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僧璨大師信心銘—不信就難,信就不難  (第二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6-0002

  我們將這個文念一念: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看這一段。首先我們要明瞭在大乘佛法裡面,尤其是圓教一乘法,它所講的就是明心見性。性,今天在此地講信心,性就是講的信我們自己具足了真如本性,與諸佛已經證得的沒有兩樣。不但沒有兩樣,就是講到相與作用同樣的是在眼前,所以古人說此事本來現前,諸佛證得也就是見道了、體驗到了、運用到了,如此而已。如果要有一個證得的心,那就錯了,有一個不能證得也錯了。所以大師在此地一開頭就教給我們,『欲得現前』,「欲」是希望,希望這個境界能夠現前。這個與《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樣的意思,只是言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佛在《金剛經》告訴我們「應無所住」,就是這個地方的『莫存順逆』,心裡頭不要有順逆的念頭,這就是「應無所住」,順逆都不住;「而生其心」就是「得現前」。生心跟發心意思不相同,發心是原來沒有,叫你發起;生心本來有,本來有能夠現前,這叫生心。生就是現前的意思,實際上說哪有不現前的道理,我們今天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現前了。

  諸位要是讀《楞嚴》,你在《楞嚴經》裡面,看到佛講的十番顯見,就六根的根性上舉出一個例子見性,睜著眼睛的時候見性現前,閉著眼睛見性還現前,證明見性不生不滅,不為外境所轉。可惜凡夫迷惑顛倒,就在現前,他自己不認識,他自己迷失了。這個原因在哪裡?就是你心裡面有一物,在此地就是講的順逆。佛祖、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委曲婉轉,為我們初發心的人,以種種方便來指示我們,所謂利根的人他就悟入了。什麼叫利根?什麼叫鈍根?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的。利根的人,簡單說就是老實人,佛怎麼說他就能怎麼做。譬如佛說「應無所住」,他就能不住,這就是老實人。所謂鈍根的人,他不老實,佛叫你「應無所住」,他還是要住,教給你「莫存順逆」,他還要存順逆,那有什麼辦法?老實與不老實在乎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肯不肯聽話,肯不肯接受佛祖的教導,如果肯的話,悟道不難。悟道不難,證道也不難,難在我們不信,難在我們不肯,所以三祖才提出叫「信心銘」,就是要你信!不信就難了,信就不難。

  底下兩句,『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心病」就是無明煩惱。心本來沒有病,心是清淨的。「違順」這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的廣大,你譬如說,生死無常是違順,我們一般人講順生違死,違順就是兩邊。見聞覺知也是心病,參禪學道也是心病,諸位聽了也許覺得奇怪,你順著這個法門是心病,你違背這法門還是心病。你不曉得佛所講的這個意思,違順什麼?著相。著了相就不能見道,道見都見不到,你還談什麼修證?違背是著了非相,順是著了有相。總而言之,你是有著相,有執著。所以佛教給我們「無住行施」,無住不著有相,行施不著空相,兩邊都不著。這兩句話意思就是在此地,必須叫心清淨至極,違順兩邊都離開。

