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三十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30

  《大智度論》第三十卷,「釋初品中善根供養」:

  經【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幾句經文著重在『善根供養』。解釋裡面文很長,跟前面格局是相同的,頂重要的也就是前面一句:

  【菩薩既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

  這一句是承先啟後之文,也就是接著上面一卷來說的。菩薩既然是不離開諸佛,對於佛應當要修供養。

  【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為不悅。】

  如果常常親近佛而沒有供養,不是佛不悅,是自己心裡不安。常常親近佛,對佛一點表示都沒有,自己覺得過不去,是這個意思。並不是佛見到學生常常來,沒有供養,他不高興,那是錯誤的;是自己心裡不安,是這個意思。下面有舉好幾段的例子,說明菩薩見佛沒有空手而來的,都帶著供品來供養佛。世間法也是如此,這是屬於禮節,禮不能廢,送點禮物貴賤多寡都沒有關係,這是隨著個人的能力,不能勉強。譬如我的家境很清寒,生活很困苦,我親近老師,看別人送的禮都很重,我自己能力辦不到,也要想盡方法,或者向別人借貸,或者是用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帶來的錢財,也要跟別人供養一樣多,自己心裡想著這麼做是對老師恭敬,實際上這是對老師大不敬。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供養一定要隨心隨分,不及與超過都是錯誤的,所以要隨心隨分,在佛法裡尤其講求這個道理。供養的意思,第二頁第一行:

  【供養諸佛。佛雖不須。菩薩心得具足。】

  實際上無論修什麼樣的供養,佛都不需要。也許諸位要問,佛要度化眾生,如果要度化眾生,不得缺少供養具,所以應該要接受四眾的供養。可是諸位要曉得,接受供養是隨緣,不是勉強的,眾生得度各有時節因緣,那個因緣要是沒到,供養再多也起不了作用,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曉得,因此學佛頂重要的要修福德因緣。在這地方經論開導我們,一切供養最好的是修法供養。什麼叫修法供養?就是依教奉行。第一個,佛所講的道理我們通達無礙,這是供養;更進一步,我們能夠依照這個道理去修行,這是供養;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證果了,這是最圓滿、最究竟的供養,這都叫做「善根供養」。因為善根供養,善根是講果,從果上說的,把財供養、法供養全都包括在其中。在這一段文字裡面,對於善根供養的定義有幾句解釋,在這一面第六行最後一個字起:

  【以善根業因緣。得供養之具。名為善根。】

  這是對於什麼叫做善根供養,這兩句給它很明確的定義。向下在問答因緣裡面就說明善根供養的方法,這段文字裡面先說明供養法,文字是很清楚、很容易懂。就是在第二頁倒數第二行,第一句「供養者」下面就說供養的方法、供養的境界。在第三頁第一行尊重者,這是講「尊重」,第三行講「恭敬」,第四行說「讚歎」、說「隨意成就」,這都是把經文一句一句的給我們解釋。註解得很簡單,意思非常明顯,很容易懂。在第三頁倒數第五行,問答的答以下,這是說出供養真正恭敬讚歎的意思,這裡有幾句話很重要,從「答」這個地方開始:

  【福德從心。於所愛重。持用供養。得福增多。】

  這是說出一個原則,供養具,什麼樣的供養我們自己得的福報最多?絕不是說人家供養什麼,我們也就跟著人家供養,不是這樣的。佛法裡面所指的是你心裡面最喜歡、最愛的東西,你要是拿這個去供養,得福就最多。這裡面舉一個例子:

  【阿育王小兒時。以所重土。持用奉佛。】

  講阿育王小孩的時候,小孩喜歡玩耍,他喜歡玩土,他把土看得很重,比什麼都重,他拿這個土去供養佛,得最大的福報。粗泥土,諸位不屑一顧,看到小孩拿著土供養佛得大福,我們也是大批大批拿土去供佛,能不能得福報?不能得福報。換句話說,迷的人所重所愛的不一樣。由此可知,供養是供養什麼?供養我們的愛心。物是表愛心的意思。是以這個供養,得福最重。並不在物質的貴賤,而是自己心之所好、心之所愛,這就是難捨能捨。每個人愛好的不相同,因此供養具當然也就不是一律相等的,這點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向下經文是教給我們隨時供養,在第三頁倒數第二行:

  【復次。隨時所宜。】

  就是看他平常的需要。尤其在佛法裡面所講的四事供養,這四事都是隨時所需的。譬如他沒有衣服的時候,衣服破了,我們供養衣服給他,這正是他所需要的;他得不到飲食,我們供養他飲食,這是他所需要的;他生病了,我們供養他醫藥,這也是他所需的。這是講隨時供養。第四頁第二行下半段從「復次」以下,「隨意供養」,文都講得很清楚,絕不是勉強。

  【隨意供養者。有菩薩知佛無所須。】

  佛是什麼也不缺乏。

  【又知諸物虛誑如幻。一相所謂無相。】

  這是深達諸法實相,知道萬法皆空的道理。曉得這種道理,還修什麼供養?不需要了。事上來說,佛不需要,理上更沒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於事於理都不必修供養。菩薩為什麼還修?下面說:

  【為教化眾生故。隨眾生國土所重。引導故供養。】

  菩薩修供養是為了勸導初學,初學的人不知道供養,菩薩起帶頭作用,所以是為了教化眾生。供養跟布施是一個意思,布施是對平輩、對我們下一輩,供養是對我們長上。意思都是捨,都是教我們放下,所謂是難捨能捨,放下實在是放下障礙,去除我們心裡面的貪瞋痴三毒煩惱。所以菩薩法裡面,要是講到修行,總是將布施列在第一,可見得這個法門的重要。有人能供養、不能布施,能布施決定有供養,為什麼說能供養、不肯布施?供養的是佛菩薩,我們多供養一點,佛菩薩會降福給我;我布施給別人,他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他不肯修布施,修供養他肯。佛菩薩很懂得眾生的心理,先勸勉你供養諸佛菩薩,然後再教你布施一切眾生,這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經文向下,就是「復有」以下,這是說明菩薩的「財供養」。在這一頁倒數第四行:

  【又菩薩行六波羅蜜。】

  這以下是說菩薩的「法供養」。財法兩種都給我們說出,我們真正懂得這個意思,曉得應該怎樣來修學。在第五頁第三行經文:

  經【欲滿一切眾生所願。衣服飲食。臥具塗香。車乘房舍。床榻燈燭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第一句是總說,『滿一切眾生所願』。衣服以下是別說,眾生希望得到這些東西,都能夠得到,這是滿他的願。一個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要想滿一切眾生的願,佛告訴我們應當學般若波羅蜜。註解一開端是說:

  【菩薩業有二種。一為供養諸佛。二為度脫眾生。】

  『業』就是事業,菩薩的事業有兩類,第一是供養諸佛,其次就是為度脫眾生。度脫眾生先要滿眾生願,不能滿眾生願決定度不了眾生,所以大乘佛法裡常說,「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勾就是接引他先要以利益,眼前的利益他想要什麼他都能得到什麼,先要滿他物質精神上這些生活的願望,都能滿足他,這就把他接引入佛門。入了門之後再教給他智慧,求真正的智慧,了生死出三界。我們接著看註解下面:

  【以供養諸佛。得無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眾生。所謂滿眾生願。】

  菩薩福報從哪裡來的?是從供養佛這裡得來的,而供養佛裡面最重要的又是法供養。諸位要記住,雖然最重要的是法供養,並不是說財供養就不需要,那也錯了。財供養還是需要,財法兩種供養是以法供養為主,財供養為助,常說正助雙修。我們看看今天這個世界,眼前的佛教正是賓主顛倒,大家把財供養看得很重,法供養看得很輕,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到處都能看得到。哪個地方做法會了,你看我們昨天晚上做法會,我們這個講堂人擠滿了,後面都坐了三排,財供養的時候都來了。講經的時候法供養,大家不來了,沒人來。你看哪個寺廟裡做法會,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哪裡講經,沒有人聽。由此可知,把法供養看輕了,把財供養看重了。有沒有果報?給諸位說,有,財供養來生得財富。但是諸位要曉得,一個人要是沒智慧,財富多了會造罪業。說實在的話,得財富容易,如何去消受這個財富那要大學問,賺錢不是學問,用錢是學問。賺錢是你的福德,用錢是要靠你的智慧。你如果有智慧、有學問,你用的錢那真是種了無量無邊福;你沒有學問、沒有智慧,那個錢財都拿去造罪業去了,就是修福也不是修真正的福報。由此可知,智慧重要!要想增長智慧就得修法供養。在這一面倒數第四行:

