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七十三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73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這個一段是「破非和合」,經文是承上一段佛為阿難破和合這一個錯誤的念頭而來的。阿難也是代表我們初學的同修,以為菩提心不從因緣和合而得,於是又轉了一個念頭,是不是它是離緣獨立的,別有一個體性?所以阿難才有這麼一問,特別是經文裡頭『如我思惟』,說了這些話,敘說他懷疑是不是不和合?所謂不和合,當然就有一個獨立的性體。果真不與萬法和合,應該不會讓凡夫產生一個生死的錯覺。世尊所以要破,這是顯示生滅與不生滅原是不二相,所謂非一非異,顯示這個道理,這是真理。『妙覺元』是說根中之性,這裡面的名詞指的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把它記清楚。『緣塵』是境界,境是相分,『心』是指意識,『念慮』是指分別事實,就是我們常講的見分。在從比喻上說,譬如一個人聽說真月不是第二月,於是他就會懷疑第二月之外一定又有個真月,這種疑情彷彿如是。這是說明阿難疑情的來源,以及疑情的性質,我們首先要明瞭。下面佛就為他破除這個錯誤的觀念。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世尊的答覆話,『汝今又言』,這又錯了,又懷疑。這個又字在此地,可見得前面所說的一番開示,阿難沒悟,悟了以後就不會再有問題;既然提出疑問,前面就是沒悟。兩處兩個東西要是離開了,我們叫它不合,可是諸位要記住,佛在前面說得非常好,所謂見與緣,元是菩提妙精明體,可見得佛說過是一不是二,是二才能說不合,或者才能說合,合也是二才能合,不合也是二。二物相合這叫合,二物離開這叫不合,這個事情本來是一不是二。所以說和合是錯的,說不和合還是錯的,這是從真相上說。我們凡夫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妄念?說實在話就是真相不明。諸位研究唯識,在唯識裡多用點功夫,就會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

  譬如唯識裡面講八個識所緣的境,阿賴耶所緣的性境是自己緣自己,見分是自己變現的,相分還是自己變現的,自己緣自己,所以這個性境是不帶質的,是真正的性境,不帶質。前五識所緣的性境就差一層,前五識也是緣的性境,就不一樣。從第八識上面去看,一切萬法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才說「元是菩提妙精明體」,不是兩物,說和合都錯了,這個名詞都加不上,何況還有什麼不和合?這是事實真相。佛法裡面教我們修、教我們證,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去一切妄執,去一切妄想、執著。證什麼?就是證真相,事實的真相,就證這個。這個真相在《華嚴》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在淨土裡面就叫做常寂光淨土,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無非就是修證這樁事。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說「又言」,這個又就有責備的意思在,開示那麼多還不能體會,還在這個地方起妄想。

  下面就是問他的話,『此妙見精』,你要是以為它是『非和合』的,它跟哪個不和合,「非和合」就是不和合,它跟哪個不和合?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想想阿難之所以疑,他疑的是什麼?疑的是真不能融妄。為什麼?真妄是二,是真就不是妄、是妄就不是真,這種見解原來是凡夫的情見,沒有曉得事實的真相。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真與妄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為什麼又叫真、又叫妄?諸位要曉得,理是一,事是一,你對於事理一切都明瞭通達就叫做真,事理不通達就叫做妄。可見得真與妄不過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真,迷了就叫妄,就這麼一回事情而已!佛與大菩薩是悟了的人,凡夫是迷了的人,那個事理沒有改變,所以說真妄不二,迷悟有別。果然悟了以後,再給諸位說,迷悟也不二,可見得法法皆如。這樣的真相,說得最簡單、最扼要的,確實是無過於《壇經》。

