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九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9

  《六祖壇經》第十七講。

  經文第二十九頁第六行:

  【弟子常覽涅槃經。】

  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繼續講志徹禪師,他跟六祖有這麼一段特別的因緣。前面他講過的兩句話是很重要,我們應當要留意的,那就是報恩一定要弘法利生。要說到弘法利生,當然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沒有開悟、沒有證得,是很難教化眾生的。不但佛法很重視這個問題,世間的教學也不例外。從志徹禪師修學過程裡面,我們也很容易看到,他是先求自己大徹大悟。他與無盡藏比丘尼一樣,都是專攻《涅槃經》,所以他就《涅槃經》裡面的疑惑提出來請大師給他講解。所以說『弟子常覽涅槃經』。

  【未曉常無常義。】

  這個問題是在《大涅槃經》的第十三卷,經文裡面有幾句話,當然經文相當之長,我們此地不能夠將經文全部念出來,只把他這個問題說出來。經上說,「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佛性無生無滅」,這幾句話要記住,「無來無去,是故名常」。這當中還有很多經文,我們都把它省掉。又說,「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又說,「如來即是僧,僧即是常。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為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因生」。向下經文相當之長,我們不必多說了,這是說明經上有這個意思。他念了之後就有疑惑,所以『常無常』這個道理還是不甚明瞭。

  【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著重在這個分別心。這是六祖大師略為開示,這就給他略說了。六祖這一說,我們從表面上來看,與《涅槃經》裡頭所講的完全是相反。所以志徹禪師就說了:

  【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真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

  【師曰。】

  這個『師』是六祖大師,說:

  【吾傳佛心印。】

  這個就是說明他是傳法之人,從摩訶迦葉代代相傳,到菩提達摩,這是西天二十八祖,他是我們中國的初祖,從達摩祖師六傳到能大師。所以這是『傳佛心印』之人。

  【安敢違於佛經。】

  我怎麼敢違背佛經所說?志徹就講了:

  【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這個的確是如此,我們讀經文,如果聽六祖大師這麼一說也不例外。何況世尊給我們講,在這個四依法給我們說,「依法不依人」,說法、學法總要依經典為依據、為標準。可是這經義實在難懂,開經偈裡面所說,「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聽了這個話有疑惑,問題就是我們不能夠解佛的真實義。祖師說法活活潑潑,句句圓融,是因為他真的解如來真實義之故。志徹這個疑惑跟我們的疑惑沒有兩樣,六祖大師就說了:

  【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

  這是我們在第一章裡面讀過,他在曹侯村住了九個多月,無盡藏比丘尼是專攻《涅槃經》的,九個月相當長的時間,無盡藏比丘尼將《涅槃經》念一遍給祖師聽,《涅槃經》分量相當之多,有四十卷經文,六祖大師就給她講過一遍。我們想想,無盡藏比丘尼這福報實在太大了,感得六祖專門為她講一部經,實在是不容易。

  【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

  我講得沒錯,字字句句都合乎佛在經中所說的,並沒有違背。

  【乃至為汝。終無二說。】

  乃至於我今天對你來講解《涅槃經》的大意也不例外,沒有兩個說法。

  【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志徹一想,祖師的話決定不會錯的,不會違背經義的,可是我們聽了,好像與經義相違背,這是我們自己程度不夠,見不到之處。所以說『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再給我們詳細的解釋。

  【師曰。汝知否。】

  這是反過來問他。

  【佛性若常。更說甚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曉得一個原理,那就是佛祖說法,佛陀、祖師說法,無非是破除當人之執而已,這是請大家要特別注意到的。因此佛沒有定法可說,祖師也不例外,也沒有定法可說。說法就是破除當機的人,這個地方當機就是志徹,換句話說,下面這個開示是專為志徹而說的,是破他的執著。世尊因為眾生,這是講一般眾生,執著佛性為無常。譬如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一些同修們,我們勸他要發堅固的道心,要有清淨的信心,相信自己在這一生當中必定可以成就。以念佛人來講,相信自己在這一生可以斷煩惱,可以念到一心不亂,可以往生西方淨土。而這些同修們往往是過分的謙虛,不敢承當,說「我罪業深重,我這一生如果能夠下品下生就很幸運了」,對於自己得一心、對於自己心不顛倒,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自信。這就是他執著佛性是無常。因此佛為了破這些人的執著,所以說「有常」。如果我們要相信自己的佛性是有常,我們的信心建立了,我們對自己就敢於承當,這一生當中必定有成就。

