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一九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19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這一段經文是說稱名無畏,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菩薩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六十二恆河沙菩薩,這個數量實在是沒有法子計算,菩薩雖然是自利利他,代表著種種法門各個差別,意思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在《佛名經》裡面,看到世尊給我們說了一萬多尊的佛名,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實在講那是更多。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明白了,菩薩是代表因地修行的法門,佛是代表果地上的圓滿功德,一尊佛、一尊菩薩只代表一種法門。這一切佛菩薩裡面,的確有兩位很特別,像阿彌陀佛,你們在課誦本都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看其他的佛沒加這樣的字樣,加上這樣字樣,就是你念一尊阿彌陀佛,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都念到,就是你念一尊佛號就等於念一切佛的佛號;菩薩裡面觀世音菩薩特別,只要念一聲觀世音菩薩,就等於念了六十二恆河沙數的菩薩,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這就是說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所代表的法門是總持法門,所謂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曉得。何況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分,這緣分從哪裡來的?就是同樣都是耳根最利。觀音菩薩代表的是耳根圓通,娑婆世界的眾生也是耳根最利。觀音菩薩他所得的圓通本根,就是耳根一門,開發從聞性裡面得一心不亂。在禪家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就有能力以一身應無量身,以一心應無量眾生心。

  上週有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我也跟諸位解釋過。菩薩以一身去應無量的身、以一心應無量的心,他到底是一個神識,還是眾多的神識?這是有同修提出這個問題來。實在說這個問題是我們凡夫的見量來測佛菩薩的境界,套經上一句話來說,「無有是處」,沒有辦法、做不到的。諸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這個境界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夠把它講清楚。實在說根利的一語可以道破,根鈍的人愈說愈迷惑,當然說聽都需要有善巧方便,這一點也非常重要。諸佛應化在世間,就是本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業不是諸佛菩薩之業,諸佛菩薩已經不造業了,所以才能夠循眾生之業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有業感,佛菩薩就能夠現無量無邊身,各個那裡都得感應。我們現在所以想不通這個道理,是因為我們有個關口沒突破,那就是迷在神識究竟是一還是多?一、多都是迷,沒能夠破這個關,也就是沒能夠破這個迷。一多是二邊,你們諸位想想看,幾時能夠把二邊都擺脫掉,你才能見道,見道之後這個事情才一下就明瞭,不再有疑惑。再說,這個問題現在困擾著我們,我們可以暫時把它放在一邊,為什麼?菩薩神識一個也好、多也好,可以暫時不理它、不管它,我們先求一心要緊。如果這個問題你要是放不下,的確障礙你證一心不亂,這個虧吃大了。

  我們學佛的人說,根利的人一聞千悟,好,沒有問題;根鈍的人有鈍的人的辦法,「我不懂」,不懂沒有關係,不懂我不理會它、我也不懷疑它,我就是求一心不亂,自己到達一心不亂,這些問題統統解決了,這是個好辦法。所以在佛法裡無論是宗門教下,無不是以求根本智為第一樁大事情,凡是障礙根本智的,一概不予理會,不叫它妨礙著我們,這就對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含容周遍、自在無礙,這種境界是諸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楞嚴》說得很詳細,《華嚴》、《法華》、《圓覺經》裡面,乃至《大乘起信論》,我們現在講堂選的這些經論,對這些問題都有很深入、很透闢的說明,希望大家多多的留意。正因為菩薩住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這個地方才講,六十二恆沙菩薩所證的法門,像《華嚴》裡面才以五十三位菩薩做代表,略說五十幾個法門。這些菩薩所證的法門,皆不離觀世音菩薩所證的法界海慧,這個慧是智慧之慧。所以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的功德,與六十二恆沙菩薩,這個菩薩都不是普通菩薩,你看看經上講的『法王子』,在一般都是稱等覺菩薩才稱法王子,等覺菩薩以下則稱大菩薩摩訶薩,等覺菩薩才有資格稱法王子。

  由此可知,六十二恆河沙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位,觀世音菩薩名號與他們就可以相等。我們要念六十二恆沙菩薩,念累死了,恐怕念一輩子,一個恆河沙數菩薩念一遍都念不完。六十二恆河沙數,真的,一生一天念到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念一百年恐怕都念不完。可是你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與受持六十二恆河沙菩薩的功德相等,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決定不講假話,這個話雖然是觀世音菩薩說的,觀世音菩薩當著釋迦牟尼佛面說,那怎麼會是假的!如果觀世音菩薩要是誇大,佛馬上就指責他,「你說得太過分」,會指責他的。佛不但不指責他,而且還要讚歎他,可見得這個話真實不虛,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

