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五一卷)  2002/3/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651

  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第二段加分,加持。加持經文有三段,第一段口加,第二段是意加,第三段是身加。我們看第一段,第一段前面幾句介紹過,後面還有很重要的意思,很值得我們學習。

  【爾時一一普賢菩薩,皆有十方一切諸佛而現其前。】

  這一段經文跟諸位說過非常重要,一定要記住,這裡面無量無邊深廣重疊的境界。

  【彼諸如來同聲讚言,善哉善哉。】

  這兩個『善哉』,意思很深。

  【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菩薩三昧。】

  為什麼在此地稱為菩薩三昧,這個意思也在前面說過了。

  【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加於汝。】

  共同加持你的。

  【以毘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

  這三句,前面兩句是緣,後面這一句是因,非常重要。我們求佛加持,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自己依教奉行,一定要與毘盧遮那本願相應。與毘盧遮那本願相應,現代人我們常常聽說有一句話,有一點類似,這個話就是講「回歸自然」,這一句話意思說得沒錯,也不能說全對。我為什麼要這樣說法?那就是說你對於自然這兩個字是如何體會法?自然這兩個字的意思要是把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統統包括在其中,那就對了。如果沒有這個境界、沒有這個認知,你這個「自然」是個很模糊的概念,那就不能說是恆真實,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什麼叫「回歸自然」?回歸自然這四個字,在菩薩心目當中,深廣無際!自然是什麼?性德才是自然,凡是違背性德就不自然。覺正淨是自然,迷邪染就不自然;戒定慧是自然,貪瞋痴就不自然;六波羅蜜是自然,六波羅蜜的反面:慳貪、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痴,這個不自然。所以世間人會說這一句話,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甚深的意趣他不懂,他說不出來,他怎麼能夠回歸自然?

  自然是最健康的,自然是最美的,沒有一絲毫缺陷的,自然怎麼會有缺陷?所以真善美慧是自然。我們總結佛陀教誨,真誠是自然,虛偽不自然;清淨是自然,染污不自然;平等是自然的,你心有高下,這不自然。你們去想想看,然後你才曉得「回歸自然」這句話的意思太深了。什麼人真正回歸自然?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真的回歸了。由此可知,凡夫講回歸自然有名無實,就跟講「常樂我淨」一樣,常樂我淨真有,法身有,般若有,解脫有,九法界眾生沒有。所以修德與性德相應,我們可以說他向回歸自然的方向、向回歸自然的目標接近。如果你的修德跟性德不相應,那你就完全錯了。我們必須在這個地方細心的去思惟、去體會,認真努力去學習。自己沒有修德,沒有真因,就得不到諸佛菩薩的加持。毘盧遮那加持,我們也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性德,性德在加持你。十方一切諸佛加持你,那是性德、修德都具足。所以你自己不肯真幹,想僥倖求得佛菩薩加持,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你想祈求九法界裡面的一切天神、善神的加持、保佑你,也是錯誤的。

  我們從這個經文裡面認識了,求得加持真正的條件,是本身具足『一切諸佛行願力故』。這一句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力」,你有佛菩薩的行願,這個行願不產生力量,那有什麼用?具足「行願」,是你發心學佛;「力」是成績表現,真正拿出成績出來,自自然然你就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那就是加持。怎麼樣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怎麼修法?下面是具體給我們舉了例子。

  【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

  這一句是總說。我們讀這一句經文,立刻就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作所為,你們想想看是不是這一句?『能轉一切佛法輪故』,這是佛家的術語,用現在的話,就是有能力將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道理、方法,轉授、傳授給一切眾生,釋迦牟尼佛做的是這個事。清涼大師在《華嚴》註解裡面講,世尊一生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說過一個字,四十九年所說,都是一切諸佛所說的;世尊當年在世,「述而不作」,沒有創造,沒有發明。我們這才相信古德常說的,「世間好語佛說盡」。是哪一尊佛?過去的一切古佛,說盡了!現在、往後的這些佛呢?不管怎麼說法,也沒有辦法超過過去的古佛,這全都說盡了。你所發明的也沒什麼了不起,人家比你早,都早就說過了。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學佛,就要學「能轉一切佛法輪」。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沒有智慧,煩惱、業障太重,我沒有能力弘法,學一部經怎麼樣?

