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七十一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71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八頁,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前面我們講到二種見妄,正是無明深惑,都是由業果生起的。佛在此地告訴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認識這個事實的真相,認識之後就能夠做到返妄歸真。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學佛的同修們特別要注意到,學佛與佛學這個界限一定要清楚。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善知識們所傳的是學佛,不是佛學。佛學是晚近時期的產物,固然在從前也有,太少了,這兩者目的不相同,方法當然也就不一樣。學佛的目的是要除諸生死因,是要『圓滿菩提』,是求『清淨本心,本覺常住』;佛學的目標不在此地,佛學是把它當作一種世間學問來研究,其果報是在學術界裡面獲得一個地位,博士、碩士的佛學家頭銜,其目的不是為了離生死、明心見性,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是學佛還是搞佛學?搞佛學沒有法子返妄歸真,只可以說是妄中再加妄,歸不了真,唯有學佛才能夠返妄歸真,這個意思在前面已經說過。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真正能夠返妄歸真,就是今天這裡所講的三句。「圓滿菩提不生滅性」,這個時候才真實的明瞭和合無自性。無自性之性本來就是圓滿菩提智慧,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就是智。圓滿是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是真實的智慧,惑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就是不生,不淨就是不滅。古德常說「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就是證到如來的果位,也沒有說增加一點點;縱然墮落在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點點,不增不減。你能夠見到了,就叫佛、叫菩薩;你要是迷了,就叫凡夫、就叫眾生。由此可知,凡聖只不過是迷悟之名而已,除了迷悟之名外確實什麼也得不到。這兩句的意思,也正是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個境界就在我們眼前。

  剛才跟諸位說,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我們為什麼見不到?諸位聽經要是聽多了,我這一問你就答出來,雖然你功夫沒有到,為什麼?聽得耳熟,聽多了就耳熟。耳熟了有好處,為什麼?你現在提不起觀照功夫,是你熟得不夠,還沒有到完全的純熟;到完全純熟,那你就時時刻刻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在一切境緣上提不起觀照功夫,還是熟得不透。怎麼說是聽得耳熟?因為我們講座常常在講。我們用的妄心,所以見不到真實的境界;妄心要是除了,當下便是。什麼是妄心?生滅心。諸位想想,我們現在用心是不是生滅心?生滅心是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唯識學裡頭詳細的說明這個現象是虛妄的現象,我們這個虛妄的相就是不能夠放下,捨不得,原因是對事實真相不明瞭。

  由此可知,唯識學說明這個事實真相,目的在什麼地方?目的叫我們放下。統統都明瞭當然可以放下,不勸你放下你也放下,這叫學佛。所以在今天佛學與學佛,諸位必須要有慧眼、要有法眼,才能夠辨別得清楚。千萬不要走錯了路,不可以走向歧途,那我們又要費三大阿僧祇劫;如果這個路子走正確,我們這一生決定可以成就。我在這裡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諸位好好的去想想。大家可以在《大藏經》裡面去查查,古來的大德代代相傳,傳的是佛法,傳的是見性的方法,傳的是斷妄想的方法,傳的是證一心的方法,你們仔細看看是不是這樣;而不是增長我們的妄想,不是增長我們的分別,不是增長我們的執著,佛學與學佛從這裡界限就分明。佛學裡面有執著、有妄想、有分別,學佛裡面則離開這些東西,才能夠到「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我的提示不必太多,太多了又要惹麻煩,我的話就講到此地,諸位細心去體會。

  學佛的作用,是指導我們的心行走出迷妄,達到真實。真實就是「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生滅是什麼?是生滅心,妄心。這個生滅心相當的複雜,生滅盡了這個時候現前的是寂滅的境界,寂滅的境界也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無生法忍」,確實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一切法是生滅的,一切法有生有滅,諸佛菩薩見一切法不生不滅。見到不生不滅是真實相,見到生滅是虛妄相。換句話說,你要能用不生滅的心,就見到不生滅的境界;你用生滅心,見的就是生滅的境界,就這麼回事情。《楞嚴經》交光法師教給我們「捨識用根」,前面「七番破處」的目的在此,「十番顯見」的目的也是在此,乃至剛剛講的這一段,二種妄見目的也不例外。套一句古大德的說法,果然是個聰明伶俐漢,言下必定有個悟處。這幾句就是悟的境界,關鍵就是要把生滅心離開,然後自然證得圓滿菩提,這是智果,我們講智慧的果報。不生滅性是斷果,在因地修行我們講智德、斷德,這裡是要證果了。智是菩提,斷是功夫,我們在初學的時候所謂是解門、行門,智果是解門的圓滿,斷果是行門的圓滿,解行都圓滿。諸位要問,幾時才能圓滿?我跟諸位說,沒有一定,有人一天、二天就可以圓滿,有人得一年、二年圓滿,有人三十年、四十年圓滿,有人生生世世都不能圓滿。你想想這問題在哪裡?前面都已經說過。

