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大意  (第二集)  1995/5/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22-0002

  請掀開經本,第一面倒數第二行,這個經文還是序分,我們把這個文念一段: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是本經的發起序。我們在許多大乘經上看到,世尊在說法之前都有種種的瑞相,像放光、像六種震動這些境界現前。《金剛般若》在大乘經裡面,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古大德雖然把它判做大乘初學的課程,可是近代江味農居士,以他四十年專攻的心得,他老人家說古德判這部經,判得不甚恰當。從本經的教義來看,確確實實是大乘圓頓大法,在《講義》裡面他給我們分析得非常的清楚。

  這種判法,古今到底誰是誰非?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不能講誰是誰非,也不能講誰深誰淺。為什麼?佛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謂淺深高下在人看,高的人看得高,低的人就看得低。法的本身確實無所謂淺深高下,這個道理在這部經裡面,實在講發揮得非常透徹,這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這樣重要的經典,它發起卻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文,是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之處,發起這樣甚深的經典,這也就說明,至高無上的佛法在哪裡?就在日用平常之中。佛教導我們,無上甚深微妙法的修學,就在我們自己本分的生活上,無論是男女老幼,各行各業,就在自己本分上,就圓滿的修學了,也能夠圓滿的證得無上菩提。你是個家庭主婦,就在日常家庭瑣碎工作裡面,就修了無上菩提法,就在家裡每一天做這些家事,就成了佛。

  本經把這些道理方法,簡單扼要的給我們說清楚,而在事實上,做出一個樣子來給我們看的,就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這五十三位大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也是天台家所稱的分證佛位,雖不是究竟佛果,是分證佛果。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看他是怎麼修的,他是怎麼證果的,做出一個樣子來給我們看。這五十三個人修行所依據的理論方法,都在《金剛經》上,所以能夠把《金剛經》跟《華嚴》最後一部分(當然最理想的是《四十華嚴》)結合起來看,理論,方法,跟做出來、表演出來的樣子,你就全都看到了。這是一部非常圓滿的大乘佛法,實在講就是大乘之大乘。

  世尊是出家人,就以出家人生活做一個樣子。我們讀經最要緊的,要從這一個樣子裡面,體會到各種不同生活的方式,都能夠取法他這個模樣,我們就得受用了。所以要向這裡去體會。出家修行,在家也是修行。出家跟在家,身分不一樣,但是修行沒有兩樣。出家人是以度眾生為本,自己也是眾生。所以這個眾生的意思,首先我們要了解,眾生不是指眾多之人,這個說法不是佛經裡面的本意。佛經所說的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眾緣和合而生,這叫眾生。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五蘊和合而生,這個身體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

  諸位想一想,這個世間動物、植物、礦物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都是的。沒有一樣不是的。度眾生了解這個意思,包括自己,包括所有一切的動物,我們現在講是動物,在佛法裡面講「有情」。就是有感情、有情識的這些眾生,有情眾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動物。無情的眾生,就是植物與礦物。這是現在人的說法。

  要度眾生,先要斷惑,惑是迷惑。也就是說你要想度自己,度別人,先要不迷惑,先要做一個明白人,樣樣都明瞭,這才有得度的可能。度的意思,也必須要認識清楚,這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幫助的意思,協助的意思,怎樣幫助自己,從迷惑顛倒變成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從迷度到覺,這個意思就對了。從煩惱度到菩提,從生死度到涅槃,從凡度到聖,超凡入聖,都是這麼個意思。

  所以要先斷煩惱,要斷煩惱,一定要先修苦行,為什麼?因為一切有情眾生,無始劫以來,他被什麼迷了?貪!苦行表現出來,就是不貪,世間人貪財貪名貪利,所以佛菩薩先要做一個樣子,做個樣子告訴大家,你們所要的,我統統都不要了,統統都放下了,苦行是這個意思。實在講,超凡入聖是不是一定要修苦行?不必要。為了大多數眾生放不下,佛做一個放下的樣子,來給你看看。由此可知,他的生活,就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斷貪瞋痴。所以世尊在一開端,表現出他不是言教,是身教!換句話說,這種生活方式,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一般人看到出家人生活這麼苦,豈知他那個享受,我們無法想像到。他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說他多自在!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貪名、貪利、貪吃,五欲六塵樣樣都貪,付出的代價有多少。無量的煩惱,無量的痛苦,無量的生死輪迴,所得到的實在講太少太少了,不值得!

