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二十二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22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在前面我們讀到阿難尊者的啟請,是聽了世尊前面開示之後,特別是否定了阿難往日所執著的能夠推想、能夠緣慮的心為非心。這個意思在楞嚴會上,自從七番破處之後,到世尊開示二種根本,已經將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阿難是代表我們大眾,雖然聽了佛重重的開示,依舊是不敢直下承當。換句話說,言語是聽懂,意思彷彿也明白,實際上沒有開悟,於是這才啟請。世尊答覆之前,結集經的人將世尊以下開示的意思給我們說出來,也就是佛教教學的目標,旨趣是在教一切眾生都能夠證入無生法忍。接著世尊就跟阿難說,「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可見得心是有,心是真實的,絕不是說無心,心是一切萬物的本體,這在上一次已經細細的討論過。

  今天這段經文是接著上面的意思來講的,從一切事物當中舉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心是有體的。所以叫著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這意思就是說,諸世界,不單單是指我們這個世界。世界兩個字的意思,世是指時間講的,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十年為一世;界是界限,是指空間說的。要是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整個時空之內,但是現在人用時空,沒有世界這兩個字的名詞用得好,因為時空是死的,而世界兩個字是活活潑潑的,為什麼?它把一切有情的眾生也包括在裡面,所以比時空的意思要來得圓滿。除了我們這個世界,在佛法裡面講,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這個世界太大了。要是拿近代的天文學家這些學說來看,大千世界就彷彿是一個銀河系,現在科學家曉得,太虛空當中像我們這樣的銀河系有很多。如果說一個世界是一個銀河系,十方諸世界就無量無邊,這範圍太廣大了。

  這世界裡面凡所有者,「一切所有」就是凡是所有,如同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這是指大的來說,大的是指世界;小的乃至很微細的,像一草一葉這都是小的這些體相。一縷一結是指一些事物,『縷』是一條很細的線,一條線;『結』是小事,把線打一個結,這很小的事。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縷結,『詰其根元』,我們要是追究它的本源,它都有體性,『咸有體性』。可見得不但是小而有形者,就是像虛空,『縱令虛空』,虛空是大而無形者,雖然大而無形它還有個名稱、還有個相貌,所以說『亦有名貌』。由這個地方來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世出世間有情的眾生,或是無情的眾生,拿今天科學的分法,有情是動物,無情的是植物與礦物,這在佛法裡面分兩類,情與無情,大也好、小也好,只要它是一個物,一定它就有體。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什麼叫做清淨妙淨明心?這在《楞嚴》,佛用的這些名詞術語都非常的重要,這些術語詞句很簡單,含義很深,一定要明瞭,明瞭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什麼叫清淨?「清淨」是指它的本體沒有染著,這就叫做清淨。沒有染著的意思是在染而不染,可見得佛法裡面講的染著是方便說的。為什麼不染?因為這心體本明。「妙淨明心」,本體就是光明、就是清淨的,不但是在三善道它不染污,縱然墮在三惡道也未嘗染污。諸位常念《心經》,《心經》裡面所謂「不垢不淨」,垢是垢穢,染污都沒有,淨當然也談不上。為什麼說不淨?因為有染才說有淨,根本就沒染,哪裡來的淨!我們要體會這點意思。處染而不染,這種清淨就叫「妙淨」,所謂染與淨是同時,染與淨是一如。實在講所謂染是迷惑而已,迷本來就是虛妄的,就不是真實的,但是迷關要是沒有看破,確實有迷惑的苦受。雖然有迷惑的苦受,本性並沒有染著,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增不減,在《楞嚴》裡頭就稱作妙淨。

