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傳授 (共一集) 1999/10/23 馬來西亞吉隆坡綠野國際展覽館 檔名:16-015-0001
諸位法師,諸位善男子、善女人,這兩天我們看到這個地區有種種不可思議的感應。七年前我來過吉隆坡,曾經做了幾次的講演,地點是在佛教總會。七年後再度來到吉隆坡,看到社會進步發展的速度與美好,使我非常的驚訝。這是得力於政府賢明的領導,地區眾生的福報成熟。特別是佛法的緣分,佛家常講時節因緣,我們有幸適逢其盛,深深感到此時此刻,諸佛歡喜護念,龍天善神歡喜擁護。這邊同學們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機緣觸動了,漸漸成熟了,所以諸位能真正發心皈依三寶,這是希有殊勝的因緣,故邀請淨空為同學們傳授三皈。
首先我們要懂得「三皈」的真實意義。過去我們曾經在新加坡講過一次,又在澳洲黃金海岸講過一次,今天是我第三度為同修們說明三皈的意義。
「傳」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祖祖相傳,代代相傳。「授」是給予諸位善男子、善女人。從世尊代代相傳,今天我們接受了。這個機緣無比的殊勝,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初年彭際清居士所謂「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我們今天有幸遇到,真正發心接受三皈的傳授,就得到一切諸佛菩薩為我們祝福。
「三」是三條,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三合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能分開的。「皈」是回頭、回歸,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我們必須要知道。「依」是依靠,我們依靠什麼也要清楚明瞭,這才真正的皈依了。跟諸位說,絕對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舉行一個儀式就算皈依,那種皈依是自以為皈依三寶了,諸佛菩薩不承認。天台大師所說的,那叫「名字皈依」,有名無實。問你「皈依沒有?」「我皈依了」。「你怎麼皈依?」「我皈依某個法師」。錯了,明明是皈依三寶,怎麼說皈依某個法師!所以我們對於「三寶」要有明確的認識。
佛法從釋迦牟尼佛傳到今天,依照中國歷史的記載是三千零二十多年。這麼長遠的時間,代代承傳,免不了產生誤會,這是事實,我們必須要曉得。我讀《六祖壇經》,讀到惠能大師為大家傳授三皈,他的誓詞就跟一般人不一樣。我讀了以後立刻就想到,大概在唐朝那個時候,皈依的理念已經產生偏差。如果沒有偏差,《壇經》上傳授三皈的誓詞就不應該變動。我們今天所用的誓詞,「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這個誓詞是弘一大師從《戒經》裡面為我們節錄,告訴我們這個誓詞是釋迦牟尼佛當年普遍應用的,當然是決定正確。所以我們選擇這一段誓詞,用這個儀規,遵從佛祖的教誨。
《壇經》上,六祖大師把傳統的誓詞改變了,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三寶,他的講法就不一樣。然後加以說明,「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我們要記住,覺、正、淨是我們的「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於是我們就很清楚明白的體會到,我們從什麼地方回頭?覺的反面是迷,我們從迷惑回頭,依什麼?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能大師又教我們要「皈依正」,正的反面是邪,我們明白了,從邪知邪見回頭。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對宇宙、對人生,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都叫做邪知邪見。我們從這些錯誤回頭,依靠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第三說到「淨」,淨的反面是污染,我們懂得了,我們思想被污染。被什麼污染?被名利污染,被外面「財色名食睡」污染,所以變成自私自利,變成損人利己,盡幹這些事情,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自己不知道。所以思想、見解、精神的污染比外面物質環境的污染,嚴重千倍、萬倍都不止。
環境上的污染,現在我們已經警覺到了,我們要求環保,改善環境的污染。可是我們思想、精神的污染,大家沒有想到。如何能夠遠離這些污染,回歸到清淨心,這叫「皈依僧」。「僧」是代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的意思。
