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八集) 2012/7/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670-000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前面我們學到觀阿彌陀佛八種莊嚴,我們學到第五,今天我們從第六看起:
「六、莊嚴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上首,可以說是佛陀教化眾生不僅是一個人,當然要有協助他的人,協助他的人一定是大菩薩;還有,可以說也是幫助他的人,這幫助他的人,有正面的、有負面的,皆是菩薩化身。譬如釋迦牟尼佛成佛,大弟子當中,迦葉、阿難、舍利弗、目犍連;菩薩眾當中,在中國就四大名山,諸位都知道,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皆是釋迦佛的上首。聲聞弟子當中是舍利弗、目犍連,這是幫助佛教化眾生的;還有一類,都是佛的弟子,提婆達多,是世尊兄弟,智慧、神通、相好跟佛也差不多,他來表演的是表演負面的。正面、負面我們都看到了,讓我們在這裡面看到善惡果報。菩薩示現,不是凡人!為什麼?這就是現在話講要做榜樣。佛單單用言教,當然佛有身教,本身做出好榜樣,能看得懂的,善根、福德深厚能看懂,薄福之人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就得要表演,有從正面表演,有從負面表演,無非是讓一般大眾對佛的教化能生起深信不疑。能信,他就會發願,發願跟釋迦牟尼佛學習,將來必定有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亦如是,在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的,諸位都知道觀音、勢至,觀音代表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這是正面的。其他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有十方諸佛如來、有諸位大菩薩,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都是後補佛。文殊、普賢,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發願求生淨土。《華嚴》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讓多少修學《華嚴》的人看到了,原來文殊、普賢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不嚮往極樂世界的。
文殊、普賢帶著大眾到極樂世界去參學,向阿彌陀佛學習,你看看這個氣象,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一點嫉妒心都沒有。在一般人,我的道場,我這麼多的徒眾,你們統統都把他帶走了,這成什麼話!誰能辦得到?我們今天在此地講經,如果說別的道場一些信徒統統跑到我這兒來了,你看他那個道場的方丈住持,他能開心嗎?這是諸佛如來做給我們看的。所以,古德有一句話說得好,「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出家人互相讚歎,佛法就興旺了;要互相猜疑、嫉妒障礙、自讚毀他,這佛法就要滅了。我們看佛法興與滅,就從這裡看,準得很。
佛法在地球上興滅是小事,在虛空法界那是一個興旺的場面。你看諸佛如來講經說法,佛讚歎,菩薩不但讚歎,還去聽法;十方菩薩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參學、聽經聞法,同樣一個道理。阿彌陀佛的學生,也就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諸菩薩們,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地位不得了!縱然你往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決定沒有煩惱,不但沒有煩惱,煩惱的習氣都沒有。這是彌陀本願威神加持,讓你生到極樂世界,你的煩惱習氣什麼時候斷的?在蓮花裡頭斷的。那個蓮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是自己信願持名功德之所成就。彌陀的願力,蓮花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往生的人並沒有死,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離開這個世界,坐上蓮花走了,這個臭皮囊不要了。
