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五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5

  《六祖壇經》第十三講。

  經文第二十二頁第九行,「自性具三身」這個地方開始。「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上一次我們講到這個地方,這是六祖大師以八句偈開導智通法師。

  三身與四智它的關係,我們從一個表解上簡單的將它表示出來,三身四智。三身是講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大圓鏡智,報身就是平等性智,化身則是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它配八識,大圓鏡就是第八阿賴耶識,迷的時候叫八識,悟了就叫做四智,平等性智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妙觀察就是第六意識,成所作智是前五識。後面說,迷時名八識,悟了名四智。由此可知,八識、四智、三身原本是一體的。所以祖師在此地的意思是講,我們在見聞緣中迷悟都無,這個時候才是頓超佛地。換句話說,如果心中還有迷悟,不管你是有迷或者說是有悟,心裡面有悟,這個悟也是迷。必須要迷悟二頭坐斷,才是真正的覺悟了,也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頓超佛地。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這一段是講到唯識了,在佛法裡面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學科。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

  這是剛才我們在這個表解裡面看得很清楚,三身跟四智、跟八識是一體的,只是在迷悟兩層境界裡面所用的名相不相同,實際上是一樁事。從大師下面的八句偈,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理解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智通禪師提出四智,什麼叫做四智?大師在此地說:

  【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這是特別提醒我們,『四智』與『三身』是一樁事情,決定不能夠分開的。所以我們要悟「四智」,就證「三身」;如果要明瞭三身,那當然四智同時也就明白了。下面這八句偈非常重要。

  【復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這八句偈可以說將佛法裡面的唯識大意說盡了,實實在在是難得。如果不是功夫到家的人,實在講,沒有辦法以這樣簡單的詞句就將唯識學的大意說得這麼樣的清楚。我們就是以唯識宗的祖師來說,我們以玄奘大師來講,這是唯識宗傳法之人,他老人家最著名的就是《八識規矩頌》。《八識規矩頌》裡面一共分為四章,每一章有三首偈,就十二句;換句話,就是四十八句。而六祖大師在此地只用了八句,八句就說得清清楚楚,實在是難得,比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並無遜色之處。由此可知,宗通之後,教一定就通了。禪是所謂宗門,唯識則是教下,六祖大師的確是宗、教皆通;換句話說,無有不通達之處。

  這四智,我們在這裡簡略的給諸位介紹大意,就是四智的大意,四智略釋。『大圓鏡智性清淨』,這是講自性清淨,湛然空寂,圓明不動,這個就是「大圓鏡智」。所以說大圓鏡智是我們的本性,也就是《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本覺,本覺本有。『平等性智心無病』,這是說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愛憎,就是「平等性智」,觀一切法皆悉平等就是「無病」。由此可知,所謂的病是指煩惱而說、指業障而說,一切煩惱業障都是從不平等裡面所發生的。如果我們心在境界上能夠做到一味平等,則一切煩惱業障都不能夠生起,所以說它做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這六根對六塵境界善能分別。這個善能分別就是把這個境界分別得清清楚楚而沒有差錯,能夠正確的辨別,這叫善能。眾生雖然分別,他不善,為什麼?他在這個境界裡面他起執著,他這個分別是虛妄分別,不是正知正見。所以六根對境善能分別,著重在這個善字,就是不起亂想而得自在,這叫做「妙觀察智」。在唯識裡面講這善能分別,就是說它做「了別」。我們凡夫這個分別是用第六意識心,是起亂想的,這個分別就不善。所以了別就是善能分別的意思。第六識、第七識是屬於事識,也就是應用的,所以它歷事涉境,經歷種種之事,涉一切境界,應機接眾,要應付種種根基,要接引大眾。它在應機接眾的時候,要任運自然明了,這裡面不加一點點意思,完全是任運自然一切明了,不假功成,這個叫「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這是成就教化眾生種種的事業,令一切眾生都能夠證入聖道,就是成佛、成菩薩,這個就叫做「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同於圓鏡,這是說明它是大圓鏡智所起的作用。大圓鏡是清淨的,是湛然空寂的,所以前五識的作用它是沒有分別、沒有亂想,實在上講也是湛然寂靜的。

