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  (第一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01

  我們借佛教會的道場共同來研究《了凡四訓》。這部書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性質,他寫這部書當初並不是流傳給外人看的,這四篇等於是袁先生的家書,他是教訓他的子女的;換句話說,教訓的意味非常之重。我們讀了要記住,不要想到我到這裡來聽經怎麼盡挨訓,這樣就不好了。在前天,我們也曾經提到過,虛雲老和尚在《參禪法要》裡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想用功辦道,必須首先要具備四個條件。如果這四個條件不具足,你學佛修道都不會有成就。一般講法,你只能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善根種子而已,現前要想得到佛法殊勝的受用那是很困難。

  這四個條件,第一就是要深信因果,因果報應的道理事實我們不但要相信,要深深的相信,不可以懷疑,這是第一個條件,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要嚴持戒律。戒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們初學的人不必斤斤在律學上計較,用不著,諸位能把五戒持好就行了。不但在家的同修,出家的同修能將五戒守好也就很好了。你看看祖師當中,明朝的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一生也是著作等身,通宗通教,而且在律宗裡面他也可以算是一位律宗的祖師,而他自己在戒學裡面一生只守沙彌十戒。到了他的學生,就是他的徒弟成時法師,老師只守沙彌十戒,自己做學生的不敢跟老師比,所以他就守五戒。你看看成時法師的著作底下落的款,出家優婆塞,優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們要是能守五戒就不錯了,就很好了。近代的弘一大師,諸位都知道的,弘一法師一生也是守五戒,自稱出家優婆塞而已。這是屬於第二個條件,我們能把五戒十善修好了就行了。第三、堅固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見所動搖。第四、決定行門,八萬四千法門你修哪一門,決定行門之後不可以改變,一門深入。具足這四個條件才可以說學佛,才能談得上成就。所以虛老和尚這四條,可以說我們今後弘法利生,不但講弘教,就是宗門裡面來講也不能缺少的。總而言之,確確實實指出了今後弘宗演教的方向,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上一個星期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甘露火王」這一章,我們讀到修學六大綱領,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是佛陀在華嚴會上所說的,世出世間的學問也超越不了這六樁事。經文裡面所述說的非常有意義,甘露火王是一國之主,每天還在上課,除了辦理政務之外,他還要抽出一個時間來聽講。所以國王宮殿裡面有講堂。請哪些人來演講?請這些有大智慧的沙門、婆羅門,或者是證了道果的,請他們來演講。國王率領這些大臣們天天也得去上課,習以為常,這日常生活。所講的歸納為六大類,告訴我們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哪些法於我們有利益,哪些法於我們有害處,就這六樁事情。世出世間學問可以歸納起來就這六樁事情。也就是教我們能辨別善惡、辨別正邪、辨別是非、認識利害,學問之道也就思過半矣了。

  《了凡四訓》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訓他兒子的四篇文章,我們讀起來與經典當然不相同。但是我學人過去有這個經驗,在往年我們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尸迦羅越六方禮經》、講《禪林寶訓》的時候,信眾裡面就有一些來告訴我,說法師講經為什麼要常常罵人?諸位要曉得,我自己無德、無修、無學,我怎麼敢罵人?恭維還來不及。佛菩薩、祖師有責備學人的地方,假如這個毛病剛剛好我們就有,你可千萬不要誤會這是在罵我。實在講,你要真正承認是在教訓你,在罵我,我還真得了利益了,得好處了。這個小冊子裡面,這些話就更多了,這四篇文章從頭到尾看一遍,幾乎都是說的我們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不能入道。所以這四篇當中的兩篇是《四訓》的重心,改過、修善。

