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要義  (第三集) 1996/4  美國達拉斯佛教會  檔名:09-026-0003

  光陰過得很快,佛七今天是第三天,這幾天我們所講的《金剛經》裡面一些重要的經文,它的意思很深很廣,最怕是錯會了經義。如果說錯會了,不但我們得不到利益,反受其害,這也是《般若經》講解的難處,這種困難我們在過去古德記載裡面,在唐朝時候,這些講經的法師就有這個感觸。所以講《般若經》的人就不多,在歷代講這個經的人不多。可是這個經又不能不講,要講就一定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不至於叫聽者產生誤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前面曾經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那我們是不是要把法就捨掉?捨掉那就不學佛了,不學佛行嗎?所以一定要明瞭它的真實義在什麼地方。佛是怕我們執著,佛法一定要學,一定要行,但是不能執著。佛法如是,世間法亦如是,我們這個身體還生活在這個世間,每天還是要生活,還是要穿衣吃飯,還是要工作,還是要應酬,不能把這些東西統統捨掉,捨掉那是錯誤的。尤其是大乘菩薩,諸位想想,菩薩把這些事情都捨掉、都放下,那還度什麼眾生?菩薩要度眾生,就要接觸大眾,就要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在四攝法裡頭,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四攝法是佛教菩薩攝受眾生的四個原則,第一個就是要布施,與一切眾生結法緣,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有緣?眾生見到你生歡喜心,願意聽你的教導,這就有緣,有緣成熟了;你很想幫助他、樂意幫助他,他拒絕、他排斥,這就是沒有緣。佛確確實實有能力度一切眾生,我們過去在初學佛的時候,對於佛法當中疑惑的地方非常非常多,在一般比較大的疑惑,我們覺得懷疑,佛是不是真的有圓滿的智慧?佛是不是真的有圓滿的能力?我們常常讚歎佛是萬德萬能,這個萬德萬能是讚歎他的話,還是事實?我們也曾聽說,佛亦有所不能,這個意思就是說明,萬德萬能是讚歎,不是真的。如果這個讚歎與事實不相符合,這個話就不可信,不能採信。不能採信,那就屬於妄語的範圍。佛不打妄語,佛教我們不打妄語,如果從這個地方來觀察,尤其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要是以這個角度來觀察,佛法裡面對佛的讚歎決定是言行一致的,決定沒有誇張的。

  我們要問,假設有個眾生造五逆十惡之罪,命終決定墮阿鼻地獄,這樣的人,佛有沒有能力立刻教他成佛?如果佛有這個能力,那佛的萬德萬能我們就同意,就不會懷疑。如果說這樣罪惡的人,佛能夠幫助他離開三惡道,生三善道,這沒什麼了不起,問問能不能成究竟圓滿佛?我們仔細讀誦大乘經,這一個答案終於找到了。在哪裡?《金剛經》裡面,《無量壽經》裡面,《彌陀經》裡面都給我們清晰明確的答案,佛確確實實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造作一切罪業的眾生為什麼不能得度?這不能怪佛,怪眾生不聽話、不肯接受,那有什麼辦法?《楞嚴經》上講得很徹底,「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你看看一個字就解決了。狂心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是究竟圓滿佛。佛哪裡說沒有能力?確實有能力,確實有智慧,告訴眾生,眾生不肯相信、不肯放下,所以這個責任不在佛那一邊,是在我們自己這一邊,佛確實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能力。《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信佛,那個信不是普通的信,前半部給我們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一句是從理上說的;後半部告訴我們「信心不逆」,那是從事上說的,理事是一不是二,這個「不逆」就是非這樣做不可,不這麼做就不行,那才叫信心不逆。什麼樣的人能成就?信的人就成就,尤其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裡面講,十方一切眾生,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可是臨終那個一念是關鍵。不能往生的人,當然總免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誰做主宰?就是臨終的一念。臨終一念善,生三善道;臨終一念惡,就墮三惡道。

