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六一卷)  2009/11/13  台灣高雄  檔名:12-017-206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今天我們從清涼大師的《疏鈔》,從「十地三心等證」看起:

  「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而大悲為首,故舉其願。」這一句清涼大師有註解,就是《鈔》,有註解,他說「三心等證名善決定者,證理無差故,而大悲為首下,通妨,妨云,若總三心,何以地體名願善決定,通意可知,大悲為首,即下經文」。清涼大師這個提示,提示得很好。「三心等證」就是前面所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在三賢的位子上,確實有偏重,十住偏重在直心,直心意思是解其理。清涼判《華嚴》為四科,信解行證,十信菩薩那是建立信心,到第十信,信圓滿了。信圓滿,重要的就是求解,解之後你才能夠修行,所以解是十住,行是十行,十迴向就是願,願也就是證得。到十地,這三個都圓滿,可以說信解行證都圓滿了,所以才叫「善決定」,是這個意思。「決定」就是決定沒有錯誤,為什麼?是與性德相應。你看「出現品」裡面世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話是說自性裡頭,十法界千差萬別,那是相,體性是一個。我們在《還源觀》裡面看到的,第一段是「顯一體」,那個體就是自性,就是本性,也叫佛性,也叫法性。法是一切萬法,性是性體,就是本體。能現能生這是本體,千變萬化這是相,相是所生所現。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十法界的差別太大了,依正莊嚴,在修行這條道路上,你看佛講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不也是差別嗎?這差別從哪裡來?這差別是唯識所現。什麼叫識?分別執著。如果沒有分別執著,這些名相有沒有?沒有了。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你才懂得佛給我們講經說法的真實義。你要不知道的話,你在這裡面又起分別又起執著,那就錯了,那不曉得要到哪一輩子你才能夠覺悟!

  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遵守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導我們誦經、聽教的態度,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世尊的開示,為我們講經說法。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三條,第一個不能執著言說相。釋迦牟尼佛口說,不要執著他的言說,他說多說少沒關係,說深說淺也沒有關係,不要執著這個相。第二,不能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佛、菩薩,這都是名詞術語。說個佛,你不要執著真有個佛;說菩薩,你就真執著菩薩;說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絕不是地藏菩薩,這就執著,錯了。觀音菩薩是不是地藏菩薩?可以說也是地藏菩薩,怎麼說法?你要明白他的意思你就通了。觀音菩薩代表慈悲,地藏菩薩代表孝悌,這個人從孝悌上講,他不就是地藏菩薩嗎?從慈悲上,他不就是觀音菩薩嗎?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才真正能了解佛的意思。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菩薩是從修德上講的,佛的名號是從性德上講的,性德無量無邊,所以有無量無邊的名詞,一個人。修德也是無量無邊,所以我們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所有一切菩薩名號我們統統具足。到我們證果的時候,什麼時候證果?十地就證果。所以十地,你看這個地方講的「願善決定」,這就是證果,他一點都不錯。證果的時候具足一切佛號,不止十個通號,十個通號是略說,細說,所有一切佛的名號你統統有分、你統統具足。這是佛法難懂的地方,所以學佛,不知道是愈學愈迷惑,其實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要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這是教學方便而設立的,都是些假名。

  第三,不能有心緣相。心緣就是我想這個意思是什麼,你想就錯了,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所以你讀經、聽經,自己以為體會到什麼、應該什麼,那是你自己的意思,絕不是佛的意思。佛是什麼意思?告訴你,佛沒有意思,你要是也沒有意思,你才真聽得懂佛的意思。你要有意思去聽,這個意思就是我們講的成見,帶著成見去聽,你怎麼能聽得懂佛法?佛法每一句、每一個字含無量義,無量義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你應用的時候。同樣一部經,在我們中國二千年來,每個朝代這些祖師大德可以說許多都是佛菩薩應化再來的,你看他們講的,各人有各人的講法,他講得不一樣,都對。為什麼講得不一樣?聽眾的根器不一樣,聽眾的程度不一樣,這個時代需要不一樣。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還是這個方子,他講得不一樣,就好比這個處方裡面的分量加減成分不一樣。在這個時代,這服藥這個成分要加重一點,那個要放輕一點,他在這裡調理。同樣是一部經,講解就不相同,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們學教,古人這些註解要不要去讀?要。為什麼?你去看看漢朝時候,你能夠看懂,你就曉得漢朝社會的狀況,他們那些人需要什麼,祖師大德跟他們怎麼講法。可是到魏晉,到南北朝,到隋唐時候,那又是一個講法,還是這部經,我們看留下來的註解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一個註解就永恆流通,何必每個朝代還要講經?