  在中國自古以來,專門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很多,依這個法門而修的,每一代都有許多人。修觀音法門,我們這個道場也特別提倡,我自己也是修這個法門的。觀音三經一定要熟,三經裡,我們現在念的這一章,這是觀音菩薩的經,《楞嚴經》裡面的「耳根圓通章」,你們要是記不清楚,就記第六卷,《楞嚴經》的第六卷;《法華經》裡面的「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經;《華嚴經》裡面有「觀自在章」,是觀音菩薩經。你看,觀音菩薩經都分在大經裡頭,《華嚴》、《法華》、《楞嚴》,這是修觀音法門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這個法門跟彌陀法門一樣,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最上乘的、圓頓大根性的人,受持耳根圓通很容易開悟,能夠得利益;就是業障深重那些鈍根,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的,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感應,可見得這個法門真是慈悲廣大。

  其次講的『福德正等』,要依照本經所講,菩薩已經在暗示我們,二十五種修行法裡面是耳根最為殊勝,為什麼?我們在前面二十四圓通裡面都沒有看到,一稱名能夠與六十二恆河沙法王子的福德相等,沒有看到過這個字樣。唯有在這一段裡我們看到,這就是顯示耳門的殊勝,就是耳根圓通,在一切圓通章裡面最為殊勝。但是他這話沒明說,暗含著有這個意思,諸位細看就會發現。明說在後面,後面「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跟我們說出來,所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後頭文殊菩薩會說,觀世音菩薩不必自己介紹,不必自我來誇耀,由文殊菩薩來說。他說到這個地方,實際上已經就暗含著,意思都有了。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世尊。我一名號。】

  『我』是觀世音菩薩自稱。

  【與彼眾多名號無異。】

  『眾多名號』,就是六十二恆河沙法王子的名號,沒兩樣,一個名號等於六十二恆河沙法王子的名號。這是什麼原因?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這個道理在此地。我們要曉得,名號只是音聲,音聲就是如來藏性。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到的,沒有通達如來藏性,這是我們講的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沒有能夠通達藏性。他什麼原因不能通達?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只為了多一個情計而已,情是情識,計是計度分別,這是世尊為我們一語道破。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不能得一心、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不能明心見性,障礙就在此地。所以修行修什麼?破一切情執而已,情就是妄想,執是執著,沒有別的,千經萬論只為了這個。情計不斷,生死輪迴永遠沒有辦法了,生生世世實在是很麻煩的一樁事情,永遠沒有法子擺脫。

  無法擺脫當中,諸位就要曉得,輪迴是愈輪迴愈苦,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以為,我下一輩子一定要比這一輩子好!你這是妄想,我們世間法有句話說,「一代不如一代」,這話很有道理。你就打開歷史來看,中國、外國的,有史以來一直發展到今天,你看看人類的業障、果報,的確一代不如一代。不要以為好像我們今天科學發達,我們一切的受用比古人都要進步、比古人都要享受,不錯,是的,這是事實,這是物質上的享受。如果你再看看精神上的享受,那不如古人,從精神上的享受來說,的確一代不如一代;從物質上的享受,一代比一代強。但是這兩者價值,我們要加以評論的話,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要重要得多,精神生活裡頭有真樂。像孔子那個時代,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他還不改其樂,他樂的什麼?每天連飯都吃不飽,他很快樂。那就是什麼?他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他雖然很貧窮,他很自在、他很快樂。一個人一生當中生活得很快樂,這就是人生;物質上樣樣都不缺,生活得很痛苦,這人生就沒有什麼價值。

