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八十八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8

  這在六入裡面是最後的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因為在六入裡面,眼耳鼻舌身要是比起意根,前面五根是屬於色法,意根是屬於心法,所以比前面當然要重要得多。今天這段經文是接著前面一段來的,前面跟諸位說明過,意知根也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

  意根所對的是法塵,法塵也有兩種,所謂生法塵、滅法塵。我們要曉得,意入同樣的是無自性。它怎麼現前的?佛在此地告訴我們,是因為浮根塵與生滅兩種虛妄不實的法塵相對,這一相對,所謂黏湛集知,它起的作用就是知,就是有覺知性。所以說:

  【集知居中。】

  前面五根都說的是發見、發聞,而這個地方說集知,可見得前面五根對境就跟照相機一樣,攝取外面的景象沒有分別。誰在那裡分別?意在分別,這個地方講的第六意識,它在那裡起分別。相是虛妄的,分別更是虛妄的,這樁事情,佛在一切大乘經,尤其是了義一乘經典裡,說得太清楚、也說得太多。我們雖然聽得耳熟,可是境界轉不過來,這就是心地不能清淨、生死不能了的原因在此地。如果給你講起來你都懂,因為你聽過很多很多遍,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依舊不會用、依舊是迷惑顛倒。

  在這一章裡面,經文一共是六段,我們已經念了五段,今天是最後,第六段。《般若經》裡面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不明瞭為什麼是虛妄,這一章經裡面都是跟我們解釋虛妄的道理,「菩提瞪發勞相」,哪裡是真實的?本經佛給我們舉的例子,猶如燈上的圓影。我們眼睛有了毛病,看到空中有華、看到燈上有圓影,凡是害過眼病的人都有這個經驗,這叫妄相。我們眼睛看的空華、圓影,是眼睛疲勞的相,而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我們真如本性瞪發的勞相。這個相有沒有?給諸位說,這個相是妄相,非有非無,非有非無是同時的,這個相不生不滅。你們想一想,病眼看空中之華、看燈上的圓影,你眼睛有病確實看到,這個華、圓影有生嗎?有滅嗎?諸位能夠契入到這個道理,能夠把事實真相看清楚,所謂不生不滅、無生法忍,當下就可以證得,一切大乘裡面所講的這些究竟了義的道理,你一聽統統明白。所以不生不滅也是同時的。你曉得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也就不垢不淨、不來不去。這個時候你自己已經得一心,這是一心的境界;你得一心,你才能夠見到一真法界。我們用的是虛妄心,在境界裡面起虛妄的分別執著全是假的,決定不是事實,所以輪迴之相實實在在是冤枉,枉入輪迴。但是我們依舊還是這樣的迷惑顛倒,最主要的就是此地所講的:

  【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

  這幾句話怎麼講法?剛才我們講到「集知」,佛在《圓覺經》說:「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這就是講的第六意識,我們現在執著的心,你心裡想什麼、你有什麼意思,這個想跟意思統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個什麼東西?佛說「妄有緣氣」,緣是攀緣,氣是氣分,我們講習氣,就是虛妄的攀緣習氣。「於中集聚」,在哪個當中?就是「生滅二種妄塵之中」,這就叫做心,佛說這是假名為心。而本經裡面佛講得也非常好,前面我們讀過「聚緣內搖」,跟《圓覺經》裡面講的沒有兩樣。聚是聚集,緣就是緣氣,就是攀緣的習氣在裡面活動,搖就是活動,它不是靜止的,它是個動相。怎麼個動法?就是虛妄的分別、執著,此地講的「集知」。這就是把第六意識的來源、樣子給我們說出來。它起作用就是起現行,起作用就是我們一般講造業、造作,造作就叫做業。造作,無非是在身口意三方面,身口的造作都是意在那裡發動。意裡面的造作,最粗顯的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這是意的造作表現在身口當中,這是講它起現行。起現行之後,必定就將現行又集成種子。前五根的現行,都是從意根種子所發生的。

