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0

  《六祖壇經》第八講。

  經文第十三頁,偈頌從「心平何勞持戒」這個地方開始。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偈頌是有四首半。在未講這個偈頌之前,我們先要把前面這個大意略為提一提。前面是六祖大師給我們講的自性佛土,換句話說,什麼叫自性佛、什麼叫自性土,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大師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自性迷就是眾生,自性覺就是佛。我們簡單在這裡列了一個表,慈悲、喜捨、能淨、平直這是覺。慈悲就是觀音、喜捨即是勢至、能淨就是釋迦、平直即是彌陀,這就是佛地,自性覺就是佛地。什麼叫做自性土?後面又說到,「自性外照六根清淨,自性內照三毒即消」,這個三毒是指的貪瞋痴,這三毒就消了,這個就是自性土。從這個表裡頭看,自性佛跟自性土就一目了然。這是六祖為我們指示的,乃是直接指示我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而不是破淨土,也不是提倡不必求生淨土。這些意思我們統統要很正確的理解,不要錯會了意思。我們看今天的經文。

  在今天經文裡面,這個『心平』,「平」是平等,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我在高雄講經的時候,曾經有同修來告訴我,說南部有一些人講《六祖壇經》,說六祖告訴我們的,不必持戒了,也不必念佛了。我說,他是依據什麼講的?他就告訴我,就是依據這個地方的偈子,說心平何必持戒,用不著持戒;行直何用參禪,那用不著參禪了。這是把六祖這個意思完全錯會了。諸位要曉得,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法,無論你學哪一宗、無論學哪一派、無論是修學哪一個法門,沒有說是不持戒的。而祖師在此地強調的是什麼?不是說不要戒律、不用持戒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強調我們不可以死在戒律之下,死在戒律之下就錯誤了。第二句意思也是如此,禪宗的修學離不開參究,怎麼可以說不要參禪了?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參禪不能死在話頭之下,死在話頭之下那就錯誤了。所以我們要曉得祖師說話真正的意思之所在,正如同開經偈裡面所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很要緊的。

  從這一首偈子我們也曉得,持戒的目的就是要達到心平,平就是平等。而我們凡夫的心在一切境界裡面總是起分別執著,換句話說,極不平等,這個不平等是錯誤的。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才能看到萬法一如,生佛不二,這是平等心現前。正如前面我們讀過的,祖師講這個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可見得修行目標就是在證得平等心。在這個地方可以說這幾首偈子是給我們說明的修行要領,這偈子是指示我們修行的要領。此地四首半的偈頌,指示修正身口意三業行為。而此處是專示修自性淨土,也是修理一心不亂,正是上品上生。

  這個偈頌裡面第一首,上面括弧裡的一是第一首,第一首講的「心平」,這是說的道。我們要以我們中國道統上配合來說,可以講他這一首偈是指示我們道、德、仁、義、禮,是說這一樁事情的。心原本就是平靜的,所以心平是戒律之成就,「戒之至者」,我們持戒的功夫達到極處了。可見得不是不要戒律,戒律功德已經圓滿了,這個時候不必斤斤執著在戒相上。理上是如此,可是在事實上?像釋迦牟尼佛,他所示現的還是著重在戒相上,這是什麼原因?這是為了給初學的同學們做一個示範,做一個榜樣。如果說佛都不持戒了,佛叫我們持戒,我們怎麼能夠心服口服?佛已經心地平靜了,已經戒律圓滿了,可是對於戒相還是受持,還是不犯,這種大慈大悲我們一定要了解。『行直』,「行」就是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正直而沒有偏邪,這是德,「禪之真者」,真正的禪德,他的三業行為一定是正直的。孝養是仁,「性之本也」。『上下相憐』,這是義,「義之基也」,義之基礎。第二首偈子裡面講忍、講讓,這是「禮之本也」。底下兩句是講的精進,日新又新,必定能夠超凡入聖。

  我們把這兩首偈大意,諸位在此地看清楚了,我們給諸位來解釋解釋。持戒是六度之一,《法華經》裡面所謂「持戒清潔,如淨明珠」。這個地方是說明戒律的精神原本是防非止惡。假如是在家的同學,就是在家學佛的人,如果心地平等了,實在講不必出家去受三壇大戒,這個意思就講「心平何勞持戒」。在上一次也跟諸位說過,六祖大師的開示主要是為在家同修。「行直何用參禪」,《大智度論》上有幾句話說,「一切禪定攝心」,都叫做三摩地。心要是正直,行為就正直了。我們得要問,這個正直有沒有標準?有的,而且這個標準很多,那就是說有淺深層次不同。此地所說的這是最高的標準,因為六祖大師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乘人,所以這個標準相當之高。此地講的直,一定要見性,心才直。為什麼?明心見性之後,這才沒有妄念;若有妄念,那個心怎麼能叫直?我們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那心就不直了。所以說一定妄念全消了,明心見性了,這個時候心直、言直、行直,無有一法而不直了,這個就是真正的禪定。