  六祖是因為志徹禪師又執著佛性為有常,這就是他讀經讀到這個地方他起了執著,因此這一關不能夠突破。六祖在此地正是對症下藥,完全從一百八十度的反面來糾正他,所以說「無常」,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說佛性有常,是破一切眾生的執著;六祖說佛性無常,是破志徹禪師的執著。故六祖謂,『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因為佛與祖師「以其為破除執著則一也」。說法,法是方便法,要緊的是破除執著,執著破了,這個結就解開了。

  【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自性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就沒有生死。這一點佛在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說得很多,像大家所熟悉的《楞嚴經》、《金剛經》、《法華經》,這些精闢的理論講得太多了。生滅心才有生死輪迴,不生滅性中哪有生死輪迴?生滅的因果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不生滅的性相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六祖大師在這兩段極簡單的開示裡面,已經將這種經義顯露無遺。自性沒有生滅,所以自性不受生死。如果是一切法要是無常的話,就是說一切法的自體、自性,那都是各受生死了。實在說這種道理凡夫的確是很難體會到,哪一個人不承認我們這個身有生老病死?哪一個人不承認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就是無常。殊不知我們所體會到的生滅成壞的無常是我們的錯覺,而事實真相並不如此。這個道理與事實的真相,的確很不容易體會到,可是我們學佛的人又必須要體會到,我們才能夠開悟,才能夠破除迷惑而證得自性。

  假如一切萬物的自性都受生死,佛講的真常不生不滅的本性那就有『不遍之處』了,「遍」是普遍。這是無論在理與事上都是講不通的,真如本性是一切萬法的理體,哪有不遍的道理?所以六祖說,一切善惡諸法皆有常。諸位要曉得,這是從一切善惡諸法的理體實相上說的。換句話說,一切萬法的自性不生不滅,一切萬法的現象與作用也沒有生滅,這個境界是真實的。雖是真實,凡夫、外道、二乘,乃至於權教菩薩,都見不到,必須是在深位的菩薩,像《楞嚴經》裡面講,諸佛與大菩薩他們常住在楞嚴大定之中,才見到事實的真相。像前面這個意思一樣,佛因為一切眾生、外道、二乘執著一切善惡諸分別心是有常,所以佛說「無常」。而六祖因為志徹執著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是無常的,這是佛所講的,他就執著了,所以六祖從反面說「有常」,其目的無非是破除他的執著而已。

  話說回來,自性,就眾生這一方面來說,往往是被一切有為法所掩蓋了,因此可以說之為無常。所以佛說無常,是破凡夫、外道而成的執著;六祖說常,是破志徹的執著。從破執著上來說,六祖跟佛是一個意思。所以祖師在此地說,『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這個經義我們一定要細心的去體會,才懂得佛祖說法的義趣,也就是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底下這是把這個意思更明顯的給我們點破了。

  【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

  『比』是皆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全都是為了凡夫外道平常他們執著邪見,以為一切法是常住的,二乘聖人於常住的又以為是『無常』,這樣一共就成為八種顛倒錯誤的見解。這一點可以說在一切大乘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的,大家要特別的留意,可以幫助你將來了解經裡面所說的意思。凡夫跟二乘都有錯誤的見解、有錯誤的看法,他錯在什麼地方我們一定要曉得。曉得這回事情,不但是別人的事情,要緊的是自己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對自己要明瞭,我們現在顛倒在哪裡,我們錯在什麼地方。別人錯不錯,於我們來說,畢竟沒有太大的關係。自己錯了,於自己修證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這裡我們從這個表解上來看,所以他的中心說法就是方便破執,這四種顛倒就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到底有沒有?給諸位說,真有,但是凡夫沒有。為什麼?因為凡夫迷!我們看,凡夫外道於生死中執著有,執著有常、有樂、有我、有淨,這叫做凡外四種顛倒。簡單的說,就是凡夫外道這個生滅心,生滅的概念,沒有斷除,因此這四種清淨的德性的確沒有,所以佛說無常。二乘聖者他們已經把生滅心滅掉了,於涅槃實有常樂我淨這四種淨德他執著沒有,所以這是二乘四種顛倒,這個佛說有常。佛對凡夫說無常,就是無有常樂我淨;對二乘人說有常,有常樂我淨,是不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前後矛盾?諸位要曉得,佛說法前後決定沒有衝突。常樂我淨,佛說無常、說有常,都是正確的嗎?都正確。為什麼?因為自性本來具足了常、無常這個意思。這四個字,底下我們還要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

