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善導疏菁華  (第十六集)  1993/1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3-008-0016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後半段,第二十面,從第八段看起:

  【一0三、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善導大師在本經這些開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念佛人,自古以來往往被這個境緣障礙,破壞了道心,在現前這個社會尤其是容易遇到。遇到了,如果我們對於淨土的經論沒有相當程度的研究,信心不堅定,往往聽到別人所說,這信心就動搖了,把這個法門捨棄,去修學其他法門,這樣就錯了,這一生往生西方的機會就喪失掉,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善導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縱然是『地前菩薩』,「地前」就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十地以前的菩薩都很了不起,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若一』,或者是一個人講,『若多』,許多人在說,什麼人?都是菩薩、羅漢、辟支佛,許多來跟你講。底下說,『乃至遍滿十方』,這個人數就太多太多,數不清了。這麼多的聖人他們都『引經論證言不生』,就是你修這個法門一定不能往生。他說的也有根據,是引用其他的經典,引用其他的經典來勸你,你學這個法門不能往生。你要是遇到、聽到怎麼辦?

  一個真正修淨土的人,聽了信心決定不動搖,『我亦未起一念疑心』,雖然這麼多人都說,「遍滿十方」,這些地前菩薩,這三賢菩薩,羅漢、辟支佛,引經據典說不能往生,我也不懷疑。不但不懷疑,反而增長自己的信心,我們的信心禁得起考驗,這些人來說我們都不動搖,我們信心清淨。為什麼你的信心會不動搖?因為我們真正相信佛的話沒錯。佛不是教我們四依法嗎?依法不依人,這經是佛說的怎麼會錯?地前菩薩、羅漢、辟支佛都沒有成佛,既沒有成佛,他們的見解就不圓滿,這是一定的道理。他們不相信這個法門可以,我不能不相信,我相信佛說的話是『決定成就了義』,一定是真實不虛。所以『不為一切所破壞』。這三賢菩薩、羅漢、辟支佛,我們都不為所動,何況我們眼前遇到那些知識來說這個淨土法門不能成就,念一本經不能往生,或者說修淨土的是自了漢、是小乘,說這些話的人太多了,我們聽了信心會動搖嗎?記住善導大師的話。再往下面看,這是講三賢菩薩,那比三賢更高的位次就是十地菩薩。

  【一0四、縱使初地以上。十地以來。】

  這是講十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這是大菩薩,聖人。我們課誦本裡頭常念,「三賢十聖菩薩摩訶薩」,三賢是菩薩,十聖是摩訶薩,大菩薩。三賢菩薩可以不聽,十聖菩薩來了那怎麼辦?也是:

  【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

  都是這麼說。

  【釋迦佛指讚彌陀。】

  指是指示,讚歎,『指讚』就專門讚歎阿彌陀佛。

  【毀呲三界六道。】

  什麼叫『毀呲』?說『三界六道』不好,勸我們要捨棄「三界六道」。

  【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生彼國者。】

  這是釋迦牟尼佛常常這樣勸我們,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這些菩薩來說,他說這些話:

  【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

  釋迦牟尼佛這話靠不住,不可以相信,不可以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這是十地菩薩所講的。十地菩薩可不可能這樣講?給諸位說,不可能,決定不可能,這是假設的。為什麼不可能?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個大菩薩智慧開了,他知道念佛的功德,他知道往生的利益,這是假設的。如果真的有十地菩薩說這些話,那一定是假的,冒充的十地菩薩,決定不是真的。真的十地菩薩不會說這個話的,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雖聞此等所說。】

  聽了十地菩薩這個說法。

  【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

  這個『信心』實在是禁得起考驗,十地菩薩來說他的信心都不動搖,都能夠堅定。

  【何以故。】

  什麼理由他有這樣堅定的信心?

