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般若心經  (第四集)  1982/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9-015-0004

  講解這幾句,要跟大家稍微詳細說一點,後面就很容易懂了。譬如講到這個四諦、十二因緣,乃至於講到十八界,意思就是五蘊開合不一樣。所以此地這個意思懂了,後面就很容易了解。「空不異色」,空是如幻的性質,雖然我們講它能造四大的色法,四大色法是空變現出來的,佛這個說法,諸位要曉得,這個不是究竟了義的說。為什麼要這樣說?這個意思接近了義,接近,不是真正的了義法。真正的了義法是怎麼樣?能造所造都沒有,都了不可得,這樣跟你講,你根本就不得其門而入,你愈聽愈玄。所以說不得已再用方便法說,所謂方便法是就我們的觀念能夠接受的來說,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接受的,暫時不說。等到我們自己這個境界提升之後,逐漸提升、逐漸提升,逐漸跟我們講接近究竟真實法,空沒有形,空無形相,可是形相是從空而變現出來。因此這個形相是幻化,而非真實,而這個空是真實非幻化。

  如果這個意思要是真的搞清楚了,幻化與空它是不二的,因此幻化就是真實,但是你要真正入這個境界,那才能夠說這個話。所以說《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話怎麼說都通,這個言語妙極了。對我們凡夫來講,我們凡夫概念,佛跟我們講凡所有相都是虛妄的,我們這個虛妄把它當作什麼來看?把它當作虛妄來看,當作這個看。那個已經證果的,明心見性的這些法身大士聽到這句話,他也非常歡喜,可是他的理解體會跟我們不一樣。什麼叫虛妄?虛妄就是真實,你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是實相,實相就是虛妄,空有不二,他體會的跟我們體會的淺深就有很大差別。所以佛說話叫圓音,這個音是圓滿的,什麼樣的程度去聽,所體會意思都正確的。隨著你自己的程度所領會的程度不一樣,體會裡頭意思不相同。所謂是「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叫圓音。不像我們說了一字就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你意思會錯了,不是的。佛一句話一個字裡頭有無量義,正因為它有無量義,所以叫沒有意思。所以你要問這個什麼意思?我跟你講沒有意思,無量義就是沒有意思,這個要懂。

  所以你學佛的時候千萬不要作意,這個什麼意思、這個怎麼講法?沒有意思,沒有講法,要懂得這個原則。你如果說真正得法了,入進去之後開悟,悟了以後就無量義,誰來問你,你觀機就用什麼意思來答覆他,同樣一句話的時候,就是對各個人講法不一樣。你們要不相信,就拿世間書,你去看看《論語》,你看,孔夫子的弟子們問孝,你看孝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如果要有意思,那每個人來問,孔老夫子應該是一樣的答覆,為什麼隨問的人答覆得不一樣?這就是無量義,你悟入了自己就見到無量義。人家來問的時候,看他病在哪裡?你就用哪個意思來治他的病。眾生無量無邊,根性各個不同,所以這個意思就無量無邊,也是說法各個不同,這才能夠得到真實義。你要認定有一個意思,這就壞了,在我們古人講落實,就是你落在一個實在的,落實就是死的,這點也是相當困難。

  像近年來,道源老法師常常講《金剛經》,他所採取的本子是《金剛經心印疏》,這個註解是前清的註子,註得的確也很不錯。在講經道場用這個註解的確是方便,因為它分量很適中。江味農居士對《心印疏》就批評,他對這個科判,對全經脈絡的看法他是贊成的,他認為有見地,對他裡面的註解,就說他註得太死,落實了。你看還有批評,可見得這個佛法不容易。江味農的註解好是好,講經用他的《講義》就嫌太繁、太多了。你像那本《講義》那麼大,我們過去講《金剛經》,就是那個《講義》我們講過一次,但是只講了一半,《金剛經》有上半部、下半部,我們上半部講圓滿,用了六年的時間,把《金剛經》上半部講完,我們是連經文帶《講義》統統講。就像這一次我們講《彌陀經疏鈔》,連經帶《疏》、帶《鈔》一起講,所以這個一遍下來的時候,差不多要四、五年的時間,這是真正能得受用。這是空不異色的意思。