  『吸撮內塵』,「吸」是講吸取,「撮」是撮取,「內塵」就是無表色,叫內法塵,外面看不出來。譬如我們一想台北火車站,這台北火車站的相立刻就現行,你一想它就有相,這個相就叫做內法塵,也是外面五塵的落謝影子,拿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印象。你有個印象,一想,這個印象又現前。還有一種相,就是根本沒有的相,你能夠在妄想當中現這個相。譬如經裡面常常講「龜毛兔角」,龜沒有毛,你會馬上想到烏龜身上長了很長的毛、兔子長了奇奇怪怪的角,實際上沒有,你能夠想得出來,還會現這種相,這都叫做內塵。這是講「吸撮內塵」,這些內塵無非是過去這些諸法的影像、落謝的種子。這個意思就是說,『覺知性』是念念吸取過去、現在、未來,未來雖然還沒有到,它會打妄想,吸取這三類境界,同時也時時受這三類境界所薰習。這是講「吸撮內塵」的意思。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這句話諸位要特別記住。前五根與同時的意識,它是向外奔逸,也就是說它是順流外境,眼根奔色塵、耳根奔聲塵,都是緣外面的五塵,我們叫它順流。它們所見的可以說都是性境,也就是說現量的境界。譬如眼睛見,一定要有個東西擺在面前,如果眼前沒有這個形相,眼就不會見,所以一定要性境,就是現量境界,它沒有能力反緣,眼不能見到眼,耳也不能聽到耳,它不能夠反回來緣內法塵。可是意識的功能就比前五識大得多,為什麼?它有能力反緣,它有能力往外面去緣,就是隨著前面五識去分別外面塵境,又可以向內緣,這就講「逆流」。「逆流」是前五根所見不到、聞不到、嗅不到、嘗不到、覺不到的所在,它都能夠緣得到,這是第六識的功能特別的大,所以叫做「見聞逆流」,這就叫做意知根。

  為什麼說它『流不及地』?這是說明獨頭意識但能依意根而緣內塵,但是它也是緣不到它的根。正如前面的五根一樣,眼不能見眼,第六意識也見不到意根,意根就是它的本地。我們曉得,意也有一個根,生這個意,意根就是第七識。由此可知,它的功能再廣大,確實第六意識的功能非常廣大,但是它不能夠反緣能生它的意根,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這都是古人講的,我都提出來供給大家參考。第六意識雖善分別,不能見性,為什麼?因為性才是生識的根本。我們要想用第六意識思惟想像求得無上菩提,這是辦不到的。再給諸位說,用第六意識用得最正確而沒有錯誤,你可以證個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不能見性成菩薩,它的功能就是這麼大了。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說,第六意識的功能可以達到事一心不亂,不能夠證理一心不亂。像這些道理我們一定要曉得,否則的話,如果我們錯用了心,這是很冤枉的,換句話說,我們就不能修成預期的結果。

  所以《楞嚴經》一開頭就是教我們用心,所謂因地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如來果地是清淨寂滅的,第六意識是個動的,不是寂靜的,「聚緣內搖」,永遠是不安分,總是想東想西,一天到晚都在那裡打妄想。如果我們用第六意識念佛,那念佛也是妄想,為什麼?它與第六意識相應。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可以說除了淨土之外,你要用第六意識修行都得不到結果,換句話說,都沒有成就。參禪叫你離心意識,這是先決條件,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第六識,你才有資格在禪裡頭成就;研教也要離心意識,換句話說,無論在行門、在解門,如果不捨心意識就不會有成就。

  淨土法門的好,好在那裡?我不捨心意識,還用心意識來修這個法門,只是不能成就理一心而已,我們修成事一心,甚至再下一層,我們修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捨心意識修理一心不亂,這不是不行,這就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這個例子。所以淨土好就好在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心意識一下要是捨不了、斷不掉,換句話說,就只有在淨土法門還有指望。捨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沒有希望,我在此地斬釘截鐵的給諸位說,決定沒有希望。為什麼?此地講的「流不及地」,它沒有能力見性,因為真如本性不是分別能夠見得的,用分別心見不到。你要聽到了,「好!我不用分別心」,不用分別心,你還是在分別,你分別什麼?分別「不用分別了」,所以沒有辦法。我們能不能真正離開心意識?給諸位說,能!但是真正離開心意識,決定不能作意,就是你心裡還有個意思,「我離心意識」,結果還是沒有離,還是心意識在那裡分別、在那裡假想離了,實際上那是假想,不是真的。真正要到這個境界,給諸位說,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把心靜下來,老老實實或者是研經、或者是念佛,水到渠成,功夫到了,這個境界自然現前。古德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到了這個境界,你也說不出來;你說出來,別人也不懂。