  「明心」兩個字是說湛寂虛靈,這四個字佛法裡頭常常用來形容真心理體,湛是清淨,就像水一樣很清,從岸上一下都能看到水底,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湛的意思;寂是寂靜,所謂是如如不動。水確實有湛、有寂的意思,水在不動的時候是寂,它有湛,有時候有寂的意思;起了波浪,水縱有湛,寂的意思沒有了。水雖然有寂、有湛,但是它不虛,它是實的。我們這個心妙極了!湛寂而且還虛,心裡面確實沒有一物。《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清淨妙淨明心,六祖大師證得了,所以他才能說得出。神秀大師沒有證得,以為這個心還有染污,所以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句話我們就曉得是迷而不悟的境界,是凡夫的見地。六祖是已經入了門的見地,那不一樣,所以心是虛的。真心既然是虛的,我們硬把東西往心裡面去塞,那行嗎?我們心裡真能夠容嗎?給諸位說,不能,那是很大的錯誤。我們現在的心不靈,不靈怎麼樣?就是裡面東西塞得太多,俗話所謂心裡有事。好像前一陣子有電影的片名字叫「心有千千結」,那你還有什麼辦法?當然不靈。心有千千結,是真的還是假的?給諸位說,是假的不是真的,妄心裡面才有東西。我們讀唯識,諸位想想,阿賴耶識裡含藏的種子,世尊給我們說,如果業識種子要是有體相的話,盡虛空也容納不下。諸位想想,佛這個話很有味道,沒有體相,沒有體相是什麼?是虛空的。空的,所以再多,它還是沒有形跡。

  由此可知,心虛就靈,靈是作用,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物有感,心就有應,靈極了。但是什麼?我們心裡面要是有一物就不靈了。那個畫符念咒的常說「誠則靈」,什麼叫做誠?給諸位說,湛寂虛靈就叫做誠,誠是真心顯露。我們凡夫很不容易顯露的,就是這個真心。修道的人,學畫符念咒的人他必須鍛鍊,要真心現前,長時間保不住,要能保持在短暫的時間心裡沒有妄念,心裡面讓它淨、讓它空虛,這個時候畫的符就靈,念的咒也靈。實在說念佛也跟念咒沒兩樣,「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沒有一個是中國字,全是梵文,與咒有什麼兩樣?可是我們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念得不靈,與阿彌陀佛不能感應道交,問題在哪裡?我們的心不湛也不寂、又不虛,當然不靈。如果我們心真正做到這四個字,就叫清淨心現前,念這句佛號句句都靈,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才叫做用功夫。佛號幫助我們達到明心,明心就是一心不亂,明心幫助我們念佛。這也就是佛在楞嚴會上常常提到的常住真心,常住真心就是清淨妙淨明心,也就是前面所講菩提涅槃的真本。佛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直下承當,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真心,以真心來學佛當然就成佛,才有成就。這是阿難所啟請的最初方便。諸位要記住,這是大乘法,一乘佛法裡面的最初方便,而不是一般的小法。真心,雖然是隨一切緣成一切法,它是隨緣不變,隨十法界之緣,十法界裡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它能隨這些緣,可是它的體是清淨,任何一法都沒有法子染污它的,這才叫真心。

  『性一切心』,性就是前面講的「清淨妙淨明心」,這是真心,也叫做本性。凡是說性都是從體上講的,本性為一切萬法之真心,「性一切心」。我們也可以說九法界眾生,不但是六道凡夫,包括小乘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在內,圓實菩薩是已經明心見性,而權教菩薩還是用妄心,九界有情妄心的本性就是真性。佛陀教給我們,大主意就是要我們能夠明心見性,所以佛教的教育是以見性為宗旨。禪家常常提出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見性。見也就是證,親見就是親證,見到真如本性就是見到自己本來面目。要怎樣才能夠見性?首先要曉得,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見性,不能見性的障礙在什麼地方?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要轉到唯識裡面來講,諸位就更容易明瞭,我們為什麼不能見性?我們的性迷以後變成識,這一變成識之後愈迷愈深。從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一變為阿賴耶,這是迷了;再變為末那,這就迷得又深;三變為前六識,那就迷得更深。而由八識又一變為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不相應的二十四個心所,所以是愈迷愈深。佛在唯識學裡面教給我們明心見性的方法,說之為轉識成智。我們先要懂得識是什麼樣的作用?識的作用是分別、是執著。怎樣去轉它?離開分別執著就轉了。