  冷靜去觀察,你就會覺悟,才知道佛菩薩的生活,真的是幸福、快樂、美滿。真善美慧他們都具足,我們是有名無實。做樣子給我們看,這就是佛教化眾生,這就是佛度眾生,行無言之教。比其他大經發起,放光現瑞,意義更深、更圓滿、更實際。我們今天講,完全落實在生活之中,讓你真正享受到諸佛如來的生活方式。可是諸位要記住,這是出家人的本分。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本分,不一定要學他一樣,我要出家,要剃了頭,要天天出去托缽,那你就錯了。不必叫你改行,就在你自己現實的生活當中,你學到他的這個道理,明白他的道理,學到他的原則,那你的生活就快樂、就自在了。

  所以這種做法,就是叫大家看了之後,減少貪瞋痴慢,自己過一個正常的生活。貪瞋痴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三毒,實實在在講,世間什麼樣的毒藥,都比不上貪瞋痴。要跟貪瞋痴那個毒比一比,那它就輕得太多了,微不足道!眾生因為內有三毒,外面這是輕微的感受都受不了。如果把這個三毒煩惱拔除了,身心清淨,這個世間什麼樣的毒藥,你吃了,就跟喝茶一樣,沒事!不會中毒,那裡頭沒有毒,他怎麼中毒?這些事,我們在大乘經裡面,看到佛菩薩表演過,他為什麼服毒不中毒,他裡面沒有毒。我們禁不起一點的污染,就是心裡面這個三毒煩惱太嚴重了。生死是從這來的,輪迴也是從這來的,這個三毒煩惱除盡了,不但你一切病痛沒有了,百病不生,青春永駐,人不老!生死輪迴也沒有了,根拔掉了。這個道理,佛菩薩清楚明瞭。我們凡夫不知道,要不是佛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會曉得。

  也許初學的同修們聽到了,這是真的?確實是真的,經上這麼說的,傳記裡頭也有記載的。那是過去的人,現在人有沒有?有。前年我在溫哥華講經,有一個老居士,大概有五、六十歲了,每天見到我,都給我磕三個頭。我說:「你太過分了,天天見面問個訊就好了。」「哎呀!師父你不知道,我一定要給你磕三個頭。」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前一年,去檢查得了胃癌,醫生告訴我只能活三個月,沒救了!所以從醫院裡出來,回家了。」他是個佛教徒,他說壽命只有三個月了,算了,一切放下,老實念佛,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念到三個月也沒死,愈念身體愈好,再去檢查,沒有了。他並沒有求長壽,求延壽,他求往生!這就是說,他對於世間貪瞋痴慢的煩惱、欲念統統放下,一心念佛,沒有想到念好了,往生沒去得了。再去照相的時候,這個病沒有了,醫生感覺非常奇怪,為他這個事情成立一個專案來調查,十幾個醫生來研究這個事情,確確實實以前照的那個x光片上有,後頭照的就沒有,他也沒有去找醫生,也沒有去吃什麼藥,很奇怪!問他你怎麼好的?他說我就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沒有辦法解釋的。但是我們學佛的人懂得:心清淨。心清淨了,體質就改變,就恢復正常!

