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吃虧是福  (共一集)  2002/3/4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21-125-0001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繼續來談談聖賢的教誨。大家聽了之後都很歡喜,覺得很有道理,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怕吃虧。我尊敬別人,別人不尊敬我,我愛護別人,別人討厭我,我幫助人,人不幫助我,於是不肯幹了,別人怎麼對我,我也怎樣對人,還是犯這個老毛病。所以,學儒的不守禮了,學佛的不持戒了,認為:我要是守禮持戒,我在社會上就行不通,處處會吃虧上當,好處便宜都給別人佔去。因此,雖然喜歡聽聽聖人之道,決定不敢奉行。

  這是什麼原因,我們要把它找出來。真正的原因是迷失自性太久,養成的不善習氣太深,起心動念決定不能忘記「我的利益」,都把我的利益擺在前面,沒有想到別人的利益。所以,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趨向損人利己,以為這樣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下去:我要活,他就決定要死,他若不死,我就活不成了。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觀念,對自己有嚴重的傷害,而沒有毫分的利益。這些事情,古今中外的聖賢都說,不是一個人說。這些大聖大賢,諸佛菩薩、孔老夫子,他們沒有開過會,沒有見過面,為什麼他們所說的都是一樣?我們要反省,要細心去觀察。這是因為中國古人所講的是真理,「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真實智慧,他們所說的、所看的、所想的,幾乎都是一樣。我們知不知道這個意思?

  何況聖賢人都跟我們講「因果通三世」,儒家也講,佛家則講得更清楚更明白。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想佔別人一點便宜,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果說吃了某人的虧,那也是錯誤觀念。為什麼?我這一生佔人的便宜,來生必得要還他,我這一生吃了虧,來生別人就要補償我,因果通三世,不是這一生就完了。所以佛門裡,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人,學佛的人、聰明人要有前後眼,前後眼就是你要能看到過去未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是知道因緣果報,這就能開悟。

  古德常講:「吃虧是福。」這一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由此可知,吃虧的反面是佔便宜,吃虧是福,佔便宜就是禍。我們果然明瞭佔便宜是禍害,就決定不會有佔人家便宜的念頭。這是禍害,我怎麼肯做?因此,佛菩薩勸我們,孔老夫子也是這樣勸我們。修行要從自己本身做起,頭一個就是要學「能吃虧,肯上當」。吃虧上當而絕不糊塗,那是真實智慧,那是你的德行。

  往年,我曾在台灣「大專佛學講座」裡面教學。這個講座的主持人是道安老法師,他對我很愛護,我對他老人家也非常尊重。他老人家教了我一招,非常希有難得。有一天我去看他,我走進他的客廳,他看到我,就說:「淨空法師,你來得很好,剛才有一位蔣居士走出去了,你有沒有看到他?」

  我說:「我看到他了。我在大門口碰到他,還跟他打了招呼。怎麼樣了?」

  他說:「他今天又來騙我了。」來騙錢的。

  我說:「你給了他沒有?」

  他說:「給了。」

  老和尚高明。那位蔣老居士可能不知道老和尚曉得,實際上老和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是來騙他的,還是給了,這是德行。如果別人來騙他,他真的不知道,那是自己糊塗,愚痴。別人以為老和尚不知道,老和尚清楚明瞭,沒有責備他,也沒有不給他,他要多少,還是給他多少。我在道安老法師那裡學了這一招。到有一天蔣居士知道了,原來每一次騙老和尚,老和尚都知道,他會生慚愧心,會回頭,回頭是岸。如果這一生不能回頭,就等來生。來生不能回頭,再等後生。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往往佛菩薩與眾生結緣,要等到多生多劫之後緣成熟才算得度,那將會是他的好學生,是來報恩的。成就決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能成就,那是過去生中根熟的眾生。根沒有熟,都是多生多世,現在在種因。

  這個例子教人家真正體會到,修行人的智慧,修行人的慈悲,修行人接引眾生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我們仔細讀《高僧傳》,讀《居士傳》、《善女人傳》,歷代真正修行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們一生的生活方式,處事待人接物,都是我們的典型,都是我們的模範,都是我們學習的教材。在近代,李老師常常介紹我印光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這是他老人家常常說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模範。所以,人一點虧都不肯吃,一點小小的不如意都忍不過,他還會有什麼成就?

