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三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3

  《大智度論》第二十三卷,「釋初品中十想」: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這十想觀也是小乘法裡面重要的修學法門,能夠幫助我們離欲證真。《論》裡面一開端解釋念、想、智這三法義的差別。

  【問曰。是一切行法。】

  『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

  有時候我們在經上讀到的佛講的十種智,此地接下去就是講十一智,十一智就是小乘的十智再加上一個大乘法裡面所說的如實智,成為十一智。有時候又叫十念。法門都很接近,可以說都很相似,為什麼佛有些時候說「智」、有些時候說「念」、有些時候說「想」?這是解答這個疑問:

  【答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

  可見得我們講十念是對初學人來說的。初學的人貪著功德,修這個法門有殊勝的功德果報,他修得就很有趣味。

  【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

  這是更進一步了,入到第二個階段,在佛法大原則上說轉識成智,從前面十念而達到能夠轉境界了,這時候就叫做『想』。

  【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這是第三個階段,境界轉了之後,實在見到諸法實相,這時候叫『智』。如果我們拿禪宗祖師的公案來說這三個過程,也能夠相彷彿。譬如初學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念」;功夫更進一層,觀想得力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就是入第二個階段,「想」的階段;到第三個階段,才曉得是與不是是一不是二,所以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時候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跟第一層那個人決定不一樣,這個是智慧之見,不是情見,這是第三個階段。念、想、智,義相差別如是,下面就一條一條的介紹來解釋。我們講每一條只能提一個大綱,不能照《論》上這些文來講,論文太長。接著底下就是第一條「無常想」,無常想裡面頂要緊的幾句話,也就是開端: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一切有為法』,《百法》前面所列九十四法都是「有為法」,不但包括一切色法與一切心理的現象,甚至包括阿賴耶識,這是一切虛妄的總根本,它都是有為法,我們要觀察,這個『觀』就是智。『智慧相應相』,要有智慧去觀察,這一切有為法『無常』。所謂「無常」就是生滅法,無常不是常住法,是生滅不常住,可見得它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法決定是常住的,決定是不變的,就是不生不滅。我們凡夫不能夠覺察,不知道萬法無常,縱然說明萬法無常,是有名無實。為什麼?我們見到萬法無常是粗相,太粗太粗了,而且在一切法裡,某些法無常,某些法不曉得它是無常的。所以凡夫知見裡的萬法無常是有名無實,只知道這麼說,沒有下過功夫,沒有真正證得無常。

  證得無常一定開智慧,證得無常法一定能夠放下萬緣,清淨心、平等心就能夠證得。所以『無常想』能幫助我們看破,能幫助我們放下。由此可知,這個在修行方法(行法)裡面是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我們要常常用它,要常修「無常想」,也就是無常觀,常修才可以於一切法不執著。這一段解釋的文很長,在第二面給我們講眾生無常、世界無常。後一段又教給我們:

  【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小乘修無常想,修這十種想,大乘菩薩為什麼要修?在第三頁倒數第三行問裡面又提出一個問題:

  【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這都是修觀裡面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說到大乘菩薩修學的要領。說得更好的是在第四面第三行

  【是無故無常亦無。】

  重要的著重在這四字『無常亦無』。底下就提出個問題:

  【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

  下面就解釋。佛說『無常』,因為眾生執著眾生是常、世界是常,所以佛用這個方法對治。如果你要執著一定有個「無常」,就變成小乘,執著空了。大乘很巧妙,無常亦無常,無常也無,常與無常二邊都離開,這才叫做中道第一義諦,所謂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才能夠證得真正的清淨。在第四面倒數第二行以下,一直到第五行的末了,這是教給我們修學應該以什麼為重。此地舉了個例子,有人以持戒為重,有人以多聞為重,有人以禪定為重,有人以苦行為重,十二頭陀裡有苦行。到底哪一個為重?各人根性不相同,這個要懂得。如果法門不契機,學起來很費力氣,不容易成就;法門如果對了機,成就很快,學起來不費力,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縱然是同參道友天天在一塊的,我們根性不一定相同,所以說你修那個法門有成就,我也跟你學一個法門,不見得有成就。