  『五八六七果因轉』,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這是講到八識了,前面在表裡頭跟諸位說過,三身、四智、八識是一體的,所以這個地方是講如何轉識成智。四智的意思明瞭之後,就是它的體性作用我們懂得以後,怎麼樣轉識成智,這是修行人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五八」,「五」是講的前五識,「八」是指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六」是指第六意識,「七」是指第七末那識。前五識,就是眼識,這是對色塵,能夠了別色塵的境界,耳識對聲塵,鼻識對香塵,舌識對味塵,身識對觸塵;意識對法塵,這是講的前面六識。所以說它是涉六塵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末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文就叫做意識。為了與第六意識怕它混亂不容易辨別起見,所以我們在第七依舊用印度梵文的名詞,我們稱它作末那,也把它稱作為意根。它這個關係就很清楚了,末那是意識的根,第六意識就是末那的應用。

  這個後頭阿賴耶也跟諸位說一說。阿賴耶也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無沒識,無沒就是不會失掉的。換句話說,前面前七識是有很粗顯的生滅相,而阿賴耶識,我們看起來好像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永遠存在的,所以叫無沒,這是古譯。玄奘大師將它翻作為藏識,藏就是藏的意思,所以一切善惡業習種子都含藏在這一個識裡面,這個識就好像是大倉庫一樣,十法界的業因統統都藏在這裡面而不會喪失掉。轉識成智,在因地上,就是修行過程當中,我們能夠轉的是第六、第七,所以六、七是因上轉。前五識跟阿賴耶識,因上沒法子轉的,必須證了果了;換句話說,六、七要是轉識成智了,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這兩個是一轉智之後,前五識跟阿賴耶識自然就轉了,所以它叫果地上轉。果上自然轉了,阿賴耶轉為大圓鏡,前五識轉為成所作。這就是「五八六七果因轉」的意思。

  『但用名言無實性』,這個轉識成智只是轉名稱、名詞,其實有沒有轉?其實沒有轉。諸位想想前面三身、四智、八識這個表解,一看就曉得,因為它是一體的。所以迷的時候就叫它做八識,悟的時候叫它做四智。實際上八識跟四智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只是迷悟我們用的名詞不一樣而已,實體並沒有轉,正是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六祖大師在此地這樣開示我們,說『若於轉處不留情』,這就是轉識成智,要緊的就是「不留情」這三個字。「情」是什麼?情就是迷。諸位要曉得,所謂有情就是帶著迷,不留情就是不再迷了。這個意思就是說,一悟以後永不再迷,這叫不留情。不留一絲毫的迷情,這是在轉處不留情,那你很快就成就了。

  『繁興永處那伽定』,「繁」是說我們事情之繁,一天到晚在這個社會上接觸種種境界是相當繁瑣的,「興」就是興起,正是所謂染淨多途,一天到晚有許多事情發生。我們在這一個社會裡面,在這樣的環境,就是佛法裡面講在這種境界裡面,依然能夠如如不動。「那伽定」是大定。「那伽」兩個字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指「龍」或者是「象」。我們看龍與象,牠們生活的生態,好像非常的安然,顯出牠不動、很靜。所以佛經裡面,常常把龍與象比喻常在定的境界裡面。牠是不是在定我們不管牠,但是我們看牠這個形象是一種靜的形象,是一種定的形象。所以經裡面常常拿牠來比喻佛與大菩薩這個定靜,稱之為「那伽定」,所謂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是八句偈的大意。

  在過去,明朝末年,憨山大師,這是明末四大師之一,他的著作叫做《夢遊集》,是一部有相當分量的大書。在第一卷裡面有一篇開示,是有一個居士向他請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正是說到了唯識。憨山大師就舉出六祖這個八句偈來答覆他,給他說明。憨山大師講,六祖這八句偈是把諸佛、祖師所證得的精華全都說出來了。把性、相兩宗的根源用這樣簡潔的言詞一語道破,實在叫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般人都曉得,六祖不認識字,不通達教法,他怎麼能夠說得出來?這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古大德常常講,「一經通,則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達了,一切法門都通達。常言說道,八萬四千法門。由此可知,問題就在乎是不是真正的通達。如果真正的通達,那真是一通一切通。絕不是說我對於某一部經論、某一個法門我通達了,另外一個法門我還沒有學,我還不曉得。如果是在這樣的境界裡,你所研究的這個法門依然沒有通達。

