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二卷)  香港九龍  檔名:12-017-0192

  請掀開經本,時分天王偈頌第八首:

  【如來真身本無二。應物隨形滿世間。眾生各見在其前。此是燄天之境界。】

  這首頌是光燄天王他的讚頌,天王所修學的法門是「得廣大眼普觀眾生而往調伏解脫門」。他所修學的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換句話說,天王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菩薩現的是千手千眼,救護一切眾生眼到手到,決定沒有空過。偈頌四句,第一句是從理上講的,『如來真身本無二』,「如來」是從我們自性上說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它是一體的。覺悟這種理事,佛法裡面就稱他作佛,稱他作菩薩;不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迷失自性,佛家稱作凡夫。雖然諸佛如來與一切眾生有迷悟的差別,可是性德沒有迷悟;換句話說,佛跟眾生在理上沒有迷悟,事上也沒有迷悟。迷悟究竟發生在哪裡?發生在現前一念之間,除現前一念之間有這種差別現象之外,其他的都沒有差別。所以佛法裡頭有講迷悟不二,覺迷不二,這些話都是說明事實真相而已。真相雖然如是,我們現在畢竟是在迷不在悟,如何破迷開悟,這是佛菩薩的事業,也就是佛菩薩的工作只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而已。

  眾生為什麼不覺悟?世出世間聖賢,在教學裡面為我們講得太多了,說到根本的原因就是習氣,無量劫來薰染的習氣太重了。我們受煩惱的薰染多,接受聖賢教誨薰習的時間少,所以縱然有殊勝的機緣,遇到佛法的薰習,這種薰習的力量抵不過煩惱的薰習,所以生死不斷,輪迴不斷,原因就在此地。我們自己如果真正能夠順從佛菩薩的教誨,常常反省、常常檢點,這是真修行。所以修行不在形式要重視實質,實質沒有別的,就是反省檢點而已。《華嚴經》上跟我們做總結,教導我們抓住修學的總綱領,無非是懺悔而已。無量無邊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歸結到最後是懺悔法門。人要真正知道懺悔,那你就找到門路,你就有門可入了。如果懺悔這個念頭都沒有,無論你怎麼修學,你都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地方每一位天王他們都找到解脫門,他們找到了,他們入門了,我們現在門在哪裡沒有找到。所以佛在這個經上,普賢菩薩在最後給我們做總結:懺悔。門有無量無邊,門門都可以結歸到懺悔,門門都可以結歸到禮敬,門門都可以歸結到供養;但是對我們來講,懺悔的意思圓滿,我們修禮敬也是懺悔,修稱讚也是懺悔,修念佛還是懺悔,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是懺悔。所以人不知道懺罪、不知道悔過,那就不得其門而入。「如來真身本無二」,是給我們說明性體遍滿,性德也遍滿,自性作用還是遍滿。佛菩薩明覺,我們凡夫不覺;覺悟的人就得大自在,體、相、作用無一不自在;迷的人,雖然性圓滿,性德也圓滿,但是不得其用。

  第二句,『應物隨形滿世間』,這是說佛菩薩作用自在,我們做不到。「應物」,物是指一切眾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換句話說,什麼時候有感,他什麼時候就有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是明顯的感,佛菩薩決定有應。如果我們有願有求,好像沒有感應,這是什麼緣故?這種事情很多。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開導我,我還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當然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大師無問自說,主動的告訴我,他跟我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是你有的時候有求而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這是我們自己本身有障礙,不是佛菩薩沒有應。佛菩薩有應,有應我們自己沒有感觸,這是以後我們讀經明瞭了,我們是顯感,佛的應是冥應,冥冥當中來保佑你,但是我們自己絲毫都覺察不到。覺察不到,自己沒有感受,是自己有業障,所以大師教我必須把業障消除;業障消除,感應就明顯了。怎樣消業障?總綱領、總原則不外乎「看破、放下」,這是我跟大師第一天見面他教我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所求不能滿願,我們放下不夠,看破也不夠。大家聽了天目山齊居士的感應,為什麼她的感應那麼明顯?我們聽她的報告,知道她徹底放下了。她自己說,她既然上了天目山,要想恢復這個道場,身家性命都不要了,一心為佛法,一心為道場,死也死在山上,於是乎我們就明暸,她明顯感應是怎麼來的。我們沒有發這個心,我們還沒有把自己身家性命放下,沒放下,所以我們求也有感應,感應就不能像那個那麼樣的明顯。我們也得佛菩薩的保佑、得佛菩薩的照顧,佛菩薩的慈悲確實對一切眾生沒有兩樣,眾生的感受各個不相同。像齊居士她得的感應是圓滿的,我們今天所得的感應不圓滿,只是得到一分、兩分而已。