  後面這個兩句,這是講中道第一義諦,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是一不是二。萬法一如,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這個佛法叫一乘佛法,不是三乘佛法。前面兩句是三乘共學,後面這個兩句是三乘不共學,不要說是聲聞、緣覺無分,就是大乘人也無分,也到不了這個境界。這個意思簡單的來說,萬法皆無自性,可是它有相,緣生所以有相,相是因緣所生法。緣生就是無生,為什麼?緣生法當體即空,所以緣生無生。無生哪有滅?不生不滅。你們諸位能不能體會得到?如果要體會到了,你現在就證果,至少你就證到圓教初住菩薩,比阿羅漢、辟支佛高得太多,的確無生。

  講到空是講真空,講有叫幻有,真空跟幻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我們從一切境界色相上來看,色相無性,無性就是真空,緣生則是幻色。性相是一不是二,就好像前面跟諸位講的,金與器是一不是二,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性相原本不二,色空哪裡是二法!我們今天是怎麼個修學法,都不得其門而入,就是因為我們觀念住在二法,不曉得它是一法。我們認為這個一切法是二法,統統相對的,不曉得萬法是一法,這是我們不能夠悟入,見不到諸法實相,我們這個心得不到一心,道理在此地。曉得這個道理,知道一切幻色之外,沒有真空,無真,所以叫做真空。真以外又沒有幻,所以叫做幻色,正是如金與器的關係。

  這是中道第一義這個觀,講中就是不執著二邊。二邊說什麼?在此地講色與空就是二邊,你曉得色與空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中道。如果把它分了家,那就是二邊。凡夫執著在色法上,著在這邊,二乘人著在空的那邊,所以不是中道。大乘菩薩空有二邊都不執著,所以叫做中道。大乘菩薩心清淨,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你看凡夫總是執著五欲六塵,著在這裡,迷在這個裡面。二乘人執著偏真涅槃,執著空,內守幽閑,執著幽閑,那個幽閑的空,你們曉得虛空的空,他在這個境界裡頭。菩薩這些都不要,所以心才得到真正的清淨。在這個地方,真空與幻有,我們這個意思多少概念上要辨別清楚。唯有真空,就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所以這個空不能當作無講,不能當虛假講,為什麼?就是真空能變現幻有,它能變現。幻有一定蓋覆住真空,它一定有這個現相,你要不了解這個真相,這就是迷。

  如果諸位再要問,既然是真空怎麼會變成有相?空怎麼會變成有?你細細想一想,從比喻上能夠得到一個彷彿,你晚上會不會作夢?你會作夢,那個夢不是空的嗎?空空的怎麼會變成有夢?夢裡真有,夢從哪來的?夢豈不是從空變現出來的嗎?變現出來個夢境,那個夢境當體還是空,並不是真有。我們今天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相,給諸位說就是夢境的幻相,可是你現在怎麼樣?你作夢,你不知道自己在作夢,你把那幻相當作真相,這就迷了,你在那夢裡頭有苦有樂,就有這些事情。如果你忽然覺得我在作夢,夢裡受那些苦,你不感覺得苦,為什麼?那是作夢,不是真的,境界馬上就轉變了。夢境裡頭夢到一大堆黃金,你得到了,喜歡得不得了,一想到這是夢假的,不喜歡,心平靜了。夢到一個老虎要吃你,嚇得一身冷汗,如果一下知道這是夢,那釋迦牟尼佛捨身餵虎,我也可以,那老虎來,我給你吃好了,你不害怕了,你就若無其事。你看看覺迷立刻境界就轉了!你在夢境裡頭不曉得是作夢,被人被關在一個牢籠裡面出不來,你在裡面受苦。你要曉得作夢,那夢沒有障礙,那走出去那就出去,確實沒有障礙。