在蓮花裡面,他就有一個大的轉變,蛻變,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他,他的身變成法性身。我們這個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今天能夠思惟想像的這個心是阿賴耶的見分,這是染污的,這是不乾淨的,這是有生有滅,有為法。《般若經》上教給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不是真的,有為法很苦!所以,在蓮花裡頭,有為法捨掉了,孕育成什麼身體?法性身。蓮花一開,叫花開見佛,現出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皆是紫磨真金色身。世尊在《觀經》上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身高大,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發八萬四千光,放光,光中有化佛、有化菩薩,真的是無量無盡無數,這些菩薩在十方世界接引眾生、教化眾生。
彌陀法相如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的法相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什麼原因?世尊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參訪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去參觀、去考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總結成四十八願。從四十八願,從無量劫中積功累德,在這功德裡頭流出來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這是彌陀本願威神功德之所成就。我們去往生,給他添一分功德,這一分功德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對於極樂世界真信、切願,我一定求往生,對求往生絲毫不懷疑。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信、切願,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
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四十八願裡頭有十幾願,好像有十五願與佛號有關係,顯示出佛號功德。佛號功德可以說,圓滿攝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念這一聲阿彌陀佛,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統統都念到了,這還得了!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辦法跟這個法門相比。所以,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人煩惱怎麼斷的?沒斷,沒斷沒有了;業障怎麼消的?業障沒消,也不見了,就是念佛功德。誰知道?佛與法身菩薩清清楚楚,他們知道。別教三賢菩薩,聲聞、緣覺他們不知道,我們凡夫更是沒法子理解。這是佛給我們的真實智慧、真實利益,非常難得。像這些理、事、因果,黃念老這部集註講得清楚。現代科學家發現念力的祕密是世尊說法有力的佐證,他來證明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裡面想佛,口裡念佛,身禮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所以這兩句話讚歎上首功德成就,這些人的功德「如須彌山王」,一切高山,須彌山最高,「勝妙」,沒有能夠超過的。換句話說,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所遇的緣都無比的殊勝,無論這些菩薩從正面示現,還是從負面示現,全是幫助我們成就道業。佛菩薩心量,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身在阿彌陀佛講堂聽經聞法,接受教誨,同時他能夠分身、能夠化身,分身無量無邊到十方世界去參訪,去供佛修福,聽經開智慧。極樂世界的莊嚴無與倫比,十方世界的人到極樂世界參學,極樂世界的人同樣也是到十方去參學。這是什麼?這顯示出佛讚佛、僧讚僧,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你看出這個和諧、融合,你能看到一片祥和的氣象。所以,在遍法界虛空界,佛法是一片興旺的氣象、互相尊敬的跡象、互相讚歎的現象、互相學習的現象。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門戶之見要放下,大乘法裡頭沒有門戶。中國古諺語裡面所謂「量大福大」,阿彌陀佛的量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量大,十方諸佛量大,十方菩薩也量大,沒有聽說哪一個小心眼的,哪一個人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一個也沒有看見。所以這個偈讚佛、讚菩薩,上首更不必說了。
