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十五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25

  請掀開經本,第三卷,第四面,最後一行,看經文:

  經【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尊者也是一個證果之人。前面說過,小乘四果雖證聖果,心中也是若無其事,當然須菩提也不例外。不過,須菩提常常被世尊讚歎,他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他在此地說,他從來也沒有這個念頭,他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經【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這是從反面說,如果須菩提有這個念頭,「我證阿羅漢果了,我是四果阿羅漢」。世尊常常讚歎他是離欲阿羅漢,要有這個念頭,世尊就不會對他讚歎,不會說他是一個喜歡阿蘭那行者。這裡面這些名相術語,我們在註解裡面看。

  【阿羅漢道,即謂離欲。】

  這個欲就是世間的七情五欲,也就是見思煩惱。前面說過,三界見思煩惱斷盡,這才證阿羅漢。

  【阿蘭那,此云寂靜。】

  就是非常安靜。「阿」當作無的意思,如果照字面上來翻譯,這都是梵語音譯的,阿翻作無,「蘭那」翻作熱鬧的場所;無,不熱鬧,沒有熱鬧,就是很安靜的地方,意思是這樣子。它是寂靜,所以也叫「無事」。「心無事相」,這是從更深的意思去說;字面上、表面上的意思,就是沒有這些吵雜的,環境非常幽靜,我們現在說聽不到雜音,這個地方就叫做阿蘭那。佛法裡面以這些名相往深處去體會。心無事相,這是從大乘上說,如果小乘,完全在事相上講。大乘,阿蘭那就不一定是事相上,很繁華、很熱鬧的場所,大乘人心清淨,不為境界所動,不為境界所染,那是住真正的阿蘭那。大小乘的說法不一樣,這個意思完全取大乘境界。

  【相盡於外】

  外面六塵境界相,不但不執著了,連分別的心都沒有,這才叫盡,盡是分別執著的心沒有了,完全沒有了。

  【心息於內】

  心是定的。這兩句話就是《金剛經》後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相盡於外,不取於相;心息於內,如如不動。

  【內外俱寂】

  無論是什麼樣的熱鬧場面,他都是清淨的。別人看到很繁華、很熱鬧,而一個修定的人,他在這個境界裡是清淨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些法身大士們,他們修禪定,都是在鬧市裡面修行。我們凡夫看不出來,看到這些人熱鬧場合當中,他也來玩玩,不知道他在那裡修定。那種境界他不起心、不動念,他是修定。「無時不靜也,即無諍三昧之別名。」這是須菩提尊者所得的。

  「樂」這個字念破音字,不念「勒」,樂是當快樂講,念「藥」,念去聲,樂是愛好、喜歡,是愛好的意思,所以讀去聲,不讀「勒」。這就是他非常喜歡安靜,非常喜歡寂靜。

  【謂心之與行,契合無間,即證得之意。】

  這一句在這個地方意思取證果,他契入這個境界,入了這個境界,入了寂靜的境界。凡夫跟他們比較比較,就顯示出很大的不同,這些地方我們要知道,更要學習,學習才是真正的修行。

  【凡夫所以起念無他,未能忘情於能得、所得耳。】

  這是凡夫跟他們不一樣的,不但是四果能得、所得沒有了,我們從前面讀的經文,初果須陀洹就沒有這個念頭,何況四果羅漢?凡夫得失心很重,堅固的執著。得一定有能得、有所得,有能所。

  【能得是我相】

  以為我得到了,他堅固執著有個我,我得到了。所得的也用一個字做代表,叫「人相」,也就是我的對面,我所得到的,這個人相不一定是人。我們得到錢、得到物、得到什麼,都用這個字來做代表,代表你所得到的,這是人相。能得、所得不一樣,能得的心不一樣,種種心,諸位要細細去體會,你能夠發現,所得的物當然更不一樣、更不相同,這就叫做「眾生相」。「執持不斷是壽者相」,這個能得所得的念頭,它不會斷,堅固的執著,相續不斷,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時間。這裡頭有時間,時間就說之為壽者相。佛法裡面,《金剛經》這四相,倒很像現代科學家所講的四度空間。四度空間裡面有時間,時間加在裡面就變成四度空間,很有這個味道。

