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第四集)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01-0004

  諸位同學,大家好!第三頁,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一章經文很短,只有九個字。蕅益大師在此地解釋:

  【巧言,口為仁者之言也。令色,色取仁也。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則愈似而愈非。】

  巧言是口為仁者之言也,令色是色取仁也。換句話說,他的容貌言行都做得像一個仁人君子的樣子,外表上裝成這個樣子;這是做作的,並非真實的。所以孔子說:「鮮矣仁。」鮮當「少」講,就是很少能夠做到這個仁的功夫。下面說,「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則愈似而愈非」。不但世間法是這麼一個道理,學佛更應當如是。諸位想想,佛菩薩是裝不出來的,愈裝愈不像!世出世間法是一樣的。

  諸位看表解,表解有解釋。先說巧言,古人所說的「好其言語」、「口為仁者之言」。「口為仁者之言」,這一句是取蕅益大師《註解》裡面的。而前面這一句「好其言語」,就是我們世俗所謂「好話說盡」!好話說盡,愚人言詞,無非是恭惟別人、諂媚別人,盡說的是好話,而其內容是無實。這個無實含義很深,我們說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內外一如。這應當是不妄語、是誠實。不錯!也能算得上是誠實,可是絕不是孔老夫子此地所說的。那個程度淺,這個地方講得深。

  在大乘佛法裡要講到真實,必須要證得諸法實相,而後這個言詞才真實。沒有見到諸法實相,諸位想想,這實從哪裡來呢?由此可知,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是一樁很要緊的大事。否則的話,孔老夫子雖然說了,學生們也用不著把它記下來,流傳到後世。

  諸位想想,孔老夫子一生所說的,只有《論語》裡記的這麼幾句話嗎?我們曉得,決定不止!他老人家一生所說的太多太多了,把它記載下,流傳到後世,所謂的金言!這一些言語足以教導後世,令後世人能依夫子之言說而起覺悟,這才記下來!所以每一句話都有相當的深度。當然也可以淺講,正是佛法裡面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求實這是很重要的,世間學問著重於實在、真實,出世間學問更是講求真實。這個真實就是「仁」。我們講「仁」,你看植物,桃裡有桃仁,杏核裡有核仁,仁是生機,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死的,那就變成麻木不仁了。

  仁要怎樣求得?換句話說,真實要如何修學才能夠得到呢?這一定要懂方法、要懂步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跟孔老夫子所講的,可以說沒有兩樣。孔子教我們從格物、致知下手;佛教給我們四弘誓願,從斷煩惱、學法門做起,「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格物,「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致知。所以不從格物致知上做功夫,仁怎麼會得到?真實不能現前。

  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這是開合不同而已。儒家所講誠意、正心,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佛道無上誓願成」。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深心,這是心地功夫!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夫子之道跟釋迦牟尼佛之道,沒有兩樣,都是要從心地上下功夫。換句話說,我們如果離開巧言,像佛菩薩這些聖者們,是一個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就要從這裡用功。

  末後一條說:「巧言則凡著書立說,不本之躬行心得者皆是。」這也是巧言。這一句我們尤其要特別注意,什麼叫做「著書立說,不本之躬行心得」?「心得」兩個字非常重要,我們在後面小註寫著:「心得者,悟入實證也。」所以世尊是親證諸法實相,成佛以後才說法,他所說的法是躬行心得,就是親證的境界,句句真實。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也是躬行心得。《四書》,除了論語、孟子之外,有大學、中庸。而大學、中庸本來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宋朝的大儒朱熹將《禮記》裡面這兩篇特別提出來,與論語、孟子合訂成一部書,提了名字叫《四書》。告訴我們這四種書,這四部是人生必讀之書!只要是中國人,最低限度都要精讀這一部書。

  「中庸」是古聖先王所覺悟的宇宙人生的道理,真實的道理,所以這是屬於理論;而「大學」正是「中庸」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實際。在佛法裡面講,一個是理法,中庸是理法,而大學是行法;也可以說,一個是理論之精,一個是實行之精,行解相應!「論語」,就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實行,親自做到了,依照「大學」的方法做到了,從這個方法證得「中庸」的理論,是他躬行心得;「論語」是孔夫子的躬行心得,這個裡面說的是聖人的境界。孟子也是躬行心得,示現的是賢人的境界。如果用佛法來看,孔夫子示現的「入法界品」,是佛所證得的境界。孟子也入了法界,是菩薩法界,是菩薩的心得。從前讀書人,讀書志在聖賢,孔子、孟子就是我們修學的榜樣。