  臨終那一念是關鍵,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平常念佛、用功,這是在練習、在訓練。真正用得力的時候就是臨終一念,希望保持臨終這一念正念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願心求生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這就決定成就。可是佛告訴我們,修行人修慧當然重要,修福也非常重要,要沒有福,會有障礙。所以成佛,佛叫二足尊,足是圓滿的意思,尊是尊貴,這個二就是智慧、福德這兩樣都圓滿,智慧圓滿,福報圓滿。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不可以不修福,沒有福報的人修行障礙重重,有許多的障難;有福報的人,這個障礙就少,所以福跟慧同等的重要。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修慧。無住,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一切都放下,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所以無住是修慧。生心是修福,你看「生心」,佛講得很清楚,「而行布施」,布施是修福。修福,我們要不要享福?享福是非常危險的一樁事情,所以佛在這個經上教菩薩,菩薩不受福德。我們仔細去觀察,行菩薩道的人,修福他決定不享福。為什麼?享福最容易迷惑,迷惑之後,沒有不造罪業的。所以福報要給一切眾生去享,自己不要享受,這是佛在這個經上教菩薩,教菩薩就是教導我們。其實世間人所謂福報,福報哪有標準?前面曾經給諸位提起過,有許許多多人來伺候,那是福報嗎?一般人看到是福報,年歲大的人沒有人照顧,自己還要燒飯,還要洗衣服,我們看到沒有福報,我的看法跟大家的看法不一樣。我覺得老年沒有人伺候,自己能照顧自己,就顯示出他身體健康,身心健康,健康是福報。多少人伺候,一身的病痛,哪來的福報?健康是真正的福報。所以,你要是很冷靜,面面去觀察,自自然然這個道理你就明瞭,心開意解,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

  經上這句話我們就不能夠錯會它的意思,「法尚應捨」,這句話的用意是叫我們世出世間法都不要放在心上。但是佛的教誨一定要認真去做,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而生其心,不把它掛在心上,若無其事,這就是「法尚應捨」,這個意思不可以錯會。接著,佛必須把這個所以然的道理要說清楚,不說清楚,單單講個「法尚應捨」,為什麼要捨?佛說: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佛為一切眾生說法,給諸位說,沒有定法。沒有定法,意思就是說,法是緣生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天講經說法沒有預備,我今天要講什麼,明天要講什麼,沒有準備的,如果要有準備那就是定法,沒有定法。師生們聚集在一堂,沒有問題的時候,大家就靜坐;有問題的時候,隨時提出來,隨時提出問題,佛隨時為大家解答,以後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經典是這麼來的。所以是眾生有疑惑,佛為他解答,哪有定法?

  那我們知道,世尊當年這些學生們,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常隨眾。這些常隨弟子還包括一些在家的護法,都是諸佛菩薩倒駕慈航而來的,他們是來唱戲的,幫助釋迦牟尼佛來教化眾生的,正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裡佛就給我們做一個最好的榜樣。佛與佛有沒有嫉妒?沒有。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其他這些古佛示現做他的學生,同一個目的,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目的在此地。就像唱戲,哪個唱主角,哪個唱配角,沒有關係,前台跟後台不一樣。在後台,可能唱配角的,甚至於打龍套、扛大旗的是他的老師,學生在唱主角,這是我們在戲台上常常見到的,諸佛菩薩教化眾生就像這個樣子。所以我們看這些弟子當中,最出名的,知名度最高的,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不是普通人。居士當中,維摩長者是金粟如來再來的,都是成了佛的,示現在家居士,做佛的在家弟子。我們從這個地方應該要得到啟示,要在這個地方學習。佛法不僅僅四眾是一家,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是一家,幾個人知道?如果明瞭是一家,不但我們四眾裡頭沒有排斥,對外教都沒排斥。譬如天主教、基督教,我們最常見的,過去我在學佛法的時候,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每逢寒暑假辦一個大專佛學講座,差不多我都會參加。我們圖書館附近就有教堂,這些教堂裡面的信徒常常到我這裡來找麻煩,那時候我在圖書館工作,我還沒有出家,說我們佛教是迷信,拜偶像,跟魔鬼在一起,將來都要墮落,說的話很難聽,長篇大論。

