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三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3

  《六祖壇經》第十一講。

  經文第十七頁倒數第三行,第三句: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這一章最後的一段,大師給我們開示一體三身自性佛。前面已經說過三皈的意義,這一段經文是相當的重要,三皈既然說完了,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果地上的境界。『既歸依自三寶竟』。

  【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這個『志心』也就是佛常常在大經裡面囑咐我們要諦聽是一樣的意思,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諦聽的意思,也就是每一個人要留意、要用心的聽。底下這是祖師給我們開示什麼叫『一體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這種因緣實在是太難得了,因為證三身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沒有想到我們在因地,而且是因地初學的階段,祖師就為我們指出自性三身佛,這是何等的難得。叫我們大家『自悟自性』,實在講這就是成佛的境界。

  【總隨我道。】

  隨著祖師的言教,我們要契入這個境界。

  【於自色身。】

  這個『色身』就是我們父母所生的肉身。

  【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

  這是祖師教給我們皈依自性三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

  這幾句話的確是打開了我們的茅塞,使我們自己恍然大悟,我們雖然在煩惱火宅之中,並沒有失去自性三身。這一樁事情果真明白了,肯定了,清淨信心就現前。憑著清淨的信心,堅定的相信自己,依照這樣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成就的。不但祖師在此地說三身佛是我們自性清淨心中本有,佛在一切大經大論裡面都是這樣指示我們。只因為我們自己心迷,所以無法見性,這就是我們自己發生了障礙。這個障礙在一般說來有兩種,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執與法執,有了這兩種執著,無明、妄想,所以我們不能夠見性。

  【外覓三身如來。】

  這是邪見,身外求法,以為我們自己身心之外還有三身佛為我們所依靠、為我們所皈依的,那就錯了。

  【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因為你有邪見,你迷失了自己,向心外去求法,你對於你自性當中的三身佛就迷失了,你見不到了。

  【汝等聽說。】

  這一句是特別提醒聽眾的注意,你們大眾好好的聽我來說,就是這個意思。

  【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

  這就是叫我們個個見性、個個證果。

  【此三身佛。】

  就是指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我們曉得,大經裡面諸佛如來都具足三身,所以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哪裡曉得我們自己每一個人本來就具足這個三身。我們看六祖大師怎麼給我們開示,說『此三身佛』:

  【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可見得向外去求是錯誤的,向內去悟這是正確的。

  【何名清淨法身。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

  什麼叫做『清淨法身』?世間人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一切萬法無不從自性而生。所以祖師在黃梅開悟的時候,他自己不期然的就說出來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意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都是祖師在前面說過,我們已經讀過的。

  【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可見得一切善惡因果無不是從自性當中生的。

  【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

  這兩句是形容自性清淨,能生萬法。

  【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

  這就是比喻眾生無始劫來是一念不覺而起無明,把自己清淨法身蓋覆住了。是不是真的蓋住了?不是的。為什麼?『上明下暗』,並不是真正的蓋住,而只是我們現前迷失了,現前這一念不覺,迷失了。

  【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此地講的『風』是把無明吹散了,這是般若之風。智慧一現前,障礙的浮雲就散失了,青天白日又現前了,這是以青天白日代表我們的自性。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

  這是說明我們為什麼迷失了自性,追究其根本原因是對於外面境界執著了,著相了。執著內六根、外六塵,以為這個東西是實有的,這是很大的錯誤,這樣就被無明煩惱障礙了自性。

  【若遇善知識。】

  『善知識』是指有修有證的這些人,有修有證者是真正的善知識,我們要是遇到這樣的人。

  【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

  這就是見道、見性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善知識對我們只是做增上緣而已,他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破,我們一聽了就覺悟了,知道過去所發生的錯誤。所以說『聞真正法』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因緣。若不「聞真正法」,迷妄很難除去。底下說:

  【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由此可知,清淨法身並沒有失掉,只是被二執、二障障礙了。雖障礙,並沒有失掉,只要我們破二執、離二障,眼前的境界就是自性清淨法身,與十方如來所證的無二無別。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這是說明皈依真佛不是皈依我們身心外面的釋迦牟尼佛,不是皈依我們身心外面的阿彌陀佛,而是皈依我們自性當中的釋迦、彌陀,這叫真皈依,這叫皈依真佛。這些意思前面也都說過。釋迦是能仁、寂默,阿彌陀是無量覺。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之中覺而不迷就是皈依阿彌陀。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皈依無量覺。這個叫皈依真佛。怎麼皈依法?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教給我們下手之處。