  再說最近,寫《無量壽經》的,你們都看到這個本子,張老居士,八十多歲了,也住在溫哥華。他過去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寫得一手好字,住在那邊退休了沒事情。以後看到佛經,他很喜歡,他說佛經講的比基督教講得好,所以我就勸他,沒事情你就寫經!他果然就寫了,第一部寫《無量壽經》,現在寫了不少,「淨土五經一論」全寫出來了。《金剛經》、《普門品》我們都給他出版了,今年八十多歲,身體愈來愈好,相貌愈來愈莊嚴,愈來愈年輕了,這是擺在面前的,他人還在!

  另外一個在西雅圖,劉承符老居士,你們沒見過面,也許聽說過這個名字,早年他聽我講經,聽了十幾年,每一次聽經,他都寫一點筆記,這個筆記以後印出來了,叫《法語》,是他寫的。最近完成了一部《無量壽經親聞記》,他把我的《無量壽經》錄音帶拿回家,天天寫,寫了大概將近三十萬字,寫成一本書了,最近要出版。九十歲了,原來因為老了,怕做不動,做不了這個工作,現在做得愈來愈年輕,身體愈來愈好,健康狀況比前幾年好多了,信心十足。

  這一部完成了,告訴我現在寫《要解》的親聞記,《彌陀經要解》,在此地講的,大概有六十幾個帶子。這都是在我們面前,八、九十歲的老人,精神體力充沛,耳目聰明,不是他本來這麼健康,本來這個身體比現在差,這幾年專心寫經,體質轉變過來了,這個道理是什麼?心清淨,心專注了,妄想少了,煩惱少了,雜念少了,這是他自己的功夫。當然你做這個事情,我們學佛的人相信,得三寶加持。可是三寶加持,基本的條件是你本身具足,你的身心清淨,佛才加得上。一天到晚打妄想,佛菩薩大慈大悲,要加也加不上!我們看到這些地方,你就曉得佛的心是多清淨。

  在這一段當中,裡面含的意思很深、很微妙。『著衣持缽』,這是過去出家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那個時候都出去托缽。托缽有托缽的威儀,也就是我們今天講,有托缽的規矩,衣一定穿得整整齊齊,缽拿在手上,兩個手捧著,也是規規矩矩,不能隨便,這就是守規矩。守法、守禮、守規矩,這叫持戒。所以這個持戒,不是很狹義想的那幾條戒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那幾條戒條,你這個戒的範圍就太小了。持戒真正的意思,守法,守禮,守規矩。無論有沒有人見到,一定是守規矩,依照規矩來做,真誠恭敬,絲毫不苟。這是教給我們,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譬如說你是個家庭主婦,從早晨起來,做家事,樣樣都是真誠恭敬,認真去做,有條不紊,佛就是這樣做的。

  底下講入城『乞食』,乞食是『次第乞』,次第乞是平等心,清淨心。這裡面沒有貪心,「這一家有錢,他們家東西好吃,天天到他家去,多托一點」,這心就不清淨了,就不平等了。次第乞是挨戶,佛的制度,頂多是七家。如果你一家兩家,這個缽已經滿了,夠吃了,就不要再去了;布施得很少,你可以再到第二家,頂多不能超過七家,超過七家,就太過分了。「次第乞」,這是表示清淨心,平等心,沒有分別。這個很重要,教我們這個。

  底下說『還至本處』,「還至本處」是回頭,我們常常講回頭是岸!我們的生活需求夠了,不再要了,趕緊回來。我們看看社會上一般人,貪而無厭,他的財富,他一輩子、二輩子、三輩子都享不完,他還貪,還不回頭!還至本處是含著這個意思,我這一餐夠吃,吃飽了,不再要了,回頭了。你這個心才清淨,一絲毫都不污染,我們今天就是回不了頭,回頭是岸!回頭就自在了,回頭就快樂了,回頭智慧就生了。所以這個回頭,是從貪瞋痴慢裡頭回頭,從五欲六塵裡面回頭。你要知道回頭,時時刻刻回頭,念念回頭。