  【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

  這是相信佛。

  【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

  實實在在『知』、實實在在『解』、實實在在『見』、實實在在證得,哪裡會錯!十地菩薩比佛還差一大截。

  【非是疑惑心中語故。】

  佛說的話決定沒有疑惑。

  【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

  一切菩薩他們的見解跟佛不同有的,佛的知見決定不會被菩薩所轉,菩薩有時候看錯了,佛不錯。底下這兩句說得好:

  【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真的要是十地菩薩,他不會說這些話的。所以這個都是假設的。真的是十地菩薩,一定對於佛所講的決定相信,信受奉行。這是真的把這個來說的人溯到十地法雲地的果位,再往上去就是等覺、就是成佛了。我們往底下看:

  【一0五、縱使化佛報佛。】

  菩薩的話不相信,現在佛來了,化身的佛、報身的佛,真佛。

  【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

  十方諸佛來了。

  【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

  『輝光』就是放光,諸佛來放光,出廣長舌相,『遍覆十方』。

  【一一說言。】

  這些諸佛都說,說什麼?

  【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乃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

  十方諸佛如來現在你面前也這個說法,你的心還動不動搖?你對於往生淨土還相不相信?我們看看那個決定往生的人:

  【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

  聽了『諸佛』這個說法,對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懷疑,也不退轉,也不怕我念佛將來不能往生,不害怕。為什麼?這底下就講道理了。

  【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

  所以這一段也是假設的,諸佛哪裡會說這個話?如果諸佛都說這個話,這些佛都是妖魔鬼怪變現的,不是真佛,真的佛決定不會。這個魔有的時候會變佛的身來騙人的,《楞嚴經》上五十種陰魔,修行人確實不能不知道,魔會變佛來破壞你的修學,我們一定要知道。明理的人這個心裡面就有主宰了,佛佛道同!所以一切諸佛他們的『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慈悲心,都一樣,沒有差別。

  【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

  這個『制』,譬如說制定的戒律,一尊佛這樣說法,必定是每尊佛都是這個說法,不會有兩樣的。

  【如似。】

  『似』是好像,如同好像。

  【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

  這過去佛是這樣說的,這樣制定的。

  【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

  決定沒有這個道理,後面佛出世必然也跟前面佛一樣的,不可能前面佛教我們修十善,後面來一尊佛把十善推翻了,教我們修十惡,沒有這個道理。這是明理的人從理上來辨別佛跟佛所說的一定是相同。

  【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

  所以從這些道理我們來推想,如果真的是佛來,佛一定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那怎麼知道?《彌陀經》裡面,六方佛就講得很清楚,那個六方佛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對於釋迦牟尼佛講淨土三經,沒有一尊佛不讚歎,沒有一尊佛不出來做證明,證明釋迦牟尼佛講得不錯。哪有一尊佛出來反對,說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決定沒有這個道理。諸佛讚歎,前面講十地菩薩都讚歎。那個三賢、聲聞、緣覺不見得,他們那些人還有執著、還有成見,他不願意往生淨土,他不相信淨土法門,他有他的執著,他或者勸你參禪,勸你學別的,不要去修這個法門。如果是地上菩薩、諸佛如來一定讚歎,一定勸你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那真的是講到了極處!縱令釋迦,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0六、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

  這是一點都不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十方佛的讚歎,《彌陀經》裡面見到六方佛出廣長舌相為我們做證明。這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同讚,讚歎,都同勸勉,都同為我們做證明。

  【何以故。同體大悲故。】

  諸佛如來同體大悲心。釋迦希望我們早一天脫離三界苦海,早一天圓滿成佛,像諸佛一樣在十方世界普度眾生,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期望。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一切諸佛如來對我們的期望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這叫『同體大悲』。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