  凡夫跟二乘都有偏見,為什麼?他們都執著一邊,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換句話說,凡夫執著有為法,二乘人執著無為法。無為跟有為是二邊,既然是二邊,就不是正確的,就是錯誤的。前面我們已經看過太多了,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這兩句話諸位要記住,所謂佛法,乃是正覺之法;所謂非佛法,那就是邪覺之法,或者為不覺之法。我們不必把它看作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法、十方諸佛所說之法、祖師所說之法,這樣看法太狹義了,這樣看法是有執著,沒有離開執著。我們一定要能夠記住,所謂佛法就是自己正覺之法。

  經上說,「不遷名常」,遷是遷變,不遷變的叫做常;安穩叫做樂,樂是安穩的意思;「自在名我」;無我,這叫真正的淨,這是大涅槃所具之四德。經裡面常說到的法身、般若、解脫,都具這四種淨德。法身不遷、安穩、自在、無我,般若也是不遷、安穩、自在、無我,解脫還是不遷、安穩、自在、無我。因此這三德個個具足了常樂我淨,具這四種淨德。不過,必須要把有為、無為這二邊都要捨離,常樂我淨的四淨德才能夠現前。執著任何一邊都有錯誤,換句話說,常樂我淨四淨德就不能夠現前了。既然其目的是為了破除偏見:

  【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常樂我淨」在此地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所謂『常』,是從大涅槃的體性上說,大涅槃的體性是不變的,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叫做「常」,體常。它的作用隨緣現相、隨緣起用,現相與起用決定不中斷,這個也是常的意思。可見得體常,相與用也是常,希望諸位多多從這個方面去體會。而『樂』的意思也是從涅槃體性上說的,涅槃的體性是寂滅而永遠的安穩,所以說安穩是「樂」。同時它又能夠運用自在,一切所為都能夠隨心所欲,所以這是樂。我們講到隨心所欲,諸位要曉得,它是隨順的真心,不是隨順情識。我們凡夫最難體會到的就是把這個心搞錯了,凡夫總以為能夠思惟、能夠推想、能夠推度,以為這個是心,哪裡曉得這是第六意識。隨心所欲,不是隨第六意識所欲,也可以說,不是隨八識五十一心所之所欲。我們對於佛祖所說的開示,這一點最不容易體會的,就是我們在基本的觀念上錯誤了,就是不曉得他說的這個心是什麼。他說的這個心是真如本性,是常住真心。要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心是妄心,不是常心,它是生滅心。

  第三講『我』,「我」有兩種意思,第一個是體性,體性稱之為我,那就是禪宗裡面常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我,這是從體性上說的。其次是從作用上講,作用,我這個意思是自在。所以前面從體性上來說是主宰的意思,從作用上講則是自在的意思,得大自在稱之為我。這個大自在就是解脫,大自在就是清涼在《華嚴》註解裡面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是我德。第四說到『淨』,「淨」還是說大涅槃的體性,它是清淨而不染的,這就是叫淨。雖然它能夠隨緣,隨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緣,但是它從來也沒有染著過,所以它才叫真正的清淨。這是簡單的將「常樂我淨」的意思解釋給諸位。

  【汝今依言背義。】

  這一句是大師責備志徹禪師,你只曉得讀誦文字,可是文字裡面所說的道理你沒有明白,你執著在文字上,所以你違背了佛所說的真實義。

  【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

  這個『悟』,諸位要曉得,他在《涅槃經》上真下過功夫,把一些妄想雜念斷掉了,不再執著一切妄想邪見了,但是他又執著佛的言教,他的病在此地。六祖大師大慈大悲,曉得他這個病源,因此很善巧的幾句開示,叫他把對於經文裡面的執著也拋棄掉、也捨掉,這樣一下就契悟了,就大悟了。這個地方底下有四句偈,我們把它念下去:

  【乃說偈言。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這個八句就是他開悟的心得報告。六祖謂志徹,「汝以有斷滅者為無常,及確定而死板者為常」。這是我們一般凡夫的通病,什麼叫常、什麼叫無常,在我們的觀念跟志徹禪師是一樣的。我們也認為凡是有斷滅的就叫無常,換句話說,沒有斷滅的我們就叫它做常,確定死板這個就是不滅的,我們叫它有常。豈知常可言無常,無常又可以說常。這是什麼道理?前面也給諸位說過,因為自性本來非常、非無常。正因為自性常、無常二邊都不落,所以佛運用得太巧妙了,運用得太自如了。因此佛可以用巧妙的說法、巧妙的教學,破除眾生的執著、破除二乘的執著、破除菩薩的執著,都能夠叫我們當下斷除虛妄的執著以及不正確的見解而契悟自性。