  第三句『恩則親養父母』,佛法之能夠在中國發揚光大,我們在前面也曾經提過,那就是說明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孝道上。這與我們中國文化真正是不謀而合,因為我們中國文化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可以說佛法與我們中國固有文化是同一個發源處,就是孝道。說到孝,在儒家的經典裡面也沒有一個一定的說法,我們讀《論語》、讀《孝經》就曉得。為什麼?因為孔夫子講孝是因人而說的,這就可見得孝也是有等級的。最高的等級還是明心見性,唯有見性才是真正的盡孝。為什麼?我們看這一個孝字,中國的文字是很了不起的,這一點諸位要注意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文字都不能跟中國相比,甚至連梵文都比不上。你看這個孝字是會意,六書裡面它是會意,上面一半是老,就是前一輩,底下一半是子,這個意思就是說,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個,不是兩個。

  我們今日常常聽到外國人說老年人跟年輕人當中有所謂代溝,這個一代與一代當中他有一些不能調和的,有界限。這在中國是講不通的,中國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整體,裡面沒有界限。從這個意思去引申,我們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可見得這個字裡面的含義真正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是一個整體。如果從這個意思上來看,就與佛法裡面所講的清淨法身是一個意思。可見得證得了清淨法身才叫真正的盡孝,這個孝道做到最圓滿、最究竟了。這個意思在佛法裡面,經論裡面常常講,特別是《戒經》裡面說。《戒經》裡面要把孝順父母的孝擴大,所謂是孝順諸佛如來、孝順一切眾生。如果盡虛空遍法界,所謂是十法界依正莊嚴,要不是一體的話,這個話就講不通了。這是講到把孝道發揮到極處了,這是大菩薩心目當中的孝道。

  孝在行為上來說就是要順,為什麼?因為順很難,最難的就是順父母。父母的意思兒女一定要順從,不能夠違背。這在佛家、在儒家,可以說他們的觀點、他們的教學、他們的做法,大致上都是相同的。唯有能夠盡孝,這才能夠養父母。養父母絕不是止於衣食住行的養。衣食住行之養這是物質上的養,這個在孝養裡面是屬於下一等的;中等的所謂是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要順父母的心;最高尚的養,這個孝養要養父母之志。哪一個父母不希望他的兒女成為聖賢君子,為這個世間大眾之所尊敬?我們中國俗話說,榮宗耀祖,光大門楣,這是父母對於兒女的期望。兒女要是真正能夠做到,這是養父母之志,這是世間法。如果懂得佛法,是一個學佛的父母,他對於兒女的期望,必定是希望兒女能夠成佛、成菩薩,能夠普度眾生。兒女要能夠真正做到,修行成佛作祖,弘法利生,那這是父母的願望達到了,這才叫真正的孝養。

  所以我們看到這幾個字不要誤會,不要錯解了意思,「我的心,我心現在很平」,哪有那麼簡單?沒有那麼簡單的。《金剛經》裡面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什麼?你心裡面有四相,你就不平了。我們問問我們心裡頭有沒有四相?如果有四相,那還老老實實的持戒去,不能說我可以不必持戒,那是太狂妄了,那是曲解了祖師的意思。我們沒有見性,我們的心行不直,那還得要參究、還得要念佛,每一天的功課決定不能夠缺少。我們要報恩,沒有成佛作祖,沒有明心見性,不能普度眾生,我們這個報恩的事情沒有做得圓滿。不是說我們賺了錢,蓋了好房子,讓父母住得很舒服,這就很孝順了。剛才講了這是第三等的孝順。我們要從第三等提升到第二等,從第二等提升到第一等,真正的孝順,這叫盡大孝。

  第四句講『義』,「義」是什麼?義是義務,我們俗話講的義務。義務是沒有報酬的,換句話說,應當做的。如范仲淹先生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上下相憐」的意思。我們孝養自己的父母,看到與我們父母年齡相彷彿的,我們就視同自己父母一樣的盡孝養之道,這是對上;我們愛護自己的子女,教養自己的子女,看到別的小孩如我們子女相彷彿的,我們也應該以自己子女一樣的心情去對待他、去教導他,這個叫盡義,這是大義。諸佛如來、祖師菩薩之所以教化一切眾生無有疲厭,實在講就是建立在大義的基礎上。這個是沒有一絲毫期望著我對你好,你將來怎麼報答我,沒有。如果有期望他將來如何來報答我們,這就不是義務,為什麼?這裡頭有條件的。義裡面沒有條件,我們中國世間所謂是江湖上講義氣,義就是盡道義,不要人報酬的。這是第一首偈的意思。第二首裡面講: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這兩句,剛才說了,這是禮之本。禮是講什麼?講敬。十大願王裡面第一條,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禮敬諸佛。諸位想想,如果要有爭,敬就沒有了,縱然有講理,那個理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心不平,心裡面沒有敬,那是表面上做一個虛偽的外表,那不是真正禮敬。『忍』是什麼?在逆緣裡面,逆境裡面,你要能夠忍受得了,要能夠忍。「忍」所謂是「不報無道」,別人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有得罪我的地方,一笑了之,不與他計較,所謂是以德報怨,這個是能忍。六波羅蜜裡面忍辱擺在第三位。忍辱它的功德能夠破瞋恚的煩惱。諸位曉得,貪瞋痴煩惱不容易斷,從哪裡開始?從能夠忍,才能夠斷瞋恚的煩惱;能夠讓,能夠斷慳貪的煩惱。可見得這兩句就是教給我們斷貪瞋的下手,要從這個地方下手。所以我們能讓,與任何人相處就一團和氣了,『尊卑和睦』。和合這個就叫做僧團,這個是諸佛菩薩龍天所敬的、所尊重的。能忍就是暴惡眾生與我們相處的時候,他也沒話說了,為什麼?我們能忍。底下兩句這是講精進。我們曉得,佛法裡面講的善根只是講精進,世間法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前面所說的就是無貪、無瞋、無痴,再加上精進,這就是大乘菩薩善根具足。