  吃完飯,衣缽收拾好,這都是規矩,點點滴滴都守法。生活有規律,所以可以做一切大眾的榜樣。『洗足已,敷座而坐』。佛世,出家人都是赤腳的,沒有穿鞋子的,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出家人穿草鞋。現在出家人的鞋子,是草鞋的樣子,但是質料已經不是草了,質料也很考究,但是還是個草鞋的樣子。所以走那麼遠的路回來,把腳洗洗乾淨,「敷座而坐」。用功!經行、打坐。這個表示什麼?工作完了之後,就沒事了。沒事情就要回到清淨心,回到一念不生,「敷座而坐」是入定!不一定是真的在打坐,諸位曉得,不一定是真的坐,心裡面一個念頭不生,就叫打坐。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坐禪,講坐禪這個定義,坐是如如不動,就是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坐。禪的意思是不被外面境界所誘惑,那叫禪。實在講,他的這些話都是《金剛經》上的,《金剛經》末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這兩句。「如如不動」就是坐,「不取於相」就是禪,不著相。佛敷座而坐,表示這個樣子,是教人從這些日常生活當中,體悟我們應該怎樣過日子,過一個最幸福、最快樂、最美滿的生活。現身說法,表演給我們看的!

  不但佛的言教,佛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要很細心去觀察,去體會,去學習,你才能真的得到東西。所以佛這些舉動,都在那裡暗示,教導我們,在生活當中,在工作之中,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那就是真善美慧的圓滿生活。釋迦牟尼佛天天這麼做,從來沒有一天懈怠過,沒有一天做得不如法。

  從這個經上看,好像大家都沒有看出來,今天被須菩提尊者發現了,看到了,看到之後,對釋迦牟尼佛就開口讚歎。所以底下經文是: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一段是禮節,學生對老師的禮節,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他的讚歎是:

  【希有。世尊。】

  什麼『希有』?釋迦牟尼佛這種生活方式,以這個來教化眾生,實在太稀有了,無言之教。以身作則,表演給你看。所以開口就歎稀有,接著就說:「善護念,善付囑」。著重在善字,他的護念、付囑,沒有說一句話,他這樣做法就是護念一切眾生,就是在那裡教化一切眾生。因此我們明白佛的意思了,做佛的弟子,真正要學佛,無論你是怎樣的生活方式,無論你從事某一種行業的工作,要像佛一樣,在這個世間,在盡虛空遍法界,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妳是個家庭主婦,是全世界第一家庭主婦,妳是菩薩,妳是佛!你是個公務員,你是全世界最優秀、最好的公務員,菩薩公務員,佛陀公務員。佛教給我們這樣做法,不僅是做給我們這個地區的人看,做給我們這個國家的人看,做給我們三千大千世界的人看,那還不行,為什麼不行?沒出三界!所以你的心量,你的目標,我要做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看,我做一個好樣子,這個三界就突破了,六道就沒有了,超越輪迴了,這叫學佛,這叫修行。

  今天你認為「我修得不錯了」,算什麼?跟這個比比看,算什麼!我們讀了這個才曉得,學佛沒有別的,就是為一切眾生做個好榜樣,這就度眾生。許多同修,你學了佛,你的家人不能學佛,不但家人不學佛,天天跟家人還鬧得不合,這個要是釋迦牟尼佛看到了都搖頭,你錯了。你自己一家人見到你都不歡喜,你還能度眾生?沒這個道理!所以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做一個好樣子,在自己本分工作崗位上,做一個好樣子。這個好樣子,真誠、恭敬、認真、負責,絕不貪圖名聞利養,盡義務,不享受權利。有福你們大家享,工作我認真做,潛移默化!這叫學佛。

  釋迦牟尼佛在此地表演了這一套,就是教給我們這一樁事情。他不用口說,口說我們不相信,你沒有做到。他天天這麼做,他說到做到。因此我們曉得,佛法的修學,確確實實,就如一般人講的家常便飯。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就在生活當中,就在工作當中,就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去完成,去證得。這是我們應當要體會得到,應當要認真去學習的。

