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一一二卷)  2010/2/19  華嚴講堂  檔名:12-017-211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第三「修行住」,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佛子。云何為菩薩修行住。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作。一切法無味。】

  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前面我們一起在學習,知道「修行住」裡面就是講修行,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講放下。所以經文上給我們講十種無常觀,你真正明白了,了達,明瞭通達了,這些虛妄的東西是我們學佛開悟、證果嚴重的障礙。障礙不除,開悟證果不談,就是連學佛都學不像,這是麻煩事,障礙你修學,你不會學。這些障礙去掉,你就會學,你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無常,無常的對面就是常,如果用《壇經》裡的說法,就像能大師跟印宗法師見面,印宗法師正在台上講經,講《大涅槃經》。這部經,我們有理由相信惠能大師完全通達明瞭,為什麼?他在逃難的時候,他逃難十五年,時間很長,最初遇到的無盡藏比丘尼,這位尼師就是受持《涅槃經》的。惠能大師那年是二十四歲,聽無盡藏比丘尼誦經,就是誦《大涅槃經》。她念完之後,惠能大師給她講解經文裡面的意思,這個比丘尼聽到之後佩服得五體投地。諸位要知道,那時候惠能大師的身分是在家身分,五祖沒給他剃度,法傳給他就叫他趕快走,去逃難,避免有人害他。拿著經文就向他請教,能大師說我不認識字。她說奇怪,不認識字,你怎麼能把經文講得這麼好?他告訴無盡藏比丘尼說,這個事情無關文字,這個與文字不相干。

  所以能大師一生度了四十三個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無盡藏比丘尼是頭一個,這是宿世的緣分,遇到了。在十五年之後,大概緣成熟了,他到廣州到光孝寺聽經,聽說印宗法師在那裡講經。這裡頭有個故事,他聽經坐在後排,坐在後面,後面就有兩個同修,也都是來聽經的。外面風吹起來,外面有一個旗桿,那旗桿還在,當然不是原來的,它是原來的位置,上面掛著是幡。風吹得幡動,有一個人說:你看,幡在動。那個人說:不是的,風動。兩個人在爭,爭論不下,誰都不服誰。能大師在旁邊看到了,告訴這兩個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那個時代,真正修行人聽到他這句話一點醒,兩個人不爭了,真佩服了。印宗法師也看到了,講完經下了台之後向他請教。看他所答的,都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的,就想到,聽說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傳給一個人,第六代祖,他說是不是你?能大師就承認了。那你能不能把衣缽展示讓我們看看?他就把衣缽展開。印宗非常歡喜,印宗這個人了不起,向他請教。因為《涅槃經》上講的這個東西也是個難題,解脫、禪定很不好講,就向能大師請教,五祖忍和尚對於禪定、解脫,他怎麼講法?惠能大師回答他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印宗就磕頭了。他也沒有講禪定什麼意思,解脫什麼意思,沒講。告訴你,二法就不是佛法。我們這邊講的常、無常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他一句話把修行住就講完了。這個話,什麼人能聽得懂?什麼人聽了受用?得三住菩薩才行,他才能聽得懂,他才真正契入境界。我們無論怎麼講,都在這個邊緣繞圈子,為什麼?我們剛才說出來了,佛法是不二法,幾個人能入這個境界?只要入境界,這個人就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沒有見性,這句話是學別人講的,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都會講,不二法門,大經上講「入不二法門」,我們都會講。但是,什麼叫不二法?不懂;怎樣入?不知道,這個沒用。沒有用,咱們還是講二法,二法是俗諦,不二法是真諦,都是經教裡面常常講的。

  這個地方給我們講十種無常,十是表法,不是數字,代表什麼?代表萬法,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一切法無常』,這個道理,我們確實有這麼個概念,但是不深。概念從哪裡來的?從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我們講過兩遍,從這裡來的,一開頭就給你講不二法。這篇論文一共分六個段落,前面三段是講宇宙萬法的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這裡面所說的,確實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最高的哲學、最高的科學,講宇宙的緣起,宇宙的來源。後面三段是講你怎麼樣能入。先給你講四德,自性上的四德,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應化在十法界,他怎樣教化眾生,怎樣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回歸自性。能行這四德是什麼人?菩薩再來。怎麼樣回頭?後面兩段,五止、六觀,五止是放下,六觀是看破。章嘉大師講得更簡單,四個字,看破放下。為什麼放不下?看不破。