  【若能鑽木出火。】

  這個『鑽木出火』是說明功夫不間斷。古人鑽木取火,如果他要間斷了,這個火就不能出來了,所以必須要不斷加速度的去鑽,火才能出來。這就是講我們的功夫要精進,不斷的去精進,日新又新,才能夠生出智慧之火。這個地方的鑽木是說什麼?就是修道德仁義禮,就是修這個。就是不間斷的去修心平、行直、孝養、義、禮、忍讓,這是不可以間斷的。這樣修行,煩惱才能夠斷,智慧才能夠透出來,「出火」就是智慧開了。

  【淤泥定生紅蓮。】

  『淤泥』是代表凡夫,『紅蓮』是代表佛菩薩,這句話的意思是超凡入聖,我們從凡夫地就成佛了、成菩薩了。這就把修學的綱領給我們說出來了。第三偈是教給我們修學懺除業障。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這兩句世間常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忠言』都是教我們走正路的,往往是不順我們的心意,凡夫的心意是邪見、邪行。「忠言」就是佛菩薩聖人的教訓,糾正我們錯誤的見解、糾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往往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可是要曉得,那是真正的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我們要求智慧,求智慧要從改過去修起。如果不能夠改過,智慧從哪裡生起?要曉得,佛在一切大經大論裡面都告訴我們,我們的本覺,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從來不失的,沒有迷失過。所以佛在《華嚴》、《圓覺》上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諸位要記住,如果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本有智慧要真正喪失掉的話,佛這一句話就講不通。如《大乘起信論》裡面說,他把水比作我們的心性,把風比作無明,心性隨著無明風動,水失去了平靜的相,相好像是見不到了,見不到這個平靜的相,可是水的濕性並沒有喪失,平靜的時候濕的,起了波浪還是濕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的淨圓覺心,我們的清淨智慧,並沒有失掉,而是無明風動的時候,我們自己無法覺察自己的真性、般若、解脫依然存在,不過就是如此而已。因此我們要能夠明白的見到我們法身般若解脫,那就要靠改過。

  所以講到了懺悔,絕不是說我們自己犯了罪過,到佛菩薩面前燒幾支香,供一點香花水果,在那裡禱告禱告,「佛,你免了我的罪,你原諒我,我做錯了」,這樣罪業就消除了。給諸位說,這是沒有用處的,這是消滅不了的。消除罪業最低限度自己要覺悟,這是過失,這個錯了,錯了以後怎麼樣?我以後再不犯這個錯過了。孔夫子所謂的不貳過,過失有一次,沒有第二次同樣的過失,這叫改過。改過就是佛法裡面懺除業障。真正徹底的懺悔,那就是修清淨心。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所有的業障,不但是你這一生所造的,無量劫以來所造的這些業障,全都化成智慧了。為什麼?因為煩惱業障跟菩提是同體、是不二,所謂是煩惱即菩提,這就是化成智慧了。這個叫真正懺悔,佛法裡面叫做理懺,就是理論上的懺悔,道理上的真正懺悔。

  【護短心內非賢。】

  這個『護短』是自己有過失,所謂是文飾自己的過失,唯恐別人知道,要把自己的過失隱藏。別人如果說你的過失,你還要強詞奪理的辯白。這是錯誤的,這個不是賢君子的修學。所以在佛法裡面有所謂發露懺悔,而在自恣法會裡面,容許別人指陳,我自己有過失,自己不曉得,希望別人告訴我們,希望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我們自己聽了別人的指責,必須要抱著「有則改之」,如果人家見到是真實的事相,的確我是有這個過失,我從此要改過;「無則嘉勉」,別人所說的,我們自己確實沒有這個過失,我們也要勉勵自己,以後不可以犯這個過失,這是真正發心修懺除業障的法門。第四首偈是講「六度齊修」。

