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第十集)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01-0010

  諸位同修,今天是農曆年底,我們《論語》最後的一課。在上一次,我們講第一篇講完了,就是「學而」這篇講完了。第二篇是「為政」,因為下一次就是一年的開端,所以我想利用今天這一課,把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做一個溫習。

  這一門課程學習的目的,我們說得也非常的清楚。在大乘佛法裡面,我們的宗旨、我們的目標是要見性,在淨土法門裡面就是要求一心不亂。可是大乘佛法如果沒有小乘的基礎,確確實實這個信心清淨很難做得到。可是現在叫我們學了大乘,再回去學小乘,事實上也有困難。因此,我們採取台中往年教學的方法,台中現前也是一樣,現前也是把《四書》列入主修的科目之一,就是以這一部書來代替小乘法,給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尤其是《論語》這部書,可以說在《四書》裡面它又是基礎,那是根本的根本。每一章都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不但是要熟記經文,更要緊的是要依照夫子的教訓來認真的學習。

  我們採取的參考書籍都已經介紹給諸位同修,除了蕅益大師這一部《四書》之外,我們偏重在儒佛的溝通,儒佛的融會。另外三種書,我們所選的也是台中所選擇的:這是《論語集解》、《論語會箋》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這三部書大多數同修都已經具備。這些書我們不能買了之後,擺在家裡面書架上讓它睡覺,那就錯了,要認真的去讀、去研究。所以千萬不要擺在那個地方好看,要天天去讀它。

  剛才說過了,不但天天讀,還要時時想著經裡面的教訓,經裡面所講的道理,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個才叫做「學而時習之」,才能夠得到法喜充滿。那個書擺在家裡,得不到法喜,一定要認真的學習。

  這幾種註解都非常好,最實用的是徐英編的《論語會箋》最實用,那是教科書;本來是他在學校裡面講《論語》的講義,那是一部教科書,非常實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跟《論語集解》都是很好的參考書,替我們省了許許多多的事情。

  同時要認真的學習,我建議諸位要做筆記,雖然是多費一點時間,但是對諸位自己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固然我們講學著重在開悟,既然著重在開悟,何必要求筆記呢?筆記是不是又落在記問之學裡面呢?這一個問題完全在我們學習的態度。如果我們的態度是在一心、是在開悟,這一些筆記也都幫得上忙。為什麼?寫筆記也是叫我們的心不散亂,也是收心。不寫筆記,心裡面打妄想、想東想西。既然是妄想紛飛,不如寫一點筆記,專門想這一個問題,所以它還是幫助我們攝心的。真若開不了悟,這些筆記將來也可以做教材用;到有人請你講《論語》的時候,這些筆記都派上用場了,可以作為教學的參考資料。

  這個悟,總是由不悟漸漸到悟入,不是一下就開悟了;一下就開悟了,那是再來人,那是不容易的事情。沒有開悟,自以為是開悟了,那是狂慧,那個麻煩就更大了。所以學問一定要踏實,《論語》裡面第一章就把求學的態度、求學的目標給我們說出來。可見得當年孔子的門人,集結夫子的言論,也是用了一番心!哪幾句話擺在最前面,哪幾句話擺在最後面,夫子言論排列的順序,這不是隨便的!擺列在最前面當然是綱領,可以代表夫子一生的學術、言行,以及為後來的學者作一個榜樣、作一個指導原則。像這樣重要的話,就放在最前面。

  孔子一生做學問,他自己說得很清楚,他說他十五歲就有志於學,一生的態度是「學不厭,教不倦」,這是夫子的態度。在第一章裡面確確實實的顯示出來這個態度。在《論語集解》裡面,對於這一章,可以說解釋得非常詳盡。至於這裡面的名詞、典故,解釋裡面也考證得非常精確,這是我教諸位要做筆記,像這些東西多注意把它記下來,筆記也就是詳細的考證、註釋,你把它簡化,自己修學能夠得一個指歸,將來你自己教學、傳道能夠得到一個體系。譬如說「子曰」,「子」這一個字的來源、出處要曉得,最初它的含意,以及以後的演變,這些類似佛經裡面的名相、術語,還有一些典故,這是在學習裡面必須要曉得的。