  執著是第七識的業用、形相,分別是第六識的業用與形相,我們見色聞聲不用六識、不用七識,你見色聞聲當下就是自性起作用。自性見色聞聲了了分明,絕無隨念分別,所以心是清淨的,清淨的作用就廣大無邊,像《華嚴經》裡面講境界是既深又廣。再說到這個地方,佛給我們講,一切諸法本來都是深廣的真心中所現的幻相,所以一切萬法都是以真心理體為它的本體。近代哲學所探討宇宙人生的本體,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結論,雖沒有結論,可是說法很多,這些說法,給諸位說,在佛法裡面講都叫做邪思,是不正確的見解。不正確的見解當然是錯誤,見解錯誤,他的行為當然就不能得其正。行為是業,見解迷惑,行為就造業,造作業之後怎麼會沒有果報?所以這個問題非常的嚴重。佛之所以說救世,救度一切眾生,他從哪裡救起?是不是從果報上來救?不能。我們眾生要遭大劫難,說是佛來救度我們,這個劫難可以免除,沒有這個道理。諸位要記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琉璃王滅釋種,釋迦牟尼佛頭痛了三天,也沒辦法救他的族人。目犍連尊者示現神通,把他那一族的有一些人,他那個缽變得很大,裝在缽裡面飛上天去,這是脫離這個苦難,結果回頭在缽裡一看都化成血水了。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定業如此。所以佛能救我們的果報嗎?不能。佛能止住我們不造業嗎?也不容易。諸位要曉得,佛法不迷信,佛法不騙人。

  佛法傳法不大容易,一般人不相信,為什麼﹖你看那些邪教一變個魔術,「我馬上就可以救你」,救災救難,好像有點小靈感,人馬上相信;佛法不是如此,佛法之救度一切眾生是從教學上,是要改變你錯誤的觀念,從這裡救起。念頭正了行為才正,行為正怎麼會有惡的果報?當然就沒有。所以,佛法的教育最注重的是思想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著重在這層上。佛要我們有一個最健康的心理、最清淨的心理、最真實的心理,然後我們的行業、果報自然是圓滿,與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凡是祈求鬼神來保佑,甚至把佛菩薩也看作鬼神,這是冤枉極了,這也是迷信到所以然處。可是我們看看,不要看別的地方,就看我們本省的佛教界,哪些寺廟那些信徒到裡面燒香拜拜,有幾個人真正了解佛教的教義,而不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拜,那又有幾個人?幾乎我們在外面所看到的,都是把佛菩薩當神看,把神也當作佛菩薩看,簡直就分不清楚。觀世音變成神,土地、城隍也變成菩薩,這是誰的過錯?絕對不是佛教本身的過失,是當人自迷,他自己迷惑顛倒。神是神、菩薩是菩薩,絕不是說你迷了,神都變成菩薩、菩薩也變成神,沒有那回事情,迷者自迷,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

  這一段的開示,是世尊給我們說明一切萬物都有自性,何況清淨妙淨明心又是一切萬法的理體,它怎麼沒有自體?換句話說,真心決定有體,妄心沒有體,妄心還是依真心為自體,不過是迷於真心而已,它離了真心它就沒有體。這也就是說凡夫錯認、錯執著妄心,把真心迷失了,見不到自己本有的真性。這段話可以說將真本已經說得清清楚楚,雖然說得這麼清楚,當然我們聽了也相信,佛沒有妄語,句句話都是真實言,何況又說得這麼清楚,試問問我們能不能接受?如果諸位說「不能」,這個話是真的,我也相信;如果你說「我能」,靠不住。為什麼?你要真的能,你現在就成佛了,捨妄就證真。成佛有這麼快嗎?真有這麼快!佛就在這部經裡面講的,「歇即菩提」,《楞嚴經》裡面修行一個字,「歇」是什麼?歇妄心,妄心歇了,真心就現前。你要是修行,修行麻煩,《楞嚴》裡面太簡單,再簡單也沒有《楞嚴經》裡面這個法子簡單。歇就是從今以後再不用妄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八識是妄心,我們決定不用八識。能不能做到?做不到,還是會打妄想。正是因為我們想接受又不敢接受,很想這樣做可是妄心又放不下,這就跟楞嚴會上阿難的態度完全一樣。你要說他不明瞭,他聽得不少,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要能真捨得了還真捨不得。釋迦牟尼佛把這個情形看得很清楚,所以底下責備阿難。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在這幾句話裡面,是世尊教阿難自己勘驗現前我們用的心,究竟是真實還是不真實?如果要是真實的,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它有『全性』存在。「全性」是什麼?就是它一定具足有體、有相、有作用,體相用都是獨立的,這才叫全性。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執吝』,執就是執著,吝就是捨不得。執著捨不得什麼?下面就講我們的妄心,能夠思惟、想像、攀緣的心,在此地佛說之為『分別覺觀所了知性』。所謂「分別」就是能夠推想,藉著外面境界起種種分別的念頭。「覺觀」,雖在一心,二相不具,粗心粗念,叫做覺;細心分別,叫做觀。前面講分別是我們凡夫,覺觀是二乘聖者所用的心,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們的心思很細密,不像我們凡夫粗心大意、妄念紛飛。凡夫也好、外道也好,小乘、權教,總而言之,分別與覺觀都是依他起性,他們所用的是什麼?全是用識心,用八個識。諸位讀《百法》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有為法,百法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是有為法,後面六法是無為法。所謂有為法都是依他起的,都是不真實。

