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1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次我們有這樣一個殊勝的機緣,與大家共同研究《華嚴經》,在以往我們將這部大經曾經講過一次,從民國六十年,幾乎也是七處九會。我們一共用了一千七百多個小時,將這部經講了一半,《八十華嚴》我們講到「十迴向品」,《四十華嚴》講到「喜目女神章」。在以往我們聞法學佛已經有三十年,而在講席當中也有二十四年之久,諸宗的大經大論我們在講席當中都涉及過。可是修學是要講究成效的,成效可以分為兩點,第一是開悟,第二是證果。如果我們的修學既沒有證果,又沒有開悟,我們的修學就沒有成效可言。換句話說,雖有這麼長的期限在這裡研究修學,可是我們拿不出成績來。

  再看看古人,我們從《高僧傳》,從諸宗的語錄去觀察,三、五年有成就的,開悟證果的有,十年、二十年修行證果的,那是不計其數。而我們亦已用了二、三十年,為什麼拿不出成績來?這是我們必須認真反省的。我們一定有過失,一定是把路走錯了。古人的成就,於是我們決定效法古人,必得採取一門深入,才能夠有效;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的功夫才不致於白白的浪費。在一切法門的選擇,確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古大德有許多人都要求助於佛菩薩的神力加持,採取在佛前拈鬮的方法,來抉擇自己所修學的法門。

  今年我從美國弘法回來之後,也效法前賢,將自己所喜愛的經論十一種,供養在佛前至心頂禮,一個星期之後,拈鬮所得的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就是《四十華嚴》。拈到這部經之後,想想這部經與我們的緣分非常之深。在道場我們修學的法門,是取持戒念佛,這個也是遵守世尊在《大集經》裡面,給我們的開導。那就是三種成就,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是淨土成就。所以這才決定在華藏圖書館,專講《彌陀經疏鈔》,專修淨土法門。在前一周,本館館長啟請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這個啟請真是無量功德,因緣非常殊勝。《梵網經.菩薩心地》實際上,就是《華嚴經》理論與方法的歸納。

  《華嚴》經本太大,講一遍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至少要二千五百個小時,才能把這部經講圓滿。當然要聽一遍,要學習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最好是把大經的理論與修學的方法,把它歸納在極少的篇幅裡面,便於我們受持。其實世尊早就為我們想到,這個歸納就是《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這個本子只有兩卷,上卷是講菩薩心地,下卷是講五十八戒,就是修行的方法。這個戒條雖然少,只有五十八戒,但是每條戒律它的戒相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如果不能夠明白心地之理,不能夠通達戒相,這五十八戒那就無法受持。圖書館從今而後,每個星期天我們講解的是《梵網經》,平素從現在是星期二、星期四研究《彌陀經疏鈔》,我們根據菩薩心地之理,五十八戒的修學方法。「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八十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我們的目的是成就一心不亂,歸趣淨土上上品生。此地這個上上品有二重意思,在現前我們在世間為上上乘人,我們享受的是上上乘的精神生活;壽終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上上品往生。這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學殊勝的成就,我們期望每位同修,都能夠達到這樣殊勝的果報。

  今天我們開講「普賢行願品」,當然照例要介紹經題,講到經題一定會想到玄義,玄義是將這部經的大意,在講前做一個概略的說明,使聽者能夠發起殊勝的信心,濃厚的修學興趣,這是玄義的目的。它對於新學的人有介紹的作用,對於老修的人,有指導修學最高原理、原則的作用。這次我們採取復菴和尚的《華嚴綸貫》來代替玄義,其實《綸貫》也是玄義另一種的體裁。在本館所印的唐譯兩種《華嚴》合刊,《綸貫》就在第一冊的前面,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這篇文章做為玄義來給諸位介紹。