  佛法流傳到今天,從整個歷史上來看,可以說衰到了極處,衰極的原因,就是學佛的人都是著相在求,於是乎就像我們一般凡人,執藥成了病了,本來這個藥是治病的,病好了,病好了又執著藥。諸位想想,一個沒有病,身體健康的人,天天吃藥,那怎麼不害病?這就是俗話講的放不下,縱然把世間法放下了,佛法放不下,不曉得佛實在是無法可說。佛說法是因為眾生有心病,說這個法是治心病的,哪裡曉得心病是一層病,再把佛法又執著又加了一層病,比世間醫藥治病還要嚴重。世間醫藥你有病,吃了藥病會好,病好了之後,你藥不能夠捨離,你只加一層病。佛法麻煩,本來就有一層病了,再執著佛法,是又增長了一層病,這個就是佛法傳到今天,所以衰極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們不了解佛說法真實義的所在,這樣誤解、曲解了佛法,縱然是十方諸佛再來也救不了我們。所以我們自己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覺悟,要曉得「得旨忘言」,那就是決定不執著言說相、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心緣相,就是心裡面都不能有,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說得最直截了當的無過於《金剛經》,《金剛經》文字少,只有五千字,五千言可以說把一乘修學的要領全部跟我們說出來。所以自從五祖以後,不但禪宗,無論哪一個宗派的祖師,幾乎沒有不提倡《金剛經》的,道理也就在此地。這個地方倓虛大師註子裡面也特別提醒我們,切莫存違順之心,一有這個心你的煩惱就不能斷,煩惱不斷,煩惱一定會增長。這個註子註得簡單,註得很明白,是一個很好的註子。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玄旨」就是講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的自家常住真心,你自己不曉得,每天在修定上用功夫。禪家所謂是「念靜」,或者是講「看靜」,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對於這種修學的批評。當年北宗神秀大師他們提倡的就是要坐禪、要看靜,六祖大師對他有很嚴厲的批評。可是諸位要曉得,神秀大師難道是教錯了嗎?你要是認為神秀大師他們的教學教錯了,那是我們自己誤會了。教初學的人就得要用神秀大師的辦法,那是第一個階段。六祖大師所講的,那是第二個階段。要從第一個階段,提升到第二個階段,那就不能再看靜了。為什麼?不能夠執著參禪,不能夠執著見聞覺知,要把這一關突破,才能夠見性,才能夠真正認得玄旨,明心見性。在我們念佛人也一樣,念佛人如果執著這個病,不能夠捨棄,功夫再好,只能夠到事一心不亂。就像《楞嚴經》裡面佛所講的,你要是用識心,就是用第六意識、第七識(這是分別、執著),用這個心來修道,修得最好,修得最高,只能到聲聞、緣覺。那算是非常幸運,沒走錯路,只能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諸位曉得,沒有見性。能夠成就禪定,成就三昧,九次第定可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不能見性。原因在什麼地方?佛說得很好,「內守幽閒」。那個內守還是「違順相爭」,他還是在這個境界裡,換句話它還是一個心病,必須把內守再放棄了,才能夠突破證得理一心不亂,那就是大乘的見道位了。假如你不能夠捨棄,你還要固守在那個地方,那真是像祖師所講的,你再經歷恆沙恆沙個大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千萬種的修證,依舊是心外求法,沒有辦法證得。雖然大道只在眼前,你就是無法證得,所以祖師在此地講「徒勞念靜」。

  但是念靜對於初學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在眼前我們是什麼病,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對治是有期限的,佛法常講剋期求證,是有期限的,不能老停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求進步,境界要知道天天往上提升。你要往上提升一級,底下的必須要捨棄,你才能夠往上升,好比念書一樣,你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你一年級的必須捨棄,你才能升得上二年級。你不能說我又想升二級,一年級又不能離開,哪有這個道理?這是沒法子的,必須要提升,所謂是一面往上提升一面捨。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就是捨,也就是放下而已。再看底下這一段: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這四句,這是說明佛法的大體。『圓』是圓滿,毫無欠缺。『太虛』是講虛空,拿這個來做比喻,其實我們真心比太虛空還要來得圓滿,為什麼?因為太虛空是真心變現之物。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沒有法子能夠想像得到,正是像古德所講的,唯證才知道,你自己不證到這個境界,怎麼說也沒有法子體會,唯證方知。為什麼?在我們概念當中,就是我們常識裡面,時間、空間是有距離的,譬如說昨天跟明天跟現在不能同時,他方世界跟我們現前不能在一起,這是障礙。空間跟時間都屬於事相,事事有礙的。殊不知在真如本性裡面,就是在真實相裡面,事事無礙的。極樂世界距離我們此地有十萬億佛國土,跟我們在不在一起?在一起,這個妙!過去無量劫以前,未來無量劫以後,跟我們現在同時,這個不可思議。今天的科學家在理論上他也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是講的空間。你們現在曉得,空間不止是四度,而是有無限度,這個理論與佛法的境界就有一點接近。但是無數度的空間如何證得?科學家沒有辦法。這個意思是講,時空裡頭無量無邊的境界,可以在同時、一點完全顯現。