  今天有個同修來問我,他說如果我們要在國外去弘法,因為現在大家都感覺到,都能夠體認到,現在整個世界的人在精神生活上都非常苦悶。那些所謂物質文明先進的國家,他們在物質的享受上可以說是相當的充實,但是精神生活很苦悶。而精神生活最豐富的,實在是無過於佛法,但是佛法的經典浩如煙海,我們要怎樣給他精神糧食,使他心裡能夠過得很正常、很愉快,天下就太平了。精神不正常、生活不愉快,就有麻煩,這個關係相當之大。我就跟他說,我對這個有一點意見,現在這個思想大混亂的時代,如果你救這個病,是愈簡單愈好,正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單方治大病」,不能複雜。他已經複雜得受不了,你還要給些複雜的東西,那他更受不了。所以對於這些複雜的、無量無邊的妄想,只有單刀直入,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部分量少的經典,一部就可以對治。

  從中國文化上來說,一部四書就夠了,不要再多,可以治天下人的心病。在佛法裡面講,我覺得分量少、教義非常圓滿的無過於《壇經》,《壇經》只有兩萬字,是《楞嚴經》的三分之一,可是教義非常的圓滿。這是講到國外去弘揚中國文化,就以這兩樣東西做重點,不要搞得太雜,也不要搞得太多,就能夠救今天這個世界上人的心病,就能把他的心病治好。講得太多、搞得五花八門,不但是救不了人,反而又添了麻煩,這是非常重要。諸位可以從我們中國歷史上去觀察,你就能夠得到一個結論。無論在世法、在佛法裡面,你看看我們中國歷代古人,他之所以能夠成就的都是一門。你看到有哪個人樣樣東西都學習?你在中國歷史上,二十五史裡去查查看,你能不能找到?都是學一樣東西,一樣東西學通了就是一切都通達,都是一門深入。我們現在的人偏偏不相信,要樣樣都學、這樣樣都通,結果樣樣都學是樣樣不通。從前人學一樣,一樣通是一切都通,而無所不通;我們現在是樣樣都學,是樣樣不通。古人心專沒有妄念,起心動念就是一樁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自己對這樁事情也有一點經驗,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常作夢,那個夢不穩定,譬如我跟這個人講話,明明是這個人,怎麼講了兩句話,這人變了,不是這個人了,非常之亂。這就證明思想之亂,精神、意志散漫不能集中,所以這突然的變化太大了。學了佛之後,漸漸的作夢就不亂,就像我們辦事一樣有始有終,沒有錯亂過了,作夢的時間也愈來愈少,時間也愈來愈短。這是我們從作夢這樁事情,來看我們的意志是散漫或集中?這也能考驗自己。還是夢做得多、夢做得很亂,夢裡面有許多很惡的境界,都是我們自己意志不集中。意志要集中的話,不會,縱然作夢也是吉祥,不會有惡夢、不會很亂。可見得這樁事情,與我們對於事理的認識,以及用功方法得當與否,有密切的關係。可是在近代我們受西洋文化的衝擊力量太大,什麼都是外國的好,樣樣都學外國,連學佛也得採取外國科學的方法,這真糟糕!你說別的學外國的方法還情有可原,佛法外國人沒有,我們拿西洋科學的方法來學佛法,這不是糟糕嗎?絕大的錯誤。

  外國人學的東西雜亦亂,科目非常之多,不像中國人那麼專。有些人說現在社會複雜,樣樣都要學,樣樣都要知道,不知道就行不通,說起來好像是滿有道理。其實你仔細想一想,樣樣不通,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很快樂,還是活得很自在;樣樣都通了,還是許多的煩惱、許多的麻煩。這樣看起來,樣樣通還不如樣樣不通的好!何況諸位要是真正學一樣,那一樣真正通達了,門門都通達。所以中國的學問是講求心學,學心的寧靜,求心性的智慧,這是東西方做學問根本不同的所在。佛法尤其講求這個,佛是教我們要真正明瞭通達真妄不二,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要是到這樣的一個境界,諸位想想,哪有這樣的議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真妄是二,煩惱菩提是二,生死涅槃是二,所以才有這些妄想,才有這些虛妄的分別。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下面經文不難懂: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

  果然是有和、有合的話,有和,要不和一定有個邊際,因為我們這個和的意思所謂是體相雜入,水乳交融,它和在一起;如果這兩個物不相融,那就不和,譬如水裡面摻油,兩個不會和,摻在一起,水跟油界線清清楚楚,它有個界線。佛就舉這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的見精跟明相要是不和的話,好,我們的見精見明相,當中有個界限,不和,我們試驗試驗,見一切相,見精與物相當中有沒有界限?底下就說:

  【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這個界限在哪裡?這是教阿難自己去審查、自己去觀察。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前面這兩句是說,假若你要講明邊,必定沒有見,這是講不和,這樣明與見各有各的界限,這樣就彼此不相到。明相不能到見的這一邊,見也不能達到明相的那一邊;換句話說,見中沒有明相,明相裡頭也沒有見精,應該是這樣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自己應當能夠覺察到邊界的所在,可是我們再仔細觀察當中,就是明際之中它有見,見裡面也有明相,這裡頭事實上並沒有界限;換句話說,見精跟明相是成一片的,這是事實的真相。所以我們從經文當中要覺悟真實的事理。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這就是略說,不必再像前面詳細的來講,四相舉一條就夠了,一條明白,其餘三條統是這個情形,亦復如是。這是破非入,下面再破非合。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

  著重在底下一個「合」字。

  【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和是水乳交融,合是函蓋相合。這個意思說,見性要是不與明合,不合就離開了,如果說一向見精與明相不相遇,兩個都遇不到,這才是非合。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

  『乖角』是相違背、是相背的,這個意思是說,如果見性要不與明合,見與明兩個就相背。底下是舉比喻,『如耳與明』,我們曉得眼與明的關係很密切,眼是能見,明相是所見。耳與明不相干,兩個沒有關係,耳不能聽到明,也不能聽到暗,耳只能夠聽音聲的動靜,音聲之有無,它對於明暗不相關,這才叫不合、叫非合。果然要是這樣的話:

  【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這個破得好,如果它們兩個相背,兩個不相關,你這個見性根本就不知道明,明在哪裡你也不曉得。你說合已經是錯了,何況說個非合?合與不合都錯了。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記住,前面阿難尊者曾經說,「亦不能於萬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與這個文大略相似,既然說非和合,自見精之淨而言,淨就不雜。「又云非不和合,單自見精之妙而言也,妙故無不在」,所以佛在此地這一番的開示,每一個字都有很妙的作用。古德說,「通達無生者,為塵是心緣,心為塵因,因緣和合,幻相方生」,由從緣生,緣生就必定無自性。為什麼?因為塵不能自緣,一定要依靠心,心也不自心,必定要靠緣,由於因緣相待,換句話說,這不能說是一定屬於哪一邊,它是相對而立的。本經佛也舉這個例子,講根塵識三猶如交蘆,彼此互為因緣才產生這個幻相。所以給我們講,緣生無性,這個性就是性體,緣生沒有自體;緣生即空,《中觀論》裡面所講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緣生即是空。

  再給諸位說得明白一點,緣生就是無生。無生法忍是怎麼回事情?確實懂得這個道理了。譬如我們這本書,我也舉這個例子給諸位說,這個書是緣生的,它是一百多張紙,給它用線穿起來這叫一本書,書生了。實際上哪有書?你把線拆開之後,還是一百多張紙。穿起來這是書,拆開了這是紙,眾生就這麼迷惑顛倒,他不曉得生即無生、無生即生。通達之後,生與無生的念頭都沒有了。不了解事實真相,有執著,執著一張一張這是紙,這不是書;裝訂起來,這是書,這不是紙。是這個妄執,不了解事實真相,給它裝訂起來,書並沒有生;拆開來,書也沒有滅,不生不滅,而是我們對於這個境界相上發生了錯覺。這一本書的相是如此,緣生,在這裡面看出無生的道理,然後再看看一切萬法無不如是,你才真正能夠契入,真正通達一切法原來無生。你說一切法無生,佛點頭,確實是無生;你說一切法有生,凡夫眾生點頭,一切法有生。佛是搖頭,一切法本來不生,怎麼會有生?諸位能入這個境界,生死的恐怖就沒有了。為什麼?曉得不生不死,現在就不生不死。

