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圓覺經  (第一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8-0001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圓覺經》,這部經在過去我們也曾經講過許多遍,這是一部大乘了義經典,言簡意賅,是一部非常好的經典。在大乘論當中,像《大乘起信論》一樣,文字不多,把整個佛法的義理全都包括,本經也是如此,裡面有理論,有修行的方法。在當年,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就是宗密大師,宗密的老師就是清涼國師,宗密是把《華嚴》的經義完全在《圓覺經》裡面發揮,所以替《圓覺經》寫了好幾種的註解,最著名的像《大疏》、《略疏》、《大疏之鈔》、《略疏之鈔》,後來研究《圓覺經》的人都是以宗密大師的註解為依據。宗密的註子在台灣也有流通,當然比較有一點深度。

  我們今天在自己講堂裡面來研究這部經典,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我們可以長講,以往我們在其他地方,在講座裡面,都是受時間限制。這一次我們採取的本子,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前面圓瑛法師有一篇自序,諸位自己去細細的看,相當的重要,也等於把全經做一個概要的介紹,這個我們不講。我們從《講義》第一頁,玄義這個地方講起:

  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這是本經具足的經題,我們簡稱為「圓覺經」。

  講義【今講此經,依賢首宗開啟十門。賢宗十門,前八門是懸示,第九門總釋名題,第十門講解經文。今為便利聽眾起見,移第九門,總釋名題,而為第一,令人一聽,即得領知總題名義。然後研究諸門,有所標準,不致茫然。】

  註子裡面圓瑛法師說得很清楚,他是依賢首宗的十門開啟,雖然是依賢首宗,但是他的次序稍微顛倒一下,因為十門開啟解釋經題是列在第九,他把第九移在第一,一開頭就講經題,然後這才按照十門開啟的順序來說。科判就從總釋名題來研究。

  講義【此經共有五名,乃如來金口,親自命名。一、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二、修多羅了義,三、祕密王三昧,四、如來決定境界,五、如來藏自性差別。】

  本經在經文裡面釋迦牟尼佛說了五個名題,第一就是『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第二是『修多羅了義』,第三是『祕密王三昧』,第四是『如來決定境界』,第五是『如來藏自性差別』。你要是問這部經的內容,你從五個題目就全部能了解,你也曉得這部經的重要性。「大方廣」是說的法性,法性的體相用,「圓覺」就是佛,佛這個字通常翻成覺,小乘人也有覺,小乘人叫正覺,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覺,圓滿了。「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總持,總持法門。所以在題目裡面,我們就能看出這部經說的是什麼。翻經的大師定題目選經題,在這個題他就把前面五個字都選用。

  「修多羅了義」,修多羅是經,這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經典,經典是了義的經典。佛在「四依法」裡面告訴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部經是大乘了義經典,這是把這部經在大乘經裡面的地位、分量給我們說出來了,它是多麼的重要。在今天這個社會裡面,我們要講大乘了義經,的確應當是以《圓覺經》最為殊勝,因為它文字少,大家很喜歡。《華嚴》、《法華》、《楞嚴》也是了義經,分量太大,人家一看到就害怕,就不敢修學。看到《圓覺經》只有薄薄的兩卷,縱然圓瑛法師有這樣詳細的註解,也不過就是這麼一冊,這個分量我還可以學。《楞嚴經》比這個多五倍,人家拿到手上,「這麼多,這個我要到什麼時候才看得完!」他就不敢學了,看《華嚴經疏鈔》更不必說了。它的好處是在此地,這部經也特別為大家所歡迎,所以應當細講。

  「祕密王三昧」,這個名稱跟《楞嚴》裡面所說的「首楞嚴大定」是一樣的意思。所以讀《楞嚴經》之後,再看《圓覺經》就很容易理解,經裡面的意思就不難體會得到。本經是顯教的經典,其中並沒有密咒,不像《楞嚴經》裡面有五會楞嚴神咒,那裡頭還能說一點祕密,有一點密的意思在。本經全是顯說,顯說稱之為「祕密王三昧」,這是指它的意思太深密,說都說出來了,可是意思確實是深,有很深的深度,因為它是大乘了義經典。這樣深的經,也許我們會懷疑自己,這樣一乘了義的深經,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初學的人怎麼能學得懂?怎麼能入得進去?我不曉得諸位有沒有讀過《法華經》,如果對《法華》有相當的深度,你就會覺悟到,《法華經》裡面講信,只要你能夠信得真,縱然是沒有念過書的人,不識字的人,一乘了義的大法一聽就明瞭,像六祖大師一樣,這種信心在佛門裡講是最深的信根,正是《華嚴經》所講的「信為道元功德母」。

