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四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四講。請看經文: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這段經文是世尊與須菩提尊者來給我們證明,證果決定不執著證果之相。『無諍三昧』,「無諍:於人無諍、於世無求,不自是,不惱他」,不自以為是,不惱害他人,換句話說,不但不害其他的眾生,如果令其他眾生起煩惱都是不應該的,「四相皆空,成此三昧。」換句話說,四相要是不空,不能夠成就無諍三昧。「三昧」的意思,三昧是印度話,我們中國的意思是「正定」,也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換句話說,我們所謂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梵語叫三昧,無諍三昧尤其是殊勝。

  『離欲阿羅漢』,「離欲:斷盡思惑,方真離欲。」思惑沒有斷盡,雖然離欲,離得不究竟,離得不乾淨。譬如見惑斷了之後,像二果三果能夠將欲界的思惑斷盡,但是上二界的思惑還沒能夠斷盡,真正講到離欲要四果羅漢才能算離欲,二果三果還不能是完全離欲。這個地方要說明的,須菩提「雖然證得無諍三昧,而不存有所得」,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他自己心裡面有一個「我已經證得無諍三昧」,那就錯了,為什麼?我已經證得無諍三昧,我是能得,無諍三昧是所得,只要有能所,四相就沒離開;不能夠離四相,那是薄地凡夫,不是聖人。所以他「自忘在定,離三昧障」,把無諍三昧也忘了,這樣才離三昧障,這個很重要。三昧,如果墮在三昧裡面,著了三昧的相,三昧就變成障礙。像世間四禪八定那就是三昧障,所以不能叫真正的禪定,道理就在此地,這些人得到定,他就執著在裡面。唯有證得三昧而離三昧障,「乃真得無諍,真得三昧」。這個地方也是給我們很好的一段啟示,那就是學佛無論修學哪一個行門,不執著是一定的原則,唯有不執著才是真正的離相,唯有真能離相才是真正離欲。我們看下面經文: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這就是須菩提尊者自稱,這個自稱也是隨順眾生的稱呼,世尊說我證得離欲阿羅漢,我自己可沒有這個念頭:我是個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

  假如我有這個念頭:

  【我得阿羅漢道。】

  這是著了相。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這個經文我們要注意到,『阿蘭那』是印度話,我們中國的意思叫「寂靜」,也叫做「無事」,就是前面所講的「無諍三昧」之別名。印度話稱作「阿蘭那」,也稱作「阿蘭若」,一般佛家常常稱為蘭若,蘭若就是阿蘭那。從這兩個意思上看,寂靜,無事才是寂靜,有事就不寂靜;無事才是無諍三昧,有事就不是無諍三昧。修學般若的同修在這個地方要細心去體會,人生在世不能無事,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世間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是有事;有事,因為他不執著,所以雖有同無,雖有等於無,這叫寂靜。由此可知,蘭若寂靜之處在什麼地方?是在心,不是說世間找一個很清淨的處所,人跡不到的地方叫寂靜,那你把這個意思就搞錯了。是心裡面無事,身口天天在做事,但是天天在做,心裡沒有,三輪體空,做即無做,無做即做,這才叫無諍三昧。諸佛菩薩在世間大慈大悲普度一切眾生,他住在哪裡?他住在阿蘭那中,換句話說,他住在寂靜處,他住在無事。

  「有我人四相即非菩薩」,有我人四相就是有事,無我人四相就是無事,無事叫菩薩,無事叫「覺者」。一個真正覺悟的菩薩,他天天在為一切眾生施捨教化,雖然天天在教化眾生,絕不起一個念頭,「我在這裡度眾生,我做了多少好事」,沒有,或者是「我心地很清淨」,也不會有這個念頭,一念不生。「六根對境」,這個很重要,「所以起心動念者,未忘情於能得所得故也」。這個話說得就很明顯,你要想真正成就般若智慧,你要想真正在這一生當中得度,首先把能得的心、所得的心除掉。世間人這個病很大,患得患失,一定要想成就一個什麼,一定要得到個什麼,這就是六根對境起心動念,得失之心未忘,得失是最粗、最顯明的大毛病。所以我們修行,對治我們的毛病從哪個地方對治起?從這四個字對治起,「能得、所得」,先把這個東西捨掉,才有門路可入;這個東西要不捨掉,真是沒有門路可入。