  我有一次就碰到這麼一個狂人,我碰到了心裡很歡喜,我們機會來了,那一天正在閱覽室裡面,很多人在那裡,看佛書的人不多,看報紙雜誌的人很多,他在閱覽室裡面批評佛教。我給他沏了一杯好茶供養他,讓他潤潤喉嚨,痛痛快快的講。他興高采烈的講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我都在旁邊點頭,「是是是」,點了兩個鐘點。我旁邊這些同修看到的時候,「這糟糕了」,那個時候他叫我徐居士,他說:「徐居士,今天怎麼搞這個樣子?那是一點答辯的能力都沒有了。」我都說是,點頭,讓他盡量發揮。發揮到最後,兩個鐘點,他很累了,我就問他,我說:「你還有沒有得講的?」他說:「可以了。」我最後說了幾句話,我說:「在台灣,信佛的人這麼多,你如果能把佛法、佛教真正批判駁倒,救度這一批眾生,你的功德很偉大。這麼多拜偶像的、迷信的人,你能都把他救回來,你了不起!」他聽了很得意,我讚歎他。然後我問他,我說:「我請教你一個小問題。」他說:「好!」他神氣十足。我說:「假如我們要批評一篇文章,是不是先要把這個文章看一遍?」「那當然的,當然!」我說:「你批評佛教,佛教經典你有沒有看過?」他就傻了。我說:「這個地方每個星期三講經,你有沒有來聽過?」他又傻了,沒聽過。我說:「你說的話有問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對於佛教一無所知,你在這個地方兩個小時的狂言,你不怕在座的這些人笑話你嗎?」我這幾句話一說,他滿面通紅。所以我這幾句話,他搞兩個小時,我只二、三分鐘就把他解決掉了。最後那些同學說,「你怎麼說的?」我說:「讓人家發,發得足了,一棒打下去他才會醒。」所以我歡迎你來批評,歡迎你來解救這些學佛迷信之人,但是你的條件一定要來讀大藏經,一定要來聽經,然後你才能夠真正抓到這個佛教裡頭的弱點,你來攻擊它、來批評它。如果你一無所知,信口雌黃,這是不足以為人採信,顯得你很輕薄。這個人算很不錯,是個外省人,到第二天把他教堂的牧師帶來見我,那個態度就很溫和、很客氣。

  所以佛法這個心量非常廣大,對於所有一切宗教,甚至於惡意毀謗批評我們的人,我們都不放在心裡,我們一樣用愛心、用關懷來幫助他。對外道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同門的!所以佛的示現是以身作則,給我們做一個榜樣,不是以口勸我們。度化眾生是好事情,你在這個地方已經設了講堂講經,我們大家幫你忙,不一定要我上台,這個功德才是我的,哪有這種道理?誰做都好,別人做比我做更好。為什麼?做的人很辛苦,我們不要受這個辛苦,我們功德是一般的,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在我自己經驗當中,我講經,法師到我這裡來聽經,鼓勵信徒來聽經,我一生只遇到一個,香港的聖一法師。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講《楞嚴經》,聖一法師來聽了三天,就號召他的信徒,勸導他的信徒,要到我這個道場來聽講經,非常難得。我們看聖一法師的行持,實在講,跟早年的虛雲老和尚沒有兩樣,聖一法師是參禪的,穿的衣服破破爛爛的,所有一切供養都拿到大陸去修廟,所以大陸的佛教叫他做財神菩薩,對於大陸佛教的復興最有貢獻的就是他老人家。他是潮洲人,住在香港大嶼山,這個人為佛法沒有私心。我們也曾遇到不少的道場,勸信徒不要來聽經,很多,勸信徒不要來聽經。可是我們的態度,絕對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我在加州,有個同修寫封信給我,他出家了,剛剛出家,師父教給他要讀哪些經典,怎麼樣修行的方法。他寫封信來問我,因為沒有出家之前一直聽我的錄音帶,都老實念佛。問我怎麼辦,師父講的跟我講的不一樣。我寫一封信告訴他,一定要聽師父的教導,你跟哪個師父出家,一定要聽那個師父的教導,你才會有成就。師父對你一定要負責任,他要是把你引入歧途,他背因果責任。所以你選擇道場、選擇師父要謹慎,你跟這個師父有緣,跟這個道場有緣,一定要以真誠心去學習,這樣才有成就,不能三心二意。所以我勸他,把我的那個東西可以當作參考,甚至於可以放下,聽從老師的教導,這是我們幫助他成就。我們不破壞他的道場,絕對不可以說你師父那個不如法,我這個如法,那成什麼話?那個就是自讚毀他,菩薩戒裡頭這一條是重戒,梵網戒裡面沒有列在第一條,瑜伽戒本裡頭這個列在第一條,自己讚歎自己、毀謗別人是墮阿鼻地獄。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的心願,念念為一切眾生得真實的利益,我們對道場要讚歎,對道場的法師要讚歎,對道場信徒要讚歎。《華嚴經》上顯著的例子,你看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都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沒有一個自讚毀他的。我們學佛從哪裡學?從這些地方學。要把心量拓開,要懂得讚歎別人,就是讚歎諸佛菩薩,就是讚歎佛法。現在,尤其是年輕的法師,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少了,我們在學佛的時候,李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我們才懂得。很好!走到哪裡人家都歡迎。我在香港,《楞嚴經》講完了,聖一法師請我到他那個道場裡面去參觀,給大家講講開示。他是個禪宗道場,我到那個地方,給那些禪和子講什麼開示?我不能說念佛好,那個不像話,所謂是「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他在那裡跟老法師參禪已經參了二十多年,我們怎麼可以動搖他的信心?所以我們到那裡去,簡短的開示當中,讚歎禪。我以前講過《金剛經》,講過《六祖壇經》、《大珠和尚語錄》、《永嘉禪宗集》、《證道歌》,禪宗的東西我講得不少,口頭禪還行。所以我極力讚歎禪宗,讚歎聖一法師,讚歎他們修行的大眾,使他們對於道場、對於領導的法師更有信心,這是我們幫助他。如果說參禪很難成就,念佛好,那你不就是破壞人家道場,誰還敢接近你?所以我到那邊去很受人歡迎,就是說我們讚歎別人。