  像印光大師過去對某一個學人所說的情形是一樣的,這個事情是記載在印光大師《永思集》裡面,有一篇文章。這是我很多年前看過的,有這麼一個印象,哪一個人我記不得了,好在這個書流通得很廣泛,諸位自己可以去查。曾經有這麼一個人,寫了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他自己說他參禪很有心得,說他參一千七百則公案,這個就是《五燈會元》,他說其中絕大多數的公案他都參透了,沒有問題了,還有五、六則不甚明瞭。諸位要曉得,一千七百則公案他只剩五、六則還沒有參破,這在我們聽起來很了不起了,所以這個人也相當的自負。哪裡曉得,他這一封信寄給印祖,印祖回答他,那真是潑了一盆涼水。印祖告訴他,一千七百則公案你要果然參破了一則,那麼你完全都通達了。如果一千七百則公案還有一條你沒有參破,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千七百則公案沒有一條你通達的。祖師這回信一答覆,這個人也算相當有善根,他覺悟了,他懺悔了,知道自己的確不通,這回過頭來依印祖的教導,老老實實乖乖的去念佛了。這個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祖師的大德才能夠折服這一些增上慢的學者。這個裡頭說明了一通一切通。

  而憨山大師在此地給我們一個提示,他說佛祖的慧命只有八個字就全都包盡了,這八個字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想一想,憨山大師所講的這個話的確很有道理,是沒錯。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種種法門、無量的方便,的確沒有超過這八個字。講心則是說的體,講識則是講的相與用。這是說的包括了一切法,一切法離不開心、離不開識。所以佛在《華嚴經》裡面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真正明白這八個字了,才徹底了解到一真法界,才曉得佛法真實的大意。所以這兩句話相當重要。因為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心是寂靜的,一切法當然也是寂靜的。因為一切法是唯識所變,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歷歷現前。識變,識的發展是有程序、有次第的,所以我們看這個大自然界萬法的運行它是有秩序的,它是不亂的,這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真正通達心與識,那是一切法無有不通的。

  祖師教人,不但是祖師,諸佛如來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曉得他教學的大主意。我們從祖師八句偈裡面來看,如果要是從三界唯心來說,心是清淨寂滅、湛然常住,那就是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是禪家所說的「開口便錯,動念皆乖」,無有下口之處。悟的時候叫心,迷的時候叫識。由此可知,心與識也是一樁事情。心就是四智,識就是八識。「三界唯心」跟「萬法唯識」實際上是一個意思,一個是從本體上說,一個是從現相上說。本體與現相是一,本體是現相的本體,現相乃是本體的現相,是一而二,二而一,原本就不能夠分家的。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智通禪師聽六祖大師這樣一開示,他就恍然大悟了,悟了三身四智,在禪家講就是明心見性。他說了兩首偈,這也是提出他自己的境界,今天我們來講,可以說就是他的心得報告,說出他自己的境界。

  【三身元我體。】

  法身、報身、化身原本就是我自己的本體,是在我自己體內就具足三身,本體之外沒有三身。這個體也可以講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自體就具足了三身。

  【四智本心明。】

  覺悟的心原來就是『四智』,這個『本』就是本來,跟前面那個「元」是一個意思。「四智」是本來的心開悟了、明白了、不迷了。迷了這叫八識,如果我們換個字樣說叫「八識本心迷」,迷了叫八識!四智是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三身、四智、八識圓融無礙。這個是大徹大悟的人所呈現的境界如是如是。

  【應物任隨形。】

  這個『物』是指一切眾生。他不說人要說「物」,這個意思,「物」包括的範圍大,譬如講九法界的眾生,我們用這個「物」都可以包括了。如果說用人,人不能包括畜生,人也不能包括餓鬼,所以這個範圍就小了;如果用「物」這一個字,那就無所不包了。所以說是一切的動物統統包括在其中,我們人也是動物之一。所以這個字範圍廣大。『應』就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這個「應」是無心去應,『任』,則任運去應,哪裡有感,哪裡就有應。感應是『隨形』,這個「隨形」的意思,就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樣的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形。也像佛在《梵網經》裡面所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個意思就是說,悟入了這個境界之後,可以以無量無邊不同的身分應化在世間,為一切眾生做增上緣,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就是「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這兩句話是講大修行人用功的準則。這兩句話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為什麼?因為它不是我們現在的境界,我們現在還要修。可是見性之後要不要修?要修,但是他那個修行所依的原理以及方法跟我們初學的人完全不一樣。我們初學的人修行著重在事相上修,著重在事相。到這個境界,完全撇開了事相;換句話說,你在事相上已經完全見不到他在修行了,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無功用道、任運起修、稱性起修、全修即性,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反過來再看我們初學的人這種起修,著重在事相上起修,全是叫妄動。這一妄動對初學的人來講是有好處的,為什麼?幫助我們得定,幫助我們開慧。如果我們定慧已經成就了,已經圓滿了,再要著相來起修那就錯了。這一句是講凡夫,凡夫種種執相修學,這是妄動。