  可是世間捨這個得失的心,難!我們要問問,我們想不想成就無上菩提,我們想不想成就正覺?如果要想成就正覺,這是最大的障礙。所以要發大心,什麼叫大心?覺心就是大心,迷的心就不是大心。像經文裡面所講的比喻,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他發的這個心不大,為什麼?因為這麼大的財布施未必覺悟,所以大心就是菩提心,覺心是清淨心、是慈悲心。行大行,大行是從大心來的,心大行就大,這到後面我們會講到。「發大心、行大行者」,這都是菩薩,「決定不可住相」,一住相就像此地所講的迷了。由此可知,這一部《金剛經》它的大主義就是教我們不可住相;不可住相,得失的心就沒有了。下面經文: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這裡有兩點意思,第一個「須知必得:無所得,乃為真得。」得什麼?得無所得。如果你要是得一個有所得,就壞了。假設你有個念頭,「我現在得無所得了」,你是真得還是假得?你還是假得。連這個得的心都不能有,你不要看到這裡須知必得,「這是能得,無所得是所得」,那你還掉在能所裡頭。能所雙忘,這是真正的得。「若有所得,是著四相凡夫。」由此可知,無所得亦無。「行無所行,乃為正行。」尊者說到不作是念,正是不取不著,不取於相,不著一切相,這才是一個真正愛好寂靜的覺者,真正覺悟的人。

  請看底下的經文,「佛所得法」,這是世尊舉出他自己修行的榜樣給我們看,這樁事情是在世尊行菩薩道第二個阿僧祇劫的一段公案。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

  你的意思以為怎樣?

  【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佛問了這麼一句話。下面須菩提尊者的回答,尊者說: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此是世尊因地中」,就是在修菩薩位次的當中,「位登八地時事」,八地菩薩,釋迦牟尼佛過去因地修行,位登八地的時候遇到燃燈佛。八地菩薩所得的法,這個法「指無生法忍」,這是八地菩薩所得的無生法忍。世尊問的意思,「彼時聞法」,在燃燈佛會下聽佛說法,「能不住相否」?意思在這個地方。假如世尊聞法要住相,他就不能夠證無生法忍,正因為像佛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菩薩聞法也是聽而無聞、無聞而聽,不住相,不取相也不捨相,二邊不著,才能夠證得。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尚無能得之心,哪有所得之法!」清淨心中能得這個「得」都沒有,不但得沒有,能也沒有,法也沒有,所以說『實無所得』。實無所得,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如果有一法可得,那本來無一物講不通,本來應當有一物,本來無一物。諸位要記住,「實無所得」,這是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所見到的真理。我們凡夫迷了真理,以為世出世間有許許多多東西可得,於是拼命在那裡追求,追求無非是起惑造業,哪有所得?換句話說,空忙了一場,沒有這個道理的。真實法中本無一物,希望諸位特別要注意這一句,要細心去體會,曉得一切法當中確實無一物,確實是無所得,你的心自然清淨了。為什麼?能得所得的這個念頭斷掉了,你在這個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你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叫法喜充滿。為什麼?沒有得失心。你所做的事情念念圓滿功德,為什麼?因為沒有得失心,曉得一切法實無所得。

  「聞法住相,心中生滅未息,何證無生?」我們共同在一起聞法,那個會聽的人他不住法、不住相,他曉得本來無一物,曉得實無所得;那個不會聽的人,聞法住在法相上,就是心裡有法相,心裡面有法相是你生滅心沒有息,還在。只要有生滅心在,怎麼能證得無生?生滅跟無生是相對的,有生滅你就見不到無生;生滅心滅了,無生法忍就現前。這個關鍵就在著不著相,住相就是著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相都著不得。「存有證得法在」,有這一個心在,「仍然是生滅心」。所以佛與大菩薩決定沒有這個妄想,沒有能悟、能修、能證、能得這些妄念,妄念總息了,實相就現前。經裡面所說的這位燃燈佛又名定光佛,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定光佛就是燃燈佛。