  【菩薩如是入諸佛法海。得無量功德之寶。利益眾生。】

  菩薩供養佛,主要的還是在佛那個地方得法寶,是跟佛求法、求智慧,這樣才能滿眾生之願。第六面第一行:

  【問曰。菩薩實能滿一切眾生願不。】

  下面的句子諸位自己去看,重要的就是這一句。菩薩真能滿一切眾生願嗎?這句話問得好!我們現在心裡都有求、都有願,我們也很虔誠拜佛、拜菩薩,為什麼不滿我的願?如果不能滿我們的願,那經上為什麼又說菩薩滿一切眾生願?在此地就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在第三行:

  【答曰。有二種願。一者可得願。二者不可得願。】

  這裡講眾生願有二種,一種是可得,一種是不可得。可得裡面又有世間願、有出世間願。世出世間願又分為上中下三等,第六面倒數第二行:

  【答曰。願有下中上。下願令致今世樂因緣。中願後世樂因緣。上願與涅槃樂因緣。】

  這是說明願有上中下三種。上中下三種,下願跟中願都是世間願,下願是講我這一生得的果報,我現前得樂,這是下願;我來生得樂,這是中願,這個眼光就比較深;我也不願意這一生得樂,也不願意來生得樂,我要得涅槃樂,這是上願,這是成佛之道,這是屬於出世間的。我們想想,世間人不要說是上願,中願眼光的人就少,所期望的是什麼?我現在就得樂,來生?來生再說,來生還沒到。從來不想來生後世,這是目光短淺。佛菩薩實在是大慈大悲,對眾生心行了解得非常透徹。在第七面第一行,「復次」以下就說得很清楚:

  【眾生多著今樂。】

  今樂就是現前的樂。

  【少求後樂。】

  求來生之樂的人就不多,很少。

  【涅槃樂者轉復少也。】

  求成佛、求成菩薩的這種人真正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這幾句話說出眾生知見確實是這樣的。在第二行「復次」以下,就是第二句以下,這是說如來的知見,也是說明如來大慈悲心,我們應當要明瞭,應當要學習。文字雖然不多,意思太深了,境界也非常廣大,我們把這段文念念:

  【復次。此經前後多說後世涅槃道。少說今世利事。】

  這個經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他教學的對象是大乘菩薩,所以這部經裡面是多講涅槃之樂,少講我們世間之樂。

  【菩薩法者。】

  這個『菩薩法』就是菩薩教學法、菩薩修學法,也可以說是菩薩教學的方針。

  【常與眾生種種利益。】

  這一句是總綱、是大原則。

  【不應有捨。所以者何。初心但欲令諸眾生行大乘法。】

  菩薩教學他的方針、他的宗旨,就是要求一切眾生學大乘法,這才是滿菩薩之願。

  【以不堪受化。】

  這是眾生根性太差,不能接受大乘法,那怎麼辦?不得已而求其次:

  【次與聲聞辟支佛道。】

  由此可知,佛講聲聞法、辟支佛法,是不得已,是那一類的眾生不能接受菩薩法,不得已才教小乘法。

  【若復不能。】

  小乘法他也不能接受,這是根性又差一等的。這時候怎麼辦?