  你們想想,美國有個大財主,前些年過世的,報紙上登的休斯,他自己的私人財產有二十多億美金,這是世界上少有的財富,物質生活他真是應有盡有,精神的生活痛苦不堪。有人問他,你生活得快不快樂?不快樂,很痛苦。因為太富有了,出門的時候都要請很多保鑣;跟人家講話,買賣交易跟人講話,不敢面對面,用電視,距離好幾個房間。為什麼?怕人家害他,等於自己把自己關在監牢獄裡,一切都不自在,所以富而不樂。富而不樂,不如貧而樂,諸位要懂得這一點。人生的價值是真正快樂,不是在富有,富有對一個人來說不重要,快樂是真正的重要。特別是倫常的這種快樂,這個快樂在外國也沒有,只有在中國文化裡面有倫常之樂,所以有天倫之樂。外國沒有,外國的小孩長大之後對父母很冷淡,父母到家來吃一餐飯,還照樣要算飯錢,你想想看,多可憐;那個兒子如果招待請他吃一餐飯,不收錢,高興得不得了。外國年輕人不曉得,年輕人他還沒有老,他的苦還沒有來,所以還沒想到,到他老了,再看到我們中國老人兒孫滿堂,都居住在一起,小孩都很孝順、奉承的時候,他羨慕得不得了,這是文化不相同。這是說什麼?說凡夫之樂。

  可是凡夫之樂不是長久的,佛給我們點破,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誰能免得了?誰都免不了。佛法之好,好在是應機說法,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它分了很多個階層。我們講五乘佛法,是從大的層面上來說的,你喜歡在哪一個層面,佛就可以幫助你,使你達到你的欲望、滿足你的需求,可以做得到的。你覺得人生很快樂、人生很好,佛給你講人乘佛法;你要希望到天上去享天福,佛就給你講天乘的佛法。可是預先跟你說明,人天是不究竟,人天之樂是短暫的,不是永恆的,所以它不是真樂。真正的樂是要覺悟,必須要超越三界、要超越輪迴,你成佛、成菩薩然後乘願再來應化在世間,這個得真樂,為什麼?沒有生死,這是真的。

  你要說應化,是不是應化來的時候是個出家人、是個祖師?不一定。你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應化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是在各行各業之中,沒有一個行業佛菩薩不應化在其中的,男女老少什麼樣的身分都有,真是應有盡有,這裡面才有真樂!這一定要通達如來藏性,也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觀世音菩薩今天講要證真圓通,你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要得真圓通,才能夠有真樂,真正的離苦得樂,這是佛法裡頭最究竟、最殊勝之法。證得如來藏性了,諸位常常到這裡來聽經,總需要記住,佛在《圓覺經》說的「圓覺」,《楞嚴經》講的「如來藏性」,《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法華經》講的「一乘法」,統統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一樁事,名稱不同,事情是一樣的。通達藏性之後,一也是法界、多也是法界,一不為少,多也不為多。只要你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證得聞性圓明,不是由聲塵而起知見,這是聞性圓明。如果是由外面的音聲(就是聲塵,動靜二塵,這是講音塵)起的知見,那就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這些境界要曉得,然後在自己修行覺觀當中,你才曉得什麼叫覺、什麼叫不覺。你要是能夠覺「不覺」,那不覺就是覺;你要悟「迷」,那迷就不是迷,迷就是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功夫,這一點特別要緊,自己才能入得了法門。

  菩薩在此地說,『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我們不要忘了,楞嚴會上的當機者是阿難,當然阿難在此地是個代表,也就是像阿難這一類的人是楞嚴會上的當機者。阿難這一類是什麼人?阿難在十大弟子當中,多聞第一,可見得《楞嚴經》就是為多聞第一而說的。佛門裡常說「乘急戒緩」,阿難就代表這一類的,觀世音菩薩在此地也是暗含著點化這一類的眾生。剛才也跟諸位提示過,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分,就是我們這一方的眾生大多數都是耳根比較利,所以觀世音菩薩在此地講「真圓通」。難道前面二十四位所證的圓通是假的嗎?當然不假,都是真的。菩薩在此地強調一個真圓通,就是二十五種圓通法門裡這一種圓通最容易成就,意思是在此地,並不是說前面二十四位所證得的不真,所以這個意思我們要搞清楚。

