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五十二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52

  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在這一段,世尊是將諸佛以及見性證得法身的那些大菩薩們,他們所見的諸法實相給我們說出來。諸法的真實相是什麼?諸位要把這幾句一定要記熟,《楞嚴經》長,不能全背,這幾句是要背的,非常重要。我們雖然入不到這個境界,常常念念這些文字,阿賴耶識裡頭增加這些印象,那個印象深,說不定哪一天遇到什麼緣,你就恍然大悟,你就開悟,你也能證入這個境界。禪宗裡面講悟入,大徹大悟,悟的是什麼?就是這個,諸佛與菩薩所證的也是這個,我們凡夫所迷的也就是迷的這個。希望諸位對這段經文要特別的留意。『見與見緣』,「見」拿現在的話來說,精神的一部分,「見緣」就是物質的一部分,整個世界、十方三世無非是精神與物質相和合的這麼一個現象,在佛法裡面說得極其微細。這一段在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上一次也講過,頂重要的就是說,物質、精神以及我們能想像的妄心都不是真實的,『本無所有』。我們現在最難的就是難在這個後面兩句。因為在我們感官當中都覺得這些是有的,怎麼會說都無所有?明明這個世界擺在我們面前,怎麼說是『如虛空華』?這就是迷悟所見的境界不相同。如果要說覺悟了以後,我們物質的身體、我們感覺的精神,以及我們世界,都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諸位這個佛還要不要學?學到最後都一場空,大概也沒人願意學。

  佛法常常講的妙法,果然要是空掉,什麼都沒有,諸位想想,這還妙嗎?不妙;如果真正有,不妙。妙在什麼地方?說它空,它也不空;說它有,它也非有,這才妙!非空非有,妙在這個地方。什麼時候非空非有?本來就是非空非有,現在還是非空非有。你大徹大悟的時候,看到這個世界非空非有;那迷惑顛倒的,還是活在非空非有的妙法之中。悟了曉得這個真相,迷的時候不知道真相。譬如我們凡夫執著有,二乘人執著空,他聽到本無所有,他執著空,實際上不空,下面一句就說得很清楚。所以佛法裡頭常講,「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這是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相雖然是妄,體是真。假如真妄果然是兩樁事情,那又不妙了。妙在什麼地方?真妄不二,妙在這裡。凡夫不覺其妙,佛菩薩明瞭這個妙。所謂迷悟,再給諸位說,迷悟要是兩樁事情那也不妙,迷悟不二這才妙。確實是不二的,這是真正進入一乘法的境界;迷悟還是兩回事情,還破迷開悟,給諸位說,是權教菩薩,我們講大乘佛法的權教菩薩,不是一乘菩薩。一乘菩薩裡面有沒有迷悟?有迷悟。有沒有破迷開悟?有破迷開悟。但是破迷開悟是一不是二,這是一乘法,與三乘佛法、五乘佛法完全不相同。

  說到無是、無非,這就是不二法門,所以這經文從前面逐漸逐漸的探討,到這一科裡面已經接近一乘法、真實法,純真無妄,講到無是無非。阿難尊者在此地似乎是覺悟,是不是真的悟?沒有,沒有真的悟。他是接觸到悟的邊緣,很可惜碰到的時候他又退回去,沒有能像禪宗大德一樣向上一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就入了境界。可惜的他是接觸到邊緣沒有進去,這種悟叫什麼?叫解悟。雖然講解悟,並不透徹,恍恍惚惚、隱隱約約的碰到邊。所以前面跟釋迦牟尼佛一問一答,滿像那麼回事情,其實並不是真正入境界。但是能接觸到這個邊緣也是很了不起的,很不容易。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的教學的手法那是妙極了,能把一個博地凡夫這樣引誘,誘到不二法門的邊緣,不是容易事情,確實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高手。我們讀經要能看出這個門道,要懂得它的意思。到這個境界,這是轉識成智的境界,轉識成智是講行,是講功夫,行必須依解;換句話說,認識不清楚,識轉不過來,可見得慧解在前。轉識成智為什麼轉不過來?所謂轉不過來的原因在哪個地方?諸位要記住,放不下就轉不過來。轉過來是什麼?就放下,放下就轉過來。放下什麼?放下識,八識放下了,八識一放下就是四智。一執著有八識,四智就沒有了。