  可見得不生不死是事實的真相,你說你成佛、成菩薩,不過是見到這個真相而已;沒有成佛、成菩薩是不了解這個真相,把真相看走了眼,看成妄相,是這麼一回事。在事實真相當中,自己生活在妄想之中,生活在妄念之中,這是苦惱無邊,妄想就是苦海,妄想沒有了,苦海就渡過去。一切大乘經論統統是發明這個道理,不但是大乘佛法發明這個道理,我們中國儒家、道家也講這些大道理。不過儒家、道家說得精簡,沒那麼詳細,上根利智的人有受用,他讀到的時候能通達,中下程度就不能解究竟的義趣。佛法的好處是不厭其煩,細細給我們來剖析這個道理,使中下根性的人也漸漸能夠明瞭,能夠達到恍然大悟,能達這個境界,這是不相同的所在。所以諸位要記住,並不是說離開緣生以後還有個無生。我們現在無生法忍不能證得,原因在哪裡?「無生法忍,大概是離開這個,另外再有個無生法忍」,不曉得現前就是!我們要證個不生不滅,大概是身體之外、生滅之外還有個不生不滅,哪裡曉得不生不滅就在本身上,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我們環境裡面,不曉得這樁事情。

  我這樣跟諸位說,也可以說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諸位聽起來恐怕還是免不了疑惑。為什麼你會疑惑?我們拿六祖大師幾句話來想想,你就明瞭,動靜你有心,你不是無心,所以你見不到事實的真相,凡聖之情沒忘,能所又在,所以性相不能如如,道理就是如此。果然能夠做到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雙泯,就證得性相如如,這時才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這就是佛法裡常講的「諸法實相」,真實相。真實相既然如是,是緣生無生法,你用什麼法說它是和合,說它是不和合?不但和合與不和合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法用言語思惟想像;縱然是以能緣之真智、緣所緣的真如理體,這裡頭也不能夠起心動念。《心經》說得好,「無智亦無得」,智是什麼?智是講的般若,我們講觀照,能觀照的般若智慧。得是什麼?所證得的菩提涅槃。為什麼說無智亦無得?因為智與得就是般若與涅槃是一不是二。是二,甲能照乙,乙為甲所照,才能講得通,才能說個和合,或者說個不和合,才能講得通;它是一,不是二。

  諸位要記住,般若、法身、解脫,三就是一、一就是三,這裡面不但是不和合說不上,和合也說不上。仔細去觀察,一切萬法是一不是二,本經下面說得很清楚。我們想想這部《楞嚴經》,從第一卷,佛為阿難破心、破見、破業識來顯示如來藏,因為如來藏不變,不與心見和合。所以下面的經文給我們很明白的說出三科七大,這就是說的宇宙萬法,或者是講四科七大,都一樣。四科是講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講三科,把六入就省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實際上就是開合不同而已,展開來說十八界,歸納起來說五蘊,這個統統是一不是二。七大是說地、水、火、風、空、見、識,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七類,說明宇宙萬法的實相,這是如來藏能隨緣。從如來藏的不變上說,這有不和合的樣子;從如來藏隨緣的這一面說,又有和合的樣子。而如來藏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因此似乎有這個樣子,但確實不是的。這個經義在前面講過,這是世尊破立的訣竅,也就是誘導阿難悟入的一種善巧方便,這我們也稱它為「會色歸空」。

  本經自從阿難請示三觀之後,世尊最初是問他最初發心,阿難尊者他答的是見到釋迦牟尼佛的相好,發心出家修行,「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阿難出家是看到佛的相太好了,他心裡想這個相絕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修成的,他也希望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出家修行目的是想求相好。目的沒有求明心見性,也沒有求不生不滅,所以一發心就有了問題。再看看《壇經》裡面,我們中國的這些古大德,他們的發心跟阿難的發心不一樣。人家發心是求無上菩提,阿難發心是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心不一樣。這是他答覆世尊的。換句話說,阿難所示現的,對於佛法裡面所講的這些修證的道理、事相都很模糊,不能夠確知。可是佛就從他答的這兩個問題上,漸漸的把他誘入,誘導他進入這個境界。問他什麼是相,什麼是心?相是陪襯的話,心是主體。所以才問他,相是什麼,心又是誰?可是阿難也不明瞭這個相、這個見是從哪來的?經文一直到此地,這是漸漸誘導一一的把它指出。