  【日用常行饒益。】

  『日用』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用」是什麼?我們的用心、起心動念。不起心則已、不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要求著如何叫一切眾生得到最豐饒的利益,可不是得一點小便宜,得最豐富這樣的利益。這個是佛菩薩的存心,念念之間功德圓滿,這一定要曉得。如果我們能夠存這個心,常常能夠把這一句記在心裡,那我們跟佛菩薩的心就是一樣的,圓滿的功德心。我們得要問了,好,你有圓滿的功德心,是不是有圓滿的功德行?給諸位說,也是圓滿的功德行。為什麼?因為心行不二。譬如說,我們今天真正了解到佛法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真正曉得了,這個世間還有許多人不知道,我們要把這個佛法的真實功德利益,這些好處,介紹給別人,我們有這個心,這個是最大的利益,對一切眾生來講。我們念念是這個心,行行是這一樁事,饒益眾生,與佛菩薩的心行沒有兩樣。

  可是眾生願不願意接受?這就是眾生福德因緣。如果眾生因緣不成熟,我們在事相上來看,這是不圓滿的,這是有欠缺的。這種欠缺不是佛菩薩心行上的欠缺,而是眾生福德因緣上的欠缺,與佛菩薩、與大修行人並無交涉,這一點我們要曉得。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與十方諸佛菩薩一樣修念念圓滿功德。譬如說,我們很樂意將甚深難聞的佛法介紹給我們這個世間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可是諸位要曉得,我們確實具有這個心,也確實有這個行為,這就是『日用常行饒益』。但是眾生必須要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才能成就。所謂善根就是指,他喜歡佛法,他一聽就能夠理解,理解之後他就能夠相信,深信不疑,這是他的善根。什麼叫福德?福德是說他有福,他理解了、相信了,他就能夠依教奉行,這是他有福。他依教去修行,精進不退轉,而且能夠自行化他,不但自己修學,也能夠發心把佛法介紹給別人,這是他有福。只要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緣決定是有的。那就是諸佛菩薩必定來給他做增上緣,就是來幫助他,完成他的心願,也就是幫助他圓滿「日用常行饒益」的心願。

  這一句也不外乎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是我們要曉得,這個四願實際上只有一願,這一願就是饒益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後面的三願都是為了完成這一個大願。因為你要度一切眾生,首先要度自己,你自己要不能度,你有什麼本事度眾生?你要修成本事度眾生,首先你要斷煩惱、要破無明。因為你無明煩惱不斷,你自己不能見道,你雖然有願,那個願是空的,所以必須要斷煩惱。煩惱斷盡了,還得要開智慧,開智慧你得要學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能夠通達無礙,這樣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雖然一切法門都通達了,如果我們造詣要不深,要沒有達到極處,那麼在我們度眾生還會發生障礙,必須要成佛道。成佛道就是智慧達到究竟圓滿,這樣度一切眾生才沒有障礙。可見得這四願,後面三願是為完成第一願而發的。由此可知,四弘誓願就是此地一句話統統都包含了,「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這句話要注意到,因為有很多人不明瞭,自己發了財了,到寺廟去布施錢財,這樣就可以成就道業了嗎?這樣就是功德了嗎?這是錯了。像前面我們所讀到的,梁武帝施錢、供僧,造寺供僧,達摩祖師說他並無功德。這一句話我們也要把它好好的記住。成就圓滿的佛道不是單單靠施錢就能夠辦得到了。而施錢的目的是要破除自己的慳貪煩惱,這個就是對的。施錢的功效一定要講求饒益眾生,就是我們這個錢用出去了,要對眾生產生最大的利益,這個錢用得很值得,這個錢我們一定要用。所以這個世間,我常說賺錢容易用錢難。賺錢是你的福報,用錢是你的智慧。因為有智慧的人,一個錢會產生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會用錢的人。

  我在剛剛學佛,或者在沒有學佛之前,我不會賺錢,但是我很會用錢。我在公家機關服務,薪水雖然不多,我這個錢怎麼用法?那個時候我把這些錢都買書了。買書,這個書我可以自己念,我念完之後又可以送給別人念,這個錢就花得很值得,自己得了利益,又能夠幫助別人。到我出家的時候,我把我所有的藏書都送給圖書館,讓大家去看,讓大家都能夠得到利益。這是用錢舉出一個例子來說,就是我們自己得到好處,還能叫別人得好處。如果我們這個錢自己拿去吃掉了,自己得了好處了,別人得不到好處。或者吃多了,把自己吃出毛病來,肚子吃壞了,那反而得到壞處,得不到好處。所以這個用錢的確是智慧,賺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

  譬如說,我們今天利用這種方式來幫助一切希望學佛的同學們,這個錢用得是值得的。自己雖然沒有什麼受用,可是都是為了別人受用了。不像買書,買書我們自己真看了,自己真得到受用了,自利利他。我們今天把它變成錄影帶,提供給大家,這是完全利他,這個用錢的確是符合六祖此地的教訓,「常行饒益」。這是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我們應當把這個道理、這種行持來推廣。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這兩句開示也非常重要。這兩句就是佛門裡面常講「回頭是岸」,這個話的意思很深長。『菩提』是大覺,禪家所謂是大徹大悟,成佛作祖,這個事情是在你自己心裡面,而不在外面。如果你要是向外去求道,心外求法,無有是處。外頭沒有,要到外面去求,求這些玄妙之理,這是錯誤的。外面那些玄妙之理,給諸位說,那是障道因緣,為什麼?造成你自己的所知障,附帶的也增長了你的煩惱障,這是錯誤的。真正學道人是從自己清淨心修,而不是向外求。末後這兩句是結勸,勸勉我們。

