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二六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6

  第一百五十六面經文: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這個地方是文殊菩薩奉佛陀的指示,來為我們選擇圓通法門。雖然是承佛的旨意,禮節還是少不了,跟平常請法、求佛加持這些儀式都相同,所以經文裡面也說,『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下面一句就是求佛加持的意思,『承佛威神』。我們曉得文殊菩薩在此地所講的這一位,他是早就成佛,是一位倒駕慈航而來的善知識,也就是說古佛再來。示現在菩薩的位次上,這些禮節一點也不馬虎,這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不在這上認真去做,那就沒有辦法入門。入門,你看十大願王裡面,從禮敬諸佛這個地方入門,不修禮敬就無法入門,這是特別要留意的。經文裡面含的意思,可以說最重要的就是警惕我們自己,必須要降伏貢高我慢。下面的偈頌一開頭先說不變的理體,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先從這個地方說起。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這兩句是說本體,正如前面經文所說的,必須將明與無明兩關都突破,才能真正見性,所謂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原理原則,修行很難上軌道。可是這一點的確也是不容易,首先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沒有迷惑,這是修無上道最高的指導原則。文殊菩薩首先給我們說明,「性覺妙明,本覺明妙」。這個意思就像前面所講,我們要想破有為、無為二法,也許諸位聽了這個會產生懷疑,「有為法我們要破除,無為法應當要吧?」殊不知無為是從有為裡面建立的,因為有有為法,佛在有為的對面建個無為法。有為必須要捨離,無為能不能存在?如果無為要是好的、要是真的,你們想想看,世尊說小乘人墮到無為坑裡去,他為什麼不說證無為果,為什麼講他墮無為坑?由此可知,你墮落在有為你是凡夫,不能見性;你要是墮在無為裡面,雖然比凡夫高明一點,還是不能見性。你要想真正成就,有為、無為二邊都要離開,就跟前面我跟諸位說,明與無明二邊都要離開,無明是有為,明是無為,這才真正二邊不立、中道不存。

  第一句講『覺海性澄圓』,就是講到真如本性。在《起信論》裡面講「本覺性」,本覺性裡面不但沒有迷,覺也找不到。如果你要找到一個覺,必定有個迷,為什麼?因為那是二法。好像剛才講,有無為,無為對面一定有個有為,這是二法。記住,六祖大師告訴我們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了。這個原則我們要牢牢的把它記住,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向這個目標去修行。可是我們二六時中起心動念,一定是落在二法裡,你要是曉得落在二法裡面是錯誤,這就是開始覺悟,這就是始覺。落在二法裡面自己不曉得,還隨著境界去流轉,那就必然是愈迷愈深,很不容易開悟。所以我們這講席當中常常提醒諸位,你們一天到晚用功,你到底是修悟還是修迷?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修悟是對的,這是菩薩道、菩薩行;如果修迷那就是錯誤的,這是大錯特錯,可是我們幾個人曉得修悟?墮在迷裡面,不知道自己是迷,還以為自己是覺悟,這是我們真正的大病,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夠警覺得出。此地這兩句經文跟《起信論》的意思完全一樣,本覺的性是本性,本性是非迷非覺。換句話說,沒有辦法稱呼它,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名稱;沒有名稱又不好說話,不得已給它建立一個假名、建立一個代號,叫「覺海」。覺是從作用上說的,海是比喻上說的,覺性廣大無有邊際,稱它作覺海,我們要懂這個意思,不能死在名相裡面。