  【自歸依者。】

  這是自性真正皈依。

  【除卻自性中不善心。】

  這一句是總說。在境界當中起心動念都不善,不知道向自性求,而向心外去求佛覓祖,這都是不善心。底下給我們舉幾個例子。

  【嫉妒心。】

  這是本性裡面沒有的。這個『嫉妒』是從哪裡來的?從妄心裡面。迷心裡面才有「嫉妒」,覺心裡面沒有嫉妒。如果我們在二六時中,嫉妒心一生起來,自己馬上就覺悟,我又迷了。為什麼?覺心裡面沒有嫉妒,迷心裡頭才有,這就是自己迷了。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念就是迷的這個念頭,「只怕覺遲」,一覺就不再迷了,回頭是岸,就又皈依到自性佛,又皈依到無量覺了,這叫皈依真佛。最怕的就是嫉妒心起了,起了不曉得回來,而這個嫉妒心是念念增長,愈迷愈深,這就是隨迷而去了,迷而不覺,這個就是自己錯了。這樣下去,如何能明心見性?

  【憍慢心。】

  貢高我慢,這個也是不善心。驕慢是大煩惱,嫉妒是從貪心裡面起來的,驕慢是從瞋恚裡面起來的,這是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佛法裡常講俱生煩惱,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麼?前生的習氣。不但佛法對於這個事情了解得很透徹,就是儒家對這個問題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禮記》裡面就教給我們「傲不可長」,傲就是驕慢。驕慢的心是人人都有,縱然是貧賤到極處了,像要飯的,這是貧賤之極了,他有沒有驕慢心?你注意去觀察觀察,他還是有驕慢心。他在路邊要飯,看到那個有錢的人走過,他還會哼一聲,「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有幾個臭銅錢而已」;換句話說,他好像還不比別人差。可見得傲慢的心是人皆有之。儒家只講人天,所以這煩惱他不叫人斷,但是要叫人止住在某一個境界裡,不可以再增長了。佛法是超世法,目的在明心見性,你要明心見性,這種不善的心一定要把它斷得乾乾淨淨,這樣才行。第三:

  【吾我心。】

  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我執。這個執著是很深、很重的,的確是很不容易把它斷掉的,這是我執的煩惱。破了我執,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下面一句:

  【誑妄心。】

  也是從驕慢當中發生的。

  【輕人心。】

  輕視別人,高推自己,這是誑妄、輕他。

  【慢人心。】

  『慢』是對別人有驕慢的態度。

  【邪見心。】

  這個『邪見』也叫做惡見,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五種錯誤的見解,像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貢高心。】

  這個『貢高』就是誇耀,誇耀自己的功德,或者是炫耀自己的學問,這一類都是屬於「貢高」。

  【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

  這是舉這幾個例子說明種種的不善。這些都是不善,自性當中的確沒有這個東西。現在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是過失,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下面大師就教我們要把這些東西除掉。

  【常自見已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這是教給我們如何來皈依。這皈依是一定要常常能夠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說別人的好惡。自己的心像一面明鏡一樣,對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自己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生妄想,這個心是清淨的。那一切是非好惡你明不明瞭?明瞭,既明瞭又不動心。前面跟諸位講過無念的功德,無念無住,要好好的把這幾句記住。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如果我們對於皈依的理論境界要是不曉得,前面跟諸位說過,早晚課誦裡面打個三皈,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將三皈依文詞念念,這就叫皈依,這是錯誤的。真正皈依,六祖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得很清楚,這一段這是講的皈依清淨法身佛。再看底下這一段:

  【何名千百億化身。】

  繼續再看,講這化身菩薩。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

  這是清淨法身。

  【一念思量。名為變化。】

  這就是講的化身。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到的,此地所說的『思量』,不是意識「思量」,但是不得不用這個名詞。此地的思量就是八正道裡面講的正思惟。這是諸佛菩薩在果後,就是證果以後,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隨心應量,循業發現,所以才能夠無處不現身,示現種種色相,為一切眾生做增上緣,這就是講的變化。所以這個念是講的『一念』。「一念」,實在講是無念!

