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七三一卷)  2007/5/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73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無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攝攝生三昧門」,這總有十七首偈頌,今天從第四首看起。

  【或以相好莊嚴身。上妙衣服寶瓔珞。華鬘為飾香塗體。威儀具足度眾生。】

  這一段裡面也分兩段,第一段這是第一首偈,它是總說、總標,下面十六首是別顯,別顯裡面分四段。第一段一共有四首偈頌講布施,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我們已經學了前面的兩首,今天接著,在十七首裡是第四首,在別顯布施裡面是第三首。從這首偈我們就能夠理解到大小乘不一樣,小乘是斤斤計較在戒律裡面,特別是苦行,大乘法裡面你看這裡就完全開放,為什麼?他要接觸大眾,接觸大眾一定要叫大眾生歡喜心,經論上我們常常讀到的,「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果佛弟子跟大眾接觸都叫大眾生煩惱,這還能度眾生嗎?所以諸位要曉得,小乘是不接觸大眾的,在深山蘭若裡頭修行。阿蘭若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清淨的處所,清淨是不接觸社會、不接觸在家人,真的是過寺院的生活,只有每天出去托缽,除托缽之外,不跟大眾接觸。托缽有托缽的規矩,都很嚴格。

  佛教傳到中國確實是有小乘教,在我們現在經典裡面《四阿含》,《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這四大部,這是小乘教。小乘在中國流行的時間很短,在隋唐時候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裡面有兩個是小乘,成實宗、俱舍宗,恐怕現在說到這個名詞都沒有人能懂,沒有人知道。跟你講天台宗、賢首宗、法相宗、禪宗、密宗,都有人知道,跟你講俱舍宗,沒有人曉得,成實宗,沒有人曉得。這兩宗到唐朝末年就沒有了,沒人學了,經典在,沒人學了。可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學佛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這個話要記住。佛法的學習就跟學校上學沒有兩樣,我們上學讀書有次第的,你一定先上小學,小學畢業再上中學,中學畢業再上大學,不能躐等。佛法也是如此,小乘就是佛門的小學,你不先學小乘你不能學大乘。

  佛當年講經教學的時候也是先講小乘,小乘是阿含。你看佛的教學五個階段,五個階段華嚴時不算的,為什麼?《華嚴》不是對人說的,是對法身菩薩說的,《華嚴》是在定中說的。我們一般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了,這一定時間很長,二十多天。有人說二七日中,十四天,有人說三七日中,二十一天,這我們不必去爭論,為什麼?二七、三七經上都有這樣說法,都有根據,到底是二七、三七,不必去打這種妄想分別執著,不需要;總而言之,《華嚴》是佛在定中講的。什麼人能參加這個法會?你要沒有定功不行。所以《華嚴經》上確實有人天、也有鬼神,那我們就曉得,這些人天鬼神不是六道凡夫,是什麼人?法身菩薩應化在六道,現的是六道身,實際上是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沒有法子參加世尊定中這個大會。所以這一會是釋迦牟尼佛把他修行證果果地上那個境界完全說出來;一真法界是什麼,華藏世界是什麼,統統說出來了,不是凡人的境界。

  所以出定之後這才觀機,看看當時社會大眾,能跟他講些什麼,開些什麼課程,這開阿含。《阿含》講了多少年?十二年;佛教的小學不是六年,十二年。十二年之後講方等,方等是大乘,大乘裡面也有淺、也有深,方等講了八年。你看,加上前面阿含十二年,這才等於把基礎打好了,佛就要正式給大家授課,授什麼?般若。般若是真實智慧,講了多少年?二十二年。從佛講經這些階段、時間來看,你就曉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導的是以般若為主,是中心主要課程。《般若》講什麼?真實智慧。般若二十二年之後,到最後,般若好比是大學,二十二年之後講法華,法華等於是研究所,法華講的是什麼?法華就是講的華嚴,也講了八年,開權顯實,逐漸的引導,引導入華嚴境界。

  你看這個教學很有味道,一開端,像做買賣一樣,我們用珠寶,珠寶買賣比較容易體會。店剛剛開張,把家裡面這些好的東西、收藏的東西全部擺出來展覽,可是當地這些人從來沒見過,不識貨,真正的珍寶不認識。不認識,到第二天世尊全部收藏起來,你們喜歡的、認識的,你喜歡哪些、你認識哪些,這個擺出來,逐漸慢慢教你學到識貨,這個比喻容易懂。所以到般若智慧開了之後,在法華會上,法華會上完全是華嚴境界。最後釋迦牟尼佛入滅前的一天一夜講《涅槃經》。《涅槃經》是什麼?《涅槃經》是釋迦牟尼佛的遺囑,勸導後人,特別是勸導還在世間的這些弟子,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誨,應該怎麼修,應該怎樣去幫助眾生。所以這個遺囑裡面就重複強調戒律的重要,戒律沒有了,佛法就沒有了,你要想學佛,你沒有戒律就沒有成就。根本的戒律,不失人天,三皈五戒你能夠持得好,你來生不墮三途。世尊在入般涅槃之前特別告誡,就是十善、三皈、五戒,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

