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五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05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今天我們可以讀到經文了。在古人的科判裡面都是將一部經分為三大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最初分這三科是晉朝時候的道安法師,與鳩摩羅什大師跟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是同時代的人,當時在學術界裡面有兩位很出名的人,就是謝靈運跟陶淵明,他們是同時代的,而且都認識,都很熟悉。道安法師當時判經為三分,還有許多人不太同意,認為隨意將經文分割是一種不恭敬。一直到親光大師的《佛地論》流傳到中國之後,《佛地論》也將經分做三分,意思跟道安法師的三分非常接近,於是大家對於道安法師才佩服得五體投地,讚歎為「彌天釋道安」,實在是我們中國了不起的一位具足大智慧的法師。這就說明一切經本身就有序分,序分裡面又分為兩個部門,前面一部門叫證信序,也叫做通序,一切佛經前面都有這樣的字樣。通序後面叫別序,別序是說明這部經、這一次法會的因緣,敘說因緣。這兩部分我們都要略為介紹出來。

  在通序裡面又有所謂「六種成就」。「如是」是信成就,這兩個字敘說世尊的言語是真實不妄,所謂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意思是指這部經自始至終皆如佛所說,而佛是如理如事而說,所以這兩個字是屬於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尊者,當時結集經的時候筆錄的人。「一時」是時成就。「佛」是說法的主人,主成就,當時法會的主席。「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這是處所的成就。這些字樣很像我們現在開會的會議記錄,有時間、有地點、有出席的這些人,有主席、有記錄。下面一句是六種成就末後的一種,「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眾成就,這就是與會的大眾,出席的那些人。這是六種成就都具足,這樣的法會因緣才能夠建立,缺少一樣法會都不能夠成立,這是六種成就的大致情形。

  在別序裡面,特別敘說這部經發起的因緣。我們曉得世間法如果有一件事要成立,一定有因緣,佛說法也不例外,因緣不成熟佛不會說法,所以說經一定有它的緣故。本經的因緣,阿難尊者遭受摩登伽女之難,世尊派文殊菩薩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兩個人找來,這是這部經發起的因緣;這一段經文相當長,這叫做別序,稱之為別,其他經的因緣跟這部經的因緣不一樣。六種成就稱為通序,就是一切經都有,所以叫證信,都有這個字樣。這是通別兩種序分總稱之為序分。

  其次就講到正宗分。正宗,宗就是主的意思,也是要的意思,換句話說,這一部分是經的中心,是這一次法會最主要的部分,在一切經裡面,正宗分的經文一定是很長,它是主體。如果由這一點來看,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我們就四十九年這一代時教裡面去觀察,《華嚴經》就好像序分,二七日中完成,二七十四天,時間很短,《華嚴經》就講完。而且《華嚴經》是佛在定中所說,我們凡夫看不到,我們凡夫看到佛在菩提樹底下坐在那個地方入定,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華嚴》的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天、小乘都沒有分。繼《華嚴經》之後就講《阿含》,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轉法輪,這是我們人間肉眼凡夫能夠看得到的,這是佛開始說法。

  四十九年所講的經,古大德把它分判為,最初開始講的是華嚴,以後是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是佛四十九年說法的次第。在這個次第當中,般若就佔二十二年。諸位要是懂得三分的義趣,你就曉得般若是整個佛法的正宗分,所以學佛千萬不能夠疏忽般若,這是我們同修必須注意的。在解門裡面,就是求學術要求開悟,唯有開悟,行門裡面才能夠斷惑,功夫才能得力;由此可知,整個佛法徹始徹終都是在智慧上。這部《楞嚴經》是屬於方等教,在般若之前,而這部經在佛教裡面號稱為開慧的《楞嚴》,慧就是智慧,開智慧的《楞嚴經》。學了《楞嚴》,再不開智慧就很困難。《楞嚴經》裡面講智慧的理論,講智慧的方法,講智慧的業用,就是說明它的功德利益。

  在本經裡面,第一卷從「阿難見佛頂禮悲泣」以下,古人分為七處徵心,交光大師認為《楞嚴經》徵心這個文字只有兩處,而這七處實實在在是破處所,所以他的科判「七番破處」。我們現在用這個本子就是交光大師的科判,把經文會合在一起,看起來非常的醒目。