  所以這一部經,我們愈看愈像《華嚴經》,《華嚴經》裡面從大分來看,「信、解、行、證」四大分。而前面三十七品著重在理論的說明,很像「中庸」。當然《四書》分量少,《華嚴經》部頭大,文字多,說理當然更清楚。所以我們讀了《華嚴經》之後,再來看《四書》,真是其味無窮!而「離世間品」是屬於行經,在四分裡面是屬於行;前面三十七品著重在理論的講解,是解分,「離世間品」是行的一分,就是講修行、講方法。末後「入法界品」,「入法界品」在《四書》裡,相當於「論語」、「孟子」,這兩部是入法界品。諸位要從這個角度上來讀《四書》,來研究《華嚴經》,那味道就濃了。

  諸位要記住,我們講「信、解、行、證」,這是大分;實際上每一分裡面都有「信、解、行、證」,重重無盡!《四書》裡也有這個味道,每一章、每一節裡都有「信、解、行、證」。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法著重在實行,著重在真實的功夫。我們無論是求世間學問,或是求無上菩提,如果不真實,換句話說,自欺欺人,不會有成就的。希望諸位在此地讀《四書》,要特別記住這一樁事情。

  尤其是「著書立說」,現在這個「著書立說」風氣很盛。從前著書立說,確實是躬行心得的報告。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印刷術不發達,而且讀書人差不多生活都相當清貧,自己縱然有著作,也沒有能力出版。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自己要出幾本書,花不了幾個錢,很容易就出版了,「我有多少多少著作」。他這個著作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自己確確實實開悟了,真有見地利益眾生?還是在那裡自欺欺人,迷惑眾生?這個裡面的功過,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自己要特別謹慎,要特別留意。這是巧言之甚者,最大的!

  第二段我們講「令色」。『善其顏色,……少能有仁也』,這就是外表上裝出一副慈悲仁厚的面貌,無知;只有外表,沒有內容;內心,那又是另外一樣。

  末後這一句說,『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這是外表裝成諂媚、巴結、迎合別人的一副面孔,其目的是自己的人與事,自己的欲望,為了要達到自己的欲望。這樣的人是迷失自己本性者,他才會做。自己本性要不迷,縱然與自己有利益之事,也不肯巴結人。

  所以孔子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要財,要得到自己的欲望,先要看看合不合乎道義?不合乎道義,縱然有這個機會也不要。小人則無所忌諱,他不顧道義,只顧自己的欲望,這是小人。小人在佛法裡叫做什麼?諸位要記住,「一闡提」!一闡提,解釋中國的意思是沒有善根的人。為什麼?小人迷失了本性,不能回頭,就是佛菩薩來度他也沒法子。

  「巧言令色者」,實在就是麻木不仁這一類的人。這一句是不是孔子教我們觀人之術?拿這個來看看我們附近的人,哪些是君子?哪些是小人?如果我們這樣讀《論語》、運用《論語》,那孔老夫子也要流眼淚了。諸位要曉得,孔老夫子是教我們要學聖人。這些話都是教我們自己檢點自己的身心,我們在日常生活言語態度上,是不是「巧言令色」?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才是學君子、學聖賢之道。決定不可以拿這個尺碼,到處去量人,「某人巧言令色」、「某人是小人」、「你是一闡提」,這就造罪業了。

  入世處眾要修平等心、要修慈悲心,佛菩薩示現為凡夫、示現為劣行的多得是,我們在《華嚴經》常常看到善知識示現道行劣士。大菩薩決不是普通人,我們肉眼凡夫怎麼能認得出來?如果不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大善知識,善財童子的老師,我們平常要遇到這樣的人,一定也會譏刺毀謗,在所不免!世出世間聖者這些教訓,無非是指點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覺悟,不可以迷惑。戒律是律自己的,決不是律別人的;別人,縱然看到他造作罪業要往地獄裡去了,我們心是清淨的、心是平等的。

  那看到他墮落怎麼辦?孔老夫子常說:「命也夫!」沒法子的,他的命就是如此。孔老夫子所說的「命也夫」,在佛法裡面講自作自受,佛也救不了他,所以佛看到心清淨。什麼時候才能救?什麼時候他回頭了,一念回心向善了,這個時候他的機緣成熟了。他這一念不肯回心,機緣沒有成熟。沒有成熟的時候,佛菩薩總是在他的旁邊常常給他暗示,希望他能覺悟;實在覺悟不了,那也沒法子。覺悟,肯回頭,諸佛菩薩沒有說是坐在那裡不救援的,一定救護你。