  佛法當中常講十法界,一現,一個法界現,九個法界隱,但是隱現同時。比喻沒有法子比喻的,比如我們今天用電影來做比喻,電影銀幕裡面一次只能現一個畫面,底片裡面有無數的畫面,可是一次只許一個。可是畢竟那個影片它不是同時的,佛法裡面講真性現相它是同時的,隱現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如果要不是同時,我們人看的這個境界,是一種境界,阿羅漢來跟我們同在一起,他看到的這個境界跟我們不一樣,菩薩來看又不一樣。假如不是同時,為什麼每個人看的都不一樣,應當是一樣,各人所看的不相同,可見得這個空間的確是無限次的。經上有個比喻說,我們人看的這個水,天人看到是琉璃,餓鬼看到是火,同樣一個東西,為什麼各人看的不相同?可見得隱現是同時的。在我們世間拿什麼東西來比喻都不能夠比喻得很親切。佛眼睛裡面來看,十法界他統統看到,換句話說,十法界完全現前。我們講一現九隱,那是對我們凡夫來講,凡夫這個見量很小,不能圓見。事實上是圓的,而不能圓見。

  我們也可以用個彷彿比喻來說,這個見,實在說,拿今天物理學上來講,是光線的反射。我們能夠見到種種的色相,種種的形狀,是靠光線的反射,我們能夠見到。我們的眼在這個光波裡面,它能見到的光波是很有限的,比我們現在能見度的這個光波,長的光波我們見不到;比這個光波短的,我們也見不到。譬如現在講的X光,就比我們現在能見的光波要短,像紫外線、紅外線都不是我們肉眼能夠見得到,我們現在用科學的儀器,幫助我們見到了。假如諸位設想一下,我們這個眼球是任何的光波都能夠見得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不是這個樣子了。可見得這個境界它真是同時的,是圓滿存在,而是我們這個能見度不一樣。譬如說修行的人,他有天眼,像阿羅漢他不但具有天眼,他還有慧眼,菩薩又有法眼,佛是五眼圓明,比起我們單單只有肉眼,所以看這個世界不一樣。一現九隱,那個九何嘗隱,隱是什麼?我們眼睛不行,隱。佛跟我們講這個能見的量,各種光波,統統都能見,是決定沒有障礙的。而且這個見量之大,是盡虛空遍法界,看的就像在眼前一樣,看的清清楚楚,不必借望遠鏡,也不必借顯微鏡。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以耳來說,我們現在耳能夠聽的音波也是很短,就是這個波度,比這個長的波度聽不到,比這個短的也聽不到。如果說各種音波都能聽到,你現在所聽的,耳根接觸的聲塵這個世界也不一樣,不相同。我們這個偈解說只能說到這個地方,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才能夠真正的領略到一點「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的意思。