  正宗分裡面有幾段大段落非常重要,「七番破處」是一個段落,「十番顯見」是一個段落,再往下是「分別真妄」,這都是非常切緊之處。我們要能夠把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哪是真、哪是妄能夠分別得出來,這是大學問。然後就談境界,「會萬法歸如來藏」。理論上,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那是說理。講修證,二十五位菩薩出來給我們做證明,說明他們是怎樣成就、怎麼修行法。我們在「二十五圓通章」裡面看到,門門第一,這就說明佛法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你要是如理如法的去修,都能夠明心見性,皆能成佛作祖,所以法門是平等的,並沒有高下,這一點認識非常的重要。如果要認清法門沒有高下,只要對了我們的根性,決定有成就;不契我們的根性,成就就比較困難。

  所以法門一定要契機,但是這個不容易,我們自己怎麼曉得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合我的機?就好像我害了病,到藥房裡一看,有幾千種藥、幾萬種藥,哪個藥能治我的病?自己不知道,不能選擇。如果我們自己曉得,取這個藥來,藥到病除,這多省事!自己不曉得。醫生可以給別人治病,他自己害了病他都沒有辦法。眾生的毛病也得要找醫生來治療,醫生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就是當時的好醫生,一切眾生有了毛病,到他那裡去請他診斷、請他治療,他就給他說個方法。當時那個人接受這個方法之後,他的病不久就好了,開悟了,證果了,這就是病好了。現在我們所看到佛教的這些經典,全部都是釋迦牟尼佛為當時那些病人開的藥方,醫生不在了,留下這麼多藥方。這些藥方都是在當時治好人的,現在醫生不在,我們拿他這個藥方會不會用?不會用。不知道自己害的是什麼病,聽說這個方子不錯,那個法門也不錯,盲修瞎練。雖然都是佛陀為當時那些人開的方子,諸位要曉得,我們害的病並沒有照他的方子害病。我沒有學過醫,連醫學常識都不懂,我要是把哪一家醫院的處方統統拿來,你們害了病的時候,你來一個我就給個方子給你吃,吃好了你走運,吃不好你活該,你沒有照我的方子害病,諸位想想有這個醫生嗎?這能講得通嗎?現在我們就是拿到釋迦牟尼佛這些藥方,危險極了。

  醫生不在,也要找一個稍微懂一點的人,找個護士,他常常接近醫師,比我們的常識總是要豐富一點。這些護士是誰?給諸位說,就是歷代祖師菩薩、弘法利生的善知識,不得已而求其次。但是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是佛陀再來的,不一定說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再來的,那當然也有,少數。怎麼說是佛再來的?明心見性了,這就是佛再來。我們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佛再來的,為什麼?這個程度你的知見去佛不遠,你是正知正見,真正開悟,智慧開了,這個時候代一切眾生選擇法門不會有錯誤。如果自己沒有開悟,經看得多、讀得多,所謂是見聞之學,可以講經,不能代眾生選擇法門,這是要記住的,不能指眾生的路子。為什麼?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智慧。這是要切記的,自己沒有開悟,為眾生作擇法眼會誤了大事。沒有開悟,誤自己事小,誤了別人,別人多冤枉!所以不可以害人。講經說法何以沒有關係?接引初機可以。我也沒有開悟,他也沒有開悟,我總比他多學幾天,這個情形可以。我學佛學了三年,他才學三個月,我可以教他,同時在學的當中,行。中學生可以教教小學生,大學生可以教教中學生,他總比他多學幾年。講經可以,不能代眾生擇法,選擇法門不可以。為眾生選擇法門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通常講祖師。祖師是有條件的,開悟才能稱祖師,沒有開悟不能稱祖師。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講過「祖」的意思,所謂「儒宗佛祖」,這是世出世間的導師,他們有能力給我們選擇法門,指示我們道路。

  在這部經「二十五圓通」這一章,我們要覺悟,悟了有什麼好處?法門選擇之後就不動搖,能一門深入這才能成就。對於這一點不認識,我現在修淨土法門,有個朋友告訴我,「淨土是老太婆教,禪高!」心裡動搖,又去參禪去了;再碰到一個人,「禪都是野狐禪,密才高,即身成佛」,參了幾天禪又不要,搞密去了。這樣你一生不會有一門成就,你要吃大苦頭,你要走許多冤枉路。正如同你在學校念書,你去念大學,你考進去的時候是念文學系,結果人家說「文學系出來沒有出路,商業賺錢」。你文學系念了二、三年不念了,再去念商學系,再從一年級念起,再過兩天,「商業系沒有工業好」,再去念工科去。你要是每個學系念個一、二年,那個學校有一百多個科系,你還不到一百歲,科系還沒有念二分之一你壽命就到了,一門你都畢不了業。世間法學校的科系也只一百多門,佛法裡頭科系八萬四千門,你怎麼學法?所以要懂得「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選擇一門之後就一門深入,你才能成就。