  下面這兩句就是智斷圓滿之後的境界,我們也可以說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這個大菩薩是什麼菩薩?這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不是普通菩薩。他已經成佛之後再退回到菩薩地位上,這樣的菩薩我們稱大菩薩。像經裡面所說的文殊、普賢、觀音,都是早就成佛,退在菩薩地位上。還有經裡面常說大阿羅漢,這些大阿羅漢也是成了佛,退在羅漢位次上。像我們常常看到的舍利弗、目犍連,這也是早就成佛了,他是退在阿羅漢的地位上,那是他們的境界。「清淨本心,本覺常住」,這兩句實在值得我們羨慕。兩句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表明它是恢復本有,不是從外來的,證明前面所說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本有的。「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是本有的,換句話說,是不是修得來的?不是。第二個意思,表明要必圓滿涅槃,正顯本心由來清淨。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滅,在四諦法裡面苦集滅道,滅就是涅槃,滅的什麼?滅的是念頭、滅的是妄想。換句話說,圓滿的涅槃,就是六根接觸六塵不再有一點點的妄念,妄心決定不起,這才圓滿。滅煩惱、滅妄見,我們本來的清淨心就現前,帶著一分也不行,帶著一分那還叫無明,還是見不了性,那一分無明就是障礙。

  圓滿菩提,正顯本覺由來常住,性修雙即,這是一個真正懂得修行的人,即性即修、即修即性,性修不二。我們現在在修學上所遭遇的困難,就是性與修是兩樁事情,修不能與性相應,性不與修相應,所以修得很苦,叫苦修。苦修能不能得個結果?得到的結果是太小了。勤苦一生的修學得個人天的果報,這不是太小了嗎?再說果然得到人天的福報,還算是好的,還有一生苦修,連人天福報還得不到,那就更冤枉了。假如我們的修行與心性要是相應的話,性即是修、修即是性,這個果報就不可思議,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圓滿菩提不生滅性」,就能夠證得,在禪家講的明心見性,念佛人所說的一心不亂,就可以證得。由此可知,修行要是不明瞭道理,不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要想不盲修瞎練真是太不容易!別聽到人家說盲修瞎練,我們聽起來心裡很不高興,可是怎麼樣?事實確實如此。到了性與修相應,前面所講輪迴世間就可以永遠的擺脫掉,這是大事,這叫做佛法。所以我勸同修們不要搞佛學,我們要學佛,我們走古人的老路子,不走今人時髦的路子,才能有真實的受用。

  本經,自從第一卷一直到此地,這是一個大段落,正所謂無始根本生死永斷,無始菩提涅槃才得圓滿。《密嚴經》上說,「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這首偈說明真妄不二,性相一如。什麼叫如來清淨藏?這句話裡面頂重要的就是清淨兩個字,沒有清淨,如來也沒有了,藏也沒有了。何謂如來?《金剛經》佛解釋得很清楚,「如來者,諸法如義」,《金剛經》上說得非常透徹。諸法如義又怎麼講法?那要講起來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就是說個諸法如義。從綱領上講《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天台大師講的百界千如,就是諸法如義的註腳。這個我們也在《法華經》裡講過,我們在「玄義」裡講過,將來在經文裡頭還要詳細來給諸位討論。藏就是寶藏,就像倉庫一樣。世出世間一切法圓滿具足,一法也不缺,這叫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萬德萬能那就是藏的意思。我們要學佛就是求的這個,能不能求到?能求到。為什麼?是我們本有的,不是從外得來的。佛心清淨,佛的德能現前;我們心不清淨,我們的德能不現前,就這麼個道理。大家千萬要記住這個綱領,學佛學的是清淨心,只要心清淨,功德就圓滿,不但圓滿,周遍法界;心不清淨,做再大的功德不圓滿,為什麼?與性不相應。

