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九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09

  請掀開講義第十三頁,第十六小節:

  「此節經文所表,謂如如不動之本性,當下即是,果能破障返聞,則自性佛現,而興大悲大願,遠離塵垢,理事和合,圓滿諸菩薩之修德,而與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則見此序境相為非相而見如來矣,一部經文所說總不外此意,學者當於一切時,一切事,一切境,皆如是體會得,則動靜一如,無往而不是矣。」發起序裡面,序文雖然不長,它的含義實在講是無限深廣。古德有說,序、正、流通三分,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可見它裡面所含的意義與正宗分實在沒有兩樣,而序是一個綱領,正宗分不過是詳細說明而已。修行要緊的是抓綱領,因為在行門裡面講,愈簡單愈得受用,解要詳細,行要簡單,這才能夠收到好的效果。

  證信序裡面所表的,這是佛家常用的術語叫表法,表法就是它的意思是意在言外。我們讀經,它的真正意思也在文字之外,我們能夠體會得這一層就得受用。而言外之意,剛才說了是無限深廣,是我們不但這一生永遠體會不盡,即使盡未來際也體會不盡,為什麼?因為它跟真如本性相應,道理在此地。經上所說的這些話就是真如本性,是如如不動之本性,當下即是,真性在哪裡?就在面前,現前就是。就是,我們為什麼見不到?禪家所謂的明心見性,心在哪裡?性在哪裡?心性當下就是。見到了就叫佛、就叫菩薩,圓滿究竟的見到了,叫佛,見到一部分,沒有圓滿,還沒有究竟,叫菩薩。古德常常用月亮做比喻,佛好像十五滿月,沒有一點欠缺,十四以前的月亮都還沒有圓滿,就叫菩薩。菩薩見了性,沒有圓滿,佛見性是圓滿,名號差別所代表的意義就在此地。

  底下講,「果能破障返聞,則自性佛現」,這是把方法教給我們。障是障礙,如果沒有障礙,自性一定是圓滿的現前。我們今天心性不能現前是因為有障礙,這個障礙在佛法裡面把它歸納為兩大類,一類叫所知障,一類叫煩惱障。《金剛經》都要為我們細細說明這個事實真相,先要明瞭,然後才有法子來對治。返聞就是個對治的方法,返,意思就是回頭,佛家常講回頭是岸,叫你回頭。凡夫不知道回頭,覺悟的人他曉得,回頭就見性,回頭就是,當下就是,回頭才就是,不肯回頭那就沒法子。聞,用這個字來作代表,佛在《楞嚴經》上教觀世音菩薩「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用的是耳根,那用的是眼根,也叫返聞,他用這一個字做代表,也就是說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要知道回頭。凡夫為什麼有那麼多煩惱,那麼多苦難,生死輪迴?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回頭。不知道回頭叫迷,一回頭就叫覺悟,就是悟,迷悟差別就在此地。釋迦牟尼佛他所表現的,我們今天底下這段文就念到了,他知道回頭。你看他出門去托缽,托完回來之後,「還至本處」,還至本處的意思就叫回頭。本處是什麼?本處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原來是清淨的,原來就是一塵不染的,所以要能夠回到清淨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能夠回到自己的清淨心,而不被外面境界所污染,這叫做返聞,這是功夫。破障這是明白,對事實真相完全明白了,是慧,返聞是功夫,這是修功,這樣自性就現前,自性現前就叫做成佛。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不是說別的,就是明心見性而已。

  真如本性顯示出來,諸位要曉得,這個名詞在大乘經上佛說許多不同的名相,為什麼佛說這麼多?佛說法有他的用意,因為凡夫最大的病根就是執著,講一個名詞他就牢牢執著,所以佛講了很多名詞,告訴你怎麼說都行,不要執著,他的意思在此地。所以說真如,又說真心、又講本性、又講如如、又講真如、又說第一義,名詞太多了,隨便舉一舉就能舉出幾十個,都是說一樁事情。叫你不要執著,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這都是工具,知道它裡頭所說的什麼意思,不要去著文字相,道理在此地。真心本性要是露出來,大悲大願是自然就生起來,不可能不生的。大慈大悲,悲是拔眾生苦,看到眾生有苦難,自動、自然的會去幫助,慈是與眾生之樂,慈悲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叫慈悲。大願,如同中國佛教常說的四弘誓願,這四大願可以說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當中所發的一切願,把它會集、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種,所以這四種是總願。像《無量壽經》上我們看到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如果歸納起來,也不外乎這四弘誓願,不外乎這四條。這個大願,度眾生的悲願,也是自然會生起來,不要人勸,也不必人提起,自然他就發了。興就是興起,我們常講發心,是這個意思。