  不但行門要專一,解門也要專一。經典太多,我要做大通家,一切經教我要都研究,行不行?不行。給諸位說,佛法裡頭我們不說別的,八大宗,這是大乘佛法,小乘還有兩宗,合起來十宗,任何一宗你要在裡面下十年苦功,也不過是在那一宗裡頭懂得一點皮毛而已。一個宗用十年的功夫,十個宗用一百年的功夫,一百年的功夫你所學的是什麼?剛才講了,皮毛、常識,得不到受用。所以在解門裡頭也需要一門深入。在今天談到研宗,恐怕都不是我們能力能辦得到的,所以我常常勉勵一些同學們,研宗暫時把它擱下,不如去研究一部經。因為哪一宗的典籍也有三、四卷之多,要連同歷代祖師的註疏,總是三千卷以上,不簡單,我們的能力應付不了,不如一部經。

  像從前倓虛大師,你們看《影塵回憶錄》,那是倓虛大師的自傳,他老人家說的,大光法師記錄的。大光文筆不錯,寫得很生動、很流利。你看他在沒有出家之前當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倓虛老人的基礎就是《楞嚴經》,沒有出家之前八年的功夫用在《楞嚴經》上,所以以後出家他能夠繼諦閑老法師為天台宗的祖師。在晚近,民國初年以來,我們看看這些成就的,都是在一部經上用功夫。圓瑛法師也是在《楞嚴經》上用功夫,在他《楞嚴經講義》裡面的序文,你去看,二十五歲開始研究《楞嚴經》、聽《楞嚴經》,一直到他一生,沒有一天捨棄過,一生當中滿腦袋都是《楞嚴經》。到晚年寫出這一部《楞嚴經講義》。這都是我們的典型、我們的模範,一部經裡面去深入才能夠有成就。千萬不可以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不會有成就,把我們一生寶貴的光陰空過了,真正可惜。諸位要曉得,一部經精通,一切經都通,這是非常的重要。「二十五圓通章」給我們這樣的啟示,要專一,成就是一樣的。我這些年來講經,給諸位說,我的底子也是在《楞嚴經》上奠定的,往年在台中學這部經用了三年的苦功,所以不專就不能有成就,這些年來我講了不少部經,全是《楞嚴》的基礎。

  再往後去看,「說咒立壇,遠離魔事」,這些經文還是屬於《楞嚴經》,那是屬於助道,正助雙修。由此地就能看出《楞嚴經》思想的精密、組織的嚴謹,再加上房融筆錄,文字上的潤色,使這部《楞嚴經》在一切經中成為價值最高的一部經典。在古時候,凡是學佛的,無論是在家出家,不管他學哪一宗,沒有不讀《楞嚴》的,所以《楞嚴》變成共同科目。還有些不學佛的世間讀書人也喜歡讀《楞嚴》,把《楞嚴經》當作文學作品來讀,由此可知它在文學價值裡面也是屬於第一流。

  到第十卷,「重研五陰,知有涅槃」,這時才是真正徹底的認清確有涅槃。涅槃是什麼?不生不滅。如果不能夠確認,我們對於三界不容易捨棄。確認有涅槃可以證得,這才「不戀三界」,也就是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常說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話說得容易,事不容易做,為什麼不容易做?就是你對於涅槃不能夠確信,雖然佛講了,半信半疑。不但對於涅槃不能夠確信,對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完全的肯定相信,也是屬於半信半疑。所以我們對於這個世間是樣樣放不下,我們的功夫不得力,念佛念了好多年連個消息都沒有。

