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三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7-0113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八面,倒數第二行看起:

  「復次可愛樂光明天王。得恆受寂靜樂而能降現消滅世間苦解脫門。清淨妙光天王。得大悲心相應海一切眾生喜樂藏解脫門。自在音天王。得一念中普現無邊劫一切眾生福德力解脫門。」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接著再看第四尊菩薩:

  【最勝念智天王。得普使成住壞一切世間皆悉如虛空清淨解脫門。】

  在華嚴會上,諸位所看到的這是出席的大眾,一般在佛經裡面,我們讀到六種成就當中的眾成就。華嚴會範圍很大,出席的大眾人數都是無量無邊,前面跟諸位都報告過,這個法會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出席法會的人數就不可思議。佛在這裡為我們介紹,是就各個不同的族群、各個不同的團體來介紹,沒有辦法一個一個介紹。我們看到種種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形相,其實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正是經上所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二禪天王得度,就現二禪天王身,這個地方給我們列舉十位二禪天王,實際他們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

  《華嚴》到此地還沒有講到正文,我們只是把六種成就講完,接著還是屬於六種成就的文字,看到參加法會大眾對毘盧遮那如來的讚歎,這是他們在讚佛。讚佛之前,先在此地給我們敘說,他是修學哪一個法門成佛的。『解脫門』,解脫就是成佛,門是門徑,他是從哪一個門解脫的;門是代表方法、法門。解脫兩個字意思有淺深不同,在這個經上這是一乘佛法,比大乘還要殊勝。在中國古大德判教,一乘經只有三部:《華嚴》、《法華》、《梵網》,古大德稱為一乘經。所謂一乘就是成佛之道,大乘是成菩薩,一乘是成佛,差別在此地。此地解脫門就是成佛的法門,我們在這邊看,每一位菩薩所示現的都是一門,沒有相同的。這裡面就很明顯的告訴我們一樁事情,「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個法門,只要你堅持專修專弘,你就能圓成佛道。我們在《華嚴》裡,沒有看到哪一個人是學兩個法門、三個法門,都是一門成就。

  第四尊『最勝念智天王』,天王的德號前面介紹過,此地不再說,只介紹他所得的法門,也就是說他修學證果的法門。法門名稱叫『普使成住壞一切世間皆悉如虛空清淨』,這是他法門的名稱,這個意思包括得很長很深也很廣。我們常常在經論當中看到,佛告訴我們世間無常,成住壞空。在一切有情分上,佛稱為生老病死;在無情的分上,我們今天講植物,佛說有生住異滅;在礦物、在自然現象裡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佛就說成住壞空,名相不一樣,意思相同,這是說明宇宙萬法的真相。世間人,尤其是六道眾生,迷了事實的真相,以為這些無常的、變化的現象真有,這是你看錯、想錯了。諸佛菩薩明瞭事實真相,從這事實裡面他覺悟了,所以稱為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覺悟,他們明白,世出世間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明白之後,在境界裡面就自在、就快樂,得大自在。迷而不覺的人,在境界當中就很痛苦,迷惑、造業、受報。果報,給諸位說,必定是在三途的時間長,在人天時間短。

  佛雖然是說六道裡面,跟我們講地獄果報的時間最長,《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告訴我們,墮地獄壽命都是無數劫,《地藏經》很多同修念得很熟,是以無數劫來算的。三善道,天人的壽命長,最長的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是多麼長?這是天文數字。佛告訴我們,一個大劫是我們這一個星系,我們這個世界是很大的星系,成住壞空一個循環,成住壞空是四個中劫,四個中劫合起來叫一個大劫。以我們娑婆世界做比喻,娑婆世界成住壞空這樣的一個循環多少次?八萬次,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的壽命才到,你想想看這個壽命多長。世界成住壞空與他不相干,他住在無色界天。由此可知,如果是住在色界天,成住壞空對他就有妨礙,世界壞了,他也就沒辦法,他壽命就到了。所以無色界的壽命長,不受成住壞空的影響,八萬大劫。可是你要曉得,阿鼻地獄也不受成住壞空的干涉,他的壽命無量劫;換句話說,我們這個世間成住壞空無量次。這個世界壞了,他到哪裡去受苦?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轉到別的世界阿鼻地獄去受苦;那個世界壞了,他再另轉一個世界的阿鼻地獄受苦。阿鼻地獄受苦的人常常搬家,從這個地獄搬到那個地獄,那個地獄再搬到這個地獄,將來這個世界成就之後他又再搬回來,很辛苦!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這是事實真相。