  為什麼放不下?看不破。不知道「見與見緣,並所想相」本無所有,不曉得這回事情。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諸位想想,還有什麼放不下?心裡還有什麼牽掛?還有什麼恐懼?還有什麼苦悶?什麼都沒有了,心地乾乾淨淨,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事實的真相真正明瞭了。「見」是精神的世界,我們俗話講的靈魂;「見緣」是肉體,物質環境、山河大地都是見緣。「想相」特別指出來,就是我們這個妄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全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叫本無所有。這句話就是說明事實的真相,叫我們放下。

  放下,又怕你恐懼,這一放下,那我學佛學到頭來得到什麼?底下一句就是你所得到的。『此見及緣』,「並所想相」這句省略,也包括在其中,因為那個想相,說老實話是見裡面的東西,特別提出來,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個非常重視,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心。《楞嚴經》一開頭「七處徵心」,就是破這個想相。它是什麼?『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裡面要注意這三個字,「妙、淨、明」,原本就妙、原本就淨、原本就明。在這一句裡面,見與見緣,就把我們平常所講的六根、六塵、六識全都包括在裡面。說六根、六塵、六識這個十八界,就是說的宇宙人生一切萬法,一個都不漏。這些萬法在前面所講,與見精是相對的,為什麼?它是妄見,見精是真見。「元是」這兩個字是正答文殊菩薩之問,因為阿賴耶識見相兩分,都是依阿賴耶識自證分變現出來的,見相是同源,所以見相不二。物質跟精神同一個本源,同一個根源;換句話說,同出源於一個理體。如果說是從兩個源頭出來的,那就是有兩個體,見分有見分的自體,相分有相分的自體,在這個裡面那可以說有是有非,見當中沒有相,相當中沒有見。為什麼?各有各的自體。現在明瞭,見相原來是一體。一體裡面,難,要找一個是與非是就找不到。這個道理不難懂,為什麼找不到?一體。從體上去看皆是,從相上去看皆非,又是、又非,又非是、又非非,你要是把這個真實狀況搞清楚,佛與阿難這個問答你就會點頭,你會同意。我們不容易了解,就是實際上這個情形、狀況我們沒搞清楚。

  不但無是、無非是,這裡說得更清楚,這八識原本就是菩提自性。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的意思。菩提自性就是覺性,覺就是不迷,所以又稱作本覺真心,本來就覺。我們現在講迷,剛才跟諸位說迷悟不二。那好,迷了就不覺嗎?錯了,迷了還是覺,就是覺裡面帶了一分迷情。我們眼見一切色法,見性在見這是覺,眼識在見是迷,見性跟眼識分不出來,所以給你說迷悟不二。我們並不是不覺,我們是覺,可惜就是帶著一分迷情,現在要我們轉,轉什麼?你們諸位想,轉什麼?捨掉迷情本來就是正覺。佛講四智菩提那是方便語,哪有四智!四智是跟八識對立講的,捨去八識就是本覺,再說四智沒有意思,四智已經沒對象,所以四智跟八識是相對的說法。六祖講佛說法的原理原則,《壇經》裡面舉例子舉了三十六對,他教給他的學生如何去教化眾生,眾生提問題你怎麼答法,有一個原則。佛的答法,目的叫眾生開悟,並不是答覆問題。所以別人說長,你就說短;別人說大,你就說小;別人說覺,你就說迷。總跟他是相對的,這樣講就沒錯,釋迦牟尼佛說法就是這個辦法。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應用得很靈活,用得很巧妙?用得很靈活、很巧妙,人家一聽就開悟,不是答覆問題。為什麼不答覆問題?給諸位說,沒有問題。問題是什麼?問題是你的迷情,迷破了沒問題。

  諸位想想,清淨心中本無一物,哪有什麼問題?無是、無非是,這妙極了。像這些意思,我們要很細心去體會,粗心大意沒有法子了解。真的要入境界,細心都不行,為什麼?細心還有念,微細的妄想執著還是障礙。可是明理是第一步功夫,一定要了解本覺真心。從本以來,諸位想想,我們有沒有被情見所縛?假如我們本覺真心要被煩惱、被情執所縛,那就不妙,還妙什麼!煩惱、情執真正能夠纏縛著本覺,叫它不覺,那這個煩惱是真實的,還真有作用。不能,佛為什麼又常常說能,把你的本性纏縛住,皆是煩惱?諸位要曉得,佛那些說法叫方便說,是一層一層慢慢的引,引到最上面才把你破除掉。佛說法好像什麼?剝芭蕉一樣,先剝外面一層,外頭一層裡面還有一層,再剝,一層一層往裡面去剝,剝到最後才曉得畢竟空寂,那叫方便法。對什麼人說?對不悟人所講的。現在為什麼不講那個話?現在是快開悟,到了開悟的邊緣,所以說真實話,開權顯實講真實話。