  【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

  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莊嚴,上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下至三途地獄一切罪報的眾生,這些相從哪來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等現」,一念思量等現一切境界,就是《楞嚴》裡面講的「隨心應量,循業發現」,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千百億化身,『自性變化甚多』,可惜的是『迷人』不覺。

  【念念起惡。常行惡道。】

  這是指我們修學的人在行惡行善。

  【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由此可知,我們自己要證得自性化身佛,從哪裡證?就是從一念回光返照,就見到『自性化身』。再看底下這一段: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前面是比喻,譬如說一個岩洞,深山裡面岩洞,從來沒有人進去過,這裡面是黑暗的,千年的黑洞,我們點一盞燈到裡面去,這裡面就照明了,一燈能破千年暗,『燈』比的智慧,『暗』比的無明。無始劫來的無明,我們不要害怕,不要一聽,這無明煩惱是無始劫以來的,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斷得掉?實在講破無始無明太簡單了,智慧一開,無明就斷了,『一智能滅萬年愚』。怎麼個滅法?

  【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

  可見得諸佛菩薩的修學無不是著重在見性。換句話說,凡是能夠幫助我們見性的這是佛法、這是正法,凡是障礙我們見性的,換句話說,增長無明、增長邪見的,這個法就不是正法,邪正要從這個地方去辨別。我們思前想後都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念念圓明』,「圓」是圓滿,「明」是光明。但是諸位要曉得,你要是起念,這個念就有界限、就有範圍,就不圓了,就不圓滿了。不圓滿,那個智慧光明就失掉了。所以此地這個「念念」是前面所講無念之念,無念之念才是「念念圓明,自見本性」。為什麼不要去顧慮這些善惡?善惡雖然不一樣,可是善性與惡性,性是一樣的。善性是佛性、是覺性,惡性還是佛性、還是覺性,我們要去了它的相與作用,從本性上、從性體上來看,簡直是無二無別。『無二之性』,這叫真實性。

  【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這兩句話就說得很透徹了。『實性』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實」是真實而不是虛妄的,「性」是我們的理體,是我們自己,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就是本來面目。在我們現在這個根身上來說,正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六根根性」,這是實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嗅嘗覺知之性就是實性,這是圓滿的,它『不染善惡』。誰染善惡?我們要曉得,善與惡是妄心感染,那就是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在唯識裡面講,善心所與一切善法感應,煩惱心所與一切惡法起感應,它相應。但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是虛妄不是真實的,真實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我們要是能夠見到了這個境界,證得這個境界,這就叫『圓滿報身佛』。這一說來,可見得我們現前就具足三身。我具足三身,你也具足三身,試問問哪個不具足三身?佛菩薩具足三身,他自在明瞭;我們凡夫人人具足三身,是迷惑顛倒不知道自己有三身,這則說之為眾生。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

  這是說自性功德不可思議。『自性起一念惡』,這就是迷,自性迷,這一迷就一切都迷了,所以說是『萬劫善因』都失掉了。『自性起一念善』,這「一念善」是覺,覺的功德也不可思議,這一覺,你這恆沙劫所造的種種惡業一時消滅,就好像前面所講的「一燈能除千年暗」,這一覺能滅恆沙罪惡。

  【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的確這是把三身說得這麼清楚、這樣的明白。底下經文再看:

  【善知識。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

  這幾句與流行的本子,像丁福保《箋註》的本子裡面,字句有一點不相同,我們可以比照來看看,可以對照起來看看。在流行本裡頭是這樣幾句,我覺得他說的也很有道理。第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的中間,「善知識」起,到「自悟自修自性功德」六句,似乎是不如丁氏箋註文字通順。丁本的經文是這樣的,「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這是跟我們這本子句法裡頭有一點不相同。這個經文不一樣,意思是大同小異的,而且在這個裡面也很有深意。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著重『思量』兩個字,在這裡我們也特別給它解釋一下。『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諸位特別要記住,這「思量」不是意識,乃是指智照,智慧的照用。如《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所說,「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上合十方諸佛妙心,同一慈力。下合一切眾生,同一悲仰」。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得成感應道交,而能夠隨類化身的理由。「是知自性三身,皆由智照生」,這個生的意思是說顯明的意思,換句話說,它不顯明的時候它也在。所以說生即無生,無生與生是一樁事情,而不是兩樁事情。如果是兩樁事情,那就不是佛法了。六祖大師前面說過,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生與無生是不二,這個才是真正的無生法。這個是思量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要把它搞清楚。再看底下經文: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