  這邊這個經文,修行住的菩薩先教給我們怎樣看破,萬法無常,十無常裡頭重要意思是這個。實際上常、無常不能分,為什麼?不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一樁事情。覺了就不二,迷了就變成二法,所以整個佛法來講不外乎迷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迷了,真的是『一切法無味』、『一切法苦』,前面講的無常、苦、空,有什麼味道?悟了之後,法法都有喜樂,法法都有法味。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也是清涼大師註解裡面提到的,涅槃的八味。涅槃是覺悟了。什麼叫涅槃,我相信同學都能解釋,依照經上講的。什麼叫涅槃?簡單的說,涅槃就是常樂我淨。真有,自性裡頭確實有真常,不是假的,真樂,有真我、有真淨。或者說,你看涅槃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大滅度」,大滅度是什麼意思?是法身、是般若、是解脫,這是大乘教裡面講的三德祕藏,這叫大涅槃。所以說是證大涅槃,入大涅槃,都是說法身、般若、解脫你完全恢復。因為這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雖有,不起作用。實在講也不能說不起作用,它還是起作用,不過作用扭曲了。法身到哪裡去了?法身變成現在這個身,變成輪迴身;般若變成愚痴;解脫變什麼?解脫變成造業、受報,搞這個。學佛沒有別的,無非是教我們做個轉變,我們如何能夠把這個業報身轉變為法身,把我們的愚痴轉變為般若智慧,把我們的造業、六道輪迴果報轉變成解脫。這個「解」就是解的意思,解開,解開什麼?解開煩惱的情結,把這個解開。脫是什麼?脫離生死輪迴,不但六道的生死輪迴你脫離,你也脫離十法界,你恢復法身。一個名詞裡包含這麼多意思,就是涅槃。涅槃裡有這麼多的意思,它沒有辦法翻,還用原來的名詞音譯,再加以解釋,你就曉得涅槃什麼意思。

  在古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他們最後的目標都是追求涅槃,法身就是不生不滅。可是沒有真正的過來人指點,很多走了彎路,把什麼?把四禪天、四空天誤會以為那就是大涅槃。不容易,修四禪八定,修到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幾個人能到這個層次?以為是不生不滅,實際上它還是有生滅,壽命長,壽命多長?佛講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還不是地球,這個世界是我們這個星系成住壞空八萬次,你就想到他壽命多長。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功會失掉,失掉,他不能再往上去,他就往下墜落。往下一墜落,他就犯了重罪,什麼重罪?謗佛、謗法。「你看看,佛說的不生不滅,我已經證得不生不滅,為什麼現在還有生滅?」這個念頭一起,就是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罪在哪裡?罪在阿鼻地獄,你看冤不冤枉?中國人諺語講「爬得高,摔得重」,他爬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掉下來就掉到阿鼻地獄,是這麼個道理。是他誤會,不是沒有涅槃,真有涅槃,這就是《華嚴》跟《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要遇到真善知識,對佛法修學真有成就,你要找這種人你才行,你不能找錯,找錯你就錯修了,縱然修成禪定,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不能不知道。我們這些人有本事嗎?沒本事,四禪八定,連初禪的邊都沾不上,還談什麼!

  禪定是佛門修學的總綱領、總樞紐,絕對不是說禪宗在修禪,其他宗不是,錯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修的是禪。禪是什麼?禪就是看破放下,大乘教裡面常講止觀,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天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佛法修學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契入?我跟諸位講過多次,我提出這個問題,他沒有立刻回答我。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這樣子過了半個多小時,他才開口,有。這一個「有」,我們的精神馬上振奮起來,注意來聽,他又不說話了。大概等了五、六分鐘之後,說兩句話,「看得破,放得下」。這很容易嘛!我一問,為什麼他不給我講,要等半個小時之後才給我講?那個時候我們完全不懂,年輕,是好學沒錯,心浮氣躁。心浮氣躁這個時候給他講沒用,耳邊風,這個耳朵聽進去,那裡出去了。所以他看著我,我看著他,看到我一定心平氣和,浮躁定了才給你講,你的意志精神不集中的時候不跟你說。說一個字「有」,你看我們一振奮,心又動了,再讓你慢慢停下來,五、六分鐘停下來之後才給你說,一輩子不會忘記。不管你能夠體會多少,我們初學,體會得很淺,不深。實在講,他老人家講的這兩句話,我們似懂非懂,好像是懂了,其實不懂。他真給我們說破了,絕不是假話,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就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是看破放下,總的原則,永恆不變。至於每個人根性不相同,要用什麼方法來引導他,那就是無量無邊,無量法門是這麼來的。宗門裡面的人聰明,他要抓總綱領,總的方向、總的目標,不願意走彎路;但是世間,特別是知識分子,喜歡走彎路,喜歡研究、喜歡探討。所以,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這個地方體會得。