  我們電台的廣播,由於我們經費不足,恐怕廣播要停下來。有人就說,某人做事有始無終。如果我要做了事,那真是有始無終,我告訴諸位,我沒有做事;換句話說,我根本沒有開始,哪有終!他看的是有始無終,那是他看的。我看的時候我沒做,所以我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我們學佛就要從這個地方學,凡是我們已經盡了心、盡了力,我們所做的功德念念圓滿。過去貧困的人家修一天的功德,他這一天是圓滿的,為什麼?他只有這麼大的能力,而且心地是清淨的,這是圓滿。富貴人家天天做功德,心不清淨,天天做也不圓滿。再給諸位說,清淨心做一天、半天,這個功德都是有始有終、清淨圓滿,這是真正的始終,絕不是世間人所能夠了解的。我們做的是利益一切眾生,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希求的心,沒有攀緣的心,這個心多清淨!出家人除了三衣一缽之外,是一無所有。

  講到福德,我們一定要明白,有自己的福慧、有眾生的福慧。自己的福慧是什麼?是清淨心。心清淨,心裡面沒有事,什麼事都沒有,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人有福了,心沒事。心沒有事,身就沒有事,身心無事,這個人有福有慧,福慧都具足。而不是說有財富就叫有福,那錯了,有財富、有地位,心不清淨,沒福報。諸位還要曉得,真正的享福就是身心無事,這就叫享福,遊山玩水、遊戲人間、天真無邪,這是有福有慧。眾生有福,就是諸佛菩薩、聖賢的教化能夠大行於世間,這是眾生有福。教化能大行於世間,當然需要財富建大道場,有種種設施使得大家都能得到方便。所以眾生捨財出力廣種福田,他那個財力種到什麼?種到清淨心地,這個種子種下去將來會開花結果。如果他的財力種到石頭上去,諸位想想看,種是種得很多,後來不會開花結果的,這諸位要曉得。

  出錢出力要想廣種福田,先得有慧眼認清楚這個田,這個地方種種子下去會生長,那個地方種下去不會生長,盲目的瞎種那不行,那種下去不會有結果。今天說真正的福田,有幾個人認識?有幾個人頭腦這麼清楚,辨別得這麼分明?可見得這個事情不是容易事情。唯有清淨心才能夠辨別,才能夠分得清哪是真、哪是妄,哪是肥沃的田地、哪是沙石?不必問別人,也不必去問佛菩薩,自己心清淨就看得清楚,就明瞭了。由此可知,如來藏跟阿賴耶是一不是二,但是這在清淨心中才是一不是二;在分別心裡面是二不是一,所以不能見性,不能成就真正的福田。既然如來藏跟阿賴耶是一不是二,諸佛心清淨,所以叫他如來藏。除佛以外心都不清淨,這個不清淨,簡單的講就是妄想執著。佛在《華嚴經》裡面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之所以不能證得,就是由於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真永遠是純真,真不會變成妄的。妄是什麼?從真起妄,妄是虛妄,妄不是真。但是這個妄要是不能夠看破,妄妨礙了真,妨礙什麼?妨礙自己認識真,妨礙自己受用真。我這裡特別強調的是妨礙自己,不妨礙他人,他人證得的時候不妨礙他人,只妨礙自己。由此可知,迷悟與別人都不相關,與環境也不相關。諸位要能把這一點看破,你就不必看相算命、看風水,為什麼?所在之處無不吉祥。那就是《華嚴經》所講的一真法界,淨土裡面所講的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哪裡有不好!由此可知,真正學佛人無論是修學哪個法門,研究什麼經論,要曉得方向跟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破除妄想執著,這就對了;如果不能破除妄想執著,必然是增長妄想執著,那就錯了,只要它增長妄想執著這就是佛學,不是學佛,佛學與學佛的界限就在此地。

