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八十九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9

  第六十一面第四行,十二處。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是四科裡面的第三大段。所謂「處」就是處所,在此地指六根為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是六根起作用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是外六處,這個合起來我們稱它作『十二處』。十二處裡面除了意處之外,其餘十一處都是屬於色法,唯有意處屬於心法。一切眾生在內外境界所迷著的不相同,如果對心法迷得重,色法迷得輕,佛就講五陰,五陰裡面色法說得最少,只說了一條,心法裡面說得多,受想行識都是講心法,這就是如果迷心迷得重,佛就對這個說得特別詳細。十二處可以說跟五陰是個很強烈的對比,因為在十二處裡面,色法說了十一條,心法只說一條,由此可知,這是對在色法裡迷得重的、心法裡迷得輕的,跟六入的性質差不多,跟前面的五陰是個強烈的對比,因為五陰完全講的是心法。如果對於色心都迷得很重的,就在底下這一大段,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對於色法、心法都說得很詳細,心法說七條,色法說十一條,所以色心都說得很詳細,這是如來說法的一種體例,我們應當要曉得。

  此地最要緊的是告訴我們,十二處也不是實法,不是真實的;換句話說,也是虛妄的,所謂即空、即假、即中,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本如來藏」,如果追究它的本源,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由於眾生迷了色心,所以才有這些界限。這十二處,如果在其中任何一處你要是有個入處,這個問題全都解決。我們讀《楞嚴經》,在初卷我們一展開經文,就看到所謂「七處徵心」這一大段的經文,七處徵心在交光大師的科判裡叫做「七番破處」,實際上這兩種標題(就是科題)都很有意思,所以我們讀古人的註疏最好不要有成見,我們要很客觀的來看。古德所判的叫做七處徵心,徵是徵問,也就是徵問心之所在處,七處俱不可得。這個心究竟說的是真心還是妄心,我們姑且不談,不管是真心或者是妄心,你要找它的處所是找不到的,交光大師就直截了當的判作「七番破處」,是說明心無論是真心妄心都沒有處所。

  這個地方的十二處是破處也沒有處所,不但心沒有處所,就是連處所你也找不到,這是這一段經文旨趣之所在。如果我們連處所都找不到,這個事實真相完全明白了,妄念才能夠消除。可見得我們要覓心,或者要覓心的處所,無非是妄想而已,決定不是事實。本經在前面五陰一科裡,用比喻的方法破除眾生的情執,五陰本空,如果不從比喻當中,確實很難顯發五陰的空義。五陰本空,那世出世間一切法哪一法離開五陰?五陰本空,就說明諸法空義,實在就是將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實相給我們揭露了。真相明瞭之後,底下這就是要做功夫,因為明瞭在佛法裡面叫開悟,就是事理的真相明白了,但是悟了還是不行,必須要自己證得這個境界才會有受用。所以悟屬於解門,解了以後要修行,行成證入才能夠達到這境界。修行所謂有八萬四千行門,也就是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但是在這麼多法門裡面,它的原理原則是一個,也是永遠不會變的。在初學方便講到用心之處,首先要修慈悲心,其次要修忍辱,唯有慈悲、忍辱才有資格入門。而在修學的綱領上來講,可以說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無不是叫我們放下,也就是六度裡面所講的布施,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這是行門裡面重要的綱領。