  但是法門如何選擇?這是很大的學問,也相當不容易。修學一定要有結果,一定要有成就,如果我們修學沒有結果、沒有成就,我們的光陰、這一份苦心那是浪費了,是不值得的。既然是發了心,費了這麼多時間、費這麼多精力,就一定要求一個結果,要求一個成就,這是很要緊的一個原則。修學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就是有初學,初學奠定基礎以後才能談專攻,所以一發心就要學某一門東西,這很難。為什麼?看到、聽說這個經很大,這個經的意思很高、很好,我發心要學它,與自己機相契不相契不知道,這是一樁很危險的事情。譬如小學生,他就要發願我將來做政治家、我做科學家,口裡說說而已,到時候說不定一家也不是,沒到時候!一定先要把基礎奠定好。世間法的基礎要到高中才能奠定好,大學裡面才分科、才專攻。

  佛法也不例外,一定要先在基礎上奠定好,而後你自己才真正曉得你的根性在哪個法門,哪一部經與你投緣、與你有緣分,你學起來才特別容易。別人聽這個經聽幾遍都不懂,你聽這個經一遍就懂;你聽這個經一遍懂,另外一部經你不見得一遍就懂,由此可知,根性不相同。這是什麼緣故?在佛法裡講過去生中曾經修習過,過去我修這個法門,這一生雖然有隔陰之迷,一看到這個經典很有緣分,好像從前念過,現在念起來不吃力。如果很勉強的看到別人學這個,我也跟他學,這個虧就吃大了,功夫下去了,不見得會有成就。所以我們學東西不要盲從,必須要認識: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一門通達了,一切都通達。法門一定要選擇一個,不能選擇兩個,兩個確實很難成就,就是在初學我們也要注意到這個原則。

  我自己在修學、在教學過程當中,我也有一點悟處,就是覺悟到一般教學法有缺陷。我自己所得力的,基礎教學是老師個別傳授的,才能得利益。凡是開班講學,尤其像現在學校上課一樣,這一點鐘這個老師來上課,第二點鐘又換了一個老師,頭一點鐘的功課還沒能消化,第二個又換了,第二個鐘點又換了課程。一天學好幾樣,一個禮拜學個十來樣,沒有法子接受,心是散亂的,所有功課都要想。所以我在這地方有一個悟處,後來有很多人辦佛學院,我都給他建議,雖然建議他們聽了很好、很有道理,沒有人採納,沒有一個佛學院用我的辦法,很遺憾。

  我想個什麼辦法?實際上佛學院還是那麼多課程,還是那麼多老師,就是教學方法變換。譬如我們這一門功課,一個星期請這個老師來,一個星期上二個鐘點,一個學期二十週,不過四十個小時;那個老師每個星期也來一次,何不如把課程集中,我這門功課請這個老師來教一個星期、二個星期,他這一個學期的課全部教完,請老師住在學校。在這個星期當中頭腦裡就一門功課,沒有二門功課,只有一門,聚精會神都用在一門上,一定成功。這門課程教完了、考試完了,下一週再請另外一個老師教另一個課程,全週都是他的課,一天八個小時是八個小時一個老師來教。時間還是一樣多,課程還是一樣多,效果決定不一樣,學生能專心,心無二用。課程編排不是一學期的,是全部的課,譬如大學從一年到四年,我們一共有多少個科目,分配使用多少時間,哪一個課程多少時間全部集中上,這樣對人力上也節省。

  現在佛學院多,請不到老師,佛學院的老師分身無術。如果這麼一來,分身有術,我在甲佛學院擔任佛學概論,課程要三十個鐘點,這個佛學院三十個鐘點教完了,我下一個星期就可以到那個佛學院,我住在那裡再教他三十個鐘點,一個人可以教很多佛學院,就是一門功課。做老師也不要那麼辛苦,每一個星期去跑一趟很辛苦。一去就住在那裡,住在那裡一個星期、二個星期,全部課程教完了,這樣的效果就不一樣,所以學東西要專攻。台中往年我們小班就是專攻的方法,一個人只能學一門,不可以同時學二門。雖然學一門,所有的課程都可以旁聽,但是自己力量只集中在自己的一門上。別的聽聽而已,看看而已,不要去用心、不要去研究,全部的力量放在你自己所修學的這一門,這一門完成了,再研究一門。這是古人讀書用的方法,所以人家的學問根深蒂固,很踏實。我們想想這個方法好,應當要恢復,應當要採取,發現有缺點了,就要很勇敢的把它改正過來,有決心、有毅力。

