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第五集)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01-0005

  諸位同學,大家好!第三頁倒數第三行。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一章是第八章。蕅益大師解釋得很簡單,只是把這一章的宗旨點出來:

  【五者,以敬事為主。敬事,又從敬止功夫得來。】

  孔夫子這幾句話,可以說說得非常簡單、扼要。這幾句話是治國的綱領,諸位在其他參考書裡面,看到古人對於這一章講解很多。這個地方的『道』,應當念作「導」,領導的導,指導的導,指導一個國家,領導一個國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治理一個國家。治理一個國家,這五條是必要的綱領。

  第一個要「敬事」。敬事,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盡忠、負責;我們也稱之為盡職,能夠盡自己的職守,這就叫敬事。所以,負責任是根本。諸位想想,如果一個人做事情不負責任,這個國家還像什麼國家?這五條不但是治國的原則,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原則。

  第二講「信用」,言而有信!

  第三講「節儉」,再富強的國家都要注意節儉。不節儉就是奢侈、浪費。如果國民與國家的官吏、老百姓,大家不節儉,都走上奢侈腐化的道路,那麼這個國家一定不會長久的,不必外面敵人來侵略,自己也就衰敗了。

  第四講「愛人」。我們所提倡的互相敬愛。官員能夠愛護老百姓,老百姓也能愛護官員,上下相親相愛,這個國家才真正是團結一致。

  第五講「使民以時」。這一句講求最多,在許多註解裡面,一般講這就是運用老百姓的勞力。古時候公共事務、築城、防守、防禦盜賊,需要用老百姓力量的時候,一定不妨礙農時。中國過去以農立國,就是不妨礙他們耕作的時候。

  但是這一句我們也不必看得這麼呆板,我們要活用著看。現在我們由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諸位曉得工業時代比農業時代要忙碌得多了,農夫耕作確確實實是與四季相配合的,工廠裡面的生產不受任何氣候影響。因此,在工業先進的國家,每一個星期差不多都有兩次休假,星期例假那是當然的;除了星期天之外,還有的星期六也放假;還有的時候,不但星期六放假,星期三還放假。可以說現在利用老百姓勞力的時候,不妨礙他的工作,我們要知道這一個原則。

  可是現在生長在工業社會的人,對於休假他看得非常重視。那麼我們認為休假有沒有必要呢?實實在在是有必要。對於那個很忙碌的人,他在一個星期當中,有一天輕鬆一下,確實是有必要。可是這個休假對我們中國人來講,好像不太重視。所以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參觀,看看中國人對休假不重視,他感覺很奇怪?外國人的休假是要爭取的,我們中國人可以不必要,還可以加班,寧願多拿一點加班費,他不願意休假。這在外國人來說,真是想不通的,這個也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節儉、耐勞。

  這是孔夫子教給我們,治理一個大國應當要遵守這五條綱領。那個時候的大國,差不多就是現在的縣市長一樣,但是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無論是治大國、治小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乃至於我們把圈子更縮小一點,我們經商,治理你的一個商店,在寺院裡面管理這個寺廟,甚至於在家庭裡面管這一個家,都要記住這五條綱領;用在你的家裡面,你的家一定興旺;用在你的商店裡,你的生意一定興隆;用在國家,國家一定強盛。

  我們讀書,看到這是領導千乘之國,「我又不是作國君的,這個對我沒用處」,那就錯了,要曉得對每一個人都有用處。我們就以一般例子,像經商這個例子來說,從老闆到員工,每一個人都能夠盡責任,都能夠負責盡職,他在商場上就能夠自立,對於顧客有信用,你這個生意一定就能夠發達。

  第三講節用,節用是決定不浪費。節用不是吝嗇,換句話說,正當的開銷,必須要開銷的;凡是可以節省的,就應當節省。在民國四十年間的時候,那個時候日本在戰後可以說是最艱難困苦的時候,慢慢的再復興起來。當年這些日本大企業家,生意做得很大,與世界上各國做生意,賺的錢也很多,他們的汽車賣給外國人,老闆跟員工自己上下班都是騎腳踏車的。我們那個時候見到了很佩服,換句話說,他們自己有出產汽車,自己可以坐;不坐,賣給外國人賺錢。

