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傳授 (共一集) 2002/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6-019-0001
諸位法師、諸位長者大德、諸位同學:
今天新加坡居士林跟淨宗學會在此地舉辦「三皈五戒」的傳授,正好遇到淨空這一次來到新加坡,乘這個機緣跟諸位說說三皈的大意。三皈也叫做「三自皈」,我們每天早晚課的時候,最後一節都是念三皈偈:「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這個意義非常明顯,是教我們自己皈依,而不是要求別人。皈是回歸、回頭的意思,依是依靠。在古時候,一般大眾都是要依靠一個對於人情事理通達的人。
在中國幾千年來,上至帝王大臣,下至我們一般平民百姓,我們都依靠孔老夫子、孟夫子。在古印度,有不少人依靠釋迦牟尼佛。孔孟、佛陀早已經不在世了,我們如何依靠他呢?他的教訓、經典依舊留在世間,這就是我們的依靠,像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可以靠他、追隨他、聽他的教誨,為什麼?他是一個明白通達的人,尤其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對於過去未來、此界他方,佛沒有不知道的、沒有不明瞭的,這是我們所以要依靠他的道理。依靠他,我們可以過幸福美滿的生活,不但現在我們能夠得到幸福美滿,來生後世我們的果報一定更美好、更殊勝。我們從佛陀那個地方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這個世界之外還有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將來要到哪一個世界,可以隨自己的愛好去選擇,這個不能不依靠佛陀。
十方有諸佛菩薩的世界、有天人的世界,也有妖魔鬼怪的世界,世界很多。佛把各個不同世界的條件告訴我們,而且告訴我們,諸佛世界裡面,最殊勝的是阿彌陀佛的世界,到阿彌陀佛世界的條件也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這個地方是淨宗學會,專門修阿彌陀佛淨土,將來希望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所以對於淨宗的經典,我們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最近我們在錄像室錄一套《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經實在講是對西方極樂世界做最詳細、最真實的說明,我們讀了之後,才知道阿彌陀佛那個世界的生活環境、修學環境是其他世界不能夠相比的。
我們要發心去,能不能去得成?古大德告訴我們,這個淨土「萬修萬人去」,每一個人只要發心想去,沒有去不成的。真正想去,你要依照經論裡面的條件,具足了這些條件決定得生。條件裡面最根本的是「淨業三福」(《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過去講過《十善業道經》。
同學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今天發心求受三皈,一定要具足孝親尊師、十善業道。無論在家出家,這是修行的根本,如果這一條不能夠具足,三皈是得不到的。好像我們上樓,這個樓有三層,十善業道是第一層,三皈五戒是第二層,沒有第一層你怎麼能上得了第二層?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裡舉行的是形式的三皈五戒,實質的是要諸位同學回家認真的去修學。
「三皈傳授」,我們過去做過三次講解,有錄像帶跟錄音帶流通,也有同學發心把它整理寫成一本小冊子,希望諸位要多看、多聽,了解三皈真正的意義。
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佛教給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種種看法、想法錯誤,從錯誤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想法、看法。什麼人的想法、看法是正確的?釋迦牟尼佛的想法、看法是正確的,菩薩還要依靠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還要依靠釋迦牟尼佛,何況我們?我們肯定佛菩薩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們的想法、看法跟佛菩薩不一樣,那就得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隨順佛菩薩的想法、看法,這就對了。
第二是「皈依法」,法就是知見,我們要隨順佛菩薩,建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第三「皈依僧」,僧團不是現在你所看到的僧團,而是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講的僧團,僧團就是團體。人是社會動物,不能離開團體獨立生活。你看看最小的團體是家庭,現在多半是小家庭制度,夫妻、兒女生活在一起。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同生活,這就是個團體。僧是什麼意思?僧是清淨、和睦的意思,這用出家人來代表,出家修行人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取這個意思。沒有教你皈依這個出家僧團,是叫你「自」皈依,自皈依僧。你要懂得那個「自」的意思,我自己要依靠出家人那一種和睦清淨的生活方式,我要認真的學習,也要做到清淨和睦,那你就是真的皈依了。
中國古時候諺語常講:「家和萬事興」,所以這個團體是和睦的團體。你要是一家人皈依了,你的家和。由此可知,佛的學生、佛的弟子心地清淨,處事待人接物是和睦,學佛從這個地方入門,從這裡學起。
三福的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在家學佛落實在三皈五戒,我們修淨土所依靠的戒行就在《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一段經文所講的內容是「五戒十善」,做為我們生活的依靠。
我講得很多,出家同修一定要學習《沙彌律儀》,《沙彌律儀》要是做不到,不是出家人,決定不是出家弟子。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不是佛的在家學生,很重要。最近韓國、日本那邊的一些法師,他們邀請我,給我寫了不少信件,感嘆到現代出家人許許多多都墮落了,深以為憂。這些老和尚都非常難得,想到用什麼方法來挽救,這個發心不容易。外國的出家人墮落了,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本國,好像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才極力提倡,要求我們自己要從三皈五戒扎根,我們的修學才會有成就。