  講到專攻,專攻是以後的事情,先還是要培養基礎,然後看自己的根性、看修學的環境,還要看眾生目前的需要,我們在哪一宗、哪一部經典上發心去弘揚。我從學佛以來,很早就有這個願望,記得我在佛光山教書的時候,十幾年前的事情,五十六年在佛光山,我對佛光山的學生就說過,希望人人作專家,不要作通家。要知道《大藏經》經論只有三千多部,數量並不多,如果我們有三千人,每個人發願攻一部,一生專門攻這部、專門講這部,我們台灣不就變成全世界有一部活的《大藏經》?人人都是專家,人人都是第一。

  你專攻《華嚴》,你是《華嚴》第一,世界第一;他是《法華》,他是《法華》世界第一;你是《彌陀經》,《彌陀經》第一;你學《八大人覺經》,《八大人覺經》第一,個個都是世界第一,沒有第二。做得到做不到?做得到!一個人能夠下五年、十年的功夫搞一部經,他要做到世界第一,這是決定可能的事情。三心二意,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那就完了,你的精力分散了。如果不是這樣,佛法如何能發揚光大?一經通了,一切經通;雖然一切經通,你標榜這個第一,還是弘揚這個,其他的通達,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學《法華經》,你要學《華嚴》,那某人學《華嚴》他是世界第一,雖然我的《華嚴》不在他之下,可是你到我這裡來,我會把你介紹到他那裡去,你學《華嚴》應當跟他學,你學《法華》到我這裡來,應該是這樣的,絕無門戶之見。要曉得佛法是一家,哪有派別、哪有門戶?我們看看隋唐八大宗的祖師,就是在經典裡面選擇部類相同的聚集成為一宗,有一些人發願專門弘揚這一宗的,哪一宗的祖師都是第一。當年十大道場,就是十宗十大道場,個個第一,世界聞名。外國的到中國來留學,想學《法華》的到天台去,想學《華嚴》的到五台去,想學唯識的到大慈恩寺去,那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學府。我這些年也到處勸人要好好的幹,哪一個寺廟都能做得到。尤其我們今天在台灣,安居樂業,衣食無愁,只要發心專攻一門,有個五年、十年,不怕不成專家。為什麼不肯幹?懈怠懶惰,不肯幹。給諸位說,這是一條成功的大道,你要想搞二門、三門,此山看到彼山高,那是一事無成。

  這個是諸位千萬要記住,無論是大部經、小部經都要求專攻。我在這個講堂也給諸位說過,今天我這個方法是什麼?是犧牲自己、成就諸位,是眼看著各宗都沒有人,所以在此地講《法華》、講《楞嚴》、講《華嚴》、講《彌陀經疏鈔》,這個給諸位說,不得已!希望同修們當中真正發心學一樣,我所講的經你們天天聽,你學《華嚴》的你就全部力量專在《華嚴》上,一個星期四個小時《華嚴經》,你一個星期當中一定要把這四小時東西融會貫通,把它消化掉,別的東西只聽,不需要去消化。你學《楞嚴》,《楞嚴經》一個星期講一次,一個半鐘點,千萬不要以為這一個半鐘點太少了,一個星期只有這一個半鐘點。諸位要知道,我在台中學《楞嚴》的時候,李老師一個星期一個小時,我在他會上聽了三年。他如果一個星期講上二個小時、講上四個小時,我就消化不了,那要把自己忙死了。一個小時我需要花多少時間去消化?給諸位說,需要花二十個小時,把他這一個小時東西完全消化掉。所以他這一部《楞嚴經》講圓滿了,我也講了一部,我就很熟。請我到台北講《楞嚴經》,我就敢講了,為什麼?真下了功夫。一個星期上這一小時的課,真好,舒舒服服,輕鬆愉快來接受,三年圓滿。有這部經的基礎再看一切大經,很容易了。所以我在台中聽《華嚴》,只聽了一卷,後面都知道了,九十九卷經聽一卷,後頭都曉得了,我在台北也講《華嚴經》。