  現在的日本人不一樣了,現在是賺了大錢,過去他們父親、祖父那一代,他早就忘掉了,怎麼樣苦出來的,不曉得!現在都是公子、少爺,長大成人了,趨向浪費奢侈,浪費的風氣已經在日本流行了。當時這些企業家創業的時候,非常之艱苦,騎腳踏車,帶便當盒,那是老闆!很可惜的,他們那些節儉的精神,沒有能保留到今天。節儉是美德!能夠節儉才能創業。

  諸位曉得,必須要有節儉才能守成,才能夠發揚光大,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不可以以為自己家裡有錢,隨便浪費一點不在乎,這是錯誤的。自己能夠節儉一分,就可以替社會多造一分的福利。世出世間法都是一樣,這裡面有個因果報應!自己能省一分,就培了一分福;自己浪費一分,自己的福報也就捨了一分、減少一分。有漏的福報是享得盡的;無漏的福報,一時又不能夠現前;無漏的福報是真福報!

  給諸位說,無漏的福報不是財富,這一點諸位要記住。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福慧二足尊!但是佛還有三個月「馬麥之報」,沒有糧食。孔老夫子是聖人,也是福慧二足尊,「在陳絕糧」,常常有窮困這種事情。所以那個福慧、福報圓滿的具足,並不止世間的財物,財物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他有享受,他並不需要積蓄,並不是很多。釋迦牟尼佛一生示現的是沿門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的富足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的,這是教給我們節儉!

  這個「愛人」與「使民」是有連帶關係的。「使民」要把這個範圍擴大來講,從老百姓,從小到老,在什麼樣的年齡,應該怎麼樣教他,都是在「使民」這個範圍之內。童年的時候,應該給他受教育;壯年的時候,應該給他工作的機會;晚年的時候,要照顧他的健康娛樂。這都是「使民以時」!教育裡面要以道學為主,這是我們在《論語》裡面幾乎處處都見到。底下一章就談到了,賓主要能分開,在什麼樣的年齡,要給他什麼樣的教育?他有什麼樣的特長,要給他什麼樣的工作機會?使他能夠發展他的長處,報效國家社會,為社會造福,這都是在「使民以時」。

  說到我們學佛的本身,無論是在家、出家的同修,我們一定要曉得「敬事」。沒有學佛的人,只有世間事;學佛之人,除了世間事務之外,還有出世間的事。出世間是什麼事?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是我們四眾弟子,凡是覺悟了的人,都應當負起這個責任。千萬不要以為「弘護的責任,這是出家人的事,我們在家人可以不負這個責任」,那就錯了!佛門四眾要不知道團結,佛法必定要衰滅的

  佛教必然是要復興的。但是諸位要記住,佛教的復興,一定要在教理上復興,單單要靠這個經懺佛事是復興不了佛教的。佛教的復興,一定是有修有證的大善知識,才能從毀滅的邊緣再復興起來,再發揚光大。

  我們今天要覺悟的也就是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負起這個責任。我們從《論語》裡面讀到很多原理原則,與我們出家人都息息相關,這是要特別注意到的。今天我們不但是要護法,更要緊的還要弘法;弘法與護法,每一個佛教弟子都有這個責任,這是講「敬事」!

  弘、護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從家庭做起,這個才是根本,從教育子弟作起。佛道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礎上,做人之道,正是儒家所講的,人能夠做好了才能夠成佛作祖!所以世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世間法做圓滿了,這是更進一步,再向上一步修出世間法;出世間法乃世間法之延續,是一不是二!