  諸位明白這個道理,這是佛經難講之處,你明白了,佛經是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真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各個契機,大家聽了都歡喜,都得受用。我們常常講「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不僅是淨宗法門,哪個法門都一樣,它才平等。如果只有淨宗有這種殊勝,其他法門就不行,那法門不平等,佛在金剛般若會上宣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怎麼解釋?每個法門都是這樣的,可是在淨宗是特別明顯,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特別殊勝、特別明顯。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那我們讀經就會讀,聽經也會聽,會聽、會讀很容易開悟。古往今來,特別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佛每天講經,每天都有開悟的人,每天都有證果的人。他會了,他不執著,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覺心,覺而不迷,他怎麼不開悟?平等是定,清淨是戒,覺是智慧,戒定慧具足。用這種心來聽經,就天天有悟處,天天幫助你提升境界,我們現在講靈性,提升自己的靈性。所以天天歡喜,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它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

  「而大悲為首,故舉其願」,為什麼?到十迴向圓滿的時候,你的解、行、願可以說不講圓滿也達到一定的程度,三賢圓滿,登地了。登地之後沒有自己,你自己所學的東西已經畢業,在十迴向裡面就畢業了。十地幹什麼?十地是普度眾生,要把你從前所學的解、行、願,用現在的話說,與一切眾生分享,你得去幫助他們。特別是六道眾生,六道裡面特別是三途眾生,三途是三惡道,這些眾生迷得最深,迷得時間也久,如果不幫助他,我們曉得人間的壽命很短,一轉眼他就到三惡道去了。三惡道去的時候很容易,出來可不容易,你說這個多麻煩!所以幫助眾生,在十法界裡頭,最需要幫助的就是人道。已經墮到三途了,佛菩薩慈悲,還是應生在裡面,但是非常困難,為什麼?福薄,三惡道沒有福報,業障很重,他很不容易接受。凡是惡道眾生有緣來參與法會的,我們常常做超度法會,他來參加法會。現在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是知道,這個時代迫切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佛事來超度他?三時繫念。所以三時繫念我們提倡,最近十年來挺盛行,已經很普遍,這是最契現代三途之機,這個機緣。這個法會,我們用的經本是中峰禪師編的,你看禪宗的祖師,他不是淨土宗,也不是其他宗派,禪宗的祖師。而且指歸淨土,勸導這些有緣的眾生,真的他的開示太好了,冥陽兩利,裡面對於迷悟、緣起、修行、證果,話不多,講得很透徹。這個本子常常讀誦也會開悟,真的會開悟。所以這種法會,我們也聽到一些通靈的人告訴我們,幽冥界的眾生對這個法會非常重視。

  參與這個法會真正往生的有,當然不是很多。這些惡道眾生參與這個佛事能往生,原因是什麼?過去生中,他在人道修得很好,臨命終時一時糊塗,迷了,才墮落的,這個時候有緣又遇到,他就接上,跟過去修學功德接上了。他知道苦,他真放下,真的接受淨宗法門,念佛真往生,是這麼回事情。如果過去生中在佛法裡頭修學功夫不深的,他就不容易,但是有好處,有很多生天的,也有很多又到人間來,這總是脫離三惡道,不能說沒有好處。所以好處也有上中下三品,真正下品的,他在地獄道、餓鬼道脫離了,他轉生到畜生道,那都是好事,都是把他向上拉了一把。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今天這一次遇到這樣殊勝法門,就決定不能讓它空過,一定要有成就。我們個人的成就,頭一個就是我們說的「福人居福地」,你是真正有福之人。現在講東西要簡單,愈簡單愈好,大家才能記住。我勸人修福,福從哪裡修?從孝順父母修。孝順父母是福的根基,是福德的根本,人不孝順父母,什麼都不要談,全是假的。所以我們用最簡單的話說,心,我們的心,心裡頭要有孝悌忠信,孝悌忠信是我的心,心是孝悌忠信,你就有福的根。身,身是禮義廉恥,身是幹什麼用的?身是把禮義廉恥做出來,身是禮義廉恥。行為,行是仁愛和平。你看我們就把十二個字落實了,落實在我心,落實在我身,落實在我行為,這是真正有福德的人。有福德的人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地,這佛法裡頭講得很清楚,「境隨心轉」,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隨人的念頭在轉。我們現在念頭這麼好,以孝悌忠信為心,常常不能夠離開;身無論在什麼地方,表現的是禮義廉恥,頭一個是有禮貌,要有禮;我們的行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開仁愛和平,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說這多好!那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用這個基礎來學佛,來念佛求往生,我們可以肯定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真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為什麼?因為他符合《彌陀經》上要求的條件。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哪種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這個人是多善根、多福德,現在我們學佛遇到這個緣是多因緣。我們這三個條件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具足,那就決定往生。所以學佛,先把人做好,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說得很清楚,那個地方「皆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這十二個字做好了,這個人就是上善之人,就沒錯。