  因此一乘了義的經典,諸佛菩薩也交代我們後人,不為不信者說,你跟不信的人講沒有用處。什麼叫信?對於佛所講的道理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清淨信心,字字句句都能信受奉行,他就能悟入。信什麼?本經裡頭有最要緊的一句話,所以它稱為修多羅了義經,那是有它的道理,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信不信?這句話,佛說法四十九年,講這麼多經,只有兩部經裡頭有,一個就是本經《圓覺經》,另外一部就是《華嚴經》,這句話其他經裡面找不到。換句話說,你相不相信你自己本來是佛?我們今天講信心就是講這個信心,你要不相信我自己本來是佛,這個了義經聽了就沒有受用。你相不相信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叫做了義,這叫「祕密王三昧」。信就能入,入,我們俗話講證得,佛法裡面常講入,契入,你就入這個境界。

  「如來決定境界」,決定裡面沒有一絲毫的疑惑,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這些多半都是從法性理體上說的,「如來藏自性差別」,這是從相用上說的。果人自受用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他受用的法界是十法界,一真法界與十法界都是如來藏自性差別而顯現的,著重在自性差別,差別即是無差別,不是真正有差別。

  從這個題目裡面就已經把意思顯示得清清楚楚,我們也能看出這部經對於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特別是我們希望在很短的時間,能夠把一乘了義大法的綱領掌握住,你能掌握住這個綱領,將來看一切大乘經就容易,因為一切經都超不出這個原理原則。所以我勸同修們,既然我們今天開始研究這部經,要特別重視,重視的程度要超過《楞嚴》,超過《華嚴》,《楞嚴》與《華嚴》跟它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那個經文太長,不容易攝受,同時我們自己的根性以及現在生活的環境,對於攝受大經有障礙,這個也是一樣的大經,但是它文字少,受持文字多的不容易,受持文字少的比較方便多了。大論,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這都是一百卷的大論,的確不如受持《大乘起信論》,為什麼?一部《大乘起信論》,把這兩百卷的性相兩大部論統統包括了。《起信論》只有兩卷,所以會學的人要在這上下功夫。《起信論》我們在此地是細講,《圓覺經》在這裡我們也採取細講,我相信我們老同修應該不會感覺到困難,因為圖書館這些年來都是以大經大論給諸位奠基礎,現在是講到真正精華的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們解釋經題,諸位翻開第二頁,註解裡面我們揀重要的來講,不太重要的諸位看看就可以。

  講義【大方廣三字是義,圓覺二字是法。】

  『大方廣三字是義』,義是義理,『圓覺二字是法』。法與義,是根據《大乘起信論》裡面說的。宗密大師對於《起信論》有很深的研究。諸位要記住,《起信論》註解的祖師是華嚴宗第三代的賢首國師,賢首國師的《疏》。賢首以後,《起信論》的註解太多了。我們圖書館選的兩種,一個是慈舟法師的,一個是一個日本人的,豐子愷翻譯的這個本子,你們打開來看看,你會發現他們的科判完全用賢首國師的,不但他們不敢脫離賢首大師註釋的範圍,幾乎所有註《起信論》的人都不敢違背賢首大師的這個範圍。《起信論》在華嚴宗裡面是一部重要的論典,宗密大師是華嚴宗的人,這種承受當然不例外。清涼疏鈔《華嚴經》,宗密疏鈔《圓覺經》,引用《起信論》的地方很多。

  講義【如《大乘起信論》所云,摩訶衍者,當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即眾生心;所言義者,即體、相、用,三大之義也。】