  諸位要是展開《綸貫》,這一開頭怕給大家發生疑問,所以不能不略微做個說明。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間,在西域出現了一位龍樹菩薩,這個人當年在世的時候是聰明絕頂,才華蓋世。他將世間所有的典籍都涉獵過了,於是乎自己起了貢高我慢之心,認為這個世間的學術他都讀過,他在世間學問第一大,再沒有能夠超過他的人。在這個時候,大龍菩薩見到,知道他是個法器,他現在有點小毛病,於是乎就把他帶到龍宮,看看龍宮裡面所收藏的經藏,他到那裡去一看,就是看到《華嚴經》。《華嚴經》原本是一切佛法的總名稱,像我們中國人稱一切佛法經典的總名稱,叫《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藏經》的本名,這部經在龍宮收藏的一共有三種本子,大本經說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有一個四天下微塵品,龍樹菩薩這一看就歎為觀止。印度人計算書本的分量是用偈頌做單位,我們中國人是以字數,譬如我們讀《老子》,《老子》五千言是五千字,是以字數來計算的。偈是四句,換句話說,每四句做一個單位。而不是每個字做一個單位,是每四句做一個單位。由此可知,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樣的經典拿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整個地球都容納不下。

  龍樹菩薩一想,這個經不是世間人有能力受持,於是再看中本,中本經也非常可觀,「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雖然比上本是少得太多太多,菩薩想想這樣的經典,閻浮提眾生依舊是難於受持。大龍菩薩很慈悲,再帶他看下本,下本等於說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綱要,有多少?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菩薩這一看非常歡喜,認為這樣的數量非常適合於閻浮提眾生,也就是適合於我們。他就把這個下本經帶到人間來,於是《華嚴經》才流傳在閻浮提。這樁事情說起來有點神奇,可是諸位要是真正通達經義,你就能夠相信,不致於有疑惑發生。佛法裡面講六道,其實六道不是佛法專講的,除了佛法之外,其他宗教也講六道,六道是事實。佛法在六道之外還有四聖法界,這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是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可以能夠證得的;換句話說,是我們親證境界。可見得佛絕無妄語,絕不是說我們暫時利益他,可以欺騙他一下,佛不會以這種教學的方法來教化一切眾生。所以佛的言語,永遠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我們應當深信不疑。

  這個經本,是在晉朝時候傳到我們中國來,當時的譯本,就是我們現在所謂《六十華嚴》,這個本子是不完整的本子。因為經太大了,在印度流傳也相當的不容易,分量愈大愈容易散失,所以傳到中國來是個殘缺不完全的經本。翻譯成六十卷,一共只有三萬六千頌,諸位想想,原本是十萬頌,現在只剩了三萬六千頌,所以相差得很多,因此這個意思當然表達不甚圓滿。到唐朝武則天的時代,實叉難陀三藏法師從印度到中國來弘法傳教,他帶來有《華嚴經》也是個不完整的本子,但是比晉譯的本子要多上九千頌,於是在中國第二次翻譯,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八十卷的本子,我們稱之為《八十華嚴》。《八十華嚴》一共是有四萬五千頌,差不多是有原本的一半,稍微不到一點。雖然只有一半的經本,可是《華嚴經》的義趣,已經可以能夠看得出來。

  在貞元年間烏荼國王對中國朝廷進貢,貢品裡面就有一部《華嚴經》,這一部是《華嚴經》的第九會,就是最後的一品,但是這一品是非常完整,而沒有欠缺。當時皇帝下命令請般若三藏將這部經譯成中文,一共有四十卷,這就稱之為《四十華嚴》。所以《華嚴經》在中國有三次的翻譯,就這個卷數我們分為六十、八十、四十,這三種版本。《華嚴經》在整個世界上來說,已經散失了,保留到今天,可以說是我們中文的譯本保存得最完整。而中文譯本裡面,以《八十華嚴》跟《四十華嚴》合起來,除掉重複的部分,也就是說,《八十華嚴》我們從第一卷讀到第五十九卷,然後接著讀《四十華嚴》,因為八十後面二十一卷,是與《四十華嚴》重複的。這樣除掉重複的部分一共是有九十九卷,這是中文本最完整的《華嚴經》,也可以說在今天全世界,保存《華嚴經》的也就是這個本子。我們所選擇的、主修的是《四十華嚴》,當然對於《八十》我們也要常常讀誦。這是將《華嚴經》大致的情形,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