  我在新加坡講經,演培法師找我,也邀請我到他道場跟同學們結結緣,請我去講演。演培法師是學唯識的,修彌勒淨土的。我到那裡去講開示,總不能講彌陀淨土,彌陀淨土一字都不提,讚歎彌勒菩薩,讚歎彌勒淨土。《華嚴經》上五十三參,倒數第三位就是彌勒菩薩,善財參訪彌勒菩薩,我在那裡取的內容來跟大家介紹。讚歎演培法師,讚歎道場,讚歎大眾,這是禮貌,這是互相幫助,使他們的信徒感覺到外面的法師對我們的和尚、對我們的師父都如此的讚歎,這樣的敬佩,使他們對於這個主持教學的和尚能夠更加深信心,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緣分,他來邀請就是緣分,他不邀請,我到那裡去,這不可以的。他不邀請,沒有緣分,他來邀請就是緣分。所以有緣,我們就要認真努力去幫助他,幫助這個道場,成就這個道場。我們這一讚歎,當然後頭還有問題,像在香港,我這個讚歎禪,就有些人來問我:「法師,禪既然這麼好,你為什麼念佛?」我就老實告訴他,我的根性不如他們,他們是上上根,我是中下根。我說的都是實話,宗門接引的上上根人,我不是上上根人,禪我懂得,因為我自己做不到,我回過頭來老實念佛,希望帶業往生。所以要記住,我們四眾同修,無論到哪個道場,一定是讚歎這個道場,一定是擁護這個道場,使這個道場所有信徒對這個道場形成一個中心。

  只有一個念頭:「利益眾生,光大佛法」,決定不可以有自私的念頭。有自私的念頭,麻煩了,《金剛經》上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要知道,不但大乘佛法,連小乘佛法都包括在其中,《金剛經》裡面講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小乘四果都離相、都破執著。無論你修得怎麼好,你的我相沒有放下,就出不了輪迴。出不了輪迴,說實在話,沒有成就,這個問題是非常嚴肅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不能疏忽。生生世世在六道裡打滾,日子不好過,縱然修福,日子也不好過。我們冷眼觀察這個世間人,富貴、貧賤一樣苦。貧賤人苦,富貴人不苦嗎?富貴人的苦處比貧賤人還要苦,做總統、做帝王的,哪個不辛苦?哪有我們自在?諸位冷靜去觀察,你的心就平靜,你就開智慧,你才能夠真正照見事實的真相。

