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社會人心系列(四)—現代人學佛應有的認識 (共一集) 1998/1 台灣緯來電視台 檔名:24-014-0001
各位觀眾大家好:
有人曾經說到,最近這幾年台灣青少年犯罪的狀況一天比一天嚴重,明顯的逐年都在增加,一般人都歸罪於社會風氣的敗壞、教育的失敗。實際上這個情形,在整個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都有同樣的問題。到底原因在什麼地方?是不是教育出了問題,有沒有什麼方法來解決,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
如果要能有效的改革,必須從我們自己本身去反省。整個社會是我們每一個人聚集的一個集團,換句話說,社會出了問題,問題出在那裡呢?問題出在我們自己本身。如果不知道反省,不曉得問題出在自己本身,去怪罪社會、怪罪別人,只有把問題更加複雜化,決定不能夠解決問題。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而為一般大眾所忽略。一般人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問題都在別人,這個想法錯了。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一句話是至理名言。真正修道人只看到自己的過失,沒有看到別人的過失。如果我們社會大眾個個人都能反省、都能檢點,都能看到自己的過失,不見世間過,這個社會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只看到別人過失,自己沒有過失,這個社會問題,決定依舊是一年比一年加重,不可能得到解決。不要說人的智慧能力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佛菩薩、神仙來都挽救不了這個社會,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一定要從自己知恥,自己做得不好,恥辱!要認真的去改過,救自己、救社會、救眾生。如果把自己疏忽掉了,奢談救度社會大眾,那是妄言,那是不切合實際的。
還有人看到台灣最近幾年社會風氣敗壞,治安不良,這也是大家都承認的事實。有許多人因此想方設法移民到國外。國外比起台灣能好多少呢?所以真正要是愛國家、愛鄉土,要從本身去思考,要認真的反省,改過自新。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能給社會大眾作榜樣、作模範。如果我們這個樣子,不是一個好樣子,就不應該做;我們這個念頭,不是個好念頭,就不應該起,這才能改變社會風氣。這裡面有大學問、有高度的技巧,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善巧方便,用現代的話來說是高度的藝術。
如果談到移民,那極樂世界是最好的地方,那個地方是至善的環境,沒有絲毫的缺陷。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說,「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台灣念佛的人很多,你們也都希望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移民到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上善,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善人,是不是上善之人?如果不是善人,天天念佛也未必能去得了,這是實在話。上善的標準,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講的最詳細的是《無量壽經》;講的最扼要的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三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條十一句,你做到了多少?你要沒有做到,雖念佛也不能往生。這是真正想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以這個基礎一心稱念,必定得生。這是講移民。
台灣移民出去的人不少,我在各地方也經常去,常常跟他們接觸。移民出去的人快樂不快樂呢?不見得快樂。縱然有財富、有事業、有地位,心裡上總是感覺得居人籬下,很難被當地人完全接納,總是有個界線在。這又何苦呢!為什麼不從自己本身做起,做一個好榜樣、好模範,來改造社會風氣。要想改造社會風氣,不但挽救這個地區、這個社會,而且能拯救整個世界。唯一的方法,復興中華文化,弘揚大乘佛學,才能夠真正做得到。
現代其他的國家地區,好像還沒開始,還沒覺悟到。我聽說英國人現在開始在做了,我們聽到之後非常歡喜,所以我最近想方法抽一點時間到英國去訪問。他們能夠將佛法納入學校的課程,這是全世界的創舉,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效法,英國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他們能夠反省、能夠思過、能夠學習,他是個基督教的國家,沒有把基督教教義放在學校課程裡面,反而把大乘佛法放在他們學校的課本裡面,這非常不容易,真實的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另外有人問,他說佛教在台灣這麼興盛,為什麼社會還這麼亂?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過去黃念祖老居士在世的時候,曾經跟他們的學生說過,黃老居士在我面前沒講過,大概總是情面上的關係,客氣不好意思說。老居士講,台灣的佛教是形式的佛教,熱鬧、香火鼎盛,沒有內容。換句話說,是假的佛教,不是真的佛教。真的佛教,那效果一定如《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社會安定繁榮,人人相敬相愛,互助合作,必定是這個現象。人心向善,環境也就改變了,真的是風調雨順,能收到真實的效果。所以黃老居士講這個話,我聽到傳聞,我同意他的看法。他說的沒錯,雖然他沒有到台灣來,對於台灣社會狀況,佛教裡面點點滴滴,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不是個普通人。
上一次我們曾經講過,佛教給我們作師、作範。《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佛弟子,五十三類學佛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社會的典型、社會的模範。那我們想一想,無論我們現在是出家身分,或者是在家身分,我們的思想、言行,能夠作社會大眾的榜樣嗎?社會大眾像我這樣想法,像我這個看法,像我這個作法,社會能夠安定、能夠繁榮嗎?為什麼不這樣反省?為什麼六根都向外境去攀緣?佛法不許,世法也不許,儒家的教學也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僅是佛說。