  【作一得念,則四相具足。】

  所以,有得的這個念頭,再輕微的念頭,這四相就具足了。四相若具足,不但不是菩薩,小乘四果也不是,諸位一定要知道。從前我們讀《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不是菩薩,那是不是阿羅漢、是不是須陀洹?現在我們明白了,連須陀洹也不是,何況是菩薩?你才曉得凡聖差別在哪裡,凡夫著相,聖人不著相,他這四相都沒有了。這就是凡夫比不上他們的地方。要是論福報,不要說須陀洹,連四果羅漢,我們在相上看,而不從性上看,性上看是另當別論,從法相上看,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那個福報之大,好像他們沒法子能比。我們在前面也曾經讀到,如果論福德性,當然他是聖人,他四相都離,他的福德實在講是無量福德,不是大梵天王能夠跟他相比的,大梵天王所得到的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這些聖者他們所證得的是福德性,所以福德實際上講不可思量,這是真實的。

  【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滿。】

  這是世間人許多都有這個心態,他布施做得很多,功德做得很多,那個身體都輕了,輕飄飄的,這是得意忘形;自以為修了很多福,自以為做了很多好事,實際上他是修了福,是做了好事,完全著了相。我們知道他的福報並不很大,他所得的福是很有限的,與他所修的是成正比例。佛在這部經裡頭,就是教給我們行於布施應當不執著,不執著,你所得的福那就大了。為什麼?不執著,你所修的變成福德性,性是無量無邊,包含虛空法界,所以那個福報非常非常的大,真正不可思議。

  【故發大心,行大行者。】

  這些意思都要記住,什麼叫做發大心?不可以忘掉。前面所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叫大心。什麼叫行大行?空有兩邊不著,行於布施,這個叫大行。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這個行門,所以這個行門稱之為大行。前面已經說得很多,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在日常生活當中兩邊不住,就是大行。

  【萬不可住相也】

  一住相就不是佛法,這個諸位要知道。一住相,你所修的是世間的有漏福報,不是佛法。接著看底下一段:

  經【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這一段的意思很深,不能夠輕易的看過,要細心去體會,解釋雖然不多,但是很重要。

  【必得而無其所得】

  必是必須,非常肯定的語氣,一絲毫猶豫、懷疑都沒有,必定要這樣,要得而無所得,乃為真得。

  【若有所得,便為非得。】

  你有所得,你一樣也沒得到,這個話大家聽了懂不懂?沒有得才叫得到;得到了,還沒有得到,這是什麼話!這個話叫我們聽起來迷迷糊糊,這簡直顛倒了。如果前面你要都聽懂,你就會點頭,你就認為這個話說的是正確的、是對的。為什麼說有所得,你就什麼都得不到?實在講,這些道理都在《金剛經》的後面,我們現在還沒念到。能得的是一個觀念,能得的是心,心裡有這個念頭「我能得」,我們就說它是心,《金剛經》後面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拿什麼能得?所得的這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所得的也不可得,能所皆空,你到哪裡去得?佛給你講真話,你反而不明瞭;說假話騙你,你還挺相信的,你不是迷惑顛倒嗎?為什麼說「得而無其所得」,那就是真得?真的是性,真如本性,本性裡面本來具足萬法。真如本性本來能生萬法,你要是見了性,那你真的就得到,你一樣都不缺乏。我們讀《普門品》,看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在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哪個地方有眾生心裡想求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立刻就現身去幫助他。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應當給他說什麼法門,菩薩就給他宣說什麼法門。我們聽到了,這叫神通廣大,這個廣大的神通,就是他所得的。他怎麼得的?得無所得而得的。我們今天樣樣執著,以為有能得,以為有所得,這個能力是一樣也沒有。我們的病就在此地,就是堅固執著有一個能所。這一條從果上講的,你真正明白,你才會把得的念頭放下,這才能夠入聖人之流。底下一條講因:

  【必行而無其所行,乃為正行。若有所行,便為非行。】

  這個行是行菩薩道。如果你所行的,你執著有所行,那就不是菩薩道,不是菩薩行。《般若經》上講的菩薩行門,六條綱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所行總不外這六條。如果你自己覺得我修布施,我持戒,我修忍辱,你就是有所行,這不是菩薩行。不是菩薩行是什麼行?善行,世法裡面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都是世間善行。世間善行,將來得三善道的果報,那不是菩薩。所以必須要行無所行。要不要行?要行,六度都要行。前面跟諸位說了,認真努力去修六度,不著空;雖行,若無其事,心裡頭無其所行,若無其事。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這叫做菩薩行。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菩薩行跟我們一般善行,到底差別在哪裡?如果論事相上來講,可以說毫無差別,差別在用心。菩薩的心是清淨的,凡夫的心不清淨,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我們想到這個地方,真的好難!我們修一點點小布施念念不忘,唯恐忘記,還要把名字刻上。道場裡面,建道場,建一根柱子,他出了多少錢,上頭都要刻他一個名字,唯恐忘掉了。著相,著得多深!印一本書,後頭也要把名字印上,某某人印的,我送的,這功德很大。果然有這個心,有這個念頭,那就錯了,你所做的是人天的小善。如果沒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念頭,可不可以在上面刻幾個名字、題個名字?也可以,只要不著相就行。不著相為什麼還要有個名字?接引眾生,這好事情,希望別人看到這個好事,他能夠跟著一起來做,這是菩薩的大悲心。如果他自己真的,那個名字是唯恐自己這個功德會丟掉,將來沒有人承認,那就壞了,那就錯了,那你完全是著相。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你想想看,我們凡夫印一本經,後頭有一個名字,菩薩也可以印一個名字,但是他不著相,我們著相。我們的用意,唯恐人家不知道我們做了好事,菩薩是希望別人跟進,他是這個意思,用心完全不相同。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我們的心是染污的,理事都要搞清楚,然後知道我們應當如何來學習;換句話說,如何去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學這個經的目的無非在此。希望我們改變凡夫的生活方式,去過佛菩薩的日子,這才叫沒有白學,學了才真正得受用。

  【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

  現在我們曉得了,無其所得,無其所行,才是菩薩行。要怎樣才能做到?

  【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無住始有入處。】

  無住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佛與大菩薩的行持。這教給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無其所得,無其所行,只要我們不作念,沒有這個念頭;說得明白一點,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不取相不住相就行,這樣,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無住的宗旨我們才能夠得到,入處就是得到。得要得無其所得,那就是你真正得到。

  須菩提尊者在這一段裡面為我們現身說法,前面說四果是泛指,並沒有指定哪一個人,這是一般小乘四果。這一段是說他自己,他自己挺身出來,為我們做證明,確確實實是不住相、不取相。我們看底下一段經文。世尊很慈悲,佛也來為我們作證。

  經【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釋迦牟尼佛聽了須菩提尊者在大會上為我們作證,離欲阿羅漢,他也不執著他得離欲阿羅漢。世尊在此地問他,問如來在因地上的修行,修菩薩行,也不著相。過去佛在然燈佛所。我們看小註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答覆是:

  經【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這是實實在在,確實是無所得。菩薩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五十一個位次,位位都是實無所得。他要真的有所得,諸位想想四相具足,已經掉到凡夫這來了,哪裡是聖人?這就說明,實無所得這個境界有淺深不同,十信位、十住位淺,十地、等覺深;無論淺深,皆無所得。這個理是平等的、是相同的。我們看底下小註:

  【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

  這一段經文所說的,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候的故事,從前他修行的事情。

  【初證八地時之事】

  世尊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遇到然燈佛,那時候他剛剛證得八地菩薩位。八地菩薩地位高,很高,但是跟佛一比,佛是果位,他還是因位,他還沒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他還是在因位。「望初學人則為果地」,八地以前的人看他,他是果位,他所得的果報很高。

  【八地證無生法忍。無生法,即是真如實相。忍是通達無礙不退之意。即理智相冥,忍可印持也。】

  這地方給諸位介紹一個名詞,這個名詞在佛法裡頭會常常見到的,無生法忍。淨宗迴向偈裡也有,也常念到。什麼叫做無生法忍?《仁王經》上告訴我們,證無生法忍,在菩薩位上三個階段: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菩薩所證的叫無生法忍。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取其中,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法」是一切法,不但是出世間法,也包括所有的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這一個字當中。「無生」是不生,所有一切法都不生。法既然不生,當然就不滅,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你能夠把它證明、證實,那你就得無生法忍。我們看一切法有生滅,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是有生有滅。你哪一天能夠看到,所有一切法都不生不滅,那就恭喜你,你證得八地菩薩;實在是七地就證得,七地菩薩就證得。如果還看一切法有生滅,縱然是菩薩,也沒有到七地,也不是大菩薩,是小菩薩,這是狹義的說法。如果廣義的說,也就是說把標準放寬一點,不要限制的那麼嚴,七、八、九地很嚴格。如果放寬來講,圓教初住菩薩也就證得。圓初住菩薩,我們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也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沒有八地菩薩見得那麼清楚、那麼究竟。這是不如八地,他真的是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廣義說,範圍放寬一點,圓初住就證得。這一個境界就是實相,實相是事實真相,《華嚴》、《法華》、《楞嚴》都講這個事實。諸位要在這些大經大論,不僅僅是要有相當的基礎,依據大經大論有相當修持的功夫,你對這樁事情,縱然沒有證得,在理論上你會同意,確確實實是講得通。一切法從來就沒有生,這是真如實相。