  今天我看我們印的這個本子,前面有印光法師一篇序文,這篇序文可以把它當作《四訓》的玄義讀,介紹這部書的。今天我們就研究印光祖師的這篇文章,「了凡四訓序」。尤惜陰居士在這個小冊子裡面他作了一個簡單的註子,註得相當的扼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諸位在此地聽了以後,現在《了凡四訓白話註解》的本子也流通得相當廣,不妨找一本可以參照著看。我們講是依據這個本子,所以這個本子裡面的小註,我們也得多少要介紹一下。現在請諸位翻開書本,看印光法師的這一篇序文。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祖師這篇序,這兩句是總綱,換句話就是提到佛法了。聖這是稱佛,賢可以稱菩薩,我們通常講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賢位的菩薩,賢人;登了地以上的,十地菩薩,才是稱為是聖,聖人。我們要想成佛,要想成為菩薩,這一個道路從綱領上講就是兩個字,一個是誠、一個是明,無論修什麼法門,法門八萬四千之多,哪一個法門也離不開這兩個字。離開這兩個字,方向就走錯了,那就是常言說的盲修瞎練。你要能守住這兩個字,這就是菩薩道了,也可以說是聖道。

  怎樣叫做誠?這個要解釋一下。誠很不容易做得到,在佛法裡面講,誠就是定,明就是慧;誠是體,明是用。懂得這個意思,大家常常聽《金剛經》、聽《楞嚴經》,《金剛》、《楞嚴》裡面說了很多。誠就是如來藏的性體,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裡面講就是直心,佛在《無量壽經》裡面給我們說的至誠心,就是此地這個誠的意思。明是智慧,對於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夠通達明了而沒有錯誤。所以明在我們初學的人來說就是省察的功夫,我們要常常反省、檢點、觀察,而後才能夠做到改過,才能夠做到積善。所以改過與積善,在諸佛教化大意當中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要建立在明慧的基礎上。你要沒有明慧,你不曉得什麼是惡、什麼是善,那還談得上改與積嗎?當然談不上。唯有有明慧的人,他才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惡要改、善要修。誠之道也就是講的自淨其意,這是誠。

  這兩者要具足了,即誠而明,即明而誠,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定慧雙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時候,你自自然然就證果了。證的什麼果?聖道當然證的是聖果,無上菩提,拿《華嚴經》來講,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聖果。所以祖師在這裡一句話給我們道破,「聖賢之道無他,誠明而已」。這兩個字,不但是整部《了凡四訓》都建立在這兩個字的基礎上,可以說世出世間一切聖賢之法都是以這個為根基。《了凡四訓》教給我們什麼?就是教給我們誠、教給我明。這兩個字祖師後面還有詳細的說明。

  「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聖就是聖賢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與佛菩薩他們分別在什麼地方?祖師給我們指出來,在於一念。哪一念?可以說就是下面講的誠與明。以下祖師引用《書經.多方章》的兩句話,「聖罔念則作狂」,我們把這個話簡單的講,佛菩薩如果他要失掉了覺察,他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覺察,念就是覺察的意思,罔是失掉了、沒有了。《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罔念就是一念不覺,起了無明,聖人就變成凡夫。「狂克念則作聖」,凡夫克念,念,剛才講了,覺察的意思,克就是克服;換句話說,凡夫要是念念覺悟,他就是佛菩薩。可見得凡夫與佛菩薩不過是迷悟一念而已,在乎這個一念,迷悟的這一念。由此可知,覺察的功夫太重要了。覺察的功夫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誠,照就是明,誠而明,寂而照;明而誠,照而寂,聖凡分別就在此地。

  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了,祖師就說了,「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操縱得失之象,底下註了,操就是操守,縱就是放縱,你要有操守,你就得到了,聖賢之道你就得到了;你要失掉操守,放縱、放逸了,你就得不到了。但是這種現象,確實好比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縱,而養成了一種放縱的習氣,現在叫我們操守,很難提得起來。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學聖賢之道的人,那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這個要帶一點勉強。誰勉強你?你得要自己勉強你自己,要勉勵你自己奮發自強,不可以稍生縱任。