  一尊佛教化我們就是一切諸佛的教化,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要學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我們「隨喜功德」,教我們「恆順眾生」,我們偏偏不聽,看到別人做得比我好了,不但心裡不歡喜、不讚歎,還要想方法去嫉妒、障礙,還得去破壞,這叫造罪業。能不能破壞?不能,人家的善行、善業功德你是破壞不了的。你能夠破壞得了,那你的本事大,諸佛菩薩都要拜你做老師,為什麼?因果定律佛不能推翻。你能夠把因果推翻,把因果顛倒,你的本事太大了,世出世間沒有這種人。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定的。因此佛菩薩教給我們都是正知、正見、正解、正行。我們見到別人做好事,生歡喜心,隨喜功德,我這一生歡喜,他那個好處、功德我就得到了,為什麼?我跟他同心。再要自己能夠盡心盡力幫助他,成人之美、成人之善,那就是自己的善行,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說是破壞別人的好事、善事,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他那個善事本身就不成就,你一破壞,真的被破壞掉,你不破壞,他也不能成就。他真的是善,是有成就的,你不能破壞,任何人都不能破壞。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事實要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不會造罪業,斷惡修善。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建立了極樂世界,普度一切念佛的眾生。釋迦牟尼佛也可以造一個極樂世界,可以跟阿彌陀佛打對台,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這麼做?十方一切諸佛都不這麼做?這些諸佛看到阿彌陀佛做得很好,把自己的學生弟子,統統勸他,都送到阿彌陀佛那裡去,這就對了,這就叫做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已經在做,我就不必要做,他已經做得那麼好了,我全心全力幫助他、成全他,使他更好。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一切諸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成就就是一切諸佛的成就,諸佛沒有一個不歡喜阿彌陀佛的,沒有一尊佛不歡喜極樂世界的。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道場殊勝莊嚴,我們全心全力讚歎它、擁護它、成就它,利益一方,這是對的。所以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

  【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真是佛佛道同。

  【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這個話是一切諸佛跟我們證明,一點都不錯,依照《彌陀經》的要領去修行,必定得生,不要懷疑,信心要清淨。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頭講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真相信,真願意去,一念十念都必定得生。所以你要真信、真願才行。真信,剛才講了,什麼羅漢、辟支佛、菩薩、諸佛來說我都不信,這真信。真願往生,我們這個世間樣樣看得開,樣樣放得下,不把它擺在心裡,一心一意只求生淨土,這樣的人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要不要多念佛?多念好,蕅益大師說過,「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功夫差一點,品位低。這個念佛功夫是品位,能不能往生是信願,你看這個信願多重要!

  功夫我們也要努力,為什麼?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從下下品慢慢往上升,插班進去,插得愈高愈好。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個地方難修,難修那功夫就特別殊勝。說實在話現在人修行一天,我相信至少也能夠抵得古人一年,古人修一年,我們修一天就可以抵得他一年。為什麼?以前環境好,煩惱少,誘惑的少。現在裡面貪瞋痴慢,外面五欲六塵誘惑,在這個環境裡頭不動心,就比古人高明。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用功,我們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拿高品位,往生還不是低品位的往生,高品位的往生,這是諸佛所歡喜的。請看第十二段:

  【一0七、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

  這個『恆河沙』是比喻數不清,太多太多了,每一方都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諸佛』。

  【同讚釋迦。】

  都讚歎釋迦牟尼佛,讚歎什麼?讚歎釋迦牟尼佛:

  【能於五濁惡時。】

  這個時代不好,『惡時』,造惡的人多,「惡時」。

  【惡世界。】

  世界不好。

  【惡眾生。惡見。】

  『見』是見解,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

  【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

  邪知邪見,不相信正法,這些眾惡熾盛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能夠為我們說阿彌陀佛淨土往生的法門。

  【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所以十方諸佛對釋迦牟尼佛讚歎,特別的讚歎。如果在一個好的時代,這個眾生心地善良淳厚,聽聖賢人的教誨,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這個法門不稀奇。在惡世裡面說這個法,那就太稀有了。諸位有沒有想到,佛稀有,我們佛堂的在座你們這些同修們也稀有。為什麼?佛說了你能相信,你能夠理解,你願意念佛求生,你要曉得,十方各有恆河沙數諸佛同時也讚歎你們!你們生在這個惡世,遇到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門,你能信、能願、能行,了不起、了不起,諸佛歡喜,諸佛護念。我們一般人求佛保佑,怎麼求?你能夠信、能夠願、能夠念阿彌陀佛,不是一尊佛保佑你,所有一切諸佛都保佑你,一個不漏,你到哪裡去求?就在眼前,萬萬不能當面錯過了,那就真的可惜。我跟大家講的句句都是事實,都是真實的。