  涅槃八味,八種法味,我們前面學了五種,今天我們看第六,「虛通,謂此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故曰虛通」。這兩個字也非常重要。我們的心,心裡是裝滿邪知邪見,中國古人常說「滿招損,謙受益」,我們不容易接受別人意見,為什麼?自己有成見,滿的,自以為是,佛菩薩再好的教誨教我們,我們裝不下去。怎樣才能接受?虛就能接受。虛是什麼?心裡什麼都沒有,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在佛法叫什麼?叫法器,如來以無上的妙法給你,你完全接受。惠能大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為什麼五祖忍和尚給他講《金剛經》,半夜三更,我們估計頂多兩個小時,他不認識字,絕對不會拿經本給他講,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翻翻《金剛經》的經文,大概是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樣子,不到一半,他就完全明白了,就通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這個通,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通了,一點就通了。佛門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一切經都是從自性流出來的,你見性了,焉有不通之理?哪有這個道理?所以一見性,全通了。他向五祖提出的報告,說了五句話,五祖給他印證一點都不錯,衣缽馬上就給他。給了他,叫他趕快走,半夜三更沒有人知道,五祖送他上船。他是南方人,你回南方去,現在弘法因緣不成熟,你慢慢等。他等了十五年,逃難的路上遇到無盡藏比丘尼,你看《涅槃經》通了,沒有學過,一聽就通了,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心通了,就是你心裡沒有東西才行。

  我們現在心裡,頭一個是有我,什麼時候你能把我忘掉,有我就有自私自利。怎麼知道有我?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就是有我,有身見;有邊見,對立,喜歡跟人對立;無量的煩惱習氣,就是成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都是滿的,很深,善知識給你講的裝不進去。聽了之後怎麼?打很多疑問,提出很多問題,還跟你辯論。要知道佛門裡有些真善知識,看到你不能接受,不給你說,免得說廢話。到什麼時候來給你說?什麼時候你虛徹的時候,他來給你講,虛懷若谷那就是虛徹的意思。你心裡面煩惱習氣少了,確實你的心就靈,為什麼?智慧生起來,一點就通。我們今天學經教,學了幾十年為什麼不開悟?沒有別的,本來是煩惱習氣填滿你的心,你心裡裝這個東西,現在又裝了一肚子佛法。佛法也是空的,也不是真的,你把佛法裝進去也是錯誤的。佛在般若會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放在心裡,為什麼?它是方便法,不是真法。真正的法是什麼?真正的法沒有法。你清淨心現前,那是真的佛法,佛法是你自己的,你本來有的,別人的東西你把它裝在心上,你就壞了。

  《還源觀》四淨德裡頭第一句「隨緣妙用」,我們用在修行上,我們依照經論的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叫隨緣。妙用是什麼?妙用是不著修行的相,這個我們做不到;我們如果能做到,那我們很快就開悟。怎麼叫不著修行的相?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那個,就是不著修行的相。他講的,聽教,聽教就是我們講的聽講經,研經,研究經典,聽講經、研究經典的方法,他告訴我們三個,三樁事情,重要的。聽教,「不執著言說相」。善知識在給我們講演,不執著言說相,聽什麼?聽他講的義趣,味道,法味,聽這個。這第一個,你不能執著言說相。第二個,「不執著名字相」。裡面很多名詞術語,修行住不就是名字嗎?菩薩是名字,一切法是名字,無常、苦空是名字,無我、無作是名字,不都是名詞術語嗎?你在佛學辭典都查得到。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術語,是假設的,為了教學方便它有用,你一執著就壞了,就錯了。第三是「不執著心緣相」。什麼叫心緣相?我聽了,這個有意思,我懂得了。那是什麼?那是你的心緣相。是不是真懂得?是你自己的意思在猜測,那不是如來真實義,是你自己的意思。如來真實義是什麼?如來真實義是沒有意思。沒什麼意思,聽什麼?你悟入實際了,你回歸自性,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真的。你只要執著言說、名詞術語,你以為懂得這個,這全是煩惱習氣,錯了,你不解如來真實義。