  現在我們來看經題,這個字幕上所顯示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我們先講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真如本性的體相用,大所謂當體得名,這個體就是我們自己的本體。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佛經裡面稱之為本性、真心、真如、如來藏,或者是第一義諦,名目甚多。在此地實在是不得已,用個大字來做代表,這個大我們不能把它看作大小之大,因為大小的大是相對的。這就是實在沒有辦法稱呼,用這個字來表示。所以這個字是有讚歎的意思,大矣哉,它的含義是常與遍,常是永恆,永遠不變這個叫常,遍是周遍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豎窮三際,這是講常,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這個樣子;橫遍十方,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這個本體。

  今天哲學名詞裡面稱之為本體,在佛法稱之為本性,《華嚴經》裡頭用一個大來代表。有體當然它就有相,相就是它有個樣子,體雖然是空寂,體上什麼都沒有,但是它一定會現相。就現相上來說,本經用一個「方」字來代表,所以方是就法得名。法這個字是佛法習慣上用它來做整個宇宙,無論是理論、現相、程序,總而言之,一切一切的總代名詞,所以稱之為佛法無邊。它是以「軌持為義」,軌就是法則,像經論裡面所說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由此可知,從真心理體本無跡象,它所變現出來的森羅萬象,它是有程序的,不是雜亂無章。

  像唯識論裡面所說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變現出三細相,再變現為六粗相,層次、條理、秩序井然,一絲毫都不紊亂。我們一般凡夫不明瞭這個事實真相,於是乎觀察宇宙、觀察大千世界,覺得這些星球在太空當中這種有秩序的運行,好像是有一個人故意在那裡安排的,於是就幻想有個上帝在那裡主宰著宇宙,主宰著人生。其實這個幻想是錯誤的,而是我們本性原本就有規律、有法則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就能夠理解它。所以說「軌生物解」,就能產生對於一切有情眾生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明瞭這個事實的狀況,就是它的理論與事實。它有持的意思,持就是它能夠保持,保持這規律的運行,永遠不會混亂,這是方的意思。

  「廣」是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廣是廣大而沒有邊際,我們的真心理體原本就是廣大,是無所不包。而我們現前的心量實在講太渺小,容納不下的事物太多了,這叫迷失了自己的真心本性。既然明瞭大方廣三個字,全是說自己本身的事情,「大方廣」就是自己,「佛華嚴」也是自己。可見得這部經完全說的是我們自己分內之事,而與外人不相干,既然說的自己之事,這個經與我們關係太密切。所謂說認識自己,了解環境,《華嚴經》的功效正是如此。明瞭《華嚴》,才能夠拓開我們的心量,像眾經所說,諸佛之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廣的意思。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心量,原本如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心量這樣的窄小?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由此可知,我們的迷惑是多麼的嚴重,我們的業障是多麼的深,將來的苦果,尤其是嚴重。佛陀大慈大悲,將這個事實真相圓滿和盤托出,教我們在其中大徹大悟,恢復我們自己本來面目,也就是恢復我們自家的「大方廣佛華嚴」。這是佛講經目的之所在。

  再看下面「佛華嚴」這三個字,佛是就人得名,覺照為義。我們與佛不同地方,實在說就是佛他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覺照用事。而我們則是以分別執著用事,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用的妄心,不是用的真心。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捨識用根」,用聞性聞聲性,是覺照。而我們不會,我們是從六根根性上變現為八識,以眼識、五俱起意識對色塵,起作用是虛妄的分別執著,起惑造業幹的是這些。我們要學佛,要想恢復我們自己本來面目,從哪裡做起?就是從覺照做起。諸位要必須記住這兩個字,照是照見,像《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覺才有照,迷就失去照。

  一般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到,修行在用功上講有三個層次,最初從觀照下手,觀照是用的意識心;換句話說,是用的妄心,還不是用真心。但是我們不從這裡下手,那就無從下手。觀照就是常常想到,佛在經論裡面的教訓。譬如說我們眼見色,迷於色塵的時候,心裡面起了貪瞋痴,這個時候馬上想到,佛在經上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這個貪瞋痴的煩惱息掉了,這叫觀照。想到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觀就是觀照,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起心、不動念,自己能夠控制得住自己,這是觀照。觀照功夫深就得定,在這個一切境界裡頭,自自然然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得定,這個定是照住。不像從前那麼勉強,是自自然然就照住了,這是功夫的第二個階段。再往上提升,功夫成熟了就照見,照見是第三個階段,照見才是真正的成就。