  我們今天學佛學的沒有成就,原因在哪裡?就是把這個基礎疏忽了,沒有在這下功夫,雖然說是入了佛門學佛,實際上多半都是造罪業。你能說他是有意造罪業嗎?不能這樣講法,是無意。為什麼無意?沒有學過,沒有搞清楚就受了三皈五戒,這是不如法的。中國在古時候,祖師大德傳授他不是這樣的,他先要教你,你真有認識,明白了,你才求受三皈五戒,這才傳授給你。不是像現在拉信徒,拉來趕快就給你授三皈五戒,你就是我的徒弟,我就是你的師父,這全部都是入阿鼻地獄,決定不許可的。出家受戒,先學沙彌戒,五年學戒,先學沙彌戒,沙彌戒沒有做到不能受,不是受了以後再學,是能做到再受。受了沙彌戒之後就學比丘戒,真能夠持了,再受比丘戒。所以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是分開來受的,不是一起受,一般總是二、三年。如果覺得自己不能持,有,不是沒有,有真有假。真的是什麼?真不能持;假的是什麼?菩薩示現,做樣子給我們看的,一生就是持沙彌戒,這是給我們後人做榜樣。所以我們自己想想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不可以、不能稱比丘。

  明末清初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蕅益大師,這個人了不起,他給《彌陀經》做的註解,叫《要解》,《彌陀要解》。你看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讚歎,《文鈔》裡頭有,不但口說,還寫成文字,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還得了!往年演培法師曾經就這個問題來問過我,他說印光法師這個說法是不是太過分?演公他是修彌勒淨土的,他不是修彌陀淨土的,他學唯識,修彌勒淨土,所以才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告訴他,一點都不過分,印祖這個說法真正是叫恰到好處。這樣說來,蕅益大師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為什麼?我們知道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讚歎,那他是什麼人?

  蕅益大師是研究戒律的,精通戒律,可是他老人家一生持菩薩、沙彌戒,他自己不稱比丘,三壇大戒受了之後,他比丘戒退了,這是什麼?做不到。不是他做不到,我們明瞭他的意思,現在這個世間人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夠冒充。所以要受,受了之後退。退戒很容易,在佛菩薩形像面前頂禮三拜,然後跟佛菩薩說我比丘戒受不了,我退戒,就退了;你跟一個大德法師面前說我受不了,我退戒,他點頭給你作證明,就退了。受戒很難、很麻煩,退戒很容易。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持沙彌戒、持菩薩戒,叫菩薩沙彌,給我們做好樣子的。

  這個地方的經文,這大乘戒,在布施裡面屬於無畏布施,當然也是法布施,『或以相好莊嚴身』,這個相好莊嚴身是修來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了,菩薩在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相好,相好是福報;換句話說,菩薩在成佛之前要一心一意去修福。為什麼?沒有福度不了眾生,跟眾生接觸第一個就是福報,所以你要有個好的相貌,要有一個好的身體,讓人家一接觸對你羨慕,你才有攝受,這四攝法裡面,攝受,他對你才生起尊敬的心,對你生起愛好,歡喜你,喜歡跟你學,不願意離開你。攝受的力量頭一個就是相好,為什麼?他看到了。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身相,這個做為接引眾生第一個條件。

  於是我們就明白了,佛教是教育,做老師頭一個條件就是要相好。所以我們在湯池辦文化中心,我們招考一批老師,相好列在錄取條件裡面,男的老師、女的老師,身高多少、體重多少都有標準的,為什麼?你上台的時候相要好,要讓人家看到生歡喜心,如果不夠這個標準你就不可以做老師,你到我們中心裡面來做工作的人員可以,行政工作可以,你不能上台去講演,上台講演身相要好。有人就問我,他說:法師,你們定的這個規矩,(這個規矩是楊老師定的),是不是太過分了?我說不過分,《華嚴經》上就是這樣說法,上台到台上要能叫台下的人生歡喜心。生歡喜就是無畏,是無畏布施,他不嫌棄你、不討厭你。