如果沒有三皈五戒,佛法就不存在這個世間,寺院庵堂佛事法會好像是挺盛的,那是形式。連新加坡納丹總統都知道,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是納丹總統告訴我的,這個話不容易說出,他內行,他真懂。我最初聽到這一句話,是五十年前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以後沒有人說過這個話,沒有想到到新加坡遇到納丹總統,他也是這個說法,我感到很驚訝。
我們學佛的同修要記住,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我們真正要做到,外面形式並不重要。所以,我們要認識清楚佛法是什麼,過去歐陽竟無先生講過,「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也不是哲學,而為人類所必需」,這一句話講得很重。換句話說,人不能離開佛法。佛法到底是什麼?我們細心觀察、仔細研究,佛法就是今天社會上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
我們跟釋迦牟尼佛是跟他求學,接受他的教導,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拜佛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是印度話、梵語,什麼意思?翻成中文是皈依的意思。「本師」這兩個字是中國話,我們根本的老師;皈依我們根本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天天都在念,要曉得這個意思。怎麼樣依他?依照他在經典裡面所說的,我們依教奉行,這是真的皈依了。
佛所說的經論很多,不是教我們統統都學,他要求我們只學一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就成就了。今天我們淨宗學會所依靠的是《大乘無量壽經》,肯定不錯,這兩年有一些人極力反對這個會集本,有一些少數善根福薄的人受到影響,善根深厚的人不受影響,如如不動。他反對這個經別有用心,要知道不能上他的當,要老老實實的修學。
我學佛五十年了,在講台上講經四十四年,我以四十四年講經的經驗告訴大家,「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決定正確」,我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講過十一遍,依照這個經本修行的人,往生的瑞相很多,許多同修親眼看到的。最近的一位,去年往生淨土的,是居士林的老林長,他就是聽《無量壽經》會集本往生的。他每一天聽八個小時,聽了很多遍,聽了四年。你看他老人家往生,三個月前預知時至,不是假的,我們培訓班同學都去幫他助念,親眼看見的,我去給他做皈依,這哪裡是假的!依靠一部經來學習就行了、就夠了,五戒十善都在這一部經裡面。經要多聽,要常常聽。
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很多,我們看到報紙資訊的報導,世界災難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今年有個反常的現象,全世界的氣候反常,這不是一個好的預兆,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要認真努力修行,依靠佛陀的教誨,斷惡修善。善惡的標準就是戒律,第一部經是《十善業道經》,跟我們講善惡的標準。在中國,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推崇的《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老法師一生極力提倡,這兩本書的內容是什麼?是善惡標準,你讀了之後才曉得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惡要斷,善要修,斷惡修善能改造自己的命運,消災免難。然後進一步依照經典的教訓,破迷開悟,這樣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超凡入聖,真的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怎麼去做?對經教的修學鍥而不捨,一時一刻都不放鬆,把這個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能夠超凡入聖,我們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能夠入佛菩薩的境界,為什麼不幹?
新加坡在全世界來說,是個相當安定的國土,是很有福報的一個地區,在這裡享福要修福,不修福,福報享盡了,麻煩也會來,要認真努力修學。
「三皈大意」,我相信這一邊都會有光碟、小冊子送給諸位,希望諸位也請一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也有VCD流通,諸位要歡喜聽,可以向居士林、淨宗學會去請。
希望我們大家珍惜今天的聚會,認清楚佛法的殊勝、佛法的利益功德,好好修學一定有成就,一定有殊勝的效果。我的話說到這個地方就可以了,下面跟諸位做一個儀式,儀式簡單而隆重,我們先請出家的法師站在前面,面對著大眾。三皈依裡面,這是皈依僧團,不是皈依某一個人,站在前面都是師父。
好,大家請起立,受三皈的同修拿著皈依證,皈依證前面有誓詞,跟著我念。
「三皈傳授」,我是代表僧團,傳授諸位三皈依,不是皈依淨空法師,大家這個觀念要搞清楚,如果你要是皈依淨空法師,以後麻煩就大了。為什麼?破壞僧團。所以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只要是出家人都是我們的老師,佛法是平等法,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
大家跟著我念,在念之前先向佛像行三問訊禮,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向佛像一問訊。
念第二遍: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好,向佛像一問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好,向佛像三問訊,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
好,三皈的同修請坐下,受五戒的站起來,跟著我念受五戒法,皈依證後一半是受五戒法。連念三遍,跟著我念。
【阿闍黎存念。如諸聖阿羅漢。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亦如是。此即是我五支學處。是諸聖阿羅漢之所學處。我當隨學隨作隨持。】
向佛像一問訊。
【阿闍黎存念。如諸聖阿羅漢。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亦如是。此即是我五支學處。是諸聖阿羅漢之所學處。我當隨學隨作隨持。】
向佛像一問訊。
【阿闍黎存念。如諸聖阿羅漢。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亦如是。此即是我五支學處。是諸聖阿羅漢之所學處。我當隨學隨作隨持。】
【願阿闍黎證知。我是優婆塞。皈依三寶。受五學處。】
好,向佛像行三問訊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