  在世法裡面,一切眾生都沒有辦法超越因果的定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那個定就是因果的定律,是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的。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我的緣非常殊勝,現在一般話來說,我運氣很好,運氣好是世間講的話,在佛法裡講,緣殊勝。我遇到的幾位都是真正好的善知識,所以沒有走冤枉路。我學佛是二十六歲,佛法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的,我才開始看佛經。我看佛經不到一個月,有一個朋友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我接受他老人家指導三年。在這個中間,我還有一位同事介紹我認識朱鏡宙老居士,朱老居士跟李老師同年,他們是很好的朋友。那個時候他在台北創辦台灣印經處,在那個時代,台灣的佛經非常缺乏,得一本經書相當不容易,我們有很多想讀的書都要去抄。台北的善導寺藏書比較完備一點,我們借這個藏經自己來抄寫,所以學得很辛苦,但是學得很有受用。

  我認識朱老,朱老已經是七十歲了,他對我們很愛護,常常講故事給我們聽,那些故事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那真實,不是假的。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他說戰爭當中所死亡的都是命裡註定的,說明我們世間看的是橫死的,橫死也是命中註定的,決定沒有一個冤枉的。他給我們說了一個事實,這在戰前,在抗戰之前,他在蘇州做一個銀行的經理,哪個銀行我忘掉了,跟我說這個話的時候,大概四十年前的事情。他做一個銀行經理,沒有事情的時候,下了班常常有幾個好朋友在一塊打麻將玩。其中有一個朋友走陰差的,這是真的事實,不是假的。走陰差的時候,晚上他就到鬼道裡面去上班,天亮的時候他就又回來了。所以這個人很辛苦,日夜都要上班,白天是在人間上班,晚上到鬼道裡上班去,這個叫走陰差,在大陸上真的是有,這是證明餓鬼道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說在鬼道裡面,上海是一個普通的縣,蘇州的城隍好比是省長一樣管一個省,上海是管一個縣的。有一天蘇州都城隍收到上海城隍送來一批生死簿,不少人。這個走陰差的朋友他就好奇,就去翻翻,這一翻之後就很疑惑,他大惑不解,這個名字裡頭五個字、六個字的一大批。第二天他就把這個事情給朱老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說出有這麼一樁事情,他們都猜不到。這想中國人的名字最多四個字,複姓四個字,但是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所以沒有答案,誰也猜不到。三個月之後,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於是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一批生死簿是一二八事件,日本人在上海這個戰役裡面死亡的名冊,三個月前就送到蘇州去了。哪有冤枉的?命裡不該死,子彈打在身上都沒事。這說出來是世間沒有冤枉死的,這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該死在什麼地方,該死在什麼時候,命裡早就註定,沒有橫死的。由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惕,修因不能不謹慎。戰爭或者是橫死是很不好的現象,對於來生很難生善道。因為他在死亡的時候驚慌失措,多半是落在惡道裡頭,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慎重在造因。

  第二樁,他給我們講了一樁事情,就是民國前一年,宣統三年,那個時候朱老還很年輕,他是浙江溫州人,他們家住在鄉下,鄉下鄰村不太遠,村莊可以看得到。鄰村裡面有一個舉人,這清朝末年,中了舉人。雖中了舉人,他沒有做官,他是一個獨生子,在家裡面照顧父母,讀書、種田,這個生活能過得去,所以也很自在。這個地方上的人對他都很尊敬,這是個讀書人。他說有一天中午,他在睡午覺的時候,就聽到有人敲門,他就起來去開門,實際上他是作夢,夢中的事情。就夢到有兩個人,還牽著一匹馬,拿了一封信,問他這個地方有沒有這個人。他一看這個信封寫的是他的名字,他就說我就是的。這兩個差人也很歡喜,他說我們大將軍請你去見見面、去談談話。他一聽這個話就迷惑了,他說我雖然中了舉之後,從來沒有跟官場交往,更沒有跟這些將軍武官往來過。他說你是不是搞錯?也許是同名同姓的,不可能是我。那兩個差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既然名字相同,你就跟我們去一趟好了,一拉他就上了馬。上了馬之後,他的感覺,這個馬不是在地上跑,好像在空中飛一樣。沒有多久到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好像正在開會的樣子,是一個大殿,許許多多人在那裡交頭接耳在談論,好像是有很嚴重的大事。於是他就向那些人打聽,他說這個將軍是誰?別人告訴他,將軍是岳飛。他一聽就慌了:「那完了,那我不是死了?岳飛是宋朝時候人,現在岳飛把我找來,這個不行,我家裡上還有父母,太太還年輕,還有小孩,這個我不能死。」正在發愁的時候,沒有一會兒岳飛就升帳。