  這個經文裡面講: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關鍵在這個『善』字,這個「善」是佛的方法,實在講太巧妙了,沒有想到佛法修學是這麼容易,就在自己平常生活裡面。至高無上的大法,『護念』,諸菩薩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這個護念就像母親照顧嬰兒一樣!『付囑』意思不相同了,付囑是教誨,已經有能力幫助佛教化眾生的這些學生,也就是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學生,這個意思是你們要幫助眾生,要度化眾生,就要學我這個樣子,這才叫善付囑。由此可知,諸佛菩薩以身教,不必用言語,隨時隨處,大菩薩都給小菩薩做一個模範,老同修要給初學的人做一個榜樣,這才叫善。

  須菩提今天看出來了,所以讚歎稀有,讚歎了,還有許許多多人沒看出來,那就不能不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大家詳細的說說。底下就是請法了。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尊者問的這兩個問題,是切身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每一位同修,現前切身的問題,他代我們問出來了。《金剛經》的經文,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一個字都不能夠輕易看過。『善男子,善女人』,首先把標準訂出來,這個標準要依本經所說,這個善,持戒修福,有這個條件這就是善。要是依一般大乘的標準,說得更為詳細的,世尊在《觀無量壽經》講的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叫世間善人,這標準在此地,世間的善人。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學佛的善人,通常我們講小乘的善人。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善人。這個經是大乘經,大乘經必須這三條統統具備,這個人才是善男子,善女人。《觀經》說得詳細,這裡說得簡單,只說了四個字「持戒修福」。持戒修福,把《觀經》這十一句統統包括了。言語文字有簡略不同,裡面的含義沒有兩樣,先把標準說出來,因為只有這樣的標準,他才會發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翻成中國意思,無上菩提心,照字面上翻,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意思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發心要求得究竟圓滿的覺悟。究竟圓滿的覺悟,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我不知道,這個心叫無上菩提心。一般人不但沒發,這個念頭都沒有!他為什麼沒有?這哪能做得到?這做不到,簡直作夢,想都不敢想!他還發什麼心?所以這個發心的條件,要善男子、善女人。他有這樣的善根,他才會起這個念頭。在果上講,這就是發心要作佛。超凡入聖要達到聖人的頂點,不是普通的聖人。發這樣的心,的確不容易。

  我們經典涉獵比較多一點的,我過去常常觀察,我自己學佛,沒有發這麼大的心,哪裡敢?不敢!看看別人學佛,問問他的動機,也不是發這個心。大多數都是求名聞利養,求升官發財,求身體健康,佛菩薩保佑我一家平安,都求這個。沒聽說過他想作佛!只有讀《壇經》,看到六祖那個口氣,我一看嚇了一跳,他見五祖,五祖問:「你為什麼來?」「我來作佛的。」這沒有聽說過,哪一個人進佛堂,你來幹什麼?我來作佛的。沒聽說過,那叫真正發菩提心。我們在《壇經》上看到,六祖是這樣的。

  更殊勝的,是我們在《無量壽經》讀到法藏比丘,他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說,不但他要作佛,他要超過一切諸佛,這個六祖比不上他,差遠了。六祖只作佛,還沒有說要超過一切諸佛。阿彌陀佛成佛,一切諸佛讚歎,不是沒有道理。所以這些地方,你要能細心去體會,會很得受用。能夠勉勵自己,激發自己。心是發了,願是有了,要怎樣達到目的?當然要靠修行。