  頂重要的是義理,義理如何能夠貫通?學,什麼叫做學?學的什麼?古人所謂「人生於世,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是在求學;不但讀誦的時候是求學,穿衣吃飯也是求學,待人接物也是求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時無處不是求學,這樣才是真正的求學。

  求學的目的,我過去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給諸位說。《論語集解》裡面,它此地引用李充的一句話,也有這個意思,我把這幾句話念一念,這就是註解裡面的,他說:「夫學,始與時習」,就是開始是學而時習之;「中於講事」,初學是時習,天天在練習。自己成就之後,這就是講學,講事就是講學;「終於教授」,教授就是傳授。

  我過去常常勸勉同修們,尤其是勸勉出家的同修們,一個道場它的目的有三個:修道、弘道、傳道,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道場。修道就是「學而時習之」,弘道就是「有朋自遠方來」,傳道是「人不知,而不慍」,能夠接受傳道的人當然不多。

  講到傳道裡面「人不知,而不慍」,我們拿五祖來說,這個意思就非常的明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惠能大師沒到黃梅去之前,五祖是在那裡弘道,僧俗一千多人,這些都是他的門弟子。雖然是多年的講學,多年在那裡教化一方,化民成俗,不能說沒有傳,傳的也很多、也很普遍。傳的是什麼?是小道。中道、大道,底下的那些門人沒有能力接受,大道是明心見性之道。好像我們淨土法門裡面來說傳道,真正淨土法門裡面傳道,傳什麼?傳功夫成片,傳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是小道,雖然是小道,果報在凡聖同居土,這多了不起!中道那是事一心不亂,那是方便有餘土;大道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

  當然能傳授大道的人不多,不多而不慍!五祖在黃梅能夠傳大道的,就是惠能大師一個人,連神秀也沒有資格傳授大道。

  所以這一個道場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這才是佛道場,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要不具足這三個條件,就是不做這三樁事,那這個道場就有罪過了。說得不好聽,也是佛在《楞嚴經》裡面說的「裨販如來」,打著釋迦牟尼佛的招牌,欺騙一切眾生,受一切眾生的供養,這個是欺騙的行為,所以這個果報非常之可怕。

  我們今天看別人這麼作法,如果交情很夠,可以勸勸他,得要勸他走上正路,這個是善知識,真正的朋友。如其不能接受,自己一定要做得正。

  講到自己做得正,又要學習孔老夫子「人不,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自己有道心、有學問、有能力、又肯發心,可是世間人沒有認識你的,甚至於你依然是走頭無路,窮途潦倒,這個時候,你心裡會不會有不服?別人用種種方法欺騙眾生,他都得到財富。你看我老老實實一心一意為弘法利生,佛菩薩也不照顧我,眾生也不認識我。如果你還有這一念不平,你就不要怪佛菩薩不照顧你。為什麼?你沒有道,你也沒有學。撇開道不談,我們講學,古人說:「學問深時意氣平!」孔老夫子這一句話不就是證據嗎?「人不知,而不慍」,如果稍稍有一點不平的念頭,這個就慍!

  當初發心求學,主要的是為自己悟入大道!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悟入之後要隨緣隨分。有這個因緣,利益一切眾生;沒有這個因緣,不可以攀緣。為什麼?攀緣心才會為境而轉,那就得不償失了。要想做到心在境界裡面如如不動,絕不攀緣。雖然發的大菩提心,普度一切眾生,眾生有緣才得度,無緣則再等待機會,不必那麼著急!

  諸位必須要記住一個條件,正法能夠盛行於世是眾生有福。眾生沒有福報的時候,你想想看,佛菩薩無量無邊。再給諸位說,佛菩薩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周圍,我們有眼不認識、有耳不能聞。這是什麼?這是眾生業報,哪裡是佛菩薩不慈悲?佛菩薩應世永遠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孔孟之學之所以了不起,孔孟之道也是以平等、清淨、慈悲為基礎;所以它在功夫上,也是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跟佛法裡面講的修學次第實在沒有兩樣,所以這個第一章是總綱領。

