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要節錄  (第十三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13

  【四十九、經云: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教法。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假使毀戒罪,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

  這一條還是屬於不飲酒戒。『酒為放逸根』,這句話我們細細的去想,佛說得很正確。『不飲閉惡道』。雖然是遮戒,但很容易犯過失。前面所說的戒條,都很可能因酒醉而違犯,違犯的果報都在惡道。所以酒戒是防止我們犯戒,防止犯罪的。不飲酒,我們能把惡道的門封閉起來,是這個意思。下面佛舉例說,『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教法』。捨身受身,這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生死。百千身是講多,也就是壽命短促,在不長的時間捨身受身,有這麼多次數,這當然是很苦的一樁事,但是要比起破戒、犯戒,那就好得太多了。因為破戒、犯戒墮落在地獄,那個罪過是非常重,求無出期。『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乾枯是乾渴,需要水分來滋潤。我們曉得,人的身體對於水分的需求超過飲食,這是以這個為比喻,即使身乾枯,也不要用酒來滋潤。

  『假使毀戒罪,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這個如果不是對於理事認識很清楚的人,他往往疏忽了。佛這個意思很明顯,假使世間一般人愛惜身命,在某種情況逼迫之下,迫使你破戒,你要不破戒就有殺身之禍。人為了愛惜身命,於是就破戒了。當然這裡面也有開緣,可是「不如護持禁戒」,即使捨身命也不在乎。這是佛眼看得清楚,你破戒,縱然保護了身命,你長命百歲,你來生一定還是受業力的牽引,要受果報。如果是持戒、護戒,這個功德很大,即使身命不保,來生不求生淨土,也決定生天,所以果報確實殊勝,絕對不是在人間活上幾十年、一百年能相比的,所以利益功德不一樣。「護持禁戒」,一個是遵守佛的教誨,是如來真實弟子;第二,是為一切有情眾生樹立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功德從此地建立,所以功德很大。

  【五十、經云: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經云』,這也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菩薩具有大悲心。佛在《戒經》裡雖然沒有跟我們講不吃肉,只教我們不殺生。因為世尊當年在世,僧團的生活方式是實行托缽的制度。佛既然慈悲,就不能給眾生添麻煩,給他添麻煩就不慈悲了。因此眾生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所以稱為「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住在山上茅蓬的,還有兩種,一個是自己死的,一個是鳥獸吃剩下來的,叫鳥殘,這是「五淨肉」,這在禁戒裡面都准許吃的。可是菩薩心地非常慈悲,不忍心吃眾生肉。

  在中國古時候,梁武帝讀《楞伽經》讀到「菩薩慈心,不忍心吃眾生肉」這一段經文,他就吃長素,所以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之前,佛教僧團都是吃三淨肉,沒有完全吃素,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今天我們在全世界看到許多國家地區的佛教徒都吃肉,我們覺得很奇怪,總是不習慣,他們看我們不吃肉,也不習慣,也是怪怪的。我們要知道歷史,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只有中國佛教不吃眾生肉,是吃長素的。素食確實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值得提倡。不吃眾生肉,如果穿眾生的皮,跟吃肉沒有兩樣,還是傷慈悲心,所以不吃肉,也不穿眾生的皮。

  『絲綿』是蠶絲。這一件絲綢衣服,多少條蠶的生命!所以菩薩不忍心。『絹帛』也是絲織品,蠶絲,殺蠶取絲。『及此土靴履』,是講皮鞋、皮靴,『裘』是皮衣服,『毳』是羽毛衣服。這都是殺害眾生的生命才得到的,菩薩不忍心穿這些東西。「服」就是穿著,不穿著這些東西。『乳酪醍醐』,這個沒有殺害眾生。像現在在美國,牛奶、羊奶很多,是美國人主要的食品。雖然沒有殺害牠,也是奪取牠的。為什麼?這是動物的,牠的奶不是給人吃的,是餵牠的小動物的。我們人奪取過來,雖沒有殺牠,對牠也有損害,所以清淨比丘也不吃奶製品。這是佛在《楞嚴經》裡面說得非常嚴格。到後來,佛門裡許多大德見到末世眾生業障很重,體力遠不如古人,不得已需要這些奶製品來滋養身體,於是就有所謂的開緣,這沒有殺害眾生,所以奶製品就吃了。