  過去裴休居士,這在佛教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位大居士,他在世間有相當高的地位,他是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他去訪師,看到老師一個人在草庵裡面打坐,很清靜,他就問「老和尚有沒有侍者?」有沒有伺候你的人?老和尚說:有一、二個,只是不好見客。裴休說,「在哪裡?為什麼不好見客?」老和尚就叫,「大空、二空,你們出來!」大空、二空出來了,是什麼?是兩頭老虎,老和尚在山裡茅篷修行,陪他作伴、伺候他的是兩頭老虎。兩頭老虎從庵後面出來。裴相公做宰相,嚇了一跳,老師看到裴相的神情不能夠穩定下來,看他有害怕的樣子,就跟兩個老虎說,「好,已經見過面了,你們到後面去」,老虎就走出去了。這個時候裴相對老和尚佩服得五體投地,裴相就請教老和尚:老和尚你修什麼法門,有這樣的感應?老和尚一句話不說,待了半天就問他,你會了沒有?裴相說不會。你們諸位想,你們會了沒有?一心不亂!不要說證得理一心,證得事一心就可以,事一心是怎麼樣?我執破了,真正講是無我了。無我,與一切眾生就可以相處,沒有分別了。裴相說不會,老和尚講「好吧,你回去常念觀世音」,勸他念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的目的是要證耳根圓通,耳根圓通是屬於理一心不亂,所以才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再看底下經文: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施無畏力』,要是據後面的經文說,「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後面經文上有這麼一句話,觀世音菩薩布施給我們的是大無畏。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可惜念了怎麼樣?不相信,那就沒有辦法,念了不相信。如果你要是念了相信,這三十二應、十四無畏與你就有感應道交。『福備眾生』,這個意思是說,不但能夠令一切眾生脫離一切苦難,而且還能夠得福德,真是大慈大悲。大悲是叫我們離一切苦難,大慈是叫我們能夠得福,得什麼樣的福?那就看你信心的程度。你要是全程肯定的去相信,一絲毫都沒有懷疑,一切明瞭的去修這個法門,最高的能夠得到如來果地上的福報。可是你要曉得,這種福報不是觀世音菩薩給你的,是你從這個法門去修學,悟了藏性之後,如來果地上的福德,是你如來藏性本來具足的,所以離苦得樂,一點都不假。觀世音菩薩給眾生的實在是太多了,「施無畏力」這四個字就把它統統都包羅盡了。底下這一段,這是四種不思議。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一段是給我們說四種不思議,融合前面的二觀,前面雖然是顯明,上同十方如來、下合十界一切眾生,這都是隨機應化,在理論上說還是有限量、還是可思可議,雖然說三昧,還是從因地心上來講的;到這一段文則顯示他圓融到了極處,圓極了那就是不可思、不可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菩薩自己說『修證無上道故』,這是說這個道是無上道,其神妙愈不可思議是無法來測度的。前面說法以及說稱名的功德,我們還能夠窺測到一些;到這個地方,那實在是無法再形容他,這是菩薩講他修證到圓極了,能令眾生得大自在,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換句話說,雖然他是菩薩,與如來在果地上的境界真是無二無別,所以謂之『無作妙德』。

  這個經文著重在「無作」兩個字,有作就不妙了,這是我們修學要特別留意的。什麼叫有作?什麼叫無作?有作、無作是都做,不是不做。有作是什麼?有心去做,這個有心是有妄心,換句話說,就是有心意識去做的。無作做不做?做。做,是怎麼樣?沒有心意識。他在那裡做,沒有心意識的做是妙作、是三輪體空、是「妙德」;有心意識的去做就有業,你善心去做是善業,惡心去做是惡業。諸位要曉得,要緊的是心,善心做惡事還是善業,惡心做善事還是惡業,這裡頭道理諸位細細去想。大乘戒律論心不論事,跟小乘戒不一樣,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為什麼?偏重在人天福報;大乘是論心不論事,偏重在出三界、證菩提涅槃,這是不一樣的。善心、惡心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所以這種不能稱之為「無作妙德」,就修道來說是有修有證,因為他有心,有修有證。我們念佛,如果是有作而念的話,你這個功夫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以《楞嚴經》這個理論,佛給我們所講的,可以達到事一心不亂,但是不能達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定要捨識用根。