  有人告訴我,他說某法師常常打佛七,他曾經問過他,「法師,你一年到頭領導大眾打佛七,你自己生死有沒有把握?」法師被他一說,一句話說不出來。最後搖搖頭,「沒有把握」。這位同學來告訴我,來問我,「了生死是不是真正能做到?」我告訴他,真能做到。為什麼做不到?理論不通,道理不明,你的修學過程當中疑慮重重,你的功夫怎能得力?往生起碼的條件要功夫念成一片。功夫為什麼不能夠念成一片?給諸位說,身外之物沒放下,你的功夫就不能成一片。你銀行裡頭還有存款你放不下,你還有功名利祿你放不下,你家裡還有妻子兒女你放不下,心裡頭一有留戀,功夫成片就做不到。這個地方在這裡聽經,那裡告訴你,「你家裡被小偷偷了,小偷已經到你家光顧」,這不行,趕緊要去了,心都亂掉,你就不行了;這裡在打佛七,那裡告訴你,「你家裡失火了」,心又亂了,所以你功夫也不行。真正在打佛七,我在求一心不亂,家裡失火,它燒它的與我不相干,燒光了也不是我的,這樣才能得個功夫成片。我們想想幾個人有這個能力?

  見思煩惱斷了、我執破了,才證得事一心。分破無明,才證得理一心。不是做不到,我們不肯相信。為什麼不肯相信?道理不明。給諸位說,行門裡面用功容易得很,我們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不亂,不難。《彌陀經》裡面講,若一日到若七日,決定成功,只要你懂得道理,你如法,懂得方法,你一定會成就。你不懂道理,不肯相信;不懂方法,盲修瞎練,搞一輩子也枉然,也搞不出個名堂。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在講台上,講台的關係太大了,講台就是教你明白道理,就是建立信心。

  修行的方法你自己懂得,還要人教嗎?還要人帶著你修嗎?用不著。真正講修行,哪一個人都幫不上忙。諸位細細的去讀《地藏經》,你看婆羅門女怎麼修的,光目女怎麼修的?仔細去看看,佛只是給她講道理、講方法,自己回家修去。婆羅門女一天一夜就證得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來去自在。光目女,我們看看經文,最低限度她是功夫成一片,帶業往生。給諸位說,帶業往生也是生死自在,願意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願意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是自在的。這個境界裡面,不要說到一心不亂,功夫成了一片,給諸位說,就沒有生死,來去自如。生死是大苦,離苦得樂,生死的苦已經沒有,斷掉了,何況比生死小的那些雞毛蒜皮?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現在舉世迷妄,知見混淆,從這個因緣裡面去觀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大災難要來臨,我們要不真正用功夫,那實在是辜負了這一生。台中的同修知道,《華嚴經》李老師他老人家講了十六年,現在才講到二十六卷,「講不圓滿,我快要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沒有我的分,我提前要走了」。那是真的,諸位要曉得,他能修得到,我們各個人都能修得到。他是不是今天才修到的?不是,至少他在十六年前就修到了,沒有講《華嚴經》之前他就有這個功夫,來去自由,這不是騙人的。他也是個博地凡夫,人家一生當中成就了,穩穩當當,我們為什麼不能效法?人家捨得乾乾淨淨,一絲不掛,毫無留戀,沒有一點累贅,這才行。所以《楞嚴經》不必去細細研究經文,從大段當中就給我們許多的啟示。這些部分都叫做正說,是一部經裡面最主要的部分,我們稱之為正宗分。

  往後一部分叫流通分,流是沒有阻礙的意思,通是通達。這一分多半是佛勸勉的話,正說圓滿了,佛的期望是務必將這個法門、這個道理、這種方法要普遍的流傳到後世,提供後世人做為修學的參考,做為悟入的因緣,這樣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流通的意思。凡是一個佛弟子,稟承老師的教訓,就負有流通法寶的責任。流通有三種,一種是宣揚,就是口頭的演說;第二種是文字,在從前寫經,現在我們可以印經流通,現在科學技術很發達,比從前方便多了;第三種是修行流通,這是身教,做一個榜樣給大家看,這叫做流通法寶。我們是佛弟子,我們學佛必須要發大慈悲心,要發利益一切眾生之心,捨己為人,犧牲自己算不了什麼,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功德利益,所以流通法寶這個意念念念不忘,盡心盡力的做,這才是佛弟子。

  本經第十卷,也就是我們這個本子最末後的那一頁,那就是流通分。所以這部經正宗分的文字很長,序分是其次,流通分文字不多,雖然不多,非常的重要,裡面有幾句話囑咐得實在太重要。佛囑咐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一直到「作禮而去」,這一段較量受持《楞嚴經》的功德。裡面有勸勉我們的話,有讚歎的話,都是叫我們要讀誦,要流傳無盡,所以這幾行經是本經的流通分。這是把三分的大意簡略的給諸位介紹出來,我們對於這部經有個概略的了解。

