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六十一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61

  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這個經文接著前面一段來的,世尊在此地與阿難尊者反覆的辨別見明、見暗的問題。世間人往往把見明認為是有見,見暗就不見,在我們平常常識都是這麼講。白天的時候看見沒有?看見了;到夜晚的時候沒有燈光,看見沒有?沒有看見。這個話實在是顛倒的,沒有看見,暗不是看見了嗎?怎麼說是沒有見?仔細去觀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見解、言語顛倒,錯亂得實在是太離譜。可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沒有留意,好像習慣了,大家就這麼說,其實是很大的錯誤。在佛法裡面是要教我們認識事實的真相,不允許有錯誤的見解,也不允許有錯誤的言詞,這樣子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經文前面兩句大意都是講的見性,見性沒有日月燈,這就是光明的來源,沒有明之緣,我們就叫它做不見,『名不見』,名是名詞,我們就給它一個名字叫不見。要是真的不見,那連暗也不見,才叫做不見。雖不見明,可是他又見到暗,由此可知,他是不見明相而已,不能說沒有見,說沒有見這是錯的。這是一般常識,很容易體會到。

  在唯識裡面講眼識九緣生,第一個條件就是明,可見得沒有明的時候眼識不生,在黑暗當中見到暗的時候,諸位要記住,那不是眼識見,那是見性見。眼識在九緣裡頭有明,九緣裡頭離了一個,眼識也不能生起。從這裡就能夠體會到,見性與眼識有什麼不相同的所在。什麼時候是眼識與見性聯手起作用?這是在明這個緣當中,見性跟眼識起聯合的作用。沒有明的時候,換句話講,沒有眼識,單獨是見性起作用,這是我們自己能夠勘驗的。而佛在楞嚴會上,這個經雖然講得還不太多,這樁事情大致我們也能夠了解一些。如果細心來觀察,這裡面境緣確實是相當的複雜,決定不是一個單純的。見明之見,所謂虛妄眼識遍計執情,明暗都能夠見,這是阿賴耶的見分,是依他起性。見分如第二月,遍計所執的眼識如水中之月,第二月就是捏目所見的二月,比起水裡面的月影要勝過多多。說到第二月,就是阿賴耶見分之見,還比較容易體會到;確實見性之見不容易體會,要到真正能見到見性之見,這才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才能派得上用場。這是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希望大家特別留意,學佛就為了這麼一樁事,《法華》裡面所講「一大事因緣」。再看下面經文,這是佛再叫著阿難: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

  都有一個『不見』,明就不見暗,那也不見;暗則不見明,又是不見。

  【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諸位想想,哪有這個道理?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這個經文好懂,好懂的我們就不必多說。明暗是外面境界相,境界相在變化,見性沒有起變化,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怎麼能說不見?在本經世尊前面種種開示,我們應當還能夠記得,見性確實是脫根脫塵的。明暗是塵,是色塵,眼是根,眼睛瞎了,盲人他也能見,可見得見性是獨立的;換句話說,見性豈是四緣所生?這已經就答覆明瞭了。阿難誤會見性是緣生的、是因緣生法,我們由事實上種種來證明見性不是緣生的。這底下就做結論: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這是就眼前現量的境界列舉出來,讓他自己去辨別,能見之性與所見的境界不一樣。明、暗、空、塞是所見的境界,能見的見性在境界裡面是獨立的,不為境界所轉。境界是緣生的,明暗空塞都是緣生的,凡是緣生的就是生滅法,也就叫做有為法。不是屬於緣生的則是無為法,有為是假的,無為是真的,這是講這一分帶妄之真,這是說見性。見性雖然不是緣生,但是諸位要曉得,在唯識裡面講得很清楚,依舊是自己業識變現之物,它是阿賴耶的見分,比起純真無妄的妙覺性還要隔一層。我們講見性,是要以純真無妄的妙覺性為目標,絕不是止於阿賴耶裡面的見性,這雖然是高明,問題還是很多。像這些境界,我們雖然在初學也應該略知一二,為什麼?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不要發生誤會,這一點很重要。