所以這樣我們就明白了,自性的覺悟是「佛寶」,自性的正知正見是「法寶」,自性清淨心是「僧寶」,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不是皈依外面的。皈依外面的三寶,佛在大經上常常警示我們,那叫「外道」。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內外怎麼分?回歸自性就是內。佛法是從自性當中求,不是從外緣、外境上求,諸位同修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真正皈依三寶,真正依靠三寶,這才能得諸佛護念,諸佛祝福,龍天善神擁護。龍天善神照顧你,你才能得到佛法,修學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
今天佛法衰了,衰在什麼地方?我講過很多遍,衰在迷信。什麼時候迷了?一進佛門就迷了。三皈皈錯了,受戒也搞錯了。三皈五戒,迷惑顛倒。一入佛門就開始迷,一迷到底,到死都不會覺悟。佛法怎能興旺!佛法如何能普度眾生!我們要思考,我們要覺悟,我們要真正回頭。
皈依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人家說「我皈依某個法師」,說這個話,起這個心,動這個念頭,果報在阿鼻地獄。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為什麼你受皈依、受五戒會墮阿鼻地獄?因為你犯了重戒,五逆罪裡面的「破和合僧」。你皈依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是我的師父,那個法師不是;這是我師父的道場,那不是我師父的道場」。你有了分別、執著,你在大的佛門裡面去搞小黨派,去搞小圈圈,你的念頭、行為把整個僧團破壞了,破和合僧。諸位看《戒經》,破和合僧的果報在阿鼻地獄。換句話說,你不皈依還不造罪,這一皈依造這麼嚴重的罪業,自己都不曉得。墮到地獄,冤枉。你說多可怕!
我把事實真相跟諸位說明,我把三皈傳授給諸位,這是正法,絕對不是皈依我。人家說,「你們皈依淨空法師」,你墮阿鼻地獄,我不會去的,我交代清楚了。你們是皈依三寶,我是傳授三寶給你的。你們在此地皈依,我給你做證明。皈依證發給諸位,三皈證明阿闍黎,我給你做證明的,你不是皈依我的,不可以搞錯。這是把皈依真正的意思跟諸位說出來,我們是皈依自性三寶。
除「自性三寶」之外,還有「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形相。現在釋迦牟尼佛不在世了,我們要把佛的塑像、畫像當作真佛看待。它靠得住靠不住?靠不住。為什麼靠不住?古人說得很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我們依靠它就錯了。可是我們依舊要供養佛像,供養佛像的目的何在?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沒有這尊佛像,提不起來。
我們常常迷惑,無量劫來就搞「迷、邪、染」。迷邪染已經生根,已經養成習慣,是我們習氣、無明、罪業的根源,所以起心動念都落在迷邪染裡。要用什麼方法提醒自己覺悟?要用佛像、菩薩像。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不能再迷下去」。什麼是迷?想到一切為自己是迷。什麼是覺悟?想到一切為社會、為眾生是覺悟。把念頭轉過來,轉迷為覺,這叫「皈依佛」。從自私自利回頭,一切為社會、為眾生,這是你真正開始覺悟了。誰來提醒我們?佛像,時時刻刻看到佛像,就想到「我要作佛,我要跟他一樣」,見賢思齊。
諸位要記住,佛與菩薩決定沒有自己,他們是無私、無條件的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的。服務裡面最重要的項目是教學,教學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恢復正知正見。這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瞭,你的思想見解決定正確,沒有一絲毫錯誤。心地清淨,決不被名利所染,決不被愛欲、嗜欲所動搖,這叫「皈依僧」。
我們看到經書就要想到正知正見。佛在經中所講的話,字字句句都是正知正見,都是與宇宙人生真相完全相應,沒有一絲毫錯誤。
我們看到出家人,出家人代表「僧」的形象。他有沒有修行不管他,他持戒、犯戒也不要管他,與我不相干。看到這個形相就想到自己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出家人的形相功德不可思議。他個人的修為不要管,他的形相能令一切真正皈依的人,見到之後,生清淨心,遠離染污心,這個功德就大了。平常我們見不到出家人,我們供養菩薩、羅漢的像,菩薩、羅漢都是僧寶,看到僧寶就想到「皈依淨」。這是你真正明白,真正覺悟,真正懂得皈依三寶。