  志徹這兩首偈子,第一首的大意是說明諸佛說法的真實義。我們必須要曉得,佛實無法可說,佛在《金剛經》裡面說得太清楚了,佛說的一切經,就是無說之說。他這首偈子說『因守無常心』,「守」就是執著,他執著一個『無常』的心。這個執著是誰?就是凡夫外道。『佛說有常性』,佛說有常,是破除眾生執著的無常,是為這個意思。『不知方便者』,不曉得佛這樣說是為了破除凡夫二乘的執著,是這麼一個意思。你要不曉得,那就好像『春池拾礫』,「礫」就是石頭,你不知道在這池裡頭去拾寶,去撿寶石,你在裡頭撿瓦片,把瓦片當作寶石,這是錯誤了。

  第二首偈說,『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就是忽然見性了。這個是說明見性在破除無明,無明就是疑。大乘經裡面常講,破一品無明,就見一分真性。見性是見「無所得」之性,這個意思前面我們說過很多,無所得。證得了無所得,就是明心見性,所以他「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這兩句話是感激六祖大師的開示,假如不是大師給他點醒,雖然真性就在面前,他也沒有辦法證得。見了性,見了性也是真正體會到無所得的真性。六祖大師聽了志徹禪師這兩首偈非常的歡喜。

  【師曰。汝今徹也。】

  他本來叫行昌,你現在徹悟了,大徹大悟了。

  【宜名志徹。】

  就給他起個名字叫『志徹』。「志徹」禪師他的法名是六祖大師給他起的,也就是他真正徹悟了,大師給他起這個名字。

  【徹禮謝而退。】

  再看底下一段,這是神會禪師。這個在禪宗史裡面也是很有名氣的一位大德,他在當年,將六祖大師教學與得法發揚光大,有不可埋沒的功績,我們看他的這一段公案。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

  『童子』,沒有成年,按照古禮,十九歲以前都叫「童子」。他的法名叫『神會』,我相信諸位同修對於他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

  【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

  『玉泉』是神秀大師的道場。你看看,他這麼小的年紀,就想學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人是非常聰明,也有很大的抱負,實在是很難得。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

  這是禪宗好像一種例子一樣,凡是來參學的,這一見面說話就等於是考試,像我們現在的口試一樣。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其中的含義,往往這種問答都是意在言外,我們要會聽。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這麼老遠的從玉泉到我這裡來參學,這遠道非常的辛苦。『還將得本來否』,「本來」就是本來面目,也就是見性。問他,你有沒有見性?有沒有證得本來面目?

  【若有本。則合識主。】

  『主』就是自己的主人,就是禪宗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就是主人。

  【試說看。】

  你講給我聽聽看。神會就說了:

  【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他答覆得太快了。這兩句話,實在講是宗門的口頭禪,他很輕易的就說出來了。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他年紀很小,這是小沙彌的身分。祖師這一句話就是說,你這個小孩出口太草率了、太隨便了。

  【以拄杖打三下。】

  這小孩說話這樣的冒失、這麼隨便,拿枴杖打了他三下。神會他反過頭來問祖師說: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我們注意他們兩個人這個問對,一個問的是你『坐禪』的時候『還見不見』?這個「見不見」就是見不見性,你有沒有見性?六祖大師就反過來就問他,我打了你三下,你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你看看這個小孩的確很頑皮,說話的時候都是不著二邊。他這是不是見性?未必見得,就是嘴巴上很伶俐,人很聰明。他說我『亦痛亦不痛』,祖師就說: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

  六祖大師也在此地逗他。神會就問了: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曰。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

  句句話都是開導神會的,句句都是開導他的。神會是個小孩,聰明天真,因為聰明,常常在禪堂裡聽法,把這些祖師說的這些言語隨便就用上了。正如同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那麼樣草率隨便的答覆釋迦牟尼佛所問的情形相彷彿。所以這一段經文我們跟《楞嚴經》合起來看,很有味道,六祖就好像釋迦牟尼佛,神會就好像阿難尊者。所以在此地教給他,這個就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我們應當『常見自心過愆』,就是自己心裡頭起心動念的過失,『不見他人是非好惡』。這就是一個真正修道之人,『是以亦見亦不見』。反過頭來問他了。

  【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

  這個話什麼意思?