  『守住匪真精』,這是講二乘,阿羅漢、辟支佛這一類的人,他內守悠閒,還是法塵分別影事。所以他不見性。這個「真精」就是講的真如本性。那個修學方法是不能見性的。這是講這些阿羅漢、辟支佛,超越三界,已經得第九次第定了,他的定就是在守,就是在內守。佛常常在大經裡面稱他們作墮無為坑,墮是墮落,墮落在無為坑裡面。這個就是內守悠閒的意思,也叫做偏真涅槃,這個真是真空。換句話說,凡夫這是執著有,是病的,是有為,執著在有為上是病;小乘人,這些阿羅漢與辟支佛,執著在無為上,一個執著有為,一個執著無為,只要你有執著就是病。到這個時候見了性了,恍然大悟了,是有為、無為俱不執著,正是所謂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個得大自在。

  【妙旨因師曉。】

  這樣玄妙圓通的真理,我是因為在老師這個地方,有老師的開導,我今天才明白,才恍然大悟。這個『曉』就是悟。

  【終亡染污名。】

  這個『亡』這個字,古音也可以讀「無」,在這個地方應當念作「無」,也當作「無」講,就是『染污』這個名字從此以後沒有了。過去馬祖道一禪師說,「大道不用修,但莫染污」,大師說過這麼兩句話。我們想想,這個道不要修,只要你不染污就行了,什麼叫染污?懂得什麼叫染污,當然你就明瞭什麼叫不染污。我們這個心裡面才有一念,就染污了,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可見得你要有一物就染污了,它本來無一物。換句話說,「但莫染污」就是恢復到本來無一物的境界,那這個道是現成的,還修個什麼?本來無一物是諸佛如來果地上境界,是明心見性大菩薩的境界。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那就叫染污。換句話說,你有生死、你有造作、你有煩惱,這一些統統都叫做染著。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沒有生死、沒有妄念了,這就是不染著。不染著就是道,不染著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佛菩薩。所以悟了以後,染污的名沒有了。換句話說,他是真正的證道了。

  下面這是第五位,智常禪師。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

  這一個處所是在現在的江西省,就是貴谿縣,距離南昌不太遠。他是幼年出家。

  【髫年出家。】

  就是年歲很小。前面我們讀到的法達,法達是七歲出家,也是幼年。

  【志求見性。】

  這一點是非常可貴。我們曉得,出家人多,而出家人當中,一心一意的求明心見性的這種人不多。凡是發心求明心見性,這是真正的出家人,這是真佛弟子,他一定會有成就的。世出世間都是這樣說,「有願必成」,何況是一個善願,何況是一個至善之願,哪有不成就的?最怕的是我們發心不正,俗話常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的發心不正,你怎麼能成正果?這一點出家的同修要特別反省檢點,我們自己出家的時候,我們發的是什麼心?出家之後一直到今天,我們所發的這個心願是不是保持住了,還是有所改變?改變是往好的方向去改變,還是往惡的方向去改變?這是要認真去反省的。智常禪師他是『志求見性』,這是正知正見。

  【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問何事。】

  就有一天他到曹溪來,來『參禮』六祖大師,到這裡來拜老師、來請教。這個「參禮」就是拜老師、來請教的。六祖大師就問他,你從哪裡來?你到我這個地方來想求什麼?智常禪師就說了: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這是智常禪師答覆,就是回六祖的話。『學人』,這個名詞在佛教裡面是通指學道的人,就是正在這個地方修學的人,稱之為「學人」。這個學人拿今天的話來講,意思相當於學生。我們今天在就學過程當中稱學生,在佛法裡面稱學人,這個學人就是學生。而與我們今天社會上稱學人不一樣,這個意思不相同。今天社會上稱學人,那都是他的學問已經有相當造詣,已經得到所謂是博士學位之類的,為社會大眾所尊重的,我們稱之為學人,這個學人有學者的意思,就是專家學者的意思。而在佛法裡面稱學人是學生的意思,這一點我們不能夠誤會。

  因為這個名詞在現代還是通稱,出家人常常講「我學人」如何如何,這個我學人就是我學生怎樣怎樣,是這麼一個意思,很謙虛、很客氣的稱呼。這是自稱,就是學生我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去禮敬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指示我見性成佛的道理,就是這些道理與修學的方法。雖然大通和尚給我說了,可是我心裡還有疑惑,所以我老遠到曹溪來,洪州是在江西,我從江西到廣東曹溪寶林寺來禮拜和尚。