再看下面,第七,「莊嚴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這是莊嚴主功德成就。有人見佛,雖有大眾,眾中也有對佛不甚恭敬的人,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有這些人,這些人當然都是示現的。佛陀示現在世間,就好比來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其他的唱配角。配角裡頭不能小看,這經裡面的信息都給我們透出來了,我們要尊重,要十分尊重,因為經教裡頭告訴我們,「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千佛在哪裡?就是他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這個裡頭有千佛。如果不是佛,他在佛面前提不出問題出來。其實提問題,都是替我們凡夫問的,他哪有不知道!這一問一答,我們在旁邊聽到開悟了,得利益了。
經上實在講也有透露消息,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早就成佛了,在極樂世界是菩薩身分,幫助佛教化眾生。乃至於聲聞當中、緣覺當中、人天當中,統統都有佛再來的,古佛再來的。舍利弗、目犍連也早就成佛了,古佛再來的。示現正面的,也有示現反面的。於是我們想到《華嚴經》上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個個都是古佛乘願再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你看他們示現的,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勝熱婆羅門示現愚痴,甘露火王示現瞋恚,這負面的,伐蘇蜜多女示現貪婪、貪戀,這貪瞋痴,善財童子去參訪,你看有禮敬沒有讚歎。對負面的沒有讚歎,有禮敬、有供養、有請法;正面的有禮敬、有讚歎、有供養、有請法。我們得細心去觀察,菩薩示現,讓我們在這些示現裡面去看、去體會、去覺悟。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問題是你會不會。你要會,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要不會,沒有一法是佛法。佛法在我們的心中,不在別處。
佛在世,有一個弟子,出家的弟子,向佛提了個問題,他說他有十四個難題無法解決,世尊要不能替我解決,我就不學佛了,我就學外道去了。這是示現什麼?示現對佛不敬,常常找佛的缺點,找佛的誤失。有沒有被找到?有時候也被找到,那個找到,釋迦牟尼佛也是示現。這是僧團裡面,僧團外頭就不必說了,外面的嫉妒障礙。佛做這些示現是告訴我們後來的弟子,自行化他不是一樁容易事情,不是一帆風順,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
菩薩修行六個科目,每個科目裡頭內容無比的豐富。布施講求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把它擺在第一,上上根的人就修這一樣就成佛了,一點麻煩都沒有。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錯誤的看法,不是正確的,能把這個放下,就證阿羅漢果。證到阿羅漢果,六道輪迴就不見了,沒有了,真的像一場夢,夢醒過來了,夢中境界不見了。佛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決定不是真的,你有執著,就是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斷掉了,放下,六道輪迴不見了。這個放下就是布施,布施的意思就是放下,就是捨。放下分別,分別是塵沙煩惱,你就成菩薩了。放下無明,無明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成佛了。你看,多簡單!一個布施波羅蜜,證阿羅漢、證菩薩、成佛,都在其中。
六度裡頭,從事上來講,布施是首,布施第一;從整體來講,般若波羅蜜第一,智慧。說實在的,肯放下的人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不肯放下。般若波羅蜜裡頭有智慧,就有成就;般若波羅蜜裡頭沒有智慧,那是人天福報,修福。你修的大福報,你所感的,今生後世得福報,享福;那你造作不善的,你就會得到災禍。業因果報,絲毫不爽。現世所得的叫花報,來生後世果報。花報善,果報一定善;花報不善,果報決定是三途。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