  然後我們再看序分裡頭證信序,從「如是我聞」來看起。『如是』,一般把它看作「指法」的字樣,就是指這部經而說;也是「信順」的意思,這是阿難當年結集經的時候,一升講座,第一句話「如是我聞」,意思就是如是之法是我親聽佛說的,不是傳聞的,傳聞未必可靠,親聞就可靠,可以相信。六種成就當中,「如是」這兩個字就是信成就。《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非常的重要,我們要想入佛門要有堅固的信心。雖然我們現在信佛多少年,也吃了多少年長素,又皈依、又受戒,甚至於出家了,再給諸位說,出家又做住持,又講經說法,信不信?未必。為什麼說未必?沒入門。入門不容易!為什麼沒入門?道理不明。《大乘起信論》所講的「大乘起信」,起信就是入門,大乘入門,懂不懂道理?不懂道理當然入不了門。唯識裡頭《百法明門》,那是入門,從百法裡面(明就是開了智慧)入大乘之門。入門的樣子是什麼?給諸位說,我執、法執沒有了,入大乘之門。我執沒有了,法執還有,沒有入大乘之門,入小乘之門。所以要曉得,做法師、做住持,你做了國師都不行,你的我執、法執還在就是不行,你就沒有入門,沒有入門就是不信。信不容易!信是能入,入大乘之門。

  大乘之門是什麼?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是大乘之門。「智為能度」,智慧漸漸的再深入,初住、二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完全要靠智慧。說這些話,諸位千萬不要嫌囉嗦,為什麼?我們實在太粗心大意,自己沒有入門,硬要認為我不但入了門,我現在已經登堂入室了,都以為自己是這個境界,這個誤事誤得太大太大。如果曉得我還沒入門在門外,我總得動腦筋想方法入門,還有入門的指望,還有希望在;沒有入門,自以為入門,連那個希望都沒有。諸位要記住,我舉「百法」這個例子給諸位講,百法裡頭「一切法無我」,就入門了,一句話。什麼叫一切法?百法就是解釋一切法的。什麼叫無我?後面有「人無我」、「法無我」,解釋無我。你要是從百法裡頭覺悟,悟到無我,人無我、法無我,這才入大乘之門,這才能生信,大乘起信。《百法明門》跟《大乘起信論》是大乘佛法裡頭入門的書。

  信者就會說事事如是,不信者就說事事不如是,這就叫做信。信,言語一定是順性的,就是合理。什麼理?心性之理,真理。信,這才師資道成,教學才能成就。所以,信是一切行門的開端。五根裡面第一個是信,五力裡面第一個也是信,十一個善法裡面第一個也是信,「信為道元功德母」,實在太重要了。

  本經是大乘圓頓的教法,從圓頓的教義上講,如是就是指:實相理體,古今不變,叫如;依實相,稱性而談,如理而說,決定無非,這叫是。我們要問,實相妙理是什麼?說穿了,佛跟我們講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真性,人人都具足,個個不無,是什麼?是我們六根當中的根性。這個根性在佛法裡面叫做佛性,也叫做真性、也叫做真如、也叫做實相,名字很多,事情是一個。這是一切萬法的理體,真實不虛,一切萬法都是這個理體變現出來的。什麼道理變現出來的,什麼方法變現出來的?這種智叫做道種智,在《楞嚴經》裡有,把真性的理體變現一切法的因由、過程、作用,都有概略的說明。雖然言語文字簡略,說得實在是詳細,真正是文章做到中國古人的標準「簡要詳明」,這四個字統統做到,言簡意賅,一條都沒有漏失,這才叫做如是,這是從理上講。

  如果從本經教義上來說,本經經題雖然是二十個字,著重在「首楞嚴」上,所以簡稱為《楞嚴經》。因此禪宗對這部經很重視,為什麼?禪宗修定,楞嚴大定。首楞嚴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就是「如」的意思。一切事,給諸位說,就是一切法,不但一切法的體是究竟堅固,佛給我們講一切法的理體一切堅固,我們好像沒有什麼疑問,不懷疑,這是道理。說一切法的相究竟堅固,我們就不懂了,為什麼?我們看到一切相不是究竟堅固,人有生老病死,房屋有成住壞空。給諸位說,你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房子有成住壞空,你是見的妄相,沒有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樣子?究竟堅固。人沒有生老病死,房子也沒有成住壞空,妙極了!你相不相信?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相信就成佛了,你現在沒成佛。給諸位說,幾時你相信了,你就成佛。為什麼?一切法的真實相被你看出來,世人所看的是妄相,你所看的是真相。