  【聽說。】

  『聽』是我們來聽,『說』就是六祖在此地給我們講的這些開示。我們聽了六祖大師這樣寶貴的開示、稀有的開示,應當要:

  【依此修行。】

  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正我們以往錯誤的行為,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這些行為我們把它修正過來。後面這一句講果報,修因後頭就是結果。

  【天堂只在目前。】

  這句是比喻的話,『天堂』就在眼前。這幾句我們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做一個總結,第三首偈是指示修懺除業障,指點我們;第四首,這是講六度齊修,回頭是岸;末後兩句,就是先自行化他,次一句這是講果報自然不虛,就是講「天堂只在目前」。這一部經乃是中華文化之瑰寶,凡是中國人,黃帝子孫,應當要發心弘布光大,普利一切。這個也就是我們修學的一點心願,在佛法稱之為迴向,我們有這個心就是迴向。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這幾句經文諸位仔細看看,就像一般經文裡面所講的流通分。這是祖師把偈頌說完之後,又告訴大家,叫著大家說,『善知識』,諸位善知識。『總須』,這兩個字很要緊,「總」是總而言之,「須」是必須;換句話說,非此不可,必須依照這個偈子來修行。這個偈子實在講是給我們講了七樁事情。第一個是心平,就是平等心;第二個是行直,我們的行為要正直;第三個是講恩孝,報恩孝養父母;第四個就是義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五是克讓,克服自己的慳貪,處處要能讓別人,要禮讓;第六就是忍惡,一切逆緣、逆境我們都要能夠忍受;第七就是改過。這七樁事是成就功德,求生淨土的正因,所以祖師講「總須依偈修行」。

  修行的結果則是『見取自性』,這個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直成佛道』,直截了當成佛之道,依照這個偈子修就能成佛,就能見性。『法不相待』,前面說過了,佛法是不二法,二就是相待,就是對待之法,佛法裡面沒有對待,不是相待的。到這個地方大師的開示講完了,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可以散會了,『眾人且散』,我們散會了。散會之後,『吾歸曹溪』,我要回到曹溪寶林寺,就是現在的南華寺,六祖大師駐錫之處,也是六祖大師三十七年弘法利生的道場。他要回去,大眾如果還要有疑惑,可以到曹溪來問。可見得祖師非常的慈悲,你們以後有問題隨時到曹溪來問就是了。

  『時』,這個時候,刺史官僚以及在會的善男信女『各得開悟』,每一個人都開悟了。諸位要曉得,這個悟有淺深程度不同,我們把這些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明白了,這也是開悟。譬如說,我們以前對佛法的修學的確不明瞭,現在我們讀了《六祖壇經》我們也開悟了,曉得佛法的修學,這些理論方法,這總算是聽說了。當然有人知道的是常識,有人悟得比較深,有人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奉行,有的人雖然明白了,現在目前還做不到。所以說總而言之都有悟處。『信受奉行』這四個字是大師勉勵大家的話,你們既然是悟到了,明白這個理論與方法了,應當要相信,不要懷疑,應當從今之後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做,這才有真正的利益。這是第二章到這個地方講完了。我們從文字上來看就曉得,這兩章乃是六祖大師在大梵寺一會所說的。頭一天講了一個完整的開示,第二天答覆刺史與大眾的疑問。法會完了之後他老人家就回去了,就回到曹溪去了。下面是「定慧一體」,第三章。

  【定慧一體第三】

  自從這一章以下,它的性質跟前面兩章就不相同了。前面兩章是大師一天的開示,第一章是一天的開示,第二章是第二天的開示,都是一天所說的,是一個完整的記錄。自此章以下,乃是大師一生所說的法要,由門人,就是他的學生們,編集分類寫成者也。這就是要曉得,這不是一次所說的了,而是大師三十七年所說的,學生把它分門別類編在一起,定了一個題目。從此以下都是這個性質。

  這一章這是講『定慧一體』,也是六祖大師在一生當中最重要的開示,換句話說,也是修學重點的所在。「定」是講禪定,禪定是寂而常照,這是體;「慧」就是般若,般若是照而常寂,這是用。平常我們講三學是戒定慧,這戒定慧三學在此地我們有一個簡單的解釋。所謂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說的戒。定是「六根涉境,不隨緣轉」,緣就是境界,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塵的境界,能夠不隨外境所轉,這就是定,就是禪定。慧是講「心境俱空」,就是對於六根、六境的真相徹底明瞭。像《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對於內根、外境俱不執著,都能夠放下。正像六祖前面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就是心境俱空的境界。心境俱空它起作用就能照了一切法,一切萬法無不明瞭通達,這就是所謂「照了一切」,這是真正的智慧。戒定慧三學是一體的。請看經文:

  【師示眾云。】

  這個就不一定是哪天的了,剛才說過這是大師一代時教記錄下來。

  【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這個法門就是如來釋迦牟尼佛傳授給迦葉,由迦葉尊者代代相傳,經過二十八傳到達摩祖師,達摩到中國來又六傳到惠能大師,這是我們講的師承,祖祖相傳的這個法門。說『我此法門』,這是我們從承傳上來講,說明「我此法門」。如果要從廣義上來說,這個我此法門就是指大乘佛法,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或者是祖祖相傳的禪宗,統統都是以『定慧』為根本,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小乘佛法的根本是在禪定,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定慧一體、定慧等持。這個到後面我們都能夠看得到的,這是特別提出來,因為你要不曉得這個根本,那你就無法修學。所以告訴我們:

  【大眾勿迷。】

  你們千萬不要迷惑,不要搞錯了。

  【言定慧別。】

  那就錯了。『定慧別』是什麼?「定」不是慧,「慧」不是定,定慧是兩樁事情,那就錯了。為什麼?事實的真相乃是: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定慧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大師在此地說得很清楚,說定是慧之體,慧是定的作用,體與用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我們舉個比喻,好比這個鏡子,這個鏡子的本身是定,它是體,它的作用是它能夠照,它有光,它的光能照見一切,那就是它的作用。體不離開用,用不離開體。如果把它分成兩樁事情,那兩個都沒有了,鏡也沒有了,照也沒有了。你曉得一樁事情,這有照有體,所以是有體有用。因此是:

  【即慧之時定在慧。】

  就是它起作用,它在照見一切萬法的時候,定就在裡面。沒有說是起作用的時候定沒有了,沒有這個道理。

  【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這個『義』就是義理,我們講道理,你要曉得這個道理,這就叫做『定慧等學』。「等」是平等,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這個意思我們要來說說。佛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特別是《楞嚴經》裡面「十番顯見」的一段經文,見性是體,見性是自性本定,我們到後面還要講到,見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所以它是常住真心,它從來就沒有動搖過。起不起作用?起作用,照見萬法。我們睜著眼睛,它起作用;我們閉了眼睛,它還起作用。所以它是常住的,它沒有生滅。不像眼識,眼識必須我們要張開眼睛它才起作用,閉上眼睛眼識就沒有了,不起作用了。所以眼識是九緣生,要有九個條件眼識才生,少一個條件眼識都不生。見性不需要任何條件,它是常住不滅的。見性就是本定,照見就是它的慧用,就是智慧、就是作用。

  所以當起作用的時候,我們照見一切萬法的時候,我們的自性本定就在照見之中,而照見就在自性本定之中,一而二,二而一,是不能分開的。此地祖師教給我們「定慧等學」,實在上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給我們的「捨識用根」。捨識是什麼?捨識就是捨八識五十一心所,用根就是用六根根性。為什麼?因為你要用六根根性就是定慧等學。可見得六祖所講的禪宗法門是如此,教下的經典也不例外,這是我剛才講了,一切大乘經統統是以定慧為本,道理就在此地。底下這是祖師勉勵這些學者、學生。

  【諸學道人。】

  只要你發心修學佛道的都包括在裡面,特別是發心修學大乘佛法的人。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

  不可以有這個見解。剛才我們講戒定慧三學,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是有先後次第。有先後次第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的,真實說是沒有次第的。戒就是解脫,定就是法身,慧就是般若,法身、般若、解脫是一體的,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先後次第,這才是正知正見。所以說千萬不要以為有先後差別,有先後差別,那變成三樁事情了,不是一了。前面說過佛法是不二法,哪裡會有三法?有三法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自始至終就是一法。

  【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你看不是一法了,你要講先定後慧,或者先慧後定,這都是二法,這都是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這就是講修行人見解上的錯誤。所以縱然他是發心苦修,是一番好心,可是怎麼樣?他得不到結果,他得不到成就。像這樣的人,確實有這樣的人在。可是我們學道的人要記住,別人是這樣搞法,與我們自己不相關,要緊的是要問問我們自己,修學有沒有犯錯。他人犯錯不必去理會他,為什麼?前面曾經說過了,別人犯了錯了,我們看出來了,我們能不能為他改正?這要看緣分了,什麼緣分?他能不能接受。他要不護短,要肯接受,那我們必須要說出來,指出他一條正確的方向。如果碰到一個護短的人,不肯認錯的人,那我們只好點點頭笑笑,「很好、很好」,就算了,隨他去修去了,以免麻煩。為什麼?這護短的人,你要說出來他的過失,他會記恨在心,他一輩子他都恨你,這又何苦?所以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不要跟人家結冤仇。可是真正能改過,能夠接受別人批評的人,給諸位說,不多,太少太少了。這是我們自己要有智慧要能夠辨別。