  「醍醐」,過去道源法師跟我們講,他第一次到印度去朝聖,就到印度去打聽,這經上常講「醍醐」,醍醐是什麼東西?印度這些人就把醍醐拿出來給他看,他這才明瞭,我們叫「沙拉」,奶製品裡面最好吃的,是從奶裡面提煉的,原來醍醐是這個東西。台灣很多,我們雖然吃了,不知道它叫醍醐。另外還有一種名稱也是經上常有的,佛用它來做比喻,「菴摩羅果」,這個東西也不曉得是什麼。他到印度去問,菴摩羅果是什麼?人家拿一個來給他看,原來台灣也有,台灣叫芭樂,他們叫菴摩羅果,這搞清楚了。

  現在穿衣服,我們身體抵抗力薄弱,需要用毛衣。現在這個毛線衣,那個沒有傷害生命,是從羊毛剪下來的,這個說實在話也是奪取,但是還好,沒有殺牠,所以在開緣裡面,這些就可以用。為了保暖、為了身體健康可以用。嚴格的講,不行。前面講的「盜戒」,盜是不與取。那個羊的毛,牠有沒有答應給你?「我這個毛給你」。牠沒有答應你,你就剪毛,牠就掙扎,那個真的就是不與取,這是犯盜戒。所以嚴格的講,是不許可的。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我們穿毛衣,吃奶製品,我們自己修行要把功德迴向給這些眾生來補償。迴向不是念幾句迴向偈就算數,那個沒有用處的。要誠心誠意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與這一切供養我們生活所需的這些眾生共享,這才稍稍能彌補一些。

  世尊在《楞嚴》上講的是很嚴格,因為《楞嚴經》的宗旨是教我們出離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你有這個志向,有這個決心,這個世間一定要完全放下,完全的捨棄,你才能走得自在,才沒有障緣。因為與你有冤仇的這些眾生,牠會障礙你,牠要等待機緣報復,牠不會讓你輕易的出離三界。這就是我們常講,修行人的魔障,魔障是這麼來的。你不跟眾生結這些冤仇,眾生不會來找你麻煩,不會阻礙你。凡是來阻礙你,找你的,這個魔障現前,魔障愈嚴重,換句話說,我們在過去、今生,與這些眾生有很深的冤仇,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障礙。

  『如是比丘,於世真脫』,與這個世間真的脫離了。『酬還宿債』,這一生,心地清淨,身心清淨,行持清淨,這就把過去的宿債還了。生生世世的業債,我們這一生能還得清嗎?這一生縱然還不清,但是這一生酬償的緣斷了。我們知道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因必須藉緣才會結果。殺生害命、偷盜,這都是不好的緣,惡緣會引起惡因,這就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把緣斷掉,再以修持的功德迴向,自己修行證果之後,再去度這些冤親債主。佛法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也是事實。什麼緣?生生世世跟我們有善緣、有惡緣。只要有緣,不管緣的善惡,佛菩薩都有機緣去度他,去幫助他。就怕沒緣,沒有緣就沒法子,有緣一定得度。那個時候,成佛、成菩薩,那是真正去酬還宿債。在這個地方,這是把這筆帳暫時放在這個地方,以後一定酬償;先出三界,成就道業。『不遊三界』,不會再墮落到六道輪迴。再來的時候是菩薩乘願再來,跟一般人的業報完全不相同。所以《楞嚴經》的標準比一般的經論嚴格,原因就是它的目的是一生當中決定脫離三界輪迴,所以要求的標準很高、很嚴格。

  【五十一、息馳求心,斷憍恣念,而進修道業,如經所說「重德不重物」也。】

  『馳求』,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享受。物質的享受、精神的享受,這是一切眾生永無止境的在追求,他的結果必定在三惡道。世出世間的聖人都教我們「知足」,知足常樂,知足是最可貴的。彌勒菩薩在中國示現布袋和尚這個相,你看他滿面笑容,快樂無比。他為什麼那麼快樂?知足。彌勒菩薩的道場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知足。兜率天就是知足天,生到那個天的時候,一切都知足了,換句話說,息馳求心了,他不攀緣,他沒有希求。