  底下一句,還要『上妙衣服寶瓔珞』。你看看我們大乘教的菩薩,他戴的帽子,衣服,又戴的手鐲,身上佩的是瓔珞,珠光寶氣,這是什麼?眾生歡喜。不但有這些裝飾品,你再看看底下,『華鬘為飾香塗體』,這在小乘裡頭決定沒有的,大乘法裡頭有這些。大乘法,世間人這些愛好,菩薩統統都有,而且菩薩一定是超過世間人,才能攝受,這個世間人服了,才親近你,才願意跟你學習。「華」,唐朝時候,你們要看唐朝的繪畫,唐朝男子戴花,帽子上插的花,這是我們在很多資料上能看到。

  世尊當年在印度弘法的時候,菩薩就是這樣,但是佛所示現的是比丘相。哪些人是菩薩?在家菩薩,在家菩薩很多。在家菩薩度眾生比出家比丘方便太多了,比丘是小學生、是中學生,還要守很多規矩,菩薩是大學生,開放了,不像青少年時代有很多約束,菩薩成年了,統統開放了。雖開放,他犯不犯戒?不會。所以大小乘戒律就有很大的差別,小乘完全在事相,論事不論心,大乘開放之後,論心不論事。譬如殺生戒,小乘戒一定是你殺害眾生,把那個眾生殺死了,這犯了殺戒;心裡想殺他,但是並沒有殺他,沒有破戒,不犯戒,它論事不論心。菩薩跟它相反,菩薩論心不論事,菩薩心裡動個念想殺他,破戒了,事實有沒有?沒有,在小乘戒沒有破戒,大乘戒就破戒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大乘戒是心戒,比小乘難太多了,小乘只是事相。

  末後一句,『威儀具足度眾生』,戒律少,威儀多。威儀是什麼?規矩,在中國人講禮節、禮貌,現在人叫風度、儀表,這個重要,菩薩接觸廣大的群眾,不能不懂這個。所以你看《沙彌律儀》,有戒律、有威儀,戒律只有十條,威儀有二十四條,叫二十四門威儀。每一條裡面,每一條是每一段,裡頭有細節,你真正能做到,哪個不歡喜你?哪個不尊重你?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在當前是很嚴肅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要不能做到,我們學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原因在哪裡?我們從小把傳統的教育忽略了,沒有人教我們,從小養成壞習慣。這個壞習慣根深蒂固,改不來了,真的是諺語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是習性,不是真正的本性,真正的本性是本善、本覺,習性,所以「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很有道理。

  中國自古以來所以就談到教育,教育能解決一切問題,不但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包括在裡面。所以古聖先賢了解,外國的聖賢也了解,世出世間頭等大事就是把教育辦好,教育辦好了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了。教育是教什麼?教你做人,我們在講席裡面講了這麼多年,四、五十年了。佛陀教育講的是什麼?總的來說,他講的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諸法實相。細說,第一個認識人與人的關係,第二個認識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個認識人跟天地鬼神的關係,第四個人與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剎土的關係,佛教育講這個。

  中國傳統的教育可以說沒有離開以人為本,沒有離開,可以說是人本的教育,它講什麼?父子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再引申出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自然環境裡面就包括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人與天下的關係,今天講,人與整個世界的關係,這是教育。這裡面有沒有科學?有,佛經裡面講科學講了很多,有科學、有哲學、有因果。所以在過去,從小我們就接受了,這個接受現在講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就是學校之前的教育,是根!所以中國的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為基礎、為根本,家庭誰教?母親教。

  所以母親這個職責,現在外國人也懂,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界什麼職業最偉大?母親這個職業最偉大,為什麼?好人是她教出來的,聖人是她教出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中國很明顯的,孔子、孟子,母親教出來的,堯舜禹湯這是大聖大賢,還不全是母親教的嗎?在中國,在家庭裡面,先生稱妻子稱太太,社會大眾也稱婦女稱太太,「太太」這個名詞就是最偉大的行業。這個名詞從哪來的?從周朝,周朝開國時候三位婦女,教養的全是聖人,太姜教王季,聖人;太任教文王,養的兒子是周文王;太姒,養的兒子是武王、周公,她三代名字都有個「太」,所以叫太太,這麼來的。所以太太意思是什麼?聖賢人的母親,她的兒女都是聖賢人,用這個名字提醒婦女要效法太姜、太任、太姒,妳養的兒女將來長大個個都是聖人、賢人,那個國家怎麼會不興旺?國興旺、家興旺,社會怎麼會不和諧?世界怎麼不和諧?全是教育。