  蕅益大師在此地說這五樁事情,「以敬事為主。敬事又從敬止功夫得來」。「止」是什麼?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大學》裡面講的「知止」,所謂「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在佛家裡面講「一心」、講「禪定」。這一些都是真實的功夫;心裡面要沒有定,心就沒有主宰,哪裡來的靜呢?心有主宰,才談得上講到負責盡職!心裡面沒有主宰,心裡面亂,心裡面憂鬱、懷疑、不定,那什麼都談不上。靜止的功夫是從學問當中來的。

  其次,我們講「信」。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教育,就先要做一個榜樣給他看,守信,「言而有信」!從小就養成他。我們現在看小孩兩三歲給他說話:「你騙我。」,可見得他對於大人說話都不相信,你給他說什麼,「是不是騙我呀」?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念呢?大概是大人常常騙他,「言而無信」!所以以後給他一說話,他就會搖頭,他不敢相信。可見得這個教育是要從小教的,要培養他忠信。可是現在我們這個教育都疏忽了,現在不但不教信,反過來教他騙人,教他不要守信。諸位想想,這樣的小孩長大了,他在社會上如何能夠做到誠信?他做不到,吃虧的還是他自己。所以這些要從小來教。節儉也是要大人做出一個榜樣,才能夠影響小孩。

  真正的愛護子女,一定要從德行上去培養,這是真正的愛護。現在我聽說電視廣播上,台南現在實施三年級以下的小朋友,不帶書包回家。這一點我很贊成,小孩回家去之後,家長最好教小孩背誦《四書》、《五經》。他可以不要帶書包回家,可以不用做學校功課了,在家裡面應當把這些古籍背背,像《四書》、像《唐詩》這一類的好東西,讓小孩背誦,這個是真正奠基礎!他要有這樣三年基礎下來,一生都受用不盡,這是真正的愛護他,這個就是「使民以時」,給他機會教育。再看下面一章: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們看這一章蕅益大師的註解:

  【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弟謹信,乃至學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

  『養蒙莫若學問』,這是講為學之道;而『學問不過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這幾句話是綱領。孔子這一段裡面,前面六樁事情是講學生,「弟子」就是學生,主修的有六樣,第一個就是「孝」。「入」是在家,在家要孝順父母。「出」是什麼?在社會。出了家門,就是社會、是國家。要學什麼?學悌道。第二是講「弟」。「弟」是能夠順從長上,能夠事兄長,則為之悌。第三是講「謹」。謹是講什麼?我們的行為要謹慎,不可以放逸。第四就是「信」。信是言語,言而有信。行能夠謹,言能夠信。第五是「汎愛眾」。「汎愛眾」是指交友,與朋友在一起相處。汎愛就是博愛。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平等博愛一切眾生,這叫汎愛眾。第六是講「親仁」。親仁,仁是仁者,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善知識,要親近善知識,這是講擇師,對於善知識、對於仁者,我們應當師事之,要跟他學。這是主修的六門課,這就是學問。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文叫助修,前面是主修,這叫助修。我們看看蕅益大師的這個註解,這是講到學問之道,是講真正的學問在求放心。這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什麼是放心?放心是心放在五欲六塵上。學問之道是什麼?從五欲六塵那個心,把它收回來。把放出去的心收回來,這就叫學問。

  孟子那個時候,佛法沒有到中國來,我們看看孔子、孟子的見解,與佛法沒有兩樣!求放心就是做學問。學問從哪裡做起?莫若格物、致知,這個我們講了很多。格物是斷煩惱,完全做的是克己的功夫!克服自己的妄念,克服自己不正當的欲望,要從這個地方下手。致知就是學問,就是智慧,而智慧是本有的。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童蒙教學,你看一開頭人家講「養蒙」,養是培養,蒙是啟蒙。養蒙的教育是什麼?就是根本智,而根本智的方法就是讀誦。

  我們現在根本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讀誦的重要,不知道讀誦的利益,這是對於自己文化喪失了信心,一味去學西洋人。西洋人不懂!我們覺得西洋人這麼做是對的,中國人過去教學統統是錯的,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喪失掉了,我們今天落在這樣悲慘的局面。

