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二十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2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十講。請看經文: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這一段經文是講因緣聚會它就現相。「若福德有,不了緣生」,這是一般眾生的誤會,以為福德真有,這是由於不明瞭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福德也是緣生之法,因為不明瞭究竟的道理,於是「執著實有相」。「發心執著,施與報相,相有數量,故不說多。」因緣聚會所現的相,這個相是虛妄的,如果這個相要是實在的話,那就不是因緣所生的,因為因緣生法的定律就是無自性。眾生在一切相裡面不了解這個真實的究竟,產生了誤會,以為一切法是實有的,於是在一切法裡面就發生牢固的執著,這是很大的錯誤。經上說,如果福德是有實,如來就不說福德多。有心非實,縱有福也不多。須菩提尊者懂得世尊的意思,所以說『以福德無故』,福德這樁事情是我們世間人念念不忘,勤苦的去追求,唯有真正見性的人,才能夠了解事實的真相、無我法,明白福德實在是無,所以如來說『福德多』。這兩個「說」字,表面上說的是福德,其實說的是因緣,我們要想得果,一定要修因。

  這裡有幾條我們細細在此地來講。「以福德無,明了性空、境假,無住布施,無上菩提,福慧兩足,離相歸性,故說得多。」為什麼說福德無?能修福的這個性是空的,福德之相是因緣所生,即空即假,即假即空。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恍然大悟,佛為什麼教我們無住,無住就是一切不執著,這個地方說的就是對福德不執著;不但對福德不執著,對無上菩提也不能執著,而行布施,這樣才真正成就福慧兩足,如來在果地上稱之為福慧二足尊。佛說多的意思是說的離相,離了相,歸性,唯有稱性才說多,這個多是不落在數字裡頭。落在數字裡面,再多還是有限,譬如我們講恆河沙數的恆河沙數的七寶還是有個數,既有數就不是真正的多。唯有離相歸性,與性完全相應,性是空寂,性是本來無一物,這是真正真實之多。

  這一段經文裡面,「福是指果報,德是指因緣。前段的因緣得福是因果分說,這個地方的經文是合起來講」。「福德是緣生之法」,凡是緣生「即空即假而無實」,沒有真實的自性。「一切眾生,但能布施六度,深植因緣」,佛教給我們種因,「因緣聚會,福德便生」,生起就是現前;換句話說,如果你要是不種因,福德是不會現前的,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瞭。所以,佛在經論上一再的勸勉一切眾生要無住布施。「徹底明瞭緣生的道理,觀一切法(世出世間法全包括在其中)即空即假即中,全無福德之念」,心裡不能存著這個念頭。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生法,當體是空,相假,用中,體、相、用,體是空、相是假、用是中,所以不可以存這個妄念。菩薩修因為什麼?「但為利生」,只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離念離相」,離念,這個念頭都沒有,離相是三輪體空,不著我相,也不著眾生相,前面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廣修三施」,布施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為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佛說這一段話的用意就在此地。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即非、是名。「這是解釋上文無實乃多的意思。」如果有實,如來就不說多,有實是落到實在的數目字裡頭,那就不說多;無實是不落在數字裡頭,與法性完全相應,這才乃多。經文就如來色相上來講,給我們說色即非色。「百福相好,萬德莊嚴,福德之多,莫過於佛」,佛是現身說法。經義很深,實在說也相當的明瞭,不過我們需要注意,佛在大乘經典裡面常說,學佛必須要具足善根福德,福德還在善根之先。我們讀《華嚴》,在「世主妙嚴品」裡面,也就是《華嚴經》的序品,諸天表法的當中,是以忉利天王表初住菩薩,初住菩薩有大福德;以夜摩天王表二地菩薩,二地菩薩有大善根。從這些表法的義趣當中來看,成佛十號裡面有二足尊,那就是福慧都圓滿,這個足是滿足而沒有欠缺,福德跟智慧都滿足。由此可知,佛不是不教人修福,佛不教人修三界有漏的福報,佛教人修無漏的福德;佛不教人著相,求很多的福報那就是有實,佛教人修稱性的福報。所以成佛必須要以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莊嚴,百福莊嚴。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沒有不貪圖福報的,如果佛要是沒有很大的福報,令那些貪欲眾生起羨慕之心,諸位想想,佛又如何能夠接引他?佛為了接引眾生,一定要修四攝法裡面的同事法,與眾生同事,與眾生同一個愛好、同一個志趣,眾生很容易為佛所攝受,甘心情願的接受佛的教誡,依教奉行,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由此可知,佛修福德乃是度生方便。眾生修福,又何嘗不是為善根、為悟入作基礎!這一點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不能夠誤會。

