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挽救社會人心系列(五)—怎樣講經  (共一集)  1998/2  台灣緯來電視台  檔名:24-015-0001

  各位觀眾大家好:

  我這一次剛剛從夏威夷回到台北,在夏威夷大學,有人問我:「佛經應該怎樣講法?」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必須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他的確是有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我們佛門常常講的契機、契理。如果真正懂得這兩句話的意思,才曉得佛所謂的「無說而說,說而無說」。《金剛經》上講:「佛無有定法可說,無有法可說。」這些話都顯示出經要怎麼個講法。

  淺而言之,佛的的確確是沒有講經,佛所講的全部都是對治社會大眾的弊病,這些弊病包括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言行,乃至於錯誤的造作。佛所說的完全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與事實真相相應的,佛在經上稱為「正知正見」、「佛之知見」,與事實真相相違背的,佛說這是「邪知邪見」,也就是你看錯了,你想錯了。為什麼呢?與事實真相相違背。換句話說,你所想的、你所看的,不是事實真相。

  話雖然簡簡單單幾句,就把這些綱領說出來了。這些事情要細說,世尊當年在世,所謂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也沒有把這些事情說盡,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雖然沒說盡,但是許許多多的原理、原則,他都告訴我們了。我們循著這些原理、原則,細心去探討,不難明瞭。這也就是說,佛給我們一個最好的線索。

  真相要用現代科學家的觀察,他們的觀察也相當殊勝,值得我們讚歎。譬如科學家確實發現時空是很不平常的。我們人類生活在三度空間,有一些小動物、微生物,它們生活在二度空間。二度空間跟三度空間,我們了解得最清楚;四度以上就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所以空間有四度、五度、六度,而實在說有無限度數,如果對於科學沒有相當研究的人,聽了這些名詞,還是很難辨別,淆惑不清。如果我們用比喻來說,就比較容易體會,譬如無線電的廣播,以及我們的電視。大家都曉得,電視跟廣播都有頻道,頻道對準了,音聲、影像就現前了。頻道不同,頻道繁多,也是無量無邊。

  這些頻道就很像科學家發現時空不同的維數,所謂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乃至於無數維次的空間,就如同頻道一樣。頻道裡面顯示出來的畫面,都不是真實的。由此可知,不同時空顯出來的境界,也不是真實的。所以佛講這種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最有名的偈子,一般人都能夠記誦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釋迦牟尼佛最高明的指導,這就說明無數維次的空間,它的現象就是如此。幾個人能明瞭、幾個人能清楚?唯獨大聖,大聖就是指真實智慧,徹底了解事實真相,我們稱他為聖人、大聖人。

  在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來之前,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對於這些事實真相,雖然說得沒有佛經那麼詳細,可是他確實有說。儒家跟我們講的「道、德、仁、義、禮」,這是說明五種不同的標準,由高而下。這種標準它的作用在那裡?作用實在說對於絕大多數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不明白的眾生,給他們樹立標準,讓他們在一生當中,可以得到自身的幸福、家庭的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大同,這是安和樂利的社會,共存共榮,互助合作,這是教育,這是聖賢人對於眾生教學的標準與目的。而中國人遵循這個指導,一直到清代的末葉。這是許多同修們都清楚的。至於道德仁義禮,它的性質、它的建立是依據什麼?如果我們用佛法來解說,比儒家的解說更容易明瞭。

  我們還以科學家的觀察時空的維次,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十法界、六道、三途,跟我們說這些宇宙的現象。這些東西是什麼呢?就如同電視裡不同的頻道,所顯示出來的畫面,我們用這個比喻,可以說是相當的貼切。這些頻道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是時空的維次怎麼產生的?這個道理知道的人就太少太少了。科學家能觀察到這個現象,這現象怎麼產生的,他們不知道。換句話說,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不是佛陀出現在這個世間,世間的聖人還是沒法子解決。