  《華嚴經》跟我們說的是真實法,真實法裡面,佛說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實的,都是「如虛空」,清淨無為的,這是說真話。這種說法是世尊隨真諦而說,前面講「普使成住壞一切世間」是隨俗諦而說,隨俗諦說相有,隨真諦說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空間是假的,時間也是假的。我們在《百法明門論》裡面讀過,「時分」就是時間的概念,「方分」就是現在人講空間的概念,時分、方分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所謂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它不是事實,只是一個錯覺,眾生錯覺裡面產生的現象,現代人叫它做抽象的概念。二十四個不相應,就是二十四種抽象的概念,在事上不能說它沒有,實際上它沒有體性。可是只要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種抽象的事它就存在,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抽象的概念是了不可得,時間、空間是了不可得,這個問題現在學術界裡面認之為哲學上的問題。可是佛把這些事實跟我們說得很清楚,覺悟的人,明白的人,對於這些事相就不會再執著,不會再分別,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你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到這個世間來遊戲神通。

  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一定是這個世間眾生有感,你是來應化的,佛菩薩是應化而來的,是來幫助眾生覺悟的。大乘經教裡常講「三輪應化」,三輪是講我們的身語意。意是說什麼?是說諸佛菩薩過去在因地裡所發的本願,本願就是四弘誓願,曾經發過度眾生的本願。現在你成佛了,你的願要兌現,不能說了不算,你要度眾生,所以眾生有感,你自然就有應。應現什麼樣的身?隨眾生心,不是隨自己的心,隨自己心你自己就有分別、就有執著,不是隨自己,是隨眾生心。《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普門品》裡面所謂「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佛身,是眾生心裡想佛,就現佛身;眾生心裡想菩薩,就現菩薩身;眾生心裡想羅漢,就現羅漢身;這個地方眾生心裡想天王,就現天王身。不是自己想現什麼身,自己要想現什麼身,給諸位說,那是凡夫,那不是聖人。聖人無念,沒有妄想、沒有念頭,所以現身跟說法都是隨心應量。

  何以能隨心應量?自性般若德能「法爾如是」,自自然然的流露,沒有一絲毫的勉強。所以佛沒得法子形容,說一個「遊戲神通」,讓我們從這個名詞裡面細心去體會。可是凡夫就不然,凡夫把這些虛妄當真實,這錯了,迷在其中,在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於是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變現六道輪迴的境界。六道、十法界本來沒有的,這個境界從哪裡來?佛說這些境界「從心想生」,從心想生就是相宗所講的「唯識所變」,境界是識變的,形相是心現的,心現識變,都不是真實的。能變、所變都是空寂的,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才是事實真相。你明白、透徹這個事實真相,就叫做看破。看破之後,你在這個現象當中,你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但是你的心地清淨,絕不染污。換句話說,你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決定不落印象,你是佛菩薩。所以你在這個世間相用跟大家一樣,實際上不相同,用心不一樣,你用的是真心,凡夫用的是妄心。

  這個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總得要懂,多聽聽、多讀讀,對自己修學有很大的幫助,至少時時刻刻能警惕自己,我們錯了,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自己會知道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知道自己錯誤,這叫始覺,你開始覺悟了,你能把你的錯誤修正過來,這叫功夫,真正把錯誤修正過來,你的功夫得力了。也許有一些同修會有疑惑,我們也常常在聽經,也常常在讀經,也知道自己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總想改就是改不過來,天天在生煩惱,想改而改不過來。這話是真的,我也知道你一個好心,你想改,可是我肯定你改不過來,為什麼改不過來?因為你「想」改。你懂了嗎?你想改是妄想,妄想怎麼能把妄改過來?妄想決定不能把虛妄改過來。你要改過來用什麼?用真心。你不肯用真心,天天打妄想,想把妄想斷掉,妄想沒有能力斷妄想,這在基本上犯了一個錯誤,你要用真心才行。