  「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我剛才說出來了,誠是說的體,宇宙萬法的理體,這就是講的常住真心,就是《楞嚴》所說的如來藏性。昨天剛剛講過,四聖六凡皆是依據如來藏性。藏性雖然隨緣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藏性確確實實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昨天也舉了很多例子給諸位說,可以說已經說得相當的詳細。最簡單的比喻,我們用鏡子做比喻,我們每天都在照鏡子,鏡子就好比真心,清淨光明,鏡子裡面所照的影像,好比是真心隨緣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無論照的好的相、醜的相、善的相、惡的相,鏡子的體從來沒有變更過。所以說是凡聖同具,一如不二,隨緣不變,是個真心。「明之一字」,這是作用,照用,「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存養,存是講我們的存心,養這是講修養,省是反省、省察,你要是能不斷的在這裡存養、反省,你就可以從凡夫到達聖賢果地了。這是把超凡入聖的原理原則給我們指示出來。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這是說到我們現前的地位了,我們現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上,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很少運用誠明這樣的功夫。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複雜極了,一不覺察就會做錯事。不覺察,內心裡面生愚痴、煩惱,這是講的意業,身與口免不了要造種種的罪業,小註裡面講的,貪瞋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發動了。為什麼有這些?因為你沒有覺察。話說回來,一覺察了就不會有貪瞋痴妄。諸位想想看,我們有幾個人會用?這個運用覺察,就是咱們講堂常講,提起觀照的功夫,觀照的功夫就叫覺察。像《金剛經》裡面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果然能在日用之間,萬境交集,常常這樣的觀察,你在這裡面決定不會起貪瞋痴妄,這叫誠與明,這叫做菩薩道。《楞嚴》裡面,最近我們也提了兩句,句子愈少用功愈得力,「觀相原妄,觀性原真」,八個字,我們要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來,境界相一現前,根塵相接觸的時候,立刻就覺悟,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你這個裡面怎麼會有妄念?怎麼會有貪瞋痴慢?這就叫做覺察,這也就是前面講的省察的功夫。這一點諸位千萬要記住,不能夠錯會了意思,覺察,我今天做了些什麼事情,想想,不錯,我從早上到晚上幹些什麼,那種覺察,你覺察個一百年還是凡夫,那是不覺。這就是會用功和不會用功就這麼一點區別,我們讀誦大乘經論有沒有受用,也就是這一點區別上。

  「此想既生」,這是講你一下不能覺察的時候,不能覺察,剛才講了,善惡、真妄、是非、利害都不能明辨的時候。「則真心遂受錮蔽」,真心,佛經裡面常講,無明煩惱蓋覆住了。這個小註說,「如金生鏽,如鏡蒙塵」,把金、鏡子比作真心,把鏽與塵比作貪瞋痴慢這些煩惱無明,比作這些東西,「一片天真遂為人欲所蔽」,這個欲就是五欲六塵,把你的真性蓋覆住了。「而凡所作為,咸失其中正矣」,你所作所為失掉了中與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落於小人無忌憚之一路。諸位想一想,我們現在所作所為是不是偏與邪?要說你偏見,你就不高興;說你邪行,你也不高興。自己要檢點檢點自己,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還是叫外面境界牽著鼻子走,如何得來中與正?自己要明瞭、要曉得、要承認,這才叫勇,勇於認錯、勇於改過,這是超凡入聖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實功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祖師這幾句話,都是對於我們發好心想學聖學賢的這些人所講的。我們既然發了心,想學好,想學聖、想學賢,你就一定要做切實功夫,這裡頭著重在「切實」兩個字。克除淨盡,克除五欲六塵偏邪之見,不但要除,要除得乾淨,除得乾乾淨淨。如果要不能,你做不到,不能夠把這些偏邪的知見去乾淨,那就是愈趨愈下了。愈趨愈下有沒有底極?沒有底極。這個話的意思小註裡頭有,「言若不及早省察,改過自新,則積過愈多,陷溺愈深」。我們一定要曉得自己有過失,要發心改過自新,能改過才叫做大勇、大智。我們中國聖人所講的三達德,智仁勇,與佛講的三菩提心是一樣的意思。誰是真發菩提心?誰具足三達德?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的人,這才是真正的菩薩,真正聖賢人。否則的話,咱們依舊悠悠泛泛的,那就是祖師講的「徒具作聖之心」,徒是徒然,你有這個心,有這個心怎麼樣?你沒有去做,我想成佛、我想成菩薩,但是你並沒有向佛菩薩道路上走,這個想永遠是妄想,永遠是空想。空想、妄想還倒罷了,前面說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能改過修善,必然是造惡積惡。積惡就不得了,愈積愈深,那還有不沉淪的道理嗎?永沉下愚之隊,入了下愚那一隊去了。這對於一個發菩提心,已經聞到佛法,知道發心、知道佛法殊勝功德利益的這些人,而不能夠切實去修正,實在是太可惜了。