  在古代,我們中國學術思想,可以說相當發達,但是比起印度依舊是遜色不少。中國人把人道講得相當透徹,但是對於天地鬼神,就講得很含糊。孔老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不是不知道,但是講得含糊、講得不甚明瞭。因為我們中國人契入這個境界的人很少,也就是說,突破時空維次的人不多,不如印度古時候這些修道人。他們修禪定,用禪定的方法突破了時空,他突破了三度空間,進入到四度;突破四度空間,進入到五度,層層突破,於是他們親自見到六道輪迴。

  所以六道輪迴的事實,他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不是假的。就如同我們看電視,愚人只知道播一個頻道,每一天打開電視,就是這一個電視台的畫面,他不懂得去撥第二個頻道。聰明人他可以選台,他可以選好幾台來看,就如同這種情形一樣。

  印度人就比我們聰明,他可以看好幾個頻道,更聰明人、更高的人,他選擇的頻道就更多,他接觸的畫面就更廣。所以定功更深的人,他能夠超越六道,見到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他能夠見到這麼多。但是還有一個大的界限,他不能夠突破。這個大界限,佛跟我們講是兩個,一個是六道,一個是十法界,這是兩個大關,不容易突破。如果突破了十法界,佛就告訴我們,等於說無限度的空間,差不多你全部都突破了。全部突破之後,你才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用這個來解釋「道」,「道」就如同突破無數空間,全部突破,全盤了解,這是「道」。達不到這個層次,降到第二個,不得已而求其次,這是「德」。

  德的標準是什麼?德的標準是接近道,而沒有能夠達到那個境界;換句話說,他能夠突破幾個層次。譬如他能夠達到天道,佛家講天道就不是簡單的,佛法說天有二十八層,二十八層換句話,就好比是二十八個頻道。天不是很單純的,天有二十八層天,天裡面情形也很複雜。佛給它歸納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總共有二十八層天,就是有二十八個頻道,二十八個不同的時空。我們拿時空的維次來說,有二十八種不同。看你能突破多少層,你突破一層是四王天,突破兩層是忉利天,突破三層是夜摩天,突破四層是兜率天,這個境界就在畫面上顯現了。用這種方法來解釋,諸位就容易明白了。

  三惡道是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畜生道裡面,有一些我們能夠接觸到,有一些我們接觸不到,為什麼接觸不到?他那個頻道跟我們不相同。頻道跟我們相同的,我們見到;不相同的,我們就見不到。所以宇宙人生真相,唯有佛法能說得清楚。

  道與德是高層次的,而仁義禮完全對我們這個頻道而說的,如何能夠幫助在我們同一個頻道(三度空間)裡面生活的這些眾生,剛才講了,真正能夠達到自身一生的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乃至於世界大同,共存共榮,互助合作,那一定要靠仁、要靠義、要靠禮。仁義禮都是對治,使我們能夠達到幸福的一個方法、一個標準。假如這些東西都失掉了,我們都不再學習、不再重視,古人告訴我們,那就是天下大亂,就是亂世。亂世跟治世的差別,就在此地。禮是最低的標準,禮失掉之後,天下就亂了。

  比禮高的是義,比義高的是仁。仁,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開始講,仁是什麼意思?你看中國的文字,仁是二人,這個意思就是「推己及人」,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才是仁人。所以這裡面沒有報償、沒有條件,自自然然能夠想到自己,就想到社會,就想到眾生。我希望我自己生活過得美滿,我希望一切眾生生活都美滿;希望自己家庭和睦,希望世界每一個家庭都和睦,他立刻就聯想到,這是仁。

  仁失掉之後,這就是義,義是講道義。我們有義務這麼做,這裡面就是有條件的。義再沒有了,這就講禮,「禮尚往來」,禮裡面最重要的要義,就是有往有來,所以「禮尚往來」。禮再不講了,社會就亂了,國不像國,家不像家。現代的社會出現許許多多矛盾問題的存在,就是這個標準失掉了,沒有人再重視了。變成唯利是圖,見利忘義,這還得了嗎?