  「忍」,這個字有同意的意思。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我點點頭同意。為什麼同意?你見到了,確實是不生不滅,佛沒講假話,所以它有認可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是通達無礙不退之意」,他對這個事情通達明瞭。退是退失你承認的這個念頭,也就是我現在是同意,再過一個時候,想想不對,我就不能同意,那就叫退心;這個不退。不退的原因,他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所以他能夠不退轉。「理智相冥」,理是所證,智是能證。理是實相之理,智是實相之智。冥就是合一,理智是一不是二,這就是證。到這個時候才真正徹底覺悟了,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就是一法。《華嚴》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就是萬法,無量無邊之法是一法。實在說,《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八個字很不容易體會,但是要入無生法忍就懂得了,那就真的明白。「忍可印持」,忍可是同意,印是印證、證明,持是保持,就是不退的意思。對於佛這個說法,永遠的承認,不會有所改變。

  【於法之法】

  這段經文末後佛問的,佛在然燈佛所,八地菩薩的時候,於法有所得否?他證到八地的果位,八地得什麼?得無生法忍。是不是真有一個無生法忍,菩薩得到了?這一句:

  【蕅益大師約無生法忍說,極是。】

  蕅益大師有《金剛經》的註解,他註解裡面說,於法這個法就是指無生法忍。這個講法很有道理,為什麼?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世尊在然燈佛所那個時候他是八地菩薩,他所得的法當然是無生法忍,這個說的是很有道理。

  【聞法住相,則心中生滅未息,何能便證無生。】

  聞法這兩個字的範圍非常廣大,我們不能把它侷限在聽經,我們今天範圍很小,聞法大概就是聽經。實際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用這個聞作代表,像《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用這個字來作代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叫聞,所以它的含義非常深廣。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就著相,你就分別、你就執著,分別執著是生滅法,是生滅心,所以你的心中生滅未息,你用的是生滅心。八地菩薩證的是無生,生滅心怎麼能證無生?這不可能證的。無生要用什麼心?無生滅的心,你就證到無生滅的法。我們今天因為用生滅心,我們也證了,證的是生滅法,所有一切法都生滅。你們想想看,佛給我們講的根本原理,「相隨心轉」,心有生滅,相就有生滅;心沒有生滅,相就沒有生滅。有生滅是假的,沒有生滅是真的;有生滅是無常,無生滅是真常。諸佛菩薩、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千言萬語,教我們什麼?教我們用不生滅心,不生滅是真心,生滅是妄心、假心。你用真心,你就見諸法實相;你用妄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這麼回事情,這是講到根本處。生滅心要怎樣把它降伏?《金剛經》不就講這個事情?「云何降伏其心?」那個心就是生滅心。「應云何住?」我們怎樣住到不生滅心裡頭去?這一部經上,就是說這兩個根本的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修行就很容易,不是難事,任何一個法門都不難。所以這個經上講的是根本的問題。

  【若有一所得之無生法在,仍然是生滅心。尚能謂證無生法乎。】

  我們把無生法忍這個意思,從經典上、從古大德的註解上,我們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無生法忍我懂了,懂了也沒有用,為什麼?你還是用的生滅心。換句話說,無生法忍的境界與你還是毫不相干,必須要實無所得才行。

  【故知雖得無生,而於此法,實無其所得也。】

  八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他心地清淨,決定不會有個念頭,「我今天證無生法忍」,不會有這個念頭,不會有這樣的分別執著,他是真的得了。這個精義,精華的意思,精彩的意思,還在經的後面,都會讀到,都會講到。

  【菩薩住相,便不能成佛。發心修大乘者,若其住相,豈能成菩薩,又豈是菩薩行。】

  這是很肯定的為我們說出來了,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著相就不是菩薩。著相之行,決定不是菩薩行。我們同修當中有一些受了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當菩薩,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菩薩行,菩薩要念念《金剛經》,《金剛經》是菩薩的鏡子,照一照像不像菩薩?自己去照,自己去對一對像不像菩薩?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著不著相?不著相,有人就淪於消極,什麼都不願意做,那也不是菩薩。菩薩大慈大悲,比任何一個人行為都來得積極;行於布施,一天做到晚,從來沒有休息過。真正像前面所講淨念相繼,他從來沒有中斷,所以菩薩不是消極的。羅漢有消極的,菩薩沒有消極的。積極又要不著相,不分別、不執著,那才是菩薩。

  【云何心能不生】

  這個心是指念頭,怎樣叫我們念頭不生?