  我曾經有過這麼一次,聽一位法師講演,講完之後,這個法師下台之後走到我面前來,我們也很熟悉,也算是老朋友。他非常的謙虛,跟我握握手,請我對他這個講演指教指教,哪些地方有不太妥當的地方。我看到他言詞很誠懇,而且又是老朋友,很久沒見面了,他也知道我講台經驗比他豐富。我剛剛要開口,我說,「我是有一點意見,可以貢獻給你」,我這幾句話才說,他臉上就紅起來了,我一看這苗頭不對,立刻就轉,恭維他,「很好、很好」,客客氣氣。為什麼?他不能接受。這個就是不能接受,我們決定不可以批評。真正接受,那我們一定要說出來,我們不說出來對不起他。不能接受的時候,我們不可以說出來,說出來結怨,那又何必?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的。至於我們自己修學,我們一定要像祖師所說的,我們天天求改過自新,希望別人不客氣的批評指教,而我們自己的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像唐太宗那種氣度。

  唐太宗做皇帝的時候,喜歡別人批評他的政治,所以說他的人很多。有些說的根本就是不對的,沒有這個事情,別人誤會了,也說。那唐太宗旁邊的近臣就說了,這個人批評根本就是錯誤的,胡說八道,應當把他關起來,治他的罪。唐太宗笑笑,不可以,如果我這樣一做,以後沒有一個人敢在我面前說真話了。可見得唐太宗氣度之大,所以他才有貞觀之治,是我們中國歷代政治上最賢明、最開放的,在我們中國五千年歷史,我們能夠像貞觀之治的可以說找不到。雖然在漢朝有文景,貞觀之後有開元,可是文景與開元畢竟還比不上貞觀,它有它的道理在。他的度量大、他能容人,真正做到了有則改之,無則嘉勉。誤會,他也不責怪人,所以人家敢講話,人人敢批評皇帝,真正了不起,我們在中國歷史上只見到這麼一個人。我們修道的人如果是連唐太宗這種氣度都沒有,那這個道業不能成就。所以說『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這是病,我們必須要戒除。

  【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

  這就是講心行相應。

  【定慧即等。】

  心行是一致的,是無差別的,這個就是等持,等學。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

  這是修行人必須要遵守的。真正修道人有沒有爭論?沒有。需不需要為自己辯護?不需要。別人有毀謗,我們要不要去辯別?用不著。固然也有人說,我們必須要辯別,這個辯別不是為自己的,是為大眾。為什麼?人家毀謗,使大眾對於弘法的善知識信心喪失,必須要辯別是叫大眾對於善知識信心不致於喪失,他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這個話說起來好像是有理,可是我們仔細想想,與其辯別,還不如不辯別的好,就是有爭論不如無爭論的好。為什麼?度眾生不在於一時,何必那麼著急?諸佛菩薩哪一個人不是發圓滿普度眾生的大願?那諸佛菩薩為什麼不著急?因此用不著爭論。一有爭論之心,你這個心就迷了。為了信徒,怕別人信心喪失掉了,可見得你這個心裡頭還是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你還是著相,四相未空,自己毛病還存在,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所以祖師講,『不在於諍』。

  【若諍先後。即同迷人。】

  這不是別的『諍』,就是「先定後慧,先慧後定」,如果在這個法門裡面要有這些爭論,已經迷了。

  【不斷勝負。卻增我法。】

  這『勝負』是心,就是勝負的心還存在,還沒有把它斷掉。這勝負的心要一推廣,就是二邊的心,還有得失的心、還有成敗的心、還有能所的心,為什麼?二心。一個是勝心,贏了,一個輸了,你還有輸贏的心,你還有二心。你要有二心,你就增長我執、法執。

  【不離四相。】

  這是凡夫,不是一個修道的人。這個四相、我法,我在此地簡單的說說。「我」這個意思是執著身心實有,這就是我執。法執,執著諸法是實有,這是法執。經裡面講四相,『不離四相』,就是《金剛經》所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此四相,即是凡夫,是迷不覺,非菩薩也。《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可見得有四相決定不是菩薩,《金剛經》菩薩的標準是要離四相,這個才能稱為菩薩。

  四相的解釋在《金剛經》裡面說得很清楚。簡單的講,我相就是我執,這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有我、有我所有,我所有的財富、我所有的權勢、我所有的一切,這個統統是我相的範圍。有我相,與我對立的那是人相。六祖《金剛經》註解裡面,所謂是有能所心、有知解心,就是有知見、有明瞭的心;沒有得的以為是得了,沒有證得的以為自己證了,這些都是人相;自己以為戒律很清淨,對於那個不持戒的人瞧不起,輕視破戒之人,這統統是屬於人相。眾生相,六祖大師解釋說,如果他心裡面還有希求之心,說得很好聽,就像此地說,口裡頭說善,心裡面不善,口善心惡,這個是屬於眾生相。壽者相,他老人家講,覺的時候好像是開悟,但是他依然是見到境界他又生分別執著,還希望求得一切的福報,求得一切的利養,這個是屬於壽者相。他的境界完全是凡夫的境界,不是菩薩的境界。這個是六祖大師對於四相簡單的說明。