  最後這一關突破,這個執著放下,就大功告成,告成以後怎麼樣?本來如是,所謂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諸位能把《楞嚴經》這個意思明瞭了,回過頭看《壇經》,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一句話沒得說,真正懂了,六祖到這個境界。可是神秀大師就沒到這個境界,他怎麼樣?他那個煩惱還能夠障礙他。是不是真障礙?不是的,自己以為障礙,結果就障礙。不是真正有煩惱,不是真正有外境,也並不是真正有自己,全是假的,你說冤枉不冤枉?就是事實真相沒認清楚。認清楚了,境界是「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境界能障礙我嗎?虛空華本無所有,它起什麼作用?不起作用。煩惱也是如此,也是如虛空華本無所有,煩惱能障礙我嗎?不能障礙。為什麼?本無所有。你自己要煩惱,它煩惱;你自己不要煩惱,煩惱能找你嗎?不能找你的。所以煩惱不是外來,也不是自己生的,你自己清淨心裡本來沒有煩惱,哪生的?既不從外頭來,自己又不生,你想想,煩惱從哪來?煩惱是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你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試問問你還有煩惱嗎?如果有人說,「我現在煩惱得不得了,有沒有辦法叫我斷煩惱?」你可以把手一伸,「你把煩惱拿來我看看,拿來之後我來給你斷」,他要是個聰明伶俐漢,回過頭來像慧可大師一樣,覓煩惱了不可得,那不把煩惱斷盡了嗎?二祖可大師心理不安,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覓心了不可得」,這一句話問了,回過頭來去找心找不到,七處徵心找不到,這才被達摩祖師一句話點醒,找不到。找不到,我不是替你安好了嗎?他就在那裡恍然大悟。心既不可得,煩惱是附屬於心的,煩惱是心所,心王都不可得,心所哪裡有!這是叫我們認識真相。真相認識之後,你的心平等極了、清淨極了,給諸位說,也慈悲極了,大慈大悲真心裡頭才有,妄心裡頭沒有慈悲,真心裡頭。我們講堂裡正好《六祖壇經》也講了一半多,跟《楞嚴經》一對起來看,對於這個經文的理解大有幫助。本覺真心不為情見所縛,這就叫妙;不為塵勞所染,就叫做淨,確實是不染。

  我給大家提示四句話,實際上這個四句話我也不知道講了多少遍,在佛教會大專講座就跟大家說。我是從經文裡面的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把它展開為四句,來解釋四種不同的境界。「不變隨緣」,這是如來,如來本覺真心圓滿證得;換句話說,本妙、本淨、本明圓滿證得,這個時候怎樣?隨緣。所謂是倒駕慈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能隨九法界緣,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譬如現我們人身,跟我們凡夫一樣,他自己所住的是不變的常寂光土。正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講,「即同居見寂光」,那是不變隨緣人的境界。他能隨緣就叫大慈大悲,這是佛。「隨緣不變」,這一句諸位特別要記住,那是菩薩。我們現在學菩薩,怎麼學法?隨一切眾生的緣,在裡面學不變,鍛鍊不變。不變的是什麼?就是本覺真心,在這裡頭鍊。鍊的什麼?鍊著用根,用根中之性,練習捨八識以及與八識相應的心所,把它捨掉。給諸位說,這叫大修行,你要這樣修法這叫修菩賢行,這是大修行。說實在話,也用不著什麼早晚功課,也用不著盤腿面壁,那些是什麼?那叫形式,裝模作樣。真正功夫在哪裡?就是隨緣裡頭學這個心妙淨明,修這個,這是真修行。這所講的是一乘佛法裡面的修行,那些形式是三乘所學的,才有形式,一乘裡面沒有形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一乘的修行法,我們沒有看到善財童子做早晚功課,也沒有看到他打三皈依,沒有,那是一乘修學法。修什麼?修本覺真心。就是隨緣裡頭修不變,換句話說,就是修捨識用根,就是修這個,根不變。「不變不隨緣」,是二乘,阿羅漢與辟支佛他不變。他的不變,跟前面所講的佛的不變、菩薩的不變不一樣,為什麼?佛的不變跟菩薩的不變是真不變,小乘的不變是假不變、暫時不變,時間久了他還是要變,不是真不變。阿羅漢修的定是九次第定,是用識心修的,不是稱性,所以他會變。多少時間他會變?佛給我們講,阿羅漢兩萬大劫之後才會變,辟支佛要一萬大劫之後他會變,他還是要回小向大,所以他不是真的不變。他不隨緣,很固執,他要不固執,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他就是固執,要拿孔老夫子所謂的小乘行者擇善固執,他是個擇善固執的人,他是不變也不隨緣。凡夫是「隨緣隨變」。我用這四句話來說明這四個層次境界的不相同,作用不一樣。諸位在這裡面好好去體會,你會找到一個用功的方法。我們用功是學菩薩,這四句裡面只有菩薩好學;學二乘,吃力不討好,沒結果,得的果是假果,不是真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都是假果,不是究竟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只有菩薩可以學。學菩薩要學一乘菩薩,第一個要曉得無是無非是的道理。為什麼?知道了,世出世間法都放下。不但世間法放下,出世間佛法也放下,心才真清淨;世間法放下,一肚子佛法,還是糟糕,清淨心中也沒有佛法,哪來的佛法?