  【必當無住於相】

  無住於相這句話,實在說就是我們把一切相放下,你的心就會定了。念佛堂裡面指導大眾的法師,常常念著警策大眾,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佛。身心世界統統放下,這就是不住於相。世界是我們的環境,依報;身體是我們的正報。身跟世界放下,色塵放下了,還有一個心,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也要放下,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外面境界是色相、色塵,心裡面的思想、想像是法塵。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放下,我們的心定了,心清淨了,再不會有念頭生,不會有念頭滅,所以說「必當無住於相」,這個很重要。心裡還念著一個,那你還是有一個相。

  【故無住,正是無生之唯一入手方法。】

  唯一是沒有第二個,只有這個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哪一個行門,都是要統統放下,才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些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去做太難太難。我很想放下,那個很想就是個妄念,你想想看,這個妄念能不能斷妄念?斷不了妄念。很想也不行,也無可奈何。我們實在是很幸運,幸虧遇到阿彌陀佛,念頭一轉,專念阿彌陀佛就行了,念到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開悟就是悟無生法忍。見到阿彌陀佛,證無生法忍,一切放下就不難了;沒有見到阿彌陀佛之前,很難很難。這就說明為什麼自古至今許多修般若的人,到最後都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在前面小註上面看到,包括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在中國像智者、永明,都是修般若,最後都念佛求生淨土,這些大菩薩真了不起,通宗通教。你說禪,他大徹大悟;教,他大開圓解;密,他三密相應,為什麼還要念佛求生淨土?我們細細去想想,念佛求生淨土是一個究竟法,是一個大圓滿法,他要是捨棄這個法門,縱然他得無生法忍,再要修到佛的果位,要費很長的時間,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難關。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所希求的立刻就得到。這是說明西方世界的殊勝之處。

  再看底下這段經文,約因詳顯。第三卷這一部分的經文,是四段裡面的第二段「解」,詳細為我們講解、為我們說明,在四分裡面這一分經文最長。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我們每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佛在此地問須菩提,菩薩是不是莊嚴佛淨土?當然莊嚴。究竟怎麼莊嚴?這個地方要詳細告訴我們。我們明白了、懂得了,依照這個方法修學,我們也真正莊嚴佛淨土,這是非常難得的。

  【菩薩修因時,六度萬行,一一功行,回向淨土。所謂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是也。】

  前面一再告訴我們要離相,迴向是一個離相的善巧方便,也就是說,是一個很好的巧妙方法。因為我們都著相,我們修的功德都著相,佛教我們迴向,所修的功德我都不要,統統送給大家,我的功德不要,都送給大家;離相、不著相,迴向是這個意思。大經上佛說過,教給我們迴向三處。第一是「迴向菩提」,也就是我們學佛什麼都不求,只求智慧。般若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是究竟圓滿,不但我們現前生活上的問題,它能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它能解決;證無生法忍,它能解決;成圓滿佛果,它也能解決。佛教給我們求這個,不可以求別的。因此,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智慧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二十二年。三種迴向裡面,教給我們迴向菩提,有道理。

  第二是「迴向眾生」。因為你所修的,裡頭有福有慧,這前面講過,有福有慧。慧是自己要求的,福給眾生去享,這個好!福不要自己享,人一享福就會享得迷惑顛倒,那個福報就像酒一樣,一享是如醉如痴,那個麻煩就大了,那個麻煩就非常非常大。所以佛菩薩、阿羅漢,真的,經上講的,他們有無量福德,他為什麼不享?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還三衣一缽,天天到外面托缽,他為什麼不享福?佛的福報天上人間沒有能跟他相比的,他天天還托缽。這豈不是把迴向眾生做給我們看,他說的話不是假話,沒有騙我們。佛是確確實實把這個福報給我們一切眾生共享,分給我們享。這當中最深的意思,示範給我們看。我們今天講物質的享受,決定不是一個好事情。物欲,這裡頭能叫你產生欲望,能夠把你的貪瞋痴勾引出來,這個物質欲望在外面誘惑,把你裡面的貪瞋痴勾出來,那個事情就麻煩了,決定叫你墮落,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