主功德成就,主是如來。世尊當年在世,延伸的意思,今天我們學佛,坐在這個講台上,這兩個小時的法會,我就是主。寺院庵堂方丈住持,是一寺之主,延伸的意思深廣無際。主的功德莊嚴要靠什麼?要靠戒定慧。戒定慧從哪裡做起?從做人做起。世尊給我們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是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諸位想想,這一條能做到,大眾能對你不恭敬嗎?不必求恭敬,人家自然對你恭敬。為什麼?有德行,你真的做出來了。這個人是個孝子,不但這一個地方的人對你尊敬,聽到你的名聲的人對你都尊敬,這是我們大家熟知的。所以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換句話說,你要想要人尊敬你,《弟子規》都做不到,那就難了。儒釋道的三個根是修行的基礎。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講因果報應,不能不知道;佛法《十善業道經》,十善看起來不多,只有十條,做起來不可思議。阿羅漢做出來了,做出來給我們看的三千威儀,你看十條變成三千條,小乘。大乘菩薩把這十條,在日常生活當中展現出八萬四千細行,八萬四千細行把它綜合來講就是十善業道。由此可知,展開來是八萬四千細行,歸納是十條,十善業道。佛法確實不可思議!所以這三個根多重要。
用這三個根去學佛,學佛是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戒律特別重要。末後第三句是定慧,「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定慧。這是佛法教給我們的總綱領、總原則,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法門沒有例外的,都得要遵守這個規矩。佛末後一句話說得好,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就講得好了,不只是釋迦牟尼佛,過去一切諸佛、現在一切諸佛、未來一切諸佛,能修行成佛的,都守這三條;違背這三條裡頭任何一條,都不能成就。這個開示多麼重要!
我們把第一條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第二條,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我們根性劣,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是亂世,法弱魔強,想大成就不容易。所以,我們第二,這個學佛完全落實在基礎上,希望我們能遵守三皈、五戒、十善跟沙彌律儀。過去,蕅益大師給我們做了榜樣,蕅益大師受戒之後,退比丘戒,一生守住沙彌菩薩戒。所以他有些著作,上面寫上是菩薩戒沙彌,這下面他的名字,不敢稱比丘。他的學生成時,師父稱沙彌,學生不敢稱沙彌,學生稱什麼?出家優婆塞,不敢稱沙彌。近代弘一大師,一生自稱出家優婆塞。這是名實相符,沙彌律儀我做不到,我們自己是什麼身分,清清楚楚、老老實實。
稱法師沒有關係,法師,在家居士都可以稱;稱和尚也沒有關係,和尚,在家居士也可以稱。這個名號要知道,你能夠用佛法教別人,就叫法師,男女老少、在家出家,沒有忌諱的,都能稱。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親教師,直接教我的人,那個人就是我的和尚。我這一生有三個和尚,用印度話的稱呼,方東美先生是我的和尚,我這個啟蒙是他教的;章嘉大師這是出家人,李炳南老居士在家人,是我的和尚,我這個佛法是跟他們學的,他們傳給我的。比丘不能稱,沙彌不能稱。比丘、沙彌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比丘是大僧,沙彌是小僧,我們見面都要頂禮,我們的德行不如他。所以這個稱謂不能不講求,不能搞錯了。
所以天人丈夫眾,主,這些人一定得恭敬繞瞻仰。對佛哪有不尊重的,哪有不瞻仰的?《三昧水懺》,諸位讀過,悟達國師。好像悟達國師從小出家,十四歲登壇講經說法。以後我們知道,這個人十世高僧,修得好,沒有失人身。死了之後,又到人間來了,又出家了。十世得人身,出家,成為一代國師。國師不容易,多麼大的福報!十世修行。可是還是有一點失誤,看《三昧水懺》你就知道了。皇上拜他做老師,他也沒有怎麼樣,到皇上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就是太師椅,沉香木雕刻的,這名貴了,他接受了,就生起一點傲慢心,覺得說這很榮耀,非常光榮,你看天下出家人,哪一個人能跟他相比!這麼一個念頭,惹到人面瘡,幾乎送了命。你看看,十世高僧,這是順境、善緣,自己受不了,起了一點傲慢,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了。
這個冤親債主也非常厲害,是過去他殺了別人,人是個好人,他殺了他。這個冤親債主就跟他十世,天天在旁邊等,他修得好,有護法神保護著,這一念傲慢心起來了,護法神離開了,他趁這個機會找到他,報復他。我們今天講附身,這附身就長了個人面瘡,那個人面瘡就是他的冤親債主,是來要他命的。畢竟他修行有成就,感動迦諾迦尊者,阿羅漢,來給他調解。把這個事情原原委委講清楚,阿羅漢勸他,冤結要解,不能再結。冤結要不能化解,生生世世互相報償,沒完沒了,雙方痛苦,不是一方,兩個都痛苦。他接受調解了,這才離開,他這個病好了。迦諾迦尊者就是用《慈悲三昧水懺》,修這個懺法,接受了,把這個事情化解了。這個懺法留下來,現在還很流行,拜水懺的人還不少。