  「性澄圓」,這是說本體本來是澄淨、本來是圓滿的。本來澄淨,這裡面沒有念頭起滅。我們現在是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妄念剎那不停。諸位要曉得,這種現象,剎那不停的妄念,與我們的本性沒有關係,這種妄念,迷時似有而非有。如果是真有,當年禪宗二祖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這個安心就是什麼?就是個妄念。念頭起滅不安,求初祖「你給我安個心,求你大慈大悲教我如何得心安?」達摩祖師把手一伸,「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二祖經過這樣一個提示,他認真的回光返照找心,去找這個生滅的妄念。這麼一照,真相搞清楚了,「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就跟本經前面阿難七處徵心一樣。這就是說明,妄心有沒有?有,但不是真有,似有而非真有,不能說它沒有,但是你認真去一找,確實沒有。《金剛經》裡面說,三心不可得,三心說的什麼心?生滅心,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真心裡面沒有妄念,澄就是沒有妄念,清淨的,永遠是清淨。圓是圓滿,永遠是圓滿,假如不圓滿,六祖大師見到真性之後,你看他說的幾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澄的意思。何期這兩個字,換成現代的話,沒想到,「沒想到真如本性本來是清淨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話說出來非常高興,一下就悟入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圓滿的意思,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德能、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一樣欠缺,你缺個什麼!

  六祖悟了以後,五祖派他到槽廠去做工,叫他去修福。他福慧都圓滿了,還要修什麼福?這個時候是無修而修、修而無修,無證而證、證而無證,證、不證是一,修、無修也是一,這才是證入不二法門。像這種味道你能體會得到嗎?如果你也稍稍有這個境界,你才能夠體會得到。可是這個境界,諸位要曉得,都擺在我們面前,本來如是,你為什麼體會不到?就是你用妄心,從來沒有想到去用真心,你就是用的生滅心。不學佛的時候你不知道,學了佛的時候曉得了,曉得,還是用生滅心。我們想想,真如本性是澄圓,澄是不生不滅、圓圓滿滿,生滅心是不圓滿,以生滅去求不生不滅,決定求不到。你用的是生滅心,你所有的境界全是生滅的境界,所以你看有情眾生生老病死,看無情的眾生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你所看到的是這個相。其實是不是這個相?其實不是的。我們現前這些人在座的,我們要問,我們這些人有沒有生老病死?給你說真的,你不相信,真的是什麼?沒有生老病死。你能相信嗎?這一切植物也沒有生住異滅,一切礦物也沒有成住壞空。你要是把這個意思能夠體會到、能夠證明到,果然生活在這個境界裡面,給諸位說,你的地位就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這不是普通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一切法當下不生不滅。你之所以看到生滅,是因為你用生滅心看的;你要是把生滅心捨掉,一切萬法當下就是不生不滅,境界變了。這個境界是什麼?《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用生滅心把一真法界看錯了,看成十法界。用不生不滅的圓湛覺性來看十法界,十法界原本就是一真法界,此土原來就是常寂光土,這是跟諸位說真話、說實話。但是眾生總是信假不信真,說假話他很高興,聽了很中意;跟他說真的他不相信,他說你胡說八道。

  第二句講『圓澄覺元妙』,「元」就是原本,「妙」就是前面二十五位菩薩所講的圓通妙用,每一種作用都是圓圓滿滿而沒有欠缺,都是融融通通,絕不違背覺性。這一句裡面,「覺海」是指性體,顯示體之廣大;「澄圓」是就相上講的,這個相是清淨圓滿;「元妙」是從作用上說的,二十五位菩薩各證圓通,顯示這個妙用無方。《楞嚴經》經文少,所以講得比較簡略;《華嚴經》裡面,像《四十華嚴》經文長,整個《四十華嚴》四十卷經說什麼?就是說「元妙」。五十三參是講的妙用,用在哪裡?就是日常生活當中。這幾天我們講《華嚴經綸貫》,《綸貫》只是一個綱領,濃厚的義趣在經文裡面。真正是我們福報不夠,古人那個福報大的,天天講《華嚴》、天天聽《華嚴》,那就等於天天吃大菜,法味無窮、禪悅為食,這才是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假如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清涼大師何必說五十遍?在我的看法,一年一遍。一年一遍,一天至少要講六個小時,一年的時間這部經才能講圓滿,那實在是有味道。《綸貫》就好像我們做菜,拿個調羹舀一點點嘗嘗味道,《綸貫》是嘗味道,你想這部經經義多好。所以這部經一定要在寺院裡講,都市的講堂沒有法子講。寺院裡面講經,聽眾是固定的,就跟學校學生一樣,上課是固定的,這個東西一氣呵成才夠味道。現在都市裡講經,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講一個半鐘點,一部經要講上幾十年,大家耐心沒有了,再好的大菜,讓你一天去嘗一點、一天嘗一點,你也不想吃了,也沒有味道,道理是一樣的。