  『法』就是『眾生心』。「圓覺在纏,即是眾生如來藏心」,這句話我們要記住。圓覺哪個沒有?人人都有,正因為是人人都有,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人人都有,你說「我現在沒有了」,那是你迷惑顛倒。如果你果然沒有了,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這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某某人例外」,要把你挑出去才行。你們在經上有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把你挑出去,說你是例外的?沒有,可見得你的圓覺並沒有失掉。「在纏」,被什麼纏住?被煩惱纏住,被知見纏住。因為你有煩惱,你有知見,所以你雖有圓覺,自己不曉得,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如是,各個都是放光動地。

  《起信論》說得很好,「本覺本有」,本覺就是圓覺,「不覺本無」,不覺就是纏縛你本覺的,不覺是什麼?無明,邪知邪見,這是本來沒有的。我們今天迷在什麼地方?本有的迷了,不知道它有,沒有感覺到它存在,沒有感覺到它在起作用;本來無的,認為它有,認為它存在,認為它很有用處,這就叫顛倒。本來有的你以為沒有,本來沒有的你以為它存在,這是顛倒。不覺本無,那就是無明本無,無明是煩惱障的根源,也是所知障的根源,換句話說,二障本無。你信不信?不相信,很難相信,那就是你善根不夠。如果你相信,你就是圓覺會上的當機者,這部經對你就很有受用,你聽了之後就會開悟,就會證得圓覺的境界。這一關要自己去突破,別人沒有辦法來幫你的忙,別人要能幫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早該幫我們忙,這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自己一念之差,變成迷惑顛倒。

  『義』是『體相用三大』,就是「大方廣」三個字所代表的,與《華嚴經》經題「大方廣」是一個意思,所以《圓覺》跟《華嚴》是同一個境界,等量齊觀,等於一個是詳細的說,一個是略說。這個地方說得簡單,《華嚴》說得詳細,它經文長,分量大。這部經也稱為不思議經典。

  講義【《大疏》云:凡欲解了義經論,先須明釋法義,依法解義,義即分明,以義照法,法即顯著。】

  《大疏》就是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這幾句話很重要,不是重要的圓瑛法師不會錄下來。所引用的這幾句話,這是宗密大師對我們學佛的人非常好的開示。凡是你要想了解了義的經論,了義經在佛法裡面是最圓滿、最究竟,也就是最高的教科書,這是了義經,從哪裡下手?『先須明釋法與義』,明是明白,釋是解釋,要明白解釋法與義。或者「明」當作明瞭、知道,就是首先你要曉得,對於法義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然後『依法解義』,義理你才明瞭,才『分明』,意思明白之後,你再看諸法,那真是頭頭是道,一切法中無有一法不見性,這真是妙極了。『顯著』就是在諸法裡頭見性,義就是性。禪家講明心見性,見性從哪裡見?從一切相上見,為什麼?性相不二。所謂相乃性之相,性是相之性,所以性相是一不是二。能見到性相是一不是二,你才真正明白,真正的相信佛所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是一點沒有錯誤,是真實說。底下再分開來給我們解釋「大方廣圓覺」:

  講義【大者,當體得名,即當圓覺全體。】

  『體』是本體,所有的現象都是依它而起的,它是理體,它是根源,沒有法子來說它,不得已用『大』字來作代表,所以這個地方的「大」可不是大小之大。你看的這個大,大的對面一定還有個小,大到什麼程度才算大?你這個念頭一起,這是妄念,你沒辦法懂得這個意思。這個字在此地沒有意思,就是真如本性的一個代表的符號,你要做這樣的看法。本性沒辦法給它起個名字,也沒法子形容它,用這個符號來作代表。就是『圓覺全體』,圓覺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覺性。覺性是周遍法界的,《楞嚴》裡面有比喻,佛將我們的太虛空比喻作一片雲彩,將我們的真性比喻作太虛空,我們的真性包含著太虛空,就好像太虛空包含著一片雲彩一樣,太虛空是真實的,雲彩是虛妄的,可見得我們心性之大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們的心性到底是什麼東西?給諸位說,就是見聞覺知,六根的根性,《楞嚴經》特別就這個意思來發揮。我們的見性無量無邊,我們的聞性,六根的根性,都是周遍法界的。諸位要問,眼前我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當然是周遍法界。既然周遍法界,過去、未來我為什麼不曉得?他方世界我為什麼看不到?你有煩惱障、所知障,障礙你自己的見性,所以你看不到,過去、未來、他方世界你沒有辦法見到,道理就在此地。煩惱障、所知障究竟障礙我們什麼,使我們見聞覺知的功能不能發揮本有的作用?諸位要曉得,這兩種障礙把你的真心障礙住了。真心就是本經第一章文殊菩薩所講的清淨心,這是真心,真心就是圓覺,起作用就是圓覺。真心的體如如不動,六祖大師所講「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真心就是此地「大」的意思。註子你們自己去看,我只是提出幾個重點給諸位說明裡頭的道理,這裡面的境界。