  「遠離塵垢」,塵垢是煩惱的代名詞,因為這兩樣東西都不清淨,都是污染的,像我們這個桌子,兩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塵,就有污染。這兩個字在佛法裡面是代表污染我們清淨心的。為什麼用兩個字?塵是外面的境界,垢是裡面的煩惱,裡面分別執著這是垢的相,外面,像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它在那裡誘惑你,這就是污染之緣。佛法講因、講緣、講果,如果你不能遠離這兩樣東西,怎麼遠離?就是內不動心,離垢,外不著相,《金剛經》裡常講不取於相,外不取於相,內如如不動,這兩個就遠離了。遠離塵垢,就是本經後面在講修行總綱領、總原則的時候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理事自自然然和合,《金剛經》自然也包括一切大乘經,再擴大就是一切佛法。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無非是教導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過最幸福、最美滿的生活,這就是佛法。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佛法對我們是多麼重要,我們不能不學,為什麼?它的利益是讓我們一生過幸福美滿的生活,真善美慧確實從佛法裡面可以得到。

  理,在此地來說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如如不動之本性;事,是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事和合有六條,這也是佛陀教我們處眾必須遵守的六個原則。第一個是「見和同解」,見解要相同。佛實在是大智慧之人,令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見解怎麼會相同?見解就是對人對事對物對一切的想法、看法,每個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樣,怎麼能夠和合得起來?今天一般所謂的建立共識,共識怎麼個建立法?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太巧妙了,佛不是說一定要依我所說的就對了,不依我所說的就錯了,佛不是這個說法,這個說法,那我們都被佛陀牽著鼻子走。佛教給我們怎樣建立共識?我們把所有一切想法、看法統統放下,統統捨棄,這個法子高明。誰也不要聽誰的,誰也不要跟誰走,統統放下,大家不都一樣了嗎?心不都清淨了嗎?這法子妙!統統放下,那個心是真心,就不是妄心。不但方法妙,而是最真實的方法,有念皆妄。佛跟我們說的這些法,《金剛經》也講得很好,教我們不要執著,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所說的一切法,你都要把它放下,都要把它捨棄,心裡明白意思之後,絕不執著,恢復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大家都是清淨心,大家都一塵不染,見和同解成就了。我們明白佛法這個基本的立場,這是所有一切和合的大根大本,我們真是佩服到極處,從這個基礎我們大眾在一塊生活就容易了。

  「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守規矩,因為大眾在一塊相處,如果沒有規矩,秩序就亂了。規矩是我們大家一起共同來商量來制定的,小,這是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到一個世界。所以它是有秩序的,有道德的理念、有風俗習慣,各從其好,生活才美滿,人人都能夠遵守。戒和同修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不是指佛所說的那幾種戒條,它是廣義的。「身同住,口無諍」,沒有爭論,「意同悅」,每個人心清淨,法喜充滿,這個生活多自在、多快樂。末後一條「利同均」,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利就是我們物質生活條件,現在所謂的平均分配,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平均分配不是強制的,是自動自發的,我有智慧、我有能力、我有才藝,盡量供給給社會給大眾,對於自己生活,取到適當的就滿足了,知足常樂。盡可能的幫助別人,希望大眾物質生活水準都能向上提升,這就是「理事和合,圓滿諸菩薩之修德」。不動之本性那是性德,理事和合就是修德。所以理事和合裡面就包括本經所講的六度,六度包括萬行,無量無邊的行門都包含在這一句裡面。這樣與諸佛就「心心相印」,意思是說心跟佛的心一樣,佛心清淨,佛心慈悲。「光光相照」,佛的光明普照法界,我們自己的心光也是普照法界。這兩句話不僅僅說明境界,同時裡面還包含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像《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所說的,上能與一切諸佛感應道交,下能與六道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意思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合成了一體。這個境界諸位如果細心去思惟、去體會,你才曉得學佛契入境界的受用,契入境界所得真實的利益。