  在第二章裡面,有子教我們一個下手之處。從哪裡下手?從孝悌下手,從務本下手;正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修行要從根本修,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論語》是集孔老夫子一生的言論,片片段段記錄下來的,人家排列還是有一個嚴整的順序。根本修裡面,最初方便從什麼地方著手?從不妄語開始,「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個話的反面,就是叫我們從顏色處下手,隨時恭恭敬敬的態度,誠誠實實的言語,從這裡修。

  你看看前面的三章,它是一貫的。所以我們學佛,問題就在是不是真正發心學佛?是不是真正發心想作佛?要從這個地方去辨別!真發心就得要認真幹。

  今天這個社會確確實實什麼都是幹假的,有史以來,我們看到今天這個社會是最虛偽的一個社會,人與人之間,不講信義,只著重在個人的利害得失。道義沒有了,信用沒有了,那是世間法!那是世間人!我們不是要求出世間嗎?既然要求超越世間,那我們與世間人的心理、行為,也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講信義,我講信義;他對我不誠實,我對他誠實。

  也許諸位說:「我們這樣做,那不是吃虧了嗎?」給諸位說,決定不吃虧。決定不會說,一個誠實的人、老實的人、有德行的人,今天他餓死了、他凍死了,不可能的。巧詐之人,眼前能夠享受到一些富貴,誠實的人可能受一點貧困,他之所以受貧困,決不是因為他誠實才貧困,沒有這個道理的!我們在佛經裡面讀得太多了,貧困有貧困的因緣。不要讀得太多了,在《了凡四訓》裡面就說得很清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怎麼可以怨天尤人?怎麼可以說是怪自己老實、怪自己誠實待人,得這個不公平的果報?不是如此。如果你還有這種想法,心裡面有這樣的不平,那你是理事都不通達,更談不上什麼功夫了。

  世間真正做學問的,孔夫子常說的:「君子憂道不憂貧」,他的心在道!道是什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個是道。可見得人家並沒有想著:「我要吃得怎麼好,我要住得怎麼好,生活要怎麼好」,沒有這個。人家心裡面所想的,如何格物、致知,做到誠意、正心。

  所以我希望諸位把這些注疏細細的看過,再把往常我們所聽所讀的經論去對照對照,在這裡面求一個悟處。看看世出世間這些聖賢人,他們學的是什麼?他們在人生的過程當中,又為的是什麼?這是值得我們省悟的,值得我們效法的。

  你們諸位同修讀了這一篇之後,還有沒有什麼疑問?有沒有什麼疑惑的地方?如果沒有,我把底下重要的句子,再給諸位重複的提提。

  第七章裡面講:「賢賢易色」,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印宗法師,那確確實實是做到了這一句「賢賢易色」。他那個好賢、敬賢之心是我們的模範、我們的榜樣,所以後來蓮池大師備極推崇。自己要不是真正的賢人,就談不上尊賢;自己要不是真正有道,就無法重道。所以蓮池大師認為印宗法師的境界與成就跟六祖是相等的,決不在六祖之下。我們想想,確實很有道理。

  在第八章補註裡面所講的:「真實修行,須從心性悟入」,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從忠信立身,從懺悔起行」,凡是行法都叫懺悔法。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致良知」。我們無論起心動念,都問一問:能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憑著良心做事,這就是有慚愧心。有慚心,愧是什麼?我做這一樁事情,會不會被人家指責?如果人家指責我,這個事情我不能做,這就叫愧心。

  人有慚愧心,決定不會做壞事,為什麼?做了壞事,第一個自己良心不安,第二個怕人指責。無慚無愧那什麼壞事都能做得出來。第一個就是世人所說,這個人沒有良心。他也不怕別人指責他,臉皮厚,所以他不在乎,什麼樣的惡事他都能做得出來。

  我們印光老法師,你看看他給人題字、給人寫信,自己常署名「常慚愧僧」。我們都曉得,他是大菩薩再來的,他是現身說法,教我們學常慚愧,那我們都有救了,我們以「常慚愧」的心念佛,起碼的帶業往生是靠得住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慚愧心念佛,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西方淨土下品下生也沒你的分,這是諸位千萬要記住的。

  那就是問問我們,自己願不願意這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娑婆世界來生要得人身不容易了,這是千真萬確的話。千萬不要以為我這一生學了佛、又出了家、又吃常素。沒用的!我們把自己這一生的功勞去跟安世高那個同學比一比,看看能不能比得過他。人家的功德是明經好施,那是大法師!結果來生還落得畜生道去當鬼神去了,受了一個蛇身。不簡單!佛的話沒有騙我們,所以得人身好不容易!這一生不做惡事,不起惡心,五戒具足,才能保得住人身。你想想看談何容易?