  什麼叫真心?菩提心是真心。所以大乘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一切經論都勸你要發菩提心,你菩提心發不出來。菩提心何以發不出來?這個妄心無始劫已經養成習慣,想擺脫都擺脫不了,這是事實。我們學佛,在座的諸位同修,我們自己很清楚、很明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不是這一生才學佛,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在學佛,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都親近了很多很多的諸佛如來,多到什麼程度,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無量壽經》上世尊說,阿闍王子那一幫人,他們有一個小團體,五百個人。聽佛講《無量壽經》,聽了很歡喜,心裡動個念頭:我將來成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佛有神通,你起心動念佛就知道,佛告訴大家,他們這五百個人,這一幫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諸位想想那個善根福德多厚?供養四百億佛,能不能比得上你們?比不上。怎麼比不上?他還沒有發心念佛求生淨土,糟糕不糟糕?你們今天居然發心,到念佛堂念佛求生淨土,你們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如來超過他,他供養四百億,你們可能供養五百億、六百億,要不然你怎麼會發心到念佛堂念佛?你才知道我們過去生中的修行真正不可思議。

  可是回過頭來想想,過去那麼深厚的善根,現在還落到這個地步,可憐不可憐?這都是跟你講事實。為什麼落到這個地步?就好像念書念了不少年,每一次考試都是零分,考了幾十年,年年留級,一步都不能夠提升,我們就是這樣,過去供養五、六百億佛,學佛還是得個零分。什麼原因?煩惱習氣沒有把它斷掉,每天還是隨順煩惱,沒有隨順自性,原因在這裡。如何隨順煩惱?我們舉個例來說,起心動念總是想控制別人,你在家裡頭,你作父母控制小孩,作小孩是想辦法控制父母,這個念頭就糟糕了。要控制人事物,要佔有人事物,諸位不曉得,這個念頭是一個最基本的禍根。你哪一天能成佛?哪一天把這個妄想念頭斷掉,決定沒有這個念頭,不再想控制任何一個人、任何一樁事、任何一個東西,也不想佔有一個人、佔有一樁事、佔有一個東西,保證你這一生成佛,你就成功了。

  這樁事情我們過去生中有沒有聽到?有聽過,聽了不行,出大門就忘掉了,還是要幹老一套,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還得在六道裡頭繼續搞輪迴。你說你什麼時候能成就?什麼時候你把這個東西放下,你就成就了。看破是解悟,放下是證悟。看破,不能放下,不管用。佛門古大德有一句話說,「看得破,忍不過」,忍不過還搞輪迴,繼續搞三途六道。真正有作為的人,咬緊牙根要把它忍過,忍人之不能忍。什麼事人不能忍?就是這些妄念,一般人不能忍的你能夠忍,你能夠把它放下,你能夠置之於度外,從念頭裡面把這個東西除掉,你這一生就能成無上道。真正能放下,必須對於事實真相要明瞭,要真的通達,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更進一步看破,這兩個方法是相輔相成,一切菩薩成無上道就用這個方法。

  《金剛般若經》就是幫助我們看破,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外乎能所,我們講佔有,佔有是要想得到,控制也是想得到,這裡頭有能得,我能得,這些人事物為我所得。佛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大家都知道《金剛經》上講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什麼意思?能得的心都沒有,能得是空的,能得是假的,是個抽象的概念。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第一個就是「得」,「得」是個抽象的概念,絕非事實。你所得的,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沒有一樣不是因緣所生,《般若經》上告訴我們,「緣起性空」,相有體無,正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所得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說得這麼清楚,能得所得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諸佛如來都得不到,你有本事能得到,那諸佛如來都要拜你作老師,都要皈依你,哪有這種道理?

  由此可知,我們有一個控制人事物的念頭,要想得到的念頭,全是錯誤的。一切現象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沒有說哪一個現象是例外的。佛給我們現身說法,佛的相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佛是假的,法是假的,所以《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假的你可以受用,決定不能有得的心,你有控制的心、有得的心、有佔有的心,錯了,那就造罪業。你受用沒有過失,受用叫遊戲,遊戲神通,清涼大師在這個經裡面告訴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可得跟不可得,哪裡會有障礙?沒有障礙;得跟不可得當中就有障礙。如果我們的心對於宇宙一切萬法、世出世法,都有個「不可得」的念頭,你去接應一切萬法沒有障礙了。剛才說,你沒有得失的念頭,你沒有佔有的念頭,你沒有控制的念頭,什麼障礙都沒有了,你在境緣當中得大自在。得大自在的人,這個人我們就稱他作諸佛菩薩。