  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連阿賴耶的見分也沒有見到,何況是真如本性?佛在小乘經裡面所講的多半只講到六識,阿賴耶跟末那不是不講,很少講,由此可知,阿羅漢的智慧有限。大乘法裡面常講阿賴耶識,可是得見性的菩薩才能夠明瞭。這一門學問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妄念分別,這是我們沒有法子離開的。在本經阿難尊者就示現一個例子,確實我們學東西就跟阿難一樣,佛這個問題跟我們講了,想想又生另外一個問題,枝枝節節是不勝其煩。佛也了不起,不厭其煩一樁一樁來解釋,這在修學之中就稱作叫漸修。他是遇到這麼個好老師,這個老師是高手,層層給他剖析。如果我們遇不到這個高手,幾次解釋還不能懂就算了,這孺子不可教也,那就難了。佛祖確實是不一樣,他有耐心,只要你肯學,總不捨棄,以種種善巧方便誘導我們悟入。楞嚴一會我們就看到佛的教學。再看下面經文說: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四義』就是講明、暗、塞、空,『成就』是講以此為例,就是用這四個法子證明能見的見性不是所見的境界,現在也就是例此而已,這是四義成就。從這個比喻當中,『汝復應知』,復是又,你又應該要覺悟,知就是覺悟的意思,你要有知覺。『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這兩句話很重要,這裡面一共有四個見,這四個見字有真見、有妄見。真見見到妄見的時候,真見是見性,妄見是指眼識。下面一句,「見非是見」,真見非是妄見,這比見性見境界又要深入一層,為什麼?妄見也是能見。真見是能見,妄見也是能見,能見見能見,比能見的見性見外面的境界,這要差很遠,明暗塞空它不能見,它是所見。這樣說,這兩句諸位就有了一個概念。什麼是真?真到什麼程度?要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來講,逐漸講到純真無妄。十番顯見,上來八番都是帶妄之真,第九、第十這兩段,漸漸把帶的一分妄也要脫掉,這個兩句逐漸向純真無妄上走了。

  「見見」,上一個見是指妙明真心,我們講的本性。本性裡面本來無一物,哪裡還有個見?由此可知,這一個見是方便說。本性有本覺,不得已將本覺說之為真見,只有言詞,絕不能執著。我們之所以沒有法子悟入,說了個真見,就執著還有個真見、還有個妙明真心。這些名詞要曉得都是廢話,佛所謂黃葉止啼,要曉得他的用意,我們既不能離開它,也不能執著它,這樣才能夠悟入。離開它,我們沒有依靠,好像行路沒有個方向;執著它,變成障礙,動彈不得。所以,要懂得方便。這就好比第一月,這是真正的月亮。第二個見就是阿賴耶的見分,見精明元,有如捏目所見的二月,第二月,前面講得很多。佛在此地告訴他,你又應該要知道,真見的見性、真性,照見阿賴耶見分的時候,這個真見純真無妄,就連阿賴耶的見分都比不上,何況眼識那個妄見?眼識之見,見量可以說太小了;阿賴耶的見分,這個見量就相當之大。

  我們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識所變,阿賴耶的見分的能力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它有這麼大的能力,可是它是第二月,它不是第一月。為什麼?阿賴耶的見分裡面不覺,真性的真見是覺。幾時我們見色聞聲,像六祖所說的,一一見中、一一聞中生無量智慧,那個時候就是你真見在用事,境界就大大的不相同。真見跟妄見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為什麼叫做真、叫做妄?覺的時候叫做真,迷的時候叫做妄。阿賴耶與真如本性是一不是二,覺的時候叫真如本性,迷的時候叫阿賴耶,就是這麼回事情。由此可知,關鍵就是在迷悟。可這個話實在是說得太多,說多也就是為了這一樁事情,多即是一,是為了這一樁事情,一即是多。諸位果然要想悟入的話,一定要在根本上下手,像我們中國禪宗所用的方法,我們過去講過《禪宗集》,講過《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是禪宗最著名的語錄,我們讀過,都是叫我們要從根本上下手。根本下手是什麼?根本是一,不二。《維摩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這確實是最快捷悟入的一個法門。念佛法門就是修這一個法門的代表,你看念佛的宗旨在一心不亂,這不是講一嗎?一心不亂就悟入了。