  【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恙恨。】

  你說我打你不痛的話,不痛,那你跟木頭、石頭一樣,我打你,你不曉得痛癢,這是不痛的意思。如果要是痛,那你就是凡夫,你就會起瞋恨的心。

  【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

  你前面所說的,見與不見是二邊。

  【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戲論。】

  你沒有見性,沒有明心見性,你這個小孩在我面前開玩笑,這個『戲論』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開玩笑,在我面前強辯。

  【神會禮拜悔謝。】

  這個神會被六祖大師這樣一頓呵斥,這才『禮拜悔謝』,「悔」是後悔,不應該隨便的跟祖師戲論,「謝」是禮謝祖師對他的開導。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

  就是你『心迷』,沒有見性。

  【問善知識覓路。】

  你應該求『善知識』,求「善知識」指導你明心見性的途徑。

  【汝若心悟。即自見性。】

  如果你要是開悟了,開悟你自己『見性』。「見性」之後:

  【依法修行。】

  這是宗門修學的過程,他是先求大徹大悟,悟後起修,歷事鍊心,成就真實的智慧。

  【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

  你自己沒有見性,你要來問我見不見。

  【吾見自知。豈代汝迷。】

  我見了性,我自己曉得,與你不相干,沒有辦法給你!

  【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

  你明心見性了,也不能破除我的迷惑顛倒。所以你也不能代我,我也代不了你。

  【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這是把神會他這個過失說出來。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

  這是懺悔,拜了一百多拜,求祖師原諒他的過失,原諒他的無知。可見得這個小沙彌平常是貢高我慢,很能夠逞言說。

  【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他也很乖巧、很靈活,給祖師做侍者,每天跟在祖師的身邊。

  【一日。】

  這是有這麼一天。

  【師告眾曰。】

  祖師在禪堂裡面告訴大眾說:

  【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你們認不認得,你們誰曉得?別人還沒有說話,這個小沙彌他就跑出來講了。

  【神會出曰。】

  『神會』從大眾當中跑出來,就說:

  【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這兩句話,實在講是六祖大師要考一考他學生的,神會跑出來就先答了,先答覆這個問題了。『本源』、『佛性』是佛證道、開悟以及教學的根源,其發揚光大,就是我們講的弘法利生,目的是令一切眾生正覺。正覺就是「佛性」、「本源」。所以六祖大師說,此「物」,此物就是本源、就是佛性,本源與佛性的確是一切眾生個個具足的,沒有名字,也沒有相貌,也沒有辦法解說,清淨本覺,是純真無妄,沒有生滅,也沒有來去。這些話在佛的經典裡面說得太多太多了,我們講它作本源,講它作佛性,這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名相,為了說話、為了教學方便起見而立的假名,我們要懂這個意思。依這個假名去證實相,這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千萬不可以執著名相,執著名相就死在名相之下了,你把觀照失掉了。換句話說,這實相你永遠就不能夠證得。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正覺,實相就是本源、佛性。神會答得沒錯,可是祖師底下的話還是責備他的話,那就是他這一種冒失,喜歡說話的毛病,還沒有改掉。所以祖師就說了: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

  給你講了沒名沒字,你為什麼還把它叫做『本源佛性』?

  【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這兩句話,你將來要是有一把『茆蓋頭』,「茆」是茅草,這個意思就是講,將來你自己要有一個小茅篷,住著可以遮蔽風雨,意思就是說,你將來能夠自立在一方教學的話,你也只是一個『知解宗徒』而已。什麼叫做「知解宗徒」?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佛法自古傳到現在,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其原因就是漸漸的都墮在知解宗徒之中,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修行證果,一心不亂,到今天有幾個人能夠證得?真正能夠證得一心不亂,這是佛法的成就。證果人少了,都變成知解宗徒了。古德說,黃檗禪師就講過,「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這兩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在《壇經》裡面已經讀過很多了。你看看,祖師教人是不是教我們求知求解的?我們曉得祖師教人不是求知求解,釋迦牟尼佛在一切經典裡面又何嘗教我們求知求解?佛是教我們開悟的。

  「古人心利」,心猛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絕學,絕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知解。「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這是永嘉在《證道歌》上所講的,絕學無為閒道人。「今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這是講到現在人的毛病,他學佛學什麼?只想多知多解,博學多聞,功夫都用在記問上。連儒家都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可是現在人全都在記問之學上做功夫,拿這個來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反成障礙」,這是什麼?所知障。諸位要曉得,所知障也是煩惱。「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消是什麼?消是開悟。你要在知解裡面去開悟,而不能夠死在知解裡頭。如果你要是博聞強記,那就像阿難尊者知解不消,所以阿難不能開悟,阿難也不能得定。阿難尊者在當時就把這一樁事情示現給我們看了,真是以身說法。因為落在知見裡面,都是向生滅當中去取,去做功夫。