  修行有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兩個問題:「應云何住」,這是講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二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心是妄心,妄想心,妄想太多了,怎樣把妄想給降伏住,也就是如何把妄想斷掉,我們的心真正得到一個安住的地方,這是大障礙。尊者真的為我們說出來了。我們末法時期沒有緣分見到佛,有這個問題不曉得問誰,在這裡看到了!原來尊者很慈悲,已經把我們的問題提出來問釋迦牟尼佛了,讀這個經,釋迦牟尼佛答覆他的,就是答覆我們的。我們看底下這段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這一段話是世尊對於須菩提的見地肯定了。佛這種生活行為,確確實實是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菩薩作榜樣的。你看出來了,沒錯,是這樣的,沒看錯,這是肯定的答覆他。兩個『善哉』是讚他,一個是他有智慧,他看出來了,懂得佛生活行為裡面含的密義。第二個善哉,讚歎他,他有大慈悲心,能代一切眾生請法。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諸位要曉得,尊者問的問題,到這就答覆完了,也就是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到這個地方講圓滿了。是因為我們不懂,後面就解釋這個問題。須菩提尊者的分上,到這裡就行了,就沒事了。佛囑付他『諦聽』,這個諦的意思,用現代的話說,你要認真的聽,仔細的聽。諦是諦實,真實,正確的意思。『當為汝說』,這也是允許他,答應他,你問我,我當然會跟你講。

  我們平常看經,聽講經,要懂得諦聽的意思。諦是一心聽,我們常講仔細聽,認真的聽,還不是諦的意思。靠近了,還不是真實的,真實是一心專注,心裡面還有其他的妄念就不行,那就不是諦聽。諦聽是心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一心專注。我在此地講一個半鐘點,假如諸位這一個半鐘點當中不起一念,一心專注,你這一個半鐘點準會開悟。你天天來聽,為什麼不開悟?聽的時候你打妄想,還有妄念,所以你開不了悟!就是你的心不真誠,你用妄心在聽,不是用真心在聽,真心是一心,妄心是二心,我們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是你一面聽,一面在打妄想,那是妄心,不是真心。

  佛的教誨,經文記錄下來成文字,都是佛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他是從一心裡面流露出來的,我們是從妄心裡頭去領受,決定不可能,這個沒有法子。我們如果也要用一心,佛的意思立刻就領略到了,就明瞭了。所以世尊說法,未說之前,勸導大家要諦聽,這一句話是關鍵的所在。你能不能真正了解佛說的真實義,開經偈上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就在諦聽。如果沒有這個態度,沒有這種心態,還是用妄想心來聽,聽完之後,那就不是願解如來真實義,而是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你所體會的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情,這兩個字是關鍵。

  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兩個如是。兩個如是就是答覆他前面,善護念、善付囑這兩個疑問。佛的言語當中所含的意思,就是現前的指點,當下即是。你不是看出來了,像我這樣就行了。護念,付囑,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看出來了,你照這樣做就對了。佛在此地所示現的,本經後面就詳說,不詳說我們不知道。實在講佛這種說法,就跟禪宗裡面的機鋒一樣,當事的人聽得懂,普通人在旁邊聽聽不懂!不知他們是問的什麼,答的什麼,莫知所云。

  讀了後面經文,才懂得這個地方的意思,原來佛所表現的,《金剛經》裡頭,主題裡面所講的,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佛在生活當中顯示出是這個意思。《金剛經》說的是般若的精華。我們說得淺顯一點,明白一點,佛在生活當中所流露的、所顯示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完全在生活當中,一舉一動,點點滴滴,圓圓滿滿的顯示出這樣的境界。所以說它是真正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都在穿衣吃飯上。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從這裡去學習,你這一生怎麼會不幸福,怎麼會不美滿?學佛沒有別的,學佛菩薩的生活,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我們接著看下面文,這是尊者的大慈悲心,我們看出來了。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是尊者的應辭,佛一說,尊者完全明白了。他雖然明白了,別人不明白,別人不懂!所以下面這一句話,又是代我們大家來啟請的。『世尊,願樂欲聞』,這四個字,一個字比一個字深,意思無限的深廣。願聞不如喜歡聞!樂是喜歡,喜歡的意思比願的意思要深,喜歡不如欲,欲是欲望!非聞不可!喜,現在沒有還無所謂,欲是非得到不可。末後那個聞,就是像《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真聞。所以這四個字是一層比一層深入。

