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九九卷)  2002/7/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799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藏海安布莊嚴第三段地面香海,長行別顯莊嚴。長行的第二段,別顯莊嚴第一句:

  【一切妙寶莊嚴其底。】

  從這一句讀起。向下總有二十句,前面十句是說明香海之體,後面十句是講其他的莊嚴。清涼大師的註解很簡單,我們要體會表法的意思,在經文裡面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地面香海,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實際上它所表的是藏識裡面含藏的種子,這個種子實在講是無量無邊。大師跟我們講一一種子都不離藏識海,這是當然的,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所以說有很多的香海。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就像前面我們所讀過的,一一微塵裡面有世界海微塵數的世界。這個種子一一都稱性,稱性當然就有莊嚴。從下面來看,一一種子也很不可思議,它的根源,根源是性德,性德本來就不可思議。

  經文第一句,『一切妙寶莊嚴其底』。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提示我們,他說「準後總結,應云,一一香海,各有若干莊嚴,今文略無」,這是文字上的省略,如果「按文取義,一切之言,即一切海,總以妙寶而為其底」。第一句是這個意思,下面每一句都應該是這個意思,這是先給我們介紹一切香海。地面上一切香海,都是以「妙寶莊嚴其底」。這是華藏世界,我們在這裡看到。

  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講七寶蓮池,金沙為底;金沙是妙寶莊嚴,沒錯。這是說的果報,果當然有因。諸佛如來剎土跟我們現前住的這個地球,確實是不一樣。不一樣的原因,我們總要記住,佛在經裡面常常教導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居住的環境是依報,正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住的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常常講是五濁惡世。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五濁惡世從哪裡來的?我們的心染著,我們的行不善,所以變成這樣的報土。

  心行不善到極處,必然是否定了諸佛菩薩,否定了往昔的聖賢。這根本已經否定掉了,佛菩薩的經教,聖賢的教誨,他怎麼會接受?於是完全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自以為聰明,自以為人定勝天,有能力改變一切。現在科學技術已經達到能夠改變動植物的基因,破壞了自然的法則。我們應當要知道,我們改變了地球表面的這些山川樹木,結果造成了天然的災害,因為這樣子破壞了地球上植物的生態平衡,還包括動物。我們任意捕殺動物,任意的砍伐森林,使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失掉了。這個後果,現在有人發現了。如果再改變基因,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現在沒有人知道。

  聖賢常常教誨我們隨順自然是最健康的,為什麼?自然是性德的流露,破壞自然,就是破壞性德,反性德。那會遭什麼樣的果報?佛經上講的,三途地獄。我們今天說這些話,從事於科學研究的人說我們腐化,跟不上時代,這樣的人早應當被時代淘汰掉,我們今天還會相信佛菩薩?還會相信古聖先賢?這個是當前社會的現象。可是災難,我們眼看就在眼前。

  一九九九年,兩千年,東西方古老的預言都說在這個時候世界上有大災難,人口會大幅度的消失,也有人說可能人類全部毀滅。所以在那個時候,我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這些信仰宗教的人們,都是虔誠的祈禱,認真的在懺悔。同在一個時段裡頭有這麼多人修懺悔,誠心誠意在祈禱,這個力量很大!這個災難延後了,沒消除。怎麼知道沒有消除?因沒有消除,緣沒有消除,果報怎麼會消除!因是阿賴耶裡面含藏不善的種子,緣是什麼?緣是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大眾,他在想什麼?他在說什麼?他在做什麼?這些是善還是惡,你從這一點去看。如果所想的、說的、做的都不善,這個緣就很可怕,把他阿賴耶識裡含藏不善的種子再引發出來,果報就現前。