  我們現在呢?本來無一物的真心,現在好像裡面有無量無邊的物存在。可是你細細的去揣摩,無量無邊的是什麼?分別妄想執著,這些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這些東西,清淨心裡面原本沒有,現在還是沒有。你要不相信,我舉個比喻給你看。我們把我們的清淨心比作講堂,我們這個講堂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你現在看到有許多經櫥,有桌椅、講臺,有這麼多人在裡面,你們仔細去觀察,講堂裡有這些東西嗎?真有嗎?如果講堂裡真有,它跟講堂連在一起就不能動了,講堂裡沒有,這個東西暫時搬來又可以搬去的。講堂,不生不滅法,這裡頭的桌椅、板凳、經櫥、大眾都是生滅法,可以來、可以去,可以搬到這裡,可以搬到那裡,講堂裡面還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我們的清淨心本來無一物就是本來無一物,你今天所有的分別執著妄想就跟講堂裡桌椅、板凳、經櫥、講臺一樣,所以你要看清楚,這個講堂裡面沒有東西,那你是真的把講堂這個相看出來了。你說講堂裡有很多東西,那你迷了,你著相了。迷著了,圓覺就不叫圓覺了,就叫不覺,不覺就是阿賴耶。

  諸位揣摩揣摩,我們自己的性體是不是在?我們六根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當然周遍,可是煩惱、所知障,你在迷而不覺的時候它有力量,它的力量叫你的心顯得不安穩。這個不安穩的相也是假相,也不是真的。譬如我們這個大廳,如果有許多人在這裡唱歌跳舞,看到這個地方很熱鬧,是一個動相,我問問你,這個場所是清淨還是動亂的?你們想想,我是問你那個場所是清淨的,還是在那裡動亂得很厲害。人不管怎麼跳,跳到天花板上,場所還是如如不動,你不能說講堂動了,沒動。只是裡頭一些人在那裡動,講堂沒動。由此可知,我們現在心裡的動相是妄想動,分別是動的,執著是動的,我們的心不動,從來沒有動過,永遠是不動的。我們六根的根性,我們的見性沒有動過,我們的聞性沒有動過,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根性在此地就是「大」這個意思。佛如此,我們也如此,成佛沒有增加一點點,縱然墮落在阿鼻地獄也沒有缺少一點點,不增不減,這是常住真心。

  動是什麼?可以說就是妄念,就是妄想。妄想多的,執著重的,十法界裡頭往下面墮落,妄想愈多,執著愈重,他愈墮在下面。妄想執著愈少愈輕的,他就往上升,到佛的境界完全沒有妄想,恢復到他原來的面目,那就是恢復到圓覺。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要相信,我們能相信,那就是佛裡頭這一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佛還用得著修嗎?不用修了,去掉妄想執著,這現成的,他修個什麼?所謂講要修,對誰說的?對不相信的人說的,你要修,對於真正相信的人沒得說了,還說什麼?《法華》裡頭有這個意思,一信就成佛了。這個信字好難好難,不容易。一個人如果真正相信了,那就是佛法裡面所謂菩薩,他是一個覺者,覺而不迷。覺而不迷,這種人決沒有邪知見,他的知見必定是正知正見,他必定是清淨不染,為什麼?他根本就不染。染是自己一種誤會,是自己一種妄想,還染什麼?沒有染的。所以諸位要曉得,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你只要得到一個就具足另外二個,是一體的三面。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沒有說是我清淨了,我正、覺還沒有得到,沒有這個道理,這是真正的事實。佛法裡面的修行,提示你三皈依,三皈依是皈依覺,這是皈依圓覺;皈依正,正知正見;皈依淨,清淨不染。佛是覺,法是正,僧是淨。唯恐自己迷失了,所以早晚叫你念念,提醒自己,是這個意思。