一個人能把握住自己不起心、不動念,難,太難太難了!十世高僧都還有失守的時候,我們怎麼敢保障?在現前這個環境當中,我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全身投靠阿彌陀佛,不再打妄想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才算我們修行真有了保障,不會再有任何障緣,不會再有任何果報了。這些統統憑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為我們化解了,我們再也不遭難了。縱然是冤親債主看到我們,對我們也讚歎。為什麼?我們已經成為彌陀弟子了。阿彌陀佛的學生,這沾彌陀之光,在一切諸佛剎土,諸佛看到阿彌陀佛的弟子,都會特別歡喜、特別尊重。
我們得認真修學,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人間、天上一切福報,我統統放下,邊都不沾了。為什麼?沾上一點點,恐怕往生就成問題了。這個機緣不容易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一生遇到了,輕易疏忽而沒能去得成,你說這多可惜!之所以不能去,沒有去成,就是對世緣裡頭有貪戀,順境、善緣有貪戀,逆境、惡緣有怨恨,這種人不能往生。縱然是善緣、是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我們要常常想到,能不能像諸菩薩三輪體空?真正做到三輪體空,那就沒障礙了。三輪體空簡單一句話說,不放在心上。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想,行!這能成功,這個境界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能去嘗試,這個東西嘗試不得,要遠離。
所以主,一定要得大眾恭敬圍繞,瞻仰致敬。也因為這個事實,所以佛在《梵網經》上給我們列了兩條重戒,教導我們對於國主要恭敬。但是這兩條很少人知道,我們過去學佛,跟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常常講,所以我們耳熟。第一個是不做國賊,第二個是不謗國主,梵網菩薩戒裡頭的兩條。不做國賊,就是你是個出家人,尤其是受了菩薩戒,不可以做損害國家、損害社會的事情,這決定不許可的。第二個,不謗國主。國主就是國家領導人,上面從國家領導人,下面到我們居住的村長,村長是我一村的領導人,也就是各級政府的領導人,中央的、省的、市的、縣的、鎮的、鄉的、村的,連個村長都是我們領導人,我們對他要恭敬。為什麼?他是一個村長,我這一村的人,我住的這個村八十多戶人家,八十多戶人家對村長都尊敬,他好辦事。這一村人能和睦相處,能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你說這個村多好。「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第一個就我們小村,我這個小村裡面的居民,人人見面都會打招呼、都會問好,這是我們要帶頭去做的。佛教我們修四攝法,頭一個就要落實在我們的鄰居,在我這個村裡頭。四攝法真管用!四攝法第一個布施,我們有好吃的分給大家。這雖然是個小事,真正聯絡感情。這個小鎮人有困難,我們能幫上忙的,全心全力幫助他、照顧他,不能把他當外人,鄰里鄉黨一家人。我們學習倫理道德,都學好,做出來給他看,他要來問的時候,講給他聽,不厭其煩,詳細解說。時間久了,這一村都會感化。
我們在澳洲圖文巴的小城,這個小城的居民十萬人,人不算多,但是有八十多個族群,有一百多種語言,都是外面移民過去的。我們這十年就做睦鄰的工作,十年如一日。這小城人確實產生很大的變化,都能夠相親相愛、互助合作。這個小城有十幾個宗教,這些宗教的領導人大家常常在一起聚會,有個共同的願望,希望把這個小城建造成全世界第一個多元文化示範城市。好!真是多元文化,你看八十多個族群,說話是一百多種言語,在這個小城,十幾個宗教。政府歡喜,主管治安的單位歡喜,對他們這個想法非常支持,現在已經付出行動了。
行動從什麼地方落實?從宗教教育。這是我勸導他們的,你們每個宗教對你們的信徒要講經、要教學。如果不講經不教學,效果收不到。不但要講自己的經,深入自己宗教經典,還要聽別人的。十幾個宗教,每一個宗教的經,我們都得要聽。為什麼?互相了解,才能夠化解矛盾,宗教才能變成一家人。我們一家人的理想目的,就是我們這個城,這十萬人聚集,希望能做到都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共同目標。經典裡面有同的,也有不同的,我們在這個經典裡頭,真正要做到求同存異。共同的,統統提出來學習;不同的,放在旁邊,慢慢再研究。先把共同的部分我們把它做出來,不要毀謗、不要批評,不可以對立,這就變成一家人。他們現在做得,很認真在做。我建議他們一年至少有三次做工作報告,每一次活動五天。五天的時間,這十幾個宗教,每一個宗教有二、三個小時報告,我這個宗教在這四個月當中做了些什麼工作,講了些什麼樣的經,講的什麼內容,有什麼效果。大家互相,每個宗教在一起學習。希望一年,這個小城做的這個成績真正做出來。