  我們接著看下面,「是以論云」,這個地方的「論」他沒有講什麼論,多半都是指《十地經論》,「願善決定者,如初地中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初地菩薩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圓滿的菩提心。初住菩薩,我們現在學這個經是十住,是初住,初住菩薩叫發心住,發什麼心?發菩提心裡頭的真心,直心,這個我們要記住。清涼大師在這裡講得很清楚,菩提心有一必定兼二,就是這三心有一個,其他兩個都有。為什麼說一個?偏重在這裡,十行菩薩偏重在深心,十迴向菩薩偏重在大悲心,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到登地,十地以上,這三心是平等的,圓滿具足,我們通常也叫大菩提心,就是此地所講本分當中的願。願,願度眾生,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到此地圓滿,「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大願圓滿。這一句非常重要,換句話說,他的德行圓滿了,「煩惱無盡誓願斷」,他斷了,妄想分別執著他統統放下,他斷了;「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今天講他學問成就了。德行圓滿,學問也圓滿,不但學問圓滿,末後一句,「佛道無上誓願成」,他也成了。這三個成就,煩惱斷了,法門學了,佛道成了,回過頭來,大慈大悲,要把第一個願兌現,那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他要兌現。所以這是本分當中的大願。

  「十信通信此三」,這是講到最前面,十信,信什麼?就是信這三樁事情,換句話說,就是信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菩提心是我們的本善,我們中國老祖宗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就是這麼一樁事情。解、行、願,佛法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中國古聖先賢雖然沒有講解行願,他講德,我們佛法講解,中國人講道、講德、講倫理,一個意思。在行門裡面講,他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不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嗎?要度眾生先度自己,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度自己,自度而後才能度人。度人也有次第,先度自己家庭,自己度了肯定度一家,你一家沒有度,你怎麼能度別人?沒有這個道理,肯定你一家得度。我們看到現在各地方學《弟子規》,聽到許多同學來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都是自己學了之後影響全家。自己知道錯了,知道過錯,改過自新,一家和睦,然後推展到社會,推展到公司,和諧社會看到了。這個不是假的,是真的。

  「等覺此三等佛」,你看說一個十信,這是最初的,等覺是最後的。十信信什麼?信解行願。等覺解行願等於佛,跟佛還差一等,等於佛。「故知菩提心,是諸位通依」,這就曉得,菩提心從初發心,初發心是初信位,初信位開始學習,沒有得到,開始學習。能在這個地方生起堅定的信心,然後逐步提升,初信才真正有信。我們現在連初信都沒得到,為什麼?他有退轉。我們學了,學了這個經文不錯,很歡喜,可是下課之後就忘掉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煩惱當家,還是習氣做主,還是要造罪業。這是什麼原因?這是我們現前的事情,我們不能不留意。我們怎樣突破這個瓶頸,要跨越這一大步,這是佛在經教裡常常教導我們,要發心!發什麼心?發信佛的心,你對於佛陀要相信,不能懷疑,對經教要相信;對這個有懷疑的話,問題就嚴重了。這個信心很不容易建立。

  我在過去也曾經講過我的故事,我是學佛七年出家的,我學佛第五年親近李老師,跟李老師學經教,那個時候沒出家。出家之後,感覺到我的經教基礎太薄弱,我以出家身分又回到台中跟李老師學習,我前後跟他老人家十年。前面一年三個月,十五個月,是以居士身分,在家的身分,跟他學的,學了十三部經。所以我一出家就講經,就教佛學院,我講經教學的生涯就開始,那個時候我三十三歲。佛學院教了一年多,覺得自己不夠,還要回到老師身邊,要學幾部大經。那時候預備的是《法華經》,我找了有十幾種古大德的註解,帶到台中向老師報告。老師正在開講《楞嚴經》,他就告訴我,《楞嚴》的分量跟《法華》差不多是相等,我現在正在講《楞嚴》,你學《楞嚴》我不費力,如果學《法華》,我要另外特別找時間來教你一個人。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就勸我學《楞嚴經》。我也很喜歡,所以我就臨時找《楞嚴經》的註解,大概不到一年也找了二十多種,認真學習。跟他老人家修學,我是遵守他老人家的教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完全用複講。老師一個星期講經一次,星期三,《楞嚴經》講了三年,每個星期星期三他講經,我是星期四複講。複講的人不多,只有七個同學,包括我,我們七個人是一個小組。在台中十年,每個星期一次,我們同學輪流複講,十年如一日,也相當不容易,徐醒民、周家麟都是我們一起學習的。複講完了之後,我們同學大家們來分享,這樣的學習很有受用。我們遇到困難,同學能解答的,給我們答覆,不能解答的,我們向老師請教。我們向老師請教的次數很少,不多,一年有那麼幾次,通常都不會超過十次,這說明我們的修學確實是有一點心得。