  這段經文實在是照應前面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說明度一切眾生一定要離相,決定不能著相,不能著能度的相,不能著所度的眾生相,也不能著當中有法相,這才是真正三輪體空。像佛前面所說,「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們想想,無量無數無邊這是法,實無眾生得度者,心裡面決定沒有起一個妄念。能度眾生是一個妄念,眾生得度了也是個妄念,有念即妄。為什麼說有念即妄?你仔細去想一想,只要你有這個念,這個念就是生滅的念頭,生滅的念頭就是生滅心,生滅心橫在你的心裡,你這個心怎麼能清淨?所以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如來在果地上,所謂佛法即非佛法,這說明住心無住的道理。前面這個問答是佛果上自證菩提,這一段是佛說明他在因地中修學過程裡面求無上道的概況,提示給我們做一個參考,給我們做一個榜樣。須菩提尊者聰明,佛一說,他能夠體會得到,為什麼?他的智慧逐漸接近佛的智慧。這就是法布施不容易,施者不容易,受者也不容易。佛是一個法布施者,須菩提是個接受法布施者,這個道理我們後面再說。請看經文,底下一段講菩薩莊嚴: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這是釋迦牟尼佛提出的一個問話。下面是須菩提尊者的答覆: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在這段經文裡面,我們必須要曉得『莊嚴佛土』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一般人他發生誤會,把寺廟看作佛土,莊嚴則用種種香花來美化這個道場,以為這就是莊嚴,這是誤會了經義。「莊嚴是自淨其意」,這是莊嚴。「佛土是唯心淨土」,佛是覺,佛土就是覺悟的場所。覺悟的場所不是在處所,沒有處所,也沒有時間,而是在你自己的心地,心清淨,土就清淨,場所就清淨。佛門常說:心清淨則身清淨,身清淨則外面境界清淨,那就土清淨;淨土法門裡面常講,心淨則土淨,這樣才能夠與西方淨土感應道交,這個意思一定要很清楚。

  「就俗諦說」,俗諦是就事相上來講,「六度萬行,福慧莊嚴」,這是就事相上來說,修布施、持戒、忍辱乃至般若,前五度是修福,般若是修慧,福慧莊嚴,俗諦上說。可是最重要的是真諦,佛法是依俗說真諦的教學法,這個大前提決定不能夠疏忽。「就真諦說,清淨心地,寂光真境」,常寂光淨土,「即非莊嚴」。為什麼?因為這是本性裡面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所以說「即非莊嚴」,就是這個意思。「莊嚴佛土者」是就俗諦說,「則非莊嚴」是從真諦說,『是名莊嚴』乃是雙融二諦,這個句子大家要特別把它記清楚,因為往後《金剛經》像這個句子太多了,你要懂這個意思。「即非,是不取法」,不著相、不著有,「是名」,不著空,「乃不取非法」;換句話說,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顯示出中道第一義諦。這樣的句法,它的含義就是叫你不住空有二邊,那就是中道,那就是覺道,中道則是覺道,二邊都是迷惑。

  常言說得好,凡夫不是迷在有邊,就是迷失在空邊。我們以六道來說,色界、欲界是迷在有邊,無色界是迷在空邊,四空天的天人,都是落在二邊。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大善知識的指點,他也很容易掉在二邊,那就是一種的取法相,分別執著法相,這是墮在有邊;另外一類的則墮在空邊,都不是中道,墮在空邊,他取了非法相,誤把非法相當作中道,誤將非法相當作一切不執著,哪裡曉得他就是執著一個「一切不執著」,毛病在這個地方。所以像這樣的句子,「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注意「則非」、「是名」,注意這個字眼。由此可知,二邊不著才是真正的莊嚴,才是佛菩薩所說莊嚴的真實義。底下一段經文正明無住,這段經文在《金剛經》裡面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六祖大師從此地而悟入,請看經文: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諸菩薩』,是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都是這一句裡面包括了,沒有例外的,都應當『如是生清淨心』,「如是」是指前面佛所教給我們的,要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

  『色』是色法。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聽人家念《金剛經》,念到這個地方他開悟了;五祖給他講《金剛經》也是講到此地他開悟了,悟了以後,後頭不需要講了。由此可知,佛法的目的是教你開悟,悟了以後,一切言說都成剩餘,也就是全都是廢話,毫無意義,這是佛法教學的宗旨,與世間法大大的不相同。

