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因為這個名號是法界全體的德號,是當人自性的德號,常念就能夠恢復性德,所以他的功德就無量無邊。『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這是說明淨宗修學,「正行」就是憶念這句名號。『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這是顯示這個法門簡單、容易、直捷、究竟、圓滿、穩當,一生當中決定可以成就。所以只要老實念佛,不需要觀想、不需要參究,一切菩薩行門我們都可以捨棄,因為這句佛號是圓圓滿滿統統包括了,所以講簡單容易、直捷穩當,這確實是第一。底下:

  【別明三慧。】

  【具足三資方名聞慧。】

  『三慧』是菩薩行,所謂的「聞慧、思慧、修慧」。諸位必須要記住,「三慧」之慧乃是三學戒定慧那個慧。由此可知,沒有定,你怎麼可能開智慧?慧是從定而生的,定就是清淨心,心地清淨到極處的時候,它所起的作用就是智慧,這在佛法裡常講「照見」,對於宇宙一切事理、一切物相,不單單是現前的,即使是過去的、未來的,都能夠瞭如指掌。這不是推測,不是幻想,而是心在清淨的時候像一面鏡子一樣,自然就映現心境之中,一法都不會漏掉的,這是真心本能的作用。諸佛菩薩有那麼大的智慧,那樣殊勝的能力,佛告訴我們這些智慧、德能是每個眾生統統具足的。現在這些眾生,能力似乎喪失了,其實不然,是因為他心地不清淨,他有煩惱,他有妄想,他有分別、執著,所以心裡頭不清淨,心裡面不平等,所以他的功德能力大部分都喪失了,原因在此地。

  如果我們把心靜下來、定下來,定到相當一個程度,這種能力就又恢復了。由此可知,這個能力確實不是喪失,而是迷失,而是心地有染污,本有的作用失去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才曉得佛教我們這個「三學」,原來是恢復我們自性德能的方法,「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因此戒律必須要認真嚴格的遵守,來修學。

  戒律不僅僅是佛在經上所講的,除佛所說的戒條之外,世間一切的法令規章、道德風俗,我們統統要遵守,唯有遵守,心才能夠安,心安才容易得定,定了之後才能夠開慧。這是佛祖,世出世間這些大德們,為什麼教給我們要守規矩、要守法、要修清淨心,道理就在此地,這是對我們自己的修學有一定的功德利益。我們唯有得了定之後,心地清淨到一定程度之後,智慧就現前,然後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一接觸就明瞭,就不迷。從接觸上說就是「聞」,從明瞭上講就是「思」,從沒有過失這一方面來說就是「修」。所以底下一段說,「淨念相繼無有間斷」,這就是「思慧」,著重在「淨念相繼」。「淨」是清淨,心地清淨沒有夾雜、沒有懷疑,我們的心就清淨了,「相繼」就是不間斷,所以這是淨宗思慧在執持名號上就得到了。

  念佛的心態一定要決定求生淨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這叫「事持」。「心作心是,心境一如,能所不二」,這叫「理持」。

  菩薩三慧都在一句名號之中,說到「聞慧」,必須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思慧」就是淨念相繼,無有間斷,憶佛念佛到日夜不間斷的時候,決志求生彌陀淨土。望西方就像盼望故鄉那麼樣的親切,仰彌陀就像仰望父母那麼樣的親切,這樣一樣這個心態,念茲在茲,如子憶母,歸心如箭,念念想著,念念記著,無有暫忘,這就叫事持。如果能夠明白通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講的原理,從這個道理上我們真正能體會到「心境一如,能所不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就從事持也就變成理持了,這些都是屬於菩薩三慧裡面的「思慧」。

  【剋期辦事,利根一日即不亂,中下不定。但能一心,皆得往生,名修慧。】

  第三,念佛是『剋期辦事』,就是剋定、限定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我們要有成就,結七念佛,我們現在所稱為的打佛七,就是這個意思。佛七的來源是根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上,跟我們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古德說利根的人一天就能夠達到不亂,中下根不定,換句話說,七天,就是下下根也能夠不亂,最低限度都能夠證得事一心的下品。事一心的下品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功夫成片,換句話說,這句佛號確實產生了力量,這個力量能夠伏住一切妄想、雜念,能伏得住,有這個力量,這樣的力量就是凡聖同居土往生的條件。