  我當年跟李老師學教,說實實在在的話,心理的準備是去聽經的,是去做學生的,像一般學校裡頭天天聽老師上課,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我到那裡去學講經」,沒這個念頭!是想協助他老人家搞道場。因為那個時候,他剛剛辦一個「慈光圖書館」,我對於書籍是非常有興趣,他辦圖書館,我去給他作管理員,這個行!我能夠勝任,我到那裡去是為他服務。我知道他講經都在晚上,我們白天工作,晚上聽經。沒有想到到台中之後,他勸我學講經,我不敢!跟我講了兩三次,我都不敢,我沒有能力,希望能夠多聽幾年。結果老師說:「我這裡有個班,你跟我一道去看看!」去看他經學班裡面上課,教講經。到裡面一看,裡面有二十多個同學,這二十多個同學都是學講經的,其中有一位對我影響最深的,林看治居士。當時她年齡是六十歲,我才三十一歲。再一問,小學畢業,小學畢業六十歲,還有膽子來學講經,這對我很大很大的鼓勵。我幾乎年齡跟她差一半,我初中畢業,她小學畢業、六十歲都敢學講經,那我還有什麼問題?林看治居士給我做了模範,給我具足信心。

  我就跟老師說:我大概也可以學學。看林看治這個樣子,我比別人比不了,我不會在她之下。林看治學得好,真用功、真努力,她認字不多,拿著經本到處問;對人謙恭有禮,無論遇到哪個人,拿著經本向人請教,我們看到佩服得五體投地。年歲大,閱歷深,有慈悲心,法緣殊勝,我們經學班的同學以她的法緣最好,老師常常稱讚。講得雖然不怎麼樣,聽眾很多,這講到法緣。有些人講的是不錯,好像很好,沒人聽!沒有法緣。我們在學講經的時候,老師對於結法緣是非常重視,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你們學講經要給人結法緣」。我接受李老師的教導,發心走這條路。他老人家居士身分,一生走這條路,「能轉一切佛法輪故」,他一生幹!早年他到台中,沒有道場,跟一些學佛的同修們在一起,他能講,他懂得佛法,跟大家講講,大家覺得很歡喜,於是邀請老師到他們家裡面去講,一個星期一次。聽眾呢?十個八個。在人家家裡的客廳講經。這個樣子若干年下來,聽眾慢慢多起來了,他曾經在不少人家家裡講經,熱心!星期一在張三家裡,星期二在李四家裡,星期三又在另一個人家裡,講不同的經。

  這是李老師教學的善巧方便,他不是教你天天來聽,為什麼?在家人都有工作,哪有時間天天來聽經?一個星期聽一次,你喜歡聽哪一部經,你就認定哪一天在哪個地方你去聽,他一定在那邊講,用這個方法。慢慢人多了,人多大家就想:「我們能不能找一個地方,大家在一起來學習,場地大一點?」這樣,大家出一點錢買一個講堂,就是「台中佛教蓮社」的開始。蓮社開始,是民房,住家的房子,不大。最早台中蓮社那個佛堂,大概只有我們現在這個攝影棚這麼大,大家在那裡擠一擠,大概能坐一百個人。以後人多了,財力也比較雄厚,隔壁鄰居搬走,把他的房子統統買過來,這擴大了,才有個佛堂。我認識他老人家,他已經在台中經營十年,開闢第二個道場「慈光圖書館」。「慈光圖書館」開幕一個月之前,我參加了,還替他做一點籌備的工作。圖書館成立,老師正式宣布,每一個星期三在圖書館講經,他一個星期講一次;每一個星期六在蓮社講經,這是固定的。一個星期兩次,公開對外面講經。教學每一個星期一次,經學班培養講經的人才。古文一個星期講一次,教材是《古文觀止》,老師非常重視。