  「和尚」,前面跟諸位說過,這是佛門裡面的稱呼。這個稱呼是從印度梵文稱呼裡面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就是老師,我們今天稱老師,印度在過去稱老師就稱和尚。這個老師跟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是真正傳道授業的老師我們才稱他作和尚,所以在中國翻成為親教師。好像在一個學校裡面,這個老師他上我的課,他是我的授課老師,他是我的教導的老師,我們對他才有這樣一個尊敬的稱呼,稱他為和尚。如果他沒有教過我的書,不是我的授業的老師,我們學校老師很多,有幾百人,甚至有幾千人,他是我們學校老師,但是他沒上過我的課,我們對他就不稱為和尚了,我們通常稱法師,法師是通稱。或者我們尊敬一點,稱他為阿闍黎,阿闍黎翻成中文就是軌範師,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依照他來學習。所以和尚是最親也是最尊重的稱呼,這個關係非常密切,是傳道授業的老師。所以這是非常的尊敬,到他這裡來請教,所以特地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就是請老師大慈大悲指教我,為我斷除疑惑。六祖就說了: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大通和尚跟你怎麼說,你講給我聽聽,就是這麼個意思。智常禪師就說了: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

  這是學生對老師最尊敬的稟白,自己稱自己的名。稱學人是客氣,稱自己的名是恭敬。說智常到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住了三個月。住三個月都:

  【未蒙示誨。】

  大通和尚都沒有開導我,沒有教導我。

  【一夕獨入丈室。請問。】

  可是我自己為了求法心切,有一天晚上我獨自就到了方丈室去向他求教,就請問。

  【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

  這是提出這一個問題,求和尚開示。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

  大通和尚就給他說了,他說,你見到虛空沒有?

  【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

  我見,我見到虛空。你見到虛空有沒有相貌?他答覆說:

  【虛空無形。有何相貌。】

  哪有什麼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

  大通和尚就說了,你的本性就像虛空一樣。

  【返觀自性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了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

  『青黃』是講色相,『長短』是說形相,這個意思就是說,離一切形色。

  【但見本源清淨。】

  『本源』就是指本性說的、本心說的,就是真心講的,就是清淨。

  【覺觀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極樂世界。亦名如來知見。】

  『覺觀』是般若智慧上講的。這就叫見性成佛,也叫做極樂世界,又叫做如來知見。這是大通禪師給他說了這些話。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我學生雖然聽大通和尚這一番開示,可是我還是有疑惑,還是沒有法子決斷,所以到此地來乞求和尚開示。六祖大師就說了。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知見。故令汝未了。】

  他說你今天有疑惑不能夠決斷是對的。為什麼?大通禪師所說的這一番話,就是這一番的開示,的確還不是究竟,他裡面還存的有知見,你的疑惑是當然的。你既然來求我給你開示:

  【吾今示汝一偈。】

  這個也就是叫他仔細聽,我跟你來決疑。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這就是對於大通禪師所開示的幾句話做了一個評論。『不見一法』就是前面所講的「了無一物可見」,諸位想想,他這個話究竟不究竟?了無一物可見,那個心裡頭還有「無一物可見」。換句話說,他這個心還是不清淨,因為他這個心裡頭存了一個「無見」。我們想想六祖教人這個原理原則,這個大綱領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現在他裡頭存了一個無見,這個心有染污,有一個無見染污了他的真心。所以底下這一句從比喻上說,大大的就好像浮雲把太陽遮蓋住了,使太陽的光明不能夠完全透露出來,這就是他心裡面有一個無見。

  【不知一法守空知。】

  這也是承前面大通和尚所說「無一物可知」,這就叫守了一個『空知』,這不是智慧現前,這是無明!開悟的人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明瞭,哪裡說不知一法?法法皆知,這是真知。如果說是一法都不知,這叫真知,這個錯誤了,這是無知,怎麼能叫真知?所以祖師底下一句這是比喻:

  【還如太虛生閃電。】

  太虛空本來無一物,縱然是石火電光,時間極其短暫,也是多事。為什麼?太空當中本無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這真是錯會了佛祖之意。我們讀經,展開經文,總會想到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願解如來真實義」。解如來真實義難!像大通禪師還是把如來的真實義錯會了,錯認了。所以『何曾解方便』,「解」是理解,沒有真正理解諸佛菩薩的方便法門。實在講,像大通和尚也很了不起了,還錯解了諸佛的方便法門。這是把過誤說出來,就是糾正智常禪師,也就是誘導他開悟。末後這兩句直截了當的就給他指出來了。