  再看下面的註解。「能所莊嚴,皆緣生法」,能莊嚴的、所莊嚴的都是因緣生法,「必得深解緣生的道理,體會具足色身等也是即空即假、即假即空,這樣才能二邊不著」,能所二邊都不執著,心多清淨!「然後性相圓融不異,則見相便是見性」,好比古人所比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見器就是見金、見金就是見器,因為金與器不異、不二。「其所見者,乃無相無不相,亦即如實空、如實不空之全性。」這是講悟了的人由器上見性,不但見性,見的是全性;迷的人著在相上,著在相上他見不到性,這是說迷悟不相同。悟了知道這是一不是二,迷的時候他把它分作二,他認為這兩個不是一,這個問題說來說去還是一個迷悟的問題。我們再看下面經文,「即相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前面講是從色身見,這個地方講相見。須菩提尊者很聰明: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注意這個『不應』,不是說不可,是不應該。講到相,「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說如來的應身;說身具無量相、相具無量好,這是說佛的報身,講具足相是指報身」。報身的相具足,應身的相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比起無量相、無量好當然差很多。「相亦緣生,即假即空,故言不應。」不應該,不是說不可,不應該這麼說法。意思就是不應該這樣說法,也就像前面經文佛常講的「莫作是說」,「不應」有莫作是說的意思。總而言之,「凡是講是名,令其不可執異也;凡是說即非,令其不可執一也。不執著一異,是為圓見」。「見圓則知亦正,知正則見亦圓。」如何能夠做到知正見圓?只要你在一切法裡頭不執著異,也不執著一,那就是圓見。「若知一切緣生」,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裡面,「則見一切法不一不異」,不一不異就是諸法如義,「故雖諸法,而皆一如也」。諸法是森羅萬象,無量無邊,不一;雖然不一,無量無邊,皆是因緣所生,皆是即空即假、即假即空,所以它又不異,這就叫做一如。比喻像前面所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

  「緣生」,有三點重要的意思我們必須要曉得。第一點,「世出世法,一切皆空」,本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有萬法皆空這個意思,「唯因果不空,緣生法故」。為什麼?如果因果要是空了,緣生法就沒有了,既然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你就曉得因果不空,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這是緣生法裡頭重要的教義。「果地(說佛菩薩)不昧因果」,因果不空,不昧因果,「故菩薩畏因」,對於一切的造作非常的慎重,「雖一切即空即假,以即假故,因必有果」,這是講到真實的定律如此。因一定有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果、淨因有淨的果、染因有染的果,因與果必定相應。「以即空故,因果雖勝,亦無執著」,就像如來相好依正莊嚴,這是殊勝到極處,可是也不必執著。為什麼不必執著?因果空故,緣生之法了不可得,所以雖勝也沒有執著,雖勝也不會起一念歡喜心,雖勝也不會起一念貢高的意思,這是我們要覺悟的。

  第三點,「說緣生,意在明其本不生」。我這裡也做了個比喻,「如觀雲海」,我們在高山看雲海,或者你在飛機上飛在雲層上面,你看空中的雲海,千奇百狀,這是緣生之法,它有沒有生?它本不生,這個雲海裡頭千奇百怪的變化,它不是為你欣賞它在那裡變化,不是的,它是自然無心,是因緣聚會;雖然聚會現的假相,這個假相依舊是不生,正因為不生,所以它也不滅。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能夠稍稍體會到這個意思。「若能體悟,內三際心不可得」,三際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外一切法本不生」,因為一切法是緣生的。內不可得,外本無生,這個時候的心境豈不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真一了百了,天下太平」,這是真正的天下太平。