  我們想想安世高同學那個事情,可怕!他那個時候不過只是托缽托的那個飯菜不太合口味,心裡起了一點不高興,就落這樣的果報。像這些事情,在我們今天看起來,算不了什麼,真是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今天要是不求生淨土,不是真正的生到西方淨土,諸位想想看,這有救嗎?誰來救我們?這個事情確實是可怕。所以讀經不能夠囫圇吞棗就看過了,像這些要緊的所在,一定要留意。

  第九章裡面,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我們也細細的給同學們說明這個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很重要,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有始有終;有始無終的人,這個人一生是一事無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無論大事、小事,做事開頭要謹慎,事情做完了還是要慎重,這個很重要。

  蕅益大師的小註裡面說得好,他說:「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這就是追遠。尤其是出家人,一粥一飯是在家信眾的供養,他們的辛勞,我們要曉得!換句話說,這些供養縱然多,也不可以浪費;浪費是折自己的福。自己得的供養要有多,一定要分給別人。我們看看古聖先賢,幾乎都是一樣的,其自俸也薄,待人也厚!

  前賢給我們做的榜樣,拿距我們比較近一點,我們印象比較深一點的,你看看印光大師,他吃飯,一粒米也不蹧蹋;他老人家穿的衣服,一件衣服總穿二、三十年。四事供養實在是厚,太多太多了,老法師都拿去周濟別人,做好事去了,並沒有自己多添幾件衣服、多吃得好一點,沒有。

  再看虛雲老和尚也是如此,他們的信徒太多太多了,供養的錢財也是太多太多了,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虛雲老和尚一生,你看穿著那個補補釘釘的衣服,他那些徒弟,國王、大臣多的是,過去太多的國王都是皈依他的,為什麼不穿一件好衣服,還要穿那個大一補釘、小一補釘的?我們看看這些前賢,生不生慚愧心呢?我們的道德、行持比不上別人,而在物質上的享受處處要爭在他們之上,要比他們優越,將來的果報又怎麼辦?不堪設想!所以今天叫我們追遠,就是往遠處想一想。

  又說:「飯食已訖,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齊,便是慎終。」這是我在此地再度的給諸位提出來,日常很小的東西,放在那個地方,都要有一定的位置,用過之後一定要歸還原處,一定要做到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這叫慎終。所以,這是要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凡是一個大人物,你去看他日常生活這些小事,他都有秩序,決定不亂!像這些地方都要把它養成習慣。可見得我們學了這些東西,不僅僅是學文字,更要在日常生活習慣當中去修學,這樣才能夠得受用。

  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言其大者,弘揚淨土法門,教人臨命終時,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真慎終。發弘誓願,普度眾生,以報多生多劫父母養育之恩,是真追遠。」這是講到究竟。而究竟法裡面,諸位要特別記住是淨土法門,除了這個法門,都不是究竟法門。我們在講堂裡面也講得太多了,唯有這一個法門究竟,唯有這一個法門圓滿。所以要弘揚,就應當弘揚這一個法門;要勸人,就得勸人念佛。無論他學哪一宗、學哪一派,都得要以淨土為指歸!發願度生,唯有淨土法門才是真正度了眾生,這是我們要記住的。其他法門要想度一切眾生,不到見性,不能算成就。可是一個人在修學當中,這能見性的又有幾個人?淨土之殊勝,不必見性,只要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就可以了,所以稱之為門餘大道,特別的法門。