  【當與十善。四梵行等。令修福德。】

  這就是我們講的人天乘的佛法。五乘佛法就是這麼來的。

  【若眾生都不樂者。】

  像現在一般外頭眾生,你給他講佛法、講十善、講四梵行、講三皈的利益,他都不要聽,人家不要學。菩薩是不是把那些人都捨棄?在我們想像一定是捨棄他,那就大錯了,佛菩薩真是大慈大悲:

  【如是眾生不應遺捨。】

  他還是不捨棄他。

  【當與今世利益。所謂飲食等也。】

  你們世間人喜歡什麼,菩薩還是滿你的願,還是幫助你得到,真正是大慈大悲,這就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相信佛法就有相信佛法的利益,你不相信佛法也給你利益,由這裡才能看到佛法裡面平等慈悲。佛心是一心,種種教法是因眾生根性不同而設施的,佛心總是平等的,並不是佛有意建立各種不同的教法來教眾生,不是,實在是眾生根性程度不相同,而不得已方便的設施,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知道之後,我們要想修菩薩行、修菩薩道,就要記住,就是這個修法。不信佛的人也叫他生歡喜心,怎麼樣生歡喜心?佔點便宜就生歡喜心了,多多把便宜給別人,眾生就生歡喜心了。

  我們舉個很淺顯的例子,譬如我們印送經書,經書是給學佛的人他才會看的,不會學佛的人你給他經書他不要,給他他也不看,我們可以印一些好書、善書,不是佛經,他拿在手上很歡喜,他也看。我們印的《感應篇》、印的《延壽藥言》,他一定要看,尤其是《延壽藥言》一給他,他看到這個名字「延壽藥言」,我不看不就是不要延壽?他要長壽那就一定要看。那裡面全是世間法,不是佛法,這是接引完全不相信佛法的人,教他世間的利益。第九頁倒數第四行:

  【眾生其有見法身佛。無有三毒及眾煩惱。寒熱諸苦一切皆滅。無願不滿。】

  這個三身佛性可以參考《六祖壇經》。這句文實在是互為因緣,你要是『見法身佛』,你三毒煩惱、一切諸苦當然滅了,『無願不滿』;換句話說,也必須要無有三毒煩惱才能見法身佛。我們之所以見不了法身佛就是三毒煩惱障礙了。學佛一定要去除三毒煩惱,三毒煩惱要是少了,一天比一天少,我們見法身佛就一天比一天接近。

  斷煩惱在哪裡斷?大乘菩薩比小乘人斷得要快,為什麼?大乘菩薩是不離開眾生,接觸眾生那就是天天生煩惱。接觸眾生,今天這個意見不對了,明天那個又不舒服了,斷煩惱就在這裡斷。那些不如意的境界,全都是佛菩薩示現的,要把你煩惱在境界裡磨平,這叫菩薩修行,菩薩就是這個修法。哪一個人跟我是冤家對頭,見到我就要找我麻煩,要罵我、要整我的,你可不能說我躲避他,躲得遠遠的,那就錯了。為什麼?他就是來幫助你斷瞋恚煩惱的。你要是躲避離開了,換句話說,你就不願意斷瞋恚煩惱。

  愈是不願意見的人,要常常見他,常常來忍受,他罵我、他打我、他怎麼樣侮辱我,我都忍受。在這裡學什麼?學忍辱波羅蜜,在這裡修平等心、修清淨心、修成佛之道。如果人家跟你瞪眼,你就要跟人家吵半天,那你不是學佛,你是學煩惱。你的智慧到什麼時候才能現前?你的煩惱習氣到什麼時候才能斷除?那真是遙遙無期。你要是果然能夠會,一切境界裡面天天接觸,天天在裡頭鍛鍊,鍊到如如不動,給諸位說,功夫用得勤的,三、五年就入很好的境界,入菩薩道;懈怠懶惰一點、習氣重一點的,有個二、三十年,也能成佛作祖,不必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跟小乘人說的。

  所以大乘菩薩修學跟一般人修學完全不一樣,他在境界裡面斷貪瞋痴三毒煩惱,六根接觸一切境界修無貪、無瞋、無痴。我們試問問,我們名為佛教徒,大乘菩薩,我們是不是在修無貪、無瞋、無痴?還是我們在修貪瞋痴?假如我們在修貪瞋痴,我們跟菩薩道是背道而馳,一百八十度的相反,不會有成就。見到稱心如意了,就貪得、貪求,果報在哪裡?在三途。打著佛的招牌,結果所修的是三惡道,你看看這冤枉不冤枉?這就是路走錯了,方向走錯了。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只要把握正確方向,你就有成就。