  現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沒有放下,我們不是全心全力為佛法,不是全心全力為眾生,所以自己時時刻刻業障現前,我們不能怪佛菩薩不慈悲,不能怪佛菩薩不加持。佛菩薩很慈悲,佛菩薩很想加持加不上,你自己本身有業障。這個業障就是自己無量劫來惡習氣,自私自利,念念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還有一個最大的壞毛病,有意無意傷害別人。最容易犯的是口業,隨便的批評別人、毀謗別人,造作這些惡業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造作的有多大的影響,對人、對社會、對眾生有多麼大的傷害,自己一無所知。特別是毀謗三寶,我們有沒有做毀謗三寶的業?好像是沒有,其實天天在造,自己造這個罪業自己並不知道。哪些事情是毀謗三寶?我們沒有能夠依教奉行,佛在經典上千叮嚀萬囑咐,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所做的恰恰是相反,就是毀謗三寶。我們不能夠隨順佛陀的教誨,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就是毀謗三寶。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我講過三遍,這三遍夠不夠?不夠。對僧團裡面,對廣大的同修們,無論是在家、出家,我說過這一部經是救命經,要常講、要細講。經典裡面所說的,全是末法四眾弟子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所犯的過失。我們如果能夠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你就能夠改過;自己所犯的過失不知道,你怎麼可能去改?知道自己過失是覺悟,改正自己過失是真修。所以你們聽說,天目山的這些鬼神希望能夠多聽經,這什麼意思?多聽經才知道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過失,才有警覺,聽經聽得少不行!我跟你們同學們相比,我最殊勝的利益是聽經多,這一點你們比不上我。我自己講自己聽,不聽的時候就讀,你們發現不了的過失,我能發現,發現就改,改過就增長智慧、增長定功,自自然然就得到定共戒、道共戒,三學才能夠增上,戒定慧三學才能增長。由此可知,都在聞法的得力,歡喜聞法,常常聞法,你就能得這個殊勝利益,聞法少了不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示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聽眾歡喜聽經的人,跟隨釋迦牟尼佛不離開,做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我們在經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出家的常隨眾,除這個之外,還有在家的常隨眾。出家常隨眾經典上記載,為什麼?他們四十九年一天沒有缺課,在家的常隨眾時間沒有那麼長,有人親近釋迦牟尼佛一年、兩年,有人親近十年、八年,有人親近二十年、三十年,很多。古時候是農業社會,休閒的時間比較多,一得空就去親近佛陀,總是想盡方法找時間親近佛陀,聽聞佛法,所以在家、出家,開悟的人、證果的人、得不思議成就的人很多。現在學佛何以不能成就?聽經聞法時間太少了。我們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能把這個原因消除,改過來,我們也有像古大德那樣的成就,我們也有像古大德一樣的因緣。