  上面一段我們講過的六入,六入,佛是藉事假設,發明六入是虛妄的。所以他的辦法是以妄引妄,以此類推明白事實的真相。從這段十二處,乃至後面講的十八界、七大,這是就我們現前見聞的境界,指示出它就是如來藏性,正所謂塵塵剎剎無不見。我們把《楞嚴》這些理論,要是會入到《華嚴經》裡詳加研究,那就很容易開悟。悟入之後,這些理論與我們現前實際的生活就可以融成一片,這就是大經裡面所講的行成證入的境界,也是佛法裡面常講超凡入聖。可見得佛法不是談玄說妙,而是我們現前能夠得到受用。經文雖然講的十二處,講解的方法是把它歸納,性質相同的歸納在一起,所以文字一共有六段。第一段講眼色處,這是性質相同的,因為眼根所接觸的是色塵,眼識與色塵這是相對而建立。根塵識三,到講十八界的時候還要重複的來說。請看經文: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佛跟阿難的對話,這要特別留意,要曉得他對話用意之所在。剛才說過這以下的經文所用的方法都是講眼前的境界,佛說本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講堂外面就是林園,林園裡面有池塘,這都是在講堂從門窗往外面一看能夠見得到的眼前境界。佛舉出這個例子,叫他看看樹林、泉池,由於你見到了,你才曉得這些樹林泉池;也正因為外面有這些境界,才顯示出來眼睛能見。這個事情在我們一個正常的人來說,有的時候還不大能夠體會到這裡頭的意思。我有個朋友,他有一個眼睛失明,只有一個眼睛能見東西,他要是把左面眼睛遮起來,右面眼睛看不到,什麼也看不清。昨天我去看他,他就試了一下,眼睛蒙起來,他告訴我,「我現在眼睛又能看見了」。諸位想想,如果沒有外面的境界,他怎麼曉得他看見、看不見?他遮住一個眼再看外面,外面的境界看到了,看到某某人在此地,就證明他這個眼睛能見。從色相上證明眼睛能見,從眼睛上證明外面的色相存在,這個意思就是說,眼之於色乃是因緣所生法,而且是互為因緣。到底是眼睛見色,還是色顯示眼睛,這個問的意思在這個地方,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然後你才能夠懂得他討論的宗旨。

  下面佛就問他,你的意思怎麼樣?能見的是眼,所見的就是色處,能見的是眼處,我們這裡講十二處,所見的是色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佛在此地就提出兩個問題,意思就是說此等是根塵生法,還是色所現而後生起眼見?為什麼?因為離了色處,你就不曉得見處的存在與否,不曉得自己是不是能見?就跟我舉的這個例子,我昨天去看那個朋友,他要是不試驗,他不知道他的眼睛能不能見。眼睛原先前幾天什麼都見不到,而試一試,他眼睛又能見了,所以在這個例子裡頭很容易體會。我們正常的眼睛,因為一張開眼睛就見到,不大容易體會。所以說眼見要是離外色,見很不容易表示出來,所以說「色生眼見」,這個生就是顯發的意思。由於外面的境界相就顯發,顯示發明了我們的眼能見,能見性的存在,這就是前面這句「為是色生眼見」的意思。

  底下這句「為是眼生色相」,「為是」兩個字是貫下去的。底下一句就反過來,還是由於你的眼見而起的色相?因為離了見,色相不可得。這句話不太容易懂,為什麼?譬如,假如我們的眼睛瞎了,一切色相我都見不到,外面色相在不在?在。諸位要曉得,那個在是別人的色相,自己的色相不存在了。這個道理諸位要很冷靜細細的去推敲,假如你有唯識的基礎,我一說你就很容易明瞭。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沒有見分哪裡會有相分?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在意識裡面會想到,我們自己眼睛壞了,這個色相不能現前,外面境界相在。外面的色相我們叫它做本質相分,是阿賴耶見分所變的。我們此地給你講的眼色處是給你講第六意識,不是給你講阿賴耶識,所以你的眼壞了,你的眼識不起作用。唯識裡面講眼識九緣生,九緣裡面就有根,根壞了當然眼識不生,眼識的相分當然也不生。雖然眼識與五俱起意識不生,但是你的第七識存在,你的第六識也存在,不過就是這一部分它不起作用。耳能聽,它在耳根上起作用;舌能嘗味,它在舌根上起作用,在眼根上不起作用,就是說第六意識的作用少了一分,但是第七識存在、第八識存在,所以外面本質的相分存在。我們今天不談本質相分,只談眼色處,只談這個地方,這是有範圍的。因此才說出「眼生色相」,是不是眼生色相?還是色相生眼見?佛就給我們提出這麼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我剛才略說的,可以說把大概情形都說出來了。

  在唯識裡面講,見相兩分就好比蝸牛的兩隻角一樣,伸出來是一雙,縮進去之後都沒有了。古德用這個比喻,比得很好、比得很巧妙,因為見相兩分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來的,總而言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不是真實的相。可是,凡所有相是不是虛妄的?我們在所有相裡面處處執著、處處認真,有幾個人把它看成虛妄?再給諸位說,如果你把它看成虛妄,這不行,這個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那是很勉強,你依舊是在第六意識裡頭打妄想,這起不了作用的,必須要你自己真正的證得、證實了,這一切現象是虛妄的。在佛法裡面大體上分有性相二宗,性宗所謂是空宗,像我們中國的天台是空宗,三論是空宗,禪是空宗。從空宗下手固然是很快,所謂是頓悟,但是那要根性利的人才辦得到。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從有宗下手,像唯識、華嚴都是屬於有宗,從這個地方下手也能夠證得同樣的境界。