  我再給諸位說,佛說出來了,一切經都是佛的境界,我們不懂。我在此地給你們講這個經,你們聽了似乎是懂了,其實還是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你沒有捨心意識,情形就是這樣的。祖師說出來了,譬如《六祖壇經》,六祖把他所證的境界全說出來,我們聽了也不懂。雖然很詳細的給諸位講過,你也是聽到似懂,實際上非懂。為什麼?如果你真懂,你就跟六祖同一個境界。換句話說,你現在還有沒有煩惱?你現在還有沒有生滅?入了這個境界不生不滅,入了這個境界沒有煩惱,煩惱永遠斷盡。所以這個東西是功夫的問題。

  功夫也可以漸進。譬如講席上我也常常勸勉諸位,我學佛得一點點利益,就是二十三年沒有離開講席,講席裡面天天薰習,悟入這個境界是自然的。怎麼個悟入?天天薰習!所以要注重薰習,天天在薰習。所以諸位,念經很重要,每天至少能夠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念經。念經的時候不要求解,為什麼?一求解就落到意識裡頭去,就又是心意識。念經的時候不求解,但是要有願求解,可不能用心,為什麼?你用那個心是第六意識心。所以只管念,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心裡很歡喜、法喜充滿,念兩遍有兩遍的悟處。如果諸位用這種方法去念,十年開悟、有悟處了,你的根性算是利的;二十年開悟、三十年開悟,這都是普通的現象。千萬不要認為,「我念了兩個月,還沒有開悟,算了,不念了」,那你是永遠沒指望,你沒有耐心。我們看看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三十年開悟,你比那些用三大阿僧祇劫的人高明得太多。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恆心,什麼都不求,心地很平淡,所謂是隨緣過日,學一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別人爭,我們退讓。我們自己曉得,無始劫來的業障太多太多,所有的魔障都是消災的;我們那個災,懺也懺除不了,這個魔障一現前,災難就去掉、就消掉了。如果你在這裡頭有爭執、有分別,那障礙就愈加愈重,消不了的。所以要清淨、要慈悲,障難就消除了,你自己的心才真正清淨、智慧增長。

  這個地方這一句,我們一定要把它牢牢的記住,就是第六意識的功能決定不能見性。我們念佛,理一心就是見性。所以它雖然有反緣的功能,它緣不到性,這個我們叫它做覺知性,就是意入,名覺知性。

  【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這就是說明它是虛妄不實在的。『寤』是清醒的狀態,『寐』是昏迷的狀態,睡得很熟。「寤寐」屬於身,「生滅」屬於心,身是彼之相分,心是彼之見分,離開見相兩分沒有自體。唯識裡頭舉的比喻也舉得很有意思,它把見相兩分比喻作蝸牛頭上的兩個角。蝸牛那兩個角,你說是真的是假的?有的時候縮進去沒有了,伸出來有、縮進去沒有,所以牠這個角是非有非無。它為什麼不比牛羊頭上那兩隻角?那兩隻角伸出來縮不進去,那是真的;蝸牛那兩個角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們看唯識論裡面,常常把見相兩分比作蝸牛這兩個角,為什麼?沒自性。

  前面跟諸位說過,五根各有本位,我們能看得清楚,眼在面孔上,耳、鼻各有各的位置。意在什麼地方?意就是妄心,《楞嚴》前面七處徵心找不到,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阿難尊者到處找都找不到。所以佛在此地就舉出「寤寐生滅」這兩種相,來顯示意入『畢竟無體』。諸位要是回想一下前面的七處徵心就有趣味,不管是真心或者是妄心,七處徵心的時候,佛並沒有說真心、妄心,換句話說,無論是真心是妄心,你都找不到所在。再給諸位說,心是無所不在,這個道理在此地也無需細說。我也舉過很多比喻跟大家講過,譬如我們現在這個空間,這個空間有無數的音聲,你們知道嗎?有無數的色相,你們曉得嗎?「沒有,我沒有看到、沒有聽到」,你可以拿個收音機來一撥就能聽到了。可見得這個聲音就在面前,你把收音機移到那邊也聽到,是不是這邊聲音跑到那邊去?不是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你要說沒有色相,好,彩色電視一打開,色相來了,你就見到。你把電視機搬到那邊去,那色相不是跟著你過去的,就是《楞嚴》裡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我們的身就像電視機一樣是個機器,我們的心就好像電流一樣,音聲、色相遍滿空間,所以這個身無論到哪個地方去,我們的真心跟妄心都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千萬不要誤會,不是跟著你的,不是。如果是跟著你的,那心一定有個地方,我們的身裡一定可以找得到,為什麼找不到?就好比色相一樣,色相如果是在電視機裡面,你把它拆開來,一定可以找到它在裡頭,找不到!音聲果然在收音機裡面,你把收音機仔細拆開來看,音聲在哪裡?一定也會找到,你為什麼找不到?找不到就是它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每一個人的心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心地清淨的人就等於說感應度很高,別人心裡面盡虛空遍法界,他也能收得到,這個我們叫他心通,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法子瞞,你起個心、動一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就好像那廣播網一樣播出去,起個心、動一念都播成盡虛空遍法界,而且永遠存在,不會消失。所以起心動念能瞞得過人嗎?瞞過那些感應度不高的,那是瞞過了;感度極高的,瞞不過,為什麼?他聽得到,他也見得到。同樣的一個道理!無體之體,就是法性。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這跟前面一句是一樣的,說明它是無生的,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這是說明它是無生的。這些經文的每一節,佛的意思都是誘導我們開悟,悟入無生法忍。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這幾句話意思也非常明顯,不必多解釋。古人有兩句很有名的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兩句話很有味道。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說,眾生本來成佛,就是自己不曉得,冤枉!你自己雖然不曉得,可是你還是一尊佛,並不因為你不曉得,就把你的佛性失掉、就把你的覺性失掉,沒有。我們讀《楞嚴》,尤其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交光大師教給我們捨識用根,這個根就是講根中之性。我們睜開眼睛看色相,第一剎那就是見性見,如果你能夠保持著見性見,給諸位講,天下太平,為什麼?你見的是一真法界。