  【汝當一念自知非。】

  這個『自知』兩個字就是開悟的訣竅,這個就是始覺。換句話說,一些修道的人他為什麼不開悟?就是他不「自知非」。這個意思我們在第一章「無相頌」裡面已經讀到過,我們也曾經細細的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自知非」這是開悟入門的一把鑰匙。我們看世間人,以至於修道的人,哪一個人不是很自負的,我一切皆是?不是之處都是別人,自以為是。這就是自己堵塞了自己的悟門。如果哪一天你要見到一切人皆是,自己處處都不是,你就有了門路可入了,這是真正覺悟了。

  【自己靈光常顯現。】

  『靈光』就是你自己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光明透出來了。這個意味非常的深長,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說幾句。真正修道人一定要在自己起心動念之處提起覺照的功夫。心才動,動就是錯;心起念,念即是非。好了,我現在這個心在一切境界上不動、不起念,像木頭一樣、像石頭一樣,對不對?那也是錯了,那就是前面講了,六祖大師剛剛批評的話,不存一法,存了無見,錯誤的。「我一切境界都不去研究、也不去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一無所知」,你守住這個境界,心裡面好像是很清閒,那是內守悠閒,增長無明,那是錯。凡夫的心一天到晚增長邪見,不曉得自己是過錯;聲聞、緣覺內守悠閒,增長無明,不曉得自己是過錯。所以凡夫、小乘都不能見性。一旦曉得自己過錯了,改正自己的過錯,捨棄自己的過錯,正覺就現前,這就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才是究竟之談,這才是真實的開示。智常很聰明,一聽到六祖這一說: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

  這個『豁然』就是貫通了,就是開悟了,豁然大悟。他也呈了八句頌,說出他自己悟入的境界。

  【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這可以說是說盡了一切修行人的通病。『無端』就是找不到原因,沒有原因,無緣無故的在我們本來無一物的清淨心中起了無量無邊的知見。雖然在修道了,要求無上菩提,『著相求菩提』。心裡頭存了一個「無見」,守了一個「空知」,統統是著相。著相想求證果,無有是處。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情』是情見,換句話說,沒有離開心意識,是情見。想著要開悟,『寧越』,這個「寧」是一個問號,「越」是講超越,心裡常常有這麼個念頭想著,我這一開悟,我不就是超越了無量劫的迷惑顛倒了,我不就一下就超越了嗎?可是我們必須要曉得,以情不能夠破情、迷不能破迷、執不能破執,就是執著不能破執著,這是必然的道理。我們換句話說,要是依然以情執要想破情執、證菩提涅槃的話,就像經裡面所說的,「無有是處」,決定是錯誤的,決定是不可能的。這幾句話就是祖師所說的「一念自知非」,他自己曉得、覺悟了,知道自己的過錯了。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

  前面這四句是知非,這兩句就是他自己的靈光現前,靈光顯現。『自性』是大覺的根源,是菩提的本體,這個是「自性」。他能夠說出這一句話,可見他是見性了。如果不見性,這一句話是說不出來的。下面這一句是講自性的運用。『隨照』,「隨」是隨緣,隨見照之,就是《般若經》裡面所講的依文字起觀照,那個依文就是隨著境界,隨緣覺照。『枉』是說勞而無功的意思,『遷流』是念念遷謝,也就是講無功用道。這是講諸佛如來、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像《楞嚴》上所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如諸大菩薩四攝法裡面「利行同事」,就是「隨照枉遷流」。迷的時候是「枉」,悟的時候叫什麼?悟的時候,這個隨照、遷流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從反面上說,也就把正面襯托出來了。文字說在一邊,意思是具足的。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他大徹大悟是入祖師之室,這個地方登堂入室。在祖師教學之下,沒有大徹大悟,沒明心見性的,這個是登堂;大徹大悟,這叫入室。這就是說,你要『不入祖師室』,換句話,從反面上說,他是入室了、他開悟了;「不入祖師室」,就沒有開悟的指望,還是『茫然趣兩頭』。這個「兩頭」就是前面所說,一個是存無見,一個是守空知。凡夫執著有,小乘執著空,空有兩頭。這是說出他開悟的境界。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個段落,說出智常禪師開悟的因緣。下面這一段也是智常一段公案。

  【智常一日問師曰。】

  這是提出一個疑問,這是另外有這麼一天。

  【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這個疑問,或許是他自己確實有這個疑問,但是要從前面開悟的情形來說,他不應該有這個疑問。不應該有這個疑問,提出這個疑問來,這個問就是利樂有情問。為什麼?一直到今天,我們初學的同修們對這個問題,的確還是常常存在心中。我們也常常在報章、雜誌裡面看到佛學對這個問題的辯論。我們可以說,智常禪師也許是為了利樂有情,明知故問,求大師來給後世的眾生來決疑。唯有斷疑才能夠生信,這是大慈大悲。六祖大師就答覆他說:

  【師曰。汝觀自本心。】

  這個『觀』就是觀照。

  【莫著外法相。】

  三乘、最上乘都是法相。

  【法無四乘。】

  這個三乘加上最上乘就是四乘了。哪有四乘?實在上講,法沒有。四乘這個說法從哪裡來的?