真做出來了,我答應他兩樁事情。第一樁事情,我答應他,在這個小城建立一個衛星電視台,把這小城每天的生活向全世界播放,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和諧示範點。你們要看看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能夠像兄弟姐妹一樣,到這兒來看、來參觀。第二樁事情,我說我一定帶著大家在聯合國做一次匯報展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們非常歡喜,真做得到,這是我們在那住十年奠定下的基礎。十年當中,我們對這個小城沒有別的,就是對每個人尊重、對每個人愛護;有困難,政府只要提出來,我們全心全力去協助。十年如一日,在這個基礎上,他可以做到。我們在那邊,這個道場也是個功德主。
宗教要落實教育,教育要先教育自己,自己沒有教好,不能教別人。自己教好了,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給別人做好樣子,這個事就能做成功。所以佛能做到,天人丈夫眾,恭敬常圍繞,我們要學佛,他為什麼能做到?要向佛看齊。極樂世界實實在在說,點點滴滴都是我們的榜樣、都是我們的模範。我常說,用中國人的話來說,格物、致知,跟他學,他做得徹底,誠意、正心,就是發菩提心,要跟他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天圖文巴宗教發起的,那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用宗教的愛心來做基礎,用宗教的教學來落實,真做成功了,讓全世界知道,宗教教育的力量非常偉大,真正能幫助社會解決問題。
我們再看最後一條,「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後頭有括弧簡單解說,把它念下來,「得非作得,在非守在」。這兩句話怎麼說?做好事要不居功,別人服你!所有一切成就的功德推給別人,千萬不要自居;做錯了有過失,我承當,不要讓別人承當。從哪裡學來的?跟佛學來的。得非作得,把得失心放下,沒有得失,真正有利益、有好處,別人的,不是我的。
早年,二00六年,我們在廬江湯池做了個實驗,做成功了,我對我們的老師說,我們決定不能夠居功,決定不能夠有傲慢。傳統文化丟失了兩百年,我們這麼短的時間把它做成功,我說這是祖宗之德,祖宗的加持,三寶的加持,絕不是人力,更不是自己能做得出來的。這是我們先決條件,一居功,人就傲慢,一傲慢就完了,你前功盡棄。這個事情做好,人民有福、國家有福、世界人類有福。我們付出一點辛勞,做出一點貢獻,應該的,應盡的義務,絲毫驕傲都不可以有。老師不錯,能聽得懂我的話,能接受,我們很虛心,謙虛、恭敬、謹慎來從事於這個工作。這個實驗產生了影響,對社會起了作用,對整個世界也有影響。我們在聯合國做了報告,當時教科文組織擁有一百九十二個國家,這些大使、代表都想到湯池去參觀考察。這是稀有難逢的因緣。
雖然不是很圓滿,可是聯合國一直到今天,對我們那次活動念念不忘。今年還寫信給我,希望我再去辦一次活動,我很感謝他。上一次我辦活動有湯池這個實驗做報告,現在要求我辦活動,我沒東西拿給大家看,口說無憑,要有真的東西拿出來給人看。所以我答應澳洲,你們能做好,真正做出好樣子,我到聯合國做報告,把你們統統帶去。希望這個好榜樣讓全世界人都知道,希望大家去看,希望大家去學習。真的會幫助我們化解衝突,會幫助這個社會創造安定和平。這功是你們的,我替你們做宣傳,我還是待在香港講我的《無量壽經》,我什麼都不要,名利統統不要。這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沒有這個緣,不攀緣;有這個緣,找到我了,我一定會去做,再辛苦,我也要去幫這個忙。
所以「得非作得,在非守在」,這就是不居功,好事推給別人,壞事自己承當,這樣做就對了。「願以成力」,願產生力量,力量,「力以就願」,願跟力結合成一體,「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這是成就。「(持非能持,住非常住)」,這是宇宙之間的真理,一定要懂得。真懂得了,你就永遠保持一顆清淨心,不受染污,不受誘惑,你才生智慧、不生煩惱。
觀佛本願力,本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成就了極樂世界,這樁事情記載在《無量壽經》上,黃念祖老居士對於這一段的經文有詳細的註解。這個註解來自於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不是隨便說的,句句話都有根據,這是稀有難得的一部好書。我們讀了,確實沒有一個人空過,你學了之後能開悟。