  我常叫同學們把性相兩宗合起來看,更容易覺悟了。譬如《金剛經》裡面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可是我們觀不起來,這四句偈我們會念,我們不會觀,我們會念不會觀。但是你念過唯識就會觀了,「一切有為法」,我們展開《百法明門》,前面九十四種就是有為法,我們才曉得一切有為法裡包括著心法、色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包括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一展開就是宇宙萬有,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我們自己的身心是小宇宙,這個小宇宙跟外面的大宇宙沒有兩樣,完全相同的,正是佛在大經裡面所講的,「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大宇宙包括我們現前的身體,這就是須彌納芥子;可是我們自己身心裡面,也能夠把整個大宇宙都包括在自己心胸,這是芥子納須彌。大小不二,一多不二,實在是妙絕了,我們才曉得什麼叫做一切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為什麼?因為它不是實法,它是幻有不是真有。真的裡面,真的是真性,真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但是真性裡面雖然沒有這些東西,並不妨礙這些東西的存在。這些東西雖然是妄有,妄有也不妨礙真性,沒妨礙。

  佛在經論裡面常常用病目見空花的比喻,把虛空比作真性,把虛空當中的狂花比作一切有為法。我們想想,狂花在空中礙不礙虛空?不礙虛空。為什麼不礙虛空?因為它是虛妄的。如果它是真實的那就妨礙了,它不是真實的。這就是所謂「妙有不礙真空,真空也不礙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說明事實的真相。所以覺悟了,根本就沒事,得大自在。毛病出在什麼地方?毛病是出在迷,不曉得一切有為法是夢幻泡影,以為這一切法是真實的,於是在這個夢幻泡影的有為法裡面起了取捨得失的妄念,這就愈迷愈深。由於這種迷、執著,造成虛妄不實的六道輪迴,雖然虛妄不實,迷了還真有這個事。給諸位說,不是說真有六道輪迴,迷了有這麼回事情。就好像你作夢一樣,你醒了才曉得這夢是假的,沒這回事情,但是你在作夢的時候,還真有那回事情,不能說沒有夢。夢幻泡影,夢也有、幻也有、泡也有、影也有,雖有,不是真實的。你悟了這個東西不礙事,迷了礙事,礙什麼事?要在這裡面受無量苦。我們現前問一問,我們的生活苦不苦?每一個人都說我們生活很苦,精神苦悶,物質生活也不能樣樣如意,這個苦從哪裡來的?這個苦就是六道輪迴的現象,是我們自己對於一切有為法的真相迷失了,所以才產生虛妄的幻相。覺悟了就叫佛菩薩,不覺的就叫凡夫。覺悟了,真正是離苦得樂;不覺悟的,那真是苦海無邊,輪迴無盡。佛法的教學就是叫我們勘破迷關,離苦得樂。我們看看底下經文,佛如何來解釋這兩個問題,佛再叫著阿難: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

  這都是假設的,如果說是眼根生色相。

  【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前面這兩句意思是說,假如是你的眼根能夠生出祇陀林外這些色相,這些林木、水池等等;換句話說,眼能夠生色相,色相就屬於眼所生的。我們先要把這個大前提搞清楚。次二句意思是說,你的眼睛要是見到虛空的時候,我們不看外面的花園,我們看虛空,虛空裡面沒有色相;換句話說,那個色相就應該銷滅才對。眼要是不見,色相就沒有了;眼見它,色相就生起來,應該是這個情形才對。如果我們所生的色相銷滅了,能生的見性當然也不存在。為什麼?因為見相兩分是相對而生的。這個如果我們用在眼識對色相,確實是如此。底下四句說,色性既然銷滅了,色相也沒有了,這個時候縱然說你有見,有什麼顯發你的見性?『色相既無,誰明空質』。你現在見到空,誰見到的?空也不能夠自己顯發它的空性,也必須藉色法才能夠明顯。這個意思就說,色相既然沒有了,那個空也不應該有所顯發。末後這一句,『空亦如是』,意思是說,如果說眼可以生空相,你要說眼生空相,以前面這個比例也很難成立。