  【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

  小乘人只求自利,所謂是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看著經典讀誦,雖然讀誦,在讀誦這個修學過程當中,定是有了,可是義卻未解,義覺未明,這就是智慧沒開。所以小乘人在戒定慧三學裡面,他有戒、有定,他智慧不開。這個就是他用功不得法。如果用功要得法的話,這個定一得到就開智慧。這是用功不得法。

  【悟法解義是中乘。】

  對於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門,他開悟了、他理解了,這個開悟不是大徹大悟,我們常講的有小悟、有大悟,他不是徹悟,這個叫『中乘』。這個「中乘」是指什麼?指那些權教菩薩,是解悟。大徹大悟是證悟。所以這一類是悟了,但是他還沒有去行,是中乘。

  【依法修行是大乘。】

  這些人不但是悟法解義,更進一步他能夠依教奉行,他去實踐,實踐的目的想證入,由解悟而證悟。他還沒有達到證的境界,而是邁向證悟這個途徑裡面去走的人,這個叫大乘。大乘人一旦要是到達了,大徹大悟了,他就叫做最上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

  這也是六祖在黃梅半夜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樣的意思。

  【一切不染。離諸法相。】

  前面兩句是即一切法,後面兩句是離一切相。

  【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這個『一無所得』就是楞嚴會上佛所說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裡面所講的「無智亦無得」。為什麼說無得?因為一切萬法都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而得的,這叫最上乘。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了,四乘原來是一乘,是一而四、四而一。一乘法裡頭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不得已而分為四個階層,實際上哪有四乘法?法只有一沒有四,為眾生根性不相同不得已勉強分為四,就是分為四個階段。

  【乘是行義。】

  是行動的意思,行走的意思。換句話說,在今天來講,是實踐的意思。

  【不在口爭。】

  這個爭論,實在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常見。時至今日,像佛預言裡頭所講的,末法時期鬥爭堅固。今天學道,我們所見所聞無不是爭執。他說他的對,說別人的不對;甲說甲是,乙說乙是,到底哪個是?諸位自己心裡面要明白,自己要有主宰,要不然的話,就被這些知見擾亂了自己的清淨心,那就是壞了自家的道行。所以這兩句話我們應該時時記住,我們要行道、要實踐,『不在口爭』。

  【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這就是真修實踐。因為提出的問題,問題就是爭論。世間人常講「真理愈辯愈明」,那是世間法。真正講大道、至理,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爭什麼?諸位想想,有爭有論必定動心、必定起念。你不動心、不起念,你爭個什麼?你拿什麼去爭?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就是自性自如。一切萬法明了通達,如如不動,這是心行處滅這個境界相。智常禪師接受大師教悔之後。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他對於大師這個恩德非常的感激,侍奉老師一直到老師圓寂,就是老師在世一天,他就不離開老師一天,時時刻刻跟著老師,這是為老師的常隨弟子,這個也是非常的難得。下面我們再看第六位,志道禪師。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

  這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廣東省廣州這一帶。南海在當時是個縣名,距離現在的廣州很近,他是這個地方人,也算是六祖大師的同鄉了。

  【請益曰。】

  『請益』就是請教,向老師請教。

  【學人自出家。】

  就是學生自從出家以來。

  【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

  『覽』就是看、看經,看了十幾年了。諸位在此地都要注意到,我們雖然才見到六位善知識,可是已經見到一個問題,像無盡藏比丘尼、法達禪師、志道,他們都是專攻一部經,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部經都用十幾年的工夫,其目的在求根本智。這個意思前面跟諸位講過,就是讀誦功德有三種,我們在前面一次給諸位說得很清楚,這在佛法教學方法裡面,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些人都遵守這個方式,功夫純熟之後就有可能大徹大悟。這是你遇到了真善知識,他給你一點醒,迷關就斷掉了,一悟之後永不再迷。這是一個念《涅槃經》的人,也念了十幾年。《涅槃經》的分量與《四十華嚴》的分量差不多,《大涅槃經》有兩種譯本,一種是三十六卷,一種是四十卷。六祖大師就問他了,這個經典有這麼大的分量,你是哪個地方不明白?志道禪師就說了,經裡面有這麼幾句話。