  譬如六識現行,由六塵生起。嚴格的講,每一個識的生起它的具緣有多寡不等,譬如我們常講,眼識的生起要九緣生,耳識的生起要八緣生,這就說明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諸位曉得,沒有自體。前面也講全性,全性它有自體。它沒體,沒有體的相叫妄相,這假相,有體的相叫實相。由此可知,凡是從識心生起的全是妄相,依他起相、遍計執相,它不是實相。雖不是實相,由於根塵相觸,識生其中,它對於這個根塵也能產生種種的解釋,了知,它也能明瞭,所以叫做『了知性』,「了知性」就是第六意識現行的作用。我們一般人幾乎都把第六意識當作自己的真心,所以特別在此地講「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把這第六意識當作自己的心。底下就教阿難勘驗,來勘驗這個心究竟有幾分的真實性?所以問阿難,『此心即應離諸一切』,一切,底下就舉例子說,『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就是六根離開六塵境界,它還有沒有?諸位要曉得,我們眼根要是離開色塵,就沒有眼識,眼識不能生起;第六意識如果離開前五塵的落謝影子,離開阿賴耶的種子習氣,第六意識就不能存在,它沒有自體、沒有自相。換句話說,全性裡頭完全獨立的體性找不到,這就證明它是完全的虛妄,它不是真實的。這些地方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體會學一個本事認識自己本來面目,我們當前的問題、將來的問題才有能力去解決。如果還要是執著妄心為真心,不曉得真心是何物,我們眼前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永遠在迷惑之中。下面佛再舉例說明: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這個兩句當中,實在講怕我們不會勘驗自己,這給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從這個地方認真的來測驗我們的六識是真還是妄?佛舉的這個例子,正是所謂教學法裡面就近取譬,這是格外來得親切。這個妄心,八個心王、五十一心所,你只要認識一個,其餘都可以以此類推,怕的是什麼?一個也不認識。在這個地方是舉出來,實在這個妄心心所太難辨別,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舉什麼?佛說法,你在這裡聽法,我們就從這個地方來舉例子。阿難因佛說法的音聲而有分別,假如離開佛說法的音聲,阿難還有沒有分別?如果離了法音就沒有分別,可見得八識裡面的耳識是虛妄的,耳識不是真心。這就是耳識了解了,前五識都是這種情形,離了塵境就沒有自體,識不能生。

  但是前五識容易明瞭,第六識麻煩,第六識怎麼樣?不必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它也會生心,在床上睡覺它還會作夢!諸位要曉得,作夢是第六意識起作用。底下就更進一步,這就講第六意識,『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見聞覺知是指外面境界,把外面境界都隔斷,眼也不見、耳也不聞、舌也不嘗、鼻也不嗅,六根不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這是假設的話。前面這五塵境界離開,前五識不生,不生怎麼樣?它還有個內心,內心有幽閒,幽閒就是說內心寂靜,俗話所講一念不生,這個境界是什麼境界?是小乘人的境界,阿羅漢、辟支佛,甚至權教菩薩他們的境界。在楞嚴會上講第九定,這個功夫也相當的深,四禪八定,它比四禪八定還要高一級叫第九定,我們看起來這還得了!第九定的定功,諸位要見到之後,佛菩薩說法準不聽了,為什麼?佛菩薩說法不希奇,第九定了不起。第九定的定力可以能定多久?佛在經裡面講兩萬大劫,還得了!這是講阿羅漢,兩萬大劫他回小向大,他要不回小向大,不止兩萬大劫。