歸根究柢,我們找癥結的所在,說老實話這是不讀書之過,這個書是講古人的書。諸位要知道,古人的這些典籍,能夠流傳到今天,幾千年還沒有消失掉,孔老夫子的著作,傳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了。它如果沒有價值,早就被時間淘汰掉了。古時候流通非常艱難,宋代以前要靠手抄,民國初年都是木刻版,諸位想想這個工程多大。如果不是最好的東西,對社會、對大眾有真實利益的這些作品,人家不會肯下這麼大的工夫,用這麼多的財力、人力,來保存、來流通。如果沒有這樣的價值,早就捨棄掉了。不像現在科技發達,印刷術發達,傳播便利。在從前極不方便的環境當中,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精華,是真正的寶物。世間什麼樣的財寶,都沒有這個智慧結晶的珍貴。不僅僅是智慧,古聖先賢他們一生的經驗,這一點一滴記錄下來,流傳給後人,提供給後人做參考。我們怎麼可以隨便把它拋棄,任性說它是舊東西,落伍了。這個觀念、這種思想是錯誤的,造成現前社會的動亂,根本原因在此地。
但是古人的東西,實在講是煞費苦心,如何能夠保存,如何能夠傳到千年萬世,意思都不變。所以發明了文言文,這個工具了不起。因為言語會隨著時間在變,會隨著空間在變,它是靠不住的。必須要想一套方式,在變動當中它永遠不變,這就是古人想出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是不變的,超越時空,永遠不變。所以你只要懂得文言文,你今天讀孔子的書,孔子去我們二千五百年,還同面對面通信談話一樣,不會錯解意思。
文言文學習難不難呢?不難。在民國初年,十二、三歲的小朋友,文言文就寫得很好。早年(民國初年)那些小學的教科書,我在過去收集大概有一、二十本,古董!由於常常搬遷,這些書都散失了,我對它看得很珍貴。現在我手上只剩下兩本了,小學生的模範作文。小學生的作文,今天大學中文系的學生都作不出來。那時候,小學生大概不過是十一、二歲寫的文章。所以文言文不難,文言文的學習關鍵是在背誦,現在人怕背書,那怎麼行!中國的小學就是著重背誦,這在前面都曾經跟諸位談過。
我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李老師對於文詞非常重視。你要學講經、學弘法,經典是文學,你不懂文學,你的經典看不懂,所以教我們要讀文言文。用《古文觀止》作教材,李老師要求的水準不高,讓我們要熟背五十篇古文,你自然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對於經典的文字這一方面,就沒有問題了,沒有障礙了。如果你能夠熟讀一百篇文言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
現在人怕背書,這不行。實在講這是小障礙,不是大障礙,很容易克服的。你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就可以完成五十篇;換句話說,你只要用一年的時間,文言文的鑰匙就拿到了。拿到這一把鑰匙,等於說是《四庫全書》倉庫的門就打開了,你就能得受用。佛家的《大藏經》、中國的《四庫全書》,你就有能力閱讀,你就得其受用。如果這一把鑰匙拿不到,書籍擺在你面前,你看不懂還是枉然。所以文言文的學習不難,我們自己要有信心,一定要讀書,要讀古人的書。古人的書裡頭有智慧、經驗,非常豐富。
你能有這個底子,你才有能力應付現前複雜的社會,這個社會千變萬化,你在裡面才能夠理出頭緒,掌握它的原則,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所以都在自己,不在別人。
還有人提倡,說現代的佛教徒,應當要向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學習。為什麼呢?他們普遍都在做社會福利事業。現在佛教徒確確實實也真的不少,從事於社會福利事業。佛教裡面有辦養老院的、有辦醫院的,有醫療幫助社會解決年老、病苦,這一些事業都在做。這一種作法是不是正確的呢?如果諸位真正明白佛教,這個問題你自然就解決了。
基督教是宗教,天主教也是宗教,做這些社會福利事業,值得我們讚歎,這是應當的,因為它是一種社會福利事業。而佛法跟它們的性質完全不相同,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教育。如果是教育,那你們諸位想想,今天台灣大學,我們剛才經過松山高中,讓這些學校都去辦安養院,都去辦醫院,老師都去作醫生,學生都去當護士,你說對不對呢?學校就瓦解了,就不要辦了,做社會福利事業去了。這我相信你不會同意,你不會贊成,那是學校。
學校要天天教學,你明白這個道理,這就好辦了。佛教是教學,佛教是傳道,這個道不是宗教裡面的道,這個道是真實的學問、是真實的智慧,佛教教人這些東西。你有真實的智慧,無論從事於那一個行業,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做得盡善盡美。所以佛法所求的,經典上的術語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古時候翻成中文的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這麼個翻法的。這個翻法我們現代人看到,還是很難理解,所以我們用現代人的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意思呢?究竟圓滿的智慧。我這個說法,大家聽到就不會模糊,就很容易理解了。
佛教教人是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你有智慧,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世、出世間所有問題都能解決。你有究竟圓滿的智慧,無論你從事那一個行業,你這個行業在你同行當中,都是頂尖的,都是一流的,佛法裡面沒有第二。你們看《楞嚴經》,《楞嚴經》裡面以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修學的法門,每一位菩薩都說他自己修行的法門是第一。二十五個法門,這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成二十五大類,門門第一,沒有第二。為什麼呢?都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佛法是平等法,若不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那就不平等了。不平等就是一切動亂、災難的根源,所以佛法是清淨法,佛法是平等法。你要講救濟,慈悲濟世,救濟裡頭那一樣東西最重要呢?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最重要。他今天生病了,你送他一點醫藥,你好慈悲!你真正是了不起,受社會讚歎。另外一個人能夠教他不生病,豈不是比你送醫藥更高明嗎?但是那個教人不生病的人沒人理他,生病送藥給他的人,大家在鼓掌讚歎,你不叫顛倒嗎?