  【一0八、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

  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給我們講,怕我們不相信,所以一切諸佛都來作證。

  【即共同心同時。】

  十方一切諸佛跟釋迦牟尼佛同一個心,『同時』,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的時候,一切諸佛同在這個時候。

  【各出舌相。】

  《彌陀經》上講的「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

  這是勞動一切諸佛都來,他為什麼來?大慈大悲。今天釋迦牟尼佛開示大乘佛法當中無上的法門、第一法門,這一切諸佛不能不來作證,這個因緣非常稀有,非常的難得。佛說法難得,剛才我說,眾生的機感難得。如果沒有這些人成佛機緣成熟,佛說這個經大家不相信,大家不懂、不接受,那不叫白說了嗎?居然有這麼多聽了的時候相信、理解、肯依教奉行,這個稀有難得。所以一切諸佛都來勸,唯恐你退心,這個機會遇到真正是難。古德所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我們這個法會真的是這樣的,我們一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所以諸佛來作證。底下說,『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

  底下這幾句話很要緊,你不要怕我造的罪業很多,沒有關係;我修的福很少,也不要緊。

  【時節久近。】

  我學佛學了很多年,或者我今天剛剛學佛,都沒關係,『久近』就是你學佛時間長短,都不要緊。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你遇到這個法門,從今天起盡形壽來受持,形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壽是壽命;換句話說,我活一天我就修一天。年輕人壽命長,就多修幾十年;年老的人,看看壽數不太長,來得及,『一日七日』都能成功,這個法門到哪裡去找?人人都能成就。只要你: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這句話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真信、真願,是一心一意。『一心』就是指沒有雜念,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六個字、念四個字都可以,念阿彌陀佛也行。從前蓮池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教別人念佛,教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六個字。人家就問他,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法?他說我念阿彌陀佛,省了兩個字。諸位要知道,愈簡單愈容易得力,多了就麻煩,多了麻煩,愈多愈麻煩,愈少愈好。人家問他什麼原因?他就說我真信、真願,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往生,《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就四個字,阿彌陀佛名號就四個字,我依教奉行沒有錯。可是別人未必真信,未必真願,未必真想往生,所以勸他念六個字。六個字前面兩個是加上去的,南無是什麼意思?是恭敬的意思,恭敬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南無有這麼多意思,有皈依的意思,有恭敬禮拜的意思。一個真的要往生,客氣話都不要說了,那是客套,所以客套可以免掉,就是執持名號就行了。這是蓮池大師他老人家給我們做的好榜樣,我們要知道。這是執持名號要緊。

  【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這個文字、語氣都十分的肯定,我們看了、聽了一點疑惑都沒有。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這個事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一尊佛說,一切佛來作證。下面說:

  【一0九、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無量壽經。觀經。彌陀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一心專禮彼佛。專稱。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教給我們專修,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依照善導大師教導的去做,這個人一生當中決定得生。善導大師就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那哪裡會有錯誤!『專依往生經行』,就是講往生淨土的這些經修行,『行者』就是這個人,專門依照「往生經」修行的這個人。往生經一共有三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這三本經都是專門講往生西方世界的,所以這往生經指這三種,這就叫『正行』。『何者是也』?下面就給我們說出來,『一心專讀誦』,一心一意專門念這個,念《無量壽經》、念《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三經。不能念三經的,三經裡頭任選一種都可以,不一定說三種經都要念。三種經都念當然更好,為什麼?對於西方世界的種種狀況你知道得更多、更詳細,你的信心更堅定。如果信心很清淨,對佛所說的完全不懷疑,一部經就夠了,就可以了。這個裡面伸縮性很大,隨我們自己的能力,我有時間可以多讀,我沒有時間少讀,再沒有時間不讀,專念名號就可以了,這個法門實在是方便!