  如果說一個人入定,定個半個月、定個一個月再出定,這是活神仙!這樣的功夫在大乘佛法裡叫雞毛蒜皮,真正的好東西不認識,把不足道的這些小事看得比什麼都重,這叫迷惑顛倒。小乘人的境界,你看看佛在此地說的都很難聽,他們的境界是什麼?「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就是小乘人的涅槃境界,也就是第九定的境界。所以我們現在有些修定的,盤腿在那裡面壁,閉著眼睛得一點輕安,就以為很了不起,比起阿羅漢還差遠了!阿羅漢到這種境界,給諸位說,不見性,還是妄心用事。所以佛舉這個例子來說,因為當時在會證得這樣境界的人很多,就小乘聖者他們所證得的境界來舉例子。小乘人確實有不少把這個境界當作法性,而佛知道他是內守法塵。法塵有兩分,一分叫生法塵,一分叫滅法塵,他還是執吝滅法塵的境界,所以說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換句話說,根本他們就沒有見性,他們是執吝法塵,自己心裡面得到幽閒,那個幽閒是分別心,在那裡分別,自己感覺得有幽閒,這就是一種分別。影事就是不真實的,這個境界還是夢幻泡影。

  剛才說過這個法塵兩分,生法塵、滅法塵,在此地略略的給諸位介紹一下。什麼叫做生法塵?所謂生法塵是第六識,不是向外面攀緣,是向內攀緣,攀緣什麼?攀緣前五塵落在阿賴耶識裡面的印象,唯識裡面稱之為種子。譬如我們昨天辦的事情,昨天眼見的人、耳聞的聲是昨天的事情,今天我們一想能夠想得起來,昨天的事情已經過了,事過境遷,可是印象落在阿賴耶識裡頭,阿賴耶像倉庫一樣。我們五根五識緣不到,沒有辦法到倉庫裡把東西搬出來再重新看看,沒有這個能力,第六識有能力,第六識可以緣外面,與前五識起聯合作用,可以攀緣外面;又可以獨立的聯合末那識,跑到裡面去看看,它神通廣大。所以昨天的事情,或者去年的事情,甚至功夫好的,前世的事情他都能曉得。為什麼?阿賴耶識的種子在。夢中獨頭意識,睡覺會作夢,就是第六意識去攀緣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起現行,在夢裡面形成境界,這種情形就叫做生法塵。第二種,這就不是凡夫,專門指這些修道的人,他是都不外緣了。不像生法塵,生法塵我們凡夫都緣,緣內又緣外。小乘人不緣外面的境界,所以小乘人修行的特色是遠離都市、遠離聚落。凡是一般世間人住的地方,他都跟它隔離,他要找到一個很清淨地方去修行,這是小乘人的修法,他把外境都斷絕。專門修什麼功夫?向內緣,這個內緣就是此地講的內守幽閒,守住他定中的境界。這個定中的境界,給諸位說,若不是法性,就叫做滅法塵,所以它是個暗境,不是一個光明的境界。實在講,在小乘人,只知道明等一類的生境為六塵,不曉得還有黑暗的那一類滅的境界還是屬於六塵裡面的滅法塵。這個境界,諸位要曉得,《楞嚴》裡面講六結三空,六結裡面第一個是動,第二個是靜,六結三空,楞嚴會上是從耳根說的,主要是取觀世音菩薩修法「反聞聞自性」。耳根最初兩個結是動靜,如果在眼根上來講就是明暗,耳根的動靜要是明瞭,眼根的明暗也就通達。這就是說明連小乘人只知道明是塵境,不曉得暗也是塵境;正如同我們曉得動是塵境,不曉得靜還是塵境。在六結裡面,阿羅漢是住在哪一結?住在第二個結上,他就這麼大的本事。他都不曉得暗境之後還有四大關,六個關口他到第二關,他以為就見了性,以為就證得大涅槃,這是很大的錯誤。好比我們旅行,我們當中要經過六個站才到目的地,他在第二個站就誤會以為到達目的地。這是小乘人的境界,佛在此地指示出來,縱然滅一切見聞覺知,見聞覺知都是動相,動這一關你已經度過去,內守幽閑,你守在靜的關口上,就是說他不再分別、攀緣前五塵落謝影子。他要是守住,不肯捨棄幽閒的定境,講到極處他還是墮在分別法塵影事上。