  所以兩千年的災難究竟延長了多久?我們冷靜仔細觀察,這個時間不太長。我們不能不認真來看這個問題,不要以為災難沒有了,九九年兩千年平安度過,以為古老的預言傳說是不可靠的;諾查丹瑪斯的預言,這一樁事情他講錯了,沒有能夠兌現。我們對於聖賢教誨的信心動搖了,覺得還是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是對的,這是一個誤導。這個誤導恐怕要引導大災難又提前來了,本來可能延後幾十年,可能又提前到幾年當中就會發生。

  這種情形實在講不難理解。古人這些預言裡頭,他所講的是個常數,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看到事情確確實實是這樣演變的。尤其是西方人,好像根本沒有改變的可能,但是在東方古人典籍裡面,那就不是這個說法。古人(東方裡面)講的,人的念頭,善惡念頭起伏,這裡頭產生了加減乘除。善念善行多,災消福來;惡念惡行多,福反變成禍害。《了凡四訓》是非常明顯的例子,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實在講太多太多了。我們只要細心去觀察,細心去思惟,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總能夠體會得幾分。我們要改造自己的命運,縱然災難真的降臨,我們也不驚不怖,不貪生不怕死,我們知道來生到哪裡去,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剛才我收到澳洲鍾茂森居士寄來的兩份資料,好像還附著有錄相帶,就是講生死輪迴的這些例子。他說的,這是西方人的,肯定一切眾生確確實實有過去今生;既有過去今生,必定就有來世。人在六道裡輪迴,捨身受身,就像換衣服一樣,是很平常的一樁事情。我們希望這個衣服愈換愈好,料子愈換愈好,樣子也愈換愈好,那就對了;不要愈換愈差。這個身體捨掉,我們換一個天身,生天,生欲界天,生色界天,愈換愈好。千萬不能夠這個身捨掉,換一個畜生身,換一個餓鬼身,那你就錯了。既然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就應當斷惡修善,為什麼?修善,往上升;造惡是往下墜落,惡事決定不能做。

  「一切妙寶莊嚴其底」,這句話提示我們,他說的是地面上香海的底。我們今天這個世間大大小小的海洋很多,海洋裡面確確實實有數不盡的珍寶,這是一切妙寶。我們學佛的寶是什麼?諸位都知道佛法僧三寶,戒定慧是三寶;尤其是聖人的教誨,我們尊稱為法寶。由這些法寶,把我們的性德引發出來,他真的是寶。世間法裡頭,天天在引發我們的是煩惱。煩惱惡業的種子也含藏在藏識海裡頭,藏識海裡頭什麼都收藏,世間法引發的是這一部分,惡習種子,佛法聖教引發是善業種子。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懂了之後,你就知道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我們要親近佛法,知道佛法是「妙寶莊嚴」。這個「底」是我們德行的根基。第二句:

  【妙香摩尼莊嚴其岸。】

  這個是大海的周邊,海岸,用什麼莊嚴?『妙香摩尼』。「香」,現在說出這個,諸位能不能夠立刻就體會到香表什麼?香的意義是普薰;換句話說,它有傳播的意思,它有影響的意思。「妙香」是戒定慧香,是德香。孔老夫子的德是溫良恭儉讓香,釋迦牟尼佛的大德是清淨平等覺香,法身菩薩是六波羅蜜香;就是講到最低的人天,五戒十善四無量心香。這個海比我們的心,我們心裡頭要有寶。這個岸邊,岸邊是我們的身,要具足戒定慧三學,五分法身。這是「妙香摩尼,莊嚴其岸」的意思。

  【毘盧遮那摩尼寶王以為其網。】

  『網』是羅網,羅網不但是莊嚴,而且有防衛的意思,保護自己。古時候宮殿的建築都是高度的藝術,建成之後,外面他用羅網把它包起來,我們現在在日本常常看見,中國比較少見。這個羅網是用銅絲編成的,它防止人去觸摸,怕人破壞了。你可以隔著這個羅網,你去欣賞它的美,欣賞它的藝術,你不要去摸它,不要去碰它,這是對遊客的防止。另外防止小鳥到這裡面去蓄窩,所以這個網是防止染污,作用在此地。