  方向正確,給諸位說,就叫做如法;方向不正確,那個儀規一點都沒有錯,也是不如法。譬如遇到個學佛的人,他什麼規矩也不懂,拜佛也不會拜,念佛也不會念,樣樣都不會,笨手笨腳,但是他在境界裡不起貪瞋痴,這個人一定成佛。另外一個人就是規矩都懂,看到哪個人規矩不對了,他心裡就不舒服,哪個人敲引磬、敲木魚一下敲錯了,他就發脾氣,心裡就不痛快半天,這個人不會成就的。為什麼?他是在修貪瞋痴,他不是修菩薩道。真正修菩薩道的那個團體無論大小,一定是一團和氣,為什麼?境界裡不起貪瞋痴,和合僧團,彼此都能夠忍讓,這叫學佛,佛是智慧覺悟,學智慧、學覺悟。第十頁第三行:

  【如人憐愍所親。不與雜毒美食。如是世間願者。生諸結使。又離時心生大苦。是故不以為要。】

  這一段是講諸佛菩薩有時候他不滿眾生願,為什麼?如果滿眾生願,這個願會起反效果,不能滿他的願。不能滿眾生願還是滿眾生的願,諸位細細想想這個道理,前面也曾經說了個前提,有可以得到的,有不能得到的。可以得到的能滿你的願,不能得到的不可以滿眾生願。可以得到裡面他又看這個願是善願、是惡願,善願成就你,不善願還要在暗中障礙你,為什麼?不善願,你這個願裡頭要造罪業。由此看起來,佛菩薩確實是滿眾生願。這一段文還很長,解釋得很多,在倒數第三行:

  【答曰。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實一切。】

  這個意思是講,心願滿一切眾生願,而並不是在事相上都滿眾生一一願望。後面有幾句文尤其說得清楚,在第十一面第三行:

  【菩薩滿一切眾生所願。謂應可得者。然菩薩心無齊限。福德果報亦無有量。但眾生無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這是說明如何滿眾生願的事理,障在眾生,不在菩薩。而末後這一行尤其說得好,第十一面最後這一行:

  【有薄福眾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由此可知,我們要想佛菩薩神力加持,一定要修福。自己有沒有福報,自己應該要曉得,如果是有福報的人,修有所求皆能滿願;沒有福報的人,縱有善願,遲遲不能現前,這是沒福。沒有福不要緊,就怕沒有福自己不知道,自己曉得自己沒有福,現在趕緊修福來得及,不是來不及。唯有修福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佛菩薩的力量才能夠加得上,俗話說保佑,才能夠保佑得了;你要是自己沒有福報,福報太薄了,佛菩薩想保佑你都辦不到。結果是:

  【又知眾生不可得故。深達法性故。諸佛無有憶想分別。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滅。意無增減。以是故。菩薩欲滿一切眾生願。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薩無咎。】

  這一段道理說得很明白,前面幾句是從理上說,菩薩曉得『眾生不可得』,《金剛經》裡面講眾生非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現起之相,不是真相,所以求眾生而不可得,這是『深達法性』,完全從理體上說的。『諸佛無有憶想分別』,心對境是如如不動。由此可知,菩薩是深達法性,不著一切境界相,他在境界裡面心是完全平等的,滿眾生的願當然也是平等的。可是眾生有的滿願,有的還不得滿願,障礙是在眾生,『菩薩無咎』,菩薩沒有過失,過失是在眾生這一邊。