  讀誦裡面有樂,有大樂在!學什麼?學根本智。給諸位說,讀誦從養蒙開始,盡形壽都不廢棄。大家也許聽說過「六經皆可以入樂」,樂章都可以配樂章來演奏的,《四書》、《五經》這些文章都可以配上樂曲來演奏的,都可以唱的。佛經也是如此,尤其是偈頌。所以在從前這個學校裡面,你所聽到的,不是讀書的聲音,就是唱歌的聲音,那個唱歌還是讀書;反而變成講學討論的時候不讀。或者是一生都在古聖先賢遺教之中,他心是定的,以此為樂!我們現在講精神的享受。精神的生活非常富足,而對於物質上的享受自然就淡了。

  他重視精神生活,並不是說物質不要了,物質要,可是精神生活為主!這樣培養根本智,在我們佛法裡面講三學三慧,從童蒙的時候就開始,而且這個方法是一次完成,並沒有把它分作哪一個等級,什麼時候學戒,什麼時候學定,什麼時候學慧。沒有!在原則上講,一開頭就統統開始。

  除了讀誦之外,童蒙在教什麼?灑掃應對,學禮貌,學著如何侍候父母,如何侍奉長上,學這些。我們古禮當中,八歲就教讓,就要學謙虛、要學禮讓;到了他年歲大了,再教他讓,不行了,他不肯讓了!這個東西從小就要培養!

  底下所說的,「孝弟、謹信,乃至學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這個幾句話說得很好,是行解相應!從「孝弟」一直到「汎愛眾而親仁」,都是屬於行門;「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解門,行解相應。這個行與解是同時的,這是蕅益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的。

  下面再給我們解釋,「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他的看法很有道理,他是從佛法裡面行解相應這一個角度來看的,這就是講童蒙教學在解門上是讀誦為主,在行門上面,夫子所講的「孝弟、謹身、言信、愛眾、親仁」,這是文之實質。

  聖賢的文章所說的是什麼?就是這些事情,並不是單單口頭上念的;念了是要把它做到,天天這樣做。原來聖人就是這麼教的,老師教他這樣做,也許他不服氣,為什麼老師一定要教我這樣做?你看看聖人也是這麼教的。所以他這個行門與解門是同時的,從童蒙就開始,這種學問才根深蒂固!

  我們要想求學、要想修道,一定要曉得,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世間法,我們現在學佛學大乘佛法,可以不理會這些,那就錯了。所以,我們在講堂一再勸勉同修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大乘佛法裡面四大菩薩就是代表佛門的四大綱領。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薩,教孝教悌!孝悌要跟地藏菩薩學。在此地講的忠信、講的謹身、言而有信,可以講全是地藏菩薩教學的主要功課。到觀世音菩薩那個地方,那就學的「汎愛眾而親仁」。所以我們學是從地藏學起,由地藏再學觀音,學觀音的慈悲;由觀音再學文殊的智慧,學普賢的大行。這四大菩薩雖然是代表四乘,在修學的時候也是同時修學,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正是跟此地蕅益大師所講的一樣,是「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這四大菩薩也是同時修學。地藏菩薩的孝、觀音菩薩的慈、文殊之智、普賢之行,也是同時修的。

  修是同時的,用可不同時了!用的時候,你在家,那就用上了孝悌,孝父母、敬兄長;在學校裡面,這就是敬老師、敬同學。所以,用在不同時,學是同時的;唯有同時的,學、行才具備,才是圓滿沒有欠缺的,到用的時候,才是大用無方,是靈活的,知道在什麼時候運用什麼!

  請看底下一章,第七章: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現在的人往往把知識和學問合成一樣,這個在儒家和佛教裡都不是合一的。知識跟學問是兩樁事情,有知識的人未必有學問,有學問的人未必念過書。六祖大師是一等一的學問,他不識字。這個要清楚,決不是書念得多就有學問,這個靠不住,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

  這個地方講學問,這一段話是子夏說的,這是孔子的弟子。這一章的主旨在「賢賢易色」,這一句話是雙關語。為什麼?第一個方面是對他人,第二方面是對自己。我們看註解上說:

  【賢賢,不但是好賢,乃步步趨趨之意。蓋自置其身於聖賢之列,此即學之本也。事親事君交友,皆躬行實踐,克到聖賢自期待處,所以名為實學。】

  我們把補註也念下去,補註裡面的意思,單單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

  【易色,謂無我相人相也。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自他不二。故曰易色。有我相人相。則妒賢嫉能之心生矣。】