  這是說真心的理體、真心的相貌、真心的作用,體相用在佛經裡面講得最完整的、最圓滿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華嚴經》就是講的「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說的是自己,不是說的別人。毘盧遮那佛是自己,諸菩薩眾也是自己,諸雜神眾還是自己,那都是自己真心所現的相,所起的作用,無邊的德用,在《華嚴經》裡面顯示出自己本來面目。正因為事實真相是這樣,所以佛跟我們講,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證得如來果位了,他這個心有沒有增加一點點,也不會說他特別光明一點點,沒有;縱然墮在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點,說個實在話,也沒有染污一絲毫。《心經》上不是說得很清楚嗎?「不垢不淨」,在聖位不能說他清淨,在凡位不能說他染污,染污是相對法,真如本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明瞭這個事實真相,相信它,爾後的修學,像古大德一樣,「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有沒有修證?有修證,有修有證,但是不垢不淨。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能夠得到大自在。而在修證的過程當中,法喜充滿。為什麼?因為你離開了心病,你沒有心病,這是修學正確的方向,因為佛法給我們的是離苦得樂。如果你修行當中很苦,苦修,苦修是沒入門,你才苦修。為什麼?心病沒除,修行才有苦,心病除掉了,那修是樂修。修行都那麼苦,誰去修?修行裡頭得大自在,人家才願意修。苦修是你沒有得法,是你沒有入門,入了門不苦,只有樂沒有苦。就跟念書一樣,你看現在學生念書多苦,那是什麼?不得法,所以才念得很苦,得法念書是樂事。你看看古人四時讀書樂,世間不管什麼的樂都沒有念書的快樂。那念書是個苦事情,誰念?不念了。所以說那都是不得法,沒有領略到書中的境界,那才苦。佛法亦復如是,佛法叫你開悟、叫你斷煩惱、叫你開智慧,你看你樂不樂!你要是念的時候智慧又不開,一天到晚愈念煩惱愈多,那當然苦了。這個就是得法與不得法。

  得法的人怎麼樣?就是底下這一句了,『良由取捨,所以不如』。得法的人把取捨的心離開了,這就得法了;不得法的人在裡面有取有捨。有取有捨就是什麼?就是有得失心,這是心病,所以不如了。「如」這一個字妙極了,佛在《法華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十如是」,天台智者大師將十如是展開來說明「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給《金剛經》上一句話做了詳細的註解,《金剛經》上佛講「如來者,諸法如義」。剛才我跟諸位說過,「圓同太虛」,圓裡頭講過,體相用。從體上講,稱為真,體是真的;從相上講,稱為如。相如其體,體如其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真體是一個,真如本性,變現的相無量無邊,古人借一個比喻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這個金比作真體,將器比作相,千千萬萬的相全都是一個金。可是諸位,如果從這個名義上你去思惟,如果說我不要相,我不要器,你把金拿來給我,你們能不能拿得出來?你拿那個金條,那還是有一條的相;你把它捏成一團,它有一團的相。它總有個相,你說我相不要,光拿金來,拿不出來。器就是金,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真如本性在哪裡,你就恍然大悟了,一切萬相,哪一個不是?所以悟了之後,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拈來無有不是。而後你去念禪宗的語錄就有趣味了,你就懂得他在那裡說什麼。這就是教給我們在一切法中,要曉得法法皆如,法法皆是。