佛法教一切眾生,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說的是真話不是假話,教一切眾生,第一個不老、不病、不死,還有什麼比這個救濟得更徹底、更圓滿的?你們辦安老院,人老了才進老人院,他不老,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二百歲,他都不要進安老院,為什麼呢?不老!你們要辦醫院、醫療診所,他不生病。佛教教人不老、不病、不死,都是真的。所以你如果對佛法徹底了解了,你就曉得佛法做的是真正究竟圓滿徹底的慈善事業,世間人的那些慈善事業,雞毛蒜皮,跟佛法不能相比。可是真的人家不認識,假的人家認識,現在這個社會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呢?還是一句老話,不讀書之過。所有一切問題,最後歸到根源是不讀書之過。
你不讀書就不明理,你智慧不開,你也沒法子修行。行是我們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思想、見解、生活行為有錯誤,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不是每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敲著木魚念經叫修行,每一天在佛像面前磕大頭叫修行,不是!那是一個形式、是個樣子,必須要有內容。如果只有這個空殼子,只有這個形式,沒有內容,心裡面還是是非人我,還是貪瞋痴慢,還是去追求名聞利養,你一天磕十萬個大頭也枉然,沒用處。
今天連修行這兩個字的名詞,都被人誤解了。什麼叫佛法?學佛從那裡學起?昨天還有幾個學生來問我。學生年輕,他們剛剛接觸,我告訴他從那裡學起?從認識佛教學起。你對佛教一無所知,根本就不了解,你學什麼?經論,經論是白讀了。讀不解其義,解了又不能照做,有什麼用處!先把佛教是什麼,佛教的本質搞清楚,然後從那裡學起呢?做人學起。
最初方便,也就是最初入門之處,孝順父母,奉事師長,從這兒做起。你在家裡能不能盡孝道;你在學校念書,你能不能尊師重道;不要去問別人,要問自己。父母沒有要求你盡孝,你自己要懂得盡孝;老師沒有要求你尊重他,你自己要懂得尊師重道。一切都從自己本身做起,這就對了,這是佛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如果我們學佛的人,都能這樣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去做,台灣佛教才叫興盛,名實相副。社會自自然然安定、和睦、繁榮、興旺,大家都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如果是曲解佛意,專搞形式,形式裡面弊病很多,這個我不說,大家都清楚,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去檢討,一定從本身改過起,不要求別人,這才是自度度世之道。
這下面有三個小問題,我想這問題也是大家都須要知道的。第一個問:佛教的目標是什麼?佛教的目標,就是教一切眾生作一個明白人,不要作糊塗人,目標在此地。明白的標準是什麼呢?是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經裡面所講的諸法實相,這個名詞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就是我們自己本人。換句話說,佛教教學的目標,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諸位想一想,世間還有那一種的教育比這個更切實,還有那一種教育與我們切身的關係,像佛教這樣的密切呢?然後才知道佛陀教育是非學不可,你不學就是個糊塗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生活環境。其他的教育,沒有佛教跟我們這麼貼切,關係這麼密切,沒有!非學不可。
第二個問題:「佛教是消極的嗎?」如果你真正明白佛教了,你看看佛教消不消極?世間人看到,現在社會是競爭的時代,佛教人講忍讓,消極!他不競爭。現在一般人的生活都追求榮華富貴,學佛的人很樸素,節儉、樸實,這在他們眼光當中,這就叫消極了。消極有什麼不好處?我們這個消極的人,一天到晚活的快快樂樂,幸福美滿。他們那些積極的人,一天到晚苦惱無邊,患得患失,晚上睡覺都作惡夢,聽說還有不少人天天吃安眠藥,不吃安眠藥不能睡覺,這樣說起來,那我們這個消極比他好太多了。但是我們也有積極追求的地方,我們求智慧,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些事情認真努力在做,鍥而不捨,沒有一天不在幹。