  信得過的人有受用,他成就了,正在迷惑的人讓他迷,你要把一乘了義法門開示給他,他必定毀謗,毀謗則增長他的罪業,那又何必?這就所謂機緣不到不開示,機緣不到不講這個意思。不到的時候勸你多做善事,不要做壞事,這是權說,方便說,隨著你的迷惑顛倒給你說,不是給你說真話。因為給你說真話你聽不進去,說真話你一定要毀謗,你毀謗正法這個果報是很重的,所以真正善知識不忍心叫你墮落,不給你講真話,道理在此地。

  講義【方者,就相得名,即指圓覺德相。】

  『方者,就相得名』,什麼相?『即指圓覺德相』。圓覺有德用,用當然有相,相跟用是離不開的,就是我們常講的萬德萬能,或者我們常講的萬德莊嚴,講萬德莊嚴都是從相上讚歎的,從相上講的。

  講義【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圓照。】

  什麼叫做「方」,什麼叫做覺相,覺相就是『正智圓照』。「正智」是般若智慧,是本性的作用,與心意識,就是與八識五十一心所沒有交涉,這就是「正智」。《楞嚴》裡面所講的,你用見性見色,聞性聞聲,那就叫做「正智圓照」,圓是圓滿的。如果我們眼見色,當然有見性,這是沒有話說的,見性裡面附帶有眼識,附帶有第六意識,附帶有第七識,附帶有第八識,還帶著與它們相應的心所,帶的這些心心所是什麼東西?心心所裡面的見分,這種見就不叫做正智圓照,這就把正智迷失了,變成邪知邪見,這就是凡夫。如果我們用六根根性,不用心心所,那就叫做佛,就叫做成佛。你現在雖然沒有離開心心所,可是心心所是依六根根性起作用的。佛看我們從哪裡看?佛看我們看六根根性,見色聞聲,那是佛。我們自己不曉得我們今天是用見性見色性,只曉得我們眼識,第六意識,第七識,見外面的色相起分別執著,在那裡起好惡爭執,搞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迷了,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自己的本覺、圓覺並沒有損失一絲毫。

  《圓覺經》是最深的在前面,愈講到後面愈淺,最高的原理原則在第一章裡。第一章文殊菩薩說,此地引用:

  講義【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

  『圓照清淨覺相』就是正智圓照。諸佛成佛是什麼原因(就是用的什麼因地),我們叫他做成佛?沒有別的,就是正智圓照。正智圓照不是你修得的,是你本有的,你現在還有。我再舉個比喻,這個難懂,很難講,好比我們的眼睛,眼睛一睜開看到外面,這就叫做正智圓照,我們把它比作這個,現在我們戴上綠色的太陽眼鏡,我們看外面的時候,一切境界相都帶著有綠色,外面的光線也減弱,這就好比我們凡夫。眼鏡是什麼?心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比作眼鏡,你們想想戴著眼鏡看外面是不是還是正智圓照?還是正智圓照,就是多那一層,那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一覺悟,這個虛妄的就沒有了。我們那個眼鏡虛妄的拿掉,圓照清淨覺相現前。要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是虛妄的,是無明變現的,只怕你自己不覺,你自己一覺立刻就沒有了,不要去拿掉,你看多自在!一覺就成佛了,不覺它就現前,就是這麼一回事情。諸位細細的從這個比喻裡面去體會,了解我們現前是一個什麼狀況,真正明白之後,你就懂得修行的門道,你就會修了。

  講義【圓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

  『圓照』就是『自性大智慧光明』,是佛門裡面常講的般若智慧,實際上它就是真如本性的德用,本來具足的德用,《楞嚴經》裡面「十番顯見」說得太清楚了。我們要相信我們六根的根性的確是存在,的確沒有失掉,這就是自家的圓覺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每一個境界都了了分明,這就是自己的正智圓照,可是在這裡面你只要起一念心,起個心,動個念,這個照就失掉,為什麼?已經蒙上一層無明,帶著一層陰影,照就失掉了。失去照,就叫凡夫,就叫迷惑顛倒。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辦法得到它的真實相,才會有種種的分別執著妄想產生,才造業,受輪迴的苦報。本來統統沒有,現出這個虛妄的境界相。