  這一部經,真的,古人說一經通一切經通。我以後跟老師學《華嚴》,《華嚴經》是我們八個同學聯名向老師啟請,請老師講這部經。目的何在?是希望老師長住世間,目的在此地,找一部大經讓他講,他沒講完總不好意思走。八個人當中就有我,我們聯名請老師講《華嚴經》,老師答應了。我聽他講第一卷,《華嚴經》很困難,最困難的是前面十一卷半,諸位看看你就曉得,很不好講,怎麼講法?在當時,許多老法師碰到我都問,李老師《華嚴經》開頭這十一卷半他怎麼講的?我聽一卷,一卷我聽懂了,第一個開頭帶起來之後,這《華嚴經》全部我就能講。李老師也是用清涼大師《疏鈔》做參考資料,我也用這個,我只要聽一卷就行了,所以我在台北就講起《華嚴》。我講的進度比他快,他一個星期只講一次,一次講兩個小時,實際只講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是台語翻譯,兩個小時實際上是一個小時,所以他的速度很慢。我在台北是一次講一個半小時,一個星期講三次,我的進度,兩年就超過他老人家,就趕上他了。而且我講得還挺活潑的,大家聽了都很歡喜。不過那個時候沒有記錄下來,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錄音,那時候我們連錄音機都沒有。所以第一次,我想也講了不少年,斷斷續續,因為常常出國。這是說明往年學習的經過。

  最初學習的時候就是學建立信心,而且佛法裡面的信心,頭一個是信自己,它不是信別人,第一個是相信自己。第二個才是相信佛陀,對釋迦牟尼佛有信心,對經典有信心,對現前傳法的老師有信心,你才會有心得。你要沒有信心的話,你雖然跟著一道學,學不到東西,那真叫耳邊風,這邊聽到,那邊出去,不得利益。所以對自己的信心是比什麼都重要。我有一次在美國達拉斯,曾經有三位基督教的牧師來看我,跟我談基督教講的信跟你們淨土宗是一樣,我們講信上帝,你們講信釋迦牟尼佛。我告訴他,我說不一樣。他說怎麼不一樣?我說佛教教我們信心,第一個相信自己,第二個相信佛陀;你們是第一個就相信上帝,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個不一樣。他們才明白。所以佛法一點迷信都沒有。佛法講信,信自己什麼?信自己本來是佛,你才能成得了佛。你要不相信自己是佛,你怎麼能成佛?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是佛。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這就是《三字經》上講的,「苟不教,性乃遷」,就這麼回事情。我們是疏忽了聖賢的教育,也可以說是這一生業障太重,沒有緣分接觸佛陀教育,真的,這一點不假。

  李老師的會下有經教,我們在台中是以經教為主修的,念佛是附帶。在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從後漢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是正式被中國朝廷迎請到中國,而且皇帝很難得,拜摩騰、竺法蘭這兩位大德為老師,他們到中國來是國師的身分,它是師道。早年寺院庵堂是講學的道場,跟現在這個宗教不相干。佛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叫它做三家,儒家、道家、佛家,是屬於學派,是屬於教學。釋迦牟尼佛一生確實是教學,從來沒有領導大家去坐禪、去做法會,沒有過,經典上都沒有這種記載,也沒有搞個念佛堂,領眾在一起念佛,都沒有。那個時候是以講堂為第一,你只要信解,修行是你個人的事情,那個佛不講,修行在各人。你有疑惑,你提出來,佛會給你解答,佛會教導你。這種佛教一直到前清的早期,康熙、雍正、乾隆還都是這個樣子,以後慢慢的變質,變成宗教,服務的對象改變了。從前服務的對象是人,服務對象一改變,是為餓鬼道去服務,這錯了,佛教在人間,怎麼會跑去為餓鬼道服務?但是現在這種情形就很普遍,為人道好像慢慢的就沒有了。如果佛法裡頭沒有後繼人才,我想三十年之後,佛教會在這個世間消失掉,這是我們真正顧慮的一樁大事情。所以李老師當年在台中,鼓勵年輕人發心學講經,很有道理。他老人家只辦了個經學班,而且經學班只辦了兩年,以後就沒有繼續再辦。經學班培訓出來的一些學生,李老師在台中辦大專佛學講座,佛學講座裡面擔任教學的這些老師,幾乎都是我們經學班學習的同學。這樁事情也是因緣生法,緣不足。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社會愈來愈艱難,這個緣愈來愈薄,說明什麼事情?說明我們現在的人福薄。雖然在物質生活條件比過去提升,可是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品德,人品、道德比過去是在下降,這是事實。我們對於聖賢的教誨,對於佛菩薩經教的學習,比過去也是大幅度在下降。我們只著重物質上的享受,是沒錯,這個東西它增長你的貪瞋痴慢,煩惱在提升,清淨平等覺沒有了。我們在這個世間能活多少年?中國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們要聽聽大陸上彭大夫的報告,我們就會有高度的警覺。現代年輕人,很多得了不治之症,那個年齡,他說從前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才會得的,現在年齡降低了,許多三十歲就得這種病,死亡率很高。這是什麼原因?與品德有關係,與現在生活方式有關係,不懂得養生之道。