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諸佛菩薩出現於世的總目標。佛知道,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來的。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你看錯了,你想錯了。看錯了,就是你見錯了,你的見解錯誤了,解是思想。你見解錯誤了,言論也錯誤了,你的做法也錯誤了,帶來是痛苦!佛知道。樂從哪裡來?樂從覺悟來的,真正明白宇宙萬物人生的真相。你真正覺悟、明白了,你的思想純正,你的見解沒錯誤,你的言行、你的造作決定合乎禮義,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就現前了。
世間所有宗教,教義的核心就是一個愛,每個宗教都講。我們怎樣把宗教團結起來?就憑這一個字。你看,你的宗教講,你的宗教、你的宗教都講這個,我們只要把這個愛心找回來,愛自己,愛你的宗教,愛一切眾生。宗教沒有說愛信徒,信徒是當然的,不只愛信徒,神愛世人,世人有很多不是信徒,要明白這個道理。不是說神愛信徒,不是的,神愛世人。佛法講大慈大悲,不是佛教徒,佛對他還是慈悲。沒有說,他是佛教徒,對他慈悲;不是佛教徒,就不慈悲了,沒這個說法。佛教講的跟別的是不一樣,佛教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我們對佛尊敬,對一切眾生就要尊敬,對一個眾生不尊敬,就是對佛不尊敬。這些真實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佛天天在教導我們,時時刻刻在教導我們。
最簡單的講法,什麼是佛?這個要搞清楚。很多同學,有人問你,你學佛了,佛是什麼?你怎麼說?佛是我家裡供的佛像,這不行,你也沒有說錯,但是不能說你對。最能夠讓現在人一聽就懂得的,我們授三皈的時候,師父帶我們念三皈偈子,你看,「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我們用這個來講皈依佛法。佛是什麼?二足尊。二是什麼?第一個是福報,你要不要?第二個是智慧。足是滿足了,就是圓滿了,福報圓滿了,智慧圓滿了,這就叫佛。佛的教育就是福報的教育、智慧的教育,你要不要學?你想有大福報,你想有大智慧,你就到佛教裡頭來學習,他就教這個東西。這大家好懂!不要去跟他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把人都覺糊塗了,現在人就是求福求慧;還有一個,你跟阿彌陀佛學,還有一個了不起的,你想要的,無量壽!你看,有智慧,有福報,又有無量壽。到哪裡學?跟阿彌陀佛學。
我早年住美國,我住在加州,我們鄰居都是當地美國人。住了兩個多月,有一天有幾個人來訪問,問我們是做什麼的?這個意思,我們從事哪一個行業?從事哪個行業的這個意思。為什麼你們每天都是笑容滿面,歡歡喜喜,這麼快樂,這從哪裡來的?他問到這個。我說我們是學佛的。他就問我,佛是什麼?我說佛是快樂。我要快樂,他想要快樂,極樂世界快樂!佛是清淨,心清淨,他要,極樂世界是淨土,他要。佛是健康長壽,這個他聽到更高興了。我說那好,我們在那裡有個小道場,小佛堂,我說我每個星期六為你們開課,歡迎你們來學。你們星期天上教堂,星期六到佛堂,沒衝突。教堂裡頭,神是你們的父親,你們父子,神是你的父,你是神的兒子;釋迦牟尼佛是你的老師,你當學生,沒衝突。在家有父母,上學有老師,絕對沒有衝突。很多人都來學!這個學校是教什麼?教你快樂,教你清淨,教你健康長壽。所以了解現在人的根性,他想什麼,他想求什麼,我們得滿足他。你看遇就沒有空過,能令速滿足,很快就給他滿足。
今天人大家迷信,迷到哪裡去了?迷到錢裡頭去了。從前的錢,古時候的錢是銅做的,銅鑄的,當中都有個洞,迷到錢眼裡頭去了。現在的錢可憐,是一張紙。以前的錢真有分量,很重;現在紙,沒有分量了。迷在這裡頭去了,他沒有別的想法,念念都是想發財。那你碰到這個人,佛大財主,大福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看還得了嗎?你要想發財,你不學佛,你怎麼發得了財?學發財,佛門裡學發財,發了財心安理得,這快樂無比。財從哪裡來?財從布施來的。你命中有財,是你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修得多!你命裡頭沒有財,你跟人家一樣做生意,他賺錢,你蝕本。什麼原因?他命裡頭有,你命裡頭沒有。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們香港首富李嘉誠,命裡頭有財,丟都丟不掉。他有個好朋友,陳朗居士,這個居士修道、學佛,他常聽我講經,前三年過世了,也八十多歲。陳居士告訴我,李先生三十歲,從潮汕到香港來做生意,年輕人三十歲,來創業。他們遇到了,他給他算命,算命就問他,你將來希望擁有多少財富你就滿意了?李先生說:我能有三千萬,我就非常滿意了。陳先生告訴他,你命裡頭的財庫是漫出來的,不是平的,是漫出來的,就告訴他,你將來是香港首富,不止三千萬。這樣一來,李先生跟他就變成好朋友了,常常往來,許多事情都向陳老請教。這命裡有,注定的,所以他無論從事哪一行,他都賺錢,命裡有。佛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去種命裡頭的財庫,這個東西重要!你財庫空空,哪來的錢?不可能的。