  「真如之中,都無此事」,真如本性裡面沒有知解。所以《般若經》常說「般若無知」,這是真智慧。佛法教我們求智慧,教我們求根本智。什麼叫根本智?根本智是無分別智。有分別是知解,有分別是所知障。所以宗門是「但知息心即休」,心就是知解之心、分別之心、執著之心,把這個妄心斷掉,就完了,就沒事了。「更不用思前慮後」,思前慮後都是心意識裡頭的事,真如本性當中沒有這個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好好的記住的。從這個地方我們也體會到,今日之下的眾生學佛病根的所在,那就是今日之下,大家不僅是一個知解宗徒,宗是宗門,徒就是徒子徒孫。佛祖所期望的,我們應當是明心見性的宗徒,而不是知解宗徒。今天不但是知解,而且知解還發生了錯誤,這個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會後入京洛。】

  他離開祖師以後,他是在荷澤,就是在山東,在那個地方弘法利生。祖師圓寂之後,因為禪宗的頓教在北方不能夠推行,於是他就發了大心到洛陽。

  【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

  『顯宗記』是一篇文章,「顯」就是顯明,「宗」就是宗旨,這個宗旨就是佛祖相傳、祖祖相傳的禪宗宗旨。所以他有一篇文章就叫做「顯宗記」,這一篇文章在禪宗是相當著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文獻。文字並不多,可是句句都是很重要的開示。

  【行於世。】

  所以這一篇東西是流行在世間,不但是宗門的學生需要讀誦去參究的,就是一些研究教理的,所謂教下的學人,對他這一篇文章也非常的重視。

  在這個地方我們附帶的介紹一下,神會大師他閱藏的時候,就是閱讀《大藏經》,提出了六點疑問請教六祖大師,六祖大師一一為他開示。這一段問答是在《傳燈錄》裡面,我這個地方把這六個疑問簡單的標出來,「神會六疑」,我們曉得有這麼一樁事情,記載在《傳燈錄》。第一個疑問,他是懷疑戒定慧;第二個疑問,是疑問諸法的有無;第三個疑問,是懷疑生滅;第四個疑問,這是講到教理上,就是頓教、漸教,到底哪一個先、哪一個後?第五個疑問,是講定慧的先後,到底是先定後慧,還是先慧後定?第六個疑問,就是佛與法的先後,是先有佛還是先有法?就是先有佛後有法,還是先有法後有佛?這六個疑問,的確我們在初學佛法的人往往也都有;換句話說,這六種疑問也可以說是學佛人共同的疑問,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給諸位介紹一下。

  第一個疑問講到戒定慧的意思,他提出來,有這麼一點意思。他說這個戒,到底戒什麼,戒的什麼?定要怎麼修?慧是怎麼起來的?提出這麼個問題。六祖答覆說,定主要是定在心,「定則定其心」,心要清淨,心本來就是清淨的。前面我們讀過,祖師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清淨,本來無一物就不動,這就是自性本定。我們今天心亂了,心裡面妄念太多,所以這個修定重要的是在定心,把一切妄念邪思捨棄掉,使我們的心恢復到正常,這是定。戒在戒其行,行是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我們身體一切的造作,有許多妨害別人、妨害了社會錯誤的行為,我們把它修正過來。所以戒這是戒在行為上的,定是定在心裡上的。慧是什麼?慧是自性當中的覺照,所以說是「性中常慧照」。但是這個照是一定要有戒定,沒有戒定,這個智慧不能現前,有戒、有定智慧就現前。「自見自知」,到這個時候不必去問人,自己智慧一現前,曉不曉得?自己曉得,自己的功夫一天比一天深,自己也曉得。

  第二個問題,他問的是諸法有無。他問的是這個意思,佛法裡頭常講「本無今有」,這到底是什麼?「本有今無」又是什麼?「誦經不見有無義,真似騎驢更覓驢」,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問得也相當之深。而祖師答覆他說,「前念惡業本無」,這個義味很深,我們起這些惡念,這個惡念真如本性裡面沒有,這是「本無」的意思。「後念善生今有」,一念回光返照,清淨自在,慈悲平等,這個「今有」。「念念常行善行」,這是勉勵神會的,什麼叫善行?凡是利益於一切眾生的,這是善行。不但要利益一切眾生,而且我們要叫一切眾生得究竟利益,這是真正善行。還要曉得,如果叫眾生現前得利益,將來不得利益,這個不叫善行。佛法裡面講的善行,是令眾生現在得利益,將來得利益,來生來世更得利益,這叫真善。所以說佛法裡面講善的標準跟世間的標準的確不相同。世間善的標準往往只看到眼前,不看後世;佛法是要現在、後來,甚至於來生來世,它都要顧及到的,這種善叫真善,這種利益叫真實的利益。祖師又說了,「汝今正聽吾言」,你現在正在這裡聽我說法,我就是「本無今有」。這個正是現身說法了,給他解答什麼是本無今有、什麼是本有今無,都答覆了。