  由此可知,大經裡面給我們說這四相是病,必須要把它除去。除去這個四相才能夠顯示出真性裡面的清淨四相。如果我們真正明瞭通達自性清淨心中無求無得,像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無求無得,湛然常住,這就是清淨我相,是真我,是諸佛菩薩的真我。如果見到自性本自具足,如六祖所悟時說的話一樣,何期自性具足萬法,這個就是清淨人相。於自心中本無煩惱可斷,這個是清淨的眾生相。自性無變、無異、無生、無滅,這就是清淨的壽者相。清淨四相是諸佛菩薩自性本具的,這是真實的。而我們眾生迷失了清淨的四相,而從虛妄、分別、妄想心中變現不清淨的這個錯誤、虛妄的四種相,這是變成凡夫,迷失了自心,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所以說有這四種相就是凡夫,不是菩薩。下面這一段相當重要,給我們說明修行最高的原則,這是講的一行三昧。

  【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說明『一行三昧』,我們要把「一行」這兩個字要認識清楚。「三昧」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國意思就是正受,翻作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也翻作定,這個是印度梵文的音譯叫三昧。解釋叫專修一行,修習正定,揀別不是邪定。這個一行,我把它分開來介紹。「一」就是一心、就是直心,也就是《觀經》裡面所講的至誠心,特別注意到一心。「行」是行為,就是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涉境不亂。你看淨土裡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一行三昧。所以這個「一行」是清淨行、是慈悲行。就一來看,這是體,行是用;一就是寂,行是照。體用寂照不二,是一不是二,這叫「一行三昧」。平常我們講菩提心,菩提心是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對這三心做一個簡單的註解,直心就是平等定心,深心就是清淨慧心,大悲心就是定慧一行,這是將三心解釋得既簡單也相當的清楚。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就是佛菩薩的心行。

  一行三昧是修學的綱領,經裡面給我們的解釋,一行三昧是定慧一體的修行要領。正確的解釋,於一切處,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行這是講走著,住是講站著,坐著或者是你躺下來睡著的時候,都要『常行一直心』者。這個「一直心」,諸位記住剛才講的三菩提心的註解,就是平等定心、清淨慧心、定慧一行,記住這幾句話。那引證,大師在此地引《維摩經》,就是《淨名經》,『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諸位特別注意「淨土」這兩個字。要是迷失了,這就有過失。所以過誤有兩條,第一是迷著法相,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就是一行三昧,這種解釋同於無情,這是障道的因緣。第二是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這是迷執成顛,相教成錯。

  底下這是講正修。正修裡面有三條,第一是「但行直心,不著一法,道須流通,應用無礙」;第二是「定慧名二,體本同一,心若住法,名為自縛」;第三,「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識心達本,元無差別」。諸位把這個簡單的註解看清楚,下面我們要跟諸位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因為這一段與我們真正用功修行有很大的關係。這都是跟大家講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非常重要。由此可知,大師的主張是在一切處常行一直心,無論什麼所在,我們修什麼?就是修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才是真正的淨土,一心不亂就是道場。所以我們要建立道場,這個建立道場不是說建立一個寺廟,也不是說建立一個講堂,建立什麼?建立直心,建立平等定心,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們的一個大道場,這個道場是不可壞的道場,這個道場是真實的道場。我給同修們說的這個大報恩寺,大報恩寺就是我們的道場。大報恩寺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無不是我們報恩的所在。迴向偈裡面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以我們要有這一點的認識,那就是我們常常行一直心。祖師在此地給我們說:

  【莫心行諂曲。】

  『莫』是不可以,『諂』是諂媚巴結,當然對別人有所希求,才顯得諂媚;『曲』是什麼?不是直心,心裡頭有委曲,彎彎轉轉的,這是有求於人,這個不可以。為什麼?心不直了、不正了。

  【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這是祖師教誡我們,不可以口是心非。口是心非的人不會有成就。真正修行的人只要行直心。身行,諸位要曉得,身口的行為一定是受心意的指揮,心正了,言語、身行自然就正,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心不正,你口身那個正是裝的、那是假的,不是真實的。所以佛祖的教誡都是教我們先心正,而後身口自然就得到正了,先修心!要想心正,於一切法不可以有執著,為什麼?一有執著,心就迷了。有執著,心裡頭就有一物了。本來無一物,哪有執著?所以我們心裡頭有分別執著的時候要提起警覺,古人所謂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曉得我錯誤了,這一警覺,就把一切法不再繼續分別執著妄想。所以分別執著妄想起,沒有關係,不要叫它相續,一起來就有能力把它制止,就有能力把它斷掉,恢復自己清淨常覺的這個心,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心。讓真心永遠現前,時時現前,這才是真正修一行三昧的人,也是念佛人修一心不亂的正確的修學方法,這才能夠真正取西方淨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