  我過去也勸過你們,學《華嚴經》的,《華嚴經》以觀世音章作早課,以十大願王,就是最後一卷作晚課,與西方淨土完全相應。早晨念觀世音菩薩,晚上念阿彌陀佛。學《法華經》的早晨念《普門品》,晚上念《彌陀經》。總要與你所學所修的相應,才能有成就。自己能夠這樣修學,修學確有心得,這才能夠教別人,自行化他,教學相長。到了確實有見地,這才能傳道。這個三樁事情是有過程的三個階段。

  在品德的修養上,此地子貢舉出來,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這是從前念書人在品德的修養標準,都是以《論語》上這五個字。一切時一切處,待人接物,我們是不是守住這五個字的原則?「溫」是溫和,不暴躁。「良」是善良,絕沒有損害他人之心,這就是善良。我們戒律裡面的「諸惡莫作」,就是良字!這五個字裡面,只有這個良字是「諸惡莫作」,其餘的統統是「眾善奉行」。孔老夫子沒有制定什麼戒律,但是孔老夫子的戒律是圓圓滿滿的,一點也不欠缺,所以稱之為聖。

  在佛法裡面講「諸惡莫作」,它的標準是要做到連損惱人之心都不可有。損是叫人家受到損失、受到損害,惱是叫對方起了煩惱,都不可以!連使對方煩惱都不願意,怎麼會去害人呢?怎麼會去傷害他呢?「恭」是一切恭敬。「儉」是樸實節儉。「讓」是待人接物當中要知道忍讓,委曲求全。

  這五個字是孔老夫子德行的標準,不是他自己說出來的,他自己平常就是這個樣子,他做到了,這是學生說出來的。這五個字,就是佛法裡面的戒律。佛法戒律,小乘戒的精神是「諸惡莫作」,大乘戒的精神是「眾善奉行」,這五個字裡面,把大、小乘戒律全都包括在其中。

  底下在十二章裡面,這有兩句話是很重要的:「禮之用,和為貴」。這一章的重要性,也就是教我們戒律是活的,不是死呆板的;禮就是戒律。這個戒律在運用上要活活潑潑,它不是一個死東西,它有它的嚴肅性,嚴肅裡面帶著有溫和,這個才可貴!戒是主嚴,嚴裡面沒有和,這個嚴叫人看了就害怕,沒有人敢修學了。所以嚴裡面帶著有和,帶著有溫和,這樣才可貴。

  這個第十四章,也是講求學,「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一章是夫子所說的好學人的標準。這個古人註子裡面也說得很詳細,並不是說這個好學的人,不必吃飽飯,不必睡好覺,也不必住得安穩。不是這樣的。不求就是隨緣,對於衣食生活,一切都隨緣而不攀緣,心在道上,不在這些物質享受上。

  這一句跟前面「賢賢易色」意思是相通的,這個地方也可以說色。為什麼?佛法裡面這個色,可以當作五欲六塵講。好學能夠超過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真正的好學;好學而不肯捨棄五欲六塵的享受,這不是真正的好學。為什麼?他的心還在物質的享受上,這個不算是好學。不但是沒有,他不攀緣;有,他也不要。像虛雲老和尚、印光法師,有,他也不要。說顏回好學,顏回是沒有!顏回有智慧,也很能幹;他不求,他天天念書,他不求。像虛雲老和尚、印祖,有人供養,他也不要。孔老夫子要世看到了,「可謂好學也矣」,他一定也讚歎他們是好學之士。這是值得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我們的道業成就與否?確實建立在這些基礎上。

  末後一章,這個也要注意。凡是一章的一頭一尾,這都是重要的。你看,末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一章跟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樣的意思。求學、求道,何必要別人知道我呢?人家不知道我,還生什麼氣呢?有什麼不平的呢?學佛就是要學一個平等心。心不平,那就不行了!那個路就走偏差了。

  佛法首先要學平等,《華嚴經》裡面我們念得很多,意思很清楚,像《華嚴經》裡面首先就是講的平等心、直心,十住菩薩修直心,十行菩薩修深心,就是清淨心,十回向菩薩修大悲心,大慈大悲。可見得平等心是基礎,首先就要修平等。孔老夫子第一章裡面所講的:「人不知,而不慍」,就是平等心。

  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時間,給諸位做了一個簡單的複習,我想複習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再溫習前面的精義,提醒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修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