  成佛作祖難不難?請看底下一段,「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這樁難事情,我們在講堂講過不少遍,成佛作祖是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問題就是我們肯不肯做。這部小冊子我學人這次啟講,感觸很深。我讀這部書在二十六年以前,我那個時候為什麼不講?我講經已經講了十八年,講《了凡四訓》是頭一次。應當在二十年前就要講。過去要是常講這部東西,今天我們學佛都不是這個樣子。以往一直都是在大乘經典裡面兜圈子,好高騖遠,建一些空中樓閣,沒有好好的在基礎上下功夫,看到印光法師這個提倡,我們才大大的覺悟。實際上印光法師這篇文章二十年前我也就看過了,看雖然看過,眼睛上有一層翳給蒙蔽了,沒有看清楚,沒有把這個當一回事情,也沒有覺得這個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訓》,世間法,這個老頭教訓兒子的幾句,說的,點點頭,講的話還不錯,還有點道理,丟到旁邊,不再去理會它,人家的事情與我無關。

  現在搞了這二十幾年,統統搞的空中樓閣,一事無成,回頭再看看這個東西,大徹大悟,曉得這個東西是無價之寶,有了它,大乘佛法才有依靠;沒有它,大小乘佛法皆落空。所以我們講堂裡講的這些經,你們同修們沒有時間不來聽可以,無所謂,以後還有機會,《了凡四訓》ㄧ定要聽,你們能來聽是你們有福報,世間法講你們有福氣。我學人當年就沒有人提醒我這個東西重要,要有人提醒,我會特別注意,沒有人提醒過,一直就看輕了它。現在我們要作聖,確實是不難,用這個打基礎,我們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當中照這個去做,給諸位說,我們的命運立刻就改過來。大家要好好的做,三個月就見效了,一點都不假。

  祖師告訴我們,作聖為什麼不難?在自明其明德,這是《大學》上的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就是前面講的誠與明,明德指在聖不加,在凡不減,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在明德上面再加一個明字,可見得這個明德現在不明了,如果要是明,那你再加一個明字就錯誤了。現在這個明德失掉了,不明了,為什麼不明?為五欲六塵煩惱蓋覆住了。你要想作聖,沒有別的,把你的明德恢復就行了;換句話說,把本來明德上面那些障礙、那些蒙蔽把它去掉,你這個明德就恢復光明了。

  底下這教給我們方法,「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這些話都是儒家講的。我們先看小註,物指的是物欲,是對於物質上生起種種貪求的欲望,我們把它歸納為五欲六塵;格是格正的意思,司馬光解釋這個格,格殺。格殺什麼?格殺五欲。「繩愆糾繆,格其非心之謂也」,明明德要從這裡開始。這就是佛法常講的放下萬緣,格物就是放下萬緣。萬緣是什麼?萬緣就是物,障礙我們真心的,障礙我們清淨心的。我們如果不能將它放下,不能將它格正,清淨光明的真心永遠透不出來,這是講的放下。致知,給諸位說,就是講的看破,你得要有智慧,「努力覺照,勿任昏散之謂」。這個地方的知不當作一般的知識講,不當作這個講法,這個知是覺的意思,小註註得很好,覺照的意思,就是前面講明的意思。致知,覺照,念念覺照,給諸位說,這叫做真實的學問,格物是真實的功夫。放下是真功夫,看破是真學問,要從這裡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這再細說功夫與學問、方法。這個倘之一字是假設,假設人欲之物要不能夠極力的格除,這個要拿佛法來講,放下再放下,徹底放下。這個事情確實是很難,有人對於財能放得下,名放不下,好名;有些人名能放得下,利放不下。換句話說,五欲六塵總有個一、二樣他放不下的。世間法放下了,出世間法還要放下,極力格除,除到乾乾淨淨。昨天《楞嚴經》裡面講的,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說得相當的精闢。下個星期六我們接著講底下的第三段,空不空如來藏,這些都是給我們講出這個道理。為什麼要叫我們徹底放下,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那就是此地講的極力格除,格除得乾乾淨淨,心裡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這個時候真如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現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來了。