  所以說有神通的人,我們住在五樓,這底下幾層他們在幹什麼事情,一看就透明的,全都看得清清楚楚。為什麼看得那麼清楚?這個能力是本能,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什麼特別,哪個人都有,各個人都有,只是你現在喪失掉。你怎麼喪失掉?你迷,你執著這是真的,所以你就有礙。你要曉得這些都是妄相,妄相不礙妄相,就事事無礙,那這就神通廣大。可見得我們的大病,把我們無量無邊的能力喪失掉,就是我們有分別執著,這一有分別執著,把我們的智慧能力統統喪失掉,你去了分別執著這能力都恢復了。所以千萬不要看到人家示現一點小神通,就崇拜得不得了,你忘掉你自己的能力比他還要大,他那算得了什麼?只是自己迷失顛倒,雖有這個能力,能力不起作用,什麼時候覺了,覺了這個能力就現前。

  真空顯露出來,幻有就消失,這個幻有消失再給諸位說,不是說你證到真空之理,這一切萬相都沒有了,不是這個消失,是幻有的障礙消失,沒有障礙。所以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障礙消失了,這個時候的作用自在。迷的時候有許多的障礙,作用不自在。因為幻有不礙真空,就是依他起不礙圓成實,圓成實不礙依他起,所以清涼解《華嚴經》才跟我們說明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覺了才無礙,才得大自在,迷了是處處都有障礙。這個解釋,五蘊裡頭這個色蘊解得詳細。

  後面「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根據前面道理,類推就可以知道,所以不必要詳細的來解說。我們在這裡也簡單說一說,受有內外,你看你們從東山來的,《十四講表》裡面「第四講觀受是苦」,就是解釋受的意思。外是身受,身有苦樂受,心有憂喜受。身沒有苦樂的時候,心也沒有憂喜的時候,這個時候叫捨受。這個捨受與禪定、與清淨心的樣子很像,所以有許多人到這個境界就產生誤會,認為自己得清淨心,認為自己一心不亂,認為自己得了禪定,哪裡曉得他在捨受裡頭,這就是境界沒搞清楚,誤會了。所以我們講席當中常常提示的,就是我們修行人理論要清楚,方法要明白,境界要明瞭,千萬不要把捨受當作清淨心,當作一心不亂,這就壞了。講到想,想裡頭有有相、有無相。行那從《百法》裡面講的,這個遍行、別境、善、煩惱、不定,再二十四個不相應,這都屬於行。識就是八識。

  佛為了契合一切眾生根性,所以這說法就有種種差別。譬如說凡夫,最明顯一個現相就是昧於因果,真正明白因果的凡夫,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不知道因果,又執著自己的根身,執著這個妄有,樣樣都放不下,樣樣不能捨,這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佛對這些人說法,這就是我們講初級的佛法,隨著眾生的觀念,隨著他的程度見解,說有一切法,大家才好懂,他一聽了立刻就能接受。然後再跟他分析,再教給他如何去用方便來破執著,教他破人我執、教他破法我執。最後教給他中道第一義,二邊不著,中道不存,漸漸的誘導他,走向無上菩提。凡夫著有,可是二乘人他的執著是人空,他曉得沒有了,他不執著人我空,但是他認為法是真有的,他不曉得法也是空的。佛哪有法,你要問有佛法,這個真是謗佛,佛有什麼法?佛沒有法,所以佛法推不翻,就是因為他沒有法,他有法你可以把他推翻,他無法你怎麼推翻?這是佛法所謂究竟堅固,那個首楞嚴就是有這個意思,那是他因為沒有法。