  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在一心不亂上用功夫?我們二六時中忙什麼?諸位要是忙著一心不亂就有悟入的指望。要是愈忙心愈亂,這個事情就麻煩,那跟諸位說,這一生又要空過,沒有機會悟入!佛法對於一切眾生是平等的,絕對公平、決定沒有偏心。諸位想想,如果要是有偏心、要是不公平,你們看看五祖,神秀那一夥人跟五祖三十多年,給諸位說,情同父子。到最後傳法傳給一個不相干的人,還是個沒有開化的人、是個野蠻人,又不認識字,來了八個月才見兩次面,就傳給他。諸位想想看,當時那些大眾當然不服氣,經裡頭雖然沒有明說,我們能想像得到,大家心裡都是不平、怨恨,祖師老糊塗了,怎麼把衣缽傳給那個人,所以大夥商量才派人去追,想把衣缽搶回來。佛法是公平的,神秀大師雖然跟了三十年,沒悟,為什麼沒悟?沒有到一心,還是三心二意。你看他呈偈子的時候,又想送去又不敢送,搞了多少次,最後沒有辦法貼在牆上。心不一,沒入門,心裡面有疑惑,六祖心裡沒有疑惑。

  《壇經》,我也一再的跟諸位說,是大乘佛法的綱領,尤其是《壇經》裡面曹溪原本裡頭的第一章,第一章就是一部完整的經,序、正、流通三分具足。那是六祖當年在大梵寺一次的開示,一天所講的,是一個完整的講記。六祖大師的講記最完整的就是這一篇,向後都不是,那是集起來的,是分門別類集起來的。就是第一章是他完整的一個講記,那就是完完整整的一部經。諸佛所謂上上乘法是盡在裡許,那一章要是悟了,一切都悟了。我們在這裡面仔細去觀察,悟與不悟就是我們心能不能做到一。怎麼講一?在一切法裡頭都不起分別,心才一,那個心才起分別就是二心、三心,哪裡能夠一?諸位要知道,分別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執著是第七識的事。你要是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轉識成智,智是從一心裡面生的,一心才生智慧,二心不會生智慧的;一心是佛法,二心是世間法;一心就是聖人、是佛菩薩,二心是凡夫,這叫關鍵的所在。

  妄見是什麼?就是分別。分別見、執著見,在一切法裡頭生種種見解,這就叫妄見;真見裡面決定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只要把這些東西擺脫,像六祖大師一樣,入一真法界,這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現在學佛最放不下的,給諸位說,身見,這在煩惱裡頭是第一關,第一關不容易打破。什麼都要為了這個身來想,要名是這個身,要利也是這個身,要怎麼樣享受也是這個身,身害死人。在這個身見裡面起無量無邊的誤會,把虛妄、假的當作真的。佛給我們講真實法,聽是聽了,偶爾點點頭,根本就不相信。所以無量劫來還在生死流轉、還擺脫不了輪迴,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什麼時候能夠像六祖一樣,什麼都不想,心裡面乾乾淨淨、一絲不掛,本來無一物,這就入境界了。這個時候真見之體就擺脫妄見,擺脫妄見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就是《維摩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法華經》裡面講的入佛知見。這一節經文裡面所說的,這是境智不二,所以說名為見。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見猶離見』,是說真見的自體尚且離見精明元,尚且不是見分之見以及見聞之見可及,所以說『見不能及』。這個話要是一下體會不過來,還用前面月亮來比喻,捏目所見的二月,以及水裡面現的月影,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水中之月跟捏目所見的二月都比不上真月之體,這是說「見不能及」。下面話就是責備阿難尊者,『云何』,就是為什麼你還要說因緣生或者是自然有,『及和合相』?到下文佛又舉一個比喻,比喻見與眚,眚就是眼睛有病,說「眼眚之時,眼非是眚,眼猶離眚,眚不能及」,跟這一段句子非常相似,但是意思很容易懂。但是見精帶一分妄,已經不是因緣、自然、和合,它帶一分妄,那一分妄是迷,帶一分迷情而已,也就是不覺。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它是帶了一念不覺,那一念不覺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因緣的。如果要是因緣,那就不叫妄,那就真是了,沒有因緣,這才是假的,有因有緣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了。非因非緣,也不是因緣自然和合有的,這是講帶著一分迷的見性、帶著一分不覺的見性都是如此,何況純真不帶不覺的真性?真實的見性,在此地也不得已給它安個名字,叫清淨實相。我們千萬不要執著這個名相,一執著這個名相,真性就又帶一分妄了,這個名相就是妄。所以我們是循佛的言語要去悟入,不可以死在句下、不可以隨語生解,要緊在此地。經裡面常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譬如真月不帶二月之相;即一切法,譬如二月就是真月之體,這個見見非見之性亦復如是。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所示現的是小乘的身分,佛陀在這裡責備他,就是責備二乘權教菩薩氣量太小,『狹劣無識』。為什麼說他氣量太小?他們是處處著相。佛過去所說種種教誨,拿現在的話也真是好學生,都是記在心裡不忘。我們看他是不是算個好學生?老師的教訓都是記得不忘,在世間法裡面是好學生,出世間法裡頭就是笨學生。世間法普通來講是好學生,世間法第一等教學裡頭也不是好學生。世間法,諸位看看《禮記.學記》裡面,「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你記得再多,博聞強記不算高明。可見得世出世間高明的教學是教你開悟,不是叫你記得多,說多說少都沒有關係,要緊的是開悟。有些人久聞才開悟,有些人一聞就開悟,要緊的是在悟,不在多聞。