  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範的,我們知道他的家世,他的父親是一個小國王。在那個時代,我們中國的情形也差不多,所謂是諸侯的時代。我們讀歷史,周朝沒有統一,所以在當時有八百諸侯。那個時候的地域範圍並不大,漢族活動的範圍多在黃河流域,南面只到長江。那個時候,黃帝的子孫還沒有越過長江,所以範圍很小。這個地區就有八百個國家,在歷史上稱這些小國王為諸侯。印度也是這樣的。我們看中國歷史上的記載,大國才百里。面積從南到北有一百里的,這是大國,小國有二十里、三十里。大概現在的鄉鎮都是從前的大國,一個里差不多就是從前的一個小國,這里長也變成國王了。所以從前是那樣一個時代,我們要了解。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就是一個小國王,他那個地區在現在的尼泊爾,當然算是貴族,所以他的生活應該過得相當優裕,可是他捨棄了,捨棄繼承父親的王位,他要出家。出家的生活,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缽。晚上到哪裡睡覺?看哪棵大樹陰涼,到大樹底下打坐休息過夜。過這樣的生活。

  佛在《戒經》裡面告誡比丘,禁止比丘連續每天在同一棵樹下住宿,為什麼?怕你起貪心。這棵大樹很陰涼,每天都到這兒來,會起貪心,對這個地方會留戀,所以不許可。讓你天天搬家,天天換新地方,不許可對一個地方產生貪戀,佛這個教誡的用意在此地。這樣對於三界毫無貪戀之心,出離三界就沒有障礙,就容易了。我們現在的環境跟從前不一樣,所以現在人想出離,比以前修行人要難得太多了。要真放下!這是「貪」的煩惱。

  第二句是「瞋」的煩惱,這是三毒煩惱。『憍』是驕慢,現在人講驕傲。有一點長處就覺得值得驕傲。這值得驕傲,麻煩就大了。值得驕傲就是值得增長三毒煩惱,就是值得墮三惡道,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貪瞋痴決定不能增長。真修行人,煩惱要一天比一天輕,一年比一年輕。真正明白道理,真正明白事實真相,他會做。為什麼?他看得遠。人不只是這一生,還有來生。這一生很短,這一生貪圖享受,違反佛陀的教誡,往後受的苦長,太長了。這一生能遵循佛陀的教誨,依教奉行,縱然在這短短幾十年當中過得辛苦一點,以後的日子快樂。假如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我們對於現在清苦的生活就不在乎了。何況苦樂的感受是迷執,迷惑、執著。如果真正覺悟了,眾生覺得這個很苦,他受得很快樂,這確實看破了。

  過去南亭法師跟我們講一個故事,這是實在的事情,就出現在他們的家鄉,蘇北。他們的家鄉有個要飯的乞丐,他們都很熟,常常見到這個乞丐。這個乞丐的兒子是大財主,兒子讓父親到外面去要飯,總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也常常被人家罵。想盡方法把老父親找回家來供養,沒幾天這個老頭偷偷的又溜出去,又去要飯了。人家問他,「為什麼?」「我這個生活自由、快樂。回到家,一身受束縛,一點自由都沒有」,這個人看開了。所以我們覺得那很苦,在他感覺得很快樂。回家去,多少人伺候!他說那個痛苦。由此可知,苦樂沒有標準。我們的標準跟他不一樣,他看到那個標準,「樂」,海闊天空,心裡沒有憂慮、牽掛,乾乾淨淨。我們今天這種享受好像非常豐盛,他眼睛看,「苦」,種種束縛,心裡面焦慮,患得患失,沒錯,是真的。馳求苦、執著苦,憂慮、牽掛苦,他的心裡都沒有,真正乾淨。

  所以修行人之樂,世間人不知道,穿一身破衣服,補補釘釘的。今天說大陸治安不好,走遍全中國,沒有一個人要搶你、要偷你的,你看你多自在,走到哪裡睡覺都安心。現在台灣人到大陸旅遊都要提心弔膽,每個人都知道台灣人有錢,都想動手要搶劫你,甚至於要害你。有錢的人去旅行,苦;穿得破破爛爛去旅行,樂,這就是苦樂的標準不一樣,沒有一定的標準。