  法從哪裡來的?法從眾生這裡生來的。譬如眾生有貪心,他跟你講無貪,那無貪就是佛法。你要沒有貪,佛也沒有無貪,你沒有貪;你有瞋恨,他才跟你講無瞋,你沒有瞋恨,無瞋也沒有了。什麼是佛法?是從眾生分別、執著、妄想裡頭反面建立的,沒有眾生這邊了,佛法也沒有,所以說佛無有定法可說。你們學佛法,到哪去學去?佛沒有法,你學什麼佛法?可是你現在有許多的毛病習氣,佛門裡有許多對治的方法,可見得這些法是從我們自己本身建立的,相對建立的。病好了,佛法也沒有了。因此,病不要執著,法也不能執著,你不要執著戒定慧是真實的,戒定慧是對治你貪瞋痴。你沒有貪心,戒律就沒有了;你沒有瞋恚心,定也不要了;你不愚痴,慧也沒有了。所以戒定慧,戒就是無貪,定就是無瞋,慧就是無痴,是這麼建立的。這就是告訴你,佛法不能執著,佛法不能貪,你要是執著佛法、貪愛佛法,反而就失掉佛法。

  所以世間法不能染著,佛法同樣的不能染著。二乘人不曉得這個意思,世間法他不要了,不染著,佛法裡頭他染著,他認為這個諸法是真實有的。到菩薩這個等級,他才真正徹底曉得這個事實真相,「照了諸法,緣生無性」,所以他空有二邊不執著,這才是真正健康之人。因此眾生有種種病,有八萬四千病,佛才說八萬四千法,法門與眾生那個病一樣多,可見得一點不假,給你講八萬四千法門,真的有那麼多?不是誇大的,是真有的。因為你真有那麼多毛病,所以才有這麼多對治的方法。再看底下一段,這段是顯示實相,從哪裡顯?從五蘊十二處,後面再有十八界,從這些地方來顯。諸法,前面講的五蘊,說的十二處。實相,實相就是此地說出來,六不。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空相』就是實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個六不與《中觀論》裡面所講的八不是差不多,意思是相通的。真空,實相從體上講沒有相狀,所以不得已說一個實相。你千萬不要看到這兩個字又執著它,那就變成遍計所執的實相。這個實相嚴格的說,不但遍計所執裡頭沒有,依他起也沒有,我們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依他起有,遍計執無,圓成實裡頭也無,依他起裡頭有。如果講實相,依他起裡頭也沒有,這個意思要悟,不能想,想不出來的,你怎麼想,我們講體會,怎麼體會都體會不到?為什麼?因為你用的心意識,所以你就體會不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現代這些科學家也發現到宇宙之間有些現象,所謂是能力不滅、物質不滅,這是科學家所發現的,你看與佛法裡面講的意思很接近。能力不滅接近於法性的意思,不生不滅;物質不滅接近於依他起;能力是講的圓成實,很像佛法講的圓成實相。這個物質不滅,很像講的依他起。科學家所講的,實在講沒有佛法說得詳細,沒有佛法說得透徹,這是今人所發現的。

  色是從緣而起的,真空不生,譬如說我們講這個黃金,金變成這個器,那是隨緣而起的,金的本身不會生。我們把這個黃金塑一尊佛像,金本身不會生佛像;你把這個黃金做成首飾,金本身不會變成首飾。是從緣而變的,所以它本身不生。這個色也從緣變遷,我今天不喜歡戒指了,把戒指做個耳環,這個色相馬上變了。色,這個金的本身並不會變,而是緣去變它。所以諸位從這裡要曉得,生滅是什麼?緣的生滅,你本性沒有生滅。再說到緣,緣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所以緣的生滅就是無生滅,不論是從體上講、是從相上講皆是不生不滅。我們今天為這個生滅苦惱大了,你為什麼會這麼苦?你不曉得生滅的真諦,生滅的真相你不曉得,你迷在這個妄相裡頭,不知道自己有個真性理體,也不明瞭這個幻相是怎麼一樁事情,所以這個迷在生滅妄相裡面,冤枉受這些輪迴之苦。根本就沒有的,你在那受。