  不可得裡面打妄想,以為有所得,決定不受控制的,自己一定以為我要控制他,這叫打妄想;你有這個意念就處處都有障礙,觸處成障。《金剛經》末後,佛給我們做結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我們跟一切境緣相接觸,自己立刻就要警覺到,一場夢而已,而且這個夢很短暫,「如露亦如電」。電是什麼?剎那不住,證明這個東西是假的、無常的。如露,露是露水,這是講剎那相續,雖然剎那相續,業力在支持,支持的時間有限,力量有限,消失了化為烏有。我們了解這些事實真相,頭腦就清醒多了,不再迷惑,心地裡面清淨多了,知道一切世間、虛空法界,娑婆世界如是,十方諸佛剎土又何嘗不如是?皆如虛空,這是說明夢幻泡影的幻境,清淨你才真正見到了。

  無有一法不清淨,為什麼?諸法之體性原來就是自性。自性是清淨的,不但是清淨的,而且是空寂的,《般若心經》上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講森羅萬象,用這一個字做代表,法相宗裡面講的法相。空是什麼?法性。所以說「性不異相,相不異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才看到一切法無一不是清淨法。這一句的意思,就是學佛人常說「證得清淨法身」。最勝念智天王證得清淨法身,所以他不是凡夫天王,他是證得清淨法身的法身大士,說不定他是諸佛如來倒駕慈航來示現的,哪裡是普通的人物?他這個法門是從無常裡面觀察到真常,也就是說從法相裡面他體會到法性,從這個地方入門,成無上道。再看第五尊天王:

  【可愛樂淨妙音天王。得愛樂信受一切聖人法解脫門。】

  這一位天王得的法門我們容易懂,實在講也容易學,他得的是『愛樂信受一切聖人法』。這個意思很明顯,「一切聖人法」就是指大乘佛法,「一切聖人」就是我們常講三賢十聖,三賢十聖所修的法他喜歡,他愛。「樂」是歡喜學習,他相信、他接受,他能夠信受奉行。這個意思不但淺顯,而且非常實際,可是也不容易做得到。最困難的一個字是什麼?信,佛在《華嚴》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對佛法信了沒有?不能說你沒信,也不能說你真的信了。我在過去,我是出家兩年以後才受戒,我學佛七年出家,一出家白聖法師就找我到佛學院去當老師,我是出家就當老師,在三藏學院教書。那個時候三藏學院出家的老師有四位,白聖法師自己一個,淨心法師、明本法師,我一個;我那時候連沙彌戒都沒受,就到佛學院去作老師。在家居士也有兩、三個,當時的佛學院。我記得那個時候,現在台北有一些都是大法師,心田法師、明乘法師都是學生。兩年之後我有機緣,在海會寺受戒。受戒之後我到台中去看李老師,這一般人叫謝戒。李老師見我面,指著我:你要信佛!諸位想想看,我學佛七年出家,又講了兩年經,受戒回來,他指著我「你要信佛」,我也愣住了,我怎麼沒信佛?然後他就給我開示,講了一大篇道理,信佛難!於是我才懂得,「信解行證」四個字是一個字,這一個字裡缺少其他三個字,那你就不信。所以信裡面有什麼?有解、有行、有證,這就不容易;解裡面有信、有行、有證,證裡面有信、有行、有解,我們才明白有這麼回事情。