  升帳見了面之後,岳飛見他也很歡喜,就告訴他,「我們現在正在準備討伐金兵」,想請他來擔任幕僚,好像是書記、文書一類的事情,請他擔任這個職務。他對他也很仰慕,他的這個道德、文章,岳飛也很敬佩。他看看那個氣氛,他說不行,我家裡頭還有老小,我不能來應召。岳飛就告訴他,他說,「我們時候還沒有到,我們現在在開這個預備會議,討伐的時間大概在六個月以後,你現在可以回去處理你的後事」。他這一聽,也就沒法子了。但是讀書人對於民族英雄岳飛那是由衷的敬仰,想一想,人總會有一死,死了以後能夠追隨岳飛,也覺得滿光榮的。所以他就答應了,岳飛就派原來那兩個小鬼又把他送回家。送回家來的時候,他就醒了,醒了之後他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他的父母,說有這麼一樁事情。他父母說這是作夢,哪有這回事情?而他自己想的,這不是夢,夢中的境界是模模糊糊的,沒有這麼清楚,他說這個絕對不是夢,一定是事實。但是他約的期限是六個月以後,日期都給他定了。六個月當中就處理後事,一切都交代了。到了約定的時間這一天,他也很風趣,這個親戚朋友、鄰里都通知了,他要走了。這個朱老居士也聽到這個消息,也覺得很好奇,年輕沒有病,活活潑潑的一個人,到底看他怎麼走法?所以他那一天也去,去看去了,這是他親眼見到的,去看去。因為距離不太遠,到這個村莊裡面去看他,彼此平常也都熟悉,去看他怎麼走法。

  那一天他也請親戚朋友們吃飯,然後說出告別的話。時間快要到的時候,他就到他自己臥房裡面,躺在那裡等著。他的父親很生氣,就在那裡罵人:「我就一個兒子,你不能把他帶去!」罵了沒有多久,他就跟他父親講,他說接我的人已經來了,在門口等我。他父親還是罵,到最後他勸他父親,他說,「這個事情,我們中國人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你怎麼鬥也鬥不過岳飛,他來找你,你無可奈何。不如你就答應我就算了,就讓我去」。父親嘆了一口氣說,「好吧!你去。」這句話說了之後,他就斷氣了,親眼看見的。又過了半年,革命軍在武昌發動辛亥起義推翻滿清政府。朱老這一想,我們人間要推翻滿清,底下那個鬼道在半年之前已經去打了,鬼裡面也打了。半年之前,岳飛就領兵去討伐金兵,金兵就是滿清的前身。所以他說,我們人間的動態與陰間有連帶關係。這個事情是老居士親眼看到的,這個一點不假。

  學了佛之後,他的看法就又不一樣了。學佛以後,岳飛民族英雄,怎麼還在鬼道裡頭當鬼王?都不能夠生天,不能夠得人身,到鬼道裡當鬼王。什麼原因?一念報仇的那個念頭沒有熄掉。所以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他這個念頭沒有捨掉、沒有放下,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才能脫離鬼道。這是學佛之後的看法,那跟從前看法不一樣,縱然是鬼王,還是在餓鬼道。由此可知,人與人之間不能有怨恨,不要有過節,一念小小的瞋恚心、報復心,你要曉得,生生世世沒完沒了,而且一次的報復不會報復得剛剛好,會超過一點;超過一點,對方又不服氣,下一次又要報復,沒完沒了,到最後演變是非常的殘酷,彼此都墮阿鼻地獄。你說那有什麼意思?如果從因果律上去看歷史,就不一樣,歷史上的戰爭、討伐都是冤冤相報。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應當發大慈悲心,把這些情結統統化解。不但一切眾生我們要和平相處、互助合作,進一步的幫助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才是菩薩道,才是菩薩行。