  因為經典的翻譯,最晚是南宋,南宋以後很少,所以經典的文字可以說是古文裡面最淺顯的文言文;讀古文是幫助我們突破佛經文字的障礙,我們有能力能夠讀經。古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那個時候他老人家要求學生背誦五十篇古文。他只是要求,並沒有嚴格的勉強,教你們自己一定要用功努力,他沒有時間來督促你。他只是每個星期為我們講解,時間是一個半鐘點到兩個小時;講完之後,同學可以發問。我們跟老師聚會,都是在晚間,白天各人忙各人的工作,哪有我們現前這樣的道場,時間完全是自己的,可以排定課程,精進不懈,天天聽經,不只一個小時。這樣的成就照理說,比台中我們那個時候修學,在時間上至少要縮短,不要說多,五年。我在台中學十年,你們如果在這個地方兩年,足足超過我的十年。你們想想看,我那個十年,一個星期聽經多少時間?李老師講經兩個小時,但是他有台語翻譯一個小時。一個星期聽經兩小時,「慈光圖書館」一個小時,「台中蓮社」一個小時;經學班上課每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共四個小時;古文一個半小時,一個星期總共時間五個半小時。

  我們今天在此地,每一天你們要是用功,都不只五個半小時;換句話說,你們在此地用功一天,等於我從前在台中一個星期。你們想想,你們在這邊如果會用功,能夠抓住時間,一天用功五個半小時,你就一年等於我在台中七年,你們為什麼不能成就?當年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做「慈光圖書館」的管理員,「慈光圖書館」有很多同學去過,工作人員只有三個人。那是一個道場,三個人管理這個道場相當辛苦,每天工作八個小時,我們還是一樣要抽出時間來學教、來修行。讀經、研教每天至少自己抽出兩個小時,還要聽老師講經、教學,不是沒有工作!你們說今天這邊常住的事情多,說老實話,沒有我那個時候工作的分量多,你們這裡人手多。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我這裡不只三個,所以沒水喝了!當年「慈光圖書館」整個面積是四百坪,有一個閱覽室,有一個書庫,有一個講堂,旁邊還附設一個幼稚園;老師有一個休息室,有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有個宿舍,有客房,還有一個不太大的庭院,這些工作三個人做,相當的辛苦。我們在那個地方做都是義工,因為我們是全職的,我們也沒有收入,圖書館每個月給我們當時台幣一百五十塊的零用錢。我們過這樣的日子,歡歡喜喜的學習,奠定下根基。你們現在出門有汽車代步,我們那個時候出門騎腳踏車,所以想想,你們有福報嘛!我們沒有福報。但是那種清苦的生活,對我們是非常大的鼓勵,物質生活雖然很缺乏、很貧乏,精神生活充沛,樂以忘憂!親近善知識。

  你們現在身在福中不知福,享福而不懂得培福、不懂得修福,不肯讀聖賢書。學講,李老師以前告訴我,中國古老的諺語常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打拳的人天天要練,三個月不練,生疏了;曲是什麼?唱歌的,演藝人員,像從前平劇的演員,天天要吊嗓子,天天要練唱,那是他的功課,一天都不能缺。講經亦復如是,要天天上講台。哪有那麼多機會給你上講台?老師那個時候教給我們,面前掛一面鏡子,對著鏡子講,看到你自己講態,教我們這樣練習。而且鼓勵我們,世界上許許多多我們可以說是演說家,演說功夫到了家,他那一套本事從哪裡來的?不是天生的,練出來的!告訴我們,都是自己對著鏡子苦練,練出來了!我們聽了老師的教誨,真的這麼做。以後有了電視錄像機,我們就非常歡喜。我是很早就得到,沒有機會講經的時候,我把這個攝像機打開,我對著它講,我能看得到我的講態,也能聽得到我的聲音。練!沒有別的,苦練!天天要練。