  釋迦牟尼佛在世,從來沒有建一個道場。我們看看《大藏經》,看看原始的佛教,世尊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個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個道場不是佛的,是給孤獨長者的。佛到這個地方來,供養佛,請佛住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給佛、佛的弟子們使用,產權是給孤獨長者的,給孤獨長者沒有把這個地方送給釋迦牟尼佛,沒有!你們諸位想想,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如果再送他一個家,他不又回家了嗎?大錯特錯了,他就回家去了,他又有了一個家,哪有這種道理?這個我們要曉得。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國家建了不少道場,你看到有很多古寺院,匾額上題敕建,就是國家建的。也有少數是地方上長者們他們建的,他們在地方上有聲望、有財富、有地位,感佛之恩,建的道場,禮請法師到這邊來住持弘法利生。等於說好像他們建學校,他們是董事會管理這個地方,請法師就是聘請教員,聘請一個校長到這個地方來辦學,產權是他們的。從前出家人很好,對寺廟的一些雜務事情不管的,所有權的人你們來管,哪個地方破損了,你們去修理,出家人不操這個心。一直到晚近,佛教變質了,出家人有道場、有家了,出了一個小家,入了一個大家。

  說實在話,最近大概有四個人找我想出家,我都拒絕了。為什麼?我不害你,你在家修行好修行,因為你那個家小,你出家這個大家不好修行,人眾太多相處很困難,煩惱很多,意見很多,這個要知道。你仔細觀察,我們這個時代,在家人修行成就比出家人高,在家修行成就的人數比出家人多。黃念祖居士過去講經說了一個笑話,實際上是真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大眾在一起聚會,排班,排這個座位,出家比丘排第一,比丘尼排第二,在家的優婆塞排第三,優婆夷排第四,在家女眾是最後,排第四。現在這個時代顛倒了,在家女眾排第一,你看看道場在家女眾最多,在家男眾排第二,出家女眾排第三,出家男眾排最後,末法整個顛倒了,他說這個實在講不是笑話,這真的是事實。論發心、論修行、論成就,也是這四個順序。這個事實我們不可以不知道,如果大家真的明白,真的搞清楚,你就不會想出家,你就老老實實在家念佛修行,一定有成就。出家相當不容易,出家要吃人不能吃的苦頭,要忍人不能忍的那些境界,很不是個容易事情。

  如果論弘法利生,在家不輸給出家,你看我們這個道場,居士林,這在家的。居士林我看看他們董事會裡面董事,沒有出家人,都是在家人,從他們林長到理事都是在家人。在家人做佛教事業弘法利生,成就相當輝煌,我們在許許多多地區、國家都曾經看到。在台灣,像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現在的加拿大馮公夏老居士;在泰國,都有很了不起的在家的大德、在家的菩薩主持佛法。所以不要誤會,認為修行一定要出家,出家才能成就,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也有人問:你既然這樣說法,你為什麼要出家?我就跟他講,我沒有出家,我沒有家,沒有家出什麼家?我沒有家,在台灣我一個人,沒有家。我很喜歡這個衣服,穿起來很舒服、很自在。這是講到迴向,迴向眾生,這個道理非常之深,非常之廣。

  第三個迴向,「迴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我們要證的。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這三處。迴向實際就是明心見性,其他我都不要,我們所求的,明心見性而已,那就對了。這個樣子,你身心世界自然就放下了。

  【須知莊嚴佛淨土,淨字最要緊。土云何淨,由心淨耳。既須心淨,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淨矣。】

  這句話說得非常非常好,我們天天在念莊嚴佛淨土,有沒有一次莊嚴過?可能念了一生,從來沒有一次相應過,這個真的很冤枉!為什麼不相應?根本沒有把這個意思搞清楚,還以為真的天天在做莊嚴佛淨土的事情,哪裡知道從來沒有做過一次。今天我們曉得了,要用清淨心,「心淨則土淨」,心裡還著相,你什麼莊嚴?嘴皮上的莊嚴,實際上與莊嚴根本不相干。這才曉得清淨心是如何的重要,清淨心是真心。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在這裡面去修,修什麼?修清淨心。怎樣修清淨心?修不著相,不著相心就清淨,不著相才真正莊嚴佛淨土;莊嚴佛淨土幾個字不要念,真的莊嚴了。我們天天念也沒莊嚴過,人家不念就莊嚴了,我們天天念,沒法子莊嚴,與莊嚴都不相干。