  真正的智慧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面求得來的。像明鏡一樣,明鏡的光明不是外面來的,是它自己本有的。而鏡子上面被灰塵蓋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你只要把灰塵去掉,那個能照是鏡子本來的,並不是你給它的,它就能照了,不是的。聰明智慧是本具的,本來具足。換句話說,心地愈清淨,智慧愈高,心愈淨、愈定,智慧愈大,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看這個人心定不下來,靜不下來,一團糟,這個人決定沒有智慧。世出世法是一樣的,辦大事情的人,心常常是靜止不動,什麼境界現前他都能如如不動,他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處理到恰到好處。事情一臨頭,心地就慌亂,這種人決定成不了器。諸位要開智慧,要從定靜當中下手。所以說,你要不能夠極力格除,你本有的真知沒有辦法現前,絕難徹底顯現。換句話說,我們本具的般若智慧,你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你有兩分功夫就透兩分,你有十分的功夫你就透十分。智慧的顯現就在我們自己格物致知功夫的淺深而定,這是這個道理也說出來了。

  底下這就是從日常事務當中我們應該要修學的。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這句話也就是教給我們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為就是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常是不間斷,常起覺照,就是覺照的功夫不要叫它間斷。為什麼?一間斷,覺照功夫一失掉,無明就起來,煩惱就現前;你的覺照功夫提起來的時候,無明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煩惱好像是霜露一樣,覺照好像是太陽一樣,太陽一出來,霜露都溶化了,煙消雲散了。可見得這個覺照的功夫對我們來講非常的重要。常起覺照,重要是在常字,偶爾的覺照我們也有,我們現在就是不能夠保持常這個字。說實在的話,一天當中覺照的功夫,在我們現在的人來講,能夠有五分鐘、十分鐘就不得了。我們同修自己想想,我們一天有沒有個五分鐘、十分鐘覺照什麼?恐怕從早到晚一剎那也沒有。到這裡來聽經的同修也許會有一點,為什麼?聽經的時候會起一念覺照的功夫,但是離開講堂之後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來。要不常常聽經、看經的人,單單是燒香拜佛,恐怕一生當中難得有幾次覺照現前。

  失去覺照的現象就是違理情想,理是指的什麼?前面講的誠與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嚴》所講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這個理,違背了這個理。違背了這個理,一定就落在情識這一端上去了,情想了,情就是分別執著,這就是識做主了,理是講的性,情就是講的識;換句話說,轉本性成阿賴耶識,成為情想了。轉真如本性成阿賴耶識,就是轉聖作狂了,這不是大大的顛倒了嗎?祖師在此地教給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提起覺照功夫,不使一切違理的情想暫萌於心,不要叫它常常有這個現象,暫時有這個現象都不可以。可見得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違理情想是念,不在乎這個,怕的是你沒有覺照。一有覺照,這個違理情想立刻就煙消雲散,常住真心立刻又恢復光明了。

  小註念一念就行了,「如此則庶乎處暗室無虧,履平地若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不驚」。這是舉幾個例子,說你心安理得。如此是說的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你處暗室不會虧心,不做虧心事,為什麼?你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的。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暎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這幾句話我們要把它念背,對於我們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們為什麼被境界轉,祖師所謂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是我們不會。印光祖師在這個地方傳授我們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們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心要虛,不能有一物,要明,洞徹兩個字是形容虛明的,心裡頭不能有物;換句話說,心裡面不可以有牽掛,不可以有執著。為什麼不可以有?因為心裡頭本來沒有。凡是心裡面有牽掛、有執著、有分別的,妄心,而不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我們要學。心裡面有牽掛,就要想到錯了,妄心在用事,你就認識這是妄心,這不是自己真心。如鏡當台,心好像明鏡一樣,隨境暎現,隨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講,「胡來現胡,漢來現漢」。胡是什麼?那個時候的外國人我們稱作胡人,外國人走到鏡子面前,鏡子就現個外國人的樣子;漢是我們中國人,中國人在鏡子面前現的是中國人的樣子,胡來現胡,漢來現漢。鏡子裡頭有沒有漢與胡?沒有,鏡子裡面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它可以隨著境界現相。