  在台灣,我講經的機會多;初到美國,講經的機會少,不像台灣那麼多,不是每天都有機會,怎麼辦?我這個小攝像機擺在房間裡面,我每天至少練兩個小時。美國有許多同修知道,我住在他們家裡,他們看到的。我關起房門,在房間裡面,我自己對著錄像機來講。那個時候的機器沒有現在這麼小巧玲瓏,很笨重。不能不幹!不能不發心!這一句話,要學講經!你要想求得諸佛加持,「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學講經!什麼樣的艱難困苦,自己要突破。所以這一樁事情,昨天我也提到,周利槃陀伽是很好的例子,許多同修都知道他的歷史,他是困學而成的,下死功夫。一個人哪有不能成就的?問題是你肯不肯精進?「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是勇猛精進。世法裡面的三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佛法裡頭的善根只有一個:精進。精進的反面是懈怠,人一懈怠就完了,世出世法一事無成!只要真正勇猛精進,沒有不成就的。

  你先學一部小部經,開始學講的時候,一次講一個小時,一個星期講圓滿。天天不斷重複講,一個星期講完了,第二個星期從頭再講;一年你可以講五十遍,兩年你可以講一百遍,六年你可以講三百遍,六年之後你就是這部經的專家,你講過三百遍了。熟能生巧,熟透就變成自己的。這一部小經,說老實話,你要是學成,你就走遍全世界,你會受到一切眾生歡迎,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加持你,你為什麼不幹?早年佛光山剛剛開山,星雲法師找我,請我去做教務主任,在那邊教學,我就提出這個辦法。星雲法師沒有接受,他說:「這個辦法好是好,不像佛學院。」對的。這是佛門傳統的培養講經法師的方法,幾千年來都是用這個方法培養的,非常有效。如果你自己不肯學,那就沒法子了。什麼原因不肯學?他學得不如法,因此一部經重複的講,他得不到法味,這是他不會用功。譬如準備一套講稿,每一遍講都用這個講稿,他哪裡會有進步?講久了就講疲了,厭煩了,不生智慧生煩惱,這樣就退轉、墮落了,興趣沒有了。

  應當怎麼學習?每一遍都重學,你第一次準備的講稿,第二次講的時候完全不用它,一切都當作從頭準備一樣,這樣才有進步,在經教裡頭你才有法喜,你才會有悟處。遍遍都有悟處,遍遍都有法喜,這個人就有成就感,不會退轉,不會厭倦,道理在此地。真正熟透之後,智慧開了,經文一展開,意思就往上湧,不需要看別人註解,不需要用參考資料,那是真正成就了。不下功夫,你怎麼能成功?學經教一定是由淺入深,容易!由小部慢慢再學大部,不能好高騖遠。不可以急著要快速成就,古人講得好:「欲速則不達」,要慢慢來!循序漸進。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的,我跟大家講過,李老師沒有直接教過我,為什麼?我是後去的。我們經學班二十多個同學,我最後進去的。老師教學是按順序來的,哪一個先來,他排在第一,按照順序我排在最後。還沒有輪到我,我就發心出家了,離開台中。我的經教是怎麼學到的?旁聽。老師教學完全是私塾教學法,一次教學生兩個人,一個講國語,一個講台語;兩個學生坐在他面前,其餘的二十多個同學全部旁聽。他們這兩個人教完,這部經教完,再換兩個人,很平均!每一對兩個學生,時間大概是五個星期,一個多月,是這樣輪流的。五個星期,換句話說,你這部經講幾次?講五次。老師教人最長不可以超過十次,十個星期,最短不能少過三次,以五個星期到七個星期最多的。我排在最後,還沒有輪到我,我出家的因緣成熟,離開了。所以我進入這個班總共十五個月,我聽老師在「慈光圖書館」講經跟「台中蓮社」講經以及經學班所教的,我總共聽了十三部經。沒有出家之前,學了十三部小部經。這小部經裡分量最大的,是《普賢菩薩行願品》。