  圓瑛法師《彌陀經要解講義》序裡頭,他講過去宋朝的時候,潭州有一個鐵匠黃打鐵,講他往生的事蹟,他舉出這麼一段公案。這個鐵匠只念了三年佛,他往生是站著往生,往生的時候說了一首偈子,他是打鐵的,「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他就走了,他是站著走的。什麼叫太平?你們曉得中國大陸在那個時候軍閥割據,到處都是混亂,那怎麼叫太平?你自己念到一心不亂,天下就太平。什麼叫一心不亂?不用心意識了,你在一切境界裡頭沒有分別執著,那天下怎麼不太平?我們所看到的天下不太平,就是分別心重、執著心重,成天在妄想,所以天下不能太平。諸位要是想天下太平,要從你自己內心裡面去求;你要是從外面境界上求就顛倒,那到哪裡求去?永遠求不到。你要是向內心裡面求,一求就是。他見到那個太平相,就是他證得一心,正是交光大師《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他已經捨識用根,所以在他的境界裡面天下太平,也就是他自己證入一真法界。

  我們在講《彌陀經疏鈔》時給諸位說過,一心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能所不二。由此能看到《彌陀經》跟《華嚴經》關係實在是太密切,我們也可以說一心不亂就是《華嚴》一真法界的一把鑰匙,證得一心,一真法界就得到,那是天下太平,你才能真正看到太平相,那個時候你看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完全是《華嚴經》的境界。給諸位說「看」,這是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的。我們現在看不到這個真相,就是我們在第二剎那裡面,摻進去心意識、迷了,第一剎那是覺,第二剎那就迷了,而不能夠保持住第一剎那。我們在境界裡頭,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要打妄想?諸位仔細想想,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這個世界多美好、這個世界多自在!你們讀《華嚴經》,尤其讀《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那個境界就是離心意識,可是我們看不出來,我們看不出一點特殊的地方。為什麼?我們是用迷情去看的,所以看五十三參就跟看我們世間的社會沒有兩樣,似乎是善財童子的遊記一樣。如果你要是離心意識再看五十三參,那就不一樣,原來那是一真法界;我們沒有離心意識,讀《四十華嚴》還是十法界。諸位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不要說理一心,理一心那是完全證入,就是你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你看《四十華嚴》就不相同。雖然你沒有證得,但真正體會到、接近了。換句話說,一真法界形相的消息你已經得到,沒有進入狀況,但是你見到了。

  這一段經文裡面,『將何為寐』的「何」字、『令誰受滅』的「誰」字、『誰知生者』的「誰」字,這都是用功下手處,教我們自己反省、自己覺悟。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前面五根因為各有本位,而意根找不出它本位的所在,所以佛在此地只有寄託在睡眠、睡醒這個地方心的生滅。實際上,這也很難說,因為你睡覺的時候還作夢,我們那個就不談了。就是說醒過來的時候,眼前一切你都清楚,就是隨念分別;睡著的時候,有人接近你的身邊你還不曉得,作夢則另當別論。就這個粗相,叫我們在裡面體會意知的現象,也就是不得已用這個方法來顯示意知根。