  我們看看《壇經》真正是發人深省,《壇經》上所記載的,六祖大師見五祖,只談了幾句話,這一問一答只三次,而且問得也簡單,答得也簡單,就派他做苦工去了,這一做做了八個多月都沒有見過面。第二次見面是隔了八個多月,五祖跟他頭一句話就說,我想想你的見地很管用。諸位想想看,八個月以前談的幾句話,五祖記得那麼清楚,那個見是什麼見?諸位要曉得,那是正知正見,那是佛知佛見。我們要是輕易就看過,那就對不起祖師!可用,用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佛知佛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日常生活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五祖這句話就是給他證明、印證,你已經入一真法界。所以他那個幾句話言語那麼簡單,其味無窮,你要是細說說不盡。絕對不是一天到晚在那裡博聞強記,在那裡研究討論之流。像神秀大師他們那一幫人就是幹這個,天天在研究、天天在討論,搞了三十幾年還沒有入境界,還是障礙,這就叫「狹劣無識」,狹是見地不真,得少為足這叫劣,既狹又劣,所以叫無知、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清淨實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是一真法界,那個名字不一樣,意思完全是一樣的。

  在這一大段經文,這是末後的這一番,從「見見非見」這四句開始,都是講純真無妄;換句話說,就是指引我們契入清淨實相,實相就是真心。可是我要說真心,這兩個字很難懂,一般人乍聽這兩個字也是隨語生解,「真心,我的心很真,不假」,實際上心在哪裡?你看看《楞嚴經》前面「七處徵心」,心在哪裡?心在哪裡都不曉得,不要說真心、妄心,不管它真與妄,心在哪裡?你看楞嚴會上前面七處,阿難在找,找內,內也不是,找外,外也不是,中間也不是,有也不是,無也不是,你看看心在哪裡?可是這東西真有,不是沒有,既然有,為什麼找不到?阿難跟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表演的那一套,就是叫我們覺悟。心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無不是,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經前面我們念過,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無不是因心成體,心是一不是二。不是說我有個心、他有個心、你也有個心,那是妄心;真心是一,不但一切有情是一個真心,無情也是這個真心變現出來的。

  所以《華嚴經》裡面才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要不是一心為理體,諸位想想,怎麼能同圓種智?這是事實的真相。實相,實相本來就是清淨的;換句話說,不清淨就見不到實相。由此可知,佛在《金剛經》上叫「諸菩薩摩訶薩」,那個諸菩薩摩訶薩是從初發心到等覺,統統包括在其中,佛那麼鄭重的來告誡,「應生清淨心」,為什麼?清淨心就能證得實相,實相就是徹底的悟解、大徹大悟。怎麼樣才能夠生清淨心?佛又慈悲教給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個心就是清淨心。可見得我們的心不清淨,就是住境生心,我們生的是妄想心,心裡面有一物就永遠不得清淨。不但世間一物不能住,色聲香味觸法,那個法裡面包括著佛法,世間法、出世間法、佛法都包括在其中,佛法也不能住。所以佛才告誡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把這些大經大論擺在眼前,佛是橫說豎說、深說淺說、長說短說,無不是說這麼一樁事。所以給諸位說,一經通是一切經通,一門入一切門都得到了。

  現在最難、最麻煩的,如何叫我們心不住在六塵上,這就是平常講的放下,把六塵放下。六塵包括六根,因為六根是屬於色塵,念佛人常說放下身心世界,就是《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那個生的心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你就見到清淨實相。所以我們一想到自己這一生就迷了,想到我明天生活怎麼辦就迷了,覺悟的人絕沒有這一念,迷才有這一念。孔夫子在陳絕糧,釋迦牟尼佛三月馬麥之報,試問一問,釋迦牟尼佛那時候沒飯吃了,會不會著急我這麼大團體一千多人沒有人供養,明天怎麼辦?佛如果要動這一念,那就是墮落到凡夫地。不但佛沒有這一念,佛那些弟子當中也沒有這一念。我們行嗎?所以,想想人家為什麼悟,我們為什麼迷?這個真是要緊關鍵的所在。人家不要說是沒飯吃他不動心,你看僧肇大師所講的,「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如如不動,他殺頭的時候伸其脖子,砍了就像砍春風一樣,他不動心。正是《金剛經》上所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他的心總是清淨的。