  宋朝潭州黃打鐵,往生西方的時候說了一首偈子,「太平將近,我往西方」。明明我們現在是個亂世,他怎麼說太平?你就曉得這個太平的意思,是自己內證無所得、外證無所生,一切妄念統統息了,這就叫天下太平。證到這樣的境界,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說到這個地方,我在此地慎重的告訴諸位,學佛你要不想得一個結果那就罷了,如果要真正想得一個結果,一定要明理、要斷疑、要生信、要一門深入才能成就。以潭州黃打鐵這個例子來看,它是一個不識字的粗人,靠打鐵度日,一天不做工,這一天一家的生活就沒有依靠,他一家四口靠打鐵過日子,生活非常清苦,也沒有積蓄。這也正是他的增上緣,他是體會到人生苦,太苦了。有一天有一個出家人,化緣的出家人,從他家門口過,他這個小舖子門口過,他一見到就很歡喜、很恭敬,把出家人請到小店坐一會兒,供養一杯清水,供養一杯開水,他連茶葉也沒有,他就向出家人訴苦,他說:「我工作太苦了,生活太苦!你老人家有沒有什麼方法救救我?你要是叫我修行,到廟裡去,我沒有時間;如果是需要花錢做功德的,我沒有錢。你要教給我一個方法,既不耽誤我做工,又不要我花錢,這樣能夠度我。」

  諸位想想,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可是佛門當中真有,這個法師不吝法,就教他念佛法門,把念佛的好處、功德利益講給他聽,告訴他:「你每天念阿彌陀佛,念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耽誤你的工作。」從前大陸上打鐵的人拉風箱,風箱拉出來「阿彌陀佛」,推進去「阿彌陀佛」,打鐵的時候拿鐵鎚打下去「阿彌陀佛」,提起來「阿彌陀佛」,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他聽了這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好極了,不耽誤工作,又不要花錢。他這樣做下去,他太太就說,你打鐵已經很累,再念阿彌陀佛不更累嗎?他跟他太太說:「不,從前我沒有念阿彌陀佛,我每天打鐵感覺到工作很累。現在我念阿彌陀佛,好像我的工作很輕鬆很愉快,不覺得累!」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換句話說,他精神的生活充實了。這樣他念了三年佛,有一天跟他太太講,他說我要回家了。他太太說,你的家就在這裡,除這個地方之外,哪裡還有你的家?他跟她笑笑。到這一天,換了一身乾淨衣服,生活太窮了,哪有新衣服,換了乾淨衣服,洗了個澡,還是照樣打鐵,打著打著,他念了一首偈:「叮叮噹噹,久鍊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天下太平,他這一鎚下去,就往生了,他往生是站著往生。潭州也是佛法的一個勝地,這個地方的人一看到黃打鐵,念了三年佛居然站著往生,他也沒害病,而且是預知時至,這樣好的瑞相,這是現身說法。潭州一帶的學佛人從此以後念佛人就多了,為什麼?看到黃打鐵這個榜樣。

  我們想想黃打鐵他之所以三年功夫能到這樣的程度,諸位要曉得,第一,他是真正想離苦得樂,這個世間太苦,他真有這個心;換句話說,對於娑婆世界沒有留戀,心地真誠,一味只求往生淨土。我們一般念佛人嘴裡說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阿彌陀佛現在來了,告訴你,「你不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嗎?好,你現在跟我去!」你肯不肯去?你又捨不得,你說,不行,阿彌陀佛,我現在還有好多事情沒有辦完。那阿彌陀佛還在旁邊等著你,等你幾十年,哪有這種道理!可見得那些念佛人、學佛人都是口是心非,所以阿彌陀佛也沒把你看在眼裡頭,你這個念佛只是種個善根而已,沒有法子往生。什麼原因?捨不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雖然苦,還有好多事情捨不得,那就沒法子,所以,連黃打鐵都不如。黃打鐵曉得身心世界俱不可得,所以他只念了三年,心地就清淨,這是他往生最重要的條件。我們想想,我們在這個大經裡面讀誦聽聞這麼久,我們是不是真正的通達這個道理?我們信不信?是不是真正的在做?如果通達、真信,又真真實實在做,我們做上三年,成就一定在黃打鐵之上,不會在他以下,這是可以斷言者也。