  佛門裡面常講「離苦得樂」,你信不信?一信一切信,諸位想想,如果把這一層無明的陰影去掉,一覺,它就沒有了,試問問你還有什麼苦?苦沒有了。無明沒有了,煩惱當然沒有了,邪見當然沒有了,統統都沒有了,你今天的生活環境是一真法界寂光淨土,你得大自在,你眼睛睜開看看芸芸眾生,哪個顛倒,哪個可憐,可憐憫者,你樣樣都看得清楚了。現在的情形清清楚楚,過去清清楚楚,未來清清楚楚,沒有一樁你不清楚,雖然清清楚楚呈現在你的面前,你在這個境界裡面決定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是清淨的,就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鏡子決不會有分別,也不會有執著,也不會有好惡,也不會有取捨,也不會有得失,心像鏡子一樣,了了分明,這就叫做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過分。這個樂是究竟樂,因為你到這個境界裡面,生死沒有了,輪迴沒有了,不但生死輪迴沒有了,再告訴你,十法界沒有了,這不得已說一真法界。其實一真法界也沒有,為什麼?一真法界是對十法界講的,是相對建立的,到那個時候連「一真」這個名字也沒有了。

  講義【廣者,從用得名,即指圓覺妙用。】

  『廣』是講用,『從用得名,即指圓覺妙用』。「廣」就是多的意思,它的作用無量無邊;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都是它變現出來的。境界相,你的心清淨,你見的境界是清淨的相,為什麼?因為相是心變現出來的,所以相是心之相,這個心是真心,不是我們思惟想像的心,思惟想像是第六意識,那是妄心。你們學過唯識,六根六塵是阿賴耶識的親相分,阿賴耶識的相分,在唯識裡面稱為本質相分,阿賴耶識以外,七轉識以及與八識相應的心所,它們雖然有相分,但都是要依阿賴耶本質相才能變現得出來,不依本質相它變不出來的。這個道理信不信?你要是理不相信,你怎麼會相信這個事實。理相信了,事信不信?理我相信,事我還不能相信,你的信沒有圓滿,你這個信不夠程度,沒有法子悟入,必須到事也相信,你就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我們一般俗話講成佛了,禪家所謂恢復本來面目,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恢復到本來面目了。

  這個用有自受用、他受用、自他受用,譬如現相,這個相是自他受用。既有體,當然它就現相,它現的相是什麼?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或者我們講一真法界都可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不是二,這個境界是「自心相」,《華嚴》裡面所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就是此地講的圓覺之體。德能就是圓覺之相,作用就是此地所講的圓覺之廣。這個「大方廣」三個意思。

  我們再從一面鏡子上做個比喻,「大」好比是鏡子的體,「方」好比鏡子的光,「廣」好比鏡子裡面照進去的相。「大方廣」三個字的意思,你們從這個地方細細去體會。此地所講的,是我們真心的體相用。用裡面,自受用、他受用都有覺,都有不覺,覺悟的自他受用,我們叫佛菩薩;不覺的自他受用,我們叫凡夫。凡夫這個境界不必說了,我們現前都是凡夫,你們自己都曉得自己的境界,你的自受用、他受用,你天天所感覺到的是些什麼,你自家清楚。覺悟的人自受用,是六根根性攝六塵,就是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六根與六塵都是起見性的作用,這是他自受用。

  如果我們就智來講,自受用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六根根性照境,那就是根本智。覺悟的人他受用,是從根本智裡頭再變出後得智為他受用。換句話說,就是從圓覺裡面變現出八識五十一心所,來給諸位分別一切法義。善能分別諸法相,給你們受用,為他受用,自己怎麼樣?於第一義而不動,自受用。所以自受用,他是用六根根性,他受用是用心心所,所以心心所是為他受用不是為自受用,這是諸佛菩薩。因此諸佛菩薩說法,說即無說,分別即無分別,作即無作,所以無不清淨。這個理很深,諸位要細細的去揣摩,拿佛經裡面術語來講,要仔細去參究。「大方廣」這三個字簡單的介紹出來。《講義》諸位要細細的去看,你聽了我所講的,再去讀《講義》,再去揣摩這個境界,如果這部經講完,諸位能有個入處,那就是無量功德,對你一生修行證果或者是得一心不亂求往生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