我年輕也遇到算命的,不止一個,許多我不認識。學佛之後,這些同參道友拿我的八字,那個人算得靈,這個算得不錯,都拿去給人看。看了之後說,我的財庫空空。我出家,老師給我起的名字很好,叫淨空,財庫空空,真乾淨。所以如果不出家的話,貧賤之命,會很苦,一生。財庫空空,沒有錢,幹哪個行業都沒有錢賺。我出家之後,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我,大概他看出來了,我沒有財富的命,但是弘法利生又少不了財富。所以他就教我,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教我修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年輕對老師非常尊敬,老師說的話,我真幹,真的依教修行。那個時候,生活非常艱難,每個月的收入僅僅夠生活,沒有錢布施。老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可以,一毛錢行。一塊錢行不行?一塊錢還勉強,可以,還可以。他說,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心裡面常常有布施這個念頭,不能間斷,有多少力量,你就做多少,不要保留。我就聽話,我做了六十一年。六十一年得什麼結果?我可以告訴諸位,我大概在六、七十歲的時候就心想事成,辦一樁事情想要多少錢,不到一、二個月,人家就送來了,送來的不多也不少,夠我辦事,真的是想多少就有多少。從一九九九年,我心裡有個(我沒有帳本,不記這個東西)大概的數字,每一年做這些好事要一千萬美金。錢從哪裡來的?不知道。章嘉大師教我的。
我的命還短命,這真的不是假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今年八十六,多活了四十一年。這是什麼?學佛轉過來的,不學佛,決定得不到。學佛,經看多了,明白這個道理,理跟事都懂得了,依照佛經去修行,無往而不利。守住一個原則,就是此地佛所教的,「得非作得,在非守在,持非能持,住非常住」,三輪體空。事情做完了,腦子裡頭忘得乾乾淨淨,別去想它,做跟不做是一不是二。做什麼?有緣就做,沒有緣,不要去攀緣。我想做一樁事情,我不會想的,有人送了些錢來了,我才想事,想這個錢怎麼用法。他不送來,我不想它,我天天想佛,我想經典。我不想別人送錢給我,為什麼?送給我的時候,我要去想這錢怎麼用?操心!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最好。可是偏偏要送來,那就沒有法子,就替他做好事了。
前年做一樁好事,今年才完成。這樁好事,也是人家把錢送來了,正好遇到商務印書館要重印、再版《四庫全書》,這是好事情,這中國國寶!這個東西能救國家、能救全世界,所以我跟他訂了一百套。一套給我最優惠的價錢,我訂一百套,誰跟他買一百套?一套五萬美金,一百套五百萬。這個生意圓滿了,書也給我了,錢也給他了。世界書局印《四庫薈要》,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書。過去他印第一版的時候,我大概買了將近七十套,那是有錢就買、有錢就買。現在他要印第二版,來找我,我就跟他講,要老價錢,不能賺我的錢。老價錢,我跟他訂兩百套,也是五百萬美金。你看,一千萬美金。這套書最近印好的,才交貨,還沒交完。國寶!
用什麼方法保留這國寶?現在大家曉得,災難很多,我把這些書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災難不會遍地,總有地方保存,我們這些東西不會丟掉。我是基於這個考量,這個事情是大事。你看,正好有這麼一筆錢來,做了這個好事。都是很快,來了很快就走了,都是緣分。你看這些書店,他來通知我,他不通知我就算了,我就不知道,通知我,正好錢放在此地,趕快把它用掉。所以,知道什麼叫好事。《大藏經》這麼多年來,我贈送的標準是一萬套,贈送全世界一萬套《大藏經》,現在大概差不多也快到這個數字了,可能還差一千多套。這是對法寶。
當然更重要的是人才,得要有人去念。所以我在全世界各地提倡文言文,希望年輕人有人真正發心學文言文。不要害怕沒有出路,真正文言文學好了,十年之後,他就成為全世界第一流的漢學家,多少大學開中文課程都要請你去做老師,肯定有出路。為什麼?中國這些寶貝,《四庫》、《四庫薈要》裡面講的什麼?我們用《四書》上的一句話說,這裡頭的內容是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效果,都在這,你說你要不要?你要真正認識了,都想要!想要,就要學文言文,因為它是文言文寫的,你才能看得懂。如果經過別人翻成白話文來教你,變味道了。你是學會文言文,你去讀這些東西,原滋原味,你就有治國、平天下的本事。我不希望你去搞政治,希望你教書,把後代教好,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救世界!那需要第一流的好老師,我天天想這些。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是觀阿彌陀佛這八種功德成就,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