  我跟同學們講,我有一個能力,聽完之後我都能夠記得住,我有這個本事,記憶力好,理解力好,所以好教!我一聽就會。我聽了這十三部,這十三部我都會講,而且我講是比學這部經的人講得好,我有這個能力。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教佛學院,一個學期教一部經,佛學院三年畢業只需要六部經,我學了十三部,還有一半用不上,我才知道這種私塾教學的效果好!我們一般學校排這個課程怎麼比也比不上。

  我們在經上讀到的,「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這一句我們要學習的話,講不盡,它概括了全部的佛法、全部的修學、全部的教學。我們要怎樣去體會?怎樣去學習?怎樣成就自己、成就眾生?全在自己善於體會,善用其心,善學!我在台中那一段時期,學得很多,很值得現前同學們做參考。出家之後,我是有條件出家的;第一個條件,我不能離開台中修學。因為我自己知道,我雖然在那裡學了一年三個月,就是十五個月,我修學的期間不夠,雖然能講十三部小部經,根基不夠厚。我為什麼出家?為了學講經。不出家,我每天有八個鐘點工作;我要是出家,我這八個鐘點可以用來研教、學講經。所以圓山臨濟寺心悟法師來找我出家,李老師很不贊成,問我:「為什麼別人一勸你就動了心?」我說:我不是人家一勸就動心,哪有那麼容易的?他在一個半月當中,派人來跟我談,九次!我跟老師說:「他心很真誠,希望我到那邊去出家。我為什麼去?我在這個地方每天八個鐘點工作,我不能全心全力來學習。佛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我要不能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投入,很難有成就。」李老師聽了這個,點頭!我說我出家提出條件,決定不做經懺佛事,決定不參加任何法會,我全心全力來學教。我到哪裡學?我還會回到台中來跟老師學。老師聽這個,面孔才有笑容,才點頭。

  我是把全部時間、全部精力來搞這門功課,全心投入。所以一出家那個時候就談妥,每一個月我到台中「慈光圖書館」住一個星期,我一個星期的學習,三個星期消化,我練習。這樣大概過了一年,覺得這個辦法不行,我必須離開臨濟寺,要到台中長住。跟白聖法師請長假,我說:我去學,過年我回來,另外您老人家生日我回來慶祝,除這兩個時間之外,我一定好好在台中學習。白聖法師同意了。過了一年,我回來的時候,他很不高興,「你們出去的人,你們還想回來?」我聽這個話,我就明白了,我不能再回臨濟寺了。也很好,李老師收容我,他叫我住「慈光圖書館」,協助他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正好在這個時候,台中禪德法師辦一個「南普陀佛學院」,廣化法師在那裡做教務主任,請我到佛學院去上課,好!正好有講經的機會,所以我在這個佛學院教了幾年。老師的課,我一堂沒有缺。我這回去之後,又住了不少年,連前面出家之前,住足了十年。我自己沒有常住的道場,所以在哪個地方住都是作客,因此學習的時間我抓得比別人緊,因為我在那裡不是常住。住一天,我就學一天,多住一天,多學一天,抓得很緊!不敢輕易放鬆。別人不學可以,他家在此地,他今年不學,明年學,行!明年不學,他還有後年。我不行,隨時都有可能離開,離開我就沒有地方去了。