  所以佛經一展開第一句就是跟你講「如是我聞」,「如是」這兩個字把一切法統統包括了。所有的佛經講什麼?就是講如是而已,你果然在如是那裡悟得了,那一切法都不必說了。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所悟,悟的什麼?悟的如是;一切眾生所迷,迷的什麼?也是迷的如是。諸佛菩薩所修的,修的是如是;諸佛所證的,證的也是如是。在這一句裡面我們也能夠體會到祖師給我們指示的綱領,我們要想悟如是、要想修如是、證如是,必須要把取捨捨掉,你才能夠悟入。有個取捨的心就錯了,所以不如了,這個不如就是迷了如是。不但在世間法裡面不取不捨,你要是捨也錯了,取錯了,捨也錯了。出世間法裡一樣,也不能夠有取捨的念頭,你的心才真正清淨。但是在此地諸位必須要明白,叫你離開取捨是講心,心裡面不能有取捨,日常生活這個事相當中有取捨。為什麼在事當中有取捨?因為這個世間人並不是個個都是覺悟的人。你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還要看哪一個層次。為什麼?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裡面還是有取捨,實報土裡面,事相上沒有取捨了,就到事事無礙。如果我們今天在凡聖同居土事上也沒有取捨了,那真是黑白不分、善惡不辨了,天下大亂,世間秩序破壞了。所以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要隨順世間的秩序。隨順世間的秩序,換句話說,隨順世間人的標準來取捨,世間人認為哪些是善,我們取這個為善;認為哪些是惡的,我們就取這個是惡。那是什麼?隨順世間,十大願王裡面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是你自己真有取捨,是隨順世人取捨而取捨,那個取捨即是無取捨,要曉得這個道理。對自己來說沒有取捨,對大家來講有取有捨,而不是自己真正有個取捨,換句話說,世間一切取捨不礙自己的清淨心,這才是真正離開取捨了。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對自己來講的。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緣」是講人事與境界,是屬於有法。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叫你不要執著。有不能執著,空也不能執著。空是無相,有一等人聽說諸法皆是幻化而不真實,他不執著有相,他去執著空相,也是錯誤的。「空忍」的「忍」在此地當作定講,把這個心安住在空裡面,功夫淺一點的無想定,他這個心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念頭,一切都不分別,也沒有妄想,也沒有念頭,心很清淨,住在空定裡面,這個定要修成了,果報在四禪無想天。諸位曉得,無想天是外道,他修成外道了,麻煩大了。更高一點就是四空天,四空天就是住在空忍裡面,雖然這個心很清淨,諸位要曉得,不能突破無明。在印度有一些宗教確實定功是很深,他們能夠修到無想定、修到四空定。在四空定裡面所見的境界是什麼?你看印度外道建立的二十五諦,最高的他見到真正的境界了,叫冥諦。冥諦就是什麼都看不清楚,什麼都沒有,好像是這麼一個境界。在中國也有此一說,你們看到《幼學瓊林》一開端講,「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混沌初開,就是印度外道講的冥諦。在佛法裡面講什麼?無明。他見到那個無明,他沒有辦法把那個無明突破,他認為那個境界就是宇宙的根源,他發現見到宇宙的根源了,實際上大錯特錯。這是講的住在空忍裡面,最高只是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虛妄的。換句話說,不但是有不能執著、不能住,空也不能住,也不能執著,空有二邊都不可以執著。

  二邊不著,才是佛法裡面所謂的中道,所謂的解脫,真正得自在了,空有二邊都不住。可是這個境界對於初學人來說不容易達到,初學的人這個心裡頭總有住,有住是什麼?就是你心裡頭有念頭,不是想著空就是想著有,你總有念頭,你不會到無念。無念是什麼?有念跟無念都沒有,才叫做無念。無有念,還是有一個無念,這個不行,你有個無念的話,是此地講的住在空忍上。所以佛法講無念,是有念、無念都離開,那個才叫無念。千萬不要把那個無,當作有無之無,那就糟糕了,那就錯會了意思。有無二邊都沒有,這叫真無念。你們想想,這個很難!為什麼?有念就不是無念,無念就不是有念,怎麼能夠叫有念無念都沒有,這麻煩大。覺悟了,有念就是無念,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這才二邊真正離開了。我們現在沒辦法做到說,有念不是無念,無念不是有念,不知道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不明白這個道理。悟道,見道,就是見到有無是一不是二,這叫入一真法界,這樣才是真正二邊不住,得到真正的清淨、真正的自在。住著二邊,體用不圓滿。譬如說,凡夫住著有,住在有念上,與真體不相應,住在相上,你會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所謂是苦海無邊。四空天人、無想天人,以及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住在空上,怎麼樣?有體無用,也是枯寂無聊,不起作用,換句話說,還是不圓滿。唯有佛與大菩薩,他空有二邊不住,活活潑潑、自自在在。比如他在人間跟我們一樣有作用,有作用他又沒有煩惱,有作用什麼?不住空,沒有煩惱不住有,這叫自在。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去揣摩,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常講的中道解脫的境界。