  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現在的飲食就是嚴重問題,特別是肉食,像現在大家常常吃的雞鴨豬肉,這是大家常吃的。現在這些家畜怎麼餵大的?彭大夫說得很好,全是激素,都是化學的東西,全部都有問題。我前幾年在山東慶雲參觀一個養鴨的基地,我去參觀,這裡面的工作人員接待我。我就看小鴨,都是在房間裡面燈泡下面養大的。他抓了隻小鴨擺在我手上,跟我手掌一樣大,這麼大,一樣大,擺在我手掌上,還挺沈的。他問我:「法師,你看這隻小鴨出生多久?」我估計至少一個星期到十天,才能長這麼大,你看鴨蛋那麼大,牠比鴨蛋大差不多將近十倍。他告訴我,昨天出生的,我嚇了一跳。這是什麼?這不正常,不正常就是病態,這怎麼能吃?我說你這個鴨子養多久長大拿出去賣?兩個星期。諸位要知道,從前鴨子長大要半年,六個月,拿出去賣,現在兩個星期。你就曉得他餵什麼東西?他餵激素,讓牠膨脹,讓牠趕快長大,這不正常,非常不正常。他告訴我,北京烤鴨三分之一是他們這個場供應。我回來之後就跟我們同學們說,以後雞蛋、鴨蛋不能吃,你去看看多可怕,這嚇死人!一般比較,水族好像比較好一點,魚類,可是魚類也有問題。現在海洋被污染,河流被污染,這些水族吃什麼東西?也吃了這些化學物質,這麻煩大了。所以,我們要想身體健康,最好吃素食,可是素食也有麻煩,蔬菜有農藥、有化肥。你看看,確實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飲苦食毒」,這是佛在經上講的。飲苦食毒,我們在今天的社會看到了,以前沒看到,現在看到了,所以什麼樣的怪病都出現,都出來了。

  他報告裡頭還提到一個,國家有個調查報告,青少年健康不如從前,跟三十年前不能比,現在青少年沒有耐力。這個問題嚴重。在我想想,我當年到台灣,二十三歲,年輕、體力好,三天三夜不睡覺,精神飽滿,記憶力很強。我們閱讀文字、聽講,差不多那時候我有能力聽一次講演,我能夠記百分之九十五的樣子,有這麼好的記憶力、理解力,而且能夠保持一個星期。現在年輕人找這種體力的找不到。我們那個時候是粗茶淡飯,哪有這麼多好東西吃?六十年前,諸位想想那個時候生活非常清苦,可是精神好,有體力。所以現在這個社會問題比什麼都嚴重,現在污染太嚴重。我們在國外只有自己種菜,我們有個很大的菜園,好在澳洲土地很大,人口很少。土地大概是台灣的好幾百倍,可是人口還沒有台灣多,聽說台灣有二千三百萬,澳洲只有二千二百萬,所以土地很容易取得。我們東方人自己種菜,自己種糧食,沒有化肥、沒有農藥,吃得健康。

  建立信心就是建立自己的真誠心,相信自己真誠心是本有的,現在為什麼不真誠?要把真誠心找回來。清淨平等覺是本有的,現在也喪失掉了,慈悲心也是本有的,確確實實能夠捨己為人。現在社會上這些人少了,那我們更要帶頭幹,不要怕吃虧,不要怕被人欺騙。你如果真的有福報,別人能騙你嗎?不能。別人欺騙你,你上當了,你的錢財被他騙去,過兩天又來了,你命裡有嘛,命裡有的總是有。命裡沒有的,被人騙去那是什麼?那筆錢是你命裡沒有的,早晚都是要丟掉的。所以你丟掉也快樂,你也不會懊惱,也不會去怨恨別人,不會,你會很歡喜。真的要相信!所以,菩提心是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憑什麼修行?就憑這三心。三心還是我們平常講的這個容易懂,就是憑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說了五個。念念不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與這個相應,這就對了。