  雖然隨著境界現相,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不能轉它。為什麼不能?它永遠如如不動,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心地裡頭一物沒有,無牽無掛。如果說這個鏡子照了個相,這個相不錯,掛上去,那就染上了,那就為境界轉了。我們現在很可憐,隨著外面境界轉,眼見色,為色相所轉;耳聞聲,為聲音所轉,一點都做不了主宰。古人把這種人比喻作老牛,牛穿一個繩子穿在鼻子上被人牽著走,叫牠到東就到東,叫牠到西就到西。我們現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塵牽著走,你想想看可憐不可憐?為什麼?就是你自己的心做不了主宰,你不知道你的真心是不動的、是空寂的、是湛然的、是明虛的;換句話說,你自己不認識你自己。襌家話頭裡面,「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自己的本人,不知道,沒找到本人,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迷失了。外面境界相與我們有沒有干涉?沒有干涉,正如同那個明鏡一樣。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醜陋。照的那個相,美也好,醜也好,與鏡子何干?不相干。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把自己比作一面鏡子,雖然不究竟,也算是不錯。神秀大師所講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五祖也很讚歎他,為什麼?對初學的人這樣用功也就不錯了。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我這個心像明鏡一樣,照雖然照,一塵不染,好醜香臭是外面的事情,我這個鏡子裡頭如如不動,不染這些東西,能這樣做也不錯了。雖然不是第一義,也是第二義,與第一義也就相差不遠了,在《楞嚴經》裡面所謂的「第二月」,捏目所見,就是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這個心能比作明鏡台,這是第二月,也就相當的難得了。

  所以要知道,外面一切境界,五欲六塵,與我們自己確確實實沒有關係。這個道理要明白了,來不豫計,去不留戀,你看這樣多麼自由、多麼自在。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我要等待著它來,不期望;去了心裡也沒有煩惱,絕無留戀。就像明鏡照物一樣,來的時候,明鏡沒有歡喜;去的時候,它也沒有煩惱。幾時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能做到這個樣子,諸位要記住,能做到這個樣子,你在佛法裡面基礎算是打好了,好像你蓋大樓,地基已經打好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如如不動,這是何等的重要!當然我們都想能得到這樣的功夫,可是這個功夫真正的修學起來又談何容易!難與易在乎你自己存心,你存心去做就不難,前面說了,你要是放縱的去做,那就難了,你不認真,馬馬虎虎的去做,很難有績效。

  下面祖師給我們開示對治的方法,「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裡面稍稍動念了,動的什麼念?貪瞋痴慢的念,只要一動這個念,你馬上就要對治。這種念頭一動,這就叫做病,在這一動之時,立刻就下針砭,把它治療,是很容易辦得到的,你就得要想法子對治它,「剿除令盡」。

  底下是用比喻說,「如與賊軍對敵,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須斬將搴旗,剿滅餘黨。其制軍之法,必須嚴以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復禮,主敬存誠。」比喻當中很好懂,煩惱也比喻作賊,佛經裡面常用這個比喻,六個根本煩惱,也稱之為六賊,為什麼?它能夠賊害我們的真心本性,把我們真如本性裡面的功德智慧都遮蓋了,而不能現前,所以把它比喻作賊。也有的地方把六塵比喻賊,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也能夠染污我們真如本性的。對待煩惱、對付五欲六塵,正如同與賊軍對敵一樣,你要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戰勝你;換句話說,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你能夠戰勝了,你就是聖人,你就是佛菩薩;你要是敗了陣,那你就是凡夫,還是在六道輪迴,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所以對付五欲六塵要像作戰一樣,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們本性,而且要把它消滅得乾乾淨淨,這功德才能圓滿,才能夠成就。制軍之法,是平素對自己的訓練,訓練成自己一套看家的本事,對付五欲六塵、對付無明煩惱的本事。祖師給我們提出幾個原則,這幾個原則非常的重要,這個序文實在是寫得好。

  今天時間又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好了,下個禮拜天我們再繼續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