  用什麼防止?『毘盧遮那摩尼寶王』,這個意思長。「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遍一切處。這個話怎麼講法?可不可以說做拓開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真的是這個意思。凡夫很容易受染污,原因是什麼?心量太小,斤斤計較。佛菩薩不但是小事不放在心上,再大的事情他也不放在心上。為什麼?沒事。他的心跟虛空法界完全一樣。《壇經》上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兩句可以做這一句經文的註解。「毘盧遮那摩尼寶王網」,我們每個人都有,問題是你會不會用?你有沒有發現?心量不能不拓開。

  再看這個海裡面,這個海裡面有水。當然有水,沒有水就不能叫海。

  【香水映徹,具眾寶色,充滿其中。】

  這個海叫香海,水是香水。如果水要不香的話,這個海就不能叫香水海。香跟水合起來,水是流動的,海裡面的水也是流動的。一般航海的人都知道,海水流動的速度,流動的方向,它有規則,隨著季節的變化。所以航海他懂得,也懂得風向的變化。特別是在從前,航海用帆船,老船長的經驗非常豐富,所以對於航程預測的才準確。

  香是性德,水是流注,我們心裡面所流注的是性德,這就對了;這個人才算是個修行人,這個人才叫做行菩薩道。凡夫錯了,凡夫是把許許多多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放在心上,是非人我,貪瞋痴慢,五欲六塵,他把這個東西放在自己藏識海裡頭,這就壞了,心壞了。佛說:「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他哪裡只是毫分不善?他幾幾乎乎把所有的不善充滿其中,那就沒有法子。菩薩比我們高明,就是他藏識海裡面所含藏的跟我們相反,我們所藏的是惡念惡作,他們含藏的是善念善行,這就不一樣。凡夫能夠轉惡為善,這個凡夫就作菩薩就作佛,我們應當知道,應當學習。第五句:

  【種種寶華旋布其上。】

  這是『華』,華表修因。內心裡頭含藏是性德,表現在外面的就是『寶華』。菩薩心裡面覺正淨,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表現在外面,我們今天是講了五句,真誠,後面加一個慈悲,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表現在外面,自自然然是四攝六度,這哪裡要教!四攝六度是寶華。它不是一種,所以加上『種種』,『旋布其上』,好像這個香海上面的莊嚴。這個寶華是在水上面,那我們想,當然是蓮花。

  【栴檀細末澄垽其下。】

  『澄垽』,就是沉澱,『栴檀』是香,是閻浮提中最殊勝的香,這是表性德,沉澱在海底。前面第一句講「種種妙寶莊嚴其底」,現在有「栴檀細末」,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夠體會得。栴檀是表修德,前面一切「妙寶莊嚴其底」是性德,性修不二。我們現在是凡夫,每天沉澱在藏識海裡頭是什麼?這一句栴檀細末,實在講,就是我們法相唯識裡面講「落謝種子」。落在阿賴耶識裡頭,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叫業。縱然是起心動念,還沒有造作,有沒有業?有!你只要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在阿賴耶識裡頭就好像細末一樣,沉澱在阿賴耶識裡頭。栴檀,當然是最好的,不是惡念,善念、善行、善因。阿賴耶識落謝的時候,純淨純善,這個就是比喻的「栴檀」。

  我們今天落在阿賴耶識的是惡,惡念、惡作、惡業,這個就不是栴檀。這個是什麼東西?染污。把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全都染污。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學佛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留意。為什麼菩薩阿賴耶裡頭落謝種子純淨純善,我們是不淨不善,為什麼?我們沒有看破,我們沒有放下。沒有看破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明瞭,徹底明瞭當然是做不到,那是八地以上;我們能夠有少分的明瞭,就得受用,不再受染污了。

  這個世間染污我們心性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你六根所接觸的很少不被污染;換句話說,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阿賴耶識裡頭落謝的影子(或者說落謝的種子,意思都一樣的)到底是善是惡?是染是淨?你要是能夠明瞭,你就真的看破,看破而後自然能夠放下;你沒有看破,你怎麼能放得下?第七句:

  【演佛言音。】

  這個很妙,這個海裡面的海水還會說法。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水說法,華藏世界地面上的香海水也說法,這是說明了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沒有一樣不說法,華藏世界亦復如是。我們這個世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剎土,娑婆世界的六塵說不說法?說!不是不說。只是非常可惜,我們有眼不見,有耳不聞,好像六根跟六境絕緣;也不能說它是絕緣,絕緣應當是善惡影響都沒有,我們善的影響沒有,惡的影響太多太多。說個不好聽,只有用佛家一句術語來講,業障太重。

  怎麼知道我們娑婆世界也是六塵說法?讀了《華嚴經》,不就曉得了嗎?色聲香味觸法,你說哪一樣不在說法!《華嚴經》上你懂得表法的義趣,你就醒悟過來了。佛前面供一杯水,那在說法,那是什麼意思?你一看到就曉得,我的用心要像水一樣乾淨,要像水一樣平等。這個水供在那裡是提醒我們,不是佛要喝的,它在說法,我們的心要像諸佛如來一樣的清淨平等。他說法沒有中斷,我們竟然不知不覺。華藏世界人聰明,他們知道,所以他們見色聞聲懂得意思,能夠回光返照,自己斷惡向善,轉迷為悟。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下面第八句:

  【放寶光明。】

  這個是講香海放光。實際上就是講的一一種子,它有這麼多的莊嚴,是因為它稱性。種種莊嚴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就像佛在前面所說的法如是爾,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法爾如是,自性流露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理由可以說的,自自然然。一一種子它放光,光是般若德,它既然稱性,自性本具有般若、法身、解脫,我們也常講智慧、德能、相好,這三種都有光,般若有光,德能有光,相好也有光。在相上講,你很光彩,有光。『放寶光明』,這個「寶」就是自性本具的性德。我們這樣說起來,說的是很清楚、很明顯,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相好。第九句:

  【無邊菩薩持種種蓋,現神通力。】

  這個香海裡面依報現正報。連到下面一句看,這個意思明顯:

  【一切世界所有莊嚴,悉於中現。】

  我們想想看,前面講的微塵,講的毛孔毛端,其中能現世界海微塵數佛剎;這一一香海亦復如是,這一一香海就是一一種子變現出來的;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種子,種子不是物質。講微塵,講毛端毛孔,還是物質。這不是物質。物質裡面能現物質。這個純粹講的是心理,不是物理。心理能夠現心理、能夠現心物;物理裡頭也能現心物。心是正報,物是依報,重重無盡,這個是法界的真相。所以他現『菩薩持種種蓋,現神通力』,這舉一個例子。「神通力」就是展現他的德能,我們一般人講多才多藝,展示他的才藝。

  末後這一句這是總結。二十句,前面十句跟後面十句有差別。前面十句是講海體的狀況,香海之體。末後這句總結是『一切世界所有莊嚴』,這「一切世界」就是前面所講的世界海微塵數世界,不只是一個華藏世界,在這個香海裡頭統統現出來了。任何一個香海都如是,沒有兩樣。現在我們知道,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這是「心華之內,攝諸種子」,心華就是藏識,就是阿賴耶識;攝諸種子就是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種子。一一種子,就是一個香海,所以地面香海無量無邊。實際上,海是表深廣無際,這個境界確確實實不好想,沒有法子想像。

  我們再看後面的十句。後面十句,清涼大師說這是「攝異莊嚴」。第一句:

  【十寶階陛,行列分布。】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攝異莊嚴,唯白蓮華當於水中,餘皆在岸」。這個十句裡面,只有白蓮華這一句是在水裡面,其餘都是講岸上的事情。我們來看這個經文。第二句是講「欄楯」,我們一般人講欄杆;橫的叫欄,豎的叫楯。