  為什麼佛跟凡夫所看的相會有差別?給諸位說,能見的見不一樣。佛所用的能見的見是真見,真見見的是真相、實相;凡夫用的是妄見,妄見看的是妄相。真見就是真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妄見,在眼叫眼識,在耳叫耳識,六識。六根的根性不生不滅,他看外面境界相也是不生不滅;六識是生滅的,是妄心、生滅心,生滅心看外面境界也是生滅的。你要不相信,我們可以做個試驗,你拿一面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相,鏡子本身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照到外面的相清清楚楚。你拿一個攝影機去照外面境界相,一秒鐘鏡頭開十八次,照一個進去,這是一秒的十八分之一,一秒鐘鏡頭開十八次,這是一般普通的;現在有快的,比較高級一點的攝影機是二十四次,一秒鐘照二十四張底片,那是個生滅心,鏡頭是生滅的,一開照一個進去,再關起來,再一開又照一個進去。電影底片是一張一張的,那是生滅心照的,裡面的相統統叫生滅,這一張跟那一張不一樣,那一張跟那一張不一樣,生滅。

  鏡子所照的不相同,佛與大菩薩的心像鏡子一樣。我們凡夫的心就是攝影機的鏡頭,看到外面相,似真非真,似妄非妄,一天到晚迷惑顛倒,永遠沒有辦法看出外面的真相,所以佛說「可憐憫者」。同樣用一個眼,佛是用見性,我們是用眼識,你看看有什麼辦法!這就是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佛菩薩看一切法不生不滅。佛在《法華經》裡面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不但性不生不滅,相也不生不滅,我們哪裡懂得?這個道理非常深,在這裡跟諸位透一點消息而已,曉得佛教裡有這麼個說法,說得很玄,不可思議,曉得有這麼一說。我再告訴諸位,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要是把這一點勘破,真正是大自在。為什麼?不生不滅。這是就本經教義上來講「如」的意思。

  「離斷常二見」,這就是「是」的意思。斷常是二邊,拿現代的話來說,離斷常就是超越相對。佛教我們超越相對,這叫「是」。我們的知見要是還在相對裡面,我們就「不是」,無有是處;什麼時候我們超越相對,那就「是」,那就「如是」。這是從本經教義上說「如是」兩個字。本經教義包含的也很多,除這種說法,譬如經裡面講一切法本無生滅皆如來藏,這也是「如」的意思;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也有「是」的意思,話講得不同,意思跟剛才講的沒有兩樣。為什麼?「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超越相對,「一切法本無生滅皆如來藏」就是一切究竟堅固的意思,話講的不相同,意思是一樣。

  像這些言語在經裡面不止這兩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細心去體會,處處都能夠看到,這也是佛說法的善巧,也是佛的大慈大悲。為什麼?譬如「七番破處」裡頭你沒有開悟,不要緊,還有機會,「十番顯見」;十番顯見裡面你沒有開悟,沒有關係,後面還有「辨別真妄」;辨別真妄裡頭不能開悟,後頭還有「四科七大」;四科七大後面還有「二十五圓通」。根性利的,「七番破處」就開悟;其次的,「十番顯見」也能成功,這真是佛的一種善巧,運用之妙,對於大眾的根性照顧得周密,實在非常難能可貴,不失為一位優良的導師。所以稱之為「如是」,信成就,這兩個字的意思。

  今天時間到了,講了兩個字,兩個字是不是把意思講完全了?沒有。如果這兩個字我們要照《大智度論》的講法,每天一個半鐘點,給諸位說,至少要講二十天。我想也沒有必要,那樣講把人都講跑掉了,兩個字講二十天,《楞嚴經》要講到哪一年?後面我們就快了。前面這六種成就也是一大段,這是佛學常識,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怎麼講法,它是什麼意思,以後看佛經,一切經打開都有這個字樣,講法大同小異,不會差得很遠。這些常識我們一定要懂得,尤其是初學佛的同修更應當特別的注意。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