  這再重複前面的話,既重複,他這個意思就是特別的強調。可見得這個皈依是要皈依自性三寶,而不是皈依色相的三寶,為什麼?色相三寶是虛妄的,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是『不言歸依也』。

  【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識』就是認識,換句話說,也就是你見得,也就是你證到了。可見得頓教的教學自始至終它的目標就是叫你『悟自性三身』,叫你悟『自性佛』。「自性佛」,你自己本來就是佛。這個話佛在《華嚴》、《圓覺》裡面都說過,他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大經裡頭說過的。這個才是佛法教學真正的目的,是要我們自己成佛、自己見性。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前面這是以長行來說明理事境界,大師真正是慈悲至極,因為這些道理你要是不能夠牢牢的記住,不能夠徹底通達,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法子修行。換句話說,無法提起觀照的作用,何況所說的這樣簡要,這樣精深的大道理。所以特別再以偈頌重複再說一遍,這個偈子是屬於重頌,一共有二十句。這些偈子我們一定要把它背過,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的功夫。請看經文:

  【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

  可以說大多數學佛的人都是這樣一個態度。

  【只言修福便是道。】

  這是很大的一個錯誤見解,也就是前面所講的邪知邪見。修福不是修道!我們想一想,我們拿六度來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這個裡面沒有般若,這都是修福,不是修道。什麼叫修道?明心見性叫修道。布施,其目的不在明心見性,那就不是修道;持戒,其目的也不在明心見性,那也不叫修道;乃至於禪定,目的不是在見性,都不叫修道,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那只是修福而已。菩薩修六度,度這一字諸位要搞清楚,前面五度是事,是事修,事相;般若是理,是觀照。修布施,三輪體空,不著布施之相,這個布施裡面有般若。布施能夠成就大定,能夠破除我法二執,能夠明心見性,這個布施就是道。如果我們修布施、修持戒,乃至於禪定,我們只求人天福報,那就不是道,那就錯了。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把它辨別得很清楚。底下說:

  【布施供養福無邊。】

  這是在六度裡舉一個例子來說,無論是你修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今天在講席裡面講經說法,這是法布施,這是修的布施,這是修福。所以說布施供養,我這裡法供養、我這裡法布施,這是修很大的福報。如果這裡面沒有智慧觀照的功夫,這個心裡面還起貪瞋痴,我今天修法布施,希望我將來得大福報;我今天修財布施,希望將來能夠發大財,心裡面的貪瞋痴三毒煩惱並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還繼續在增長,這就是:

  【心中三惡元來造。】

  你這『三惡』還在增長,三毒還在增長。諸位要曉得,斷煩惱開智慧,這個叫道;增長煩惱這不是道,這是修世間有漏福報,這是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點都錯不得的。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這是指世間一些邪知見錯誤的見解,以為自己罪造得多,我現在多多的修福,希望修福能夠將功折罪。能夠折得了嗎?給諸位說,折不了。稍稍學佛的同修都曉得,佛門裡面所講的罪惡,這個罪與福是不能夠抵消的。正所謂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種了豆下去了,我不想要這個豆,我希望它能夠結出瓜,我再多下一些瓜籽,結果長出來的,瓜還是瓜、豆還是豆。不會說瓜的籽放多了,豆的種子長出來也變成瓜了,沒有這個道理。由此可知,真正修道人起心動念要謹慎,要曉得罪惡不能抵消。因此念念我們要存善念,不可以有惡念,起一個惡念,阿賴耶識裡面就下了一個惡的種子,這個事情是很麻煩的。