  【十寶欄楯,周匝圍繞。】

  這是屬於莊嚴。『欄楯』不但有莊嚴的意思,而且還有表法的意思。你看西方世界,《彌陀經》上給我們講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都是用七。《華嚴》上講十,我們一定要明瞭,他所講的十也不是數量,不是數字,這一點修學大乘的同學要特別留意。十跟七都是代表圓滿,十是數目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的數字;七是講方位,四方上下這是六,加上當中,所以也是說的圓滿。我們明白這個意思,讀經文才真正能夠有所領會。

  前面一句是『階陛,行列分布』。「階」是台階,排列得很整齊。這種建築在大型的宮殿建築裡面就非常的明顯。像我們在北京去遊覽故宮,你看看太和殿,那個建築非常雄偉,前面有台階。這些台階都代表著階級,從前講品級。什麼樣的品級,他的位次在哪一邊,表秩序,一點都不亂。「行列分布」,整整齊齊,有條理,有層次,有秩序,不亂。

  從這些地方我們自自然然能體會到,我們怎麼學習?在日常生活當中,首先我們的思想要有條理,要有次序,要不亂。表現在什麼地方?表現在你的言語,表現在你的動作,表現在你的文章。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古德常常教給我們要與大自然相應,這是一個道人的生活,修道人的生活。大自然有秩序,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生活要能跟自然合一是最健康的。你為什麼會生病?你與自然相悖,自然就是性德的流露,你與性德相悖,麻煩就出來,相狀則是病苦,違背了自然的法則。

  學佛的人,不論是在家出家,尤其是出家。現在的出家人跟從前不一樣,從前出家人是真學佛,為什麼?確確實實放下,一無所有。無論到什麼地方,他的行李是什麼?一個小背包。世尊在世,三衣一缽,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他的身心與自然相應。到中國,佛法傳到中國,中國在印度的北面,緯度相差很大,氣候不一樣。三衣一缽,我們凡夫不能夠保暖禦寒,所以中國出家人容許你多準備幾件衣服。春夏秋冬,四季衣裳,但是最多也只是兩套,夠換洗就行,不能再多。多是什麼?多則增長貪心。你的財物多了,怕到臨終的時候,你放不下。不是為別的,臨終有一樣放不下,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尤其是對念佛人,念佛人是求生淨土,臨終時候心裡還有牽掛,這個障礙就大,把你這一生往生的機緣打斷了。放下是不是在臨終?不是,在平時。平時要捨,要捨得乾乾淨淨。

  從前道場是公有的,只要是出家人到道場來掛單,這個道場沒有拒絕的,決定收留。所以古時候出家人是一缽千家飯,他生活很自在,到處都有寺院庵堂,不怕沒有棲身之所;換句話說,吃住都沒有問題。現在道場跟從前不一樣,現在道場變成私有的,你跟這個道場常住得有交情,他歡迎你;你跟道場沒有交情、沒有關係,他不收留你。

  你要問,何以現在這個制度變成這個樣子?然後你就會想到印光老法師為什麼老是罵清朝的順治皇帝。《文鈔》裡頭我們常常看到,順治皇帝把出家的制度破壞了,這是破壞考試制度結果的現象。出家人在社會上得不到社會大眾的尊敬,沒有人護持你,變成這個樣子。在古代出家人要經過考試,誰來做主考?皇帝做主考,皇帝要看看你的品德,你的學問,夠不夠資格做我的老師。因為你一出家,他就要稱你法師,你有沒有能力做他的老師?這裡面當然真正的意思,是你有沒有資格教化百姓,佛家講教化眾生。你沒有能力教化眾生,他不讓你出家,不准你出家。

  由此可知,只要你是出家人,你有度牒,你都是經過考試及格的,經過皇上認可的,你哪裡是壞人!你到哪個道場,哪有不收留的道理!是在此地。這個制度廢棄之後,到今天三百多年了,現在中國佛教出家人的素質,真的是一落千丈,把十方叢林變成了子孫廟。出家人自己也不爭氣,確確實實在品德在學問上,沒有在這上面用功。所以出家的時候,到底為什麼出家?出了家之後怎麼辦?這條路子怎麼個走法?沒有細細去想想。