  經之好,的確很少人能認識它,無上的珍寶擺在你面前不識貨,有什麼法子?不識貨。說這一點,講《華嚴經綸貫》無非是提醒大家,這一次《綸貫》我們是講得比較詳細一點,也沒有完全講。將來入經文,我們就選講,主要是因為沒有那麼長的時間,選講的方法,也不一定按照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順序來選。你看基督教堂裡頭布道,打開《聖經》,告訴你今天哪一章、哪一節跟你講解,他並沒有按次序,他有的時候先講後面,再講前面,不一定。我們《華嚴經》這麼大的分量,我們也採取選講,將來《綸貫》講完之後,講到經文,我們就來選講,不一定在哪一卷、哪一節裡我們選一段。這樣精選出來的都是經中的精華,切合我們當前的需要,我們選這個來講。這是一種方式,也非常的活潑,為什麼?會會圓滿,就是每次講的次次都圓滿,整個連續起來是一部大經,可是每一次都獨立,都有它的獨立性。聽一次有一次的受用、有一次的功德,可以連續的聽,也可以不必連續、偶爾去聽一次。這一次我們講《華嚴》採取這個方式。

  這是講到體相用三大,三大就是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一念心迷,三大雖然沒有失去,但是你得不到三大的功德利益;一念覺悟,三大的功德利益立刻就現前,真是妙不可言。說到一心三大,諸位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念佛所修的就是一心,只要你得一心,三大不就現前了嗎?《華嚴經》經題「大方廣」三個字,就是說的三大,大是講的體,方是講的相,廣是講的作用,怎麼能入進去?一心。所以念佛法門就是修一心不亂。我們天天在念佛,但是不知道修一心不亂,目標搞錯了,搞到哪裡去?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會來接引你嗎?不可靠!為什麼不可靠?不是阿彌陀佛打妄語,不是阿彌陀佛欺騙你不來接引你,正是因為你沒有遵照阿彌陀佛教訓去做。因為阿彌陀佛明明教你,念佛要求「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經裡講得清清楚楚。你果然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阿彌陀佛就打妄語,那就是他不對。我們念佛心還是亂的、還是顛倒的,盼望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不來,這怪我們自己,不怪他,過失在我們自己這邊,阿彌陀佛那邊沒有過失,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給你講得很清楚,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這講得清清楚楚。《疏鈔》上講得清楚,蕅益大師《要解》也說得很清楚。像這樣重要的開示你疏忽、忘掉了,你以亂心、以顛倒心求往生,哪有這個道理?那邊是淨土,心淨則土淨。