  這是序文文外面的一點意思,剛才講了,言外之意是無量的深廣,我們只能夠說出這麼一點而已。但是由這一點,諸位能夠體會,你就是愈體會愈深,愈體會愈廣,才曉得佛的經典的確字字句句含無量義。「則見此序境相為非相」,這是《金剛經》上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我們在序分裡頭若見序分的相亦是非相,你也就見性了。正像前面所說,當下即是,就是看你能不能轉得過來,能夠轉過來確實就是。「一部經文所說,總不外此意」,就是說這部經不但是序、正、流通三分古人用比喻說「如人食蜜」,蜂蜜,中間的甜,旁邊也甜,味道是一樣的,「中邊皆甜」,意思就是一樣的。實在說,佛的經典每一句經文裡面都圓滿包括其他所有一切經文,大經上常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許有人要問,到底是哪一句經文?假如真的有一句,那就錯了,那就不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個一是任一,不是專一,也就是任何一句,《金剛經》上任何一句它的意思都涵蓋全經。不僅《金剛經》如此,任何經典裡面一句都能夠涵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任一。這才是佛法裡常講,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法法平等。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見到這個境界?心得清淨就見到了,從清淨心裡面就見到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諸法實相裡包括佛法在內。

  「學者當於一切時、一切事、一切境」,這個範圍就廣了。你看佛經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並不是說這部《金剛經》是佛法,大一點的,那部《大藏經》是佛法,你就看呆了,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一切時、一切事,時裡面就包括處,時空常常是合在一起講的,一切事。一切境,境是境界,我們常講順境、逆境,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你能夠回頭、你能夠體會,你就契入,契入是什麼?你就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底下兩句話是形容他,「動靜一如,無往而不是」,這是形容日常生活當中的動態。動靜,詳細的說就是經上講的四種威儀,行住坐臥,動靜一如。一如是什麼?都與清淨心相應,也就是本經後面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意思很深。不取於相不是不要相,你說不要相就錯了,相是自性變現的,哪裡能夠不要?叫你不要執著相,就對了,就一如;如果執著相,就不如了。如是真如、是本性,一如則一切如,經上講的「如是我聞」,這是「如是」兩個字的深義,一切皆是。所以,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能契入,那就無有一法是佛法,都在這一念之間,看你能不能轉得過來。這是第一個小節的經文,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再看第二節,「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般若》的發起很特別,一般大乘經典的發起多半是佛現瑞相,放光動地,引起當機者出來啟請,請問佛這是一回什麼事情,《無量壽經》發起也是如此。這樣一部重要的經典,它的發起是平常的生活,在日常生活,說明了佛法就是我們實際生活,佛法沒有離開生活,離開生活就不叫佛法,那個佛法我們學它有什麼用處?浪費我們的時間,浪費我們的精力,學了一點好處得不到。所以,你就曉得,佛法學了,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上。然後才曉得,佛教育是世出世間所有教育裡面最殊勝的,為什麼?它樣樣用得上,學以致用,絕對不是所學非所用。我們世間學校學的東西很多是所學非所用,離開學校用不上;佛法是字字句句在我們生活當中統統用得上,這就是必須要修學的,不能不修學,道理在此地。

  江味農居士,底下也提到他,他一生在《金剛經》上用了四十多年工夫,寫成一本《金剛經講義》。雖然說得很詳細、很明白,江居士不是謙虛,說的是實在話,他所能說得出來的也不過是大海之一滴而已,這個話講的一點都不錯。雖然是一滴,一滴當中你能夠體會到,就是我剛才所說的,你能夠契入,往後境界必然是愈入愈深,愈入愈廣,能夠契入圓滿的心性,就成佛了。這部經文字分量不多,四十多年的時間,換句話說,才真的搞明白。《講義》的分量很大,看也相當不容易,江居士是近代人,民國初年的人,他的文字比經文那是淺顯太多了,可是現代人也很不容易讀,也很難讀得懂。我們這次講演編的講義是根據江味農居士《講義》所編的,也就是說把《講義》裡面的重點節錄出來,所以我們這個本子可以說是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節要」,是從裡面節錄出來的。把這些重點我們如果真正明白,你再去看《講義》很容易了,迎刃而解。我們看底下,第一條看起。

  「出家本為度眾,欲度眾生,須先斷惑,斷惑必須苦行,使人見之,道心增長,俗念減少,則乞食之有益於眾生也大矣。」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捨棄富貴而出家修道,修成之後,一生從事於教學的工作。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孔老夫子,但是孔老夫子的發心跟釋迦牟尼佛不一樣,夫子學成之後周遊列國,目的是想求得一官半職,他的目的是想從政,來施展他的抱負。結果當時這些諸侯對他很客氣,很有禮貌,很恭敬他,沒有一個人聘請他,原因是什麼?實在說是對他有忌妒、有懷疑。因為他太能幹,學生很多,學生裡面有本領的人不少,如果他要來個政變,輕而易舉,就奪取人家的政權。孔老夫人絕不幹這種事情,沒有人聘請他,他就回到家鄉去辦學,教學生去。