  所以我常說,我們許多同學們,大家在一起共修,為什麼出家的?真的是糊裡糊塗出了家。每一個人出家因緣不一樣,糊塗出家沒有關係,也是因緣,出家之後要好好的學,這個重要!要好好的修。真正修,自自然然能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但是苦行,那是決定不能避免,決定不怕吃苦。再苦也能活得下去,也要拼命去學道。道學成就,幫助眾生,弘法利生,不辭艱苦,續佛慧命。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在這個地方學習。總要記住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

  再看看歷代的祖師大德,這在中國,最近的印光大師,去我們不遠,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到中國大陸你去參訪還能見到,你看看祖師在蘇州靈巖山寺,他修學的道場,老人家在世居住的關房。你就知道,常年閉關。閉關裡面是自修,也度眾。他用什麼方式度眾?用文字。你看很多人跟他寫信,他回答的,以後蒐集起來印成書,《文鈔》。他用這個方法度眾生。

  關房裡面靜修,沒有人打擾,所以我們看有一些信徒向他老人家請教,他回的信都很長,都寫上幾千字,講得很詳細,很透徹,字字句句出自於真誠心,感動人。從這個地方能看到祖師心地是多麼清淨,多麼慈悲,充滿了智慧。我們應當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成就。成就之後,你的緣成熟,緣是什麼?有人啟請,請你出來弘法,這個時候要出來。閉關是成就自己,等待因緣;緣不成熟,出來沒有用。為什麼?眾生不聽你的。緣成熟之後,大家想聽,想跟你學,你就得出來。這些都是說明有次第,有先後,有秩序。

  出家人能放下,一定要知道身心清淨,自在隨緣,像這個地方講的階陛行列,欄楯圍繞。欄楯也是莊嚴,也有保護的意思,要懂得護自己的法,曉得怎樣護持自己。護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要護自己「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的行,不受外在的干擾,不受五欲六塵的影響,你當然會成就。第三句:

  【四天下微塵數一切寶莊嚴芬陀利華,敷榮水中。】

  清涼大師註解裡面給我們說的,在這個香海裡面就是這一種,其他的都是在香海外面。「芬陀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白蓮華。這個地方說的真的是莊嚴,『四天下微塵數一切寶莊嚴芬陀利華』。這個莊嚴我們說不盡,不是恆河沙數,恆河沙數很渺小,我們地球上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大部分的時間在恆河流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所以講到數量之多,佛常常用恆河沙來做比喻。恆河沙數,我們在佛經裡頭常常看到,這個地方不是。

  「四天下」,四天下這是怎麼個講法?佛經上跟我們說的,這是一個單位世界,叫「一四天下」。早年我們讀佛經,把這個一四天下看作太陽系。但是經上給我們說的又不像太陽系,他是說一個單位世界,當中是須彌山,日月都在須彌山的當中(半腰),在那個地方圍繞,這就不像。所以黃念祖老居士他認為佛經上講的一四天下,講的單位世界是個銀河系。說銀河系,真的太陽確實是圍繞著銀河系轉的,公轉。那這就大了,這一個銀河系的微塵數,這麼多的寶。

  「莊嚴芬陀利華」,芬陀利華,香花,這是心華。華藏世界海有大蓮花,那是藏識。藏識裡面一一種子,這個種子變現出香海,香海裡面又有芬陀利華。這是什麼?是表性體還是表性德?這兩種都能講得通。一一種子的體性、德性,真的是芬陀利華。