昨天跟諸位說過,今天晚上還要跟諸位再次的說明。真正皈依三寶的人,見一切眾生都是僧寶,都是菩薩。用真誠、清淨、慈悲心,熱誠的為一切眾生服務。自己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認真努力去學習、去做到。個人是一切人的好榜樣;家庭是所有家庭的模範;你所經營的事業,無論你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你是這個工作崗位裡面的好樣子,這個人就是佛菩薩的化身,他是活菩薩,是活佛。
如果我們還用分別心、高下心來看眾生,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我們的知見是錯誤的,我們依舊是迷而不覺,沒有回頭。佛家常講「回頭是岸」,中國人講「回首如意」。中國在古代,富貴人家手上常常拿一柄如意。如意的造型,頭是彎過來的。為什麼叫你手上拿這個如意?常常看到這個造型,就想到我要回頭。如意是提醒自己回頭的,不是拿著好看的。所以住持三寶的功德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回歸自性,回歸到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
這話說得容易,真正回頭,難。怎麼辦?佛已經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就是教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佛性的人,皆當作佛,這個話是佛說的。眾生的佛性在迷、邪、染,因此,無比殊勝的功德就是教學,喚醒一切眾生,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染為淨。所以釋迦牟尼佛放棄王位,放棄世間所有一切的工作行業,選擇教學,終身從事於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表現出無私、無求、無條件。
世尊一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每天出門托缽,他所求的,每天一餐飯而已,除此之外,萬緣放下,清淨無染。托這一缽飯是沒有條件的,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決沒有好惡的念頭,隨緣而不攀緣。他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後世的學生追隨世尊的榜樣。
所以我常常勸導同學們要真學佛,學佛的功德利益無比的殊勝。真正要學佛就不要去經營道場。經營道場,你決定是迷、邪、染,加倍的迷邪染,你怎麼會回頭!回不了頭。道場大了,貪心就起來了,貪名利、貪權勢,到最後墮阿鼻地獄,那個虧吃得太大。所以我教大家,我是你們的榜樣,我這一生當中,遠離名聞利養。我也曾經說了不少次,許多人也知道,我這一生有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所以我得自在。
人、事、錢財,是地獄的根。你一沾染會起貪心,從貪心就有利害衝突,利害衝突會產生瞋恚心、愚痴心。所以搞這個東西,天天增長三毒煩惱。眼前縱然得到,你能享受幾天?縱然活上一百歲,細細想來,得不償失。為什麼?每天提心弔膽,患得患失,與一切眾生鉤心鬥角,你的日子過得多苦,不值得。一切放下,得大自在。跟天地自然為伍,那個心胸多開闊。佛所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能相應,得大自在。接觸佛法,若不懂這個道理,不認真修學,不能契入諸佛菩薩的境界,那才是冤枉。這是我們要深深反省的。
今天的因緣是無比的希有殊勝。佛法是究竟圓滿智慧的教學,它不是宗教。諸位今天發心來皈依,皈依是拜老師。我們的老師是誰?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跟著老師學習。老師今天不在世了,老師的遺教(經典)存在世間。所以老師不在世的時候,三寶中最重要的是依靠法寶。我一開頭跟諸位說了,三寶是一而三,三而一。法寶裡面就有佛寶,就有僧寶。我們要以經教為真正的皈依處。
佛的經典太多了,比現在一個大學裡面的課程還要豐富,到底我們依靠哪一部經?這必須依靠自己的根性,自己接受的能力,自己學習的環境,生活的環境,工作的環境,都沒有妨礙。不但沒有妨礙,都有幫助,這個經典我們學習就很方便。這是我們選擇法門與經典的重要條件。
我們要記住,「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我們眾生的根性與業力都不平等,因此在平等裡有不平等,不平等裡面有平等,因此還是要選擇法門。我們實在不會選擇,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實在不會選擇,他也提供意見給我們做參考。所以世尊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世尊為我們提供一個方向,提供一個選擇的原則。如果實在沒有能力選擇,不妨參考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世尊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選擇淨土就不會錯誤。