  也許有很多同修來問,「我們念佛念了很多年,參加很多個佛七,為什麼功夫還不得力?妄想、雜念還是那麼多,豈不是跟經上所講的不相應?」這問得很好,這個現象可以說非常普遍,我們要去研究原因在什麼地方,實在不是經上講的有錯誤,錯在我們自己。我們的信不真、願不切,念佛不如法,所以念幾十年,參加很多個佛七都不得受用。那怎麼辦?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回過頭來聽經,仔細把經典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使我們的信願行都與經義相應,到那個時候才知道佛在經上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一點都不錯。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像宋朝的瑩珂法師,這位出家人的煩惱習氣很重,破戒,幸虧好他還沒有「破見」,所謂是破戒有救,破見就沒有救了,見解上錯誤沒有救了。他深信因果,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他相信因果,他知道破戒的果報在地獄,想到將來要墮地獄就恐怖,於是他就找到同參道友們向他們請教,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他不墮地獄,同學就找了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了之後非常感動,於是乎關起房門,這一句佛號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他沒有睡眠,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精神體力當然就不夠,這樣就昏倒了。正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出現了,瑩珂法師就向阿彌陀佛要求,他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只好好的念下去,到你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法師想一想,他說「我的習氣很重,實在禁不起誘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被誘惑又要造很多的罪業」,他說「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佛就同意了,他說「好,三天以後,我來接引你」。三天之後,他真的就往生了,沒有一絲毫的病苦,自在往生。這就給我們證明若一日到若七日是決定能成就,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有真心,有沒有真信真願,真正念佛求生淨土。

  所以現在一些同修念佛,說得不好聽,都是虛情假意,都不是真的,佛看得清清楚楚,你既然不是真心,佛當然也不來找你。像瑩珂是真心求生,三天就得到這樣好的感應,這是說明只要真正發心求願往生,一心專念一定得感應,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這叫「修慧」。

  所以淨宗的聞思修三慧,初學的人都可以具足,不像其他法門,其他法門的三慧一定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戒定慧三學的完成已經是小乘阿羅漢,所以大乘菩薩在小乘羅漢之上。淨宗的學人一下手,這一句名號就圓滿包括了三學三慧,這是非常希有難得的法門,我們能夠遇到怎麼能不慶幸?

  蕅益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明「一心不亂」的標準。他老人家說,我執沒有了,「不為見思煩惱所亂」,這叫做「事一心」,換句話說,這個境界就是小乘阿羅漢所證得的境界。因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佛法所說的善惡標準,這就是常講的,起心動念要是為自己設想,這就是惡。為什麼說替自己想是惡?因為起心動念為自己想就是增長我執,我執天天在增長,念佛怎麼能得到一心?換句話說,起心動念第一個就想到我,你念佛這個一心不亂就達不到了,一心不亂不能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渺茫了,一天縱然念十萬聲佛號,那也是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這一點是真正發心求生淨土的同修不可以不留意。念佛人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必須起心動念替別人設想,不要想自己,能夠想到大眾,想這個社會,想一切眾生。於眾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做;於一切眾生有妨害的事情,我們決定不能做,這才是個念佛人正常的心態。起心動念都想別人,決定不想自己,久而久之,我執就淡了,由淡漸漸就忘了,我執不破自然就沒有了,這才能真正到事一心不亂。

  其次,大師告訴我們,「法執亡,不為二邊所亂」,這叫「理一心」。「法」,是對於一切萬法的執著,這也是錯誤的。有法執不能破無明,不能明心見性。換句話說,有我執,你的心不清淨,障礙了念佛三昧,定不能成就;有法執,障礙了智慧,不能夠照破無明,這都是明心見性、一心不亂的重大障礙,必須要把它拔除。所以念佛人二六時中,念念只有這一句名號,除這一句名號之外,什麼妄念都沒有,這一句名號我法兩種執著都拋了。關於事一心、理一心,圓瑛法師在《要解講義》裡面註解得很清楚、很明白,同修們可以參考。在台灣出版的圓瑛法師《要解講義》第二百二十二面。「一心圓滿具足三學三慧三資糧」,不但圓滿具足,這些實實在在圓滿具足一切佛法,可見一心執持名號確實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七天念到不亂了,念到不亂之後,我們要問以後會不會還要亂?給諸位說,決定不會,得到不會失去,決定不會再迷惑,不會再造業。假如我們說念了七天得一心不亂了,過幾天心又亂了,說老實話,那你並不是真正得到,真正得到的時候是不會失掉的,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初學的同學往往產生誤會,稍稍得一點輕安就以為自己得一心了,所以這些地方不能不注意。應當時時刻刻反省檢點,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這決定沒有得一心,不但沒有得一心,功夫成片也沒有得到,因為這些煩惱,你這一句佛號不能把它伏住,《金剛經》上講「云何降伏其心」,「其心」就是講這些煩惱、妄想,你沒有辦法把它伏住,所以這句佛號能夠把這些妄想、雜念伏住,這叫做功夫成片。能伏住了,更要加功努力使這些妄念不再起來,要這些妄念不再起來,換句話說,你的佛號決定不能夠間斷、夾雜,功夫久了,妄想自然不起,這才叫得「事一心不亂」。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不論是事持或者是理持,必須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煩惱』斷了,這才是真正的事一心不亂。念佛念到心開意解,『見本性佛』,這與禪宗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相同,這些都叫做「理一心不亂」。