  這福報要是修得很大,可以先享福。到福報盡了,那你罪業的種子就會起現行。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三世怨。就是第一世拼命在修福,他不曉得道理,拼命修福。到來生的時候,福報現前了,他享福了,大富貴人家享福了。他享福的當中,他不知道再修福,於是乎怎麼樣?於是乎有大的福報就造罪業。福報享完了,罪報現前,又墮落了。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裡頭造罪業,第三世受苦報去了,這叫三世怨。因此佛法的教學過程當中,並不勸人刻意的去修福,而常常勸人去求智慧,這裡面是很有道理的。當然佛對菩薩來講,是勸菩薩福慧雙修,這是最好的。菩薩要普度一切眾生,如果沒有福報,縱有智慧,你沒有這個因緣,沒有因緣就不能普度。雖然是有正法,那也是枉然,像這個我們都要明瞭。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這兩句就是前面教給我們無相懺悔的方法。無相懺悔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改過自新,天天能夠見到自己的過失,天天努力去改過,一直到見性,才叫真正的懺悔。底下懺悔的相就說出來了。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這是講忽然你遇到善知識,覺悟到大乘法裡面的真懺悔法門。真懺悔法門,『除邪』,邪知邪見,一切邪知見你都能夠拔除;心行三業都能與自性清淨心相應,就是『行正』,我們思想純正、行為純正,這就無罪了,這是真懺悔。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學道』要注意這一點,要依自性提起觀照的功夫,了達一切諸法實相,心地清淨,不染不著,這就與諸佛菩薩同一類了。

  【吾祖惟傳此頓法。】

  這是大師說明,從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代代所傳的就是這個頓悟法門。

  【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這是講到一體三身自性佛了。佛的真身就叫做『法身』,這個「法身」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體。你要想見得法身,那你就必須要『離諸法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相都不可以執著,心地要清淨,這個『洗』就是清淨,就是心裡頭不能有一絲毫的染著,乾乾淨淨,你就見到法身了。講到一體三身,我們在此地用個表解簡單的把它提示出來,這一段是很重要的。

  上面標出來這是一體,法身是理體,是體。這個報身是用,旁邊我寫了個小字,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報身有智證、有業感。譬如剛才六祖大師告訴我們的,指出我們自己身中的一體三身。在如來與大菩薩地位上,他們這報身是智證的報身;我們現前這個報身,我們有,我們是業感的報身,我們缺乏了智證。就是說我們現在有法身,法身決定不會失的,我們的報身現在只有一半,只有一個業感,沒有智證,因此我們的報身不顯,雖有,自己迷了,不覺。佛與大菩薩,這個報身他是兩者都有,智證、業感不二,所以他有這個身。講到化身也是如此,他受用身,也是有業感與智證。我們現前在凡夫境界裡頭我們只有業感,沒有智證。諸佛菩薩業感、智證兩者具足,所以這是不二的。

  底下我們講迷與悟。悟三身是佛、是菩薩,迷了三身這就叫凡夫。所以凡夫與佛菩薩只有迷悟之分,沒有其他的差別,這三身的體相用無不具足。雖然迷,並沒有失掉,所以迷而沒有失。諸佛菩薩雖然證,證他也沒有多得一點,所謂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就是說這個道理。末後一首偈: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這兩句是勉勵我們,真是苦口婆心要我們現前要努力,一口氣不來,後悔就來不及了。『後念忽絕』就是一口氣不來了,再想修來不及了,這一生結束了。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這五首偈子我們在此地把它做一個總結,說出這五首偈的大意。這個「迷人」,就是開頭的六句,是指的一些人盲修瞎練,就是「迷人修福不修道」,一直到「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這六句都是說的盲修瞎練。「但向心中除罪緣」,這兩句是說明真正消災滅罪的修行方法;「忽悟」兩句,是說明大乘理懺,是真正的懺悔;「學道」這兩句,上面一句是一乘因,下一句是一乘果;「吾祖」這兩句,可以說是祖師西來意;「若欲」兩句,是說明修證一體三身法門;「努力」兩句,剛才說了,是祖師婆心苦切;末後「若悟」兩句,是祖師期望弟子們的真心之話,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

  『誦』是背誦,就是你要把這個東西記住,要能夠背誦;『取』是要取法修行,你要採取道理與方法。

  【依此修行。言下見性。】

  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言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說這偈子的功德。

  【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這是說當時,如果拿現在來說,六祖大師去我們已經一千三百年了,我們如果能夠真正明瞭通達《壇經》裡面的義理,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豈不是如同祖師在我們身邊一樣,有什麼兩樣?