  再看下面註子,這是講到華嚴第四代祖師清涼國師,他解釋《華嚴經》,在經題裡面有這麼幾句話,我寫在這裡供給諸位做個參考。「能入差別有二」,差別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也就是一真法界,能入,能入一真法界,差別有二。這是什麼差別?「一者身入,二者心入」,當然這兩種差別是以心入為主,心入了,身自然就入;心要不入,這個身怎麼擠也擠不進去;再給諸位說,沒有門可入。心要入了,這個身真正入了。「心入有三」,這裡頭三要素,「第一個正信,第二個正解,第三個正行」。他老人家有幾句簡單的註解,「有信無解,增長無明」,你有信了,不解,增長無明。這個地方請諸位要看清楚,要把它記住,因為對於我們修學關係太大了,不但能成就自己,而且能夠成就大眾。「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解,我們現在在許多地方看到一些,學佛多半是帶著有濃厚的迷信色彩,那就是增長無明,他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膜拜,對於佛法的教義完全不了解,但是他有很虔誠的一個信心,所以那一類是增長無明。這一類,世間有許多學者、有許多大學教授,還有許多其他宗教的傳教士,他們也天天在看佛經、在研究佛經,好像懂得了,他信不信?他不信。不信,好像懂得了,不是真懂,增長的是邪見。縱然是佛門裡面的人,「有解無行,其解必虛」,對佛法正法聽大善知識講解,他自己也能講得頭頭是道,怎麼樣?他沒有修行,沒有依照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個解古德講「說食數寶」,不是自己的,全是別人的,這種學問是道聽途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其解必虛。

  「有行無解」,真修行,無解,他不肯研究經,也不肯聽講經,他是老修行,認真在修行,「其行必孤」,所謂是盲修瞎練,這種盲修瞎練的人甚至他還有貢高我慢,對這些弘法的法師他沒瞧在眼裡,他以為這些法師有解無行,他是有行,有行可以不要解,行高,哪裡曉得兩者都是錯誤的。「若稱法界」,這個稱就是相應的意思,與一真法界相應,「三必無礙」,正信、正解、正行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這才能入得了法界。說這些話最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們應當防止所知障生,如果我們把經文天天研究、天天理解,也懂得一些了,可是並沒有將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上,改變我們自己的習氣,提升我們自己的境界,那麼這些東西都變成所知障,所知障比煩惱障還要嚴重。你們想想,我執破了,煩惱障也破了;所知障得法執破,所知障才能破。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會聯想到今天這個世界,可以說是一個思想極為混亂的一個時代,那就是說邪知邪見充斥在世間每一個角落,於是眾生就苦不堪言。雖然科學昌明帶給我們富裕的物質生活,精神則是痛苦不堪,物質生活的升高,道德水準的墜落,實在是得不償失。這幾年來,佛法漸漸被人注意到,尤其是歐美這些科技先進的國家,我在前天又接到美國那邊的道友給我寫封信來,他告訴我,在美國現在學佛的風氣跟我們此地正好成一個反比例,那就是說,那邊的人學佛的風氣人數既多,而且又認真,可惜的是沒有好的法師去指導。我是連續收到他三封信,希望我能夠給他推薦幾位法師到那邊去弘法,去領導他們來修行。同時又告訴我,在美國佛法是一個初期的階段,對於佛法裡面各宗各派都沒有什麼成見,都能夠接納,所以他特別勸我最好是請幾位專修淨土的法師,將淨土宗帶到美國去,在那邊弘傳發揚光大,這個意思實在是很好。