  【事持:聞說念佛法門,可以橫超三界,帶業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更無二念,即以一念而除眾念,由未達理,故曰事持。】

  『事持:聞說念佛法門,可以橫超三界,帶業往生』,對於這個說法能夠『深信不疑,一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更無二念』,也就是說就以『一念』來斷除一切的妄想、雜念,這叫做功夫,這個現前能得殊勝的功德利益,所謂「功」就是功夫,「德」就是你的成績。你現前必然是心地清淨,煩惱輕、智慧長,這是現前所得的利益,所謂心安理得,你從今之後生活待人接物和以往決定不相同。因為對於真正的理論還沒有完全通達,所以還叫做『事持』;通理了,那就叫做「理持」。

  【理持:聞說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極而空,能所雙忘,心佛一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由達理故,是曰理持。】

  『理持:聞說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一念相應」就是與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相應,與名號境界相應。這一句名號直譯中文的意思是「無量」,無量就是我們自性真心的本來面目,一定要恢復到無量,這才叫做相應。我們的心,常人的心,我們常講心量,某人的心量很小,不能容人,不能容物;某人的心量很大,從前人形容做宰相的人,心量之大。所以那個大與小統統是有限量,宰相的肚子裡面可以撐船,這是形容他的心量大,撐船的度量也不過像一條河流一樣。唯有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真心本性的心量,我們每個人的心量確實都是這樣廣大無邊,為什麼現在我們的心量這麼小?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就用念佛這個方法恢復我們的心量,拓展我們的心量。說拓展,拓展到極處還是自己本來的心量,並不是本有心量之外再開闢一個心量。佛心如是,所以一念相應,那一念就是佛,這個一點都不假。

  成佛不是身成佛,不是言語成佛,是心成佛,所以恢復到這個心量就成佛了。成佛的方法確實很多,這是一個直截了當的法門,所以念念相應就念念佛,幾時我們念這一句佛號能夠與名號功德相應?這也是念佛人不可不知的。我們對於這樁事實要『深信不疑』。

  『一心持念』,像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平時攀緣六塵境界,「都攝六根」的意思就是把妄心收回來,佛家這樣說法,儒家孟夫子也是這樣講,你看《孟子》裡頭有一句,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求其放心」跟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這個意思完全相同。我們把所有一切的妄想,所有一切的欲望,所有一切的雜念,統統把它收拾起來,一句佛號念到底,淨念相繼。如果不攝六根,這個念就不淨了,那個念裡面摻雜著妄想,摻雜著無明,這個念就不相應了。必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相應了。

  『念極而空,能所雙忘,心佛一體』,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就是能念之心,能念所念是一不是二,能所合一了,說實在話,整個宇宙法界跟自己的身心也就合成一體了,這是如來果覺不思議的境界,也就是《華嚴經》的境界,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很容易的得到。這個容易是說比其他的法門,其他的法門要想得到這個境界比念佛要難得太多,念佛人得這個境界比他們容易。

  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實在講這個還是「心佛一體,能所雙忘」,能念,念跟無念合一了,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我們要問了,在這個時候還念不念?還念。無念是性體,真如本性的性體,有念是起用,有體當然就有用,用不礙體,體不礙用,所以念與無念是一不是二。唯有念與無念同時起作用,這才叫中道,如果只是無念,偏在空上;只是有念,偏在有上,都不是中道,必須是念跟無念同時,念與無念不二,這才是中道第一義,這是真正明瞭念佛究竟之理,這樣念佛就叫做「理持」。

  「一心不亂」就包括了《觀經》上所講的「三心」,這個「三心」我們通常講「菩提心」,「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觀經》上講的「三心」與《大乘起信論》的「三心」是一個意思,「至誠心」就是《起信論》講的「直心」;「深心」,這個名詞相同;「發願迴向心」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大悲心」。至誠就是真誠到了極處,真誠至極,這就是真心本性的本體,深心跟發願迴向心都是作用,真心起作用有兩種,一種叫自受用,一種叫他受用,在自受用裡面就是深心,深心實在上講就是清淨心、平等心,這屬於自受用,發願迴向就是大慈大悲。實在上講,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菩提心裡面顯露無遺。

  「迴向」,經上給我們講的三種,「迴向真如、迴向佛道、迴向眾生」。「迴向真如」就是自性,在四弘誓願裡面「佛道無上誓願成」。「迴向佛道」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屬於自受用。「迴向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屬於他受用。所以這三種迴向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菩薩生活行為的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