  第二段解釋「仁」,「鮮矣仁」!「仁」,我們看到這個字,就聯想到三達德:智、仁、勇。「智、仁、勇」是三德,佛法的三德跟孔老夫子講的三德也相通。孔夫子講的三達德是「智、仁、勇」,佛法裡面講的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與夫子所講的能通;「仁」是法身德,「智」是般若德,「勇」是解脫德。也是「三身」,三身是「法身、報身、應化身」;「仁」是法身,「智」是報身,「勇」是應化身。也是「三心」,三心就是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三心!《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由這裡看世出世間這些聖賢,他們的學問,他們的功夫,從綱要上來說,多麼簡單,要而不繁!所以他才有成就。我們今天講修學,我們修學的綱領在哪裡?修學的宗旨又何在?能夠把握到這個宗旨、綱領,我們的成就當然可以成功。不但可成,而且很快的就有成就,這是心地功夫,躬行與心得。

  底下有幾條小註,小註很容易懂,但是很要緊,我們在這念一念。『朱子曰:聖學不外求仁』。「聖學」就是儒家的教學,儒家的教育。教育的宗旨在哪裡?宗旨就是求仁,行先孝悌,在實行上是以孝悌基礎。所以聖賢求仁,從哪裡學起?要從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學起。這個順長是悌道,是要孝親順長,這個是仁之根本。

  『其賊之者,以巧言令色為甚』。賊是什麼?就像我們佛門裡面講的「煩惱賊」,是一個意思。破壞仁道、破壞孝悌的,也就是障礙了學問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巧言令色」。一個人不誠實,處處欺騙別人,這種人在世出世間學問都談不上。

  諸位要曉得,人果然這樣做,造無邊的罪業。給諸位說,眼前你所得到的一點好處,是你命裡原來有的。命裡要沒有,巧言令色能夠欺騙人,可以得來,那佛也讚歎巧言令色,孔老夫子也主張巧言令色。為什麼?巧言令色果然能致富,果然能出名,那是聖人之大道。事實結果是不能!

  所以古人說:「君子樂得為君子。」他懂得因果報應,樂得作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他用盡了巧詐,所得來的還是命裡有的,真正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的人,參透這個道理的人,決不幹巧言令色之事。為什麼?只造罪業,沒有一點好處,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

  底下說,『但務巧令以媚人者,必非誠實之士』,這個不仁之人,心術不正,邪術邪辟;這個不仁之人,是人我的人。用這個仁也可以,這個仁就是巧言令色,假仁,不是真正的仁,是裝模作樣的仁人,這個人心術不正。心術不正,他這個學問還會正嗎?邪術邪辟,所謂「邪知邪見」。

  『故學必先誠意正心也』。這是講世間學問之道,一定要從誠意、正心做起;大乘佛法一定要從菩提心做起。所以你學佛,大乘佛法裡,首先教你發菩提心。什麼是發菩提心?就是學誠意、正心。

  我們再看底下一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諸位先看表解,這是第四章。先講行為,行為這裡說了三樁事情:一個是存心,一個是說話,一個是做事。「存心」,觀外之內。你自己是什麼心?心在裡面,誰能看見?可是從你的言行,就能夠看到你的存心。說老實話,怎麼樣裝還是能被人看出來。裝了個樣子騙人,只能騙愚昧之人。那些聰明人、有學問的人,騙不了他們;人家一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看出來了。「說話」要信,「做事」要忠。信就是誠實,決定不欺騙人。忠是負責盡職,做事情一定要認真負責把事情做好。這是孔老夫子教導學生所主張的。

  「習」就是習之,學著講話,學著做事。習,前面說過「學而時習之」,就是那個習。但是在此地,「傳不習乎」意思是雙關的。「傳而不習」,傳是老師,老師教給你的,你沒有把它做到。這個習是做到。這是你自己迷,迷而不覺。「傳而習之」是自覺,老師所教給我的,我全都把它做到了。這個「傳」的是什麼?傳的是說話要信,做事要忠。我們是不是做到了?這是做學生應該有的態度,這是求學、做學問。

  後面兩句是講我們教別人,當然你也得教給人家,你教給人家是「習而傳之」,這是覺他,是你自己曾經做到了,這才教給別人。這是好老師!雖然是老師教給我的,教給我都做到了、我都證實了。這種理論與方法完全是自己體驗過來的,是從自己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可以教別人,這個是善知識、是好老師。「不習而傳」,老師這樣教我,我沒有去做,我就教給別人。這叫作道聽途說。自己沒做到就教別人,迷他!所以這個「傳不習乎」是雙關語。