中國古時候,在朝廷作官的人,七十歲就是退休的年齡,七十告老還鄉,回家去養老。現代社會退休的年齡提前了,有一些地方五十五歲就退休了,六十多歲退休已經是很正常了。我今年七十二歲了,天天還在這裡講經說法,還在這裡教學,沒退休!你說我是消極嗎?我在把佛法這麼殊勝、這樣好的東西,全心全力的推薦介紹給廣大的群眾,我深受其利,得到的好處,希望這個利益與大眾分享。
所以要講到積極,說實在話,世、出世間任何一個行業,都比不上佛法來的積極。尤其我們看到經典裡面,菩薩成佛了,成佛之後休不休息?不休息。成佛之後就倒駕慈航,再退回菩薩位,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師範、作典型,永遠沒有休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願最後「無有疲厭」,誰能比得上?所以凡是提出這些問題,對於佛法了解都太少了。
第三個是佛教徒應該以慈善救濟為作榜樣嗎?剛才我說過了,弘揚佛法,傳承佛法,依照佛法修行,就是究竟圓滿的慈悲救濟,任何慈善救濟事業比不了佛法的弘揚。佛法是救濟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世間這些慈善事業是救人生命。一個人若是慧命也得度了,生命自然就健全了,剛才所說的不病、不老、不死,那是心理健康。也許人聽到我說這個話,感覺得疑惑,為什麼呢?這話不符合科學,現代人迷信科學。科學是什麼,他也搞不懂,開口閉口都是科學。
新加坡有一位李木源居士,我們這邊同修很多人跟他見過面,這個人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幾歲的時候就跟著家人,到廟裡去燒香拜佛,老佛教徒了。對佛教的事業非常熱衷,全心全力的護持。我在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到新加坡訪問,跟他認識了。他那個時候是新加坡青年弘法團,是佛教青年弘法團的團長,邀請我到新加坡講經,每年都邀請,所以新加坡這個地方,我年年都去。
他大概是在八九年得了癌症,醫生告訴他的壽命只有六個月,他照的那些照片,那個X光照片,大概有六、七十張,內部可以說五臟沒有一處是好的,醫生說六個月是最長的時間,頂多只能活到六個月。所以他把生意交給太太,財產統統都移交,連自己的信用卡都還銀行,都不要了,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在居士林做義工,不拿任何報酬,替佛教做義務工作,做一天算一天,等往生。他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那時候檢查的時候,曾經給他介紹一些好的醫生,他那些介紹信都在,他沒有去找。他說我一定要死了,何必還要找這些折磨,所以就一心一意為佛教服務。過了六個月也蠻好,再又過了一、二年,是愈過愈好,再去檢查,他病全部沒有了。所以醫生說不可思議,奇蹟!他那些資料一大包,他打開來給我們看。
他是知道自己得這個重病,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專門等往生。裡面那些貪瞋痴慢斷盡了,所以醫生說奇蹟,我說這那有什麼奇蹟?正常的現象。怎麼是正常的呢?一般人會有生病、會衰老,心裡頭有毒,我們現在講病毒。最嚴重的病毒是貪瞋痴,佛法裡面叫三毒。你裡面有這個毒,這個病毒,外面有名聞利養誘惑、感染,你怎麼會不生病,你怎麼會不衰老,你怎麼會不死!
李木源怎麼好了?頭一個他懂得把自己裡面的病毒消滅掉。裡面病毒消滅掉了,心地恢復清淨、恢復真誠、恢復慈悲,整個生理細胞重新組織、重新排列,就順乎自然了,自然就是最健康的。
所以諸位要曉得,現在社會污染嚴重,有多少什麼健康食品,什麼好的醫療東西,全是騙錢的。能有效嗎?花了很多錢,吃了那些補品,還是一身毛病。所以根本的治療,是要把整個身心的組織重新來排列,這個方法。什麼人在那裡組織排列這工作呢?清淨心。凡夫是分別、妄想在排列,愈排愈糟糕;修道的人清淨心在排列,清淨心排列的是自然的現象,自然就是最健康的,破壞自然,毛病就出來了。這個大道理,知道的人不多。李木源居士也未必知道這個大道理,但是他這麼做了,只要能這麼做,不知道也行,所以他能夠恢復到健康。今年十年了,他活了十年了,我見到他拍拍他的肩膀,我說你還要活一百年,為什麼呢?佛教的大事業需要你護持,需要你去做。一點私心都沒有,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心胸開闊,清淨慈悲,這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真正能夠依教奉行的人,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是我們一個好樣子,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