  所以跟釋迦牟尼佛的背景不一樣,佛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他有繼承王位的權利,他捨棄掉了。捨棄掉世俗的榮華富貴,去修道弘法,弘法的生活採取乞食,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出去托缽,過這樣的生活,這個用意就很深。這是做給我們看,你們世間人所想、所求的都是錯誤的,你們所求求不到的,釋迦牟尼佛統統具足,他一樣也不缺,把這個東西捨棄掉,做給你看。這就是告訴你,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世間名聞利養算不了什麼,不重要,有更重要的,那是道,那是明心見性。當然明心見性不一定要修這樣的苦行,他這樣做法是喚起人注意,喚起人反省,「使人見之,道心增長,俗念減少」,目的在此地。並不是說出家度眾一定要這樣做,不是這樣的,諸位要知道。這是給社會大眾一個啟示,是個很大的啟示。乞食有益於眾生,就是能令眾生看到這個樣子警覺了,覺悟。

  但是能行苦行,是我們凡夫看到苦,他呢?他樂!他有他的樂趣。我在台灣受戒的時候,我的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師,老法師跟我們大家講了個故事,是他家鄉的事情,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這是民國初年,他當小和尚的時候,他們的家鄉出了一個怪人,要飯的,白天到外面要飯,晚上隨便哪個破廟地方躺下睡覺。這個要飯的,他的兒子發了大財,有很多人罵他的兒子不孝,你這麼有錢,過這樣的生活,你的爸爸在外面討飯,像什麼話!他心裡也很難過,派人去找,四處去找,好不容易把他父親找到,苦苦哀求,不要去討飯,回家來接受他的供養。給他洗了澡,換了新衣服。這個老人家奇怪,過了不到一個月,偷偷的跑掉,穿上他的舊衣服又去要飯。人家問他為什麼?快樂,自在!那個樂趣別人享受不到,每天遊山玩水,到哪裡都有吃的,什麼地方都可以睡,他多自在,他多快樂!世間人不懂得,世間人以為物質享受是一種樂趣,他忽略了精神生活的享受比這個還要來得高。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們僧團的生活真的是大自在。

  最高的享受是什麼?諸位冷靜去想想,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說那個日子多舒服、多快樂。他們過的是這個日子,心地清淨,海闊天空,一塵不染。而這種行乞,何況在行乞當中教學,利益一切眾生,他這個對社會真的是最大的貢獻,最真實的利益。他所取的實在講太少了,一缽飯而已,什麼都不要,這一件破衣服他能穿幾年。所以,他的享受是最高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他不缺乏。我們要能懂得這個意思,然後才曉得僧團的生活,乞食的生活,是真正真善美慧的生涯,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到。所以道老法師講他們家鄉以前那個要飯的,那個要飯的不簡單,他境界非常高,不是普通人能夠比得上的。他不是家裡沒有,他家裡有,捨棄了,身心絲毫沒有罣礙。

  「江居士以為」,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說的,他說「欲佛法大興,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須信心者多,然後能行耳」。這也是真的。今天佛法為什麼會衰?僧團為什麼被社會所漠視,不加以恭敬?積弊太深。乞食制度是好,現在要真正組成一個僧團,就是大家真肯這樣做法,好事情。大概在二十多年前,二、三十年前,香港一個洗塵法師,現在都不在了,都過世了,到台灣來拜訪我,跟我談到出家弘法制度上的問題。我就跟他建議,真正的僧團要想能夠利益一切眾生,自己成就,成就別人,乞食的制度好,我也是跟他提倡這個。我那時候告訴他,佛教衰微不怕,當年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五個人,五比丘,加釋迦牟尼佛六個人,興教,創佛教。今天我們如果有五個人也能夠復興,只要我們五個人志同道合真心來幹,現在比從前方便太多了,物質生活不會像以前那樣的苦。現在居住可以不必去蓋這些廟,花這些冤枉錢不值得,行乞弘法利生。居住樹下一宿,現在可以搭帳蓬,比從前舒服太多了,尤其現在的帳蓬非常方便,非常輕便。

  但是江居士講的這句話很重要,信佛的人多這個制度才能行得通;信佛的人少,你到外面去托缽,一天一餐飯都托不到,事情就麻煩了。所以,信佛的人多,每天這一餐飯問題可以解決,這個事情就不難。可是像從前在台灣,台灣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在那裡教學了幾十年,台中的佛教徒很虔誠,人數也很多。每一條街每個小巷子裡面都有佛教徒,不要到別人那裡去托缽,專去找這些佛教徒就好。托缽一定吃得非常好,你想想看,一年難得到你家來托一次,看到你非常歡迎,好的供養都來了。所以這個事情能行得通的,不是行不通,而且真好,真的是一切都放下,一切都不沾染。下面都著重在表法的義趣上來說。