  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佛門裡面的四眾弟子,不要說跟唐宋以前的人相比,實在說連明清的大德我們都比不上。我在講經教學的過程當中,常常就想這個道理,我們的頭腦、聰明智慧、福德因緣絕不比古人差,甚至有許許多多的條件我們比古人都好,古人夢寐所求求不到的,而我們今天垂手可得,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人家那麼成就?細想起來這個道理不難明白,古來人用功,他有方向、有目標、有宗旨,一門深入,至死不變,他成功了;今日之下的人,所犯的毛病是好高騖遠,個個都想做個大通家,樣樣都想學,結果學到老還是一事無成、一竅不通,病根就在此地。古人的道場具備它特殊的道風與學風,哪一個道場出來的人,一看就曉得;今天道風與學風都喪失,真正有心向學的年輕同修們,得不到這樣的增上緣,這是不能成就的因素之一。

  關於這一方面,我過去也是處處提倡,到處我都勸勉這些大德的法師、居士,希望他們開道場一定要先建立道風、建立學風,一個道場修一個法門、弘揚一部經論,足夠了!我在講席當中勸勉常常跟我在一起參學的道友們,我勉勵他們、勸他們,你們用個十年、八年的功夫學一樣東西。譬如你學《楞嚴經》,你在我這個小地方我供養你,你的衣食不要去憂慮,我這個小環境供養你,你學個八年、十年,你把這個經學通了,將來你離開我這個地方,你去建一個道場,建一個楞嚴寺,這個寺廟裡面經書很多,一看全是《楞嚴經》,沒有第二部經典,你所講的經就是一部《楞嚴經》,一遍講完再一遍,一遍講完再一遍,像過去清涼大師講《華嚴經》講五十遍。天下有志學《楞嚴》者,都到你家來,我想天下人莫不尊稱你是楞嚴菩薩,首楞嚴王,那有什麼話說!你要是《法華經》,你也學個十年、八年,你離開我這個地方去建立一個法華寺,如此這般專講《法華經》,你這個寺廟除《法華經》之外,找不到第二本經書,你成功了。你成功了,凡是跟你學習的人是個個都成功!

  佛學院很難,太難太難了,佛學院裡面要做大通家,要樣樣都會,那真是天才。華嚴會上,諸位想想,天才只有普賢菩薩一個人,他是樣樣都通,除普賢菩薩之外,五十三位善知識每一位善知識只通一個法門,這個榜樣不就是佛在一開端就顯示出來了嗎?佛法傳到中國之後,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很聰明,一眼就看破,所以這些祖師大德們每一個人各立門庭,弘揚一部經、一部論,修行一個法門,人才輩出,個個第一,沒有第二。賢首清涼一部《華嚴》,宗密大師一部《圓覺》,天台智者一部《法華》,每一個人都搞一樣,不是樣樣都學。他們所走的路線是五十三參裡面的善知識的路線,一切經論裡頭我只選一種,我只要通達一種,一生當中也只弘揚一種,除這個之外,我不會。「某法師專門弘揚這個,你向他請教」,推崇別人。這點意思在《四十華嚴》裡面,我們看到幾十遍之多,還不覺悟嗎?我現在目前的狀況還談不上道場,將來環境改善一點,我們會有幾個道場,這幾個道場,我自己捨己為人。假如為自己,我只取一部經論就夠了,不要講那麼多,講這麼多的意思在哪裡?幫助後學,你們喜歡學什麼經,我就給你講什麼經,希望你成就,希望你不要學我一生當中講幾十種,不要學,學我是一事無成,什麼都不是!你要是專講《彌陀經》,你把《彌陀經》講上個幾百遍、幾千遍,你就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經》,我都不會講,你就是阿彌陀佛。你要專講「普門品」,你不是觀音菩薩,誰是觀音菩薩?

  所以我的主張、我的看法認為,一個寺廟、一個道場只需要一部經,一種修行方法。漢文翻譯的經論也只有三千多部,如果我們國家有三千多個廟,一個廟裡有一部,我們這個國家豈不是一個完整的佛法嗎?這三千多家個個第一,沒有第二的,哪有第二!用不著相爭,也用不著嫉妒,個個第一,沒有第二!眾生喜歡哪一個法門,他就到哪一家去修,個個都證圓通,個個都得一心不亂,個個都能成佛作祖,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我想除了這個路子之外,要想真正的成就,恐怕很難很難。這是我一點淺見,在此地提供諸位做參考。請看下面經文,底下這一段是佛示現給我們「即說非說」,請看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