  『一心專注思想』,常常想念阿彌陀佛,要常常想念阿彌陀佛,這個很要緊,憶佛,常常想。『觀察』,觀察是作觀,觀想,觀想要依《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方法、境界。不像前面那個思想,思想不需要,我家裡供的阿彌陀佛像,我想他就行、就可以了。『憶念彼國二報莊嚴』,「二報」就是依報、正報。『一心專禮彼佛』,前天跟諸位同修說過,我們天天拜佛,拜哪一個佛?就拜阿彌陀佛。所以專修淨土的人家裡佛堂只供一尊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心力容易集中,不要供其他的,供其他的心會散亂,只供一尊。或者供西方三聖也好,阿彌陀佛旁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夠了!其他的都不要供,免得分心,我們這個心力不集中,免得分心。那些諸佛菩薩決定不會怪你,你懂嗎?有些人來告訴我,師父,我這個佛堂裡從前又供了釋迦牟尼佛,又供了藥師佛,又供了許多的菩薩,現在怎麼辦?我要不供他,供了好多年,不供他的時候得罪了,我生病,藥師佛不來了;我有災難,觀音菩薩不來救我了。這些都是不懂道理,這些都叫迷信,我們以前供的這佛菩薩,可以請到佛堂裡面,佛堂裡面跟別人結緣。有人喜歡請佛像回家去供,讓他們去供去。我們自己專供阿彌陀佛,專供西方三聖,這樣就好,叫專修。所以拜佛專拜阿彌陀佛。

  『稱』是稱念,就是念佛,專念阿彌陀佛。讚是讚歎,『讚歎供養』也要專。「讚歎」最普通的,合掌,無論見到什麼人,這一合掌,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讚歎。你打電話,電話一拿起來,阿彌陀佛,對方聽到就阿彌陀佛,這都是讚歎。「供養」,我們以《阿彌陀經》現在講經這些卡帶,這是錄音帶,這個親戚朋友都可以送給他們,供養他們。過年的時候,我每年過年,都印了很多很精美的《無量壽經》,來拜年的,我都送一本《無量壽經》給他。這個過年有很多人打牌、賭博,他忌諱這個書,書送給他,他說這會輸。我送給他就特別告訴他,我說這是無量壽金,你們要不要金?金要。你要不要無量壽?你要是不接受的話,壽沒有了,金也沒有了,你非接受不可。這個都是供養,我們以這個來供養。這叫正行,就是自己修持以及對待一切人,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西方,總希望把西方世界這種殊勝莊嚴的修學方法介紹給大眾,推薦給大眾。再看底下這一段:

  【一一0、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正定就是《彌陀經》上所講的「一心不亂」,淨宗所說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怎麼個修法?這教給我們,『行』是走路,散步的時候。實在說現在交通發達了,人坐車的時間多,真正講身體健康,還是少坐車多走路的好,每天至少應當走半小時的路,對你的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是現在的外國人很重視跑步,他們早晨、晚上都跑步,這好,這運動,這是走著。『住』,「住」是講站,不動的時候,站著。坐著、臥著,這都好懂。這是說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也『不問時節久近』,「時節久近」是時間長短,走路時間長短、站著時間長短、坐著時間長短、睡覺時間長短,這都沒有關係。心裡頭都要有佛號,要『念念不捨』,要想佛、要念佛。這個「行住坐」,念佛的時候大聲念、小聲念都可以,心裡頭默念不出聲也可以,都可以。唯獨睡覺的時候,躺在床上,念佛不要出聲,躺在床上念佛不出聲,心裡頭默念。因為躺在床上出聲傷身體,傷氣、傷身體,坐著沒有關係,坐著、站著、走著都可以出聲念。這是『正定之業』。