  「今此住位名住處者」,這是經上特別為我們初機,剛剛學經教的人,用這個說法。這個「住」就是十住,十住位都叫住處。住在哪裡?住在菩提心上,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住處。菩提心沒發起來,老師教導我們,心住在聖教上。如果對這個教也沒有很深的理解,現在工作也很繁忙,沒有緣分去學習,李老師很慈悲,教同學你就住在阿彌陀佛上,住在這句佛號上。為什麼?臨命終時能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不遲,這是無比殊勝!這個地方,下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註解,「若從增勝,則以深般若住於真如,即復由此而為行願之所住處」。這個解釋就比較詳細。增勝,勝是殊勝,增是增長,向上提升,那是什麼?那是深般若,就像《心經》所講的,《心經》許多人都能背誦,玄奘大師翻譯的,二百六十個字,確實把佛法的精義說出來了。那是什麼?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綱要,《心經》是綱要的綱要,所以《心經》展開就是《金剛經》,《金剛經》展開就是六百卷《大般若》。你要看詳細的,你看六百卷大經,你要喜歡簡單的,《心經》就夠了,《心經》便於受持。六百卷是細細的講解,每一字每一句詳細給你講,佛講了二十二年。

  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你就曉得世尊一代教學,什麼是中心?般若是中心,它用的時間最長,幾乎佔一半。它的綱領就是二百六十個字,開頭是以觀音菩薩為代表,為什麼?大悲為首,很明顯的,大悲為首。「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深般若住於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具體說出來,還不就是信行願嗎?十住菩薩主修的是解,信解行願,十信菩薩修信心,對這個要相信;十住菩薩求解,通達明瞭;十行菩薩真幹。要知道他是自學,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也就是十行菩薩他所修的,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當中的兩條,「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他修這個。到十迴向,「佛道無上誓願成」,他修這個。十地菩薩就回過頭來,把第一願兌現,第一願是真願,利益眾生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大悲為首,與他的本願相應,所以說住於行、住於願。如果沒有深解,沒有堅定的信心,哪來的行願?佛菩薩沒有教我們住在什麼地方,住在行願上,這就對了。你曉得佛菩薩的心是什麼?我們清楚了,他的心就是四弘誓願,他的心念念不捨眾生。我們也可以說,菩薩勇猛精進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為什麼?不為自己,是為度眾生。自己沒有德行、沒有學問,怎麼能幫眾生?幫助眾生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樂是果報,是果,迷悟是因,苦從哪裡來的?迷來的。迷,你才造業,你才有苦報,悟了就會懺除業障,罪就消了,福就來了,必須要業障消,福慧來。這是佛法在人間對於社會大眾無比的貢獻,它不是迷信,它不是騙人,它是為眾生服務的,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

  下面我們再看,「若從通說,俱住上三菩提心家故」。通是一般講,一般講的住就是住三菩提心,三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心裡頭真有,念茲在茲,念念不忘,而把這三樣真的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全相應,這就是你真的住在菩提心家。為什麼?佛就是這個心,菩薩也是這個心,你的心跟菩薩跟佛是一樣的,你跟佛菩薩是一家人。真誠,決定沒有虛偽,無論對什麼樣的人事物,真誠心,一味真誠。為什麼?他知道沒有自己,自己跟一切眾生是一體,這他明白了、了解了。我在哪裡?一切眾生是我,山河大地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他對於這樁事情肯定了。這個要信,這個要解,信解之後,要怎麼樣把這個信解跟自己現前起心動念合而為一,這就叫行,這叫修行。修是修正,我們過去起心動念遠離了自性,迷了,迷失了自性,現在明白了,怎樣從迷回過頭來,我們再跟自性融合成一體。跟自性融合成一體,就跟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融合成一體,那我們的真心確實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從自性自然又流露出來。

  下面對於這個「住」,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他說「住處」這是中文的翻譯,梵本它是什麼意思?就是《華嚴經》梵本的原文,原文叫「俱羅」。這是印度話的音譯,俱羅,我們現在翻作住處。如果照原本的意思,它是家的意思,家也是住處,住家就是住處,所以中國人翻經的時候把它翻作住處,這是家。「家即家族,是以舊譯」,舊譯是《六十華嚴》,晉朝時候翻譯的。我們現在用的是《八十華嚴》,唐朝時候翻譯的,唐朝那時候稱以前六十卷的《華嚴》稱為舊譯。六十卷《華嚴經》翻的,它翻為「種性」,《八十華嚴》翻為住處,《六十華嚴》翻為種性。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習種性是我們佛學的一個名詞,我們在這裡也要把它解釋一下,大家能夠理解。種性,種是種子,種子有能生的意思,像花草樹木的種子,它將來會生長成果實,種有這個意思。性是性分,性分是什麼意思?有不改的意思。瓜的種子種下去,決定生出來是瓜,西瓜的種子種下去,它不會生出南瓜來,它一定是西瓜;稻的種子種下去,一定生成稻米,不會生成麥子,這就叫性,各自有各自的性分。這個性不是本性,這是什麼?這是習性,這是習種性。