  『敷榮水中』,說什麼?正開著;不是沒有開,正開著,在香海裡頭。這是說明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著一一種子,不離自性。所以清涼在註解裡面講,「一一具於性德,故皆有莊嚴」。這個話說的沒錯,境界不可思議,確實我們凡夫很不容易體會。佛法裡面有一個成語,諸位都很熟悉,「萬德莊嚴」,萬德莊嚴真正的境界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華嚴》給我們透了一點訊息,讓我們體會到萬德莊嚴裡面的含義,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接著下面一句,第四句;

  【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數十寶尸羅幢。】

  清涼大師在這裡有註解,「尸羅幢,應云試羅」,試是試驗的試,「試羅」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美玉。如果像現在經文裡面所講的尸羅,梵語有,尸羅是戒,它有清淨的意思。清涼說這兩個意思都通,兩個意思都好。由此可知,佛無有定法可說,我們後人學習經論也沒有一定的解釋,只要有說就好,就是你能說出一個道理出來就好。佛所講的是原理原則,我們所講的是在現前要怎麼個用法,怎樣對我修學有利益,對社會大眾有貢獻,這個說法就好。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今天就用經文的名詞來說。

  『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數』,這個是古印度,「不可說」是古印度數字單位裡面最大的十個數。這十個數是第九個,最後一個是「不可說不可說」,他只說了一個不可說,第九個大數。不可說下面加上百千億那由他。『十寶尸羅幢』,「十寶」,這個十不是數字,前面到那由他數,那是數字,形容其多,這個十表圓滿。哪一種寶?任何一種寶,我們經上通常講七寶。任何一寶,圓滿無缺;像金,純金,沒有一絲毫摻雜。我們這個黃金,你看金鋪裡頭常講十足,十足就說純的。我們常常也看到九九,那還欠一分。這個金的成色九九,不是十足。這個十寶是十足,比九九還要純。這個純是「尸羅幢」。「幢」是高顯的意思。如果我們用戒來講,那就是圓滿的戒行。

  戒行不是一種,我們今天講五戒,五戒是戒行裡五個綱目。你說「不殺生」這一條,境界有多大?可不可以說成「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數」?可以說。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持不殺生這一條戒,能持得清淨嗎?真正清淨的不殺生戒,對於一切眾生肯定沒有傷害的念頭。傷害的念頭尚且沒有,怎麼會有行為?眾生害我,眾生殺我,我要不要報復?沒有,佛法裡頭沒有報復的。那怎麼辦?六波羅蜜裡頭,十波羅蜜裡面,教你修忍辱,你要能忍,這個是在修行初步。到功夫深的時候,忍辱加上波羅蜜,波羅蜜是圓滿。忍辱波羅蜜圓滿的相,世尊常常用歌利王割截身體來做例子,那是十寶尸羅幢,就忍辱來講,他是十寶尸羅幢。無緣無故無理加害於我,一絲毫瞋恚的念頭不起,就是忍辱波羅蜜;決定沒有報復的行為,持戒波羅蜜。所以忍辱仙人接受歌利王割截身體,六波羅蜜裡面這兩個圓滿;這兩個圓滿,其他六個統統圓滿。不但對於加害於我的人沒有一絲毫怨恨的念頭,還感恩,這個是一般世間人不懂。

  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並不是你念得很多,不是的;一部經,兩部經,一樣深入。入到什麼程度?入到明心見性,佛家常講徹法底源,你開悟了,你在這個法門在這一部經論上,你得三昧。我們學《華嚴》得華嚴三昧,學《無量壽經》得念佛三昧,智慧現前,知道這個忍辱、這種持戒,把無始劫一切的罪障到這裡消盡。所以是好事,不是壞事,要感恩!不可以有惡念。我們學佛的人,在一切時一切處,遇到有這些人,以惡逆的態度來對我,一定要曉得消我的業障,我能夠歡喜接受,這有大受用。如果你心裡頭還有不平,你不能接受,你業障沒有消除,還在。學佛人天天在這個地方檢點反省,改過自新,那叫真修行。所以看到這個莊嚴,要曉得他的意思,知道自己怎麼樣學習。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