  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就是這樣指導我們的。捨識是什麼?不用心意識,換句話說,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統統不用它,那你就是「無作妙德」。你說我做什麼?穿衣服,是無作妙德;吃飯,是無作妙德,穿衣吃飯就是。我們現在穿衣吃飯怎麼樣?穿衣吃飯都在心心所裡計較,在這裡面起煩惱、起分別、起執著,所以衣也不會穿、飯也不會吃。幾時你穿衣吃飯都離開心意識,完全與真如本性相應,那就是像慧海禪師所說的,人家請教他,老和尚你用什麼功夫?他就答一句,「飢來吃飯,睏來眠」,這就是人家用功的地方。我們聽了,哪個肚子餓了不吃飯?哪個睏了不睡覺?人家是真吃得下,也真睡得著,為什麼?他事情了了,沒事了!我們現在煩惱沒有斷,生死沒有了,飯吃得不安心,睡也睡不著,生死沒了。他是什麼?生死了,煩惱斷了,所以到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到睡覺就睡覺去,除這個之外沒事了,是這個意思。真正到了無作妙德,穿衣、吃飯、睡覺都是無作妙德。這就是揀別不是有為、有意去做的,而是怎麼樣?任運自然的成就。下面四種都是這種境界,這個境界的意思比前面要深得多,比前面也要圓滿得多。請看經文,這個經文比較長一點,我們一段一段來研究。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這是他敘說他成就的時候,我們俗話講觀音菩薩自己修行他得道,最初得道的這個境界給我們說出來。『初獲』的「初」,就是前面講他用功,他的功夫在「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講他「初於聞中」的初,用這個功夫。「初於聞中」的初可以這樣說法,耳根接觸聲塵的一剎那這是初,這一剎那怎麼?還沒有起心動念,這是聞性聞。如果有一念心生起來,就落在意識裡面,那就不是初,就落到第二義去。觀世音菩薩這個用功,他能夠保持在第一義,他不落在第二義。我們修行所以不能成就,是我們從第一義一剎那之間就落到第二義、第三義,麻煩就出在這個地方。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我們看到觀世音菩薩,再想想自己。說了一個「聞」,這是六根裡一個代表,見聞覺知六根統統一樣。眼見色他能保持第一義,耳聞聲也能保持第一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根的根性全保持在第一義上。第一義是見性,前面「十番顯見」講見性,見性、聞性、嗅性、嘗性、覺性、知性。所以對外面不是六塵,對外面也是六性,對外面是六性這叫見性。如果會這樣用功,你們諸位想想,證無上道就在一念之間,哪裡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正是經上所講的「彈指超無學」,這個無學是指誰?諸位要曉得,無學是講大乘阿羅漢,法雲地的菩薩。「超無學」最低限度也是等覺,超了無學。一彈指之間的確從凡夫地證等覺菩薩,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從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都能夠保持在第一義,就是交光大師講的用根不用識,用識這是第二義。

  你們有不少同修讀了《楞嚴經》之後來問我,如何用根?怎麼樣才能夠捨識用根?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第一義是什麼樣子?第一義裡,眼見色,見而無見。不是說見了就像看不見一樣,那這個法門我們不學,學它幹什麼!見是真見,無見是無妄見。什麼叫妄見?你們學過唯識應該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心心所都有見分,那個見分是妄見。沒有妄見,沒有妄見的見是什麼?那個見是見性之見,聽而無聞,真聞無妄聞。聞是什麼?聞也是見分。諸位要曉得,心心所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那個見分,在眼叫見,在耳叫聞。耳識的見分就是能聞,能聽的作用;眼識的見分是能見的作用,相分是所見所聞,這個都是叫妄見、妄聞,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什麼?是見性見,那是真實的,你要是到這個境界,那就可以說一句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不是虛妄的;沒有到這個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個說法還不懂的話,我再舉個比喻說,譬如我們好眼睛看到外面的境界相,實相,我們張開眼睛看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假如我們戴個綠眼鏡,戴個太陽鏡,戴個綠色的眼鏡一看外頭,你們每個臉都是綠綠的;我戴個紅眼鏡,你們都是紅紅的,那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懂這個意思嗎?我們現在在見性上面戴上眼識,就是戴上心心所的眼鏡,看到外面的相皆是虛妄;如果把心心所統統拿掉,你所見的相皆是實相,就這個意思。你們要問修行的祕訣、修行的要領,沒有別的,就是保持你的第一念,不要落在第二念上去,就是第一義。第一義是什麼?見性見、聞性聞,觀世音菩薩就是如此。這個辦法就是彈指超無學,還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彌陀經》裡若一日到若七日,太多了,哪要那麼長的時間?你們諸位想想,大乘經你不去研究,你怎麼能曉得這個道理?你怎麼能懂得這個門道?你平素用功就曉得應該怎麼個用法。你不明瞭這個道理、不懂方法,平時用功真的盲修瞎練,一說你盲修瞎練,馬上火氣就來了,可見得是盲修瞎練;如果真修真練,八風吹不動、如如不動。讚歎你幾句,高興、得意得不得了;毀謗你幾句火氣就上來,可見得小小的境界風一吹就動,那你不是盲修瞎練是什麼?當然是盲修瞎練。