  【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

  假如對於祖師的話不能夠覺悟、不能夠通達、不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縱然你跟祖師兩個對面,像俗話所謂貌合神離,距離得太遠太遠了,不是一個境界。所以說『對面千里』。『何勤遠來』,你們從老遠的地方跑到這裡來參學,何苦來?

  【珍重好去。】

  這『珍重』是囑咐大家一定要依教奉行,自己好好的珍重,你們去吧。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這『一眾』是指全體,與會的全體大眾聽了六祖大師的法語、開示,沒有不開悟的。這個『悟』裡面有小悟、有大悟,當然也有徹悟的。每一個人悟的境界不相同,那就是每一個人自己煩惱習氣厚薄不一樣。煩惱習氣薄的人就悟得深,煩惱習氣厚的人就悟得淺,都開悟了。『歡喜奉行』,聽了之後非常的歡喜,「奉行」是發心依這個理論、方法、教誡去修行、去努力。到這個地方是第五章講完了。下面是第六章:

  【參請機緣第六】

  在這一章裡面一共列舉十三個人,就是「參請機緣」這一章列舉十三人。這十三個人都是六祖大師的入室弟子,換句話說,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人。在這一章裡面,我們可以見到佛家的師承,也是為末法時期事師者的典範。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我們想學佛,我們用什麼態度來事師,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學習?這十三個人是我們的模範,吾人可以見賢思齊之心來讀這一章經。

  『參請機緣』,這個「機」是指的根機,就是善根;「緣」是講勝緣,是福德。這些人有福報,所以才能夠遇到六祖大師,沒有福的人遇不到這樣殊勝的機緣、機會。如果自己善根要不具足,縱然遇到了也是枉然,遇到了也不能開悟。所以機與緣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善根與福德都得要具足,這樣才能夠在一生當中很順利、很快速的就成就了。這個第一位就是無盡藏尼師。

  【師自黃梅得法。】

  這個我們要回憶第一章裡面所說的,就是五祖在黃梅傳授衣缽給能大師的故事。他在黃梅得法之後:

  【回至韶州曹侯村。】

  他回來的路線大致上我們還清楚,前面說過,這是到了『韶州曹侯村』。

  【人無知者。】

  諸位要曉得,這個時候是六祖才二十四歲的時候,他離開了黃梅,避難到曹侯村,到這個地方沒有人認識他,他在這個地方也沒有熟人。

  【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

  『儒士』是一個讀書人,這個人也非常之難得,見到六祖一個人無依無靠,到這邊來了,所以他對待他很好,來接待他,就是對他很照顧。

  【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

  這個『姑』就是他的姑母,劉志略有個姑母出家了,這出家就是比丘尼,她的法名叫無盡藏,就是無盡藏尼師。這一位尼師:

  【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

  這是大乘經之一,在佛教裡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分量是相當之大。她是每一天以《大涅槃經》為功課,專攻《大涅槃經》。六祖大師就有這麼一個機會,他常常聽,她在那裡念,他就在旁邊聽。他一聽,這經裡面的意思他都通達。

  【遂為解說。】

  他就給無盡藏尼師說《大涅槃經》裡面的這些道理。當然這個尼師聽了很歡喜,覺得講得很對。於是乎:

  【尼乃執卷問字。】

  這個『執卷問字』並不是字不認識來問他,不是的。就是拿到《大涅槃經》本來請教他,這個叫「執卷問字」,拿著經本來問他。六祖大師就告訴她:

  【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他說你拿經本來,我為難了,我不認識字,我沒念過書。他說如果經裡面這些義理妳要是有問題,妳儘管來問。這個真正是稀有的事情。這個無盡藏尼師就說了:

  【字尚不識。曷能會義。】

  你『字』都不認識,這個經裡的道理你怎麼會懂?六祖底下這兩句話,我們要把它記住。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

  無盡藏尼師也不是普通人,這是六祖大師他一生當中所度四十三個明心見性的人,無盡藏是第一個得度的。這兩句話很了不起,這個尼師一聽,真正是一驚,『驚異』。於是乎:

  【遍告里中耆德云。】

  他們這個村子裡面年歲大的人,有學問、有道德的,當然那個時候的佛法是相當的普遍,凡是讀書的人幾乎沒有不讀佛經的,對於佛法的道理多多少少都通達一些,在家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她就告訴村子裡面這些老人,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告訴他們。

  【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別看這個年輕人,因為六祖這個時候才二十四歲,也沒有出家,等於說是一個在家居士的身分。他也沒有曝露他的身分,也沒有說他在黃梅得法,也沒有說。所以大家對他很驚奇,他有這樣高的智慧,能夠不認識字而通達大經的義理,能夠說出『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這實在是難能可貴。這是無盡藏比丘尼勸大家,我們對這個人應當要供養他,應當要向他請教。

  【有晉武侯玄孫曹叔良。】

  經過無盡藏比丘尼這樣一宣傳,這個村子裡面都知道有這麼一個高人,很年輕的高人。這個時候,他們這個族裡面有一位長者,武侯玄孫曹叔良,這個武侯是誰?就是三國魏武侯,這個在三國裡面講就是魏太祖,也就是曹操。我們今天這世間人提到曹操,都說曹操不是個好人,這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其實曹操在正史裡面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們看在唐宋的時候,這些文學家對於曹操都相當的尊重,在詩詞、文章裡面我們往往能夠見到。那這就是曹操的後代,叫曹叔良,這個村叫曹侯村,名稱也是從這兒來的。他在晉朝時候他就封侯,所以他所居住的這個村莊大家叫它做曹侯村。這位長者叫曹叔良。

  【及居民。】

  就是這個村子裡面的老百姓。

  【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

  『競』是大家聽了這回事,很快的就跑來了,來看看六祖大師,來看看這個人,到這裡來瞻仰,都來給他行禮,表示歡迎的意思。這個時候寶林古寺,這是在韶州,寶林寺自隋朝的末年,我們曉得這個時候是天下很混亂的時代,唐太宗起兵消滅群雄割據的局面,統一了中國,這就入了唐朝。這是講隋朝末年的時候,經過兵荒馬亂,這個寺廟已經受了很大破壞,說是『已廢』,就是破壞得很嚴重。這個廟是個古廟,是一個有歷史的一個寺院,於是大眾就又發心在原來的地基上重新把這個寺院再建造起來。

  【遂於故基重建梵宇。】

  把這個道場再把它復興起來。

  【延僧居之。俄成寶坊。】

  這個『延』是聘請,這個道場是地方上人出錢出力把它再興建起來,聘請出家人來居住,在這個地方來弘法。沒有多時這個道場就興旺起來了。

  【師住九月餘日。】

  六祖大師在曹侯村住了九個多月。

  【又為惡黨尋逐。】

  這個事情諸位應該記得很清楚,他離開黃梅之後,黃梅那些弟子們不服氣,到處去找他,想把這個衣缽奪回去。他在這個地方隱居了九個多月,這些追趕他的人來了,發現他躲在這個地方。

  【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燒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

  我們想想,這一個爭奪太厲害了。他躲在山裡頭,大家找不到,找不到這些人怎麼樣?放火燒山,把他逼出來。結果他藏在一個石洞裡面,大概這個石洞進口很小,所以他是挨身很勉強擠進去的,藏在這個石洞裡面沒有被燒死。這個地方到現在還有古蹟存在。

  【石於是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

  這個地方還在。

  【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五祖囑咐他,叫他隱居在懷集縣、四會縣,在這個地區可以免難。這個時候想起來,他才再離開曹侯村,到四會縣、到懷集縣那邊,跟獵人隊裡面一十五年。這是在跟獵人隊之前有這麼一段事情,就是度無盡藏比丘尼,是他二十四歲剛剛離開五祖,第一個遇到的因緣。再看第二位,第二位是法海禪師。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

  『一僧』是有一個出家人,他的法名叫『法海』。這個人在六祖弟子當中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位大德。他是韶州曲江人,曹溪寶林寺可以說是他家鄉的道場,機緣特別的殊勝。