  就好像那個作夢一樣,拿夢境來做比喻,能比喻得彷彿。你在夢裡頭受苦,受種種之苦,心裡還不甘心,怨天尤人。你不曉得你清淨心裡本來不生夢,本來沒有夢;如果清淨心本來有夢,那個夢一天到晚不能間斷才對。有間斷的,可見得本來沒有,那個不是真的。夢也是從緣生的,緣是假的,所以你那個夢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一旦要覺悟,一切苦真的都沒有,像前面講「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就沒有。一切苦沒有,有樂?給諸位說,樂還是苦。這個地方講離苦,這個苦裡頭就包括樂,苦樂都是苦,苦樂統統離開了這叫真樂。所以苦樂憂喜捨全都沒有了,這個心多清淨。這說的不生不滅,無論在性相、體相上講統統沒有,沒有生滅。

  我們再講垢淨,本性這是你自己迷了,我們方便說隨順六道,你在六道裡捨身受身,真如隨順六道,真如染不染?不染。這個事情諸位要念念《楞嚴經》,你就覺悟,你就了解,不染。好,真如離開了煩惱障、離開了所知障,它有沒有清淨?它也沒有清淨,本來無染哪裡有淨!我們這是體上講沒有染淨,這我們比較上容易懂。相上給諸位說,也沒有染淨。你說你有煩惱、你有憂慮,相上去找,你用科學家現代最進步的儀器,你去分析,你每個細胞你去找去,看哪個地方有煩惱、哪個地方有憂慮,你去找去,你去做個全身徹底檢查,保證你找不到,你哪個地方有憂慮、哪個地方有煩惱。你想恨那個人,恨在哪裡?你看看全身細胞,哪個細胞裡頭有恨,你能找得出來嗎?找不到。可見得你那個喜怒憂樂愛惡欲是個幻想,本性裡頭沒有,色身裡頭也沒有,你看這東西冤枉不冤枉?如果有的話,說哪個細胞裡頭有恨,那個細胞裡頭歡喜,你能找得到嗎?一個也找不到,沒有。所以說依他起就是圓成實,就是這個道理。圓成實「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依他起亦復如是。

  由此可知,生滅、垢淨、增減這些東西從哪來的?遍計所執裡頭生的,徹底虛妄。我們今天顛倒,把虛妄當作真實,真實的根本不曉得,你一旦要覺悟,這是虛妄的,你立刻就離開;真實的,立刻就證得,當下就成佛,你三大阿僧祇劫就圓滿了。所以這佛道你說難,通達的人看起來容易,比什麼都容易,世間最容易的莫過於成佛;你不懂得,世出世間最難的是成佛,可見得難易也沒有標準。難易是一不是二,悟了就易,迷了就難,沒有難易。所以學佛的人第一要有堅固的信心。再說增減,像如來證得果位了,智慧德能都圓滿了,他有沒有增加一些?沒有增加,真如本性裡頭本來就是如此。我們迷惑顛倒,被煩惱障所障,被所知障所障,智慧德能都沒有了,是不是真的沒有?不是的,還在。的確是,在佛位上不增加一絲毫,在凡夫位上也不減一絲毫,不增不減。

  諸位真正通達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世間,你在待人接物當中,你就把什麼都布施光了,你也沒有減一絲毫;把你把全世界都得到了,你也沒有增加一點點,確實是如此。為什麼不肯廣修供養?如果是我布施出去了,我就沒有了,那我不幹。愈布施你所得到的愈多,真正是想不到,這道理在哪裡?所得到的是你本來有的,你愈布施貪心會減少,你的障礙就去掉,障礙去掉之後,你本性裡頭德能顯露出來愈多,這麼回事情。《了凡四訓》上講,你能夠施捨,天有報你,我跟你講過那個天,我前面說過不是天神是你的天性。一般凡夫不懂得天性,所以說天神,其實那個天是講天性,就是你本性裡頭萬德萬能,你的煩惱去掉一分,你的智慧德能就顯現一分,去掉兩分就顯現兩分,這麼個道理。你要曉得這個道理才肯布施,為什麼?去自己的障礙,顯自己的智慧德能。不但智慧德能無量無邊,我們每個人財富也是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皆是自己的財富。你有障礙,得不到受用,除了障礙就得受用,不增不減。下課了。

  

  般若心經  (第四集)  1982/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9-015-000412般若心經  (第四集)  1982/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9-015-00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