  這個『念』是指如來本身,如來沒有這個念頭。

  【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這個『念』是指須菩提,須菩提你不能有這個念頭。你別以為如來起了個念頭,『我當有所說法』,那你就搞錯了。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經文,這一節經文是「說明佛說法之義,暗示教菩薩應如何離念」。根接觸境界,有念是凡夫,無念是佛、是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什麼叫有念、什麼叫無念,這個一定要搞清楚。「有念:有有念,有無念。」我沒有念了,沒有念了,你還是有念,有無念,還是屬於有念。換句話說,凡是有無相對的都叫做有念。「無念:無有念,無無念。」無念是絕對的,不但有念沒有,無念也沒有,這叫真正的無念;這個境界就是「寂照現前」,就是本來無一物,寂照現前的境界。我們再說凡夫,欲界的凡夫有有念,四空天的凡夫與無想天的天人也是凡夫,他有無念,所以他叫凡夫,都是屬於有念這個範圍。能所雙忘,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是佛、這是菩薩,所謂是聖人的境界。這個地方的經文我們要注意到。底下說: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為什麼?有念就有執著,有執著是凡夫,決定不是佛菩薩,你把佛菩薩看作凡夫,那怎麼不是謗佛?謗佛這個罪過就大了。此地說「圓證本性」,證,圓教初住菩薩就證本性,圓證是證得圓滿的圓教的佛,在佛的果位上「方稱如來」,是圓證本性,不是分證。本性是空寂的,「空寂性中,哪有念?哪有我?」有念、無念統統沒有,哪有我?「有念即我執未忘」,我執未忘是凡夫,不是佛菩薩。「證法身,方成報化身」,才成就報身、化身。「報身、法身不一不異」,這個意思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很詳細,他講一體三身佛,那一段說得很詳細。「法身無念無說。」《華嚴經》裡面菩薩說法,佛不說法,因為佛代表法身,無念無說。「報身、應化身雖說而實無念」,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但佛說法無念,菩薩跟我們說法也無念。不像我們凡夫,凡夫說法先有個念頭,是依起念而說;佛說法是依無念而說。「佛之說法,無非對機。」這個道理,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三十六對法,就是說的這樁事情。三十六對法就是佛之說法無非對機。「法本無法,故說即無說」,這一句可以說是六祖大師第九章經文的解釋。而六祖大師三十六對法也可以做這幾句的說明,諸位互相一參考,意思就能夠明瞭。

  那我們要問,「佛何以能不起念隨緣說法」?這是個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一般人總是先有念而後說,如果沒有念來說,那不是說個胡說八道!他為什麼可以不起念,不起心不動念,能夠隨緣說法,他說得那麼自在,說得那麼不可思議,道理在什麼地方?「由於修因時悲願薰習之力」,這一句是總說明。正如同我們現在開始學佛,我們現在在修因的時候,還沒有證果,修因的時候,我們不也是發了四弘誓願嗎?「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大悲願力,這種大悲願力天天在薰習,薰成一個習慣,自自然然到時候它就隨緣起作用。這個起作用,「如桴鼓之相應」,桴是鼓槌,敲鼓的槌子,鼓槌敲鼓,鼓就會響,「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大扣敲得重一點,那個鼓就響得大,敲得小一點,聲音就小,「適如其分,自然而然」,這就好比隨緣說法,「佛之說法,如是如是」,就像這個樣子。不可以說如來有所說法,你要是有這個意思,那真是不懂佛說法的意思。結論說明說法「本無可說」: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這是把說法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法是緣生(因緣所生),說也是因緣所生,說法的人也是因緣所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這個意思在本經前面已經說得很多,我們了解這個意思,才能夠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不至於再發生誤會,不會再做謗佛的事情了。「正說時,即了不可得」,正在說的時候,當體了不可得,「說即無說也」,這就是說即無說、無說即說,這是佛說法的真實義又一種說法。前面曾經跟諸位講過,佛之說法是依如而說,不同於凡夫,他是依萬法一如而說,此地跟我們所講的是說即無說、無說即說,了不可得這是如的意思,正說的時候與了不可得相應,這就是依如而說。「解得緣生之義,便知法本無法,說法者亦即空即假。」不但佛說法者如是,「一切法莫不如是,有名無實」,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言說、一切心境,莫不如是,換句話說,沒有一樣不如是,都是個有名無實。這一點意思,希望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經義很清楚,本來無法,哪有法可說?不但說的人,學法要懂得這個道理,說無可說,無法可說,學法當然也是無法可以執著。