  【初參祖師。】

  這就是初次遇到六祖大師的時候,他向大師請教。

  【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

  『垂』是垂此,『指』是指示,『諭』就是開導、就是教訓。他對於『即心即佛』這一句話的意思不明白。大師就給他說: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這四句是六祖答覆他的、開示他的。這四句說明不生不滅的是心,是體用的實相。因為這一段太重要了,這就是法海禪師大徹大悟的所在。『前念不生即心』,這是說心之本體,清淨圓明,本無一物。我在此用個比喻,好比是鏡子,這是一面鏡子,鏡子的體就叫性。『後念不滅即佛』,這是講寂淨光通,作用自在,好比鏡子的光不滅。鏡子之體與鏡子之光也是一不是二。『成一切相即心』,這是說心的作用。經上說「一切唯心造」,就好像鏡子裡面所顯的相一樣,它照在外面的是相。『離一切相即佛』,這是說定慧不二的受用,就是三昧正受,就好像鏡子照外面,了了照見而非染著。鏡子體不染外面的相,鏡子的光也不染外面的境界相。我們自受用不染,化他為他做增上緣,他受用也不染,自他應用皆不二。諸位把這些道理好好的想一想,從我這個比喻裡頭也細心的去揣摩揣摩,你才曉得『即心即佛』這一句話的真實義。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明瞭,就是這四句話也能夠曉得心性,也是我們修行很重要的一個綱領。所以古人常講「用心如鏡」,我們每一天早晚都照鏡子,常常照鏡子,如果你照鏡子的時候,你立刻能夠見到鏡子之體、鏡子之光、鏡子的作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回光返照,這就是真正的修行。我們自性清淨心,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像鏡子體一樣,是清淨的,是寂;我們的智慧光明是常照的,就像鏡子之光一樣,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外面這個境界,內而根身,我們的六根根身,外面六塵境界,這是我們所照的境界相,就好像鏡子裡面照的物像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鏡子染不染?不染,鏡子的體不染、鏡子的光也不染。換句話說,我們的自性理體的確不染一切法、不著一切法。我們自性的應用就像鏡子光一樣,也不染五陰,澄淨。如果我們曉得這個道理,果然能夠用心如鏡,這就是真修行。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天照鏡子的時候就是修行,能夠回光返照,提醒我們的覺悟,能這樣修行,這是真修行。

  所以我們要是能夠懂得祖師意,鏡子就是大善知識,用心如鏡就是佛。所以像鏡子,了了照見而無染著。祖師在此地也就是教給我們,教我們真正修行人,譬如用心,一定要息諸妄緣。前面所講的,一切人我是非這一些妄念都要將它遠離,所以說離一切相就是自性清淨佛。

  【吾若具說。窮劫不盡。】

  『具』是具體的要說出這一個境界,就是說一劫也說不盡。這是希望他能夠在言下開悟。

  【聽吾偈曰。】

  底下有兩首偈子。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這八句我簡單的跟諸位說明。『即心名慧,即佛乃定』,這兩句是說明定慧一體,心佛不二。『定慧等等,意中清淨』,這兩句是說本來無一物,了了見性。『悟此法門,由汝習性』,這兩句指示我們修學的入處。你覺悟,你悟了這個法門,是由於你自己的習性。這個習性就是研習修成的習性,在大經裡面所講的「習種性」,就是這個修學,實在講,一切眾生的修學都有無始劫來的習氣。我們常講某人的根性不相同,譬如說有人的根性容易接近於禪,他接近禪他很容易成就;有些人歡喜文字,他接受文字他很歡喜,他很容易悟入,這就是有過去生中習性不相同。他過去世學《楞嚴》的,他今天一讀《楞嚴經》就開智慧,為什麼?他繼續起來幹,這就是講的習性。由此可知,這習性是相當重要的。習性一定要專一,所以說一門深入才有入處。如果是涉及的法門太廣泛了,用心分散了,換句話就是不容易有入處。

  末後這兩句『用本無生,雙修是正』,前面一句是說體用一如,後面一句是勸我們雙修,就是要定慧等持。後面說的,有定無慧,這是增長無明,這佛法裡叫愚人;有慧無定,這是增長邪見,佛法裡叫狂人。所以佛法中修一定要「定慧等等」,定等於慧,慧等於定,定慧平等,「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這是他聽了之後大徹大悟,這四句就是他的心得報告,他的確是由六祖這個開示而入進去的。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