  佛法教育是更徹底、更圓滿,「威儀具足度眾生」,身教,所以教學,儀表不能不重視,不能隨便。現在一般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太重視儀表,尤其是在國外,那些名教授,實在講,穿著、生活都很隨便,真的是坐不像坐的樣子,站不像站的樣子。學生?學生變本加厲,在外國,課堂裡面學生聽課,可以把上身靠在背後,腳翹在桌子上,老師也覺得不奇怪,這能學到東西嗎?中國古人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恭敬心,從這裡看,對老師沒有恭敬心就是對他所學的不尊重。尊師表示什麼?重道,他對這門學問要很重視,他的態度自然就嚴肅、自然就不一樣了,那才能學到真東西,老師也很樂意的教他。

  哪個做老師的人,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有傳人。中國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老師的後代、傳人,代代相傳,這個重要。如果沒有傳人,你自己一生做得再好,做得再輝煌,死了以後沒有繼承的,你的事業等於零。所以家也是一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是說你家裡面兒孫多,兒孫多沒用,兒孫多,裡頭有幾個能夠承傳家道、承傳家業,這個重要,這可不能夠把它解錯了。所以在這首偈頌裡面,這個布施就是末後這一句,我們的威儀是布施,就是你的一舉一動,你的言行、你的談笑,要給大眾做榜樣,現代的話說,「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的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這樁事不是說在人面前我們要注意,沒有人在面前的時候一樣的,那你就真的養成了。不是說沒有人的時候可以隨便,有人的時候要裝模作樣,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你的真誠心何在?沒有真誠,清淨平等覺你全沒有,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從真誠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是勉強的,不是裝模作樣的,自自然然流露的。

  所以對於個人,身心的修養太重要了,威儀是修養的自然流露。修養裡面,頭一個要斷煩惱,其次要學法門。斷煩惱在先,學法門在後,煩惱不斷學不到法門,縱然學得個法門,也就是裝模作樣。講到斷煩惱就要講到持戒,就要講到守規矩,儒家的教學,這最根本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法的《十善業》,儒釋道三個根,沒有這三個根,無論怎樣好學,你一生所修學的都是華而不實,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儒家講功夫講得很簡單,也講得很圓滿,從哪個地方講?《大學》裡面講的八個條目,從「格物」,實際上格物就是佛法講的斷煩惱。物是什麼?欲望、物欲,這是人之所愛好的,哪個不喜歡?物欲,從物欲生長貪心。格,格是格鬥,是比喻,你要跟物欲去打一仗,你要能戰勝它,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煩惱習氣,要斷煩惱習氣,要斷貪瞋痴慢、要斷五欲六塵、要斷名聞利養、要斷自私自利,這我們常講的十六個字,從這裡下手。

  你有自私自利,你還喜歡名聞利養,你還貪圖五欲六塵享受,你還生起貪瞋痴慢,其他的不要說了,聖賢教誨不得其門而入,怎麼樣學你都學不到。天天聽經,聽了一輩子,沒聽進去,怎麼知道沒聽進去?你沒做到,沒做到就是沒聽進去,聽進去的人他落實了,落實他得受用,他得法喜。夫子所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得那個快樂,那個快樂不是世間快樂能比的。所以古人說的這句話我很有體會,就是「世味哪有法味濃」,世是人世間這些快樂,五欲六塵快樂,比不上法。你真正能夠在經教上契入幾分,你自然會把世間那種樂趣全部放下,為什麼?不能比,法樂清淨,真正是養人,身心健康,一點副作用都沒有。世間五欲六塵之樂副作用太大!尤其是現在社會,給你帶來許多的疾病;說實在話,還縮短了你的壽命,享樂你要付出代價。

  所以威儀不能夠不懂這個道理,首先要把物欲捨掉,然後真正好學,親近聖賢。這世間沒有聖賢人,聖賢的書本在,我們天天讀聖賢書就是天天親近聖賢人,展開經卷就是跟佛菩薩對談,聽佛菩薩的教誨,世間沒有比這個更快樂。契入之後,最後的目標,超凡入聖。所以威儀不需要學,自然就表現了。有這回事情嗎?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中國禪宗惠能大師,他沒學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他開悟之後,言行舉止自然就具足威儀,雖然在獵人隊裡頭幫他看守獵物十五年,那一批獵人沒有一個不尊敬他,以後他示現出家相,那些獵人統統都皈依、統統都改邪歸正,不再打獵,全度了。從前不知道,把個菩薩當作佣人看待,以後知道的時候才曉得罪過,個個回頭是岸,全度了。威儀具足度眾生一定要學,你看這跟小乘不一樣,所以一定學菩薩的莊嚴,接引大眾改邪歸正。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後面這首偈:

  【一切世間所好尚。色相顏容及衣服。隨應普現愜其心。俾樂色者皆從道。】

  這首偈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要知道如何去學習。『一切世間』,這個範圍包括的很廣,因為菩薩度眾生在十法界,「一切世間」就是指十法界。在我們現前,一切世間我們把它縮小來看,就是這個地球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可以做這樣看法。每個族群他的喜愛、時尚不一樣,你看東西方差別就很大,尤其顯著的,伊斯蘭的文化跟我們就有很大的差別,像錫克族的,包頭、留鬍鬚,在香港我們都常常看到這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服飾。菩薩慈悲,『隨應普現』,這是要學的,為什麼?實在說,一切眾生,不要說是在六道,即使在十法界,也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修的因不一樣,怎麼會平等?