  人不好學,人不能把時間抓住,不能夠一心向學,他怎麼會有成就?我在學習過程當中,甚至於在弘法過程當中,韓館長知道,我離開台中之後在她家住十七年,她曉得,我讀經、拜佛常常是晚上拜到天亮的,她們家裡人看到的,一個星期至少都會有一天,我年輕的時候有體力。到五十歲,我的體力都能保持像二十幾歲時候一樣,體力不衰。現在精神、體力比從前衰退很多,年輕兩三天不睡覺很正常,工作一點都不會耽誤。所以人不學,怎麼會成就?不學,法味你怎麼能嘗得到?你要是嘗到法味之後,你把世味就放棄了,法味比世俗之味濃得太多。方先生所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才能真正得到。今天大家學佛是什麼?懶散、不用功,貪圖世間五欲六塵的念頭始終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沒有放下,名聞利養沒有放下,對於一切人事物控制、佔有這個念頭沒有放下,這是大障礙。這個東西不能放下,你怎麼能入道?天天聽經,你聽不懂,你得不到受用。學了之後,氣質就變化,就不一樣。在這個地方,實在講有那麼一個曇花一現的時候,去年我請楊老師在這裡教《弟子規》,大概在一個月當中,每一個人氣質都變了,我們看到很歡喜。兩三個月之後,老毛病又出來了,所學的東西煙消雲散,丟得乾乾淨淨的。就是那個一股熱心,時間很短暫,但是那個時候你們的氣質真的變了,保持不住!如果從那個時候一直能保持到今天,你們雖然不是聖人,你們是現在這個時代的賢人、君子,你們的道業、學業決定是紮了根,你們的思想、觀念、氣質都變了。所以,教學的成果要從這裡看。

  但是我們很清楚,李老師當年在世跟我談了很多,談的話感慨萬千!他是非常熱心的教學,可惜沒有真正好的學生認真的跟他學習。好學生的條件,就是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前面還有一句,要深解義趣,對老師的教誨不但要理解,要深解。佛菩薩、老師教導的都是些原理原則,你解得深、解得廣,你應用自在。學的東西學了沒有用處,你學它幹什麼?那就變成書呆子了。李老師從前講,學佛不能夠應用在生活上,就變成佛呆子。學得再多,甚至也會講經,講得天花亂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工作裡頭,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白學了!你所學的一樣都用不上。學東西無論世出世間法,學了要會用,要百分之百的去發揮,你成功了。學十成,只能用個一兩成,也算不錯了,現在有許多人學了之後,一成都不會用。用的是什麼?還是煩惱習氣,還是那些老毛病,糟不糟?

  所以我們今天讀這一句經文,感慨萬千!這一句經文就是教我們要效法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圓滿的榜樣,「能轉一切佛法輪」,我們要向釋迦牟尼佛看齊,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佛把一切諸佛如來的教誨都應用在生活上,都應用在工作上。他的工作是教學,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用現在的話來講,四十九年天天跟大家上課,沒有休息,沒有放假。講經三百餘會,那三百餘會是三百多個大的單元;《華嚴》是一個大單元。大單元裡面有中單元,中單元裡頭有小單元。從大的單元來講,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大單元!我們要學習。佛一生從事的,用今天的話來講,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他認真負責來推動,而且是義務的,沒有講求報酬。接受大眾的供養,僅限於四事:飲食,每天出去托缽,衣服、醫藥、臥具,就這四樣,最簡單的物質生活,哪一個不尊敬?當時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也有特別禮請來供養的,他們自己有別墅、有園林提供給釋迦牟尼佛居住,在那個地方教學。當時有幾個精舍,產權有主的,佛陀到那裡是借住,是作客,這才叫真正出家。我們修道的人,在這個世間是來作客的,一定要知道。如果你在這個世間作主,那你是三途六道眾生,你是凡夫,你沒有出家。

  我們今天到道場,這道場在此地建立,急須要成立一個董事會,你們的章程要重新去寫。我前幾天看了一下,沒有董事會的組織。章程辦事細則最好參考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佛陀教育基金會」的章程跟辦事細則,每年都修訂一次,不斷的在改進,改了十幾年,所以它這個制度非常健全,很值得我們做參考。諸位拿到那個做藍本,再參考當地的這些法律規章,好好的寫一個足以能為往後道場做藍本、做榜樣的一套規矩,章程跟辦事細則。因為我們這裡是學院,走向佛陀教育,對於學校裡面這些組織章程,是我們重要的參考資料。只要一心為眾生、為正法,一定像普賢菩薩一樣,得毘盧遮那佛的加持,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我們一心一意、全心全力把這樁事情做好。