  如果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觀照得力就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照住那就是得念佛三昧,得的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如果是照見這就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可見得念佛,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裡面要講論功夫,就有觀照、照住、照見,這是講到功夫。所以淨土才有三輩九品。佛在功夫上來講,是到了究竟圓滿。因為我們講照見,這個照見就是以《華嚴經》來講,從初住菩薩開始照見一直到等覺菩薩,這其中有四十一個階級的差別,這種差別從哪裡來的?就是照見功夫有淺深不同而說的差別,究竟圓滿這就成佛。佛稱為大覺,佛稱之為大雄。

  「華嚴」兩個字是從比喻而得名,「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嚴是以功用得名,資莊為義,這兩個字是比喻,佛以花代表因行,因為一般的植物先開花而後結果。在《華嚴經》用這個代表次第證入。花當中有蓮花,蓮花它的特點是因果同時,正在開花的時候蓮蓬裡面就結蓮子,所以佛是用這來表因果同時,代表圓融的法門,底下我們會講到。一切有情眾生沒有不喜歡花的,它有美艷的色彩,芬芳的香氣。佛教化眾生,教材、教法都是就近取材,就近舉比喻,使聽者容易覺悟。所以這修因才能夠感果,唯有果德才是真實的莊嚴。所以一個人容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是他的風度,是他的學問。在佛法裡面講是他的定慧,是他的清淨心,這才是真正的果報。嚴這是以功用得名,就是作用,嚴所謂講莊嚴,所以它是資助莊嚴的意思,資就是資助廣大之體用。莊是莊嚴法身、報身、應化身,後面我們會講到十種身。

  「經是能詮得名」,它能夠詮述佛所講的一切義理、方法、境界。而大方廣佛華嚴是所詮,也就是這部經的內容。經的本身是能詮,它以攝持為義,攝是能夠攝受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持是能夠保持性相之無盡,也就是把佛的教誨它能夠保持下來,讓後世的人有機緣讀誦到本經,就如同面對佛當年教誡一樣。所以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稱之為「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簡單跟諸位介紹經題。

  還有一個講法,也能夠簡單扼要的,把這個題意顯示出來,那就是大是毘盧遮那佛的本體,毘盧遮那佛用「大」來形容他的本體,用「方」形容毘盧遮那佛的相狀,用「廣」來說明毘盧遮那佛的大用。佛當然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我們稱之為法身佛。法身佛在哪裡?無處而不是。在這裡我們得舉個比喻來說,凡人都會作夢,夢從哪裡來的?夢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能變現的心,我們把它比作毘盧遮那佛的體(本體),本體雖然沒有相,它能夠現相。當它變化為夢境,諸位曉得,這個境就是心,心就是境,整個心變成夢境,整個的夢境就是自己的現相。這個意思要懂了,你就會體會到什麼是法身,整個夢境就是法身。因為整個夢境是你自心變現的相狀,它不是法身是什麼!所以法身,一切法就是自己的身。我們在作夢的時候不明白這個道理,迷失了這個境界,所以在這裡頭分自分他,那叫虛妄分別,都錯了,全盤錯了。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就跟看自己一樣,決定沒有自他。世間大聖大賢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老子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就是法身的意思。他曉得整個宇宙,跟自己的身是一不是二,都是一個心所變現出來的,這個心就是自己真心理體。

  廣是講作用,作用是變現出的境界,真是變化無窮,作用無邊。迷的時候有六凡的作用,悟的時候有四聖的作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十法界的運行,在本經用廣來形容它。如果自己真正覺悟、真正體會、真正契入,所謂契入就是水乳交融,分不出什麼是水,什麼是乳。換句話說,自己跟整個法界融成一片了,你這個身就叫做毘盧遮那佛。如果你在境界裡還有自、還有他,你沒有證得毘盧遮那佛。華比作普賢的大行,總綱領就是十大願王。所以十大願王一展開,就是我們整個生活的活動,全部的行為。但是這個行為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華嚴經》上用個華來表示。而莊嚴是智慧,文殊之大智來莊嚴。這個大意就說明,你要想成佛,一定要先以文殊的智慧,修普賢的大行。莊嚴毘盧遮那佛果上,體大、相大、用大,所以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