淨土的經典現在只有六部,五部經,一部論,分量不多,非常適合現代人修學。現代從農業進展到工業,由工業進展到今天的高科技。大家工作繁忙,分秒必爭,休閒的時間愈來愈少,沒有時間去讀大部的經典,所以我們讀誦的東西愈少愈好,愈精簡我們感覺得愈方便。因此,古大德苦口婆心,為我們選擇,為我們會集《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在中國總共翻譯過十二次。我們從原譯本裡面觀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曾經為我們多次介紹這個法門。世尊一生講經只講一遍,從來沒講過兩遍,《無量壽經》講過許多遍,可見得這個法門重要。如果不重要,不可能重複講這麼多遍。
這麼多的譯本擺在我們眼前,也是眼花撩亂。我們依靠哪個本子好?宋朝王龍舒居士為我們做第一次的會集,便利我們學習。這個會集本,歷代的祖師大德讚歎肯定。雖然會集得不是很圓滿,難能可貴。淨宗的祖師大德,蓮池大師,我們沒有人不尊敬,蓮池大師給《彌陀經》做註解,《疏鈔》。《疏鈔》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百分之七十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這就是告訴我們,蓮池大師肯定他的會集。龍舒居士念佛站著往生,預知時至,這是他會集經論的功德。。
清末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做第二次的會集,會集的本子確實比王本好,但是依舊有瑕疵。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有批評,但不是批評不可以會集,是批評會集的時候不夠細心,有很多重要的經文漏掉了;原譯本的文字,他改變了,這是不可以的。印祖是批評這兩樁事情。
因此,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做第三次的會集,就是我們現在採取的本子。這個本子出來之後,出家、在家的大德,倍加讚賞。這個本子完整,完美而沒有缺陷,我們依靠這個本子。我拿它跟五種原譯本對照,跟過去兩種會集本對照,確實讓我們心服口服。我們決定皈依這個本子,依教奉行。我們要深入探討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仔細研究它教給我們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與方法,我們要在經典裡面學習。放下我們自己的成見,放下我們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完全接受《無量壽經》上的方式、教誨與理論,我們就真正皈依法了。
古人講過,這一部經是中本《華嚴》。古大德把《無量壽經》、《彌陀經》跟《華嚴經》同等的看待,這三部經是一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文字的分量有多寡不同,內容決定沒有兩樣。如果說道理,說經典的內涵,這三部經平等,不增不減。
所以我們今天在新加坡開華嚴班是細說《無量壽經》,這是培養法師,培養師資。你這一部經要講得好,要講得透徹,你自己修行能夠到家,不能不熟讀《華嚴》,不能不深入華嚴境界。然後《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才能講得圓滿究竟。無論長說、短說、深說、淺說,得大自在,住真實智慧。這是我這一生當中,全心全力幫助諸位同學的。
我熱心幫助大家,大家要有緣分,沒有緣分,我想幫也幫不到。今天這個緣分是丹斯里李居士發心促成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雖然他初學佛,我們很清楚,過去生中是華嚴會上的人。這一生當中,一開頭他迷了,也迷在名利場裡。現在他覺悟、回頭,他回頭比一般人快,他根性比一般人利,他能將佛法、正法,常住世間,影響全世界。
我們不要以為今天這個道場不大。昨天晚上一萬兩千人聚會,使我們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法華會上是一萬兩千人;講《無量壽經》,無量壽大會裡面也是一萬兩千人;我們昨天晚會也是一萬兩千人,不可思議,這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天龍八部、鬼神,他們的數量超過我們百倍、千倍都不止,影響虛空法界,不止這個世間。所以諸佛歡喜讚歎,龍天歡喜擁護,無比殊勝的因緣。我們感謝丹斯里,感謝馬來西亞賢明的政府領導人。我們看到這個國家,欣欣向榮,
,前途一片光明,我們感到非常欣慰。這個世間,大家都曉得,有許多的災難,能得到賢明的領導,安定社會,,會給世界帶來和平、幸福、安樂。我們親眼見到了,親身在此地體會到了。這是諸佛菩薩住世,諸佛菩薩悲憫一切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應以國王身得度,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而得度,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我們看到這個世間,全是諸佛菩薩應化在此地。