  「內守」,守有能守、有所守,能守就是一般經裡面講的「制心一處」。雖然小乘這個境界,佛在這裡說得很難聽,我們做不到,我們不要說是這個境界,初禪都做不到。我們讀《楞嚴經》,千萬不要瞧不起小乘人,佛呵斥他,那是佛的地位,我們不行。這就好比佛是一個大學校長,阿羅漢是個小學畢業生,他罵他沒有學問、罵他沒有出息,行。而我們自己本身還是幼稚園的學生,望小學畢業生,那是我們的老學長,我們處處都要跟他學!所以我們絕不可以慢待了阿羅漢。輕慢阿羅漢,經上講的果報也是很麻煩,也要遭罪報;佛菩薩對他可以這麼說,我們不敢。這部經算是圓頓法門的了義經典,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通達,我們不可以輕慢阿羅漢,我們對他要像對待佛一樣的敬重。所守的就是禪定的境界,這種境界看起來好像是非常的寂靜,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靜,它還是有動,動得非常的微,而阿羅漢的定功還覺察不到。這是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個生滅就是動,這個動實在是太微細,連阿羅漢的定力都覺察不到,他自己以為是很靜了。這就好比我們看水,表面上看到水很靜,像一面明鏡一樣,照得清清楚楚,底下流得很急,我們看不出來。表面上很靜,下面流得很急,阿羅漢的境界就是這樣的。這是由於小乘、外道沒有悟入圓滿的理,所以他不通達萬法畢竟空的道理,當然他更不曉得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槃一如。這是圓實的道理他不懂得,所以離六識無別定慧之體,要從根本上來探究,他還是用的分別心。

  大乘菩薩跟這些小乘人用心就不一樣,大乘菩薩了達一切法畢竟空寂,所以人家不用分別心達到禪定的境界,這是真正的三昧;小乘人不明這個道理,是用分別心達到定的境界,就是用內守幽閒這個方式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他用心不一樣,所以他境界也是兩樣的,無分別心是真實的境界,有分別心是虛妄的境界,還是法塵分別影事。雖然我們做不到,但是這個道理明白之後,嚴格的講,不是我們做不到,如果要是我們做不到,釋迦牟尼佛說這些道理、說這些方法,那又有什麼意思?難道是故意來吊胃口,拿我們來窮開心?佛不如此,佛不但沒有妄語,佛不跟人開玩笑,佛沒有戲論。換句話說,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不肯做,我們果真肯做哪有做不到的?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對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們直下承當。所謂直下承當,理明白了,「我能做得到」,佛可以做到,菩薩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這叫直下承當,這是佛說法最大的期望。如果我們聽了佛的法,理也懂得,很感嘆:我的業障很重,做不到。佛也只好嘆一口氣:好,再來吧,再教一遍!只有這個辦法。但是佛的教學很有耐心,他不灰心,一遍不會兩遍,一輩子不成功下一輩子再來。只要我們肯接受,佛總是很耐心的來教導我們,絕不會捨棄我們。小乘人沒有這麼大的耐心,小乘人教你一遍,你要不會,他就不耐煩教你第二遍,只有大乘菩薩才有這個耐心。

  這一段還沒有講完,但是這一段文雖然不長,理很深,對我們無論在行門、在解門上都是關鍵的部分,相當的重要。這個道理說真正的明瞭,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不但是在學佛上有很大的幫助,實在對生活上幫助更多。諸位要曉得,學佛是學智慧、是學覺悟,智慧、覺悟是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假如智慧與覺悟不能運用在生活上,那我們又迷惑顛倒了,所學非所用,那這個東西學了有什麼用處?可以不必學。學了就有用,穿衣也用得上,吃飯也用得上,待人接物統統都用得上,所以這門學問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用途非常的廣泛,學了立刻就有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