  給諸位說,現在佛門裡面所流行的,拿我們這一段經來講的時候,佛門裡面現在的課誦是「巧言令色」。諸位想想是不是?早晚課誦,敲著木魚念經,巴結佛菩薩,「我今天功課不缺了」,巧言令色。這個東西不能看別人,檢點自己,我們自己是不是巧言令色?課誦本裡面所講的話,做到幾句了?念過去了,一句也做不到。所以提醒自己、反省檢點,這個意義統統失掉了、都沒有了。這不是「巧言令色」,是什麼?我們讀到這個地方要決心懺悔,從今以後要改過自新,要把佛菩薩的教訓盡心盡力去做、去實行。

  第一句說:「為人謀。」這是講做事,為人謀就是服務於大眾,這個事情天天要做的。你也不要以為:「沒有人來找我替他辦什麼事情嘛!」試問你,我們在一天當中,無論你從事哪一種行業,你有沒有分內的工作?我在學校做教員,每一天上課,就是「為人謀」。我的教學有沒有負責盡職?有沒有欺騙學生?假如我是個店員,我今天是不是按時上下班?是不是為老闆、為顧客都能夠盡心盡力的服務?這都是「為人謀」。縱然是家庭主婦,今天從早到晚,家事是不是理得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對於家庭每一個人,是不是盡心盡力都照顧到?這都是「為人謀」。

  只有一種人沒有這種事情,什麼事情?小乘人,一個人躲在山洞裡修行,不接觸社會,不接觸第二個人。他一個人,或者在樹上搭個篷,或者在山上挖個洞,他在那裡修行,那個人沒有這一條。只要有兩個人共同住在一塊,就有我要為他謀,要為他服務,要為他著想。可見得這三樁事情很重要,是每一個人每一天從早到晚都離不開的。

  第二句,這是講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那對家人更不必說了,與一切人都是言而有信。有信,像佛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這是言而有信。忠信就是孔老夫子所教的「傳」。我們是不是都做到了?做到之後,我們教給別人。是不是做到之後,再教給別人?所以這個「傳不習乎」是雙關語。自己檢點老師教給我的,我做到沒有?我教給別人的,我自己做到了沒有。我傳給他,我有沒有完全做到?我沒有做到,我怎麼能教他?

  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解釋,我們先念念文,再看表解裡面所列的。

  【三事,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倘非見過於師。便不能習。此是既唯一以貫之之後,方有此真實切近功夫。】

  『三事,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己躬」就是自身。這三樁事情,就是自身一大事。『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蕅益大師這個境界就拉高了,這個忠信境界都拉高了,都提高了。提到什麼地位?提到菩薩的標準。所以說:「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倘非見過於師,便不能習。此是既唯一以貫之之後,方有此真實切近功夫。」蕅益大師這一段的註子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的境界,正是像《金剛經》所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這個境界。

  那麼蕅益大師有沒有說錯呢?給諸位說,沒有說錯,孔老夫子的教學,境界確實有這麼高。所以蕅益大師第一句解釋裡面,「己躬下一大事」,正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一大事因緣」,也是勉勵我們學佛的同學,必須把自己的境界提升,不可以甘心墮落!這樣的功夫在念佛人來說,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我們念佛的目的,實在是要定在「理一心不亂」。千萬不可以「我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就可以了」,這個在那些大菩薩眼裡,還是一種自甘墮落者,不是一個有志氣的人。一個有志氣的人,力爭上游,得到「事一心」還不滿意,一定要求「理一心」。我們自己問問,我們有沒有這種志氣?

  再給諸位說明,世間拉拉雜雜的全是小事。諸位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多修點福,人天報。人天福報說起來好聽,做起來談何容易!諸位想想,五戒不全,十善、四無量心沒有,哪來的人天福報!你要說是修鬼出生的福報,我還可以相信。你說是修人天福報,不容易!

  人天福報是什麼?在此地,這三句做到了沒有?儒家的標準,人道是「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這是人道。我們做到了沒有?佛法裡面的五戒,我們有沒有做到?如果做不到,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來生人身得不到。你修的這些福到哪裡去享?修的福是有,不在人道享,更不是在天道享,而是畜牲、餓鬼道去享!諸位同學對安世高傳記很熟悉,你看安世高那個同學,他生前是出家人、法師,明經好施,結果到畜牲道去了,蛇身。我們念這些經論傳記,如果還沒有警惕,還不開悟,那真是無可奈何!