  給諸位說,清淨心中沒有生死,一心裡面沒生死,生死了了。怎麼說生死了了?生死不二,他到這個境界確實是不二。我們現在怎麼樣?為什麼貪生怕死?因為生死是二不是一,肚子飽跟肚子餓是二不是一。什麼時候我們能把這個迷情打破,破了之後你得大自在,你跟從前完全換了一個人,超凡入聖。這個聖是大聖,地位在二乘、權教之上,為什麼?二乘、權教還沒有這麼灑脫。你看看小乘雖然出了三界,他不度眾生,為什麼?眾生太麻煩、太難度,剛強難化,算了,還是少惹他好,還是做自了漢去!不惹這個麻煩,這就是心依舊不是真正的清淨。比起我們,他是清淨,他是放得下,比起那些大菩薩他還是放不下,他不肯隨緣。

  佛在這段末後說『吾今誨汝』,這句話總包括前面十番顯見,不要聽了「吾今誨汝」,以為就是上面這幾句話,不是的,是整個十番顯見,這是一會所說的。『當善思惟』,善思惟是說要善自體會,體會迷妄要捨棄,真性要趕快證取,妙覺明性這是真的,我們趕緊要取。『無得疲怠妙菩提路』,「疲怠」就是因循茍且、悠悠忽忽,這是眾生學佛之所以不能成就的大毛病,放逸、不認真,不曉得在道上精進,天天去搞名聞利養,不曉得了生死而貪生怕死。這都是把方向搞錯,走入了歧途。好像我也跟你們諸位說過幾次,我過去在香港講經,有些年輕的人要來跟我學,我就告訴他兩個條件。他問我是哪兩個條件?我第一個條件就說,學講經、學弘法第一個條件要不怕死,怕死不能學。第二個條件不怕窮,為什麼?走這個路子沒有人供養,心裡不要求著將來有人供養。就是名聞利養要放下、生死要看破,人能下這樣的決心一定能學成,那就不難。

  這兩個條件不具足,諸位曉得,香港那個地方花花世界,誘惑的力量太大,在那裡搞經懺佛事。我當年在那個地方的時候,普通一個出家人,剛剛出家二、三個月就去搞經懺,每個月收入港幣大概三千塊的樣子,你說這個誘惑力量多大。那個經懺佛事三個月就行了,就學會,馬上就可以賺錢。趕個一年,自己就可以買個公寓房子,搞個兩年買兩棟,還可以一棟出租。所以香港法師,哪個不是港幣幾百萬的財富?富僧,不是貧僧,從前是貧僧,這是富僧。你要是學講經、學教,最低限度要學十年,人家學三個月就賺錢,你學十年還未必能賺錢。為什麼?你要是沒有法緣,講了都把人家講跑掉,哪裡能賺錢?天天要準備挨餓。所以我告訴他,要不怕死、要準備挨餓才可以學,否則的話還是搞他們那一套,那很現實。這是學佛的先決條件,就是你有沒有這個認識?你願意走哪條路,隨你選擇。

  這個地方「無得疲怠妙菩提路」,該放下的要放下,該取的要趕快取,取的什麼?一心,明心見性,取這個。絕對不要起念,「這個有道德的人,他還會挨餓嗎?他還會受人瞧不起嗎?」你有這一念就錯了。釋迦牟尼佛在當年瞧不起他的人多得很,提婆達多處處找他的麻煩,六群比丘那都是學生內部搗亂,外有障礙,佛都如此!六祖大師得了衣缽,你看多少人要追他,還要殺他。我們的德行能比得上佛嗎?能比得上六祖嗎?我們今天受這點難算什麼?這點苦難都熬不過去,還想有成就嗎?所以這是應當要反省、要檢點。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不但是言教,他一生的遭遇就是身教,給我們做榜樣的。那個時代人心都厚道還如此,我們現在生在這個時代,給諸位說,是人騙人的時代,最凶險的一個時代。我們要禁得起考驗,要真正去抱定一個決心,學一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把我們自己的腳跟站住,絕不同流合污,寧死不爭,這樣在道業上就有成就,才能解得如來真實義。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