  我們一般談到世間貧富的差別,貧富的差別從哪來的?你過去生中所修的財布施不一樣。佛把這個因跟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怎樣致富?有真因果,財布施得財富。同樣是財布施,施的同樣多,得的福報也不一樣,差別在哪裡?用心不相同。一種人財布施真的是為苦難眾生的需要,決定沒有求回報,沒有求我將來要得財富,沒有這個念頭,他得的就大;一個修布施,聽說佛講的捨一得萬報,我多捨一點,將來回報多,能不能得到?也能得到,得到的跟前面不一樣。這就是諺語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意思很深,量大福大。雖然施捨的是一樣東西,量不一樣,心量不相同,一個量大,一個量小;一個是沒有任何目的,沒有企圖、沒有目的,一個修布施有目的、有企圖,那個果報就不相同。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所以世間人聰明智慧不一樣,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修無畏施的念頭也不相同,他果報怎麼會平等?

  到什麼時候才真平等?到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真平等了,那是什麼人?那是佛。給諸位說,菩薩都不平等,因為菩薩有妄想,妄想就不一樣,他怎麼會平等?佛妄想斷了。阿羅漢不但有妄想,還有分別,所以阿羅漢差別很大。我們看佛教裡面畫的這些變相圖,五百羅漢五百個樣子,差別很大,那是什麼?他有分別心。你看菩薩,菩薩雖然很多,幾百幾千菩薩,那個畫像面貌大概都一樣,為什麼?他沒有分別了,他只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的相貌就差不多。到佛才完全相同,那是什麼?妄想都沒有了。所以你有分別、有執著,你怎麼會平等?哪有這種道理!

  教育的好處,好處在哪裡?大家都明白了,我有財富、有聰明智慧,前世修得好,今世我還要繼續修,我要把我的財富、聰明智慧去供養社會大眾,有財的修財布施,有法的修法布施,那自己的財富是不斷往上升,聰明智慧不斷往上長,就是這麼個道理。長到這個人間不能容納,你的福報太大了,人間沒有這麼大的福報,你就自然會到天上去。天有二十八層,愈往上面去福報愈大,聰明智慧也愈高,壽命也愈長,這是事實真相。所以真的明瞭之後,我們縱然是這一生受的這個身是貧賤之身,對於那些富貴人羨不羨慕?不羨慕,用心平氣和來看待,為什麼?他過去生中修得好,我沒修,我要想得他那個,修就行了。再仔細觀察,這些富貴人他快不快樂?你要是看清楚之後大概你就不想要富貴,為什麼?富而不樂。

  下面佛菩薩為我們示現,他們能把富貴捨棄掉,為什麼?不樂,還有更樂的,更樂的是什麼?放下是更樂。有這個緣分,你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所以有很多菩薩做國王、做大臣、做大富長者,他不迷,所謂不迷是什麼?他並不享福,他在那裡修福,他在那裡幫助別人,利用他這個地位、權勢做好事,就是中國人講的古聖先王,菩薩,不是凡人。凡人一定為自己享樂,菩薩絕對不會有自己享樂的行為,他也有這種文藝晚會,那是與民同樂,不是自己。而且所有一切設施肯定全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再向上,向上有哲學、科學的教育,基礎一定是三個,倫理、道德、因果。這就是凡聖的差別在此地,你只要細心去觀察你能看得很清楚。

  講到時尚、愛好,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為什麼?菩薩給大家做的是最好的示範,無論你是有學還是沒有學,一定會做到像古聖先賢所說的,「思無邪」,這是絕對的標準。我們看今天這個社會的時尚不好,叫人看到、聽到、接觸到的都會引發貪瞋痴慢,讓你生起邪知邪見,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菩薩所示現的色相、顏容、衣服,一定是美觀大方,決定是對身體健康有大利益。你看我們中國人的服裝,你細心去觀察,現在我們在提倡唐裝,確實比外國人的西裝穿起來舒服,為什麼?外國西裝它緊身,完全貼身,穿起來好像也挺好看的,但是不舒服。中國人衣服穿起來寬袍大袖,尤其像我們穿的這個衣服是漢朝的衣服,這叫海青,漢朝一般人的禮服。平民百姓就是沒有繡這個花紋,如果上面繡的花紋,那就有階級、就有等級的。顏色跟繡的花紋它代表等級,代表你的行業,士農工商,這個顏色、繡的花紋不一樣。在國家的這些官員,他們的品級完全都繡在衣服上,你一看就曉得他是什麼身分,為什麼?便於行禮,尊卑有序。可是現在這個服裝上看不到,你說一個國家總統出來了,他穿的服裝跟別人一樣,都穿西裝,你不知道他,不便於行禮,中國古時候的服裝便於行禮。