  研究,研究不執著名字相,文字是個工具,假的,不是真的。文字裡頭有名詞術語,你也不能在此地望文生義,我一看這什麼意思。佛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能生無量義,有意思就變成死板的,它就不能生無量義。同樣是一句經文,對一百個不同的人講,有一百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解釋,各個人都得利益。那個得利益是現前得的小利益,不是真實利益,真實利益是徹悟。真實利益要什麼人才能得到?虛通的人他得到。虛通,簡單的給你說,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這就虛了,這心就乾淨。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他那個心是滿滿的,裡面裝這些垃圾裝得滿滿的,諸佛如來的法入不進去,是這麼個道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中國道家也說得好,「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問是什麼?常識。技能,我們學這些技術,你學的是天天有長進,愈多愈好。但是為道,佛是道,中國道家也是講道,道是什麼?道是每天要放下,天天放下,放到最後沒有了,沒有也放下,你就成功了。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為道的目的是見性,回歸自性,自性什麼都沒有,但是什麼都不缺。為學,就包括我們今天講的常識,學術,廣學多聞,這是世間的學術,跟道完全不相同,道是清淨心。我們總要把這些東西搞清楚,搞明白。

  特別是親近善知識,我們今天也找不到善知識,但是不能說找不到,經典所在之處就是善知識。我們今天讀的《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他老人家不在了,這部經典在我們面前,經典的意思非常豐富,我們不得其門而入。清涼大師大慈大悲,為我們做了解釋,這個解釋就是指點我們入門的處所,我們得到他的解釋,對這部經就有門可入。清涼也不在了,他的註解在此地,我們今天展開這是《華嚴經疏鈔》。真善知識,釋迦牟尼佛善知識,清涼大師善知識。後人確實有在《華嚴》裡面開悟的,他為什麼會開悟?他虛心,研究的時候虛心,沒有成見。經上所說的、清涼大師所講的,百分之百的接受,虛心;雖接受,接受他的義理,不執著文字,文字是言說的符號,離言說相。我們今天讀古人的東西,要懂得離文字相,怎麼離?不是不要文字,即文字而不執著文字,這就對了,你不要執著文字相。文字要不要?要;不要文字,善知識就沒有了,我們無法親近。我們要文字相、要文字,不執著文字相,要緊是這一句。不執著就是妙用,也就是說我們用清淨心來對它,愈清淨愈好,因為清淨心有靈氣;心浮氣躁的人是濁氣,混濁。清淨心就有靈氣,靈氣的感應是覺悟,濁氣是叫你迷惑。這些道理不能不懂。

  我們對這些道理明白了,才真正體會到過去李老師曾經給我說過一句話。他說學生找一個好老師不容易,可遇不可求,然後告訴我,好老師想找個好學生更難。找個什麼好學生?傳他的道的,傳他的法的,比學生找老師還要困難,到哪裡去找?古來的大德找不到這樣的人,怎麼辦?就著書,把他所悟的道,藉用文字傳下去。這一世當中沒有傳人,希望將來後人有讀他這個書會開悟的,那就是他的傳人。這就是所謂私淑弟子,不是直接教的。中國做私淑弟子裡面開悟承傳的,在我們中國古時候有一個,孟子,第一個人。孟子是以孔子為老師,但是孔子已經過世了,已經不在世,孔子的著作在世間,他得到了。他很認真學習,有不明瞭的地方請教孔子的學生,那個時候孔子的學生還有不少人在。他真學成功了,為什麼學成功?虛懷若谷,他完全接受。所以今天儒家,提孔孟,不說別人,孔子弟子太多了,像子游、子貢這都很著名的,都不提,提孔孟。換句話說,大家都肯定孟子比孔子當年在世那些學生學得好,他超越了,叫私淑弟子。後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為亞聖,這就是說,現前社會找不到善知識,你還是能成聖、成賢。

  在佛門裡面一樣的道理,你在真正找不到有高僧來指導的時候,你自己也能夠成佛、成菩薩,關鍵是你會不會,你會你就成功了。這個會,什麼叫會?你虛心就會,你不虛心就不會,你心裡有很多東西,就不會;心裡面乾乾淨淨,什麼沒有,就會、就容易。「虛通」這兩個字重要,這就有味道了。具體的來說,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得愈多愈好;統統放乾淨,那就恭喜你,你距離成佛不遠了。為什麼?這樣根性的人,諸佛菩薩沒有不照顧的,你根熟了。諸佛菩薩頭一個度化的對象,是根熟眾生,你只要跟他一接觸,你就通了。五祖等了一輩子,不就是等像惠能這樣的人嗎?一遇到之後,那真叫大喜過望,那個心情多麼安慰、多麼歡喜,遇到一個傳人。達摩來到中國,面壁九年,遇到一個慧可,前面五代都是單傳,到惠能這才「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惠能大師一生,學生裡頭大徹大悟,跟他同樣境界的四十三個人,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能大師以前沒有,惠能大師以後到今天也沒有。這在佛法叫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惠能大師度的學生裡頭四十三個成佛,這種功德多殊勝,還得了!唯一的一個條件就是「虛通」,我們自己學佛,將來成就到什麼樣的程度,就靠這兩個字,你的心胸能夠虛通幾分,你就得幾分利益,這個跟誠敬是成正比例。印祖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從哪裡來的?從虛通來的。你自己的成見很多,你自己的想法、看法很多,那就沒法子,給你最好的忠告聽不進去,還是你自己妄想做主宰。善友一定恆順,不會跟你辯論,隨著你,你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到哪一天你真的覺悟了,再來幫助你。佛度眾生,生生世世,不著急在現前;心浮氣躁的人著急,恨不得現在馬上就度你。佛很清楚,那是做不到的,來生後世,現在一定給你做增上緣,一定幫助你提升,是有限度的提升。這個有限度不是善知識,是你自己,看你這種狀況能提升多少幫助你提升多少。往上?往上你上不去,為什麼?業障太重,業障習氣在累贅你。