  我們今天信了,解不解?不解;有沒有做?沒做;那不叫信。那種信就是社會上大眾講「迷信」,人家說我們學佛迷信,我們應當承認,我們確實是迷信。為什麼?佛是什麼,不知道。連個佛都講不上來,他居然就信了佛,這種人很多,不在少數,沒搞清楚就相信,非常難得,非常稀有。我還算是比較好一點,我要沒有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叫我相信非常困難。可是我到李老師那裡去,李老師還不承認我信佛,你就看他老人家那個水平是多高,我還達不到他的標準,我還被他喝斥,那應該喝斥的人就不在少數了。所以給我一個很高的警覺,一定要深入經藏,深解義趣,依教奉行,才算是信佛。李老師當年教導我,我們關係確實跟別人不一樣,有很多話他連講經他也不說,他迴避,怕得罪人,私下跟我,這是真正愛護,所以什麼話都講。他叫我仔細觀察,自古至今有許許多多出家一輩子都不信佛。佛在一切經裡面幾乎部部經都說到,都有這麼一句囑咐:「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哪一部經上佛都有這句話,而且這句話在一部經上不會出現一次,重複好多遍。你們讀《金剛經》,《金剛經》念的人最多,這句話在《金剛經》上重複多少遍,你去數過嗎?世尊說得這麼多遍,可見得這句話重要。這句話是什麼?這句話就是「信樂」。第一個叫你要受持,你要接受;受字裡面就包括信解,行也在其中;持是叫你保持不能丟掉,你的信解行永遠保持下去,常常讀誦,這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演是什麼?做出榜樣給人看叫演,別人向你請教,你詳細給他解說叫說;為人演說是化他,這樣的人才叫信樂。我們往往讀經看到這些,含糊籠統就念過去,怎麼能得受用?你對佛法,你真的愛嗎?今天我們這個地方堆了一部《華嚴經》,一部《華嚴經》堆起來這麼高,旁邊堆了一堆同樣高的美金,你要哪一個?看你,你真的愛嗎?你愛哪一個?馬上就看出來了,你是真的是假的。

  樂是樂好、是喜歡,你還是喜歡名聞利養,喜歡五欲六塵,你還是喜歡講經說法?諸位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能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捨棄掉,到念佛堂來念佛,到講堂來聽經,這真的是愛樂佛法,愛樂大乘。這種愛樂還有等級之分,這裡面還有差別因緣。什麼樣的因緣都不能動搖我修學佛法的心,你那個信心才堅定。信心要是堅定,作用不可思議,佛在《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今天信心不清淨,如果清淨就生實相,生實相是生真智慧。我們今天智慧為什麼不開?信心不清淨,信心不堅固,所以不生智慧。每天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煩惱,操心的事、煩惱的事,顯示出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要是真的清淨,你哪裡有煩惱?你只有智慧,沒有煩惱。天王從這個法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細細思惟實在是不簡單。

  今天在這個世間,修淨土的同修很多,念佛的人很多,求生淨土的人很多,這許多人當中究竟有多少人如願以償?我在過去親近李老師的時候,當年台中蓮社的蓮友有二十多萬人,李老師常說,這麼多念佛人當中,真正能往生,一萬人當中只有兩、三個。我們想一想,簡直就是不成比例。原因到底在哪裡?沒有信心,沒有依教奉行。淨宗的修學大家總要記住,世尊在《觀經》給韋提希夫人的開示。夫人是遭遇到家庭的變故,重大的變故,她的兒子跟提婆達多勾結起來,用現在的話來說,搞了一個政變;兒子想作國王,奪父親之權,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造五逆之罪。韋提希夫人受這個大難,感覺得這個世間沒有意思,這才向世尊請教:世尊,有沒有好的世界?她想移民,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動這麼一個念頭。世尊滿她的願,以佛的神力將十方諸佛剎土變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看,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十方諸佛剎土的畫面她看到了。然後告訴世尊,她說:極樂世界好,我想到這個地方去;請求世尊教她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世尊並沒有主動介紹哪一個佛國土好,沒有主動介紹,而是把所有諸佛國土變現在你面前,由你自己選擇,她選中西方極樂世界。世尊用這個方法也是給我們看,極樂世界真好,韋提希夫人選中的。

  怎麼去法?世尊還沒有教她之前,先教她修「淨業三福」,並且告訴她,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你說這句話說得多重!三世諸佛,我們今天在《華嚴經》上看到,這些統統是諸佛,他們修學的法門不一樣,但是要知道,沒有一尊佛不是從淨業基礎上修成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這裡看到這麼多法門,每一個人所修學的解脫門,這個解脫門統統是以三種淨業做基礎。你如果說是不能夠認真修這三種淨業,你的佛號一天念十萬聲也不能往生,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仔細再觀察一些往生的人,你細細去觀察他,他這三條十一句,你想想他有沒有具足?一定具足了。這個人孝親,尊敬老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必定是這種人。縱然往生的是個老太婆,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懂,你細細去觀察,她跟這個相應。你要問她什麼叫十善業,她不知道,可是她真做到了,所以她能往生。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往生的人決定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他也不懂什麼戒律,可是他心真清淨,沒有惡念,決定沒有傷害人的意念跟行為;他所有戒律都具足,心地慈悲,看到人家有困難他會幫助,那是菩薩戒。他不懂得什麼叫戒律,也不知道什麼叫條文,從來也沒有去受過戒,他的戒行具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想想看這四條他也有。發菩提心,真的,什麼叫菩提心他不懂,可是他發了。他怎麼發的?一心一意就是想求生淨土,就是想見阿彌陀佛,他沒有別的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想想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你要跟他講菩提心,什麼深心、大悲心,他不懂,愈講他愈糊塗,而人家真正菩提心圓滿具足。「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並不知道;他天天念佛,他果然往生成佛,所以他不知道,他全做到了。大乘經他沒有念,那一句阿彌陀佛他沒有離口,阿彌陀佛是所有大乘經的經題;我們前面在《無量壽經》裡面,跟諸位做過詳細報告,特別跟大家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古大德給我們做歸納,歸納到最後,一切諸佛所說之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展開就是一切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讀誦大乘,圓滿了。遇到人,勸人念阿彌陀佛,就是勸進行者。所以我們想想,仔細去觀察,他統統圓滿了,這三福他一條都不缺,難怪他念佛會往生,他會預知時至。