  底下這兩句,就把這個境界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一種平懷,泯然自盡』,這是說取捨之情斷盡,一切法裡頭無有取捨了。這個修行的方法在下手,我也跟同學們常常提起,下手之處,就是得失的心要淡。凡夫可以說煩惱的根本,就是得失心增長,合乎自己心意的要想得到,不合乎意思的要想擺脫,得到的又怕它失掉,要想盡辦法去保持,哪裡曉得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真正相信因果的人,雖沒有見到事實的真相,他還是在迷位,在迷位裡面他也得一點小自在。你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他是凡夫跟我們一樣,他相信命運,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得很準確,一點也不錯。他相信命運,相信命運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是我的我想也想不來,那麼那個想不是冤枉了嗎?不如不想它了,是我的丟也丟不掉,到時候自然就來了。所以他的心清淨了,他沒有得失心了,他跟雲谷禪師兩個在禪堂裡頭靜坐,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妄念不起。雲谷大師佩服他了不起,說你這個功夫很了不起了。結果他說什麼?我的命被人算定了,還有什麼想頭的,所以不打妄想了。他不是禪定,他是什麼?他是相信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他什麼都不想,他心清淨。所以我叫了凡居士標準的凡夫,他是標準的凡夫,他相信這個事實,這是真的一點都不錯。所以你每天為明天怎麼設想,為將來怎麼設想,統統叫妄想。為什麼?明天的事情、將來的事情不是你想像得到的,而是你命裡頭注定的,你沒有辦法改變,哪裡樣樣都憑你自己理想,哪有這個道理。如果樣樣自己能夠策劃、能夠設想,這個命運的定律就可以推翻了,因果律就可以推翻,沒有這個道理。改造命運是可能的,你要懂得這個道理,要懂得方法。你看了凡居士遇到雲谷大師,雲谷大師跟他說的一套理論、一套方法,他依照那個方法去做,命運改變了。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命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變;福也是自己培植的,自己可以去求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不是騙人的,是有理論依據,有正確的方法,不是安慰人的,不是欺騙人。

  這個地方的境界是提升得到極高之處了,平等心現前了,我們最低限度來講是圓教初住的菩薩,到這種境界是「一種平懷」,就是唯一平等心。《起信論》裡講的直心,《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你們想想看這句話什麼意思?直心現前就入了初住位,《華嚴經》入了十住菩薩,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進修了,所以直心是真正的道場。「一種平懷」就是達到圓初住的地位,淨土法門就是理一心不亂的菩薩。「泯然自盡」,泯是泯滅。就是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妄念,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盡」就是一切妄念都盡了,得到清淨了。

  這一段,倓虛大師註得比較多,他老人家是用天台家的教義來解釋這一段的銘文。我們將它念一念,我們從頭把它念一念:「此指佛法大體,圓滿與太虛空相同,無欠無餘者,以表無大不充,無微不入,此是一切眾生,本來面目,各自如如,何嘗造作」。信得信這個,無論是信、是悟、是修、是證都是講的這樁事情。說「由其造作取捨,不住本位」,這就說迷了。在《楞嚴經》裡面佛所講的,講這個無明的根源,與這個意思是相同的。經上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佛知佛見,那是本有的,你在上再建立知見,就是取捨。無有取捨的時候是你自己本明,就是你自己的佛知佛見;才有取捨,才起心動念,就把你的本明失掉,就是不住本位了。「故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於是有失,而轉勸之,切莫逐妄迷真,於有所緣處,再勿住於空忍,得小為足」。因為小乘人住在這個空忍當中,祖師特別勸我們,不要得一個小果就以為滿足了。「忍者地位之名,此空者非頑虛空,亦非斷滅空,乃指析法真空,及體法真空」,這都是小乘人所證的境界。頑虛空是凡夫的見解,斷滅空是外道的認識。斷滅空就是無想定,無想天與四空天與這個相接近,都是錯誤的。小乘人雖然不錯,但是他不圓滿,他有欠缺。