  下面給諸位來做說明,這是正式的說明無住生心。我們先要來講『生心』,什麼叫生心,名詞一定要搞清楚。經典裡面佛門當中常講發心,你要發菩提心、你要發慈悲心,要發心。「發心,先無而今發起」,這叫發心。你原來沒有起這個念頭,現在起個念頭要利益眾生、要成就佛道,你這心發起來了。生心則不然,「生心是本具而能現前」,本來有的,不是本來無的,本來有的而能現前,這叫生心。可見得生心這個心是體,發心這個心是用,從體起用這是佛門裡面講的發心,與體完全相應。譬如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覺心、是正心、是清淨心,本體上具足的,正像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自具足」,從具足的起用,這個發心與體,體用是一如的,是覺的作用。我們迷惑顛倒的凡夫,咱們要問問他發不發心,他也發心,他發的心是迷,是迷體起用;菩薩是覺悟體起用。凡夫看到一個可憐人,起了同情心,他發心要去救他,這是發的善心;看到別人有了財富,他心裡不高興,起了嫉妒心,那個嫉妒心也是他發心,先無而今發起,所以發心總是迷。雖然迷裡面有的是一迷到底,有的他雖迷,他與性體相應,與性體相應的是佛門裡面講的發心,這個意思我們先要把它搞清楚。可見得生心就是真心,真心現前就叫生心,因為它是本具的、本有的。「生心」就是「生清淨心」,當中把清淨兩個字省掉了。由此可知,『應無所住』而生清淨心,『而生其心』就是清淨心。「無相」,清淨心沒有相,體裡頭沒有相,本身沒有相;「離相」,離外面一切相;「不染」,一切法他都不染不著。「覺照菩提心」,它是覺心,它能夠照見一切萬法,這個心就是菩提心,生心就是菩提心現前。

  「無住是一切不住」,此地這個一切,範圍非常的廣大,不但包括一切世間法,同時也包括一切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都用這兩個字包括了,全都不住,不執著,「亦是不應取法,不著有」的意思。「生心」是一切法不住,不取不著,「令清淨心現前」就是生心,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現前,「亦是不應取非法,不著空」,一切有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法不執著,非法也不執著。我們在底下看,中道意思就很明顯的顯示出來。「應無所住」是真空,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住,就是佛法講的真空之理;「而生其心」是妙有,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自受用、他受用,妙有跟真空不二,真空與妙有一如,這裡顯示出「中道第一義諦」。

  我們想想,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他從這個地方悟入,「心無所住,住亦非住,生即無生」,所以你萬不可以死在名相之下,認為「應無所住,好,我一切不要執著」,試問問你執著了沒有?你還是執著了,你執著「我一切都不要執著」,這還是個執著。應無所住,你還是住了,你住在應無所住上;而生其心,你真的生了,你生在其心上,錯了。這兩句話八個字,意思懂得之後,這八個字不要了,要曉得住亦非住,生即無生,「無生而生」。「若涉一念,即有所住」,才起一念,你的心就有住,你的心既然有住,你這個真心清淨心就不生,就不能夠現前。必須要在一切境界裡面,一切世出世法裡面,確實不起一念,不起一念就是應無所住,不起一念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現前就叫做成佛,清淨心現前就叫做理一心不亂。總而言之,「欲不住境」,就是不執著一切境界相、一切法相,「須不住心」,先不能著有心相,「心無所住,便知境無所處」。

  這一段的意思很要緊,學佛先學什麼?先學心,先修心。修什麼心?修不住心。這段經文我們好好的想想,尊者在這一會的開端提出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兩個問題。前面曾經說過,於法應無所住,但是利根的人他能夠會得佛的意思,中下根性的人就很難;佛又說「但應如所教住」,如我所教的這樣安住就好,這是前面佛所講的。到這個地方才是直截了當的答覆第一個問題,諸菩薩應當如是生清淨心,這個如是通指前面所說的。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人,他在二六時中,從早到晚要保持心地清淨,不沾一塵,不染一法,我們想想看,外面的一切六塵諸法,我們怎麼沾染得上?哪一法沾染上?這一切法決定沾染不上。所以佛不教我們離一切法,不教我們不住一切法,是教我們不住一切法相,教我們離一切法相,法相是你心裡面所起的妄相,這個不能有;換句話說,在一切法,在一切五欲六塵當中,決定不可以起一念。這一念我們說得粗淺一點,是得失的念頭,你要是斷煩惱,從這個地方斷起,不能有一絲毫得失的念頭,有這一念就錯了。果然到這個境界就能夠得大自在,所謂是無生之生,又何妨任運而生,無住之住不礙隨緣而住,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所說的一真法界,清涼大師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會得了,真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沒有一法不屬於無住生心,法法皆是。