  第三個問題,這就是問到生滅。他的問意是說,「將生滅卻滅,將滅滅卻生,不了生滅義,所見似聾盲」,對生滅的真義不了解,正如同耳聾眼瞎,見不到諸法的真實相。這也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六祖告訴他,「將生滅卻滅」,就是將生滅滅了這個滅,佛這種說法,用意是教人不要執著性。為什麼?因為佛所說一切法皆是方便法,佛講真如本性,你就執著有個真如本性,錯了,那你就不知道佛所說的意思了。「將滅滅卻生」,他的用意是令人心要離境界。你看看,不是教你身離境界,是教你心離境界。心離境界就是心裡面沒有境界,心裡面沒有境界就是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未若離二邊,自除生滅病」,正是佛門裡面常講的「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樣就把生滅這個病捨離了。

  第四個問題,就是問修學,到底我們是先頓而後漸,還是先漸修後頓入?「不悟頓漸人」,心裡面免不了常常有迷悶。祖師就告訴他,「聽法頓中漸」,聽法的時候,佛祖說法是頓,立刻就說出來了,漸是什麼?是你漸漸就悟入,所以聽法的時候是頓中漸。如果你一開悟,這一開悟就是漸中頓,說法是有次第的,你忽然大悟了。這是講聽,聽裡面漸頓。沒有開悟的時候是頓中漸,悟了以後是漸中頓;在修行的時候是頓中漸,證果的時候是漸中頓。這個修行,諸位要曉得,禪家所謂悟後起修,沒有開悟談不上修行,沒有開悟的修行總免不了盲修瞎練。所以祖師才說,修行是頓中漸,是頓悟漸修。頓悟之後怎麼漸修?像善財童子,在一切順逆境緣當中歷事鍊心。證果則是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他說迷悶,不迷悶,悟中不迷悶。

  第五個問題,他問定慧的先後,到底是先定後開慧,還是先開慧後得定,到底哪一種正確?祖師答覆他說,「常生清淨心」,對他答覆,對我們來講都非常重要,一定要常常生清淨心,要常常保持著清淨心,「定中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境是境界,六塵境界,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妄心、沒有妄念,我們俗話說沒有邪心、沒有妄念,這個是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先,雙修自心正」,定慧說不上什麼先與後的,一定要定慧等持,這個定慧等持就是禪定。從這個答覆的意思當中,我們回想前面在「教授坐禪」一章裡面,六祖大師平時的開示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定慧等等,定慧是一體的。定慧是要在境界當中去修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的,而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那是初學人的功夫,真正要成就定慧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去修清淨心、去修不動心。心地清淨不動,一切境界了了分明,一切事業圓圓滿滿,這叫定慧等持。

  末後一個問題就是問,到底是先有佛後有法,還是先有法後有佛?祖師給我們說,「說即先佛而後法」,說法,三藏十二部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當然先有佛後有法。可是你聽的時候,你聽法,那就先有法後有佛。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老師在說法的時候,那他成佛了,先有佛後有法;我們在聽法的時候,先有法後有佛。什麼後有佛?自己成佛,自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不是後有佛嗎?如果要講到佛法的根源,「一切眾生心裡出」。所以佛法的根源是什麼?上一次我們給諸位說過了,佛之根源就是經上常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是佛的根源;法的根源,就是經中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是諸佛教學的根源。佛與法的根源都是一切眾生心中本來具足之事,不需外求,外面是求不到的。

  【師見諸宗難問。】

  這個『難』就是故意的刁難,『問』是問對,也就是辯論,每個人都是執著自己的門庭,所謂是門戶之見,彼此不相容。

  【咸起惡心。多聚座下。愍而謂曰。】

  這底下幾句開示非常重要。在這個時候,我們在前面都曾經見到過,嫉妒障礙,爭名奪利,在佛門裡面處處都見到,這已經是佛法的衰相了。今日之下,那更不必提了。所以大師看到這個情形,看到這些十方來的學子們,彼此互相不能相容,常常在一塊兒起爭論,這個「難問」就是爭論。所以非常慈悲,憐憫他們,告訴他們:

  【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

  這個是真正學道基本的概念。我們要想修學有成就,一定要把自己心裡面一切的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統統要把它除得乾乾淨淨。

  【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在《高子遺書》裡頭有幾句話說,人想到死的時候,只要我們想到死,死去一樣也帶不去,「死去一物無有」,這時候萬念自然撇開了,撇脫了。所以印光大師當年在世,常常教他的學生說,學道之人應當時常把這個「死」字貼在額頭上,就是教我們常常想到死,「我就要死了」,這樣你才能把一切放下,「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這是印祖常常教人的。高子給我們說,雖然這樣子,「然不如悟到性上一物無有」,如果能像六祖能大師這樣那就最好了。他老人家開悟了,曉得自性清淨心裡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曉得自己性上一物無有,「萬念自然無係累也」。這是最高明的辦法,比我們常常想到死這個境界還要高一等,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是我們應當要常常提醒自己的。