  我時時刻刻在勸勉大家,我們的根一定要紮在「淨業三福」的基礎上,淨業三福我又特別落實在幾部經典:《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太上感應篇》、《沙彌律儀》、《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學佛無論你是學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是基礎課程,必修的課程。這些課程你要是沒有完全修好,你就沒有條件學其他的法門,這法門經論你不具備條件。這幾門課程重要,比什麼都重要!一定要知道是必修課,共同科目。你會講經,無論講哪一部經,這幾部經你一定要會講,這是你的基礎。這些年來,我們透過靈媒也接觸了不少鬼神,鬼神特別歡喜的是《十善業道經》跟《地藏菩薩本願經》。最近也有鬼神要求聽《無量壽經》,我們要滿足他們的要求,要幫助他們。所以現在許多道場,播放《地藏菩薩本願經》、《十善業道經》供養鬼神,也可能他們在這個經裡頭奠定了基礎,現在想升等,要求聽《無量壽經》,好事!我們在此地講解《華嚴》,得到一切鬼神的讚歎,歡喜讚歎!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記住扎根基,先學一部經。你們最初開始學的時候,不妨就是在基礎經典裡面扎根。基礎經典裡面,希望大家共同在一起學習。譬如甲學習《弟子規》,他在課堂講習的時候,我們大家統統去聽,聽他的;乙學習《十善業道經》,他在講解,我們也都去聽;丙學習《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在家居士也可以聽;丁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幾樣東西是共同科目。我們不必分開教室來學習,在一起學習。不但經教要熟、要能講,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做的方法,我們學《華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怎麼入手?每天學一條,但是要知道,一條裡頭具足一切條。今天是以這條為主,譬如十善業,今天我們以不殺生為主,明天我們以不偷盜為主,要知道每一條裡頭都具足十條,這樣就對了。不是說,今天掛的牌子是「不殺生」,偷盜沒有掛,我可以偷盜,那你就錯了!這些行門裡面的條目並不太多,一定要真幹!小部經紮了根,學個幾部。一部經至少要學兩年,兩年講幾十遍。至少自己要記,至少要講五十遍,兩年當中要講滿五十遍,我再學一部。再用兩年的時間,學一部小經,也講五十遍。「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樣子你有個三、四部經,你的心定了。定能開慧,慧開了之後,一經通一切經就通。

  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你們同學們要牢牢記住我寫的這二十個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相應。對一切人事物要真誠,我們學佛,希望自己開智慧,希望佛加持,希望自己將來有能力弘揚正法,你心不真誠,哪裡能做到?你心不清淨,你得不到加持。這十句二十個字一定要做到,這是總的綱領、總的原則;我們所說的這幾部經,《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可以包括《感應篇》,或者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沙彌律儀》、《地藏經》,都是細目。真誠、清淨、平等這十句二十個字,那是總綱。掌握著總綱的大原則、大方向,這個細目一條一條的務必把它落實,我們在道業上有根。有戒、有定,假以時日,你會開智慧的。智慧開了,世出世間法都通達了,不需要學就能夠通達。為什麼?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包括一真法界,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今天功夫用在哪裡?用在心地,心地法門。這個心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真心性德的流露,哪有不通一切法的道理?所以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聖教,最忌諱的是虛偽、染污,煩惱習氣障礙著你,你不得其門而入。自己一定要曉得,障礙完全在自己這一邊,經教裡面完全是幫助我們排除障礙的;特別是基本的這些課程,都是破除障礙的。障礙破除,你就一帆風順。