  諸位要曉得,「專」要緊!如果要照古人這個態度,我學的《楞嚴》,就一生專門來講《楞嚴》。天天讀《楞嚴》,能不能成為楞嚴專家?能夠,絕無問題。我《楞嚴》有這麼好的底子,我天天講《楞嚴經》,從前演培法師開我玩笑叫我「首楞嚴王」,我真搞下來我真可以作「首楞嚴王」。看目前的情形還不行,就幫助諸位同學,希望你們底下一代超過現在一代,把大乘佛法能夠發揚光大,能夠弘遍全世界。將來你有一部經專攻,你坐一個道場,你一生當中就講這一部經,周而復始,一遍一遍的講。學生來學,到你這裡來就學這一部經;學另外一部經,哪個人專門搞這個,介紹到他那裡去。既是專家又是通家,雖是通家,專弘一門。你們看看八大宗的祖師,他們的講解、他們的註疏,所引用的世出世間的經典,由此可以能夠了解人家真正是博學多聞,無所不通,但是他專門弘一樣。提起某一個道場,某個道場出名,他這個道場是代表某一個法門、代表某一部經論的。天台《法華》出了名的,五台《華嚴》出了名的,終南山是戒律出了名的,這才能成就。不但佛法如是,世間學問也如是,不是偶然成就的,雖不是偶然成就的,諸位同學你現在發心你一定能做到。可是諸位要記住,經典如果沒有十年的功夫不能透,十年功夫才能透。倓虛大師沒有出家的時候,八載寒窗讀《楞嚴》,所以出家之後諦閑法師選他繼承,成為天台的祖師。他如果在作居士的時候沒有八載寒窗讀《楞嚴》,他出了家也成不了祖師。這就講到專攻,我們講堂這幾部大經大論,就是希望同修們要發心專攻,選定了一生不要改變。你們到這裡來錄音,學哪一部經就錄這一部東西。別的東西不要,聽一遍就算了,不要再聽第二遍。你自己專門學這個,那是千遍萬遍全部的力量要融會在裡頭。所學的這部經論一定要背誦,學法華的要背《法華經》,學楞嚴的要背《楞嚴經》,學《彌陀疏鈔》的要背《彌陀疏鈔》,這樣才能成就。

  《大智度論》當作佛學常識讀,不需要去學它,這裡頭是佛學常識,是《摩訶般若》的註解,這是能夠奠定我們佛學的基礎。所以專攻要考慮到自己的根性,這都是重要的幾個大前提,不可以盲從。要親近善知識,自己要認清方向,要能夠辨別邪正是非,而後才有適當的選擇,才有真正的成就。這是末後教給我們修學以什麼為重,我在此地提出這一點貢獻給諸位。第六頁以下是苦想: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

  『行者』是修行人,我們要做這樣的一個觀念:

  【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為什麼『苦』?因為無常,『無常故苦』。底下問答,答裡面說:

  【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可見得『苦』從哪裡來的?苦從受來的,你受就苦,你不受就不苦。凡夫著相受,所以苦;佛菩薩不著相,不受,所以無常對他沒苦。向下這是解釋苦有兩類,有身苦、有心苦。凡夫這兩類都有,身心之苦都有;而諸佛菩薩在兩類當中,他有身苦,沒有心苦。為什麼有身苦?因為他有身,這個身有生老病死、有飢寒交迫,有這些苦。但是佛菩薩是一個覺者,雖有,他在感受上比我們一般人要來得輕,那就是什麼?他看得破,他對於清淡清苦的生活,他能夠安然的度過。

  譬如我們讀書讀到顏回,顏子是世間聖人當中了不起的人,可是他的貧困幾乎也到了極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世間聖人他有身,他就要受這些苦,雖受這些苦,他有樂,他樂在哪裡?樂在道上。「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樂,有沒有苦受?當然,沒有飯吃,肚子餓怎麼不苦?不過他不在意,他不以為然,這就是他沒心苦。諸佛菩薩更是如此,佛陀在世當年僧團三衣一缽,比顏回的生活還要苦,顏回還有個陋巷可居,出家人是樹下一宿,比顏回還苦。可是出家人自得其樂,也很自在,我們普通人受不了,他們很自在。這就是說覺悟的人雖有身苦,他的感受少,不像我們感受這麼重,這就是迷悟不相同。當然這個苦總是有果報的,顏回,我們學佛了想一想,他很聰明,前世大概法布施多、財布施少,所以他苦。佛教給我們什麼?福慧雙修,福慧雙修就是財法布施要並重。誰願意上門?到你這裡來學,學了幹什麼?學了將來吃這個苦頭,這學問我不要學。學問總得是離苦得樂,怎麼能叫人甘心情願的吃苦頭,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一定要福慧雙修。這段文比較長,說得很多,也說得很詳細,各方面都說到了。