  這是講涅槃裡是虛,所以他通達無礙,這裡講的圓融無礙,一通一切通。我們希望我們自己在這一生成就,能不能?能,理論上講能,只要你真能放下你就能。如果你放不下,放不下是決定做不到,你不圓,你不融。做人,這兩個字也很重要,中國古人講內要方,外要圓。內方是什麼?內方是有原則,有主宰;外圓就是,圓是能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圓。隨喜裡頭有染淨、有善惡,染淨善惡都能隨,自己清清楚楚不迷不惑,他不迷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絲毫自私自利在裡頭,那就是妙用,那就叫做方。融是包容,含容,佛法裡面講量大福大,那個量就是此地講的融,你能包容。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法不能包容,這是誰?這是如來。如來是誰?如來是自己的本性,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佛法裡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本來如此,一切眾生個個是如此。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不敢輕視,個個都是佛菩薩,《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還是佛,迷惑顛倒的佛。

  世尊為我們介紹的這些現在佛,他們是覺悟的佛;在六道裡面,還在搞輪迴的,這是迷惑顛倒的佛。雖迷惑顛倒,不能夠輕慢心看他,那你就錯了,還是要跟諸佛如來一樣的尊重、一樣的禮敬,這就對了,你走的是覺悟的路;如果你是對他們輕慢、歧視,你走的是迷惑的路,你沒有覺悟。覺迷從這個地方觀察,非常明顯。我們念佛人,念佛人應該怎麼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說過,講念佛人,他說「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什麼?見阿彌陀佛,現前當來就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佛沒離開我們,一切時、一切處都在我們面前,只是你自己沒看見。在哪裡?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為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是自性的德號,一切眾生都是自性變現的,你能說他不是阿彌陀佛嗎?阿彌陀佛承認,你不承認,你不承認不算數,阿彌陀佛承認算數,個個都是阿彌陀佛。如果你用這個心態來念佛,你怎麼會不往生?你不但往生,你往生品位可高了,給諸位說,不是在同居土、不是在方便土,你往生是在實報土,為什麼?你現在見佛了。

  對一切眾生都恭敬,自己都用謙卑,對一切眾生都尊重,這叫真學佛,這叫真念佛。我們現在看到一個,我得要多提幾次,希望大家學習,為什麼?她做到了,東北劉素雲居士。我看到這片光碟,她在光碟裡面向大家報告,「我看所有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正確,沒錯,確實如此,這叫現前見佛,大勢至菩薩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她為什麼能這樣?她心裡乾乾淨淨,什麼東西都沒有,沒有雜念、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自己。但是人家都批評她,這個人怎麼都不替自己想想?她從來沒有替自己想過。人老實,一生沒有說過一句謊話,這個難得,老實到這種程度。你看,得的是嚴重的疾病,比癌症還要嚴重,紅斑狼瘡。得這種病治不好,沒法子治,醫藥幫助頂多幫助你半年、一年,能熬過一年的人太少了。而且她的病況比別人嚴重,別人得這個病沒有她嚴重都走了,真的,半年、一年都走了。她比別人嚴重好幾倍,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了。她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我的毛病阿彌陀佛一定會把我醫好。堅定的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她真好了。