  所以析空是二乘人的認識;體法真空,乃通教菩薩的認識;妙有真空,乃是登地菩薩的認識;真空妙有,乃是諸佛的認識。這個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簡單明瞭,將佛、菩薩、二乘、外道人天的見解(這個認識也就是見解),用很簡單的言語說得清清楚楚。說「以此多言惟恐以紫亂朱耳,此指勿住空忍者,乃專指聲聞緣覺二乘之聖人,得少為足,不再進求究竟佛道者,究竟佛道者何」,是什麼?「乃是一種平懷,即觀諸法,唯是一種平等為懷,方是泯然無物,自然淨盡矣。」這也是平常,我們常常勉勵同修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修平等心。當然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因為你有四相在。你有個我,有我就不平等,為什麼?我總要比別人要高一點。你不做這個想,它自自然然就有這個妄念,這就是什麼?這我慢。有我,佛講得很好,唯識裡講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不是學得來的,叫俱生煩惱。從什麼地方去見?從那個還不懂事的小孩,你看一兩歲的小孩,剛剛會說話,他就有嫉妒心,他就有好勝心。誰教他的?沒有人教他。他為什麼會?因為他有我。他有我,我們俗話講,他就有自尊心,他就有好勝心,他就有貢高我慢心。怎麼能平等?由此可知,要修平等觀,一定要離相。

  世出世間法都教我們學謙虛,在中國世間法裡面講的是禮。你們打開《禮記》,你看看《禮記》裡面講禮的定義,禮這個字怎麼講,「曲禮」裡面跟我們解釋,「夫禮者,自卑而尊人」。什麼叫禮?自己卑下尊重別人,這就是禮,這是世間法。佛法裡面,你看菩薩裡面就要學「常不輕」。這些無非都是破四相,四相要不破,那是修學重大的障礙,也就是障礙我們的平等心,障礙了一種平懷。下手之處,破四相下手之處,實在講六度裡頭一個布施、一個忍辱,你才能夠破得了四相。布施是先捨,捨身外之物。諸位也許會想到,拿錢財來說,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賺得來的,要我捨掉,捨不得。捨了,我自己要用的時候,誰給我?這種顧慮,哪一個沒有?有這種顧慮,你就不能捨了,捨不得了。換句話說,你生死也捨不掉,你煩惱也捨不掉,你樣樣都想留到(著),你這個四相也捨不掉。你這一種平懷到什麼地方才能得到?什麼時候才能現前?

  我跟諸位說,我學佛的確得力於《了凡四訓》,我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接觸佛法,朱鏡宙老居士送這個小冊子給我,我愈看愈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章嘉大師教給我放下,我真幹,認真的去布施、去捨,他老人家教我學六年,到六年的時候,我把我這些財物捨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兩三套換洗衣服,一床舖蓋,什麼都沒有了,捨得乾乾淨淨。捨盡了之後就有感應,差不多就有些事情自己好像預先曉得,有感應,到以後心裡面想要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會現前。我是從小就喜歡讀書,愛好書本,所以我收藏的書很多,書本幾乎跟我的生命一樣,我那個時候統統布施得乾乾淨淨。因為我除了書藉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沒有出家之前我大概有三萬卷書,全都捨盡了,以後我是想念書,想要什麼書,那個書就有人送給我,而且都是很好的版本。你看我不是捨得乾乾淨淨嗎?你看看這些書擺在此地,心裡動個念頭想個什麼書的時候,它就來了。別人想不到,我都能想到,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換句話說,你要有膽量,相信福報愈捨愈多,你所來的時候愈多。你要是不肯捨,永遠就這麼多,用完了,就沒有了。你們只曉得,那個金錢擺在銀行裡頭生利息,靠不住,會貶值。布施掉所得來的利息不會貶值,永遠靠得住的,為什麼不肯布施?為什麼不肯捨?你要把《了凡四訓》真正念通了,你才曉得,這是個真理。不要認為捨掉了,沒有了,愈捨愈多!你的財富是財布施得來的,你的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得來的,你的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得來的。布施是因,富貴、智慧、健康、長壽,那是果報,你不種因哪來的果報?你現在得的果報是你前世種的因,你這世再不繼續種,你這個果報享完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怎樣修才得什麼樣的果報。此地是教給我們得明心見性成佛作祖的果報,那要得清淨心。這一種平懷裡面,智慧、福德統統具足,是圓滿的,不是欠缺的,是圓滿的福報。所以諸位不要害怕,到時我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就什麼都有了,什麼都不欠缺,這個多自在!這個裡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我們要細細的去想。

  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