尤其今天看到這麼多同學們,我們真正發心回頭,捨棄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依靠佛菩薩的教誨,修「覺、正、淨」,就是經上所稱讚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再詳細說一點,就是我們這副對聯上寫的,我們要學習真誠,從虛偽回頭,依「真誠」;從染污回頭,依「清淨」;從傲慢回頭,依「平等」;從迷惑顛倒回頭,依「正覺」;從自私自利回頭,依「慈悲」。慈悲是博愛,「仁慈博愛」這四個字出在《無量壽經》上。落實在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得究竟圓滿。
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裡,到處都是。伊斯蘭教裡面有佛、有菩薩在示現,我看到了,我明白了。
在這一個小時當中,我跟諸位說了這麼多話,諸位一定要記住,我們皈依三寶,依住持三寶,回歸到自性三寶,我們真的皈依了。看到所有三寶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佛菩薩。佛在經上教我們,「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以清淨、平等心看待,不要分別,「這是我的皈依師,那個不是我的皈依師」,那我們就完全錯了。這是我把皈依的意義跟諸位說明。另外有兩個錄像帶,我過去在新加坡講的,在澳洲講的,諸位都可以多聽,多學習。我們這才是真回頭,真皈依。我們是諸佛如來的真實弟子,《無量壽經》上講「第一弟子」。
現在我們為大家做一個皈依的儀式,儀式簡單隆重。因為人數多,我們就在自己座位上站起來就可以。皈依的同修都在座位上站起來。諸位法師,我們站在前面一排,我們都給他們做證明,不止我一個作證,這麼多法師都給你們做證明。我們站在前面一排面對大眾,我們給他們作證。這正授皈依,我就不能坐在這裡,我坐在這裡變成皈依我了,那我就有罪。我要站在旁邊,你們面對佛像,在佛像面前行禮,佛菩薩給你們做證明。
諸位拿著皈依證,誓詞在皈依證裡面,法名都用「妙音」。「妙音」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給我們取的。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念佛人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後,到他方世界教化眾生,都叫妙音如來。所以現在諸位是妙音居士,將來作佛就是妙音如來,因果都相應,所以這個名字非常好。妙音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這個音聲稱之為妙音。這一句佛號能普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作佛。
三皈誓詞:阿闍梨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二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這個誓詞我簡單的說一說。「阿闍梨」就是我們現在稱的老師,通常我們稱法師,這是給我們做證明。我們發心,從今天開始,「乃至命存」,我們一生一世「皈依佛陀」。「兩足中尊」,「足」是圓滿、滿足。佛的智慧、福報都達到究竟圓滿,沒有人能相比,因為他是稱性的。福慧是我們要求的,我們要學習佛陀,也要跟佛陀一樣成就圓滿的智慧、福德。
第二句是「皈依達摩」。「達摩」是梵語,就是「法」,法寶。「離欲中尊」,「欲」是欲望,六道凡夫都有欲望,修行人都是離開欲望。佛家有很多修行人,其他宗教也有很多修行人,修行人都是清心寡欲,但是跟佛比,佛斷欲比他們乾淨,百分之百斷掉了。菩薩斷了百分之九十九,還有一分沒斷,比不上佛。所以佛是究竟的「離欲中尊」。
第三句是「皈依僧伽」。「僧伽」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體。家庭也是團體。佛在經上講,四個人在一起生活,這個團體能夠依照佛的教誨修六和敬,這個團體就叫做「僧伽」。所以僧伽不一定是出家人。你的家庭有四個人,一家四個人能遵照佛的教誨修學「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你的家庭就是僧伽,就是僧團。這個家庭非常和睦,一心一德,是所有一切團體裡面最尊貴的,也就是所有一切團體裡面的模範。
三皈依的內涵是多麼的豐富,教我們念念不忘,認真向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學習。這是誓詞上的大意。今天諸位能夠發這個大心,我們很清楚明白,諸佛歡喜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