  這一段文字不多,意思看起來好像很淺,實際上相當的深,要把這個深意很清楚明白的說出來,的確也不是容易事情。因為這裡面確實有很高深的理論、複雜的事相,龍樹菩薩在《中論》裡面給我們說過四句偈,「諸法不自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亦不從他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他能夠生自嗎?他也不能。如果說他能生自,那他是誰生的?我們就要問上帝是誰造的?佛給我們講不從他生。也不是共生,這自他共生也不是,也不是說無因而生的。這個偈子是這麼念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我們要是聽了這四句話,也不好懂。如果我們要舉個例子,實際上此地經上就是舉這些例子,不過它這些例子不太好懂,拐彎抹角,牽涉到許多學理,如果我們在佛法上沒有相當的基礎,看不懂;如果在性相兩宗有相當的底子,那一看就明瞭,就沒有問題。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眼睛長了毛病,看到虛空當中的空花,或者我們晚上看到燈、點燃的蠟燭上面有個圓影,眼睛長了毛病看到圓影,凡是害過眼病的人都有這個經驗。我們就拿這個圓影來仔細研究,你看看與這四句話相應不相應?那個燈上圓影、空中之花,豈不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嗎?最後結論告訴你,無生,生即無生。

  如果諸位能從這裡一下恍然大悟,悟到十法界依正莊嚴跟空花、圓影完全相同,你就證無生法忍。曉得一切萬法,我們自己的自身、十法界依正莊嚴,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所以叫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有滅?你要是果然入這個境界,不但六道輪迴沒有了,連界外的變易生死也沒有了,真叫一了百了。到這個時候呈現的是什麼境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在哪裡?就是我們眼前。悟了就是常寂光,迷了就是我們現在這痛苦的世界;悟了就是一真,迷了才叫十法界。不是外面境界相有什麼改變,是你迷悟不同,就如虛空的空花、燈上的圓影,不是空花、圓影有所改變,是你自己迷悟之後感受不相同。諸位要是從這淺顯的事相裡面能夠得到一點消息,《楞嚴經》裡面四科七大的經文就不難懂。不但不難懂,而且句句其味無窮,也就是說你能看出苗頭,這是開經偈裡面講「如來真實義」。再看底下一段,前面是講眼生色塵、色相,這一段再看看是不是色生眼見?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這是假設說,如果我們的見性是因為色相而生的,那我們的見性就屬於色。果然是這種情形的話,佛就說,你眼觀空的時候觀空不是色,所以說『觀空非色』。這個時候你的見性當然也隨色相『銷亡』,因為色能夠『生眼見』,離開色你的眼見也就沒有了。見既然銷亡,那你見空、見色的是什麼?所以佛在此地說,『亡則都無,誰明空色』,到底誰在見?在此地我們應當要曉得,所謂「根塵識三,猶如交蘆」,這是說的有為法。佛在此地,大前提已經給我們道破,所以第一句話我們要特別注意它,「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本是什麼東西?本體,今天哲學裡面講的本體,眼見的本體、色相的本體。在佛法裡面它不叫本體,叫做本性,能見的是見性,所見的色叫色性,講見性、講色性這是講本體。如果講眼識、講色塵那是有為法,那是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不錯,如果你要就它的體性上來說,它是真實的。正如同所謂「以金作器」,金是本體,器就好比是眼識與色塵,它是隨緣在那裡變的。你喜歡要個什麼,你就可以把它做成什麼,可是它的體不變,體總是金之體。體不變,相隨著在那裡變,相是虛妄的,體是真實的,這個地方叫我們就在妄相上要認識真實之體。

  我們要曉得,色不生眼,就是色性不生見性,見性常自寂滅,清淨寂滅,這個道理在前面十番顯見就說清楚了。但是諸位特別要曉得,這個地方給你講見性,絕不是給你講眼識,或者是五俱起意識。五俱起是什麼東西?將來在《大乘起信論》給諸位說。五種,「俱」是同時起作用,這五種是什麼?阿賴耶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轉相就是見分,境界相就是相分,再加上末那識、第六意識,是這五種。我們前面這五識,眼耳鼻舌身,在境界上起作用,這五個統統跟它同時起作用,這叫五俱起意識。我們現在這個地方不是給你講五俱起意識,為什麼?因為五俱起意識是生滅法,那不是本。那個東西確實是色法與心法相對的,一個有,二邊就有;一邊沒有,二邊都沒有了。可是我們講到見性那就不一樣,譬如眼識要九緣生,它是因緣生法;見性是獨立的,它不需要藉任何的因緣,所謂是「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要在這裡面體會到這是真的。