  這些寶貴的教訓,我們要記住,要牢牢的記住,要認真的去奉行,決定不可以疏忽。為什麼?諸位都知道,近代的災難很多,說不定我們什麼時候死,不一定在什麼地方死,也不知道什麼方法死,會有人給你助念嗎?靠人助念不保險,最保險的方法是我們依教奉行,我們自己決定有把握往生。無論在什麼時候,縱然是大災大難降臨,也能從容不迫見佛往生,我們的功夫才真正叫得力,要有這個本事才行。在這種局勢之下念佛往生自古就有,大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自己要做得了主宰,功夫都在平常真正看破放下。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修什麼?清淨心。世出世法真正做到一塵不染,生活當中落實在自在隨緣,真正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就不在乎了。你看到原子彈爆炸,好像看放煙火一樣,自在往生,阿彌陀佛來接你,還有什麼恐懼的?原子彈爆炸慶祝我們往生,歡喜慶祝往生,放大炮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要有功夫,要有主宰。如果我們對於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稍稍有一點牽掛,你就完了。我們今天是非常時期,不是太平盛世,沒有時間等待,一定要徹底放下,萬緣放下,我們等著放大炮仗往生,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

  所以最低限度要把三福,佛教給我們這三福圓圓滿滿做到,一條都不缺,這才叫「愛樂信受一切聖人法」。我們在大乘法裡面選擇淨宗修行,或者是依照《無量壽經》,或者是依照《彌陀經》,乃至於篇幅最短的,依照《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百四十個字,決定得生淨土。可是你要記住,任何一門都要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離開三福就不是佛法,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由此可知,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雖然親近供養那麼多諸佛如來,我們的三福有虧欠,沒做好,所以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也算是不錯了,得人身、聞佛法,這一生的機遇很難得,又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樣莊嚴的道場,遇到現在很難得的一個念佛堂。我們現在正在全心全力籌建彌陀村,稀有的因緣,如果諸位能掌握這個因緣,你預先奠定三福的基礎,你在這個念佛堂,念一個月佛、念兩個月佛,都是稀有因緣。如果能夠保持這個功夫不失,都能夠決定往生。

  諸位同修,有人給我說,不只一個人,我常常會聽到人說,好像到這個念佛堂念佛有特別的感覺,感覺不一樣,感覺很好,說不出來。我聽得太多了,我很清楚、很明白,我在這個講堂也說了多次,到底是什麼原因?有諸佛菩薩在念佛堂念佛。也有一些人見過,來給我說,有時候佛菩薩很多,有時候一、兩尊佛菩薩。為什麼有的時候多,有的時候少?諸位要曉得,佛菩薩跟我們在一起是感應而來的。今天念佛的人心很誠,佛菩薩就多了;昨天念佛的人,裡頭有不少在打妄想,那佛菩薩就少了,就這麼回事情。我們講堂也是如此,每個人在這邊聽經,聽得很歡喜,聚精會神在這裡聽,講堂來降臨的佛菩薩也就很多。如果我們說經的人、聽經的人夾雜著妄想,夾雜著分別在裡面,佛菩薩就不來,護法天龍也就走了;但是有護法神,護法小神在這裡,大的護法神不來。