  『還至本處』是回頭,『敷座而坐』是經行入定,意甚深廣,須體會得,而落實到自家日常生活中,你才有用處。首先要曉得,真心是清淨的,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他見性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心本來是不動的,本來是清淨的,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起心動念這正確的,可以這樣做,事情做完了之後要恢復到清淨,就是你知道回頭,回頭是代表這個意思。「本處」,就是真心、清淨心,這是本處。般若經上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叫根本智,無所不知叫後得智,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事情做完之後要恢復到無知,無知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恢復到心清淨。你果然能這樣去做,你懂得這個道理,那你這一生當中健康長壽,絕對不會衰老。人衰老、疾病從哪裡來的?憂慮,心裡面念頭太多、妄想太多,這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他起作用的時候跟大家沒兩樣,事情做完之後,心馬上恢復到清淨,這就是佛菩薩。所以表這個意思。

  我們在日常家裡面穿衣吃飯,『著衣持缽』就是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一天當中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不外乎如此,時時刻刻都曉得恢復到本性,都能夠回到清淨心。「敷座而坐」是經行入定,經行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散步,散步是有助於健康,我們中國俗話常講飯後百步。寺院裡頭出家人的生活,吃完飯之後經行,不是馬上就散掉,繞佛繞幾圈,或是念佛或是誦經,幫助消化。經行完了之後就入定,此地這個入定不一定是打坐,諸位要明白意思。《壇經》裡面解釋坐禪,它說法就很正確,什麼叫做坐?我們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坐的相是個定相。行,行是你走路,住,住是站在那個地方,臥是躺在那個地方,只有坐的樣子是個定的相,用這個字來代表,代表心定。心裡面沒有一切念頭這叫坐,坐是這個意思。禪是什麼意思?禪是不被外面境界所誘惑,外不著相是禪,內不動心叫坐,坐禪是這個意思。他講得沒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例子,善財童子去參訪鬻香長者,鬻香長者是修禪定的。他在哪裡修?他在市廛,市廛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市場,最熱鬧的地方,他在逛市場。逛市場怎麼是修禪定?修禪定,逛市場不動心。外面五花八門他都看到,看到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他是真的在修禪定。我們這些人遇到這個人也瞧不起他,他在那裡用功,我們不知道,那叫真正用功夫。我們今天對什麼人尊敬?在那裡打坐面壁好幾天都沒起來,「哎呀!這個人了不起!」其實這個人的定功跟鬻香長者不能比,人家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著相、不動心,他真的是禪定。

  所以禪定,行住坐臥統統是禪,統統叫坐禪。而且這個修行方法是定慧等學,他不著相、不動心,這是定,他看得樣樣清楚,聽得明明白白,慧。這個世間什麼他樣樣都曉得,沒有一樣不曉得,雖然樣樣都知道,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定慧雙修,這是高級的修行,不是初級的。我們做不到,我們躲都躲不及,在這個境界裡頭還能夠受得了嗎?受不了。所以對初學的人,佛是禁止,像這些場合都不准你去,不准你去看戲,不准你去唱歌跳舞,樣樣都不准。為什麼?你禁不起誘惑,所以才叫你禁止。真的功夫到了,開放,你統統去接觸,要在這裡面成就真實的功夫。所以大乘佛法裡面,佛講經說法,現在敦煌壁畫裡面諸位都可以能看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天女散花,空中又是音樂又是歌舞,在供養諸佛菩薩,這跟戒條裡面講的完全相違背。沙彌戒條裡面不准你歌舞,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那麼多天女在散花唱歌跳舞?那是大乘菩薩境界,不是初學的人。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到那個境界,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金剛經》是高境界,是大菩薩修學的,不是普通人修的。但是佛實在講也鼓勵我們,只要我們真正能發大心,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這是真的快速,快刀斬亂麻,不必按部就班那麼麻煩,那麼長的時間。所以這個法門是圓教、是頓教,要懂得這個意思。這裡的意思非常深、非常廣,釋迦牟尼佛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要能夠體會,要把它體會應用到我們自己生活當中,這就得受用。