  佛經裡面有很多種講法,有二種性、有五種性、有六種性。二種講法,《地持經》裡頭有說,這二種第一種叫「性種性」。性是本性,「謂自無始以來,法爾」,法爾就是自然,自然「六處殊勝,而未種解脫分之善也」。譬如我們人,人有六根,眼根的根性是見,耳根的根性是聽,鼻根的根性是嗅,六根的根性叫六處,六處殊勝。這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自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未種解脫分之善也」,這個意思是說,這是本性,自然是這樣的,與善惡沒有關係。確實我們六根的根性與善惡沒有關係,與善惡有關係的是什麼?第六意識有關係,第六意識分別;與第七識的關係最大,末那識是執著。末那識是我們這個六根(六根是講眼耳鼻舌身意),講到意根。真正執著善惡,嚴重的分別善惡,是末那識。所以末那識不是性種性,而是第二個,習種性。六根的根性是自性,《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本善,那個本善不是善惡的善,它原本有這個功能,眼能見、耳能聽,這是六根的根性,所以在佛法講它是了別,它不是分別,它沒有分別心。分別心是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沒有,不但沒有執著,它也沒有分別,它傳遞給第六識,第六識分別,傳給第七識,第七識執著,所以六、七是習種性。習種性,「習為修習」,學習,「聞法界等流教法,習修眾善,而成之種性也」,這就是《三字經》上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上面那個性是本性,大家是一樣的,你看每個人眼不都是見,耳不都是聽嗎?為什麼你看到歡喜,他看到討厭?那是第七識的事情,六、七識,絕對不是眼耳的事情,眼耳沒有。眼耳是本性,六、七、八裡頭都有習性,我們講八個識。所以,他聽到法界等流的教法,這就多了,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他要是接觸到,我們中國古人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是講習性。所以習性關係太大了,他要跟好人在一起,他就變好,他跟惡人在一起,他自然就變惡。所以你就想,教育是多麼重要!

  我們中國在千萬年之前,老祖宗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最注重的是什麼?就是教育。而且知道,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母親懷孕那天開始。這真不得了,真的不可思議!母親懷孕的那一天,立刻就能注意到,自己起心動念、言語動作一定要如理如法,不能隨便亂動,為什麼?影響胎兒。像古籍裡面所記載的,周文王的母親懷他的時候,目(眼睛)不視惡色,與倫理道德相背的這些相不看,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你就想到,他母親在懷孕這十個月當中她多謹慎,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都如理如法。標準是什麼?現在我們學的《弟子規》,我們學的《十善業》,我們學的《太上感應篇》,那是她的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會違犯,真正做到心善、思想善、行為善,影響胎兒。所以這個小孩還沒有出世,在坐胎的時候就受這麼好的教育,聖賢教育。出生之後,你要曉得,他就會看、會聽了,雖然他還不會說,他很聰明,周邊的這些人言行舉止,他看到、聽到、接觸到,他在那裡模仿,他在那裡學習。我們現在很多人誤會,以為小孩不懂事,他什麼都不懂,不必顧慮他,錯了!他比誰都敏感,他真在學。所以中國扎根教育是三歲之前,根就紮好了,一千天。這一千天的學習,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叫「三歲看八十」,三歲他學成的,他到八十歲不會改變。他要學得善,他一生是善人;他要學得不善,問題嚴重了。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母親不管認識字不認識字,都受過這個教育,世代相傳,祖祖相傳,她都懂。鄉下人明白,她受過這個教育,但她沒有念過書,她不認識字,這種人很多,很會教小孩,她懂得倫理道德,她相信因果報應。

  中國古時候的社會教育,在形式上有三種設施,第一個是祠堂,家家都有祠堂,每個姓氏都有個祠堂。祠堂教什麼?祠堂教孝悌、教倫理、輩分,九族關係不能夠錯亂,教倫理。第二個是孔廟,孔廟教什麼?傳統的道德。第三個是城隍廟,城隍廟教什麼?道家的因果報應。你看就這麼三樣東西,祠堂、孔廟、城隍廟,就把這一方人教得規規矩矩。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社會安定,天下太平,靠教育!讀書人常常在這些地方講學,一般祠堂都會辦成學校,就是家學,就是家族的子弟學校,叫私塾。私塾在哪裡教學?在祠堂,這個很有意義,讓小孩進入祠堂,知道有老祖宗。從小就教慎終追遠,眼前的父母、祖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連幾百年、幾千年前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都有恭敬心,所以對於現前祖父母、父母這些長輩懂得孝順。這種教育在古時候都有的。祠堂裡面還珍藏著一份好東西,家譜。家譜是什麼?家庭歷史,你可以一代一代往上面去追溯,這個人愛家。他不了解,對家的愛生不起來;他了解,愛家的情比什麼都深。這在全世界其他國家民族沒有,唯獨中國有,有家庭歷史,記載著你世世代代的承傳,你們家的家道、家規、家訓、家學、家業。所以,五倫裡面有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個後不是說你後代你有子孫很多,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子孫裡面有賢人,有聖賢君子,能繼承你的家道、繼承你的家學、繼承你的家業,這是大事。