  須菩提尊者當時在佛還沒有開口的時候就讚歎希有希有,這個讚歎就是他在日常生活當中突然之間見到無住生心,佛如是,自家如是,一切眾生無有一個不如是,真正是希有!此事唯證乃知。不是我們聽佛這麼說、聽祖師這麼講的,我們憑空就能想像到這個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必得要證知。怎麼去證法?那就是不住一切法相,叫我們清淨心現前,就證得。十方諸佛一切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如是。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一段是用比喻來說明無住。先在此地跟諸位說明清淨心,因為生心就是生的這個心,這是生佛關鍵的所在。諸佛所證是證的這個,記住,菩薩所修是修的這個,祖師像六祖他們所悟的,悟的是這個;眾生是迷了,迷什麼?他迷的是這個。悟才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悟了清淨心就成佛,三身四德統統現前;迷了清淨心,你就得入六道輪迴。所以清淨心是凡聖之分界線,這個分界就是迷悟,迷悟是在分界,悟是悟的這個,迷還是迷的這個,所以說迷悟不二,是一樁事情。生是九界眾生,佛是如來果地,眾生與成佛的總路,無非就是對一個清淨心迷悟而已。千經萬論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法門,給諸位說,離不開這個原則,說的就是這個東西。

  我們再看此地的比喻,佛比的『身如須彌山王』。「身如山王」,這是講的「大心」,大心就是悟清淨心,這就是大心。大心修行是「大因」,這因就大了,為什麼大?稱性;迷的心就小。迷是什麼?他有分別、有執著,心就小了。分別執著愈是窄小,他的心量愈小,他辦再大的事情,修什麼樣的六度萬行都是小因,因為心小,你修的因總不會超過你的心量,你證的果也小,為什麼?因與果都與心量相應,所以小心修小因得小果。大心,大心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他修因修布施只布施一塊錢,這一塊錢是大因,他將來得的果報是大果。此地佛是用須彌山王這樣大的身,來比喻「大果」。「須彌山王喻勝妙報身」,這是諸位特別要記住的,真的不是世間的貧富貴賤,不從這裡分,而是在一個人心清淨不清淨,就是覺迷當中去分,而不是貧富貴賤之分。

  如果要用貧富貴賤來分,諸位想想,梁武帝是何等人物,身為帝王,富有四海,他在佛門裡修了多少的功德?南朝四百八十寺,大的寺院叢林都是他造的,達摩祖師還給他澆了一盆冷水,說並無功德。六祖大師是一個窮小子,是一個賣柴的、不識字的粗人,他心悟,所以他是大心,他修行大因,他證的大果;梁武帝雖然是帝王,他的心是迷心,所以他修的因是迷的因,他得的果報也是迷的小果。由此可知,佛門講修行,不注重世間的貧富貴賤、世智辯聰,都不注重,只注重在覺悟清淨心。因為一個人覺悟了,心地清淨了,才是「福慧雙嚴」,那個人有福。有福的人身心無事,這是有福。做了皇帝,日理萬機,事情忙得不得了,他有什麼福?迷在五欲六塵裡面,迷在權力鬥爭裡面,他哪有智慧?由此可知,世間人具足福慧很難,學佛的人曉得,覺悟之後身心自在,一切都不執著,福具足,慧具足,這是真正莊嚴,「證得無邊相好身」。

  「非身,指報身,所證乃清淨法身之體,非報身相」。所以須菩提尊者講,『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是非身的一個意思。「非身」還有一個意思,也可以「指法身」來講,這個地方是從報身講的。如果從法身講,這個意思也非常的圓滿,「法身周遍恆沙世界,遍微塵」,盡虛空遍法界,「無相,無量」,所以說非身。「是名大身」,就報身名相言之,可以說甚大。「法身無相非身」。「是名大身」,指佛果地上的報身,可以講身大。這個意思合起來也是不取、不執著的意思,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清淨真心,是法身德」,清淨法身;「應無所住,是般若德」。般若是什麼?一切法不住就是般若,就是真正的智慧。「以清淨心修布施,是解脫德」,檀就是檀那,印度話講檀那,我們中國人講布施,以清淨心、以應無所住的心來修布施波羅蜜,就是解脫德。可見得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祕藏統統具足,全都具足了。我們學佛的人終極的目的,就是想證得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你要想證得,佛在本經正是既簡明又扼要的把這些道理方法境界,全都給我們說出來了,如果我們能夠信得過,能夠真正懂得這個意思,那你就是善根具足了。你真正肯發心這樣去做,一切法不住,從這個地方做起,一切法不住,而又能夠修布施波羅蜜,把你的清淨心現前,你就成佛。這就是你的福德現前,你有福德了,善根、福德你全具足。因緣,我們在此地把這部經給諸位介紹出來,這就是殊勝的因緣,因緣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佛門裡頭常說「當生成就的佛法」,這句話不僅僅是用在淨土法門,任何一個法門只要具足這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沒有不是當生成就的。在因緣裡面,如果說得細一點,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同修,因緣裡面第一個是理論講清楚、方法說明白了,境界也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能信、能解、能行,後面就能悟、能證。再看下面經文,底下這是校量顯勝,就是校量福德顯示出法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