  我感到很訝異,我看光碟後面她寫的有日期,二00三年五月四號錄的這個光碟,今年二0一0年,八年前。八年了,這個人還在不在?我不放心,託香港同修去打聽一下,還在,還把電話號碼找到。我立刻就跟她通個電話,她接到我這個電話,她很激動,幾乎說不出話來。我說不要緊,慢慢來,不必激動。我問她,身體怎麼樣?好,毛病完全沒有了,今年六十八歲了,她得病的時候是五十九歲。身體很好,一年比一年好,我聽她的聲音很洪亮,難得!每天聽經,這是她的功課,八個小時到十個小時,她看我的光碟,很如法,一門深入,她一個碟片看很多遍。她一天只看一片,一片看八遍,因為一片是一個小時,看八遍就是看八個小時,有的時候看十個小時,這是她正常功課。萬一事情多的時候,她說至少她要看足四個小時,不能少過四個小時,通常一般都是八個小時到十個小時。除了看光碟之外就念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毛病都沒有了。

  我在她那個光碟上提了八個字,「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劉素雲居士做了實驗,做出來給我們看,這表法。淨宗同學要想一生成就,這是個好榜樣,你能學她這個樣子,你就篤定往生,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三轉法輪,我這一生做到的示轉、勸轉,大家未必有信心,她作證轉,現身說法,給大家做證明,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一片光碟要把它看作經典,你看這一片光碟時間不長,大概一個小時,這是聽經。真正把你的信心激發出來了,還是要看,三十遍不夠,三百遍也不夠,你真想往生你天天看。到你信心生起來了還看,看什麼?給別人看,做樣子,讓大家統統都看,真有好處。

  最近在全球聯播的,電影院裡放映的「2012」這個電影,很多同修都去看過。網路上有學者專家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有四個記錄片,記錄片都不是很長,大概每一種都差不多四十多分鐘的樣子,有四個記錄片。這個要多看,也把它當作一門功課看。這裡面講什麼東西?就是修行住所講的,「一切法無常」。這個東西多看之後,你自然對於眼前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會淡化,那對你修行有大幫助。我們修行最大的障礙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以為這個東西真有。念念當中控制的念頭太強、佔有的念頭太強,你只要有這個念頭的話,佛法再好,你這一生不得其門而入,你入不進去。你所學的,怎麼用功都是皮毛,到臨命終時用不上,這可惜!你所學的,用現在話說,你學的是佛學常識,我們在跟學術界交流的時候,常常說你搞的是佛學,你不是學佛。我把學佛跟佛學這兩個名詞,我解釋得很清楚。學佛,修行住是講學佛,真有受用,真幹!佛學是學習佛經裡面這些理論,自己沒照做,沒做到,會講,講得天花亂墜,也能夠著書立說,可以取得世間博士學位。

  我在牛津、劍橋大學去參觀,漢學系裡面的學生,拿著儒釋道的經典去寫博士論文,我很佩服,不容易。外國人,漢文基礎很好,能看得懂文言文,我們很多中國人不如他,我不能不佩服。我也給他們上了一堂課,跟他們那些教授交流,我很讚歎。我說你們搞的是佛學,不是學佛。你們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將來也可以做為漢學家、名教授,但是你這一生你沒有辦法脫離苦惱,你依舊還生活在煩惱的世界、痛苦的世界。如果學佛,那就不一樣了,學佛你會得喜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怎麼會一樣?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種喜悅,真學儒、學道的人他得到,搞佛學、道學、儒學的人,這個法喜他得不到。從這個地方大家能體會到法味,我們今天講這是「一切法無味」,真正學,一切法有味,它不是無味,涅槃的八味,這是真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迷失了自性,就變成無味,一切法苦空無常。但是真正知道苦空無常,你能把一切法看破、把一切法放下,自性裡面的常樂我淨就現前,自性裡面的法身、般若、解脫就現前,那是真常、真樂。

  下面第七句,「不動,謂此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曰不動」。不動是性德,能大師說過,惠能大師開悟時候他的報告,二十個字。他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不動,自性是不動的。萬法是動的,萬法從哪裡來?迷了自性才現出來。諸位要記住,無論是依報、是正報,都是在動。我們身體是物質,物質在動。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身體的細胞,組織是細胞組成的,外面眼耳鼻舌身,裡面五臟六腑,都是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基本粒子組成,所以它是物質。物質它有新陳代謝,它有週期性,週期是七年。七是週期,佛法常常用七來表法,換句話說,七年,我們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是新的。舊的全沒有了,舊的不見了,新的生了,七年是個週期。所以七年前身上舊的細胞是一個也找不到了。我們在這裡就會想到新陳代謝,舊的沒有,都換新的,就像機器,像汽車換零件一樣,這個零件用得不好用了,換個新的,換新的好。換新的,不是年年都年輕嗎?不就可以不老嗎?為什麼我們愈換愈老?都換些舊零件,都換些破零件,生病就是破零件,老了不就是舊零件,為什麼不換新的?你們想想這什麼道理?他換零件怎麼換,聽誰的話?聽意念,我們的念頭。我們念頭裡面有個不正常念頭,一年一年年歲大了,慢慢老了,所以愈換愈舊,不會換新的。如果有個念頭,我年年年輕,年年十八,那可能全部都換成十八歲的,就這麼個道理。