  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二六時中憶佛念佛不間斷,不間斷就是功夫成一片,這功夫成片,也叫做淺的一心不亂。這個一心功夫不深,為什麼?功夫要深,煩惱就斷了,我們煩惱沒有斷。功夫成片,雖有煩惱,不起現行,我們有貪瞋痴慢,它不起作用,一天到晚嘴裡都是阿彌陀佛,心裡想著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這樣的功夫就決定能夠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所以這是往生我們修行起碼的條件,要做到這樣的功夫。這樣的功夫,說實在話,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就怕你自己不肯幹,你要肯幹,任何一個人都做得到。它對你工作、對你的生活一點妨礙都沒有,照樣工作,我心裡頭有佛,心裡頭念佛、想佛不間斷。前幾次給諸位同學說過,當我們用思考的時候,我們就不想佛,就認真去思考你的工作;工作放下來我們就想佛,我們就念佛,這樣功夫就是不間斷,這個不算間斷。這叫「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與阿彌陀佛本願相應,沒有違背。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如果再加上我們禮佛、誦經,這叫做『助業』,助行,前面是正行,這叫助行。由此可知,正行就是專指憶佛念佛,憶佛念佛那才是正行,我們讀經、研教都是屬於助行,這點諸位也要清楚。我這麼多年,無論到哪個地方,先勸人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大陸上有些同修,因為常常聽我的錄音帶,聽到這樁事情,到北京去請教黃念祖老居士,他說為什麼淨空法師沒有勸人念佛,勸人要念《無量壽經》念三千遍?老居士答覆得也很妙,老居士答覆,大概淨空法師是另有用意。是真的,為什麼叫先念三千遍經?收心、定心,你心不收、心不定,佛號沒有力量。三千遍經念了之後心定了,所以是定心的、收心的,然後這個佛號就會得力。這個經我只限三千遍,時間只限三年,沒有叫你永遠念。往後?往後就是專心念佛,那就是這一句佛號要緊。所以心已經定了的人,不懷疑了,經不念沒有關係;如果心不定,還有懷疑,要讀經。經讓你明理,讓你知道這個方法、境界,幫助你斷疑生信,這個念經的目的在此地。我已經不懷疑,已經相信了,那經念不念沒有關係,這個一定要知道、要清楚。這底下的話重要!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你還要搞別的那叫『雜行』,「雜行」妨礙、礙事。假如你這個雜行是善行,還可以往生,但是決定障礙你的品位,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的。不要雜修。如果裡面還雜著有貪瞋痴慢,前面講那叫雜毒之行,那是決定不能往生的。還有貪瞋痴慢,還有五欲六塵,還有放不下,這個不可以的,那就不能往生了。譬如說『正助二行以外』,他又念《金剛經》,他又念《法華經》,這是雜行,那還算是善,還能往生。這就是叫你最好不要摻雜。對於大乘種種經論愛好、喜歡,也是貪心。世間法不貪,貪佛法,那不過就是貪的對象換了一個而已,貪心沒有斷。所以種種貪瞋痴慢統統要放下,那就對了,身心清淨,這個往生才沒有障礙。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一一一、若修前正助二行。】

  前面講的正行跟助行。

  【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無間』好,功夫不間斷,綿綿密密,這個好,這是決定成就的因素,決定成就的條件。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這就是我剛才跟諸位報告的,雖然修『正助二行』,「正助」,正行是憶佛念佛,助行是讀誦三經,禮拜、稱讚、供養都是助行。正是專,助還是專,除這個之外像剛才講的,又念《金剛經》、又念《法華經》、又念《楞嚴經》、又念《華嚴經》,這就雜了。這一雜,你的功夫間斷了,正行間斷,前面講的正行、助行都間斷了。你摻雜其他的經典在裡面,或者摻雜其他修行方法,又打坐、又參禪、又念咒,這就摻雜很多了。好在這個地方還都不是惡行,沒有摻雜惡,還都是善的,這個善的,以這些善行迴向求生淨土,可以。《無量壽經》上有,「三輩往生」後面就是講的讀誦大乘迴向也能往生。雖能往生,善導大師在此地說得好,『眾名疏雜之行』;換句話說,遠遠的比不上正行。這個地方的開示實在是太重要、太重要,因為許多人不明白正理,真正的道理、正確的道理他不明瞭,還要勸我們讀誦大乘。他也有根據,那個三福裡頭後面不是講讀誦大乘嗎?說得理由很充分,振振有辭。大乘法裡面第一殊勝的《華嚴經》,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不可以不讀大乘。我們讀了這一節才真正明白,讀誦大乘,《無量壽經》是不是大乘?《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是不是大乘?讀這個就夠了。