  諸位要曉得,我們講堂裡面同時在講幾部大經大論,《八識規矩》,不要看它小,它也算是一部大論,為什麼?義理博大精深,文字雖然不多。從這些經論當中,我們應該能夠明白的體會到事實真相,真心是清淨的、是無念的,有念這個念是妄心,不是真心。唯識裡面,《八識規矩》排得真是清清楚楚,哪個識有哪些相應的心所,哪些是善心所、哪些是煩惱心所(就是不善的)。真心裡面,不但心所沒有,八心王也沒有,真心是不生不滅,真心是不垢不淨,真心是不來不去,真心是能生萬法,就是本性。釋迦牟尼佛,歷代這些祖師、菩薩、諸善知識,苦口婆心,口裡面講、手裡頭寫,寫了這麼一大堆的東西,《大藏經》,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教我們知道事實真相,從此以後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做主宰,不要受妄心的欺騙,你就叫成佛,你就叫菩薩。可是我們確實是無始劫以來習氣太深了,習氣深到什麼程度?縱然是下苦工,長時間去研究、去修學,道理還是搞不清楚,功夫還是用不上。給諸位說,什麼叫用得上?你用見性去見色,用聞性去聞聲,這功夫用上了,得力了。

  如果我們還是用八識心心所來見色聞聲,這就是功夫不得力,功夫用不上,功夫用上成就就快,非常的快。《華嚴》裡面所講「念劫圓融」,一念就能成無上道;《楞嚴》裡面講的,無量無邊的煩惱一念化成無上智覺。會的就快,不會這才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這是不會。我們現在講堂擺的這幾部經,《楞嚴》是這個意思、是這個宗旨、是這個趣向,《華嚴》、《法華》、《彌陀疏鈔》、《六祖壇經》統是這個意思,同一個趣向。希望諸位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這樣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想想,佛在這個經前面所講的這些大意,接著佛在前面指出見精是現量心、相分是現量境,這就是交光大師教給我們「捨識用根」,也是唯識裡面講的,阿賴耶與前五識所緣的是性境,《楞嚴》前面的十番顯見就是這個意思。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交光大師在註疏裡面他所主張的,也就是《楞嚴》的教義,教我們怎麼樣用功?我們用阿賴耶識、用前五識,不用第六、第七識,「捨識用根」。捨什麼?捨第六、捨第七,用第八、用前五識,這個法子相當高明!

  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涉及到唯識,唯識的道理要是不懂的話,也很困難,不曉得怎麼用法;換句話說,這些心心所法的頭數要是摸不清楚的話,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正是憨山大師所說的,唯識學不但是教下要懂得,就是禪宗的人也要懂得。不懂得,他要想入定,心心所的頭數摸不清楚,他入定也不容易,也是障礙。所以唯識是解釋宇宙人生真相的一門學問。禪定就是真心,真心顯露,真心就叫做禪定。「禪那」這兩個字翻成中文是靜慮,靜慮是什麼意思?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慮就是照,靜就是寂,寂照不二,寂照雙融,那就是禪定。《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楞嚴大定也是這個境界。「十番顯見」是帶妄顯真,為什麼?阿賴耶是妄,前五識也是妄,雖然講的是妄,在妄裡面講它是真實性,在唯識三性裡面講它是依他起性。而第六識跟第七識是遍計所執性,那更虛妄,我們從它所緣的境界裡頭能夠明瞭。前五識緣的是性境,阿賴耶也緣的是性境,不像第六識跟第七識緣的是帶質境、獨影境。這裡面說真妄離見。