  「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這樣一部不可思議的大經,緣起在日常生活,「是說明佛法全是教人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圓滿的生活」。諸位要體會這個意思,就在我們現在生活裡面,就享受到真善美慧幸福美滿。不一定說我要學佛出家,一定要去修苦行,那你又著了相,你又錯了,佛不是這個意思。就個人自己本分上去過日子,你生於富貴,你就安於富貴,生於貧賤就安於貧賤,懂得這個道理,人人都過一樣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佛法,這教你覺悟。「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現。」示現實在講就是表演給我們看,什麼是真善美慧的生活,佛、菩薩跟這些弟子們,他就做出來給我們看。「是故善現見知」,善現就是須菩提,須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善現,他見到了。釋迦牟尼佛天天都是這樣,沒人看見,沒有人發現,必須要高度智慧的須菩提尊者為我們說破,我們才恍然大悟,才曉得點點滴滴裡面都含藏著無量深廣的真理,無量深廣的樂趣。所以「開口便歎希有」,接著就說「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也」。前面說過,心性現前之後,大慈悲心自然會流露。慈悲心的作用是幫助一切眾生,護念、付囑就是幫助大眾,護念是對所有眾生說的,付囑是對於佛門弟子所說的。佛弟子要學佛,要學佛一樣的慈悲,一樣的去度化眾生。

  幫助人,講經說法是言教,你身體力行做出個樣子來給人看,這叫身教。佛菩薩日常生活是身教,也就是說他一舉一動、所作所為都給大眾做榜樣的,都是做示範的,一個真實幸福美滿生活的樣子做出來給你看,我們在這部經裡面見到了。這部經裡面所說的簡單扼要,完全是原則、綱領,更詳細的可以說是《華嚴經》末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你看善財童子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那五十三個人都是法身大士,換句話說,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這些人示範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那你就更清楚、更明白,更容易理解。五十三人當中,以出家身分示現的只有六個,其他統統是在家。那就教給我們,我們在社會上從事哪個行業、在什麼樣的環境、應該怎樣過日子,就是充滿智慧的生活。充滿了智慧的生活,教我們這些,五十三位善知識所表現的也不能出《金剛經》的原理原則。所以這部經是總綱領。

  「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佛已經成佛,並沒有以為我成佛了,表現跟大家完全一樣。佛教給我們離相,他做出來看,他成了佛,他離了佛的相,他不著佛的相。佛非常謙虛,沒有說他成佛要高人一等,要在人之上,沒有。稱世尊是別人尊敬他的,他並沒有以為我就真的是值得天上人間一切大眾尊敬,他沒有這個念頭。這不住佛相,「顯示無我相,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在生活上,他一句話不說。「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執著,這是大小乘經裡面都講的大三空三昧,他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完全顯示出來。我們凡夫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起心動念,他都分別,他都執著,天天在打妄想,這叫凡夫。佛菩薩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講經說法,一念不生,不但不做事情的時候一念不生,就是做事情的時候也一念不生。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他有沒有動念頭?跟諸位說,也不動念頭。不像我們凡夫,哪裡人請我們去講演,還要去做個準備,還要去寫個講稿,這有為而為;佛是無為而為,佛沒有想要講些什麼,沒有。你看經典裡面,大多數經典都是由當機(就是請法的人)來問,隨問隨答。問的人可能他有心他有意要來問的,但是佛答無意,不會想想這個問題我得想想,斟酌一下怎麼答覆你,不會動這個念頭,動這個念頭就是凡夫,就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決定沒有起心動念,答覆得就恰到好處,那個妙極了,這就是真實的智慧。不落在意識裡頭,意識就是要去想像、要去思惟,不落在這裡頭。這叫「善付囑」,付囑是對於他的學生說的,學生既然出了家,既然發了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世尊就表演這個。你想度眾生,要想成佛道,就照我這個樣子就行了,一句話不說,就照我這樣生活就對了,這就是付囑。所以「是乃身教也」,這身教。

  底下這一小段,「四攝同事,以身作則為作榜樣,此謂之善護念」。四攝是佛、菩薩們接觸廣大群眾的四個原則,以這四個原則來攝受眾生,也可以說四種方法。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給他有恩惠,我們常講跟他結緣,用現在的話說跟他建立關係,然後好拉他進來。第二個是「愛語」,愛語是你說的這些語他聽得能歡喜,他能聽得進去,他能夠接受,能生歡喜心,你要跟他講這些話。第三個是「利行」,我們所做的對他有利益。第四個「同事」。我們現在功夫不到家,這四種方法前面三種可以用,布施、愛語、利行可以用,同事不能用。同事要功夫到家的人才行,也就是講真正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了,這才可以。譬如說你想度這個眾生,他很喜歡跳舞,你天天陪他一道去跳舞,這同事,而且跳得比他高明,他佩服你。你為什麼比我好?我學佛。學佛是嗎!他就來了,就拉過來了。你沒有這個本事的話,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跑掉,那就麻煩大了。所以,同事是大菩薩才能做的,實在講阿羅漢都不敢做,阿羅漢、權教菩薩都不敢;見了性的菩薩沒有問題,他可以用這個手段、用這個方法。跟你同事,一定表現你比不上他,喜歡打牌的,他牌打得好,可以做你的老師。你為什麼打得這麼好?「我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學佛來的。」最後都歸到學佛,不學佛都拿不到第一,學了佛之後樣樣第一,你們世間人講吃喝玩樂,都是第一,這叫同事攝。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為作榜樣,這叫善護念。善護念是對所有一切眾生的,善付囑是對於他的弟子們的。