  佛法教人,無非是去當人的分別執著妄念而已,所以學法的人應當觀照諸法緣生體空的道理,看到這個真實相,才能夠會歸一如。到你觀照的功夫有了相當的深度,你的分別執著漸漸就淡薄,想一下斷當然不容易,會一天比一天淡,那是功夫上軌道了。初學的會感覺一年比一年淡薄一些,一個月比一個月淡薄一些,你要是能一個月見到比一個月淡薄,你就法喜充滿,信心具足;如果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淡薄,那這個功夫可以算得上是上乘的功夫;每天能夠發現到天天淡薄,那你已經是菩薩,你就不是凡人。雖然覺得自己分別執著這些習氣淡了,可是心裡絕不可以存這個念頭「淡了」,你要有這個淡了,又執著了。你想想看,你有一個淡,淡薄了,這是分別心,我今天又淡了一分,執著,豈不又是增長分別執著?話不能不這麼說。境界裡頭全無分別執著,那個境界是一天比一天好,這是真的,可是決定沒有一念分別執著,這就叫通達無我法,菩薩應當如是知。這是佛給我們講「說即非說」旨趣的所在。這一段是就能說的人來說,底下這一段是就能聽的人,聽眾,能聽的人是真的還是假的?請看經文,這是就眾生、非眾生開示我們: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請看小註。首先要說明,這節經文一直到底下「是名眾生」這句為止,一共有六十二個字,這是經文上六十二個字,秦本本無,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沒有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是唐人根據魏譯本的《金剛經》把它補進去的,魏譯本增補者也。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就是江註),以及圓瑛法師的《金剛經講義》,對於這一段的事情註解得很詳細,諸位可以參考。

  「上一段言無法可說,是能說者空;底下一段經文說無法可得,是所說者空」。這些都是指導我們用功的要領,功夫不得力都是犯了落實之過,就是把能說、所說的都認為是實有,在這個裡頭起分別執著,所以你修學多年不得其門而入,原因在此地。如果你曉得能說者空,你對於能說不執著了;你又曉得所說的法也是空的,那你對於所說之法也不執著了。只要離開分別執著,「修功至極處,必應能所皆空」,就是能說、所說二邊都不執著,「方能性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就是見性,真心顯露的境界。「此即《心經》無智亦無得也」,智是能證的智慧,得是所得的菩提涅槃,能所都是有名無實,不過是假名而已。「當知如上所說,皆是於法不執著」,於一切法不執著,於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都不執著,這是「精修無我之妙法」,須菩提長老他的問意就在此。有沒有眾生在「未來世中,去佛愈遠,業障深重,聞說是法,生信必少?」這就是須菩提的意思。實際上哪裡是須菩提的意思,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凡夫有這個疑慮說不出來,或者是當著佛的面前不好意思說出來,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他裝糊塗代我們說出來,所以問意在此。

  下面佛給我們解答,解答得非常巧妙,乍看似乎是所問非所答,實際上把須菩提的疑問答覆得圓圓滿滿,這都是說法的善巧。請看經文: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這個『彼』就是指尊者所問的頗有眾生。這個話太巧妙,怎麼說『非眾生,非不眾生』?佛自己接著就給我們解釋: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諸位想想這個答覆,佛究竟說的是什麼?「彼非眾生,約性而說」,是從性體上來講,性體上來說「本具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作佛;換句話說,既然有佛性,本來具有佛性,他就「能開佛知,能生信心」。用「彼非眾生」就把這個意思都包括在裡頭了。雖然這樣說,「要在具足善根、福德、因緣」。這個問題我在去年在梅山禪林寺暑期大專講座的時候,當時講座當中有一位老師,藍吉富教授,在講經,也就是講堂下來之後,他提了個問題來問我,他說:佛在經上講,眾生從初發心要修到如來地需要經過三個阿僧祇劫,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告訴他:實在講,我們從《金剛經》上來看,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佛怎麼會說假話?可是這個問題的確是有很多人疑惑,我告訴他,這個話是亦真亦假。他就說,怎麼亦真亦假?我就說明這個道理,經上說得很清楚,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一生就成就了。