  所以,學佛要從學做人開始。學做人,就是要像一個人,人道當中的人,果報是人,修因行還是人,來生絕對是人身,這樣你修的福才是人天福報。諸位要記住,人天福報不簡單!學佛是要發大心,佛是覺者之行,不是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是凡夫。佛是覺者,覺者當然要把這個境界提升。

  所以,有我相、有人相便不忠信。這個話從哪裡講起?從佛法講起。我們就拿《金剛經》說,《金剛經》家喻戶曉,哪一個學佛的人沒念過《金剛經》?《金剛經》裡面,佛教給我們要「離四相」。我們做到了沒有?沒有做到,我們就不忠不信!對自己不忠,對佛菩薩不講信。

  為什麼要「離四相」?四相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佛所以教我們離四相的根本原因。如果四相是真實的,佛決定不會教我們離。四相是虛妄的,不離四相必定造無邊罪業,障礙見道!不要說修道,見道都被障礙了,那還修什麼?見道而後修道!

  後面這一句,『倘非見過於師,便不能習』。過是超過。什麼叫「見過於師」?我們的見解超過老師,你要這樣講法,這是望文生義。何謂「過」?諸位要曉得,我們舉佛來說,還是用《金剛經》的話來講,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老人家一生沒有說一句佛法,如果有人說他說佛法,這叫謗法。這叫什麼?「即相離相」,佛說法不但執相不著,連佛相也不著,這樣才能習。習是什麼?「破四相」;再深一步「破四見」。《金剛經》上半部是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下半部功夫又高一層,「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這叫「見過於師」。

  在四依法裡面講,「見過於師」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才是「見過」。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捨識用根」,這樣才能把四相、四見破除,真如本性裡面的忠信之德,自然流露出來了。這不是修來的,這是性德,不是修德。

  所以大師在此地說,『此是既唯一以貫之之後,方有此真實切近功夫』。孔老夫子後面又說:「吾道一以貫之」。我在前面給諸位說過,那個「一」就是佛法講的「一真法界」,就是《法華經》的「一大事因緣」,《維摩詰經》裡面所講的「不二法門」,淨土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這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才一以貫之,所謂「一法通一切法通」,一切法通就是貫之。

  蕅益大師解釋這幾句話,他老人家用意很深,的確是苦口婆心!這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我們要能體會到大師的慈悲。他這麼給我們講解,用意在哪裡?給諸位說,用意就是教我們念佛人修「理一心不亂」的門徑。我們念佛如果想求證「理一心不亂」,照這個去做,你用這個方法,就是修「理一心不亂」。可見得大師用意之深。參禪的人用這個方法明心見性,教下人用這個方法大開圓解。這樣做早晚課誦才有大利益,才有真實的成就;而不是「巧言令色者」。

  後面小註有三條,我們念一念,『凡所傳習之事』,這就是老師教給我們、傳授給我們的,『得無素不講習而傳之』,這就是自己要反省,反省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理論與生活上的瑣碎之事,我們是不是未曾過講習,就傳給別人呢?

  何謂「講習」?講習跟傳是兩樁事情。過去我常講,我們寺院裡面有三個本分的工作:第一個是修道,修道就是習;第二個是弘道,弘道是對大眾講經說法;第三個是傳道。傳道是什麼?是傳給底下繼起的人,這是講傳道。諸位想想看,如果沒有經過講習就傳,他傳的是什麼?講,愈講理愈明;行,愈行理愈真。行是把理論在事實行為上給他證實,證明這個道理沒錯,這個理論是正確的。行解相應而後才能傳,這是講傳道。

  『孔門以忠信為傳習之本,親切平實』,孔老夫子所教的、所講的、所傳的,一個是忠,一個是信。這裡面絕沒有談玄說妙,句句話都踏實、都親切,不論是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人人都可以學得到,人人都能做得到,這個切實。不是說某一類人做到,某一類人做不到;統統都做得到。佛法裡面講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你肯接受,只要你虛心學習,都有成就。

  末後一條,「三省」是修行最初方便,這個我們尤其要記住。我剛才把它比作朝暮課誦,這是修行最初方便,我們要懂得這個理論,要曉得這個方法。世出世間法是一,一以貫之!是一,不是二。六祖大師說得好,佛法是一,二就不是佛法了。你說世出世間法是二,六祖一定告訴你,世出世間法不是佛法。為什麼?因為它是二。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就是「一以貫之」,不二就是「己躬下一大事」。希望大家努力勤學,我們修行的是上上乘法,諸位將來成就是上上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