  因為有這麼一個理念,家規、家學就非常重視,我要讓我們這個族群底下這一代的怎樣把他教好。四、五歲之前,這個教學的使命主要是母親,母親帶頭,身教,不是言教;換句話說,《弟子規》在那個時候不是教小孩,是父母做出來給嬰兒看。讓他從小就看成習慣,他就學會了,將來他完全跟你一樣。你怎樣孝順你的父母、孝順你的公婆,怎樣對你的兄弟姊妹,他全學會了。所以《弟子規》是母親用身教嬰兒的。到小孩長大,進學堂了,就是進私塾,這是家族的子弟學校,用現在的話來說,由老師繼續再教。老師是講解,因為他都學會了,給他講解,譬如「父母呼,應勿緩」,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前只是學,學會了,現在要講給他聽,讓他懂得,又不能講深,講得很淺,他就曉得。深入的講解那是大學的事情,古時候叫太學,私塾的童蒙養正這個階段完成之後,到大學是研究討論。家學裡面只是教背書,只是教倫理道德,著重這個,品德的修養一定是在童蒙養正完成。

  小學除了品德的修養之外,就是讀書,把應該要讀的這些書都要把它背誦,不要講解,專門背,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像四書五經重要的典籍,家裡的老人指導,老師來教小孩背書。因為小孩理解力還沒有開,但記憶力非常好,利用他最好的這個階段,把該記得的東西全記住,大概是十二歲以前,該記的東西全記住。以後上太學,中國以前沒有中學,上太學,太學裡面去讀書,老師是講解,那不是背書,是講解。講解,老師不要用書本,為什麼?背過了,都能背,學生也不要用書本,所以讀書真快樂。哪有像現在,背了一大堆書包,沒這種事情,背書包到學校,人家笑話你,你來學什麼?你所學的全背過的。太學裡面的老師教學,多半帶著學生去旅遊,旅遊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太學是行萬里路,旅遊是到實地上去看。譬如在古文裡面講到「赤壁賦」,真的到赤壁那裡去看,去懷古。老師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同學再互相研究討論分享,真開智慧!這是中國幾千年傳統的教學法,現在的學校沒有了。我們想想那個時候的教學好,那個方法真好,帶著簡單的行李,學生對老師孝順,跟孝順父母一樣,到處都準備好酒菜,把老師照顧好,一路旅行一路講學,走到哪裡講到哪裡。書本上講到這些地理,你看到了,這個地方過去發生的事情、典故你明白了,印象深刻。這種教學法多麼活潑,所以古人讀書樂,現在讀書很苦,太苦,太辛苦。我看到現在小學生背了個大書包,我提都提不動,想到不能再做人,下輩子不可以到這個世間來,太辛苦了!我這個年齡還不錯,我上小學的時候,書包只有幾本書,很薄,三、四本書,書包很輕鬆。哪有像現在!所以看到現在孩子很可憐,所學的東西真叫垃圾,好東西,古聖先賢這些寶貝、好東西一樣也沒有,你說這個問題多麼嚴重。

  所以習種性,這個習性就是習氣。下面,《楞伽經》裡頭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講「聖種性」,第二個講「愚夫種性」。實際上,聖種性就是《地持經》裡面講的性種性,聖種性就是性種性,講愚夫種性就是習種性,名稱不一樣,意思還是一樣。聖種性,「三乘聖者證涅槃之種也」,種是生的意思,它能生,三乘聖者就是阿羅漢、菩薩、佛,都是講十法界的。他怎麼能證阿羅漢?他怎樣證菩薩?怎樣證佛果,十法界的佛果?那個因就是種子。我們現在很清楚,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他怎麼能證到阿羅漢?他能夠把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執著放下了,不再執著,這就證阿羅漢果,成正覺。阿羅漢有分別,阿羅漢再能把分別放下,他就升級,他就變成菩薩。可是菩薩還有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就是無明,他要能在一切法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他就證佛果。這就是聖種性。凡夫種性,就是愚夫種性,「愚痴凡夫,迷執諸法之性也」,迷執諸法之性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華嚴經》上說的,一般大乘經教裡面所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大類煩惱就是愚痴凡夫的種性。為什麼?他搞六道輪迴。「是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數是多次,習就是學習,就是習性,我們現在講習氣,就是這個東西,「非理性之性也」,這句話很重要,不是本性那個性。此地講的性,聖種性、愚夫種性都不是本性的性,這個一定要知道。這是講三界六道,頂多講到聲聞、緣覺,講到十法界,是這個種性。今天時間到了,這個意思沒講圓,下一堂課我們接著再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