  【須菩提。如恆河中。】

  『恆河』是印度一條大河,像我們中國的長江黃河一樣。恆河當中:

  【所有沙數。】

  恆河的沙是非常著名的,很細,像麵粉一樣。

  【如是沙等恆河。】

  把恆河裡面的沙,一個沙把它變成一條恆河,這是『沙等恆河』。

  【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恆河沙個恆河,然後那麼多恆河裡面的沙數,這個沙數目字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錯。一個恆河的一粒沙就變一個恆河,那這個恆河的數目太多太多了,何況那麼多恆河裡面的那些沙數。佛就說: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

  諸位記住,『實言』,不是說假話。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這個數字沒有辦法計算,再把那麼多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恆河沙作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家有這麼大的財富,用七寶來布施,這個人得的福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注意,佛問的是得福多不多?須菩提答覆的是,『甚多,世尊』。這個地方做一番比較,就是財布施與法布施的比較。前面是講「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這個福很大,「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勝過那個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給我們說出理由,為什麼?「諸佛皆從此經出,能聞生信,趨向佛智」。這個話我們從前面一直聽到此地,我們相信,法布施的功德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後面這就講到現在這段經文,是以「七寶滿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以用布施」,這個福比前面大得太多,沒有辦法來校量。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個話實在是難以叫人相信,但是前面我已經跟諸位指出來,佛說過實言告汝,一點都不假,這個話是千真萬確的。「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勝前福德」,超過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為什麼?「能解無住生心」。這個不得了,能解無住生心,像六祖惠能大師他能解,梁武帝不能跟他相比。不但梁武帝不能跟他相比,佛在此地講的是真實話,一句話不假,那個以滿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他那個福德都不能跟六祖比,因為他能解無住生心,「開解得要,當有成就」,開是開悟,解是理解,他開悟、他理解,他得到要領,綱要他得到了,他當然有成就。

  開解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觀行位」,那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地位,「知境虛智」,你這個智慧現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觀行,觀就是觀照,前面跟諸位講了,要觀照;照住,這照住了;照見,照見是金剛智,這三個層次,前面跟諸位講的觀照、照住、照見。此地跟諸位講三種智,「知境虛智(觀行位)」,虛妄不實;「無塵智(相似位)」,無有一法可得;「金剛智(分證位)」,金剛是比喻,能斷一切迷惑執著。分證位就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真性,在念佛人講這是理一心不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到了這樣的地位。在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記住佛語真實,沒有一句話欺騙我們,我們千萬不要誤會,「這不過是佛勸人為善,哪有這種事情!」那就錯了,佛決定不打妄語,句句都是真實話,我們要如實的信、如實的解、如實的修、如實的悟、如實的去證得,去證入這個境界,這個人才叫真正有福之人。

  我們再繼續看底下,下面我們簡單的把法布施做一個說明,為什麼法布施四句偈就有這麼大的福德?第一,「財布施,施者受者未必有智」,這個智就是般若智慧,他未必有;法布施則不然,「非智難施」,沒有智慧,他自己要是不悟,他沒有辦法布施,自己要是沒有智慧,也沒法子接受,這一點諸位要記住。所以我在講席當中,勸告我們這些出家的同修們,你們發心學教、學法師,將來要弘法利生、弘範三界,這個心很好,如果要不開悟,沒有智慧,拿到佛經、拿到古人的註解去布施別人,那還是財布施,不是法。法要悟了才有法,不悟,拿到別人的法還是財布施。譬如你印經送給人是財布施,你講經給別人聽還是屬於財布施;你自己真正有悟處了,這是法布施,聽的人也有悟處,得到你的法布施,這個法施功德才大。我們今天之所以難以相信佛的言語,就是我們不懂得真正法布施的意義,以為我們在這裡講經弘法就是法布施,以為我們今天印些經典送給人就是做法布施,那個功德哪裡能夠比得上人家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的。我們舉一個例子,像五祖講《金剛經》給六祖聽,五祖是法布施,而六祖是接受的,五祖他有智慧他可以施,六祖有智慧他能接受,所以這個功德不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能夠跟他比擬的。