  現在的社會形態跟古代不同,現在是工商社會,高科技發達的文明帶給我們是什麼?帶給我們是日夜的繁忙,分秒必爭;帶給我們是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的增長。縱然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聽聞佛法的機緣也愈來愈少。所以我們不得已,也利用科技來做補救,把佛法送到每個人的家庭,只要你們家庭裡面有電腦的設備、有網路的線路,在家裡面也能夠收聽。這是不得已,從電視、從網路,總不及現場。所以我住在新加坡,現在每個月到新加坡來參學的同修們已經超過五百人,他們來告訴我,聽錄相帶、聽磁帶,甚至於在網路上收看,總不如現場。對的,一點都沒錯!現場的磁場不一樣,你的感受不相同。尤其是誠心誠意,短時間到我們現場接觸,他的感受特別不一樣。而常常在我身邊的人、用功的人,他一定得受用。不用功的人,疲怠了,這種人也多;末法時期更多,我清楚,我明瞭。我過去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真精進,得利益。不能夠精進,懈怠懶散,天天在李老師身邊,李老師往生,他就完全退轉、墮落,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了。所以親近善知識要勇猛精進,要依教奉行,才能夠得利益。我常常勸勉大家,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成見、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決定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才有門可入,才有路可走。如果疏忽了,佛菩薩的教誨看輕了,沒放在心上,依舊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決定不能成就。要知道自己煩惱習氣很重,沒有人來教導你,也沒有人去勸導你,說老實話,你也不會願意接受。唯一的生路就靠自己自覺,自覺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聽、多薰習,我們才能夠回得了頭;薰習的時間少了,很不容易覺悟,很難回頭。所以自己要不能夠認真懺悔、認真的鞭策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還是沒得救;縱然遇到佛法,也只是跟佛法結個善緣而已,這一生想成就不可能。你想往生,看看往生經裡所講的這些理論、那些條件,我們具不具足?我們能不能往生?自己認真反省檢點就清楚、就明白了。

  佛菩薩「應物」,這兩個字講感應;「隨形」就是隨類化身。諸位要曉得,諸佛菩薩沒有身相,他的身相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所以動物是眾生,植物是眾生,礦物是眾生,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眾生,佛是以這個為自己的身相,所以這個身相叫法身。從法身生起報身,報是果報,果報離不開業因,佛菩薩所現的報身還是因果定律。毘盧遮那佛在華藏世界現的是圓滿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個果報從哪裡來的?是從他的圓滿善因裡面自然現來的,種善因得善果,他的善因圓滿,他的善果也圓滿,依正都圓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也現圓滿報身,圓滿的淨土,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人家所顯示的,千億歲聞法;法藏比丘追隨世間自在王如來,聽世間自在王如來講經說法千億歲,沒有間斷。他們福報大,壽命長,世間自在王住世講經說法四十二劫;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人的壽命短,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就沒有阿彌陀佛的成就,聽經的時間短。阿彌陀佛在因地聽經的時間長,修行的時間長,五劫修行。五劫的時間修什麼?修懺悔法,把自己無量劫來的毛病習氣一樣一樣改掉,你不改毛病怎麼行?極其微細的毛病都改掉了,純善無惡,所以現的報身、報土清淨莊嚴,不可思議。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你要想果報殊勝,你一定要修好因,因果決定相應。「應物隨形滿世間」,這一句裡頭重點在「滿世間」,在「滿」這一個字。說明了天王跟觀世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應以什麼身度化就現什麼樣的身形,三十二應,滿世間。隨類化身,隨緣說法,沒有一定的身形,沒有定法可說,這才圓滿的普度一切眾生。