  為什麼說四個字?在場聽眾很多,每個人程度根性不齊,佛雖然說法,每個人體會到,得受用的,也有淺深不一樣,所以有人得的是願,有人是樂,有人是欲,有人是開悟了。末後那個聞,一聞就開悟了。它這個字的意思很有味道,表示說我這個啟請,為各種不同程度眾生所啟請的,全部都包括了。這是代我們啟請,希望世尊詳細為大家說明,不詳細說,前面的那種答覆,只有須菩提懂得。我們聽了是完全不曉得他在說什麼。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從這以下就詳細來說明,一直到這部經的結束。古時候梁昭明太子把這部經,分成三十二分。我們將三十二分也保留了,因為用昭明太子這個本子的人很多,一般都很熟悉,所以我們保留這三十二分。江味農居士在他《金剛經講義》裡面,他是依照《新眼疏》,這個本子在台灣有流通本,過去道源法師講《金剛經》,多半都是採用這個註解,但是他採用《新眼疏》的註解次數比較多。這是前清達天法師所註的,他這個本子的特點,就是把全經分作信解行證四分,跟清涼大師分《華嚴經》相同。這是從前註解《金剛經》的人沒有這個分法,這是《新眼疏》獨到之處。江居士仔細觀察全經經文,確實信解行證四分在經文裡面都很清楚,所以他的科判就採取這個架構,他分得更詳細。我們將江居士所分的科判的經文,用數字註在經文的旁邊,所以諸位看到經文旁邊的數字,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分的科,他分得很細。我們現在註在這個本子裡面,最近印的講義,我們每一段經文也用阿拉伯數字註上,諸位要是檢查非常方便,因為他的講義分量很多,查這一句往往是很不好找,我們標上這個數字就容易多了。

  江居士把這個經分成前後兩半部,這分得很有道理,前半部是信解,後半部行證。昭明太子這個分法,三十二分正好前面十六分,後面十六分,前面十六分上半部,後面十六分下半部。前半部是就境界上說明無住,《金剛經》的宗旨,當然也能夠說六祖大師當年的悟處,實在講是《金剛經》的宗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講,《金剛經》字字句句,都能教一切眾生開悟。不一定要在這八個字上開悟,惠能大師在這八個字開悟,我們也不一定在這八個字上,任何一句都有一個悟處,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但是無住,確確實實是《金剛經》的宗旨,不但是《金剛經》,整個般若說的什麼?就是教你無住而已。無住就是不執著。前半部從境界上說,後半部從心理上講,後半部的意思比前半部要精深得多,從心上講無住,前半部是從境上講無住。

  信解行證四分從這個地方,這是第一個部分。就在境界上說明無住,我們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凡是經上一開端用「佛告須菩提」,底下所說的話一定很重要。這個「告」是上對下,老師對學生,我告訴你。下對上用「白」,你看須菩提白佛言,白是一個尊敬的辭,下對上要尊敬,上對下是用告訴。像這些敬辭,現在人都不講求了,現在人也不會,也不重視了,但實在講,這都很重要,維持整個社會和諧的秩序,這屬於禮。

  古德告訴我們,最高的就是道,道沒有了,再有德,德比道低了一等,德也不講了,再有仁,仁沒有了,再有義,義沒有了,有禮,禮再沒有了,天下大亂!禮是維繫社會最低最下面的一層,禮沒有了,就不得了了,天下大亂了。如果諸位讀中國歷史,你一定能夠發現,任何一個朝代,當他建立政權之後,總在三年到五年,禮樂一定完成,禮樂完成之後,所有一切人都要遵守,都要守禮,大家生活有個規矩。