  「佛法修證,即在尋常日用間。」佛法的修,在生活裡面,佛法的證,也在生活裡面,離開生活你修什麼?你證什麼?這個意思特別顯示在《華嚴經》上。《華嚴經》,清涼大師把全經分作四大段,信解行證,末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貞元翻的經本有四十卷,叫《四十華嚴》,這四十卷經就是《華嚴經》證的那部分。剛才講了,主要的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這五十三個人,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這裡面有做國王的、有做大臣的,在現在講從政的人,有經商的、有教學的、有做工的,各行各業都有,都在實際生活當中修,在實際生活當中證,沒有離開日常生活。《華嚴》是佛法的根本法輪,過去方東美先生所說的,《華嚴經》是整個佛法的概論,這個話講得非常恰當,是佛法概論。所有一切經都是解釋《華嚴經》的某一部分,《華嚴經》是總綱領,經義、境界、理論、方法面面俱到,真實是圓滿的法輪。所以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在生活當中修什麼?修三空。

  「理顯三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這是須菩提尊者讚歎釋迦牟尼佛稀有,這個稀有,他讚歎什麼?就是讚歎這個,在生活當中,把人空、法空、空空實現在生活裡頭,它不是一個空洞的理論,不是談玄說妙。如果你也學會了,那恭喜你,你就不叫眾生,你就叫菩薩,這就是明心見性,不見性決定做不到。二諦就是真諦、俗諦。在修行的方法裡面,一個是修觀,一個是修事。譬如六度,前面五度是事修,般若是修觀。觀是什麼?是念頭,你要把觀念轉過來,把虛妄的捨棄掉,回歸到真實。真實的相是什麼?本經末後有首偈子很重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能把這首偈子參透,二諦就圓融了,你在生活當中得大自在。今天你的日子會過得這麼苦,原因就是二諦不能融,真是理,俗是事,理跟事不能圓融,這就苦惱。理跟事要是圓融,那多自在,這一圓融就是《華嚴經》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現在不但事事有障礙,理事也有障礙,圓不過來,圓不過來是沒有觀慧,沒有智慧。本經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教給我們怎麼觀。

  「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首先我們對佛法要建立一個正確觀念,不要把佛法看得太高、太玄,我們望塵莫及,那就大錯特錯。佛法人人都可以學,人人都能學,無論什麼人,賢愚老少,就像《華嚴經》上講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人人可以學,人人應該要修學。所以,我們要把佛法看作家常茶飯一樣。「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回光返照耳。」釋迦牟尼佛在生活當中所表現的,要用現代話來說,他所表現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這兩句話也可以統統都包括。他這樣做是啟發大眾,讓大眾看到他這個樣子覺悟了、明白了,真正美好的生活,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有價值的人生,這一生當中決定不空過的,那要像佛,就對了。他說的是這個事情,做的也是這個事情,說的跟做的完全一樣,不是說的跟做的是兩回事,他說的跟做的是一回事,叫眾生看到他的樣子能回頭,能夠好好自己去反省。

  「持戒、入定、生慧」,這就是佛表現的修學的總綱領。持戒是守法、守規矩,一舉一動都合規矩。要出門了,一定要把衣服整理整理,因為印度人的服裝跟我們的服裝不一樣,可是我們要出門的時候也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這個意思是相同的,不能失禮。進入都市,在現在講,交通秩序要遵守,人情禮節要懂得,不能夠失禮,世尊做給我們看。所以在此地講著衣持缽,這都是生活的規矩,托缽的規矩。廣義的持戒就是守法,要培養守法的觀念、守法的習慣,這樣跟大眾往來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人家一看,這是個很規矩的人,是個很守法的人,每個人都願意接近你。入定,實在說此地這個入是形容,佛一切時、一切處都在定中,不生妄想、不起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都是這樣子,這叫大定。《楞嚴經》上所謂的首楞嚴大定,不同一般小定,一定盤腿面壁入定,定的境界才現前,出了定,定的境界就沒有,那叫小定。這是大定,這也叫做自性本定,佛有,我們一切眾生都有。自性本定就是清淨心,就是真心,換句話說,入定就是真心顯露,這一點非常重要。