  第二個意思,「財布施,施得大福,受得小益」,布施的人得大福,接受的人受一點小利益。布施人他種的因,這個福大,受惠的人得福不太大。譬如你今天拿了一萬塊錢去救濟一個孤兒院,你布施的人得大福,孤兒院裡有一百個人,一個人只得一百塊錢,小益;要是一千個人,一個人只得十塊錢,你想想看他有多大的利益,所以布施者得的福大,受者得的福小。法布施則不然,「施受皆得大福」,布施的人跟接受布施的人都得大福。拿五祖忍大師跟六祖能大師來說,五祖是布施的人得大福,六祖是接受布施的人也得大福,這個不一樣。實際上五祖布施他的,你看看《金剛經》到此地還不到一半,三分之一,布施了三分之一的《金剛經》,得大福,六祖接受三分之一的《金剛經》也得大福,《金剛經》沒講完,只講到此地。

  第三個意思,財布施的利益是「益生命,能伏貪」,只能幫助我們生命,能夠伏貪煩惱,只是能伏而已,伏住貪心而已。可是法布施則是「利益我們的慧命,能斷無明煩惱」,所以這個福不能比。

  第四,「財布施,不出輪迴,受用有盡」,沒有辦法了生死,沒有辦法超越三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不行,頂多你得個天王,在天上作天王、作天主而已,你的福報大,受用有盡,福報還是會享盡的。法布施則不然,「法布施,可了生死,受用無窮」,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證菩提,受用是無有窮盡,那怎麼能夠相比!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

  第五,「財布施,施少得小益」,與他的心量成正比;「法布施,施少獲大益」,這是財布施怎麼樣也比不上法布施。佛在此經裡頭所講的,法布施施得少,只是四句偈,受持四句偈,而為別人說,能獲大益;那個財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的益也小。「持經之人,無住行施,成佛有分」,這個功德不可思議,道理就在此地。請看下面經文,這是講到處所,前面說的人,人的功德不可思議,現在再跟你說布施處所又不可思議: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

  特別注意這個「隨說」。

  【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

  『此處』就是隨說經的處所。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是說經,隨說是說什麼?說四句偈,不是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講完,是講的幾句,這個講經的處所就殊勝。這個處所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到,我們不尊重佛法,『天人阿修羅』是八部護法神,他們供養、他們尊重,把這個地方看成佛塔佛寺,沒有兩樣。

  底下什麼叫「隨說」,隨說有七個意思,在此地給諸位介紹出來。隨說略有七義,第一,「人,不揀僧俗男女」,不去選定一定要什麼樣的人,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男子也好、女人也好,老人也好、小孩也好,沒有這個拘束、約束,無需要揀別。第二,「義,不論事理精粗」,你說得淺一點也好,你說得深一點也好,隨便,聽經的人他的程度深就講深一點,他的程度淺就講淺一點。第三,「經,不定章句前後」,不一定這部經從頭到尾把它講完,講經裡頭幾句,四句偈,你講前面四句偈也可以,講後面四句偈也可以,先說後面的再說前面也可以,不定章句前後;換句話說,經文裡頭可以挑選幾句出來講。所以有一些人誤會了,講經一定要講圓滿,從頭到尾都講圓滿,這個地方才有功德。經裡頭明明說的,就是說得再少,四句偈,這一個經裡頭講個四句經文都不算少,這個地方諸天護法神就要護持。第四,「處所,不拘城市山林」,隨便什麼場所都是說經的地方。第五,「機,不論利鈍愚智」,機,就是眾生的根性,不論利鈍愚智,他的根性利或者根性很遲鈍,或是愚痴、或者是很有智慧的人也不論。利根人、智慧人,給他講大乘一乘了義的佛法;鈍根人、愚人,給他講漸次的佛法,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給他提升。第六,「時,不論晝夜長短」,講經時間不論晝夜長短,白天也可以,晚上也可以,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時間長一點也行,時間短一點也行。第七,「眾,不論多人一人」,聽經的人很多,行,一個人也可以,不能是多人我才講,一個人我就不要講,那就錯了,那就不是佛菩薩。「經雖說處,意實在人」,它這個意思完全是在人。