  這不是不平等,這是大自然的生態現象。那個千年大樹長得很高,你不能叫它長得很矮,小樹就在它下面,所以它有尊卑;你再看地面,那個高山、高峰,它就是群峰裡頭最高的,所以這是自然的生態。人文要效法大自然,不能夠違背大自然,這叫德。大自然是道,隨順自然是德。不違背大自然,社會是祥和的,違背自然,一定有動亂,人心不安。

  尤其是現代時尚,我們看女孩子穿的衣服,問題很嚴重,自己以為很美,四十歲以後什麼毛病都出來了,為什麼?我們曉得,人身體有很多穴道,你要不好好的保護,感受風寒,你現在年輕的時候感受,到四、五十歲的時候病就發作。我曾經有一次,那時候在台灣,有個電影明星,四十多歲,一身都是病。她告訴我,年輕的時候愛美,肚臍露在外面,現在才曉得病從那裡生的,後悔莫及。這都是不懂得養生之道。菩薩的示現,前面一首末後一句,「威儀具足」,這四個字一定要重視。所以不該暴露,不可以,你要想到人會老、人會生病,病從哪來的?為什麼有人老化緩慢,有人老化的速度很快?與日常生活有大關係,飲食起居、穿著、舉止統統都有密切關係。

  我們看婦女對於自己身體最會保養的,伊斯蘭教,你看人家衣服穿的,只露個面孔,甚至於只露兩個眼睛,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你再看看中國古時候的婦女,你看那個衣著,都是長衣服、長裙,除了面孔、兩隻手之外,其他你看不到,一般在行路的時候手都看不到,因為她袖子長,把手遮住了。這是正確的,哪有像現在,所以現在病這麼多,醫院還不夠用。我們看到外國人寫了一本書,《別讓醫生殺了你》,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現在的麻煩,不害病很好,害病距離死亡,害病就是死亡的邊緣,病治好的人不多,真的是黃泉路上無老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健康。你懂這個道理,你就能掌握到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所以布施包括威儀、包括色相,統統都是,沒有一樣不是的。

  威儀裡面言談舉止全是為了度眾生。度眾生三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說,覺悟眾生,啟發眾生,我們在這裡表演,讓他看、讓他聽、讓他接觸,心有所感,感就是悟,心裡面有感悟,度眾生的目的達到了。一切感悟都是正面的,決定沒有負面的,這是菩薩,這是真正修四攝法,決定要避免負面的。可見得這是一門大學問,要是沒有相當的修養、很好的根柢,做不到。尤其是單位裡面的領導,你經營、經商,你開個公司,公司裡面的董事長、經理,領導。在中國古時候要求領導人要做到三個字,君、親、師,這是好領導。君就是今天講領導的意思,親是父母,師是老師。你一個人在這個單位裡面,我們這個協會也不例外,各個階層統統都有君親師這個意思在裡頭。這就說明什麼?你要把他引導到善的方向,也就是你要做出好的榜樣,以身作則,他就服了。《弟子規》上說「理服人」,人家心裡面接受,用勢力服人,人家心不服,你用地位去壓別人,不行,那不是好領導。以身作則,行為世範。那個心是什麼?用父母之心,你底下管的這些人都是你的子弟,年齡跟我差不多的是兄弟姊妹,小二十歲的就是子女,用愛心對待他,這是親。你還要好好去教導他們,那是老師。你不能不教,你不能不關懷、不能不照顧。所以好領導一定具備這三個條件,君、親、師。

  君親師是要自己做出來,不是要求別人,是要求自己,自己正了,下面沒有一個不正。如果你常常講現在人好難管,個個都不聽話,這是什麼?這是你自己在招供,你沒有做到君親師,你底下人不服你,陽奉陰違。過失在哪裡?他們沒有過失,你有過失。如何教大家能夠同心協力把這個工作做好?你自己先做榜樣,中國人有一句諺語,所謂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個上梁是什麼?領導,下梁是什麼?被領導的。所以首先要自己做得正,自然底下個個都正,自己做得不正,要想底下來正,哪有這種道理!整體來說,你們想想,全是教育問題,不教怎麼行?所以今天社會這樣的亂,真的是家不像家,整個社會,公司不像公司,個個都爭利,沒有道義,包括學校,學校也不像學校,我們佛教團體怎麼能跟從前比?