  『眾生各見在其前』,都見到諸佛如來,都見到諸大菩薩。可是雖見,怎麼樣?不認識,佛菩薩沒有說示現在你面前,告訴你我是什麼菩薩再來的,我是什麼佛再來的,沒有這回事情。什麼人能夠知道?覺悟的人知道。不覺悟的人不知道,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等到你知道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你現前了。我們清楚,諸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我們現前,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把佛菩薩的應化身也看作凡夫,甚至還侮辱他、還欺負他,這個事情我們常幹。諸佛菩薩決定不會怪罪於你,為什麼?他知道你是凡夫,你的業障很重,你今天所作所為一點都不希奇。為什麼?煩惱現行,業障發作,就好比一個人喝酒喝醉了,發酒瘋,明白的人、清醒的人不能怪罪於他,他酒醉了,說了些瘋話。諸佛菩薩看到我們這些眾生一個個都瘋瘋癲癲,不是正常人,他非常慈悲,絕不怪罪,而且還不間斷的來幫助我們,幫助我們省悟過來,幫助我們消除業障。所以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沒有法子說,父母對我們的恩德一世,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那種慈悲關懷一時一刻都沒有中斷過,誰知道?哪一天等到你修行證果之後你才明瞭,過去生生世世對不起佛菩薩。我們念佛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知道,沒有往生之前不知道。

  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報答佛菩薩?知恩報恩。真正能報答佛菩薩的,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除此之外,有什麼方法能報佛恩?受持,受是對於佛菩薩的教誨完全接受,持是決定不忘失,不能忘記,不能疏忽,要保持。讀誦就是聞法,有機會盡量要聽經,不聽經是不孝順佛菩薩。我們現在聽經不容易做到,有許多同修我講經他來聽經,我們同學講經他就不來聽經,試問問他會不會開悟?他不會開悟。任何一個人講經都是代表佛菩薩講經,同學講經我一定去聽,人家說「你是老師,教他們」,我不是教他們,他們講經我也會去聽。他講得不好,他講得不好對我來說,對我講經說法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麼?他講得好的地方我要學他,他講得不好的地方我要反省,還是幫助我,我不犯他的毛病,不犯他的過失。所以對一個真正修學的人統統有幫助,怎麼能不聽?你不聽,你發現不了自己的長處,也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我們想想,法藏菩薩聞法千億歲,是不是專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你們要這樣想就錯了,世間自在王許許多多學生說法,他也一次不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大家聽佛講經說法,有沒有聽佛弟子講經說法?決定有,同學講經說法也一堂不缺。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十年,老師每一個星期說法一次,星期三;同學每天說法,天天都有,我們學講經一堂不缺。我們要聽同學講經說法,跟同學們結法緣,幫助同學作影響眾,自他都得利益;幫助自己進步,幫助同學改正他的缺點。我們聽得很認真、很用心,一堂都不缺,我在台中聽了十年。不想聽經的人,他決定不能成就,為什麼?一身的毛病習氣不知道在哪裡,永遠不會覺悟,永遠不會改過,不會改過就是不會修行,這怎麼行?特別是想學講經,想學講經先要學聽經,你不喜歡聽別人講經,到你將來學會了,你講經也沒人聽,為什麼?因果報應。所以今天可以說在全世界,我們佛門的同修,尤其是出家的法師,都知道我的法緣好。我的法緣怎麼好?誰講經我都去聽,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初學、老修,我都恭敬去聽,認真去聽,我法緣殊勝從這裡得來的。你們不肯修、不肯結法緣,要想得法緣殊勝,哪有這種道理!佛菩薩雖然慈悲也幫不上忙,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自己一定要知道修因得果,不修殊勝的因,哪來殊勝的果報。

  諸佛菩薩雖然是慈悲,「應物隨形滿世間」,今天我見到了,你們見不到。為什麼我能見到,你見不到?我修因,你沒有修因。所以我們要想得諸佛如來殊勝的果報,一定要先修因。因,還不是一世的,累劫修因,所以果報才圓滿,果報才殊勝。諸佛菩薩雖然累劫修因,應化再來,在中國祖師大德裡面太多太多了,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近代的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再仔細觀察這些諸佛菩薩,菩薩都是等覺菩薩,實際上也都是諸佛化現的,他們應化一生的行誼就像一個普通凡人一樣,修行證果,從迷開悟,從凡作聖,都是給眾生示現一個修行的榜樣。他們表演得非常逼真,迷就現一個迷的相,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年輕的時候都毀謗三寶,以後示現覺悟,徹底回過頭來懺悔,讚歎三寶,弘揚三寶,做出個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也曾經迷過,要以他做榜樣,向他們學習,這都是大慈大悲的顯示,大慈大悲的教學。這是光燄天王他所契入的境界。我們再看下面第九首:

  【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離諸魔業永無餘。光照天王所行道。】

  這首偈清涼大師有註解,而且註得很詳細。光照天王他得的是「超出一切業障,不隨魔所作解脫門」。他的讚頌,他的心得報告,再一次的提醒我們。第一句「見佛為緣」,後面兩句是見佛得兩種殊勝的利益,與佛有緣,見佛了。在我們同學當中,有在定中見佛的,有在夢中見佛的;也有一些緣很深的,現前見佛的,他不是夢中,也不是定中。我們的業障有沒有消除?當然有消除,如果業障不消除,你見不到。在南海普陀山,許多人到梵音洞拜觀音,觀音菩薩常常在洞中現相。我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機緣去朝山拜佛,這個緣分我不如大家,我受虛名之累,想看我的人太多了,搞得我都沒有辦法去拜佛。你們有緣分、有時間,應當常常去拜佛。這個地方,聖一老法師他到梵音洞去拜過,他告訴我他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現身,現金色身,戴毘盧帽,毘盧帽就像我們通常看地藏菩薩戴的帽,戴毘盧帽,現金色身,他拜了半個多小時。每個人到那裡去看,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示現的相都不一樣,這是看各人的業緣,各人的善根福德不相同,見到佛菩薩的身相不一樣。你們聽齊居士講她的感應,她到普陀拜觀音菩薩,那是拜觀音菩薩的像,她拜下去的時候,她眼睛閉著,忽然看到整個山變成觀音菩薩;她再閉上眼睛又見到,三次見到。見到那個依正莊嚴,那個時候她不曉得,以後到天目山,她所見到的相就是她在普陀山見到的,這是說她跟天目山有緣,跟觀音菩薩有緣,東天目山開山的祖師是寶誌公,寶誌公是觀音菩薩的化身。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緣深,還是在臨命終時一念錯誤,又投胎,又轉到人間去找這麼多麻煩,沒能往生得了。幹這種事情的人太多了,一念情執沒有完全放下,就惹來這麼多麻煩,所以情執一定要放下。

  這講見佛、見菩薩。見有淺深廣狹不一樣,如果見得深廣,事理解得透徹,業障真的淨除了。由此我們知道,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憶佛念佛就是見佛。心裡不想佛,心裡不念佛,口念沒用,要心念才行。心裡憶佛念佛,不是口裡頭,你這個時候就見佛,這個時候就消除業障。這個功夫不能間斷,一間斷業障又現前,所以功夫不能間斷。要想做到功夫真正不間斷,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覺悟了;一個原因是雖然沒有覺悟,他有堅定的信心、有堅定的願望,也能叫他的功夫不間斷。如果沒有這兩個條件,功夫常常間斷,間斷的時候煩惱起現行,於是我們修學的功夫不得力,業障煩惱還天天增長,年年增長,沒有消除。不但沒有淨除,連消除都做不到,這個事情很可怕!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什麼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見佛,天天跟佛在一起,『必使淨除諸業障』,到那裡這個話就圓滿兌現。在現前我們的世間,我們這個生活環境當中,唯一的辦法,我們絕不離開佛像,無論到什麼地方佛像要隨身。旅行我們也將佛像帶在身上,住在旅館裡面,我們也將佛像供起來。不離開佛像,我要見佛;不離開經本,我要聞法。無論到哪個地方,一得閒經卷就展開,展開經卷是聞法,是聽佛講經;經卷合起來,心裡就憶佛念佛,功夫不能間斷。光陰比什麼都寶貴,身心世界是假的,一切放下,憶佛念佛是真的,真的消除業障,假的增長業障,所以我們要幹真的,不能幹假的。