  講到真如自性,自性沒有名字。「真如」這個名是無有名字當中不得已而建立的假名。我們要曉得這個假名,千萬不可以在假名上起執著,所以說『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實性」也就是實相,也就是《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本覺。自性、本覺自無量劫來,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是圓滿的、本來就是具足的、本來就是靈妙的,與三世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就像六祖大師在黃梅開悟對五祖所說的一樣。『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這是講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他們悟了以後教化眾生,是在實性上建立的一切教學的法門。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佛祖教學理論的依據就是自性清淨心,就是諸法的實性。

  學的人應當在『言下便須自見』。所以言下要悟入。我們反過來看看今日之下的這些學人,他在言下起了分別、起了執著,所以他不能夠悟入。因此,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書與世間書籍不一樣,那就是說,世間書籍你可以分別、可以執著、可以研究;佛法,你看了、你聽了,不能夠分別、不能夠執著,甚至於說不能夠去研究它。一定要曉得言下大悟,一定要在文字當中,一看就見性,這樣才是真正一個善學的人。

  【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大家就是十方學人,到這裡來參學,聽祖師這樣慈悲懇切的開示,無不向他禮拜,都請他答應收他做學生,收自己做學生,都是以六祖大師為自己的親教師。這一章我們就說到此地。

  再看底下第八章:

  【唐朝徵詔第八】

  【神龍元年上元日。】

  這是公元七百零六年,『上元』是正月十五。

  【則天中宗詔云。】

  『則天』就是武則天,『中宗』是武則天的兒子,這個時候一般稱為二聖,實際上大權都在武則天的手上,中宗也不過是掛名的皇帝而已。

  【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

  詔書,就是頒發這個詔書給惠能大師,首先就說明詔書的內容,說皇帝,這二聖,『請安秀二師』,這個『安』就是慧安國師,他那個時候住在中嶽嵩山,就是嵩嶽的慧安國師;『秀』就是神秀大師,我們稱為北宗神秀大師。這兩位大師宮中供養。

  【萬機之暇。每究一乘。】

  在公務、處理國家大事完了之後,常常向兩位大師請教『一乘』佛法。

  【二師推讓云。】

  兩位大師都非常謙虛,都推讓。

  【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

  這兩位國師都推薦惠能大師,說是二聖如果要深究一乘佛法,我們都沒有這個能力。南方有惠能大師,他是得五祖的真傳,希望皇帝能夠把他請得來,向他請教,那一定是遠超過我們。這是皇帝說明他下詔書去禮請他的因緣,換句話,這是兩位大師推薦的。在《舊唐書.神秀傳》裡頭有一段記載,神秀是非常想當時朝廷能夠把惠能大師請到京師來弘法,極力的推薦。神秀大師他自己又寫了一封信,親筆寫了一封信來邀請他,皇帝有詔書,秀大師也有信。

  可是惠能大師對使者說,也就是回答神秀,他說我自己個子很矮小,相貌也不是很堂皇的,如果我要到京師去,京師人看到我矮小,其貌不揚,對我不會生起尊敬的心。我們要曉得,佛法是教學,教學裡頭第一要緊的就是尊師重道,如果我們對老師沒有看在眼睛裡頭,換句話說,對他所說之法就不會尊重。如果對他所說的法不尊重,必定就會產生毀謗,這樣不但不能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反而更增加眾生的罪業,所以這是不許可的。同時他又說,五祖曾經告訴他,他與南方有法緣,希望他在南方弘法利生。他說我這是老師對我有囑咐在,我也不敢違背。因此他終身就沒有離開過五嶺,換句話說,他沒有離開過曹溪,一直到他圓寂,都沒有到北方去過。

  這裡面實際上也含有很深的意思。你看諸佛成佛之後,還要以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我們在此地就能夠體會到了,百劫修相好。這個原因就是針對眾生,一切眾生,他只看外表,他不曉得內容,不顧內容的。所以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使大家一看到他,對他就尊敬,尊敬才能夠聽他的話。如果說其貌不揚,走到這個地方,大家看他,笑話他,不尊重他。佛雖然是修行證果、圓滿菩提了,也不能夠利益眾生。利益廣大眾生,這個相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在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

  【今遣內侍薛簡。】

  派遣內侍薛簡。

  【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皇上雖然是下了詔書,祖師還是辭謝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