  我在早年剛出家沒有多久,我是一出家就教佛學院,就講經。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我在高雄興隆寺,住持天乙法師,這早就過世了,這個法師還算是很好的法師,很難得,當時她有五個廟,曾經告訴我,她說我們看古書,古人的道場,裡面的住眾趕都趕不走。她很羨慕,因為她自己是住持,她說現在我這個道場,我想留他們,待遇都非常好,都留不住,那個心常常想跑。她就問我這是什麼原因?我當時告訴她,古時候無論在家出家,到這個道場來,他是慕道而來的,他當然不會走,這個地方有道、有學,他是為道學而來的,他當然不會走,現在妳這裡沒有道,也沒有學,他到這裡來是幹什麼的?他到這裡來看看妳這個道場生活條件怎麼樣、工作多不多,如果工作太多,生活條件不好,別的地方好,他當然走了,哪個地方比妳這裡他覺得舒適一點,他就走了,問題在這裡。

  我們這個小道場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經教的道場,不是經懺道場,不是佛事道場,來來去去的人很多,為什麼?來學的。所以我們講東西是盡量講得詳細,盡量講得白,讓大家能聽懂,讓大家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上。縱然你來聽一堂課,因為香港這個地方,從外地來的人很多,來一趟也不容易,居留的時間,短的一、二天,長的一般都不超過一個星期,我們總要對得起人,縱然來聽一堂課,你也沒有白聽,我們是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來來去去的人也很多,這是環境的關係,很多人想長期來修學,拿不到簽證,所以時間到了必須要出境。如果是在國內,內地道場就沒有這個限制。你這個道場真有道、真有學,真正學道的人自然是長住,趕都趕不走。不是來學道的,是來玩玩的,像李老師講的,是來消遣消遣的,不是認真學的,稍稍有一點不滿意,他就掉頭而去了,這種人多,不但現在多,自古就不少。所以學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裡?成就是真心要幹的,不能成就的是什麼?不能成就是學也可以,不學也行,他沒有恆心;說老實話,他也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這是不能成就的,自自然然他就走了。這是有緣,有緣多住幾天,沒有緣少住幾天,就走了。如果這個道場還不錯,護持的人多,道糧還夠,多住幾天也無所謂,總是種善根。

  我們明瞭,一個人真正成就,不是一生一世的善根,多生多世善根累積起來的,哪有一生一世能成就的?這個道理我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他來一天,我歡喜,來住二、三天,我也歡喜,住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也歡喜,種善根。換句話說,你沒有白來,就是來聽一堂課,都沒有白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真實利益。我們對於一、二天就走了這些人不能輕視,對他要恭敬,對他要禮遇,對他我們也要威儀具足,讓他阿賴耶識裡面種一個好的種子,來生後世因緣成熟他就因此得度,你說多麼重要。如果我們做得不如法,人家阿賴耶識留的種子是個壞種子,不是好種子,那我們就有過失了。

  所以道場每位同學,在這個地方我勸勉大家,講經一定要聽。講經的時候盡量把工作放下,如果講經的時候有外面客人或者來請經做什麼,請他坐下來聽經。聽完之後,你要什麼經書或者是光碟,然後再送給你,你先坐下來聽,在這兩個小時大家一起來聽,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他不想聽經,只想來要光碟、要書的,我們那裡有時間表,你看清楚,不是講經的時間你來;講經的時間你要來請法寶,你先聽經,聽完之後再拿給你。所以要曉得應該怎樣做法。

  所以這些,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服裝都要講求,總是要乾淨、整齊、清潔、舒適、大方,以這個為主。佛門裡面的禮服,佛家講的衣就是袈裟,我們一般人講披衣。像這個衣是袈裟,這只是出家受了戒可以用的。什麼時候用?是在佛事當中用。什麼是佛事?講經教學是佛事。釋迦牟尼佛一生就做這麼一樁事情,天天講經教學。現在講這個佛事意思變了,是為人家做法會、做超度的,這叫佛事。其實不是的,經典上所講的佛事不是這個。不要說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沒有,佛教傳到中國這兩千年來,也都沒有。有超度、有法會,很晚,我們一般看法,大概是最近二百多年,不到三百年,佛教變成宗教。我們所看到的,在乾隆、嘉慶這個時代,佛教還是教學,寺院庵堂沒有不講經的、沒有不上課的,家家代代都有傳人。