  諸位凡是看到一心三大,你就要曉得一心重要。你想求三大顯現,不可能,只要你得一心,這三大不求自然就顯露。不但念佛修一心,你們看看《起信論》是不是講修一心?《華嚴經》也是修一心,一切經論裡縱然名稱有異,意思是一樣,都是求一心不亂。一心三大,是一切眾生與十方諸佛菩薩共同具足的,不是說諸佛菩薩才有、我們沒有,我們如果沒有,那圓滿菩提我們應該有所得,我原來沒有、現在得到了,為什麼又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到末後「無智亦無得」,給你說無智亦無得,給你說歸無所得,就是說明這是你本有的。你現在迷了不認識,迷了是什麼樣?二心就是迷。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迷,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覺悟。希望大家要在這上面去體會,在這個地方留意,生佛不二。尤其要注意的,不變之理體就是我們現在的心,大乘經裡常講真妄不二、迷悟不二,是一不是二。妄心是依真心起的,不覺是依覺變現出來的,這個道理《起信論》裡講得清楚,無明、不覺從哪來的?它依什麼生起的?它是依妙明本覺而生起,可見得它是一不是二。不明白事實真相叫做迷,明白事實真相叫做悟;換句話說,不明白,是事實真相,明白的,也是事實真相。可見得明白與不明白都是為了一個事實真相,都是依事實真相起了明白與不明白;換句話說,明白與不明白也不二,也是一如。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雖然說在迷,我們的本覺妙明何嘗有失!我們的本覺妙明何嘗有欠缺!讀經、聽講最重要的,是要把這些道理往自己心性上去會歸,所謂消歸自性,我們就不會自卑,不會覺得自己那麼可憐;但是想想我們現在,雖然我們自性是圓滿清淨沒有欠缺,為無明煩惱蓋覆而不能夠起用,貢高我慢的習氣也就除掉了,不卑不慢,功夫才能上道。傲慢障道,是很大的障礙,自卑也是很大的障礙,卑與慢是同樣的障礙,不卑不慢這就是所謂的中道。我們真正明白了全真在妄、全妄即真,就好像作夢一樣,我們把能夠變夢境的心比喻作真,所變的夢境叫做妄。作夢的時候整個的心變成了境界,真心化為妄境,全體妄境就是真心,這就是佛門講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的道理。所以禪家就是用這個功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怕的是你不悟,果然悟此妙心,三德祕藏之理自然就顯現,這才是真正的返本還源,歸入大圓覺。向下這就是說明你的真如本性怎麼迷的。前兩句說的本真,體相用三大本真,現在本真迷了,怎麼個迷法,這下面說出來。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這開始迷了,這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不覺」,文殊菩薩這兩句話就是說的一念不覺。性本來是光明的,不需要加上一點意思,它本來是光明的,什麼都不要加,你給它加上一點意思,就把整個光明的理體給擾亂,變成障礙。我們今天是不斷在加,誰能?我能。我能,增長我執;我不能,也增長我執。把能不能去掉,「我」這個分別執著堅固。你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你不知道能所是一不是二;你在裡面建立能所,不曉得這樁事情是什麼都加不上的,你偏偏在上面給它加一個,這就是所謂最初一念不覺。在真性本體上虛妄的加了一個照用,這就是所謂「隨照失宗」,宗是講宗旨,就是講的本性,照是觀照,觀照裡面什麼都不加就是觀照。譬如我們常常在講席裡提醒同修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裡面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觀照。為什麼?什麼都沒加,這是觀照。這就是頭一句,『元明照生所』。你在這裡面又起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這就是你的加了,你把觀照這一變,變為意識,我們所謂明了意識;換句話說,真性照用當中只要不加能所就是觀照,我們說得更明白一點,只要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者,是真性起用。

  《楞嚴》前面講的見性見、聞性聞,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你的體性是湛寂圓滿的,你的作用也是湛寂圓滿的。可見得毛病的產生,就是產生在虛妄分別,能見所見、能聞所聞,一下就墮落在能所裡面去。墮落能所就是把你的照性,就是真如本性的覺照,我們《般若經》講觀照的作用,變為第六意識;在這裡再一起執著,又變為第七識;在這裡面把它變成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裡頭,就變成阿賴耶識。所以這妄念一動,把照用圓滿的大用就變成唯識裡面所講的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有為法、無為法,變成這些東西。你要是離開能所,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這些全體是本性的大用,是它的作用。這個作用只要你沒有分別執著、不起心動念、沒有妄想,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可是一起心動念,處處都是障礙,把原來沒有障礙的、無障礙的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障礙。有障礙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業識、就造業,有造業就要受冤枉的果報。大乘經裡面就是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迷悟的根源,所以大乘經不可不讀。讀大乘經的目的在哪裡?不是叫你記,古人念經三千部他是在記誦嗎?他要是專門著重在死記,他能開得了悟嗎?開不了悟。為什麼?真如本性裡頭不要記誦、沒有記誦。念經三千部的用意在哪裡?這個用意是叫你依文字般若起觀照的作用,照久了自然就入實相般若,這麼個意思。