  我們認識清楚之後,有沒有方法來挽救這個社會?難!李炳南老居士在往生之前,對學生說了幾句很痛心的話,現在社會亂了,大亂的現象,即使諸佛菩薩、神仙下凡,也救不了。他告訴學生,我們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可是念佛求生淨土,有幾個人懂得?有幾個人能相信?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大家做不到,我們個人覺悟了,個人努力去做,行!也就是說,沒有能力度眾生,應當要善度自己,這才是自救救世之道。

  在將來的歷史上,歷史學家一定是把我們這個時代寫成亂世。中國的歷史,在台灣許多書局都出版《二十五史》,諸位如果細細去觀察一下,在古代任何一個帝王,他取得政權,建國之後,五年之內一定是「治禮作樂」。你看看《二十五史》,每一個朝代裡面都有一篇「禮樂治」。「治禮作樂」,由國家來頒布,全國人民遵守,一舉一動都有個規矩。可是民國以來,非常遺憾,一直到現代,國家都沒有能夠「治禮作樂」,所以人民生活沒有標準、沒有依據。

  譬如最常見的婚喪禮節,有很多同修來問我:「如法不如法?」我說:「根本沒有法,還有什麼如法不如法!」國家制訂了禮樂,你必須遵守,這是如法。我們今天有許多禮數,還是用清朝時候的,你看常見的祭孔,教師節祭孔,這個禮是清朝時候的;我們民國沒有制禮。婚喪喜慶有人用古禮,有人用西洋的禮節。所以同修們問我,「都好」!因為沒有標準,什麼都談不上。這就叫大亂之世。

  今天社會的動亂,根源由來已久,真的我們唯一只有能夠如李炳南老居士所說,自己要明白,要作一個明白人。佛說法沒有別的,你問我佛經要怎麼講法,講經說法一定要知道社會弊病在那裡。佛法的弘揚,對治這些弊病,挽救社會,這就是講經說法的標準,講經說法的依據,所謂契機、契理。理是不違背事實真相,不違背世尊給我們訂定的標準。

  儒家講「道、德、仁、義、禮」,佛法裡面講「五乘佛法」,意思都相當接近。儒佛教化眾生在立足之處,可以說完全相同,都是立足於孝親尊師。我們在此地,過去曾經做過專題報告,都是立足在孝道。佛法是師道,能夠把孝道、師道發揚光大,這是教育,這才能夠挽救世道人心。

  今天弘法利生,講經說法,講些什麼?如果要是說明宇宙人生大道理,救不了眼前的急症。民國初年印光大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他老人家一生在世,除了勸人念佛之外,對於教化眾生這一方面,他說的經論很少,而特別宣揚《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這一類的典籍。這一類東西講什麼?因緣果報。確實唯有大力宣揚這些,可以能夠挽救現前這個社會,不要講太多的理論,理論懂得的人少,救不了急。因果報應是事實,必須把因果報應的理論、道理講清楚,事實真相講明白,特別是眼前,眼前許許多多的事實,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你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焉得不信?

  善決定有善果,惡決定有惡報,真正明瞭善惡的報應,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就能夠收斂,自自然然就曉得應該怎麼做才是自求多福。更應當了解,我們的生命不是這一世,不只這一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去世,每一個人都還有未來世,這一世壽命很短促,你的壽命再長,活一百歲,畢竟活一百歲的人不多。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到七十歲而走的人太多太多了。在這麼短促壽命當中,要好好的修福,要為來生著想,這個人才是有真實的智慧。

  佛法裡常說:「聰明人有前後眼」,所謂「前後眼」,就是能夠知道前生、後世。他念念能夠為後世去著想,眼前縱然受一點委屈,遭受一點苦難,後面有很幸福、很美滿的利益在後頭。這種苦難我們很歡喜忍受,如果眼前嚐到一點甜頭,往後有大苦頭要吃,想一想這得不償失。佛經裡常常用比喻「刀頭舐蜜」,這個是比喻得不償失,眼前得到的很短暫,可是將來的苦難說不盡。這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聰明人決定不肯幹的事情。

  所以講經不但要勸導大眾斷惡修善,改過自新,更應當自己要切實去做,不是說做給別人看,實在講是自己修福。我自己這麼做為誰?為我自己!今天我們看到舉世之人,他們想的是什麼?他們念的是什麼?是世間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他念這個東西。這些東西後果是什麼呢?佛在經論裡面,苦口婆心,無數次的為我們說明,他說財色名食睡叫地獄五條根。

  這五類裡面特別是色,我們中國古人也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我們細心體會古聖先賢這幾句話的意思,然後你就曉得,禍福的根源在那裡。福的根源是孝道,禍害的根源是財色,一味的追求財色,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你去追求這些,試問問你能夠求得到嗎?真正能求得到,佛菩薩也會去追求,我們也應該去追求,說實在話,求不到,不可得!