  傳人是怎麼培養出來的?複小座。因為在那個時代沒有這些科學技術,不但沒有錄相,錄音都沒有,所以聽經靠什麼?靠筆記。而且筆記,真正在教學的時候是不可以在現場聽的時候寫筆記,為什麼?現場聽的時候寫筆記你分心,變成什麼?你只記這些語言,講經的這個意義你體會不到。所以筆記應該怎麼做?聽完之後去做,你能夠領悟多少,這個有用處。現在有這些科學工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聽講的時候專注,做筆記的時候,我可以重複再聽錄音或者再聽錄相。記筆記最好不要看影像,聽錄音心就更清淨,用聽錄音來寫筆記,這就很大的幫助。在過去沒有。

  所以過去學經教確實要上根的人,這個上根不是佛門裡面講的上中下三根,我們一般講學生的根器。上根是記憶力好、理解力好,他聽一遍他能記得住,至少在三天之內他記得很完整,一個星期他還能記百分之六十,他能理解。有這樣的學生就把他特別選出來,選出來叫他複講。老師今天上的這堂課,如果是上午上的,就讓你晚上跟大眾重複講一遍,叫複小座;如果老師是下午講的,那明天上午你把昨天老師講的東西重複講一遍,是這樣把講經法師培養出來。他在寺院裡面專心學教,不給他任何工作。這個方法很古老,很管用。從哪裡傳來的?從阿難尊者傳來的,這個歷史可久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給諸位說,沒有記錄,完全憑記憶,你能記多少?你看他老人家教了四十九年,真的有一個菩薩示現,阿難,阿難的記憶力就像錄音機一樣,聽過一遍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世尊滅度之後,結集經藏,大家就請阿難複講,把世尊過去所講的,從你記憶當中重新講一遍,下面聽眾是五百阿羅漢,五百阿羅漢聽了之後沒有一個人反對,都點頭,阿難講的不錯,佛是這麼說的,記錄下來成為經典,流傳於後;如果有一個人反對,阿難,好像不是這個意思,這一句就刪掉。所以結集經藏這樣的嚴謹,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是這樣的,一個提出意見都不可以,必須五百阿羅漢個個點頭,經是這麼結集下來的。所以以後培養講經的法師,阿難是頭一個祖師,代代相傳,都是用這個方法。

  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是用這個方法,我學經教是聽李老師講經,複講,也是一天,他老人家講經是星期三,我星期四晚上複講。那時候我們都有工作,都在家,沒有出家,在家居士,都有工作,老師是晚上跟大眾講經,那時候還沒有錄音機,沒有錄音,所以我們聽完全憑記憶、憑理解。星期四晚上,我複講的時候聽眾不多,只有七個人,七個都是學經的,我們那時候經學班有二十多個同學,這七個人是十年在一起沒有散掉的,十年如一日,七個人在一起共修。一個講,六個聽,聽完之後,我們還有一點時間來討論,這麼學出來的,叫複小座。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比現在學校裡面教學生的效果殊勝多了,真能成就。這裡頭確實包括到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全都包括在其中。

  現在我們來訓練弘法人才我也用這個方法,用複講。李老師複講的時候要寫講稿,他老人家講經一個星期講一次,所以有六天的時間給你去寫講稿,這是基礎紮得最穩固了。寫講稿的時候你自然專心,你不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你就寫不出來。一個小時的講演,差不多要八千字的講稿,平均你一天至少要寫三、四千字,為什麼?寫完之後至少還要改兩遍。所以在學講經的那個階段當中,真的沒有妄念,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寫講稿,所以聽的時候專心聽。聽了怕忘記怎麼辦?每個同學都寫,二十多個人,每個同學都寫,寫了之後,哪一個人講這部經我們都提供給他,你回去再整理去,怕有遺漏的,你慢慢去湊。學得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沒有一個不是法喜充滿。學的時候確實很苦,真的,吃不知其味,睡覺的時候也睡不好,天天在想怎麼上台講。這就是什麼?這是中等根性都用這個方法來培養。

  我在同學裡面是比較好一點,我的記憶力很強,理解力也很強,所以這些苦頭就少吃很多。可是還是專心致志,你才能夠複講得出來,你要不是專心全部精神用在聽經,你講不出來。講完之後同學們發問,提問題,給他解答,那就是你理解,看你能理解多少。複講沒有錯,你能理解多少,你能答多少問題,這個進步就很大。所以沒有老師、沒有同學很不容易成就,同學非常重要。同學就是在一起學經教,人數也不要太多,實在講,多你也找不到,真正好學,真正有毅力、有決心,一定要成就的,這種人不多。學的時候非常辛苦,受不了這樣苦,中途退出的很多。布施攝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