  如果這個覺知性要是從根生的,那就用不著寤寐,為什麼?因為寤寐這兩種現象是隨身開合,而不是隨意開合。如果它要是從根出的,意離了寤寐二體,這個覺知性雖然有生滅,也等於空華。為什麼?沒有地方顯示,顯不出來,一定要有個身相才顯示出來,我們才很容易能夠覺察得到是清醒還是睡熟。如果因根而有覺知,可以說它是一個無有自體的,無自體,所以佛說,『同於空華,畢竟無性』,就好像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的花一樣。有沒有?有這個現相,但是它沒有自性。

  底下講不從空來,前面是不從根有,這是不從空來。如果從空來,那是空中有知,與你自己有什麼關係?佛在經上常說,「六自在王常清淨」,這個六自在王就是講的六根,六根的根性是常清淨的。換句話說,我們用見性見色是無礙的,正是《華嚴》裡面所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用聞性聞聲,也是事理都無礙。我們用不用?當然用。不用就不能見,不用就不能聞,可見得我們天天用,從來沒有中斷過的用,睡覺了還在用,從來沒有中斷過。我們六根的根性不中斷,六識有中斷,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識有中斷,性沒有中斷,所以性是真常的,也就是常住真心。而這個妄心從哪裡來的?我在此地再簡單的給諸位說,不知道自己有個真,妄就從這裡生的,這是不覺。《起信論》裡面講的,「依本覺而有不覺」,就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有個本覺,這就叫不覺,不覺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這裡來的。

  如果我們用覺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聞的是聲性,這時候六根所接觸的是法性。總名叫法性,別說叫色性、聲性、香性、味性,六根接觸的都是性,所以講明心見性。見性與色性,是一性非二性,這真是妙不可言,所以才能做到事事無礙。可是我們一迷,迷了就糟了,把自己的見性迷成眼識,把外面的色性迷成色塵,處處都是障礙。我們無始劫來生死輪迴就這樣形成的。所以諸位一旦豁然大悟,你就曉得我們一天到晚六根所對無非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底下一章經文說:輪迴生死,證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我們悟在哪裡?就在這個地方悟。悟了之後,正如禪家所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什麼地方顯示無生?就在這個地方顯示無生。既然佛說非』因緣、非自然,那不是無住的本體又是什麼!希望諸位在這個地方能夠體證、能夠去體悟。體悟要是悟不出來,就把這個經文多多的去念,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意自見」。讀是什麼?薰習,一遍一遍的去薰習。實在講,這樣大部經不一定要整部去讀,念一章、念一品,效果是相同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將《楞嚴經》第六卷特別提出來,印了一個單行本,沒有能力讀全經的就念那一卷就好。這個第六卷也是本經精華的所在,就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但是諸位要是真正想學佛、想在佛法裡有成就,你一定要用功夫。給諸位說,這個用功不是說一天要拜幾千拜、要念幾萬聲佛號,那沒有用處的,古德笑話念佛的人,「喊破喉嚨也枉然」,有什麼用處!用功在哪裡用?在心地上用。這個很要緊,是心地功夫,不是口皮上的。我們這一句佛號要能夠把煩惱念斷,這叫功夫。一天十萬聲佛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起貪瞋痴慢,那叫什麼功夫?一點用都沒有,那個一天念十萬聲的佛號,還是要輪迴生死的。如果能夠在境界裡面分別妄想都不生,給諸位說,你一天一聲佛號都不念,臨命終時想往生就往生。為什麼?淨土生與不生決定在信願,沒有說在佛號。說功夫淺深是在佛號,實際上佛號只是一個外表而已,真正的是什麼?就是佛號能不能降伏煩惱,在這個地方。我在各地方講經,講席裡常常奉勸大家,心裡面的境界才有分別、才有妄念,就一聲「阿彌陀佛」代替妄念,這叫功夫。

  淨土修什麼?修心清淨,心淨則土淨。絕不是說我口淨土就淨、身淨土就淨,身跟口沒有用處的,為什麼?身跟口都不能往生,哪一個往生的人身體去了?要緊的是心清淨。所以你心清淨了,身就清淨、境界就清淨;心要是不清淨,你這個身怎麼叫它清淨也清淨不了。為什麼?諸位讀經都知道相隨心轉,身是相分,必定隨著見分轉。你見清淨了,相沒有不清淨的。諸位要想真正用功夫要在此地用,要用心地功夫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如果是錯用了功夫,那是很冤枉的,白費精神、體力,浪費寶貴的光陰,那是大錯特錯。今天的經文到這個地方也是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