  所以,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怎麼來的?我們有感,他就有應。中國人世俗裡常講「誠則靈」,真誠恭敬就能感動諸佛菩薩光臨,能感動天神護持道場。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事相我們要明瞭,諸佛菩薩沒有偏心,給你說真話,諸佛菩薩沒有心,所以他才千處祈求千處應,他那個心真正是清淨平等到極處,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什麼時候感什麼時候應,什麼處所感什麼處所應,感應道交。所以佛菩薩加不加持我們,不在他,在我們自己。懂得這個事理,我們就會真正發心,真正的信樂,信受奉行。再看第六尊:

  【善思惟音天王。得能經劫住演說一切地義及方便解脫門。】

  這一位菩薩示現是顯示出無礙辯才,歡喜為大眾說經演說。『經劫住演說』,這個難得,「經劫」是講時間之長,不是短時間;「演說」,我們懂得,不僅僅是給我們說,他完全做出來給我們看。也就是說,他的生活、他的行持,他所證得諸法的義理,完全在生活裡面表現。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樣,世尊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那是演,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那是說,演是表演,給我們做最好的示範。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做出來給我們看;工作是佛菩薩工作,也做出來給我們看;應酬、處事待人接物,也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華嚴經》內容更豐富,用了五十三位佛菩薩,示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菩薩的生活,菩薩的行持。讓我們在這裡面觀察體會,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在社會上從事哪一個行業,我就我自己的身分,就我現前的行業,如何做到菩薩的樣子。這是告訴我們,我們過菩薩生活,過佛的生活,無需要改變我們的身分,無需要改變我們的行業,就在現前生活狀況之下,現前行業工作當中,就實行菩薩生活,這是演。隨機隨緣教化我們同行,同身分、同行眾生,為他說。所以《華嚴》真的是一部非常圓滿稀有難得好的教科書。今天講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最佳的教材,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出來的,他是長時間「經劫住演說」。我們要發長遠心,要發恆心,我們為一切眾生不是這一世,生生世世要常行菩薩道,效法諸佛如來,永遠不疲不厭為度眾生,為佛法久住世間。

  下面說,他演說什麼法門?『地義』。「地」是什麼?十地菩薩,他講得高,他講十地的道理,十地的學習方法。這兩個字要是拆開來講?地是智慧,這是地上菩薩,我們通常稱摩訶薩;三賢稱菩薩,十地稱摩訶薩,顯示出菩薩圓滿的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菩薩。義,這是說到清淨法,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是「離念」,超凡入聖。凡夫有念,有念就不清淨,離念就清淨。實在說,地上菩薩才真的離念,三賢菩薩跟我們比較他是離念,跟地上菩薩相比,他沒離,他還有妄想。我們在大乘經裡面,這麼長的時間去學習、去體會,雖然自己沒入這個境界,聽佛講的時間多了,耳熟了,大致上也能了解這個狀況。六道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如果我們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剛才我跟大家講,一切眾生都有一個基本錯誤觀念,就是控制人事物,有這個意念,佔有人事物,這個念頭叫根本煩惱,貪瞋痴慢起作用;我們見思煩惱斷掉,六道就沒有了。可是你還有妄想、分別,六道沒有了,還有四聖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還有四聖法界。

  四聖法界從哪裡來的?妄想、分別裡頭來的。你能把分別斷掉,分別是塵沙煩惱,十法界沒有了,這時候你超越十法界,你就證得一真法界,這是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你用真心,沒有用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執著是妄心。雖用真心,這個真心並不圓滿,真心裡面還帶著妄想,妄想是什麼?無明,無明就是妄想。無明有厚薄不一樣,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無明分四十一品,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還有四十品;二住菩薩破兩品,還有三十九品;無明破盡,就是妄想完全斷掉,證究竟圓滿佛。我們想想,從初住到初地三十一個階級,四十一品無明他已經破三十一品,這是大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是摩訶薩,登地。這個智慧雖然沒有達到究竟圓滿,我們也稱它作圓滿,跟究竟佛果很靠近了。所以「地」是表十地菩薩的智慧,「義」是表十地菩薩之所斷,斷見思、塵沙惑,無明破三十一品,這是義這個意思,就是離念之意。