  【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這四句話在佛教裡頭是很有名的,古來祖師大德,無論是宗門教下,常常引用這四句話,而這四句話就是出在《大涅槃經》第十三卷,時時為祖師大德們所引用,可見得這四句話的重要性。經典裡的一個公案說,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為半偈而捨全身這一個故事就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他為半偈而捨全身,這個偈子就是這四句,就是為了後面這兩句,不惜自己的生命求羅剎鬼王為他說出。這個公案在《涅槃經》裡面,如果諸位要知道的話,可以去參看《大涅槃經》第十三卷。祖師就說了:

  【師曰。汝作麼生疑。】

  這四句話講得很清楚,你為什麼懷疑?志道禪師就說了,這個就是以凡夫的知見來看這四句偈。

  【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

  諸位要注意到這『二』字,他說一切眾生都有兩個身,一個是色身,一個是法身,他把這個色身跟法身分開了,他這個疑就是從這兒來的。

  【色身無常。】

  我們這個色身是肉身,肉身無常。

  【有生有滅。】

  就是有生有死。

  【法身有常。】

  『法身』,我們每個人都有「法身」,法身是真常,但是法身怎樣?

  【無知無覺。】

  肉身有知有覺,它是無常的;法身『無知無覺』,它是常的。

  【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

  他說我不曉得是哪一個身寂滅?哪一個身在受樂,在享受這個樂?這把他的疑惑之處說出來了。他說如果要是在色身上,這肉身上,色身要是滅的時候。

  【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

  這全是苦,哪裡來的樂?『不可言樂』。

  【若法身寂滅。】

  如果說法身,那『法身寂滅』,因為它無知,跟磚頭瓦塊沒有兩樣。

  【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

  法身,想想應該不會有什麼感受,不會有什麼樂受,這個「寂滅為樂」誰享樂?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

  這從體用上講。

  【五蘊是生滅之用。】

  『五蘊』是講色身,講我們這個肉身,法身是體,色身是用,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一體五用。】

  一個體五個用。

  【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

  這是從理論上講,肉身之生,五蘊之身之生,這是從法性之體裡頭起的作用,是講生。

  【滅則攝用歸體。】

  這些知見全都錯了,這個滅了就死了,死了又歸到法身。

  【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

  『若聽更生』就是,歸體了,死了之後又歸到法身、歸到法性了。假如說可能,或者我們容許這樣的說法的話,死了之後又投胎,又來了,又生了,這樣就是『有情之類』,就是這些動物,那就是不斷不滅了。為什麼?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遠輪迴不斷了。這是什麼?這個是邪見,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常見,墮在常見裡頭去了。

  【若不聽更生。】

  這是如果說我們不許可、不容許這樣說的話,死了之後永遠不會再生了,所謂是人死如燈滅,一死就永遠完了,這就變成斷見了。

  【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

  這個志道禪師他這個見解是墮落在邪見,一個就是常見,一個就是斷見,這兩種知見是錯誤的。所以『同於無情之物』。

  【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他說,要是這樣的話,這一切諸法(這個涅槃就是不生不滅)而被這個定律所範圍住了。既然被這個定律所範圍住而不得超出,它不能夠再生,樂在哪裡,『何樂之有』?諸位想想,這的確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假如在佛法上要不真正用一點功,恐怕他提不出來,這經文糊裡糊塗就這麼念過去,在這一生的過程當中,就像古人所說的醉生夢死,空過了一生。這畢竟還是一個用功的人,他在這裡面生出這個疑問。這一個疑問要是不能夠斷除,實在是在修行過程當中產生了很大很大的障礙,障礙了見性。我們看祖師如何來破他的疑惑,破他的執著。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

  這一句話就是呵斥他,你是佛門弟子,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接受大智大覺釋迦牟尼佛教誨之人,你怎麼去學外道?所謂外道是說心外求法者,就叫做外道,不限定是對於學佛教而說的。你就是不是學佛,你是在心性上用功夫的,那跟佛的教學沒有兩樣,這是正法。你是一個學佛的人,出了家的人,如果你依然是心外求法,你還是叫外道。由此可知,佛法的確沒有門戶之見,它是對事不對人的,沒有門庭的界限,是真正合理、合情、合法的這種教學,那今天來講是一種絕對民主自由的教學。所以這是責備他,不應該用外道斷常邪見而議論如來最上乘法,這是很大很大的一個過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