  名聞利養絲毫都不能夠沾惹,那個東西是禍害,要把它放下,放得乾乾淨淨。我現在已經進入晚年,光景無多,我抓得更緊,抓得更牢。雖然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像最近倫敦有一個「世界宗教和平會議」,很多人來告訴我,這個會議很重要,我已經收到邀請書,很多人勸我去,我還不想去。我聽說這個會議是個預備會議,每個國家有一個代表出席,大概發言頂多只有五分鐘,可能五分鐘還不到,因為他會議只有一天,所以我就不想去了。如果他們的目的真正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需要我提供一點建議,那是我義不容辭,我應當要去;如果說這種會議會提高我們的聲望,提高國際上知名度,這個對我毫不相干,在我是毫無意義,我沒有必要去參加,我不幹這個事情。我要把晚年這一點時間,用來整理這些講記,過去所講的這些錄相帶、錄音帶,有不少同修很難得,他們發心把它寫成文字,這些文字我告訴他,只可以對內部,你們同學們自己做參考,不能夠出版。為什麼?裡面講的拉拉雜雜的廢話太多,如果要出版,我一定要審察,要重新刪減,所以我要用一點時間做這個工作,不辜負這些同學們費這麼多的時間把它寫出來。我一生不寫書,只是跟大家談談而已,既然大家已經整理出來,我就不能不做,《無量壽經講記》是這麼搞出來的。現在我正在做《金剛經講記》,《金剛經講記》的分量超過《無量壽經》,我希望在半年的時間把它完成,哪有時間去搞這些不相干的事情?我縱然沒有事情做,那我唯一的願望是找一個清淨的地方閉關念佛,把世緣完全放下,淨除業障。我也做了一個準備工作,在澳洲圖文巴買了一個小地方,小茅蓬,預備在那個地方。只要我眼前教學講經這個事情有人代替,那我就謝天謝地,我去住茅蓬,去念佛了。沒有想到天目山也是個念佛道場,緣這麼殊勝,齊居士也要準備給我在那裡預備一個茅蓬,好!我歡喜接受。大家喜歡聽經,我住茅蓬也不捨棄講經,現在講經可以用錄相帶就方便了。聽眾雖然不多,可是無形的聽眾不少,比你肉眼看得見的不曉得要多多少倍,他們有很多非常喜歡聽經。所以現在鬼神、畜生修行的反而比人多,好事情,將來這些修行人都能轉成人身,享受太平盛世,我們現在這些人將來都要墮三途,大家造的因不一樣,果報就不相同。天目山上的鬼神喜歡我講經,我一定要去講。我看看慢慢的這個緣會成熟,我很有信心,他們也很有感應。

  見佛得兩種利益:第一種「正智生」,消除業障,智慧就現前;第二個利益就是魔遠離,『離諸魔業永無餘』。一定得這兩種好處,這對於我們現前修行比什麼都重要。長行我跟諸位細說了,偈頌我們也不能夠略說,為什麼?對我們現前修行的關係太大了。我們修行要想在這一生成就,決定要掌握住這兩個關鍵:一個就是決定要消除自己的業障,另外一個是決定要遠離魔業,我們才能成就。魔,我在前面講的時候,指的是《八大人覺經》上佛跟我們講的四魔,魔跟業障有密切的關聯。四魔:第一個是五陰魔,我們沒有辦法脫離,四大、五陰就是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心不健康就是魔障,身心不健康妨害我們修學;第二個是煩惱魔;第三個死魔。四種魔,這三種都是屬於自己本身的,與自己的業障有密切的關聯;如果業障消除,這三種魔也遠離了。外面是天魔,天魔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環境,環境的誘惑是天魔。如何能做到不受環境誘惑,天魔也遠離了,你才得真正的自在。到這個時候,你的功夫才真正得力,為什麼?沒有障礙了。所以魔障沒有遠離,我們修行功夫得力相當困難。這首偈子意思很深很廣,明天我們繼續為諸位報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