  早晨我到這邊來的時候,莊師跟我說,同學們已經發心自己要學哪一門功課,你們把名單拿來給我看,還有常住在這邊的居士大德,我們大家一起學。出家、在家四眾一起,我們一定要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八個字我們自己本身要是做不到,還談什麼?那什麼都不要談了。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然後推廣我們一家要做到,這是在家同修你一家要做到;我們今天是住在這個團體裡面,我們的團體一定要做到。實在做不到,那我勸你離開這個團體,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為什麼?不能把團體的形象破壞,這個團體的形象就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和睦相處是六和敬,平等對待是真誠、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用佛學的名詞來講,這個團體的根是三福六和。三福六和我不能接受,我離開這個地方,不破壞這個地方,你無量功德。住在這個地方而不能遵守、不能奉行,你是破壞這個地方,你的罪過無量無邊!不可以這樣作法。要曉得罪福決定有報,而且報得非常快速。古人常講「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世間什麼樣的惡事都可以做,破壞僧團、破壞正法,那個罪不得了!不是世間任何惡業可以相比的。為什麼?正法就像一個燈塔一樣,導航!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的。你把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的緣毀掉,你的罪有多重?佛經上常講,「斷人身命,罪小;斷人慧命,罪大」,你障礙道場、破壞正法,你是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你是障礙一切諸佛正法住世、利益眾生,你去想想看,你這個罪多重!

  我們現在一般世間人,真的叫迷惑顛倒,不知道厲害,那鬼神託的訊息:「膽大妄為」,到果報現前的時候,你後悔莫及了。不能等到那個時候,這一口氣沒斷,你還有回頭的機會,所謂回頭是岸;等到你一口氣斷掉,果報現前,那個沒救了!一點辦法都沒有,十方諸佛大慈大悲也幫不上忙。所以出家要學釋迦牟尼佛,護法的這些工作,對於在家的這些信徒來護持要全程肯定,要具足圓滿的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他們來護持,你能夠全心全力在經教上下功夫,在德行上下功夫。這些居士大德、長者,我眼睛裡面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你們心裡頭有許多疑慮,疑心生暗鬼,你們自己好好想想!

  世間讀儒書的人,對人都有誠信,都沒有疑慮,又何況我們學佛?我們學佛,樣樣仰賴佛菩薩加持。我對於一切人,我不知道講多少遍,對於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對他們絲毫懷疑、疑慮都沒有,我對他們真誠恭敬、感恩。為什麼?因為老師教我的,這是我講老實話,章嘉大師教我的,「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的」,來侮辱我的人,佛菩薩安排的;來陷害我的人,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我感激佛菩薩的安排,成就我的六度、十願。我修六度,我修普賢十願,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你們大家看到感恩世界裡面六條,是我離開台北,離開「華藏圖書館」寫下來的,我沒有一絲毫的怨恨,我也沒有憂慮,我也沒有恐怖,身心安穩。我不怕死,我對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貪戀。活一天,為正法住世盡一天責任,為幫助一切眾生消災免難盡一分責任。我自己沒事,自在隨緣。

  你們大家肯用功、肯努力,真正發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我會盡心盡力的幫助你;你們不發心,不肯做,覺得做這個事情很苦、很艱難,我也不勉強你。古人又說:「有希望就會有失望」,這個跟佛法講的相應,佛法有願沒有求,為什麼?有求就有失望。願力推動自己勇猛精進,沒有希求,我們要知道怎樣學習。所以希望將來擔負起如來家業,教化一切眾生,要從根本下手。十年之後,你有十年,十年是大成,古人教學「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十年之後,你再肩負起一個宗派;或者你發心深入《華嚴》,華嚴宗;或者深入《法華》,天台宗;或者是專攻法相,法相唯識宗,你有能力真正挑起如來家業,你是真正佛弟子,你必定得三寶的加持,我們常講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章嘉大師教我的,我今天給你們講,也就是加持你們的,真正發這個心,一生佛菩薩照顧你。逢到逆境的時候,也是佛菩薩照顧你,磨鍊你、成就你;時節因緣成熟,真的像中國世俗所說的,「心想事成」,因緣成熟了。因緣不成熟,好好的修自己,古人講的「進則兼善天下」,進是緣成熟;退是緣沒有,「退則獨善其身」,要修養自己的道德學問,等待時節因緣成熟,你可以幫助正法,可以幫助苦難眾生。這一段經文,我們就說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