  這個註解裡面,把這一句意思可以說講得清清楚楚。這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是動詞,第二個賢字是名詞,名詞就是聖賢之賢,是聖賢人。第一個賢是好賢,所以是動詞,愛好聖賢。這個動詞是愛好聖賢之心,下面這個是聖賢之人。

  蕅益大師這個註解以及補註,完全用的佛法這個立場來看的。你看看自古以來,《論語》的講法不是這個講法,尤其這個意思沒有講得這麼高深,這完全是《金剛經》裡面「離四相」,這是圓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沒有這麼高,但是在佛法裡這樣說,那是究竟圓滿。在世法裡面講,這個色就是好色;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愛好聖賢之心,能夠勝過愛色之心。這個「易」,當然是勝過他;不勝過他,是不能夠換過來的!這是對待賢人、愛好聖賢人。

  所以剛才給諸位說,這是雙關語,這是對聖賢人之敬仰,在他心裡面佔第一個位置。第二個意思,就是自己希聖希賢的心,也超過了愛好美色之心,自己才能夠成聖成賢。

  這一句裡面是雙關,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雙關的意思。所以,不但是好賢,這是對外面愛好賢人。在我們中國古代,賢人是國之寶!國家裡面賢人多,我們社會一定是安和樂利,國家一定是強盛。尤其是弱國更需要賢人,我們讀古代的歷史,諸位讀讀《左傳》、讀讀《史記》、《漢書》,你看春秋那個時候、戰國那個時候,有很多小國,只要國家裡有一個賢人,鄰近的大國不敢欺負。所以,賢人是國家的保障,人人敬仰,敵國敬畏;敵人聽到他,也對他很尊重,也不敢侵犯他。如果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團體,對於賢人不尊重了,這個國家也差不多要滅亡,不會太久了。這個團體如何能不衰?如何能不敗壞?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我們要尊重賢人,凡是好賢之人,心裡面趨向修聖賢之道的人,我們一定要鼓勵他,一定要幫助他,他的成就是我們大家的成就。尤其要知道,我們個人在這個社會、在這個世界裡所佔的地位極其渺小,微不足道!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看看,諸位善知識自謙推他,推崇別人,這樣的美德我們要學。五十三參裡面,自謙推他,就是「賢賢易色」,這是真正的大善知識!

  我們今天最重要的任務工作,就是培養底下一代的人。不要以為現在還不是時候,還要再過幾年;過幾年,說不定明天就死了?哪一個人能夠保證,在這個世間還能住多少年?沒一個人敢保證!一口氣不來,想做好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趁這一口氣還沒斷的時候就要幹,沒有時間好等待的!能夠培養賢人之心,就是自己步步趨向聖賢之道之意!

  弘護佛法的重擔,也並不是要什麼樣特殊的人物,才能夠荷擔起來的。是什麼樣的人?是要真正發大心的人才能夠擔當得起來,誰肯真正發大心,他就能擔當起來。諸位為什麼不發大心?發大心,你就會有成就;不發大心,永遠不會有成就的。發什麼樣的大心?「賢賢易色」之心,這是大心。換句話說,就是在人生的過程當中,第一個愛好是希聖希賢,愛好聖賢,希望自己能夠成聖成賢,就是這個意思。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發菩提心,簡單的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把這個當作第一樁大事。

  「步步趨趨」,就是我們所謂的精進不懈,正是佛法裡面所講的真實的善根。我們講世法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佛法裡面只有一條善根,就是精進。步步趨趨就是精進,能發心,又能精進不懈怠,這個人怎麼會不成就?一定成就。