  既然讀這個就夠了,三福當中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讀誦《無量壽經》那多好?何必要搞個大乘,搞得我們莫名其妙?你必須要知道,三福是所有一切大乘人修行的基礎,並不是專講淨宗,你要懂這個道理。所以它是廣說,它不是專說。修淨宗的人,大乘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修賢首宗的人,那個大乘當然是《華嚴經》;修天台宗的人,那個讀誦大乘當然是《法華經》,你修哪一宗有哪一宗的經論,那就相應了。所以三福佛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諸佛並不是統統都是修念佛法門的,所有法門都修。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才知道,我們淨宗讀誦的大乘就是這三部往生經,後來祖師大德又加上兩樣,現在變成淨土五經。也就是說,我們讀誦大乘是以這個五經一論為範圍,這樣就好了。這才叫正行、助行,不是雜行,搞其他的東西那就搞雜了。《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有一段開示講得非常非常好,他說念佛最忌諱的是夾雜,這一夾雜,心就不清淨了,就不專一了,就不能相繼了。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地跟你講的不間斷就是相繼。那一夾雜就間斷,就不能相繼,就間斷,就變成雜修了。這個最大的忌諱,忌諱你念佛不能成就三昧,不能得一心不亂,是因為你夾雜的東西太多,這個要知道。

  菩薩,真正的菩薩,可以捨己為人,那個行。像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是念佛往生的,他是天台宗的祖師,一生講《法華經》,教人修天台止觀,他自己是念佛往生的。他老人家往生的時候,他的學生、他的徒弟問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大師自己說出來,我因為領眾,領眾就是寺廟裡當住持,當住持要管很多事情,要操心,功夫常常間斷、常常夾雜,不能專修,所以說往生只有五品位。五品位是生凡聖同居土。他就說如果我不領眾,專修,一定是上品往生。這就是為了照顧大眾,犧牲自己的品位,這叫大慈大悲。那個犧牲也有個限度,什麼限度?決定得生,品位下一點沒有關係,下下品往生也可以,我願意照顧大眾、幫助大眾,叫菩薩發心。如果我們這一發心,這一夾雜,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那就壞了。所以這個菩薩發心是真菩薩。我們不是菩薩,是凡夫,自己往生沒有把握,不可以,一定要正助雙修,不要夾雜。假如自己往生真有把握,學智者大師行,那值得讚歎,你是可以捨己為人的。這個限度就是自己一定能往生,凡聖同居土也值得讚歎。你是可以提升品位的,是為大眾犧牲,這個可以。自己一定要衡量自己,不可以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就雜毒、雜惡,不能往生,決定不能往生,欺騙自己那當然更不能往生。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決定專修,決定不可以雜修。

  也許有同修說,那我要發心學講經幫助別人。同修當中,倓虛老法師說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在《念佛論》的後面,他講鄭錫賓居士。鄭錫賓,在家居士,他就學一部經,《阿彌陀經》,就會講《阿彌陀經》,其他的都不會,到處講《阿彌陀經》勸人念佛。中國大陸地方大,一個縣去講一遍,一百年都講不完,就一部《彌陀經》就可以了。你看那是正行、助行,他不是雜行,這就好。不要想去做通家,什麼經都會講,什麼經都會講就不能往生了,講一部經決定得往生。所以大家學一樣就好。五經一論都可以學,學一樣,這個樣子能夠幫助你往生,成就你功德,不會有妨礙。搞其他的東西怕是有妨礙,怕是要打閒岔,那就不好了。所以『疏雜之行』我們極力的去避免,不要搞這個東西。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