  「妙淨明」這三個字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三德祕藏,是本覺真心的三種德用,叫三德。明就是般若;淨就是解脫,清淨自在;妙就是法身。法身、般若、解脫是一,一而三、三而一。為什麼?是一體,三種功德、三類的功德。《華嚴經》裡面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說哪個不是佛?不但我是佛,桌椅板凳、磚頭瓦塊都是佛,為什麼?共同一法身。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要相信。我們修學不能證得這個境界,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對於這個沒有信心。《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經,你看佛所講的,要仔細去觀察一下,一定都是有四個部分,信、解、行、證。《華嚴經》是這麼排的,《楞嚴經》也是這樣,連《彌陀經》都是這樣的。信解行證,信是擺在第一位。不相信自己是佛,自己還能成得了佛嗎?不能成佛。人很奇怪,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他相信什麼?相信自己死了以後會做鬼。諸位想想看,他死了以後焉能不做鬼嗎?為什麼他去做鬼?因為他相信他死了之後他會做鬼,這叫迷。你為什麼不相信你可以作佛?說實在的話,諸佛菩薩對我們第一大增上緣、大功勞的,就是建立我們的信心。學佛學了幾十年的佛,如果信心沒有建立,這佛就白學了,不相信自己能作佛,那真是太冤枉。

  我們要相信自己能作佛,為什麼?我們有法身,我們有般若。般若在哪裡?六根的作用就是般若。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眼見得了了分明,耳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般若。解脫,我們有沒有?有,大自在,只要你對於外面那一切不去接受它,你就自在。隨緣裡頭不動,你就自在。譬如人家罵你一聲,你要生三天氣,你就不自在。為什麼你不自在?人家罵你的那個言語,實在是不相干,你硬要把它接受過來,難過好幾天,這不是冤枉嗎?罵的那個言語音聲耳邊風吹過去就完了,不要叫它進去,你就自在。為什麼硬要把它拉進去?你又怪誰?你要仔細去找找,不能怪那個人,怪自己。好,你找找自己,誰把那個收進來的?你去找找,找到結果也不曉得;換句話說,簡直是莫名其妙。佛法什麼時候修到不怨天不尤人,你的功夫就有相當的成就。但是這只是前方便的功夫,有這種資格漸漸可以入境界。還是會怨天尤人,距離門口還相當遙遠,沒入門;到不怨天不尤人,到門口了,到門口再功夫進一步才能入門,這很重要。想想我們自己,還會不會怨天尤人?