  經文一直到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阿難現在只曉得見性是真,見精帶的那分妄他還沒搞清楚。前面同分、別業兩種妄見那一段的開示當中,佛破業識,顯如來藏性。這個地方是一段,就是前面所講的奢摩他微密觀照,在三如來藏裡面這是說明空如來藏。但是諸位要曉得,本經的如來藏也是三個大段落,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配前面奢摩他、三摩、禪那來說的。奢摩他就是講的空如來藏,三摩是講不空如來藏,禪那是講空不空如來藏,這是《楞嚴經》的三個大段落。像這裡頭大的段落、大的綱領,我們要搞清楚。如來藏性這是理體,在佛法裡來講是非常重要。《八識規矩》裡面,玄奘大師告訴我們,「來先去後做主公」,這個事情就關係太大,我們來投胎它先來,我們這個身體死了,它最後走,可見得它是一個人的主宰。來先去後,諸位要知道,這個語氣裡面就沒有生死,只是來去而已,沒有說生死,沒有說生滅,來也不生、去也不滅。可是我們凡夫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以為來是生、去是滅,這是誤會。

  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我們人的生命是永恆的,這個身體所謂捨身受身,就是穿衣服、脫衣服而已。這個衣服穿久了、穿髒了,你就曉得馬上去換一件新的來穿穿;這個身體要是老了、衰了,再換個新的身體。我們絕對不會說,那個舊的衣服脫了很傷心,人死了那麼苦、那麼悲哀。人死了就跟衣服脫了一樣,你脫衣服的時候不傷心,還很歡喜馬上換件新的。這是你不了解真相,你了解真相了,這個舊的身體老了、壞了,什麼都不靈光,馬上再換個新的,你也很開心、很自在。這是跟諸位說真相,事實真相是如此;眾生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你真正了解了,沒有生死。但是諸位要曉得,苦樂之受是業感召得來的,我們今天生活環境很快樂,善業感召來的;我們的生活很痛苦,是惡業感召來的。我們要想自己生活很愉快,活得很快樂,那就教給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所感召來的是樂,就不是苦。一切經論,佛給我們分析這個道理、發明這個道理,教我們在這當中如何取捨,你能夠取無生,這是最上乘的,體取無生這是最上乘的,這就是立志要成佛。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志向,就是說你不願意超越三界,你還留戀在三界當中,佛就教給你離苦得樂,在三界裡面享福,教給我們要斷惡修善,才能夠達到離苦得樂。可是一切大經的宗旨,是教給我們成佛之道,是教給我們明心見性。對於離苦得樂這些修行方法是附帶而說的,不是主題,像這個也必須要曉得,然後我們才有一個下手處,才有一個著落。這部經不但佛在理論、方法說得很透徹,尤其好的是,佛還以二十五位菩薩表演給我們看,二十五圓通,帶表演的。跟《華嚴》一樣,《華嚴》是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給我們看,教給我們怎樣修行,如何契入這個境界。二十五位菩薩就是從佛所講的這些道理、這些方法證入的。

  阿難尊者也在七大遍融之後,他自己示現這個開悟,雖然是開悟,在我們一般講起來,這是第三卷的末了,阿難示現開悟。可是到第四卷一開頭,富樓那尊者還沒開悟,這個原因前面也跟諸位提過,阿難是所知障輕,煩惱障重。拿我們世俗上來講,阿難很聰明,阿難感情很重,這就是煩惱障重,阿難很重感情,所以煩惱不容易斷;他很聰明,所以容易開悟。富樓那尊者就沒有什麼感情,所以他證阿羅漢,他的煩惱障很容易斷;但是他不太靈光,所以佛怎麼講他不悟,他不懂。這也就說明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習氣不相同,因此在佛所說的種種法門、種種方法裡面,必須要選擇哪個法門適合自己,適合我的根性、適合我現在的修學環境,這都非常重要。我們修這個法門,對我們自己的事業,對我們的工作都不妨礙,不但不妨礙而且還有幫助,那這就最好的,最容易成就。如果這個法門不適合自己程度,又不適合我們現前生活環境,這個修學就困難重重,就有許多障礙。法門沒有高下,合適就很容易成就,不合適這個路要走迂迴,要走得很長。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段,所以我在此地簡單做個小小的結論。到底下一章就入另外一個大科,就是「會通四科」,下面講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是一不是二,這就說明禪家常講萬法歸一,底下這一大段經文就是說萬法歸一的道理。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