  今天世界不太平,到處都有嚴重的衝突發生,這個衝突是誰製造的,真正的原因沒有人曉得。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這個話怎麼說?我小小的忤逆都不能夠忍受,別人看到了,都向我學習,都受到我的影響,這個影響逐漸擴展擴展,就像水裡的波紋一樣,漸漸就瀰滿了世界。所以,要消除世間的災難,消除世間一切衝突,應該從哪裡做起?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怎麼做?要認真努力去學習三福六和,成就自己的六度十願,從自己本身做起,不要求別人。要求別人,你是決定錯誤。高明的老師,絕不要求別人。

  我在新加坡時,聽李木源居士告訴我,早年弘一大師在新加坡也住過一段時期,他與廣洽法師是老友。廣洽法師我見過他,弘一大師到新加坡就住在「薝葡院」。我們從那裡聽說,他以前在「閩南佛學院」擔任過老師,學生有不守規矩、不聽教誨,弘一大師絕對不會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他怎麼做?他那一天不吃飯,一句話都不說。學生知道大師今天不吃飯,一定有人犯過失,每一個人反省、懺悔、改過。你一天不改,他一天不吃飯,兩天不改,他兩天不吃飯,讓你自己反省,改過自新,你能夠改過,他就笑面迎人。這樣的風範、教學,學生服了,我們看看,他是真正的好老師。他沒有出家之前,就在學校裡當教員,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為什麼大師沒有後繼之人,原因在哪裡?眾生煩惱習氣太重了,社會污染嚴重,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人的善根福德微薄,哪有不受染濁的道理?所以天天親近聖賢,都不能得度。我們想到這個地方,你說多麼可怕!

  現代人孝道沒有了,師道也沒有了。我們在在這裡大聲疾呼《弟子規》、《十善業道》、《沙彌律儀》重要,有幾個人聽?有一個人聽,肯依教奉行,不怕吃虧,不怕上當,這一個人就是將來的聖人,這個人就是將來的救世主。他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他知道這是真正的利益,他能夠放棄自私自利,別人不尊敬他,他能尊敬別人,別人不肯幫助他,他能幫助別人,甚至於去幫助陷害他的人,真的學菩薩,自己刻苦耐勞,希望眾生得福,真正發心,全心全力捨己為人,為一切眾生服務,完全是義務的,決定沒有絲毫念頭希求報償,這樣的人具備作佛﹑作菩薩、作大聖人的基本條件。當然,這種人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你要希望大家都能做到,那是錯誤的,你的想法完全錯誤。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

  所以,我今天講經不在課堂,不在大眾聚會的場所,改在錄像室裡頭,是什麼原因,同學們就能想得到。有許多人跟我說,現場聽與電視機前面聽,效果不一樣。確實是不一樣,問題是你具不具足條件?你不具足條件,你在現場聽,還是沒有成就。說老實話,你怎麼聽,你也聽不懂,你也做不到,套一句李老師常說的,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果然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別說是電視機螢幕前,在錄音帶裡頭,甚至於古人的典籍裡面,他都能覺悟,哪裡需要見面?孟子成為大聖人,孟子的老師是孔老夫子,孟子與孔老夫子沒有見過面。你就曉得,有沒有成就,說實在話,不在乎是否天天跟在老師面前,這就是證據。天天在老師面前,反而不能成就,為什麼?皮了,沒有警覺心。這一樁事情,古今中外都沒有例外。

  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三十八年,我能夠親近他十年,很不簡單。我比台中的同學更有成就,原因在哪裡?我的警覺心很高,因為我是從外地來到台中,在台中沒有家(沒有住處),知道隨時可能會有因緣要我離開台中,所以我把時間看得非常重要,一天都不敢浪費。在台中有家有業的同學,他們反而無所謂,因為老師常住在這裡,今年沒有聽懂,還有明年,明年不會,還有後年。他們的時間長,所以他們的心是放逸的,而我到台中去的時間短,機會因緣非常希有,一定要完全抓住,學習的心情不相同,所以我聽經是全部精神貫注。