  為什麼不怨天尤人?前面經文叫你念得熟熟的,「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你怨什麼天、尤什麼人?心裡一煩躁,有怨天尤人這個念頭起來,把這句經文多背兩遍就消化掉。曉得什麼?自己錯了,別人沒錯。錯的都是自己,外頭境界、別人永遠沒有錯。無緣無故他把我臭罵一頓,他還沒錯嗎?沒錯,為什麼沒錯?因果報應。他為什麼不罵別人,他要罵我?大概我過去世的時候把他臭罵一頓,今天他報復回來,所以他有錯沒錯?他沒錯。頂多是什麼?他報的又加倍一點,如此而已。加倍是應該的,你從前不種因哪有果?沒有果的。你明瞭這個道理,外境永遠沒錯。他是個小偷,我今天東西讓他偷去,小偷有沒有錯?在佛法因果講,沒錯。為什麼沒錯?欠他的,過去世我們偷他的偷來了,現在他又偷回去,哪有錯?沒錯。給諸位說,外面境界永遠沒有錯,錯的都是自己。你了解這個情形,心裡如如不動,你也沒錯、他也沒錯、我也沒錯,都對了;不了解這情形,人家罵你,你氣幾天,還想辦法報復。他沒錯,我錯了,錯的都是自己,沒有外境。諸位能把這個道理想通,你在菩提道上就沒有障礙,一帆風順。曉得「一飲一酌,莫非前定」,佛給我們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所受的果報,是我過去生中種的因,有因有果還會有什麼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今生還要怨天尤人,來生有好果報嗎?比現在還要苦。我現在帳都了了,我來生怎麼不自在!當然自在。所以大家要了解這個道理。

  由此可知,法身、般若、解脫,我們現在就有,人人都有,就是你自己會不會享受、會不會去用。你現在要會用、會享受,雖然是在凡夫,享受的跟諸佛菩薩也相彷彿、也很類似,怎麼不能即凡聖而見實報、而見方便?當然可以。經,我們愈看愈清楚、愈看愈明白,愈想愈可能到這個境界,沒有疑惑,信心增長。說三非三,說一非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叫做不二法門,這叫做一,這個一是真一,不是跟一二三四五相對的一,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佛法裡面講一真法界,不是一二三四五那個一,那個一跟二相對,那不是真一。這個一是什麼?萬法是一,一就是萬法,一是無量,無量是一,這叫一真。今天講數學,這個超過數學,數學裡頭一不能等於萬、萬不能等於一,這個是等於的,一是不變。在《華嚴經》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而三德祕藏就是一真法界的理體。

  這是因為前面文殊菩薩問:「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佛在此地答覆他:「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句話在《華嚴經》裡面講,就是一真法界,無是無非。《華嚴經》裡面講那麼多話,《楞嚴經》裡這個一問一答兩句話,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是這兩句話詳細的講講,那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麼?就講這兩句話。《華嚴經》裡面是細說,這裡是提綱略說,跟《華嚴經》是不增不減,這兩句就是《華嚴經》的十萬頌,《華嚴經》的十萬頌就是這兩句,這個叫一,多即是一、一即是多,這是一多不二。這個一不容易認識,特別要把它搞清楚,在這裡面當然無是無非,圓收諸法,無不如是。諸位要是體會到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所見的境界相,就跟佛與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中見的是一樣,什麼相?一切萬法清淨寂滅相,就是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在這個境界裡面,是非的名字都沒有地方安立,哪裡有是有非?總結一句話,見相是一體,見相不二,原是一真,一真一切真。

  接著底下這一句經文,『云何於中有是非是』。這個意思說明,萬象如果與見精是二體,可以說是見或者非是見;現在說明它是一體,不是二體,一體裡面就不能說是、不能說非是。底下還有一段比喻,更精闢的來解釋這個道理。這兩句文,無論在解門與行門都非常重要,要把它記得很熟。古德教給我們,「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又常常講看破放下。我們何嘗不想看破,何嘗不想放下?可是就是看不破。佛這句話就是教給我們看破的方法,你要常常能夠心裡記住,「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你就看破了。看破的人沒有不放下的,看破放下以後所得的是真實的,得的什麼?妙淨明體,所得的是一切萬象清淨寂滅。這種受用不是言語能夠形容,也不是我們這個心能想像得到的,想不到。為什麼?我們的心是妄心,本覺真心裡面的境界是妄心想不到的。第六意識的功能很大,就是我們現在的想像,我們能想過去、能想未來,能無中想到有,功能是很大,整個阿賴耶識都可以攀緣得到,但是諸位曉得,就是攀緣不到真如本性。這個道理在前面講過,就是緣不到本性,所以佛說「緣所遺者」,緣所遺者就是攀緣不到,緣所遺者剩下來的那是真如本性。古德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種享受人間天上都沒有,入這個境界,他就得這個享受。我們看看《楞嚴經》,入這個境界不難,理論講得很清楚,方法也說得很清楚。