  尤其說得好的,凡夫所受不離三毒,這個文自己去看。三毒就是貪瞋痴,我們仔細去想想,我們一天到晚所受的是不是在貪瞋痴裡頭過日子?貪瞋痴裡面過日子怎麼不苦?將來的果報如何?聰明人自己可以想一想。大聖大賢有的時候也示現苦,譬如玄奘大師大家曉得,了不起的人,真正是福慧雙修。他老人家臨終的時候病苦,有人就問他,你修行這麼好,為什麼病魔纏身還不能夠離開?他告訴他,這是最後身。所有的罪業這一次報盡,這是講最後身的所受也有苦的相。而我們千萬不要看到某大修行人他臨終的時候那麼苦不自在,我們對他輕慢了,那可不一定,因為這時候是最後身,那是一了百了,你們對他依然要尊敬。固然那個往生者自知時至、無疾而終,我們對他非常敬仰,可是一位大修行人病魔纏身而去的,我們也應該敬仰,這就是個人業報不相同。

  第七頁倒數第二行有一首偈子,是講生死無常都是緣生法,既然是緣生法,當然是當體即空。第八頁文意非常顯明,給我們一語道破身是苦本,換句話說,有身皆苦。文裡面有三首偈子,三首偈描寫得淋漓盡致,可以多讀幾遍。在這一頁末後一行,就是問答這一段,就是說觀受是苦:

  【答曰。五受眾一切皆苦。】

  『五受』,就是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

  【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

  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四顛倒』就是無常以為有常,無我以為有我,無樂以為有樂,無淨以為有淨。常樂我淨,凡夫確實沒有而自以為有,實在是有名而無實,這是凡夫四顛倒。向下深一層給我們說明喜樂這兩種受是苦,通常人不覺得,認為喜樂是好事。這在我們這裡不必細說,你們都學過十四講,十四講苦樂憂喜捨,喜跟樂是假的不是真的,在佛法裡叫做壞苦,為什麼?無常!喜事不是天天有,來的時候歡喜,過去就苦了;樂,樂極生悲,樂也是無常的。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應該要曉得。

  換句話說,苦與憂我們要離,喜與樂也不留戀,這樣才能得自在。五種受都不是正常的,捨受應當很好,沒有苦樂憂喜,所謂是中庸之境,為什麼也不好?因為它無常,不能夠保持長久。如果一直保持下去,給諸位說,那就叫定,就叫三昧。因為你有捨受,捨得不究竟,五種受裡面來說當然捨受是比較好,就希望能夠永遠的捨掉,永遠捨掉就成了三昧。我們修淨土,講求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定,一心必須要捨下萬緣,專注一境才叫一心。佛在《四十二章經》說得很清楚,人要是能一心,沒有事情不能成就的。我們要學經,我們一心,發心一心去學這部經,會學得跟佛一模一樣。說老實話,我們現在大毛病不止三心二意,無量心、無盡意!個個都想當無盡意菩薩,你的心意太多了,心意太多則一事無成,不能一心。第十頁是無我想,解釋得很好: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五受眾中盡皆是苦。苦想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

  『我』的定義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我們想想,在五種受裡頭不自在,五種受皆是苦,哪有「我」?所以凡夫有我之名,無我之實。誤把相當作我,我們現前身心五蘊之相,誤會這是苦,誤把一切諸法認作法我,自身人我、法我統統是誤會,錯認了。這一段就說得好,舉出很多相的例子,給我們說明諸相都是心心所諸相,心心所的相分,這裡頭沒有真實的我,真是一句話道破。跟唯識合起來一看,《百法》合起來,一點都不錯,這些文諸位自己念念就曉得。尤其剛剛講的《百法》,一切相分確實是心心所的相分,一切有為法裡找不到我,為什麼?有為皆苦,有為皆不自在,這是我們要覺悟的。在第十二面給我們說明無常、苦、無我是一事,不是二事,一樁事情從三方面來觀察。第十三頁倒數第一行講食不淨想: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