  老師能看得出來,從哪裡看出來?從你的生活,從你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它起了變化。再仔細觀察,從你的容貌,從你的舉止,變化氣質,不一樣了。大概你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成就,老師已經有了很正確的評估。在那個時候,他老人家把《無量壽經》會集本,他自己眉註的本子給我。我當時看了一看,非常歡喜,他的註解我能看得懂,我拿到這個眉註,我就能講這部經。當時確實想發心出來學講這部經,但是老師把我制止:「不行!現在不能講,你的時節因緣未成熟。」我只好收藏起來。他清楚明瞭知道,不是不知道。那麼多同學,他為什麼把這個本子交給我,不交給別人?現在我們知道,如果交給別的同學,大概都會放在他的書架上,或者藏在箱子裡頭,沒人知道。他給了我,我會常常想到要弘揚這部經典。所以,他老人家圓寂的那一年,我們印了一萬兩千冊,在海內外流通。美加地區的同學,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要求我講這部經,所以前面一、二遍是在美國、加拿大講的。回到台灣之後,台灣的同學也想學,前後講過十一遍。這個經本我們印刷流通,我沒有統計,但最保守的估計,應該超過三百萬冊,流通在全世界。

  所以,當時老師不讓我講,這是教我學忍辱波羅蜜,要忍耐,要等待時節因緣成熟。我的好處就是能夠依教奉行。我對於老師沒有祕密,樣樣都向老師報告,一切所為都要老師指點。我跟李老師十年,離開他在台北講經,我讀哪些經,我讀哪些書,我都向老師報告。我準備講哪些經,也先向老師報告,要得到他的同意。守他的教誡,整整十年,做學生之道,我做到了。尊師重道,依教奉行,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頭時時提醒我們的,我們要怎樣學法?起心動念都要想到佛在經典上的教誨,都要想到夫子在典籍裡面給我們的指導。儒與佛講到修學,根本上完全相同,完全教人從自己本身做起。《壇經》裡面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那是真正修道人。換句話說,只見別人過,不見自己過,他不是修道人,你也就不要去怪他,反過頭來,要常常問自己。

  一定要從斷煩惱下手。斷習氣,儒有儒的方法,佛有佛的方法。儒的方法,《弟子規》是基礎的教材。說得更多更詳細的,是陳弘謀先生編的《五種遺規》,編得好!他把古聖先賢重要的教誨編成一冊。當年我在台中,李老師叫我們每一個人都買一部,自己去學,自己讀,做為修身課本。他老人家沒講過,是叫我們自己讀,讀了有不懂,或有問題的,再向他老人家請教。這是修身課本。因為李炳老是在家居士,跟他學的也都是在家居士,所以他用儒家的東西多。還有用道家,道家他就是取《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兩種。《文昌帝君陰騭文》再取《安士全書》的註解,這是好書,學佛的人也不能夠離開,是真實的教誨,真實的學問。印光大師教導我們,一生極力提倡《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教我們認識因果,明瞭因果,種善因必定得善果,不善的因,免不了不善的果報。善惡的標準,儒佛教學的基礎,全部都是標準。

  戒律是佛家的標準,三福六和是根本的標準。所以六和做不到,你想要世界和平,那是作夢,永遠不能實現的。和平的根基是在自己,不在別人,要問自己能不能跟人和睦相處。古人講得好:「做事難,做人更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能得到人和,可以說天時地利你也得到,三者都得到了。所以凡是聖賢教誨,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是大學問,是真實智慧。

  聖賢之道,在乎誠、明。誠是真誠,明是智慧,真誠是不自欺也不欺人。人為什麼會欺人?因為他自欺。自欺,哪有不欺人的道理?不自欺的人,決定不會欺人。所以孟子講:「反求諸己。」這句話講得好。世間所有一切人,在修行人心目當中,都沒有過失,過失是在自己。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講得很多,他說境緣沒有好壞。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沒有好壞。好壞是在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念頭。我們以善心對一切,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是善的,都是美好的。我們以煩惱心來對待,一切都不善。幾個人明白這個道理?凡夫起心動念都是別人不善,自己善,都是別人有毛病,自己一點毛病都沒有,這是凡夫修行功夫不能得力的真正原因。功夫得力都做不到,想修行成果當然更沒有指望了,這些道理不能不明瞭。