  如果我們常常能夠提起正覺,這句經文就是正覺,「見與見緣」到「本無所有」這就是正覺。雖然曉得本無所有,可是自利利他還是積極的進行,絕不懈怠,古德所謂「大作夢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場」,還在幹,幹得很積極。雖然幹得很積極,心裡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幹得很積極是什麼?隨緣;心地一塵不染,不變。「到了這個境界,什麼都無所有了,還幹什麼?算了,什麼都不要幹了!」那就變成二乘,小乘,不變不隨緣。是不是真不隨緣?假的不隨緣,不是真的。真不變、假不變?是假的。真的不變,隨緣裡頭還是不變;小乘人他不隨緣,不願意隨緣,可見得他不是真的。

  我跟大家講修定,也是舉《楞嚴經》例子,《楞嚴經》講見性,要通過六層考試,六結三空,《楞嚴經》裡面講修定在哪裡修?動中修。我們凡夫心都是動的,境界也是動的,六結裡面第二個結就是靜,靜定從哪裡修?從動當中去修,不是叫你捨離境界去修,不是的。因為楞嚴大定是行住坐臥都是定,並不是單單盤腿面壁坐的定,那走的就不定、站著就不定、睡著就不定?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不動,要在動中修不動,這個修法。《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就是這個修法,善財童子也是修的楞嚴大定,到處旅行、到處參訪,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他修什麼?他修楞嚴大定。能夠隨一切眾生緣,那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一切眾生,能隨一切眾生緣,在那裡面練習如如不動,這是我們的榜樣。你看一切大乘經、一切了義經,不管怎麼說法,理是一個,道理是一個,名字是一個,修行的綱領也是一個,方法技巧雖然很多,可是綱領是一個。

  此地佛所講的比喻,如虛空華,虛空本來沒有花,眼睛有毛病才看到虛空有花。虛空原來沒有花,虛空原來是妙、是明、是淨;換句話說,真心裡面本來沒有見相兩分,見相兩分是業識虛妄變現之物,與空礙不礙?沒有妨礙。因此業識變現的虛妄境界要不要緊?不要緊,不礙事,理事無礙。事與事都是業識變現的虛妄境界,所以事與事也沒有妨礙,事事無礙。知道理事無礙,知道事事無礙,隨緣裡頭學不變,諸位想想,有什麼難處!理跟事有礙,事跟事有礙,那隨緣裡頭修不變是障礙,修不成。我們現在感覺到處處有障礙,就是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果然明瞭,那真是清涼大師講的無礙法界,一真也叫無礙法界;換句話說,有礙就不真,真決定無礙。你要是生在一真法界裡頭,決定無礙,事事無礙,這才能得大自在,才能夠大慈大悲,恆順眾生,不壞世間法,普度一切眾生,是這樣隨緣。而不是破壞世間法來接引大家,不是;不壞世間法來接引大家、來普度眾生,這叫大慈大悲。所以佛教裡頭沒有革命,為什麼?它沒破壞,它只有建設,它沒有破壞。它的方法就用教學,變化氣質、變化境界,眾生根性利的接受得快、轉變得快,根性鈍的慢慢來,佛菩薩教學絕不著急。我們凡夫很著急,為什麼?只看到一世沒有看到後世,也沒有看到前世,無論什麼事情都想在一生當中完成,這個麻煩就大了。佛菩薩知道有三世,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不著急,這一生不能度,來一生;來一生還度不了的,還有來一生,生生世世佛菩薩都照顧我們,慈悲至極。

  經文到這裡,這是把文殊菩薩所問的,佛答得清清楚楚。這一番問答文字非常簡潔,文字很短,意思很深,可以說佛法的精華都在這一段當中,要細細的去體會,多多去讀它。下面佛再次用比喻,怕的是前面講得太簡單、答覆得太簡單,不容易悟入這個境界,再用比喻來說明。這在佛法教學裡面是常用的方法,法說之後用比喻,比喻以後有的時候還用因緣,我們講的三周說法、三轉法輪,用意都是想大家真正能夠明瞭、能夠覺悟、能夠回頭,這是佛陀教學目的的所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