  【莊嚴佛土,應不取著、不斷滅。】

  因為兩邊要離,空有不著,所以經文上有「則非」,有「是名」。

  【則非,明其不取著相。】

  也就是前面我們所說到的,行而無其所行,得而無其所得,這是不取著相。

  【是名,明其非斷滅相。】

  他是真的在行,真的在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真修!真幹!時時刻刻沒有間斷的在做。這六大綱領,六個原則,無論在任何一樁事情,每一樁事情都具足這六個綱領。就像世尊前面所示現的,穿衣,穿衣裡面這六個綱領具足。吃飯,吃飯的時候這六個綱領也具足。所以人家穿衣是修六波羅蜜,吃飯也是修六波羅蜜。迎賓送客,家裡有客人來接待,客人走了送客,統統都是六波羅蜜。我們不能不知道,那個生活叫菩薩行,菩薩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上,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那就是六道凡夫的生活,所以,雖然生生世世修福,依舊不能出離六道輪迴,原因在此地。今天我們把原因找到了、明白了,只要把這個原因消除,我們就出離三界,永脫輪迴。所以不住相,也不能斷滅相,不斷滅相就是做,認真去做;雖然做,心中若無其事,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樣做與《金剛經》的修學宗旨就相應,也就是無住生心。為什麼不可以斷滅相?

  【性必現相】

  性是體,體一定起作用,起作用就現相。

  【性相從來不離】

  我們凡夫見不到,見不到就是因為我們迷了,我們執著了;如果不分別、不執著,那你就覺悟了,悟了你就見到真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金剛經》最後講到如,「如來者,諸法如義」。一切經一開端,如是我聞,「如」就是一如的意思,萬法一如,性相一如,確實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見不到,是因為迷,是因為執著,虧吃在這個上面。

  【相從性生,仍應會歸於性。】

  因為它本來就是性,我們硬要把它看作相,把它從性上拉出來,這是錯誤的。

  【則非、是名兩句】

  《金剛經》上這個句子用得很多。

  【即開念佛法要也】

  江味農居士一生四十多年的時間,用在《金剛經》上,可以說他是《金剛經》的專家,是《金剛經》的權威,但是他在行門上所取的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個說法是他的發明,古人沒有這個講法,他說得很有道理。

  【則非,明自性清淨,本無有念。】

  《金剛經》上這兩個字,是從性上講的。凡是講「則非」,都是從性上講的;凡是講「是名」,都是從相上講的。明白這個意思,看《金剛經》就能看出味道出來了。清淨性中沒有念,哪裡會有念?念叫妄念,本無妄念,本來無念。

  【是名】

  這從相上講。

  【明妄念繁興】

  繁是繁多、繁雜,興是起來。無量無邊的雜念起來了,這是妄念。

  【必須執持名號以除妄念】

  須菩提尊者問的,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意思是怎樣降伏這些妄念?淨土宗的方法,實在講比《金剛經》簡單,《金剛經》講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抓不到要領,還是沒有法子下手。淨宗,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就解決了。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心住在阿彌陀佛上就行了。一句阿彌陀佛,把《金剛經》就解答完了,問題都解決了,你才曉得淨宗不可思議。般若要是離開淨土,決定得不到究竟,就跟《華嚴》一樣,《華嚴》到最後,要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不能圓滿。所以淨宗是真正的大圓滿,真正是究竟的境界,究竟的果位。必須,這兩個字非常肯定,一定要用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把妄想念掉。宗門裡頭有說,禪宗裡面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禪宗用的方法是觀照,用這個方法,觀照是覺。淨宗用念佛的方法,不怕念起,念頭起來不怕,一起來馬上就提起佛號,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轉過來。不管這個念頭是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只要念頭一起,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叫做功夫,這個叫做念佛,真正念佛人是這個念法,要轉得快,不要叫妄念繼續發展,不可以叫妄念繼續,要讓佛號繼續,這就對了。明白這個意思,就可以說這一部《金剛經》句句都是念佛法門。諸位從這個理上仔細去觀察,你能夠體會到,體會到古人所講的,般若跟淨土有密切關係,它密切到什麼程度,究竟是什麼密切關係,你就都明瞭了。

  【念佛必應念至無念而念】

  這跟般若就相應,完全相應,要念到無念而念。

  【妄盡情空】

  妄是妄念,妄念沒有了;情是情執,也沒有了。

  【一心清淨】

  一心清淨就是淨宗講的「一心不亂」。心清淨,佛土就清淨。諸位一定要曉得,往生是這樣往生的,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雖念佛不能往生,這個不可以不曉得,特別是念佛求生淨土的。幾時你念到心清淨,往生就得到了;有人念一輩子佛,心不清淨,所以他不能往生。有人在臨終的時候,一念十念心清淨,他就往生了。有些人聽到這個說法,心裡很不平,太不公平,那個人念了幾十年不能往生,他才念幾句怎麼就往生?很不服氣。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往生是要心清淨,一念相應一念生,一念佛號心是真的清淨,那一念就生,念念清淨就念念生。我們往生那個關鍵的時刻,就是臨終最後那一口氣,那一口氣,那一句阿彌陀佛,心果然清淨,沒有牽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決定往生。