  什麼叫觀照?就是讀經的時候能夠會歸自性,像經文裡這麼重要的一些道理,自己能夠深深的體會。體會到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將這些原理原則變化為我們自己實際的生活,這叫做觀照般若,觀照不是叫你拿文字觀照。照著這個方法在人事環境裡面起觀照,修什麼?這你總得要曉得,修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修這個。我們圖書館幾位也修得不錯,人家問你什麼東西,「我都不知道」,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什麼都不知道。可是還糊裡糊塗,你們所修的是什麼?是無明,不是觀照。觀照是真正不動心,外面境界了了分明、樣樣都清楚,這是修行,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是樣樣都曉得。告訴你,不但現前的事情曉得,明天的事情曉得,明年的事情曉得,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樁不曉得,這才「元明」,這才是照起的作用。所以不能把無明當作元明,那就錯了。別人有問,所謂是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別人一問,從自己真如本性裡面變現心意識為他受用,這叫大慈大悲,這叫事事無礙,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永遠是清淨的,自己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可是也能夠恆順眾生的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那個恆順是順他,順他是為他受用,不是為自受用,這叫學佛,起觀照是叫你起這個觀照。正在與一切眾生分別法相,實無分別可得,在自己的確沒有分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實際上是你的真如本性有應,它與外面的關係是念念當中感應道交;雖然與外境感應道交,又不失本覺圓澄的妙明,決定不失去,這就叫做菩薩行,這就叫菩薩道。

  這一句就說到我們身上了,『所立照性亡』,觀照沒有了,變成明了意識,這就是六道的生死根本,將無分別智變成分別心。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本來元明的性體會產生這樣的作用,妄生照用?這也是許多學佛的人要追究的,所謂無明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理由開始的、什麼原因開始的?會有這種情形。如果有開始、如果有原因、如果有個起初,那是真的,不叫妄,那不叫虛妄。你們每天晚上睡覺都會做大夢,到你夢醒的時候你追究,你的夢是什麼原因起來的、幾時起來的,你去追究嗎?同樣的道理。我們過去的不談,深理不談,我們從最淺顯的地方來看,我們也不談別人,我們就自己本身上來觀察。自己雖然有性具之德,像前面所講的,覺海、澄圓、元妙,體相用三德具備,我們哪個沒有?自己有。雖有,我們現在缺乏修德,沒有修德的功夫。所以在元明體性上只好說個豁然,為什麼?沒有法子說得出來。起了一個什麼?能照的妄心,「元明照生所」,這在唯識裡面講就是起了一個見分。自證分就是真如本性的理體,在這裡面冒出來一個見分,見分一起之後,既然有見了,隨著見分一定又出來一個妄相為他所見,能所建立了,所以照生所。生所是什麼?就是生相的所在。

  這個照是妄照,不是覺照,迷了本性,這個照的作用它還是有作用,不能說它沒有作用,迷了還是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我們講的妄念,就是見分,有見分馬上就有相分。這就是生所照的境界相,這是阿賴耶裡頭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或者我們講見分、相分,生所就生起了相分,這好像正是作夢一樣,夢裡面自己清淨心不能控制的時候,它起見分,見分一生起來,立刻隨著見分就現夢境、就現相分,我們今天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個樣子。這個相分一生之後,如果你在相分裡不執著、不分別,很容易還原,就是剛剛迷失很容易回頭,問題在哪裡?生了相分之後他不知道回頭,執著分別虛妄的境界相。境界相根本沒有,隨著你分別心而起來的,所以愈分別愈多,不分別就沒有,愈執著愈堅固。相是虛妄的,唯心所變,能變的是心,所變的是妄境。所照的妄境既然建立,於是根本沒有能所的真性你就把它忘掉了,這叫迷、迷失,你把它忘掉了。可是你能變的心、所變的境都離不開真性,都是從真性起來的;換句話說,都是真性的德用。它起德用,你不曉得德用是從它起來,我們要用俗話來說,忘本,你把本源給忘掉。禪家把它比作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怎麼可以把本來面目給忘掉?執著現在這個假面目。