  你想一想這一切眾生當中,不要說別人,就說自己,我們這三者具足不具足?三者要是缺一條,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來生還得接著修;換句話說,這三者在一生當中具足,這個機會太少,太難得,三者具足。有的時候三者具足一條、具足兩條,總不會說三者統統都具足。換句話說,我們學佛的同修,當時參加講座這些學生,甚至我們講席裡頭還有外國人,只要在這個講座裡面聽經,不必聽多,聽上一堂課兩個鐘點,你在過去生中已經不曉得修了多少個阿僧祇劫,不止三個阿僧祇劫。為什麼沒成功?三個東西沒碰在一起,這三個也沒和合。什麼叫善根?善根是正確的理解,你一聽意思完全懂,很正確的懂得,沒錯誤、沒有誤會,這屬於善根;還有一點是堅定的信心,這是善根,信解是屬於善根。福德是什麼?福德是修行,依教修行,精進不退,這是福德。福德不是說你這一生有地位、有財富,不是說這個。我們這裡講的是出世間法,講的是佛法,佛法裡面的福德是精進不懈,依教奉行,百分之百的奉行,一點折扣都不打,這是福德。第三個是因緣,因緣你要碰到真正的善知識,他來指導你,就是你要遇到一個好的老師,好的修學環境,這是因緣。你們想想看,這三個條件要是在一生當中統統具足,你去找,天下有幾個人?

  這三個條件一具足,一定成功,當生成就的佛法。如果這三個條件要是不能夠同時具足,我就反問藍教授,你想想要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他把眉頭一皺,「恐怕還不止!」這是真的,真的不止三大阿僧祇劫。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就跟他說亦真亦假,三個因緣不能夠同時具足,佛說三大阿僧祇劫這個話是真的,不假;如果三個因緣同時聚會,當生就成就了。所以我們要曉得,佛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教我們開悟的,都是誘導我們悟入,所以不可以死在言說之下,不可以死在經文之中,換句話說,萬萬不可以執著文字言說,你才有一個出路。

  再看底下的解釋,「非不眾生,約相而說,緣生假名」,眾生是個假名,我們要「體會緣生」的道理,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原非眾生」。這個眾生我們講有情的眾生,聞法的這個人,這個幻相是緣生的,只有眾生跟假名,哪是實在的!「緣生之義,貫通一切法」,不但一切世間法,連一切的佛法,像前面所講的佛的三身,佛所證得的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連這個都是緣生的,何況其餘!「此義信得及」,所以他貫通一切世出世間法,這個道理,這個義就是義理,果然能夠信得及,「其他諸義」,世出世間一切的義理,「便徹了而深信無疑」,才能夠真正做得到。所以緣生這個意思很深很深,大小乘經典裡面都非常的重視。這是將這段經文簡單的跟諸位介紹出來。

  這裡面還有一點意思是說明生佛平等,從三心不可得,從緣生的義理,我們徹底了解平等無差別的道理。說到未來世,特別是指我們現在所謂是末法時期,如果我們能夠信得及,講席當中我屢次提醒大家,我們信佛,《金剛經》裡面講如來是五語者,我們信他,信他不管用,如來說他的五語者,意思不是教我們信他,意思是教我們要信自己!佛給我們講的話不假。建立信心裡面,比什麼都重要的是自信心。經文不是明明說過,「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不逆」,像這樣的經文我們看過很多很多,相信自己真心就是佛,佛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能夠相信,那叫凡夫,換句話說,什麼叫凡夫?失掉自信心的人就叫凡夫,具足堅定自信心的人就叫佛菩薩,從這方面來看,聖凡不過就是信心有無之稱罷了。除這個之外,還有什麼兩樣?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細細的去體會,真正能夠明白宗旨,對於你的理解,對於你的功夫,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