  你能夠捨棄貪瞋痴,你就真正得自在。三毒煩惱是修道嚴重的障礙,實在講不但障道,世間的德行、學問也被它障礙住了。再跟諸位說,我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被它障礙住了。心裡有貪瞋痴,縱然富有,生活不快樂,富而不樂,他的日子過得很辛苦。只要我們很冷靜去觀察現前的社會,你就會把這些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富貴人的生活很可憐,日子過得很辛苦,遠不如貧賤之人,他們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如經所說,重德不重物也』,修道人要重德行,不要重視物質的享受。這個觀念要認真去修學,細心去體會。

  【五十二、今時禪講,自謂大乘,不拘事相,綾羅鬥美,紫碧爭鮮,肆恣貪情,皆違聖教。豈不聞衡岳、天台、永嘉、荊溪,良由深解大乘,方乃專崇苦行。請觀祖德,勿染邪風。稟教修身,真佛子矣。】

  『禪』是宗門參禪的,『講』是教下,現在的「宗門教下」,這就把整個佛門都包括了。『自謂大乘』,都說自己是大乘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大乘是開放的,小乘是保守的。開放,對於這些事相就不太在意,『不拘事相』。於是產生底下的現象,『綾羅鬥美』,這是講物質生活上穿著華麗,享受過分。大家在這裡比賽,看誰穿得好,誰住得好。現在居住的環境,出門的車子要好的品牌,要坐高級的轎車,現在鬥這個東西。

  『紫碧爭鮮,肆恣貪情,皆違聖教。』這是對於佛菩薩的教誨完全違背了,他自己認為是大乘。大乘菩薩有的時候示現的是很豪華,但是在某一種場合裡面,他是具有必要條件的。中國古人所講,「素富貴,安於富貴;素貧賤,安於貧賤」,這就對了。在中國歷史上,窺基大師的生活是豪華的,他是一位大乘菩薩。他之所以能這樣做,是他從小就過這個生活。他的家庭富裕,上一代的地位很高,他的叔父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將,所以他真正是王孫公子。這樣的出身,出家之後還有這些習氣,沒有人會說他的。如果是生長在農村貧賤之家,出家之後要學他那個派頭,那就完全錯了。我們生於貧賤,縱然出家修學大乘,依舊保持貧賤的風範,這就對了。

  在中國歷史上,人人都曉得范仲淹。范仲淹生於貧賤,做到宰相,依舊過貧賤的生活,這個難得,確實是中國讀書人的榜樣。國家對他的賞賜,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家鄉幫助親戚朋友,在家鄉辦義學。那個時候沒有公立學校,辦義學,請老師,教養清寒人家的子弟,替國家培養人才,一生過著貧賤的生活,他不忘本。所以印光大師稱讚中國歷史上三個了不起的大人物。積功累德,他們的子孫世世不衰。第一個,孔夫子。孔德成先生是孔夫子的後代,他到美國,美國人一聽說他是孔夫子的後代,都特別尊敬禮遇。范仲淹的子孫,八百年不衰,也都受人尊敬。一般人傳家很少傳三代的,他能夠傳八百年,原因是什麼?能保持家風。後人能效法前人,能守本分,進德修業。還有一個是清朝初年的葉狀元,《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記載,一直到清朝末年,三百年不衰。在中國歷史上能夠保持一個家這樣久遠的,只看到這三個人。「重德不重物」,所以他才能保持不衰。

  出家人更不應該貪圖享受,物質、精神的享受都不可以貪圖,所以佛教我們「以苦為師」。日子過得苦一點,有出離的心,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的心。生活過得太舒服了,不想離開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向你招手,你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那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日子過得苦一點好。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豈不聞衡岳、天台、永嘉、荊溪。』大師為我們舉出幾個例子,衡岳是南嶽的讓禪師,天台智者大師,永嘉禪師,荊溪也是天台的祖師,這都是真正大乘。『良由深解大乘,方乃專崇苦行』,這些都是苦行僧。『請觀祖德』,看看這些人的風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窺基大師是特殊的例子,我們不要學他,在他不為過,但是我們要想以他做榜樣,過失就大了,不可以的,『勿染邪風』。『稟教修身,真佛子矣』,稟是稟從,依教奉行,這樣修行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五十三、古有高僧,三十年著一緉鞋,況凡輩乎?】

  真正高僧,一雙鞋子穿三十年。一件衣服穿三十年,現在還有。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這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好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