  退休了,年紀大退休了,退休天天就念我老了,社會都不要我了。不但老得快,病得很快,衰得很快。這個我有經驗,我在台灣有很多老同學、老朋友,在工作的時候非常勤勞,每天有工作,他有事情做,他忘掉了,他對自己身體的想法很少,沒想到,只想到工作。退休之後他沒工作了,沒工作天天看到老人,自己也老了,兩年沒有見面,就好像十幾年沒有見面一樣,一下怎麼會變得這麼老,衰老得這麼快!這是心理的問題,他天天想老想病。你看年輕的時候自己要儲備一筆錢,醫藥費,存在銀行裡,就準備老的時候、病的時候用。到老的時候他就生病,那個錢就有用處,他有這個意念在。所以很多人問我,法師,你老了怎麼不生病,沒有病?我說我沒有醫藥費,所以我不能生病。我醫藥費,醫藥費布施掉了,我年年都要布施醫藥費。我在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有個公立醫院。我每一年捐給他的醫藥費是澳幣十二萬,一個月一萬,幫助一些窮苦生病的,給他們做醫藥費。我年年捐,我的醫藥費捐掉了,所以我不會生病,我生病沒有醫藥費。你們都把醫藥費準備好了,準備生病,肯定生病。意念!你要把你的醫藥費捐出去,你就不生病,為什麼不這麼幹?所以我們念頭要純要正,不要想歪了,不要想偏了,念念為別人著想,不要為自己著想。我執雖然沒有斷掉,但是比起一般人來講淡化很多,沒有完全放下,比一般人講我們就放下不少了。就這麼一個基本的道理,這個道理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相信,對老師的話不懷疑,相信,依教奉行。

  老師教我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醫藥是無畏布施,還有臨終關懷,這個很重要。澳洲圖文巴是我住的那個地區,基督教他們辦了一個臨終關懷,因為他經費困難,他們來找過我,我去參觀,很滿意。他們很開明,不拘束於基督教徒。他臨終關懷,你說佛教徒有生病的,臨終時候用佛教儀式,他都協助,他一點障礙都沒有,尊重別人的信仰。所以我也幫助它,我也是一年給他十二萬,我是每年一月付錢給他的。就是對於臨終關懷跟醫院的醫藥,我每年是二十四萬。臨終太重要了,難得有這麼一個機構,政府承認。所以我們要想不生病,那我們得誠心誠意去照顧別人,不能用身體照顧的時候,我們用財力來幫助他。幫助醫院來照顧,幫助老人院去照顧老人,這好事情,應該要做的。你常常憐憫老人、幫助老人,你自己不容易衰老。這就是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

  為別人才是真正為自己,為自己是真正害了自己,這個話很少人懂,為什麼?別人跟自己,自他不二。佛法裡講生佛不二,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是一不是二。我們念頭真的轉過來,看到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念得徹底,念得圓滿,念得究竟,決定生淨土,絲毫沒有疑惑。這個信心不動,這個念頭不動,「寂然不動」,為什麼?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妙絕無為」,無為,無所不為,那叫妙絕。如果只有無為,沒有妙絕,那是什麼?那是小乘涅槃,阿羅漢、辟支佛的,那就不一樣,有無為,沒有妙絕。眾生呢?眾生有妙絕,科學技術妙絕,沒有無為,凡夫。妙絕跟無為融會成一體,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才能做到,真正寂然不動。這個不動,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妙絕就是作用,起作用。不是他不會看、不會聽,不是的。他看得透徹,看到諸法實相,他聽到自性的妙音,為什麼?性德裡頭本來具足見聞覺知。