  我們中華民國建國到今年,八十多年了,將來底下人寫歷史,這八十多年是亂世。為什麼?沒有禮樂。中華民國沒有作禮!所以這個禮就無所適從。就是喪禮,現在很多披麻戴孝的,那是滿清的禮節。所以現在有的喪禮是穿個黑西裝,那是外國西洋禮節,它沒有禮!用什麼都可以!沒有禮!所以這個是悲劇,將來底下人寫歷史,亂世!跟任何一個朝代不能相比。我們在這裡看到,實在講感觸也很多。將來的社會,必定比現在更要亂。古聖先賢對於道德仁義禮,想盡方法來維繫。現代人沒有這個認知,整個把它遺棄掉了。想社會和諧,想大家生活能夠幸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看到「佛告」,底下的句子就很重要。

  『諸菩薩摩訶薩』,這一句裡面就是含著尊者前面所請的願樂欲聞,各種不同程度的這些同學們。所以諸菩薩裡面就是十信菩薩、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地菩薩,等級位次不一樣,此地這個諸菩薩是這個意思。

  『降伏其心』就是叫妄想如何能夠不起,特別是在初發心,初學的時候,下手只有講伏煩惱,斷是做不到,如何能把它伏住。實在講不但是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是這個原則,一個原理,一個原則,方式儘管不同,大家聽到佛教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門徑!方法再多,門徑不相同,但是要知道,一個原則,就是如何把妄念息掉。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一個原則,你學佛就不會走錯路了。

  不管學什麼,你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念咒也好,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目的是什麼?我們的妄念,一定要一天比一天少,煩惱一天比一天輕,這就對了。不管學哪個法門,對了。如果你是學這個法門,煩惱一天比一天多,妄念也一天比一天增加,那就錯了,完全錯了。所以檢點我們自己學佛如不如法,你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原則,就不難了。

  尤其在現代的社會,現在社會民主、自由、開放,國家不保護老百姓的思想。國家不保護,因為民主自由開放,從前在帝王時代,我們說它不好,實際上好處很多,帝王對於邪知邪見邪教決定禁止。為什麼?防範污染你清淨心,他保護你。民主自由一開放,邪知邪見誰都不能禁止!我們一般人不能辨別,受害中毒就太深了。所以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問我,他說你是贊成君主,還是贊成民主?我贊成君主,這是實實在在話,我不贊成民主。君主固然有害,但是民主的害,比君主不知道超過多少倍。這個事諸位要細心去體會,你才能了解。原因在哪裡?君主制度底下,他要希望他的子孫繼承王位,希望他的王朝綿延幾百年幾千年,他要做老百姓的好榜樣!他要負責任,他如果做得不好,老百姓起來革命,就會把他推翻。老百姓希望一個安定的生活,你小錯可以容忍,過去算了,大錯不行!大錯一定改朝換代了。所以繼承王位的人,都受過最好的教育,國家最有道德學問的老師來輔導他。民主制度底下,可以不負責任的。選上去四年,下一次選得上選不上,不曉得,花了這麼多錢去選,在這四年當中如何把它賺回來,老百姓的生死與我不相干!所以責任心上沒有君主那樣的尊重。

  君主時代也選賢與能,你讀古書曉得,漢朝時候就訂的選舉制度。政務官就是地方的縣市長,你在任內一定要替國家選拔人才,這是他政績裡面的第一條,你做得再好,如果你不能替國家選拔人才,你這個職位就不能做了。選拔人才什麼條件?兩個條件:「孝、廉」,你看古人講舉孝廉。孝子不會做壞事!他能孝親,就能夠為國家盡忠。廉,廉潔他不貪污!能盡忠,能負責,又不貪污,這就是好官!選舉的標準是這兩個,所以地方官常常出去訪問、打聽孝子、廉潔,這種人選拔出來,由國家來培養。所以從前的制度比現在好得太多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