  向下經文分別說,說飲食、說衣服、說臥具、說香、說車乘、房舍、燈以及其他的一切日用品。這有一大段文字細說其相,這一頁上都是眾生希望得到而得不到,不是佛菩薩不滿足我們,是我們自己有障礙。譬如諸位到這裡來聽經,交通很不方便,菩薩要滿眾生的願,每個人給我們送部小轎車多好,我們聽經不就方便了嗎?佛菩薩又沒有送個轎車給我們。今天讀到這個經文,障礙不在佛菩薩,佛菩薩真有願,都希望我們有最好的車子,我們今天得不到,障礙在自己,「菩薩無咎」,要記住這個話。把自己障礙要是去掉,有求必應,事事如意。在第十四面第三行問答以下,這是說明學般若波羅蜜才能滿一切眾生願望的所以,這一段諸位可以細細的去看看。十四頁倒數第二行: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如恆河沙等世界眾生。立於檀波羅蜜。立於尸羅。羼提。毘梨耶。禪那。般若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一段是教給我們後世以及出世間樂的修法,前面所講的是今世樂的修學方法,這以下是著重在後世、著重在涅槃之樂的修行方法。換句話說,一定要修六度。第十五頁第三行:

  【前說今世利樂。】

  前面所講的是今世的利樂。

  【此說後世出世利樂。】

  這個「此」就是從這段經文以下,是給我們說明後世樂怎麼求法,出世間的真樂怎麼求法。

  【以是故。令眾生住六波羅蜜。菩薩愍念眾生。過於父母念子。慈悲之心。徹於骨髓。】

  這是從比喻上說,實在說比喻是沒有法子比喻的。如果拿父母愛護子女的心要比佛菩薩愛護眾生,實在沒法子比,天壤之別!但是再找不到別的比喻了,這世間愛情之重無過於父母對子女。從這一段諸位能夠體會到一點,所謂是菩薩心腸,菩薩於一切眾生的愛護就跟愛護自己完全一樣,沒有兩樣。十六頁第三行教給我們得福之道:

  【是故教修福業。自行自得。菩薩善知因緣不可強得。教令得之。以是故。次第教眾生住六波羅蜜。】

  這幾句話很重要,一切眾生哪一個不求福求慧?福慧都不是勉強可以得到的,有一定的方法可以求得。譬如我們講最淺顯的世間福報,我們眼前的福報,《了凡四訓》、《感應篇》就是最好的方法。諸位要是真正照這兩本書去學習三年,你這一生的福報就能夠有求必應。如果不肯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天天去動歪腦筋,想去求富貴,給諸位說,不可能的事。縱然你求富貴得來了,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得來,得來之後沒有幾天還是丟掉,得到的時候歡喜,丟掉的時候大哭。這些事情我們在今天社會上可以說看得太多了,聽說某個人發財了,他很能幹,再過兩年某人倒閉破產了。由此可知,不可強得。諸位要想得到,為什麼不依法去修行?

  《了凡四訓》跟《感應篇》,我也一再的勸同修們要認真的去讀,認真的去學。你只要學了之後,照那個去做,你這一生當中一定事事如意,有願必成。拿這個做基礎再學大乘佛法,我今世在世間是事事如意,我再求來世事事如意,再求我成佛作祖往生極樂世界也如我自己意。這個修行法有次第、有步驟,自己的信心堅固,為什麼?第一步我所求的得到了,第二步所求的雖然沒得到,心裡能夠推想到一定可以得到。眼前我所求的都得不到,來生西方極樂世界恐怕太渺茫了,靠不住,那怎麼不起疑心?印光大師是晚近一代祖師,他為什麼極力提倡《了凡四訓》跟《感應篇》,諸位想想道理在什麼地方?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要能夠體會祖師的意思。向下經文解釋恆河沙的意思,解釋眾生的意思。第二十面最後一行,這是給我們解釋六度,六度裡面布施是滅罪度苦最好的法門。

  【立檀波羅蜜者。菩薩語諸眾生。當行布施。貧為大苦。無以貧故作諸惡行。墮三惡道。作諸惡行墮三惡道。則不可救。眾生聞已。捨慳貪心。行檀波羅蜜。如後品中廣說。】

  這幾句話很重要。貧是苦,貧苦千萬不可以作惡,換句話說,決定不可以不正當的手段去取得財富自己來享受,那要造罪業的,將來要墮三途。如何來解決貧苦?布施。這個道理確實聰明人才能接受,真正有智慧的人能接受,沒有智慧的人,他聽到你講這個話,他笑笑,他不相信。唯有布施能度苦,布施是種因,只有種因將來才能夠得到果報,哪有不種因就能夠得到果報!向下說明慳貪罪報,再給我們說明一切利益功德無過於布施。今天上午我舉拾破爛的王老先生,人家二十年中到處撿字紙,撿字紙賣錢去買好書贈送給海內外大學圖書館,最近他自己又辦了一個圖書館。正是我們這個經裡面所講的。二十一面倒數第四行:

  【好施之人。聲譽流布。八方信樂。無不愛敬。】

  今天王老先生確實如此,舉世尊敬,不但中國人敬愛他,外國人也敬愛他。他沒錢布施,他不像人家沒有錢去偷別人、去搶別人,想種種方法去貪圖自己來享受,他不如此。他沒有錢又沒有念過書,知道自己苦,希望別人能夠得樂。王先生,在佛法裡面講這是活菩薩示現,我們在這裡紙上談兵,人家實際上行菩薩道,我們要多多跟人家學,人家二十年光陰沒有空過,不可思議的成就!不但將來中國歷史上有他一頁,世界歷史上也有他一頁。一個撿破爛的,他能夠把攢積的錢,一套一套的書,十三經、二十五史買來送給外國的圖書館,送給外國的大學。我們怎麼能跟人家相比?人家真是大慈大悲。他能做得到,說實在話,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是不肯做。他肯做,默默無聞埋頭在做,做了二十年,今天被人發現。

  向下經文說布施,接著說持戒、忍辱,忍辱說得很多,在二十四面倒數第六行一直到末後,就是這半面經文,非常重要。學忍辱度的菩薩應該做如是觀,能夠照這個修學,可以說一切事都能夠成就、都能夠滿願。第二十五頁是講精進波羅蜜,精進之相,功德利益我們也應該知,應該要學習。文都很重要,都很好。第二十七面第三行以下講禪定,得大樂受在修學禪定,開智慧也在禪定,諸位想得大樂,涅槃之樂、究竟之樂,要想開智慧,一定要修禪定。第二十八面第五行後半以下是講般若,般若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成無上道,這一點要特別記住。二十九頁:

  經【欲植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是講善根無盡,任何一善根要想得到成佛時候這善根還有無盡的作用,要學般若波羅蜜。解釋裡面首先講三善根: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痴善根,一切諸善皆從三善根增長。所以學佛必須要把握這個方向,大乘佛法著重在善根上。三十面起這是舉一個例子,舉一個善根,教給我們怎樣修學、怎樣種福田。三十二面經文: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諸佛稱讚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底下有討論,菩薩已經證人我空、法我空,為什麼還要佛來稱讚他?菩薩為了度眾生,為了接引眾生,所以就世間法來說,有這個必要。這些理由,以及如何才能得到佛的讚歎,佛讚歎意思在哪裡,論裡面都說得很詳細。三十四面最後一行:

  【復次。若菩薩未得無生忍。未得五神通。生死肉身。有大慈悲心。能為眾生故。內外所有所貴惜者。悉能施與。】

  【如是等施。甚為難有。是故諸佛讚歎其德。】

  這是講沒有證得無生法忍,就能夠像已經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一樣,樣樣放得下,樣樣能施捨,這個是稀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段文字希望諸位細細看。三十七頁,說無量神通智慧功德都是從般若生的,所以大心眾生入手處就要學般若。這個意思,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教我們也是從這裡著眼。在四十一面經文: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諸佛世界不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幾句文非常重要,這就是我們常講續佛慧命、不斷佛種。今天說實在話,佛的慧命、佛種將要斷絕了,我們讀這段經文應該要特別的警惕。菩薩度眾生之願無有窮盡,我們學菩薩道的人要像菩薩一樣續佛慧命,千萬不能讓佛法在這個世界中斷。這裡面有說明眾生不能得度的因緣是什麼。不斷佛國,要緊是在傳道、是在弘道,傳道、弘道就是大慈悲心無有止境的表現,這個意思一直到這一卷的終了,希望諸位好好的去讀。末後重要的是在第四十三頁最後一行,到四十四頁的前面三行,這四行經文很重要。我們今天這一卷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