  在此地只說了一個『食』,「食」是五欲之一,財色名食睡這五者都應該離開。我們現在功夫不到,飲食還離不開,功夫到了,飲食就可以離開了。諸位要記住,功夫到了才離開,千萬不要去學,功夫不到,我一定要學功夫到的人。阿羅漢一個星期吃一頓,我也一個星期吃一頓,我學阿羅漢,餓壞了!功夫不到。辟支佛二個星期吃一頓,功夫不到不能勉強。所以你們同學們到這裡來,很難得,要替常住節省一點,告訴我晚上不吃。我說不行,你給我省也省不了好多,你們還是吃得飽飽的,精神養足了學東西才順利。餓著肚子來聽經,不行,聽不下去,一定要吃飽,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我們圖書館雖然很窮,總是盡心盡力來接待諸位。

  在十四面以下,這一節經文是佛菩薩透視有情眾生飲食變化,好像我們吃下去的東西怎麼樣消化,在腸胃裡那些活動化學作用,佛真是一眼就看破了,好像看透明體一樣,他看得這麼清楚。你看看這個文很有味道,絕不亞於近代科學,講飲食在裡面的變化。這種觀是不淨觀,不淨觀了解了,教我們不要貪戀飲食,不要貪食,吃要吃飽,不要貪吃。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不吃,這要不得,這叫偏食。第十五頁最後兩個字開始: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

  『著』是貪著。

  【歡喜樂噉。】

  這是遇到你喜歡吃的。

  【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飲食。四欲皆捨。】

  『四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除了食之外其他的這四種欲。

  【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這一段文很好,但是要從前面合起來看,才能看到完整的意思。所以飲食不要貪著,我們需要,但是不要貪著。好像我是在今天報紙上看到,是偶然看到有印象,念到這段文想到,報上登著有一個女生喜歡美,於是吃芒果,吃了六餐芒果,這下吃病了,大概現在在醫院裡。這就是既偏食、又貪食,為什麼貪?愛美,吃出毛病來了。我們中國古人教給我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飲食第一個要乾淨,第二個吃東西要正常,這是很重要的。

  雖然我們學佛,修道之人如果飲食味道有不對,或者餿了、變味了,就不可以吃。千萬不要「這是糟蹋東西,我罪過」。你吃出病來更罪過,為什麼?還要人家照顧你。所以學佛不要學呆頭呆腦,我從前學佛跟懺雲法師學的那半年,也學得有點呆,跟著他。到台中去被李老師罵了好幾次,才改過來。有一次跟他老人家在一塊吃東西,是人家請客,我坐在他旁邊,吃到有一道菜那個味道變了,我還在吃,他在旁邊「這個味道不對,變了」,就放下了。這個不是挑剔,吃出毛病是惹麻煩,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以後看看戒律裡面,佛法裡確實是衛生的,出家人不蓄食,就是不吃昨天的東西。不蓄食嚴格的講,不吃上一餐的東西,因為出家人在從前日中一食。所以在飲食上現在有冰箱方便,從前沒有冰箱,確實一餐東西一餐要吃盡,這叫應量食。我有多大飯量做多少,不要做太多,做多了蹧蹋掉了,做少了吃不飽,所以要應量。不留到下一餐,所以萬不可以偷懶,我煮一頓,煮飯很麻煩,煮一頓吃三天多好,我三天就不要下廚房了,這是不如法的,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所以我們飲食上要節量,乾淨衛生。買東西要注意,買新鮮的蔬菜當然是好,買油炸的東西要注意,一定要看它有沒有變味,因為現在的商人說老實話沒有道德,把上了霉的他洗洗乾淨他要賣人,吃出毛病來他不負責任,我們自己吃虧。像麵筋素雞之類的,買這些東西時常買現成的,一定要注意,聞聞有沒有變味,是不是新鮮的,這是飲食上要注意的。你們在這邊我也是告訴你,菜變味道就不要了,千萬不要說我們持戒、我們怕罪過,沒那個話,那都是學成佛呆子了。第十六面最後一行: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車乘服飾廬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眾生有八苦之患。】

  『廬觀』就是房舍。底下就說種種貪瞋痴慢邪見,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六種根本煩惱,這是講眾生『惡罪』之事。接著底下就講世間善少惡多,是講世間惡罪之事。明乎此,世法有什麼不能離的?十八頁倒數第五行: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