  他又為我們說一樁事情,這個裡面含義也非常之深。朱老居士的夫人是章太炎的女兒,這是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他說章太炎曾經被袁世凱抓去,關在監牢獄裡頭關了一個多月,什麼原因?章太炎不罵袁世凱。袁世凱聽到這個事情很生氣,把他抓來的時候,關起來。「不罵,袁世凱還不值得我罵」,你說給他聽到多難過,沒有資格被他罵。但是這個又不是一個很重的罪名,所以關他一個月,到最後也就把他放出來,就為了這麼一樁事情。他在監牢獄裡面發生了一樁事情,有天晚上,也是睡覺的時候,有兩個小鬼抬了一個轎子,章太炎先生是文人,上班坐轎子,不是騎馬,抬了個轎子來,來迎接他、邀請他,說是東嶽大帝召見他。東嶽大帝是大鬼王,我們中國大陸五嶽,東嶽管五個省,比蘇州都城隍地位高多了,都城隍可能是他的部下,他管五個省。請他去擔任什麼?請他去作判官,他做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這個地位相當於現代的祕書長,所以地位很高,就是東嶽大帝的祕書長。但是他是活人,所以也是每天晚上他就去上班,天亮的時候他就送回來。於是乎,他也很有趣,他在那裡遇到些什麼事情,他都會朋友們聊天都談談,說這個陰間的一些狀況。他說,大致上說起來,鬼道裡面的生活狀況跟人道差不多,但是鬼道的壽命長,他在餓鬼道裡面見到韓愈、見到柳宗元,就是唐宋時代的人在鬼道裡面,因為讀他的文章,到那裡都見了面。所以佛經上講,餓鬼道的壽命一千歲,他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唐宋那些人落在鬼道裡面,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

  他說,鬼道裡面看不到太陽,日月星辰都看不到,永遠好像是濃雲密布的陰天一樣,他說這個天空是這樣的狀況,從來沒有說是有晴朗的時候,沒有過。生活狀況跟人間差不多,言語都通,有很多外國的鬼,彼此言語都通,各人說各人,但是意思都能通,這很奇怪。他也有待遇,也有飲食,但是他都不能用,他是個活人。有一天,他忽然想到,地獄裡頭有炮烙的刑罰,他說這個刑罰太殘忍,他向東嶽大帝建議,可不可以廢除?炮烙是鐵的柱子燒紅叫受刑人去抱,這是非常殘酷的刑罰。東嶽大帝聽了之後,他說,「你先去參觀參觀」,派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去看。他走了很遠,到一個地方。那個小鬼指著,他說,「現場就在此地,你看」。他看不到,他是一個學佛的人,於是想到《地藏經》上所講的,地獄裡面,如果不是菩薩,不是受刑人,看不到地獄。地獄不是別人設在那個地方的,不是的,不是閻羅王設的,不是鬼王設的,是你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這個無可奈何。所以他見不到,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沒有造作這個罪業,地獄在你眼前,你看不到,證明《地藏經》上所講的一點都不錯。

  所以《地藏經》實在講非常重要,我們一個道場剛剛建成的時候,我們一定先講《地藏經》。此地的道場剛剛建好的時候,我們也是講《地藏經》,我們有了地,在這個地上就可以建立佛法。《地藏經》裡的那個地是心地,藏就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德能,那叫地藏。這個智慧德能如何能開發?《地藏經》上教給我們兩個字「孝敬」,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這個教學裡提倡的「尊師重道」。所以《地藏經》上教給我們孝親尊師,這個含義非常之深、非常之廣,包括了全部的佛法。

  譬如我們做學生,我們功課不好,這就是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你讓父母、師長都操心。做學生如何能夠做到孝敬?用功讀書,接受老師的教導。在家庭裡面兄弟不和,不孝,父母操心;妯娌不和,不孝,你叫老人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愁眉苦臉。一家和睦,父母就開心。由此類推,你在工作上、在社會上處事待人接物,你要做到樣樣都如法,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你的父母才歡喜,老師才歡喜,老師有面子。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想到父母之恩、老師的教誨。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個地方學起,一層一層往上提升。事無量無邊,理無量無邊,佛菩薩從哪裡說起?佛菩薩隨緣說法,所以無有定法可說。佛又告訴我們: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是說明佛法所說的小乘的四果四向,大乘的五十一個位次的菩薩,這是怎麼來的?從哪裡說起?都是以無為法裡面產生的。無為法是什麼?是真心、是本性,我們說得淺顯一點,是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心、平等心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我們從《金剛經》上明白一樁事情,在過去我們總以為大乘圓教菩薩心才是清淨平等的,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小乘須陀洹心地就清淨平等。這個我們想想,愈想愈有道理,雖然心地清淨平等,每個人清淨平等的程度不一樣。我們今天講深度不一樣,廣度不一樣,所以才說小乘的四果四向八個階級,大乘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階級,全都是在清淨心上說的,在平等心上說的。