  『妙妙聞心』,就是講的反聞聞自性,實際上這前面都講過。反是什麼?反是回頭,怎麼個回頭法這要曉得,眾生的心隨著外面境界流轉。前面講我們這個耳識,第六意識就是心心所,我們以耳識來說,流逸奔聲,流到聲塵外面境界上去;眼識是流逸奔色,流是像水一樣流出去,逸是放逸,放逸在色相裡去,六根的根性被六識掩蔽,平素就是妄心起作用。反聞,不是說聞性反過來,聞性沒有反的,聞性是真常的,它反個什麼;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它是常住真心,它反個什麼。可見得那個反,是心心所反過來,不往六塵上去流逸,反的是這個。所以反聞這兩個字是兩個意思,反這個字是對心心所說的,心心所反過來,不去攀緣外面六塵境界,這個時候聞性就現前,這是聞的自性,這就叫捨識用根,反就是捨識,不用它了。一般凡夫在迷的時候,用心心所見色。我這樣講比較方便一點,因為見色的確很複雜,不要以為見色這是眼識見到色塵,其實它與第六識有關係,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而且與六識、七識、八識、前五識,相應的這些心所一剎那之間同時都起作用,複雜得不得了。我們講心心所,一切複雜的情形都可以包括在裡頭,心心所起作用。我們現在心心所不起作用,這就是反的意思、就是捨的意思,捨識,此地用個「反」;用根,這是用根性,就是「聞」。你要問怎樣捨識用根,本經裡面就用反聞兩個字。前面講「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個功夫的確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來鍛鍊。而且用功,我再告訴諸位,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環境,統統沒有障礙,這真是不可思議!

  用功的要領就是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為什麼?你一個念一起來,落在心意識去了,心意識裡頭才有妄念。「覺」是正念,「念」是妄念,所以覺悟的佛菩薩他有正念,沒有妄念。我們才有一個妄念起來立刻就覺悟,一覺是什麼?這個妄念不存在了,把妄念打消掉。所以古人才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講我們用功夫的方法。眼見色,一起心、一動念,立刻覺悟「又落在心意識去了」;耳聞聲,才起一念,「又落心意識去了」。這種原理原則我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講了很多,希望大家要記住、要會用,這是完全講的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要在正念裡面再變現出妄念,為他受用。譬如我們眼睛看到茶杯,我們起了一個念頭,「這個杯子不錯」,這錯了、這就是迷,落到心心所裡去了,真如本性裡面本來無一物,哪有什麼錯不錯?沒有!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杯子不錯」,就落心意識去了。別人受用的時候,我給你介紹這個不錯、怎麼樣好,不是自受用,是自己從清淨心裡面變現出心心所為他受用,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自受用跟他受用要劃得清清楚楚的,把他受用的當作自受用是凡夫。把自受用的當作他受用是阿羅漢,入了涅槃,為什麼?他心不動了,他也不教化眾生,他見到眾生不開口,那都沒有用處。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自受用的不是他受用,他受用的不是自受用,這是不可思議。他受用的表現跟凡夫沒有兩樣,打成一片,和光同塵;雖然和光同塵,自受用當中他不起心、不動念,不落在心意識裡,這是高明極了!

  諸位修學的時候,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太少,觀世音菩薩在此地說六十二恆河沙法門,一個菩薩代表一個法門,六十二恆河沙法門,一句名號一個原理,就是反聞的原理,反聞就是捨識用根的原理。在《圓覺經》裡我特別告訴大家,修行修什麼?修圓覺心,淨圓覺心。《圓覺經》第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一開口就說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圓覺心。所以你修什麼?修清淨心。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清淨心沒有了。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不管別人,我自己清淨心還沒得到,天天管別人,我自己的清淨心再修無量阿僧祇劫還得不到,那就是佛門裡常講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想度別人,哪有這個道理?自己清淨了,再度眾生,你度眾生的時候,不會害眾生、不會誤眾生。為什麼?理論真通達、門道真曉得,自己修行的時候自己真可能有成就。換句話說,這個理論方法自己試驗過的,沒錯,才敢教別人。自己沒有試驗過的靠不住,自己誤了自己那活該,你自己再誤了別人的話,這個罪業太大。所以自修比教他要重要。修什麼?就是修清淨心,修在一切境界裡面捨識用根,一切境界當中反聞聞自性,用這個方法。這段意思很深,我們剛剛只說一個「初獲」,只講初這個字,底下的「妙妙聞心」,這裡頭還有很精的意思在裡頭。今天時間到了,下一次我們還從這個地方講,就從「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這個地方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