  再給諸位說,我們現在《六祖壇經》正講到「參勤機緣」。說實在話,六祖會下開悟的那麼多人,諸位仔細去讀讀這些傳記,他們有什麼特別的本事?真正有智慧天才的、宿根深厚的,沒有幾個;像永嘉大師算得上是一個,法達禪師不算,無盡藏比丘尼也不算,都是很平常普通的人。神會,就是荷澤大師,最初他是個小沙彌,十三歲親近祖師的,也表現的平平,但是到後來的時候,六祖是很器重他。所以,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我們今天跟他們比一比,不相上下。他們成就的原因在哪裡?就是人家精進不懈怠,而且多半的功夫都是在讀誦上。無盡藏比丘尼讀誦的是大家都曉得的《涅槃經》,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部《涅槃經》念;法達禪師人家是抱著一部《法華經》在那裡念,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如果我們今天也能抱著一部《法華經》或者一部《楞嚴經》,把世間什麼是非人我一起丟到腦袋後去,心裡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經文,你要念上個十年,決不在法達禪師之下,怎麼能不開悟?

  可是諸位要是把經放在腦後,滿腦袋的是非人我、名聞利養,那就完了!這個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不能開悟,你依舊是心為境界轉,那個心為六塵境界轉,不如心為《法華》轉得好!我們是悟後再轉《法華》;看到古人那個樣子,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比比,不比他差,我們今天就是方向錯了!我們用的功夫偏差了,不如他。人家的功夫是純一,由純到精,所以遇到善知識給他一點,他就悟入了。

  也許諸位要問,我用了十年功,誰來點醒我?誰來幫助我開悟?那你放心就是了,到你功夫成熟了,諸佛菩薩就化身來點醒你,這個一定的道理。機緣成熟了,佛菩薩就來了,感應道交!所以不怕遇不到善知識,就怕善知識當面錯過了,那是真正可惜。這是我們講的學問,講的真實的學問。

  「事親」,這是在家「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就是在社會上。這個「君」也是泛指,就是領導人。我們在一個機關、一個團體,長官、商店的老闆都算是「君」,他是領導人。在家庭裡面是家長,一家的支柱。「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些都是躬行實踐,都是聖賢之行。聖賢之行,很平凡,很親切而踏實;平常心是道,平常行也是道。所以,大師在此地說這都是「躬行實踐」。實踐什麼?就是實踐的「好賢」,實踐聖賢之行;在佛法裡面就是菩薩道、菩薩行。

  「克到聖賢自期待處」,這一句話就是行成證入,要親證到諸佛菩薩的境界,這才叫作「實學」。《金剛經》裡面「無住生心」,六祖從這一句話悟入,悟入之後他就做到了;六祖以後所教人的,就是這四個字的綱領。他那個「本來無一物」,就是從「無住生心」裡面脫胎出來的這麼一句話,意思是一個,一個意思。所以他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註解,是一樣的意思,他就是悟出這個道理。六百卷《大般若經》也就是講「無住生心」這四個字而已。生心是真心、清淨心,也不要去找古人註解,佛在《金剛經》裡就講得很清楚,應生清淨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心就是清淨心。

  什麼叫「不住」?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念、不動心,就叫不住。我們不如六祖的,就是我們在六塵上處處住。處處住,生的什麼心?生的不是清淨心,生的是意識心、生的是妄想心,所生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生的是這個心。如果我們不住六塵境界,那你生的心是真心,真如本性,這個真是一了百了!這樣才能夠入法界,入一真法界。我們今天講「賢賢易色」,要拿這個做目標!做標準!

  補註裡面講離四相才叫易色,到自他不二,別人有的長處,就跟自己有的一樣,決定沒有嫉妒。如果我們見到別人有長處、別人有能力,自己還有一念嫉妒心起來,這個時候自己要覺悟,我們自己又迷惑了、又顛倒了、又要造罪業了。這叫什麼呢?這叫修懺悔心,佛法裡面講的責心懺悔!這個力量很大,回過頭來要責備自己,這個嫉妒心、毀謗心、障礙心,自然就止住了。

  這種煩惱是無始劫以來的,常常會現前,一現前立刻就反省,立刻就制止;久而久之,在一切境界這個心不生了。要到真正不生起來,一定要培養「賢賢易色」之心,要培養這個大心,然後自自然然不會再有嫉妒了,不會再有毀謗了,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世出世法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