  凡夫之人,處事待人接物都用的是妄心,假的,不是真心,這個要知道。跟任何人往來,你在家對父母、對妻子兒女,都是虛情假意,要看穿,不是真的。為什麼?妄心是會變的,真心是不變的,真心沒有念頭,它怎麼會變?真心不變,妄心會變,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清楚、要明瞭,要覺,不迷,不要被人騙了。他對我好,點點頭,不錯,不要當真,虛情假意,不要當真,會有變化的;他對我不好,也很好,也不要當真,未必明天還對我不好,他都會變的。凡夫的心是無常的,變化無常,不但別人猜不透,他自己也沒辦法作主,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千變萬化。佛的心是真心,真心沒有妄念。入定就是真心顯露,真心用事,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底下「生慧」。這也是我們學佛必須要辨別清楚的,慧跟世間的聰明才智不一樣,世間聰明才智裡面帶著有煩惱,就是說它帶著有分別、有執著,佛的聰明智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聰明是真智慧。智慧裡頭如果還有分別執著,這不是真智慧,佛法裡叫世智辯聰,是世間人所謂的聰明智慧,不是真實的,都是屬於虛妄的。

  「示眾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這一節經文裡所顯露的就是這樣的,真善美慧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家庭、自己的行業裡面去把它做到,那你的佛法,你所學的是真的學到,你沒有白學,你真正得受用。「修行之要」,「要」是最要緊的,「在理事雙融」,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融這個字好,就像水乳交融,水跟奶和在一起,融成一片,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奶,要這樣融才行,沒有界限。「對境隨緣」,境就是我們常講的,在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隨緣,不要執著,更不可以去計較,你的生活就會很快樂。如果是做錯誤的,我們也隨緣嗎?一樣隨緣,但是你清清楚楚,善惡、是非沒有一樣不清楚,這是慧。那個錯誤,小的錯誤不礙大事,沒有關係,重大的錯誤才說。如果點點滴滴錯誤都說,人家嫌你囉唆,會對你起反感。小的差誤隨他去,不要緊,大的錯誤偶爾點一點,他會很感激的。慢慢他學得愈學愈多,愈學愈深入,小錯誤自然他會改掉。所以,一定要從大處去著眼,這樣子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就會都做得很圓融,能夠與大眾和睦相處。

  「勤習勘驗」,「習」就是修學,就是把你所學的應用在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習。習是實習,真正去做,學了真有用,真的要去做,在生活當中去勘驗,去體驗。「歷事鍛心」,這叫真修行,歷是經歷,在一切事、一切人、一切境界裡面鍊什麼心?鍊清淨心,這叫真功夫,跟佛一樣。清淨心就是真心,清淨心就是本性,要在生活當中把自己的真心、本性顯露出來,這叫真正修行。「動靜一如,無往不是。」動一如,靜一如,如就是真心,就是清淨心。動的時候我用的是真心,靜的時候用的也是真心,對人是真心,對事是真心,對物都是用真心。你千萬不要誤會,我真心對待人,人家假心假意對我,我不是吃了大虧了嗎?好!你要想不吃虧,跟人家一樣,也用虛情假意對人,那麼永遠就搞生死輪迴,結果就是如此。你今天果然覺悟了,我用真心對人,人家虛情假意對我,我不在乎,隨緣,不在乎,我這一生永脫輪迴,再不搞六道。你要看看後面的利益,那真的是不可思議,眼前吃點虧算什麼,你吃的什麼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問問你吃什麼虧?錢被人騙去,財產被人拿去,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吃什麼虧?真正吃虧就是起心動念,那才吃了大虧,在境界裡起了貪瞋痴,造了惡業,將來輪迴六道,那個虧就吃大了。

  所以本經教導我們覺悟,覺悟的現象是什麼?覺悟的現象是一切放下,就是夢幻泡影,那真正覺悟,那就一點虧都不吃;要是不覺悟,虧可吃大了,這一定要曉得。所以無論是動、無論是靜,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頭歷事鍊心。事是什麼?勤修六度,六度就包括菩薩無量無邊的行持,要認真去做。在做的裡面修清淨心,在做的裡面生真實的智慧,那你就樣樣都是,跟這個經的開頭「如是」兩個字完全相應。

  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