  朱老居士跟我們講的章太炎這一段故事裡面,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你造作的因,你自己要承受果報,這個果報,諸佛菩薩不能救你,一定要曉得。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地藏菩薩到地獄道裡去度眾生,諸位要曉得,度哪一類的眾生?度緣成熟的眾生,地獄難度。也就是說,地獄裡頭那些人充滿瞋恚心、報復心,那是非常的強烈,菩薩就勸他放下、勸他發慈悲心,他能接受嗎?所以能接受的很少,不像人間這麼普遍。六道裡面,佛菩薩勸人回頭的話是以人道最方便,人道最容易覺悟,也就是最容易接受佛菩薩的善言勸告。天道樂多苦少,他享受慣了,你拿這些話去勸他,他聽不進去,叫富貴學道難。三惡道太苦,瞋恚、嫉妒、報復的心太強,你勸他這個,他也不能接受,他也不能相信。這不是佛的能力、智慧不夠,是他們不肯接納。六道裡頭,為什麼成佛都示現在人道成佛,而不在其他的五道?人道是苦多樂少,容易覺悟,容易聽從佛菩薩的教誨。這個是老居士給我們說這個故事裡面含的很深的意思。

  在那個時候,畢竟朱老居士還是年輕,老岳丈學佛,老岳丈親身經歷這些事情講給他聽,他把它當故事聽,沒有相信,他還是不相信佛法,聽故事聽得好玩。所以經歷這些事情,他都把它當故事。他告訴我他怎麼學佛的,他是真正自己見到了,他的學佛因緣告訴我。抗戰時期,他主管四川、西康兩省的稅務,他是學財經的,勝利以後,他做過浙江省的財政廳長。他說有一天,在重慶,那時候首都在重慶,晚上也是打麻將,玩得太晚,大概二、三點鐘才散掉,這才回家。那個時候雖然官做得很大,沒有車,走路回家,一個人走路回家,那個路很長。抗戰時期那個路也不平,那個路燈距離好遠才一盞路燈。那個路燈的電燈泡多少燭光?大概二十燭光,所以看到一點影子而已,那個光度都不夠。路很長,他告訴我足足要走差不多半個多小時。走到半路,遇到前面有個女人,走在他前面,距離他大概五十步的樣子,不太遠。五十步,像我在此地對那個攝影機,大概就是這樣的距離。但是也沒在意,就一直走,同走一條路,她在前面走,他在後面走。走了十幾分鐘,他忽然想起來,他說現在半夜三更,怎麼會有一個單身女人在外面走?這個念頭一起,他的寒毛直豎,他嚇死了,仔細一看,前面那個人有上身沒有下半身。他嚇死了,絕對不是眼花,而且是跟他在一起走了十幾二十分鐘,很長的時間,絕對不是眼花。

  從這個以後他才相信佛法,他給我說,他說那個鬼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度他的,要不給他這樣見到,他怎麼也不會入佛門。這是講他自己入佛門的因緣,親自看到、親身經歷,證明一點都不假,才啟發他的信心。然後想想從前經歷那些事情,因果報應的事實,愈想愈真實,一點都不假。所以那是教導我們年輕人深信因果,起心動念要特別謹慎。不造惡因,縱然前生有惡的因,也不會有惡報,因為因要緣才會結果。這一生斷惡修善,把惡的緣斷掉,所以雖有惡因,也不會有惡果。多多的積功累德修善,我們把善緣好好的培養,過去生中善的因加上善緣,當然善的果報就現前。

  所以那個老人家對我們的教導,他很會教,使我們對他老人家的教訓,你看四十多年,我們的印象都非常的深刻,得他的利益很大很大。我以後離開職務,他老人家給我介紹認識懺雲法師,認識李炳南老居士,都是他的介紹。所以他跟我學佛關係影響非常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