  本經佛講的有十種身,這身就是身分,這十種身分是我們每個人所具有的。其實十是代表無量無邊,像我們一個人,在家庭當中對我們的父母,我們是兒女的身分;對我們的子女,我們又是父母的身分;在社會上對我們的長官,我們是部屬的身分;對我們的部屬,我們又是長官的身分。所以,我們的身分就在這一個世間,是隨時隨刻而展現為種種不同的身分。我們看有些事業多的人,你看他拿他的名片,名片上頭銜就有十幾種,那就是十幾種不同的身分。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所講的十身就是自己一身,在某種場合當中所表現不同的身分,就是這個意思。十是代表無量無邊。

  而大是代表的法身,法身只有一個,這是本體,其餘九種都是法身的作用。所以方就是智身,廣就是化身,就是意生身,這是廣大無邊的作用。佛是菩提身,或者是覺,佛是覺而不迷,唯有覺者才有威勢。華是福德身與願身,因為這兩種都是在因地,都是修因。嚴是相好莊嚴身,這屬於果報。經這一字就好比力持身,它有能力,它能夠保持而不失掉。所以從這十種身,也能夠看出《大方廣佛華嚴經》義趣、宗旨的所在。

  本經依照清涼大師的判法,就是他把它區分為七處九會。而李長者(李通玄居士),這個人也是唐朝時候人,他對《華嚴經》有一部註解叫《華嚴經合論》,他的判法是判為十處十會。十處十會跟七處九會只有開合不同而已,內容是一樣的。我們依照清涼大師《疏鈔》,一會到七會是次第說,所謂是行布法門。法會是圓融法門,凡說一法一切法都裡許。行布是教相差別,圓融則性相無礙,諸位把這個看清楚。第一會是講毘盧遮那如來,諸位要記住,毘盧遮那如來是代表我們自己,實在講就是真正的自己,禪家所謂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真正的自己。正報就是自身,依報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

  第二會是說十信,換句話說,初會是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狀況,從二會起就講修行。這個真相我們迷失了,現在我們怎樣去恢復?恢復需要用修持的功夫,修行要從信入門,所以佛在本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三會說十住,四會說十行,五會說十迴向,六會說十地,七會說等覺、妙覺。所以前面七會是次第,按照這個順序一步一步的來進修,這個佛門的術語叫行布法門。行是運行,布是有次第、有順序的來展布,按部就班修學。而八會跟前面七會它就不相同,八會是圓融的。換句話說,前面的七會,就好比一般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而第八會就像蓮花,植物當中一種特殊的蓮花,因果同時。這個裡頭有兩個意思,所以叫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意思是講前面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統統在裡面,這是因裡頭有果。果裡面有因這是說等覺、妙覺之後,十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等也在裡面。

  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所示現的,你看在生活行持上,許多地方跟我們初學的人沒有兩樣,最高的境界裡面有最基本的行持。而我們初發心的人,最基本的修學裡面有最高的果報,這就叫因果是圓融的。正因為大方廣體相用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會有這個現象。相是性之相,所以行布不礙圓融;性是相之性,所以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所以一即是多;行布不礙圓融,所以多就是一。一多不二,這才能重重攝入,而顯示的是自在無礙。所以清涼判這個經是不思議解脫法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從經文上說,一開端是以十一卷經就是這個初會,為眾生開發信門,這是字幕上諸位看得很清楚,信門、解門、行門、證門,這是清涼將這部大經分為四個大段落。第一個大段落就是前面的十一卷,從第一卷到十一卷,講的是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目的是為眾生開發(開示、發明),發起信心。