  見聞覺知是自性本來具足,見性的人,給諸位說沒有受想行識,他有見聞覺知,妙絕。迷失自性的人,見聞覺知變質了,變成什麼?變成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裡頭有執著、有分別,見聞覺知裡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同樣起作用,作用裡頭完全不一樣的,就是一個有分別執著,一個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叫妙絕無為,有分別執著是六道凡夫。分別執著淡薄這是四聖法界,他有,他不是沒有,很淡薄。所以他也有相似的虛通,不是沒有,他的智慧比我們高,他有神通,我們沒有。六種神通都具足,但是他不能見性,那就是虛通還不到圓滿,還不到那個程度,比我們六道的人高明太多了。所以在這裡告訴我們,寂然不動是自性,動是錯誤的,不動是正確的。在我們凡夫位上,最重要的,不動是講心,不是講身。但是心真正做到不動,那就是禪定,對於身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剛才講過,生理上的細胞新陳代謝緩慢了,速度緩慢,定功愈深就愈緩慢。因為新陳代謝是聽信息的話,信息就是分別執著,內心要不分別、不執著,我們身體新陳代謝就緩慢。緩慢就是不容易衰老,雖然一百歲、二百歲,還像年輕人一樣,道理在此地。

  所以宗門,禪宗重視禪定,禪定裡面最重要是心不動,不是身不動。你看坐禪之後一定要跑香,跑香是什麼?運動。在拜佛,這種修行方式就很容易體現出來,拜佛你看身動,像打太極拳一樣,身動,照一定的規矩,全身每個部位都運動到,很好的運動,心不動。心不動才真正是禪定,如果你坐在那裡端端莊莊的,你心裡還有念頭,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那不是修禪。真正修禪,不一定要盤腿面壁,《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去看看,真正修禪定的人在哪裡修?經上講市廛。市廛是我們現在講的百貨公司、商場,最熱鬧的地方,他在那裡逛商場。逛商場做什麼?修禪定。也就是眼在外面看得清清楚楚,這些商品、時髦的東西、新的東西,特別是科技這一類東西,日新月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他樣樣曉得,他不是不曉得。心裡怎麼樣?如如不動,那就是定。不是看到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要,不是的。看清楚是慧,沒有念頭、沒有起心動念,那是定,真正修禪定。

  所以大乘經教裡面佛告訴我們,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個定管用,盤腿面壁的定不管用,腿一放下來,心就又亂了,妄念又起來,有什麼用?真正禪定是在生活當中,生活當中心是定的,工作當中心也是定的。你心定怎麼工作?心定的時候,事情一來,一看清楚,叫照見!處理一點不會錯誤,他是用真實智慧來處事,待人接物亦復如是,都在定中。然後我們才真正體會到,這些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跟十法界裡面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的時候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他在定中。也就是說,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樣的身,應該用什麼方式教導他,幫助他離苦得樂,幫助他破迷開悟,方法無量無邊。怎麼示現的?是那個感的人,自然應現的,菩薩自然應現的,眾生感不一樣,菩薩應現是一個原理,從來沒有起心動念,你想求佛度你,他就來現佛身,你想菩薩度你,他就現菩薩身。凡夫有心求,有分別,菩薩無心他在那裡應,他要有心就不能應。所以永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叫「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誰能做到?法身菩薩做到,四聖法界裡面這些小聖也能做到,他有出定、有入定。實報土裡面那些佛菩薩他沒有出入,沒有出定入定,他是自性本定。這個地方講不動,是涅槃之理,這是自性本定,就是能大師所說的自性本無動搖。

  所以養心要定,養身要動,這是佛家對於初學佛法的人,教他學佛頭一個條件,身心健康。身健康,就是要運動,心健康,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妄想心才健康,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養生之道,也是佛家講到絕頂,講到究竟圓滿,身心健康,你有這個本錢你才能夠修行,才能夠學佛。這是佛法頭一個帶給我們的,健康長壽,無論在什麼樣生活方式,這個東西與貧富貴賤不相干,你生活得很快樂,所謂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個你能得到。富貴的人學佛能得到,貧賤的人也能得到,這是相同的,與貧富貴賤不相干。貧富貴賤是屬於果報,在佛法裡講,滿業所感的果報。我們同樣到人道來,都得一個人的身體,這叫引業,牽引著你到人道,都得個人身。但是得人身,在這一生過程當中,貧富貴賤、苦樂不一樣。修行人呢?修行人確實離苦得樂,沒有說離貧賤得富貴,沒有說,離苦得樂,這是真的。樂從哪裡來?開悟來的,人悟了真樂。迷惑的時候真苦,富人迷惑,他也苦,貴人迷惑,他也苦。怨恨惱怒煩,操心、煩惱,人人都有,修行人去除這個東西,知道這全是假的。首先觀察世間一切法無常,所以「2012」的光碟多看看,提醒我們一切法真的是無常,對於一切法再也不貪戀,我們的心就定下來。用清淨心,虛通的心、不動的心來學佛,進步就很快,能契入境界。這些東西,心不清淨,心浮氣躁,學佛非常困難,怎麼努力來學習,都是學習個佛學,佛法裡的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我們要求智慧,知識不重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