  經典講到這個地方,說明真心隨染淨之緣,我們把它叫做聖者、凡夫不同的稱呼。可是凡夫無始劫以來,唯識裡面所講的,名言習氣很重,就是執著名字相。一聽說這個名字又起執著,不但不能破執著,不能離妄想,又增長執著,又增長妄想,這就叫迷。我們自己好好的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所謂利根,他是什麼?他不迷,他一聽之後就開悟,真相大白他悟了。給諸位說,悟是一心,一心就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所以叫你一心開悟、一心圓證,這個時候才曉得,整個的大宇宙就是自己一個清淨心而已,本覺常住,無關修證。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華嚴經》上的這兩句話真有道理,為什麼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那個聰明智慧的人都是落在妄想執著裡頭,不解如來真實義。你拿經給他看,他字字都認識,句句他還都懂得,他真懂得嗎?不是的,他是分別執著懂得,離分別執著他不懂得。佛法要人說,什麼人說?要清淨心的人說,要一心的人來說。為什麼?他的說、他的行與性相應,是一不是二。心裡面還有東西的這個人來說,不是佛的意思;心裡面空空如也、本來無一物的那個人說,與佛就相應。諸位仔細在大經大論裡面微密觀照,你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情。請看下面經文,下面經文是講到兩種破解。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這一段先說明他已經聽過的,佛講過的這些道理,然後再說阿難還沒有聽說過的。阿難前面曾經講過,「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未開就是沒悟,心中有茅塞,求佛替他拔除開啟。佛就同分妄見、別業妄見,這兩種妄見,重複破解因緣、自然的兩種執著。意思是說,阿難聽了前面重重開示一定是已經覺悟了,但是和合、不和合這個意思依然是有些疑惑。為什麼?前面佛沒有詳細的說明。什麼叫和合?平常佛在經論裡面講,真如與阿賴耶和合這叫做第八識。但是諸位要記住,佛所說一切法都是方便說,真實法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家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換句話說,佛所說的一切法,句句話都是意在言外,要你去悟,不能去想。一想就糟糕了,「佛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就壞了,為什麼?落在意識裡頭去了,所謂是死在文句之下。我這一想就悟了,那是假的悟,那叫狂慧,不是真悟。真悟絕不是你能用思惟、用想像、用推理,「這個事情我明瞭、我悟了」,沒那個道理。

  為什麼?你能思惟想像的根本就是迷,迷只有愈迷愈深,怎麼會迷到後來會悟了,哪有這個道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這個道理。可見得你要是不會的,就愈迷愈深,沒法子超越。悟的人是什麼?不用分別心。我也常常教諸位,大家來聽經,聽完就完了,懂就懂,不懂不要去想,愈想怎麼樣?愈想是愈迷,愈迷愈深。聽不懂沒關係,根本就不要理會它,為什麼?還有第二遍、還有第三遍,遍數聽多了,心愈聽愈清淨、愈聽愈不分別,只要用不分別心,機緣一接觸到,就恍然大悟。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就是用意識心,佛法不用意識心。佛法裡面講的智慧是無分別智,離開分別就是智;有分別不是智是識,是意識。我說這些話也是一再提醒大家,佛講和合、講不和合,是隨順眾生的妄想分別方便說的,不是真的,是用這些方便話來誘導我們,使我們體悟事實的真相。

  這也是佛法難說難解之處,眾生八識田中因為具有無始以來的見病,這個見病就是邪知邪見。什麼叫邪知邪見?就是對一切法生起種種的見解,諸位要曉得,見解就是病。為什麼?見解就是分別、就是妄想、就是執著。我再告訴諸位,佛與大菩薩在一切法當中,沒有見解、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以你要說大乘佛法是從小乘演變過來的,這個學說是從那些學說演變出來的,你要這樣去看佛法,佛真是搖頭流眼淚喊冤枉,冤哉枉也。為什麼?佛沒有知見,它有什麼演變!再說得明白一點,佛根本就沒有說法,你還說這個思想是從那演變過來的,這叫大冤枉。說這些話的人,正是他自己頭腦從這個演變出那個、從那個演變出那個,愈迷愈深,與佛不相干。不但與佛不相干,我們拿六祖來看就不相干,六祖心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就沒有這些東西,六祖都沒有,釋迦牟尼佛怎麼會有?不可能有這些東西。由此可知,開經偈裡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好難的事情。