  所以在生活裡面,愈簡單愈好,愈節儉愈好。幫助別人要厚道、要豐厚,對待自己一定要節儉。我能夠節儉一分錢,別人就多得一分錢的供養,要常存此心,決定不可以浪費,這就是佛家常講的積功累德,我們有沒有去做?好處讓別人去享,苦難我們自己來承受,凡事隨緣而不攀緣。隨緣的學問大,普賢十願裡面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是有真正的智慧,有高度的善巧方便。總的目標、總的方向,是肯定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而不是利益局部的眾生。譬如說今天有一樁事情,能夠利益這個城市的眾生,這是好事。可是又有一樁事情,可以利益全世界的眾生。你想一想,哪個重要?哪個先做?當然為全世界眾生比較重要,這個要先做。同時遇到兩樁事情,你的權衡要從這裡著眼。不可以為我本身的利益,為我這個小地方的利益,那你就錯了。

  我們想在此地建一個退休村,也就是我們多年理想當中的「彌陀村」,是不是為這個地方的利益來建築的?不是的,我們是為全世界敬老養老做一個示範,這個意義就很重大。絕對不是辦一個老人院來賺錢,那就變成商人了。我們不經商,我們這一生不想賺錢,我們建這個社區是要盡孝道,把儒與佛教導我們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做出一個樣子來給大家看,佛教導我們的,儒教導我們的,就在我們這一個社區。我們這個社區多元文化,不同國家的人,不同種族的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我們都能夠共同生活在一起,我們把他們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尊長,我們是盡孝道。物質生活的供養,那是小事。我看過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的老人福利事業,都做得很好,我們不需要再做了。我們要做什麼?他們裡面缺少孝道,我們今天跟人家不相同,我們有孝敬之心,那就值得做了。我們提倡祖宗的紀念堂。今天大家把祖宗忘掉了,我們有祖宗紀念堂,每年還有兩次祭祀,這是教人不要忘記祖宗。人能夠不忘本,他才能夠孝養父母,才能夠尊師重道,為什麼?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所以我非常希望古城「培風中學」能夠教學漢文,初中教《四書》,奠定德行的根基,高中教古文,古文用《古文觀止》做課本就很好。《古文觀止》總共有三百篇,希望三年六個學期把它完成。這個話是從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的,有能力的話,要背誦五十篇古文。如果你能背誦,你能夠理解,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我們現在這個講堂裡面,諸位看看兩邊陳列的典籍,這裡頭有《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如果你沒有五十篇古文的底子,這些書你不能看。所以五十篇文言文的底子,是開啟《四庫全書》的鑰匙,鑰匙你就拿到了。如果你能夠熟讀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這個重要!比什麼都重要!我深深期望著「培風中學」能夠開這一門課程。中國的國文,一個星期能有四堂課(四個小時)就好,六年下來,學生的根基就奠定了,有能力去看《四庫》。這是《四庫》的鑰匙,是中國漢學的鑰匙,這個鑰匙拿到了,說實在話,《大藏經》也沒有問題。《大藏經》與《四庫》是同一把鑰匙,你沒有這把鑰匙,現在書擺在這裡,對你來講不起作用,不起影響。所以文言文重要!建祠堂祭祖宗重要!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因果教育」。在古時候的中國,用什麼來教?城隍廟。大家也許不懂,這絕不迷信,城隍廟是提倡因果教育。中國文化的根有三條:一個是祭祖,一個是教學(這是師道),一個就是城隍廟。城隍廟是神道,神道設教是提倡因果教育,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人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近代極大動亂之中,這個根還沒有被滅,中國的人心還是善良的,中國人雖然祠堂沒有了,還是懷念祖宗。我們看到清明時節還有很多人上墳,祭拜他的先祖,這是中國文化的根,中國不會被滅亡,就靠這個根。

  什麼時候中國再有大聖人出現?這個大聖人是帝王,是國家領導人,能夠把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儒佛的教學、祖宗的祭祀、因果教育再恢復,那是中國的聖人。由中國能帶動到全世界,世界和平是從我們自己做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世界大同,就是世界和平。「格物」是斷煩惱,「致知」是求智慧,要從斷煩惱、求智慧做起。我們的煩惱習氣要是不除,一切的指望都沒有了。斷煩惱、傲慢,比什麼都重要,貪瞋痴慢這四大煩惱,一定要斷掉,不能隨順。隨順的話,不但道業不能成就,世間事情也不能成就。希望我們要認真去思惟,細心去提倡,懺悔、改過、自新,自度度他,這樣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