  讀了這一節經文,我們就了解,學佛第一就是要開悟,這是最重要的,第一要開悟。第二,悟了以後一定要弘法利生,決定不能夠學小乘人當自了漢,弘法又要不著相,這個裡面才是真正的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福慧雙修。在中國歷代的祖師大德極力提倡《金剛經》,你想想有沒有道理?六祖勸人但持《金剛經》就可以見性成佛,這個話沒錯!依照這部經修學,決定不會走錯路。

  塔,這個塔裡頭也有含義,我們在此地要把這個意思給諸位簡單的介紹出來。「供養是處以植勝因」,供養這個地方以植勝因,種植殊勝的因緣。『塔』有四種,這都是講佛塔。佛的生處,釋迦牟尼佛降生的處所,我們建一個塔,紀念塔;成道的處所,鹿野苑菩提樹下,這個地方也建塔做為紀念;轉法輪,就是佛所講經的處所也有紀念塔;涅槃是佛示現入滅的這個地方,建塔紀念,塔有這四種。

  這四種塔,諸位要曉得它所表的意思,就是表法的意思。「生處:法身理體,從聞經出生」。我們就以六祖來做一個例子,六祖是聞《金剛經》開悟、見性了,證得法身理體;換句話說,六祖法身理體是從聽《金剛經》而生的,這個《金剛經》就是六祖大師的生處之塔,可以講得通,沒錯。「成道:佛果菩提,由聞經而成」,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六祖也是聽《金剛經》而見性、而成佛,《金剛經》就是六祖大師成道之塔。「轉法輪:為人解說。」六祖在曹溪講經三十七年,為人解說,你們看看《六祖壇經》,整個《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就是《金剛經》裡頭的意思,沒有超越《金剛經》之外;換句話說,《金剛經》就是六祖大師轉法輪之塔,這個意思也講得通。「涅槃:自度度人,理事究竟」,無論在理、無論在事上都是究竟圓滿的,念念圓滿、事事圓滿,《金剛經》豈不是六祖大師的涅槃塔?六祖大師如是,試問問哪一個讀誦《金剛經》,由《金剛經》開悟見性的人不如是?

  末後給諸位說明,「須知說全經」,這就是講因緣殊勝,有這麼好的機會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說一遍,「即有如來全身舍利」,是完整的,好像佛留的肉身,全身舍利。「隨說誦持,即有碎身舍利」,好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他入滅的時候留了八斛四斗舍利,給人天來供養,章嘉大師圓寂的時候他有一萬多顆舍利,這就是碎身舍利。這個是比喻,我們在經文裡面隨便挑選幾句,或者選個一二段來講、來誦持,這就是碎身舍利的意思。雖是碎身舍利,與全身舍利無二無別。特別是大經,像《金剛經》還短,不太長,像《華嚴經》就是一部很大的經,我們要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講一遍那是佛的全身舍利,不簡單。像《華嚴經選讀》,這裡面所選的是《華嚴經》裡面三篇,選了一個「淨行品」,這一品是完整的,「淨行品」是完整的,前一篇是「綸貫」。我翻給諸位看,這個「綸貫」是整個《華嚴經》的說明,就等於是個介紹一樣,把《華嚴經》的內容介紹給大家。選了一品「淨行品」,又選了第九會,就是入法界品裡面「觀自在菩薩章」,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一章,這兩章都是屬於《四十華嚴》裡面的。像這樣挑選出來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就是屬於碎身舍利的意思,所以叫《華嚴經選讀》。這就是我們要明瞭,不要執著全身舍利功德大、碎身舍利的功德小,如果你有這樣的執著,那就錯了。所以學佛要離開分別執著。

  末後,「說經之處,賢聖尊重」,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一切人天應當供養,這個應當供養是佛說的,此地這個供養並不完全指的是以財供養,財供養是小意思。什麼叫供養?信解受持是供養,是真供養,這叫做法供養。講了之後你相信,這個道理你真聽懂了,你又肯發心去做,這就是真正的供養。所以這個地方非常殊勝,大家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想得大福報,世出世間最殊勝的福報,無過於禮請真正有修有證的大德在這個地方轉法輪度眾生,這個地方就是佛所囑咐我們的人天應當供養這個處所。我們並不是貪圖供養而請法師講經,而是這個勝處在這個地方能夠帶給這個地區的和平安定,免除一切災難,為一切眾生著想,為世界苦難的老百姓著想,怎樣才能夠消除他的罪業,怎樣才能夠使社會得到真正的安寧。唯有弘揚正法,這才是一個菩薩發心,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絕不是為自己一點的利益,或者是自己一點的功德。何以故?因為自己一切不執著,自己求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