  我們眼睛見就是能見,見得清清楚楚,這是見性見;如果在見性見色性這裡面動了一個妄念,這個念頭一動,五俱起意識就生出境緣。譬如我們舉出毛巾,大家見了沒有?見了,這個見是你見性見。見了什麼?見了毛巾,毛巾就是五俱起意識的見。為什麼?落在假名假相裡頭去了,假的。離開五俱起意識,就是禪宗裡面常講的離心意識,五俱起意識就是心意識。你看,阿賴耶的三細相這是心,末那是意,第六意識是識。我們六根在六塵上起作用的時候,如果不用心意識,就是不用五俱起意識,這個時候就是你的真心用事,在我們念佛人講一心用事,一心。五俱起意識一進去之後,那就三心二意,把事實真相攪和,迷惑顛倒。五俱起意識用事的時間是有間斷、斷斷續續的,我們的真心用事是永遠不斷,所以叫常住真心、不生不滅,而且這個心是清淨寂滅,見得真、聽得也真,沒有一樣不真實,這裡頭沒有虛妄。這個地方只要你用的是六根的根性,外面六塵的塵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聞的是聲性。像經文後面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他用聞性聞的是聲性,這叫明心見性,所以見性成佛,外面六塵境界是什麼樣子?也是清淨寂滅相。所以眼也不生色,色的本體、色的本性也是清淨寂滅相。我們讀《仁王經》,《仁王經》裡面講五忍菩薩,最高的位次就是寂滅忍,寂滅忍還在無生忍之上。我們通常講無生忍,就是剛才我用《中觀》四句偈,你果然入了這個境界,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你要是入這個境界,我們一般講七地菩薩是這個境界。或者我們再說得方便一點,上品的無生忍是九地菩薩,中品是八地菩薩,下品是七地菩薩;換句話說,你最低限度也是七地菩薩。因為寂滅忍,下品的寂滅忍是十地菩薩,中品的寂滅忍是等覺,上品的是如來果地。

  到法雲地才證到什麼?看到一切境界相都是清淨寂滅相。我們今天講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原子彈在空中爆發的時候,十地菩薩看起來是清淨寂滅相,看到這個相不生不滅、清淨寂滅,他看到的是實相。我們看到的是妄相,我們現在不要說寂滅忍沒有,無生也沒見到,我們看現前一切法統是生滅法,哪裡曉得外面境界相是不生不滅的。為什麼我們會看錯?因為我們用的是生滅心,所以你見的就是生滅法。假如你用的是不生不滅的心,你看到外面境界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相,真實的,相隨心轉,而不是心隨相轉。相隨心轉,給你說的是真實話,千真萬確的事實;心隨境轉,這個話是方便話,不是真實的,有沒有這個事情?有,這是迷的境界裡頭,不是事實。佛法裡也有所謂「心生法,法生心」,法生心就是心隨法轉,心隨境界轉。所以事實的真相,我們要理解。永明延壽大師在《宗鏡錄》裡頭告訴我們說,「心外無有一毫釐法」,這句話說的跟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本來無一物」,意思完全相同。六祖說「本來無一物」,永明大師說「心外無有一毫釐法」,什麼都沒有,一毫一釐都沒有,心外沒有。

  可見得這一切法全是心性自己變現出來的。雖然是變現出來的,但是它的真實狀況,佛在經裡給我們說,「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所以說無法可相知、相到,為什麼?這就是說的一,心是一、法也是一。如果有二,二就有相知、就有相到,一裡面找不到相知、相到。一裡面沒有生滅,二才有生滅;一裡頭沒有往來,二才有往來。你們念《心經》,天天念,「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些話說的就是萬法歸一,唯有一的境界才是這個境界。如果一切法要是二、不是一的話,那《心經》上句句都講不通。如果不是一,《華嚴》裡頭「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它怎麼同法?二沒法子相同,唯有一才相同,所以《華嚴》到最後,證到究竟處叫一真法界。你們特別注意這個一,唯有一是真實的,可見得二就不是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