  以下就講『土地惡』,眾生惡、土地惡。文諸位自己去看,句子非常好,可以多讀讀。在第十九頁倒數第三行,前面五種想說得詳細,後面五種想就合起來講。

  【死想者。如死念中說。不淨想者。如身念處中說。】

  四念處裡面「觀身不淨」有詳細說,這地方也略掉了。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斷諸結使故。名斷想。】

  『結使』就是見思煩惱,我們今天在《百法》裡面看就是六種根本煩惱,六種根本煩惱後面的惡見,就是五利使: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就這五種惡見。斷見思煩惱叫『斷想』,離見思煩惱叫『離想』,盡諸見思煩惱叫『盡想』,這是十種想。後面解釋的文雖然不多,但是可以說相當詳細,尤其是後面講得很好。在二十面:

  【釋初品中十一智】

  十一智,前面十智是小乘立的,小乘建立十智是統攝一切智,而大乘法裡面加如實智就變成十一智。凡是一切法如實正知而無罣礙,這就叫做如實智,如實智唯有佛才有。此地講唯佛有,我再給諸位說說,這個佛在天台家講分證佛就有,諸位要懂這個意思,天台講六即佛,分證佛就有,就有如實智。分證佛是什麼地位?在圓教裡面講是初住菩薩,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就見一分諸法實相,所以從初住以上都是佛。你們諸位讀《金剛經講義》,你看江味農居士解釋《金剛經》裡面的諸佛,他就是這麼解釋的。諸佛是指哪些?就是指圓教初住,他就是佛。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叫諸佛,從圓教初住就是佛,圓教初住就有如實智。在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初住菩薩是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他就見一分真性,所以就有一分如實智。底下這段文一直到二十七頁,都是解釋十一智的境界相以及修學的次第,說得也很詳細。像這些在《教乘法數》、《三藏法數》裡面都有。《教乘法數》裡面說的有綱領,有一個表解,很容易明瞭,可以先看看,再讀這節文就能夠有更深入的體會。二十七頁講:

  經【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前面有兩行文,我念一念:

  【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此言正心行處。】

  『三摩提』是佛學的術語,,翻作中國意思就是『正心行處』。「心」就是八識心王,「行」就是相應的心所。我們相應心所不正,這地方是正,要緊的是要正,「正心行處」就叫三摩提。

  【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

  『不端』就是從來沒有正過。儒家講正心誠意,我們的心從來就沒有正過,凡夫的心都是委曲相,彎彎曲曲的,不直,正就是正直。

  【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這就舉一個比喻,這一段也正是說「直心是道場」,這是禪家所說的,《維摩詰經》裡面也講。這三種覺觀就是修學三摩提的行法。什麼叫覺、什麼叫觀,此地解釋得很清楚,有粗有細、有好幾層的解釋,諸位自己去看。二十九頁末後一行講三根:

  經【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諸位要了解這一段的意思,先要知道二十二根。第三十頁:

  【未知欲知根者。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

  信行人跟法行人。

  【於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信等五根。】

  就是信、進、念、定、慧,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五根,再加上喜根、樂根、捨根、意根,這合起來是九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無學道中。是九根名知已根。】

  可見得名字是有三,但是實際上都是這九根功夫淺深而建立的差別名字。

  【問曰。何以故於二十二根中但取是三根。】

  二十二根,在此地沒說,佛學辭典有,諸位可以查來看看,《俱舍論》裡有。可是重要的還是這『三根』,為什麼?這三根能幫助我們證得涅槃。這些全是小乘裡面修學的方法,這是《摩訶般若經》的註解,在初品當中還要提一提這些,由此可知,大乘佛法實在要以小乘為基礎,小乘種種修法能夠幫助我們入大乘之門。我們千萬不要看「這是小乘法,我們學它幹什麼」,要知道,要修學。沒有這些方法,我們有許多的習氣煩惱業障都不能消除。所以一定要懂得這些理論與方法,幫助我們消除業障,幫助我們斷除煩惱習氣,然後我們的菩薩心才能發得起來,菩提心。現在講發菩提心,給諸位說,發的是名字菩提心,有名無實。為什麼?那個直心不直、直不了,沒有直心哪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以直心為基礎的。末後三十二面這段文字非常好,這一面諸位自己好好去念,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