  諸位在咱們走佛道、菩薩道這條路,這裡頭明路只有一條,除了這一條明路之外,其餘都是暗路,必須有慧眼、有法眼才能夠辨別,你能夠走到這條明路才有結果。一切經擺在面前,這個經典本身就有明有暗,明暗與佛都不相干,為什麼?佛說一切法沒有明暗,明暗是在自己心中。自己用一心、用清淨心就是光明的,用分別心、用執著心,用在那裡推想,就是黑暗的。以前給諸位說過很多次,念經是三學三慧一時完成,這是明路,念經如此,聽講也是如此,看經也是如此。這個法子會了,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不如是,這就成佛成祖了。念經的時候心裡面一念不生,這就是定。念經的時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經就是眾善奉行。經,這是聖人的言教,至善的妙法,這是眾善奉行,世出世間沒有一樁善法不在裡面,圓滿極了。念經的時候字字分明,這就是慧。

  所以從一部經念到終,心裡面不生一個惡念,也不起個善念,心清淨平等,一個字不錯,這是戒定慧三學同一個時候完成,這叫念經。念經不是叫你這一句是怎麼講的、那一句是什麼意思,不是叫你幹這個的,幹這是走暗路;也不是說,「佛菩薩你看我今天又念了一遍,你要保佑我」,那個念經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有口無心,那也是走的黑路,不是走明路。明路是三學三慧一時完成,這是明路,除此之外黑路一條,聽經、講經亦復如是。試問問我們是怎麼個修法?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這不是見病是什麼?這個病,病得深,不輕快!病沒有好,沒有完全好,我們看到這個境界相好像是和合,所以佛就順著我們的觀念,順著我們的見病來說,這是真妄和合叫阿賴耶。為什麼?佛這麼一說,我們很贊成,不會反對,還說佛說這個話很有道理。實際上哪有什麼道理?

  佛在此地說,『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說出這麼幾句話。『而猶未明』,你還有不曉得的,『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覺」是本覺真心,「元」就是原本;換句話說,覺是原本就有的。本覺本來就覺,不是修得的,我們現在的覺有沒有失去?也沒有失去。我們現在是什麼情形?本覺與妄覺同時起作用。我再給諸位說,本覺起的作用是真實的作用,妄覺起作用是假作用。可是我們現在迷了,把假的作用當作真的,真實的作用不知道,現在就這個情形。諸佛菩薩是真實的作用他知道,假的作用他也曉得,假的作用與真的作用不相妨礙,不但不相妨礙還能相輔相成,真的作用自受用,假的作用他受用,妙極了,這是諸佛菩薩,妙不可言!佛與佛在一起、佛與菩薩在一起,真對真;佛與眾生在一起,佛把他那一分妄對我們的妄。但是他那一分妄對我們,他不迷,妄即是真;我們這一分妄迷了,迷了,妄不是真,這麼個境界。

  佛給我們講有本覺、有始覺、有究竟覺。始覺從哪裡來?始覺從本覺來的。試問問既然是從本覺來的,能不能說因緣?諸位想想,因緣的定義這就加不上去,因緣是隨緣隨變。自然是不變不隨緣,後面還討論到。因為非和合、非不和合,底下就是非自然性、非不自然性,這個意境又要深一層。既然曉得非因緣,就應該明瞭非和合;如果再要聰明點,也可以一下子就悟到非自然、非不和合,一切都加不上,這個比前面一層,就是非因緣、非自然性又要深一層。非因緣、非自然,前面跟諸位講過,我還用四句給諸位揀別,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把它開成四句。不變隨緣的是諸佛與那些倒駕慈航的大菩薩,已經不變了,恆順一切眾,倒駕慈航;隨緣不變的是菩薩,正是我們要學的,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隨緣,學什麼?學不變。不變就是學如如不動,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念,在境界裡頭鍛鍊清淨心,所謂是歷事鍊心,這是菩薩。不變不隨緣那是小乘,小乘證得不變,他不隨緣;隨緣隨變是凡夫,我們的心隨外面境界就變,變什麼?變喜怒哀樂,順心的就喜,不順心的就發脾氣,隨著外面境界變。這個來說明,佛、菩薩、羅漢與凡夫境界的差別,不一樣。今天又深入一層講非和合與不和合,就是和合與不和合,這個問題又深入一層,前面的道理真懂得了,這個地方可以能悟得出來。佛這麼一解釋也是大慈大悲,怕的我們前面聽了還不悟,這就又等於重複說一遍,換個題目。

  可見得《楞嚴經》裡頭處處有悟處、時時有悟處,古人說之為開智慧的《楞嚴》,可以說名符其實,確實是開智慧的一部經典。這個問題提出來,還沒答覆,答覆的文在底下一段。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下面的答覆,下個星期六我們再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