  《飭終津梁》裡面說,《飭終津梁》文字比較深一點,以後有人改寫,寫得很淺,叫《飭終須知》,教給我們人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讓他往生。念了一輩子佛,臨終要是遇到善知識,能夠幫助他,往生不成問題。最怕的遇不到善知識,家親眷屬在旁邊,這個也捨不得,那個又捨不得,這個又一把眼淚,那個一把鼻涕,完了,他還能往生嗎?他心就不清淨,那就壞了。自己修學的功夫不到家,外頭的緣那就是真的主宰你的命運,外緣一定要殊勝。《飭終須知》裡頭說,最好家親眷屬隔離,這世間人看不近人情,家裡人都不能送終,是不近人情,他能往生。因為家人他有感情,他到那個時候忍不住,一流眼淚一悲哀,那就真的完了。他本來心清淨的,一下就亂掉了,這個叫冤家對頭。本來他可以往生,又把他抓到六道裡面來了,這還叫孝順,這簡直叫顛倒。家親眷屬一定要明瞭,要通達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一絲毫悲哀的念頭不可以有,一心一意幫助他往生,這才是正確的。實在講,多數念佛人不能往生,都是被冤親債主害了,本來都是可以去的,臨終又哭又鬧把他搞得一塌糊塗,心搞亂掉了,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真的是你想修行想走,硬就是把你拉回來,這個太可怕了,非常非常可怕。我們明白這些事情,平常要提高警覺,要預先防止。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有功夫,像我前面跟諸位報告的,我們看到過去台南將軍鄉老太太往生,站著走的,她沒有告訴家人。我又給你講的,大概十年前的樣子,舊金山有一個老太太坐著走的,還把兒子、孫子的孝服都做好了,還留了遺囑,沒有跟家裡人講。這個都是聰明,怕一講的時候他又哭又鬧,那就不能走了,不能往生了,這是有智慧、聰明,不告訴家人。走了以後他們發現,那不礙事了,怎麼哭怎麼鬧也不相干,她已經到極樂世界去了。心淨則土淨。底下這一段經文是上面這一段的一個小結,結束。

  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

  這句話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廣,「諸菩薩」是從初信位起,十信初信菩薩到等覺菩薩。如果分開來看,諸菩薩是指初信到十迴向,四十個位次。「摩訶薩」是大菩薩,是地上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叫摩訶薩,所以稱為諸菩薩摩訶薩。

  經【應如是生清淨心】

  如是,像前面所說的。

  經【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末後兩句是總結,把修行總綱領、總原則傳授給我們了。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包括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物質的享受與精神享受,兩種都包括在其中。問題、關鍵在那個住,「住」就是分別執著。實在講,享受不礙事,沒有問題,關鍵就在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前面講了,四相具足,四相具足也就是說你煩惱具足,你還能出得了輪迴嗎?麻煩就來了。物質、精神上的生活,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誡,「知足常樂」。我們這一生的福報,前生修的。福報如果很大、很多,自己受用足夠,分享別人,這個好事情,符合於菩薩精神。前世我們布施的少,這一生生活過得比較苦,知足常樂,我們不希求物質的享受,那你也很自在!心清淨,在生活上一定要保持身心清淨,這種生活就是正常的。追求物質的享受,那是不正常的,那是大錯特錯。佛教給我們,我們要求清淨心,我們要求智慧,我們要求生淨土。這個世間如夢幻泡影,生活得過且過就好,隨緣度日。隨緣好,一切都隨順;富貴,隨順富貴;貧賤,隨順貧賤,就對了,你在菩薩道、菩薩行裡面,就沒有障礙。怕的是攀緣,不肯隨緣,那就叫造業。不肯隨緣的人,造無量的罪業,能不能改善他的生活?不能。因為一個人一生他有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頭沒有,怎麼求也求不到,命裡頭有的,不求它也來,何必要求它?這就是《了凡四訓》講得透徹。

  我們這一次從台灣帶來《了凡四訓》的一套錄音帶,簡要詳明,現在淨宗學會的同仁,他們發心把它做成CD片,做成一萬套;大概我們講經完之後,有一個佛七,有七天,佛七圓滿,這個CD可以做好,每一個同修都送一套。一定要多聽,你才知道,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那個希求的念頭就沒有了。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的心就定了,佛法上修學,真的,障礙不能完全去掉,一大半可以去掉。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