  假面目是變化無常的,隨著你的生滅心、隨著你的分別心、隨著你的妄想心,剎那剎那在變化。念念心善就變為善的樣子、善的相,念念心惡就變成惡的相,相不是真的。不但是這個,容貌也是隨你心變的,念念覺得光陰過得很快,一年一年衰老,你的相一年比一年老;如果你把時光忘得一乾二淨,不老了,不但不老,還一年比一年年輕,奇怪!可見得,證明了相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相不是常住的,是剎那生滅。其實《楞嚴經》裡面把這些道理發揮得非常透徹,這樣就是唯識家們所講的,將自己的本覺變為業識,不是它真變業識,是迷了之後我們給把它起個名字叫業識。這就是此地所講的「所立照性亡」,也就是前面第二卷裡面所說的「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可見得生死的根源,六道輪迴的原理就是妄想,古德稱之為無始妄想。這個無始,諸位要記住,不是講好久以前的、找不到開端的,你要是這樣看法就錯了。無始是什麼?沒有開始。諸位要從這個地方一下明白之後,假如要是這個妄想是過去世,真的是無始劫以來多生多劫的,你要想斷還真不簡單。為什麼?太久了,不是一下能斷得了的。如果你豁然大悟,這個妄想根本就沒有開始,徹底虛妄的,你就可以頓斷。唯有頓斷、頓修、頓證,《楞嚴經》講這個道理,「歇即菩提」。

  你不是想成佛嗎?很快,一個字的法門,歇什麼?歇妄想,妄想一放下就成佛了。換句話說,一天到晚起妄想的就是凡夫,一天到晚不起妄想的就是佛菩薩。歇即菩提,只要你能夠把妄想捨掉,這才明瞭無始妄想為因,這個因就在「元明照生所」當中,種種法界起於這一照,照起於元明。正是《起信論》裡面所說的,不覺心動而有其念。念是從不覺心裡面起來的,照處就是動處,元明不是無照。這個地方所講的境界,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最初一念,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才能夠生起諸法,這是在最初的時候。講最初,到底這個最初是指什麼地方?你們已經看過《起信論》,初相有沒有?說最初,可是沒有初相可得。既然沒有初相可得,所以我們講始覺,實在說也沒有始相可得,天天都是始覺。《起信論》裡面講四種始覺是大階段裡分,細分的時候天天都是始覺,剎那剎那都是始覺。你今天進步了,今天境界跟昨天不一樣,「我今天才覺悟,昨天還在不覺」;到了明天,「我今天才覺悟,昨天還是糊裡糊塗的」;一直到成佛,「我今天才覺悟,昨天還是迷惑顛倒」。有沒有始相可得?沒有,念念始覺。所以你要講初相在哪裡?初相在剎那剎那念念之中,這才跟你講叫無始妄想,也可以說無始初相。你要是不曉得這個道理,經裡面真正的意思你怎麼能明瞭?這個意思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的,「識精元明,能生諸緣」。

  這四句意思非常之深,是說明真如本性為什麼會起無明,為什麼變成阿賴耶識,是講的這個道理,四句話就講得清清楚楚。向下這就講,現實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從這個根源逐步演變出來的。再給諸位說,這個演變雖然是漸次的演變,漸次跟剎那是一不是二。理上講是有層次、有漸次的;事實上太快了,一剎那之中,幾乎你在裡頭找不到層次,但是它的確是有層次。好像我們的電流一樣,譬如我們的總開關在此地,講堂裡有這麼多燈,我們開關一開,你幾乎看到這些燈同時亮,可是事實它不如此,一定從離開關最近的燈先亮,再第二個燈亮、第三個燈亮,一定是這樣的。但是速度太快,電的速度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我們在此地還不到一公里,就是一公里也不過是三十萬分之一,三十萬分之一秒你怎麼能夠覺察得出來有先後?覺察不出來。我們現在普通用照相機的快門是千分之一秒,飛機在天上飛,飛得那麼快的速度,千分之一秒照,照下來的清清楚楚,好像它沒動,千分之一秒。一公里的地方燈亮,先後次序三十萬分之一秒,你決定看不到哪個燈先亮、哪個燈後亮。十法界依正莊嚴,變現出來的相一剎那之間,這是《華嚴》裡面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理論上有次第,此地講這個次第是理論上,事實上太快了,你沒有辦法覺察得到。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