  『及方便門』,地義是自利,「方便」是利他,幫助三賢菩薩證入十地法門,這叫方便門。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示現說法都叫方便門,不但說法是方便,表演也是方便,決定是利益一類眾生的,沒有說是他做一樁事情是無有意義的,沒有;凡夫有時候做事情是無意義的,毫無意義。凡夫業有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業就毫無意義,說不上善也說不上惡。可是諸佛菩薩是應化來的,他決定不落在無記裡頭;換句話說,任何一個動作、任何一個表現都有意義。我們凡夫煩惱業障深重,六根雖然接觸,體會不到,不但體會不到,有時候還誤會、還錯解。誤會錯解就造業,口雖然沒有說,身雖然沒有動,意就造業了,再加上口業、身業,更重了,我們哪裡會懂得?我們周邊前後左右這些人,也許就有諸佛菩薩在座,肉眼凡夫不認識。不但你自己不認識,他自己也不認識。

  自己何以不認識?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那個應化身很複雜,絕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他可能應化就借我們這個身體應化,時間很短,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時間長一點,一、兩個小時就沒有了,他就走了。我們這個身體被人家用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不曉得。我們跟朋友聊天接觸,他聽我們講話,看我們動作,他開悟了,哪裡是我們的本事?這個時候他有感,佛菩薩有應,借著我這個身體,不知道說些什麼,他聽懂了,開悟了。在中國古時候《語錄》裡面看看很多,聽人說話或者聽風動雨動這些聲音,甚至聽人家唱歌,都有公案的,他聽了開悟。那個人天天在唱歌,聽的人都不開悟,為什麼他在那個時候,短暫的時候,聽到那個歌曲他就開悟了,那個時候是佛菩薩加持,借唱歌的人這個身體,借他的音聲傳達,他開悟了。所以周邊很多佛菩薩,你怎麼會知道?他自己也不曉得。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勝枚舉。你要明瞭我這個意思,我給你講我們講堂、念佛堂,有許許多多佛菩薩在座,你就能稍稍體會一點,你就知道我說這個話不是假話,我給你講是真的。

  在台上講經的人也時常被佛菩薩利用,你以為這個東西是我講出來的?不是的。我講出來應該我知道,講完之後你問我講什麼?什麼也不知道。幾乎每一位講經的人都有這個經驗,而且這個經驗很多。你們看看江味農居士寫的《圓覺經親聞記》,那個《圓覺經》是諦閑老法師講的,老法師講《圓覺經》很用功,自己寫了講義,所以他有《圓覺經講義》;《講義》是老和尚自己寫的。可是講的時候,有的時候講義上一句話也沒用上,稱性發揮;聽的人,他們這批大居士寫成筆記,第二天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一看:這講得好,這是我講的?江居士說:沒錯!是老和尚講的。「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那個時候是佛菩薩加持他,借他身體講的,眾生有緣。佛菩薩為什麼加持?眾生聽眾裡面有感,佛菩薩有應。聽眾裡面決定有受利益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有一個人聽到有悟處,佛菩薩都不捨棄。所以我們要肯發心,發什麼心?發心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不要吝嗇。你肯發心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一般講你常常得佛菩薩加持,說加持我們心裡很舒服、很好,實際上是被佛菩薩利用,彼此都有好處。佛菩薩要沒有這個形相的話,他不能表達,必須借形相來表達,這都叫方便,所以方便意思裡頭也是無限的深廣。

  這是說菩薩以無盡的辯才,演說無盡的佛法;無盡的佛法,諸位要細心體會,不要錯會意思,錯會意思你要把整個《大藏經》搬來研究,那就壞了。無盡義是什麼?一部經,甚至於一段經文,一四句偈,義理無盡。你要從這個地方會,我們才真正把解脫門找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諸位要曉得,任何一部經典都是無盡義,任何一部經典,我們在一生當中都說不完,這是跟諸位講真話。你要是真正契入境界,也就是此地講,你在這個法門裡面得到解脫,解脫就是證果,就是見性,見性之後自性裡頭是無量義。字字句句都是自性,所以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就怕你沒見性就沒法子,真正見性,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

  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修學的目的是一定要明心見性。可是明心見性諸位必須要知道,一定要把障礙自性的東西去掉,障礙自性是什麼?佛在《出現品》上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真實智慧,究竟圓滿,我們有;如來的德,萬德萬能;如來的相,千變萬化,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統統有,現在為什麼全沒有?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自性裡跟諸佛如來一樣圓滿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我們要想現前,跟諸佛如來一樣,就要把這個障礙除掉,就行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