  第二個大段落有四十一卷經,就是從第十二卷以後,就四十一卷經是為眾生開發的解門,對宇宙人生正知正見,正確而沒有錯誤的理解。第三個部分就有七卷經,就是第八會「離世間品」,這是有一品經文,為眾生開發行門,講修行的方法。在這個七卷經文裡面,佛一共提供了二千多種方法,提供給我們做參考,使我們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一舉一動怎樣才如法,怎樣才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最後就是講到現在我們研究的這部經,是《華嚴經》最後的一會第九會,在八十經裡面叫做「入法界品」。而我們今天所選用了貞元的譯本,它這個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共是四十卷,為眾生開發證門。這是告訴我們證果,從分證果到究竟果,分證果就是初住、二住、三住到十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從哪裡證?從我們生活當中去證得。

  所以這一品經裡頭分為本末兩會,末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教給你證果是在生活當中去證;換句話,修行的境界一定是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向上提升。這是再親切、再真實不過,一絲毫的虛妄都沒有,絕不是談玄說妙。諸位果然要是明白這個道理,通達這個意思,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就跟善財童子一樣一生當中可以證得圓滿菩提,可以達到究竟佛果。所以在一切經中說理論、說方法、說境界,最圓滿、最周詳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遇到,能夠讀到,能夠在一起互相研究、討論、修學,這種因緣實在是不可思議。

  其次要介紹本經所詮之義,就是它裡面所包含的義理,實在講不外四分,四分底下有說明,實際上就是剛才所講的,信解行證這四個部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種法界,二十重華藏世界及無量香水海。這裡面有法說、有比喻說,將本經義趣統統給我們指示、陳示出來了。四分在此地只能夠簡單的跟諸位提示,第一是舉果勸樂生信分。果是果報,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的果報,你一看,你的心就會生起嚮往羨慕,希望得到,這個樂是愛好。果是自己的果報,是自己本來有的果報,不是從外來的。既是本有當然可以證得,要怎樣才能證得?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就是前面所講一共有四十一卷經文,是教我們理解的,是教理解的。但是修因,諸位必須要記住,要契果。我們現在的修因與果不相契,所以我們沒辦法證得,原因在此地,所以一定要解。

  第三解了以後要認真去做,就在生活當中去歷鍊,古人所謂歷事練心,要在境界裡面去磨鍊。磨鍊怎麼樣?要託法,就是依照佛所講的理論、方法去修行。你要去違背這個理論、離開這個方法,那就是盲修瞎練不會有結果的。第四依人證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剛才跟諸位說過,一生當中圓滿菩提,成就佛果。他是怎麼個修法?他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人事環境裡面去磨鍊出來的,把自己境界逐漸逐漸向上提升,天天提升,他成佛了。這個德是萬德萬能,萬德萬能是從生活當中磨鍊學習而得到的,不是憑空得到的。

  再看底下一段,五周,這是清涼大師在本經裡面看到,佛有五周說法。第一就是十一卷,諸位曉得前面的十一卷是所信因果周。也就是說把這個經在某個部分裡面,它的宗旨、它的綱領,以一句話來提示我們,所以前面這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在第二分裡面,就是解分有四十一卷經,這個裡面包括有兩周,前半部差別因果周,後半部是平等因果周,差別就是講次第,平等就是講的圓融。第三個大段裡面就是「離世間品」,七卷經成行因果周,成是成就,行是修行。末後四十卷「入法界品」,或者稱為「普賢行願品」,這是證入因果周。

  在過去方東美先生在世的時候,看到《華嚴經》,他是歎為觀止,讚不絕口,認為這部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再圓滿不過了。他說它的好處,有理論,有最圓滿、最透徹、最詳盡的理論,有方法而且還帶表演。末後的一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給我們做示範,就是表演給我們看。我讀《華嚴經》之後,想到我們中國過去一般讀書人,所必讀的一部經典是「四書」,「四書」是宋朝朱熹所編的。朱熹跟佛法因緣很深,他編的這個,中國人必讀的一部經典,編得很有道理,他採取《禮記》裡面的兩篇,《中庸》是講理論,《大學》是講方法,而《論語》就是表演,就是孔老夫子給我們做示範,他將這個理論方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四書的《中庸》,就像我們此地所講的所信因果、差別因果、平等因果,就等於這三種。而《大學》是成行因果,《論語》跟《孟子》是證入因果。所以「四書」真正是朱夫子獨到慧眼,編成這麼一個全部大概只有六萬字的經典,也是這樣的詳盡,這樣的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