  追求得到的,正如《了凡四訓》裡面所說的,你命裡所有的,你才能求得到;命裡沒有,求也求不到。如果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那就是古人所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為什麼?君子明白這個道理,曉得自己命裡有。命裡有要不要求?不要求!命裡有總會來,你拼命去求,可以提早一點,是你命裡有的,提早一點;你不去求,你得來可以晚一點。

  但是諸位要曉得,這裡頭有個事實,提早得到這些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你的壽命就提早結束,為什麼?提早來的,你提早享完了,祿盡人亡,你享完了。如果你不追求,這個東西得來晚一點,晚一點你壽命就延長,多福多壽!你想想,你還是追求好,還是不求,自然而來的好?所以我們頭腦要冷靜,冷靜就是智慧,不受外面的誘惑,不受外面的影響。

  內斷煩惱、貪瞋痴慢,內要斷這個;外絕不受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內不動心,外不受誘惑,你就有智慧了,你就能自度,你就能幫助這個社會,你就能幫助社會大眾,解決這些苦難的問題,都在自身的修養,都在清淨心,都在智慧,尤其需要高度的智慧,才能把事實真相看得透徹,決定不受誘惑。自己一生就真正過得幸福美滿。

  自己這一生的生活,所表現的就是度化眾生,讓大家看到我們的生活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很美滿,人家看到眼裡面,自然就生出嚮往之心、羨慕之心,然後就向你請教,「為什麼我過得這麼苦,你過得那麼快樂?」他就向你請教。向你請教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些道理教他,方法教導他,他也能得到自在、也能得到快樂,這樣一傳二,二傳三,就能傳遍世界,就能普度眾生,所以度眾生要用這種方法。

  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世間人把財看得這麼重,我們應當怎麼做?我們把財看得輕,世間人要積財,我們散財。最初他不了解,他不懂這個道理,他能夠看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就覺悟了。第一個人三十年覺悟,第二個人可能二十年就覺悟,第三個人可能三年五載就覺悟了。這種例子在佛家、在儒家的教學,在過去歷史當中,我們都能夠見到,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

  我這次回國之後,利用十天的時間,環島走了一週,看看南部的這些老同修,我有很多年沒到南部去了,尤其是台東。我第一次到台東去講經,是民國四十九年,這次去是我第二次去,整整四十年。還遇到四十年前聽我講經的老同修,我們在一起吃飯,感慨萬千,頭髮都白了。我問他:「多大年歲了?」七十一歲了。聽我講經的時候三十歲,第二次跟我見面七十一歲,我們都老了。我在南部看到他們修學非常認真,生活過得很純樸,我看了很安慰、很難得。

  我要告訴大家,我們只要認真去做,努力地去做,如理如法地去做,一切命中註定的,何必要妄求!世界有許多人,世法、佛法都不例外,認為要做一番大事業,一定要有雄厚的財力,要有組織、要有人力,要種種條件才能夠做得成功。我就告訴大家,你們同修看看我,我也做了一點事。今天佛法,特別是淨宗弘揚到全世界,我沒有組織,我沒有人力,我沒有一個幫手。我今年七十多歲了,連一個照顧我的人都沒有,沒有好不好?好!為什麼?沒有,我身體健康,我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如果有幾個人照顧我的話,恐怕我身體就不健康了,我覺得還是我自己照顧自己好。

  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照顧,還是自己照顧自己,最後的兩年,才有一個侍者照顧他,他九十七歲往生的。他是我的一個好榜樣,我也希望我能到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照顧。所以我沒有人照顧,我也沒有錢,什麼都沒有,也能把淨宗弘揚到全世界。所以國外有許多人知道我,到台灣來都很想看看我,到我圖書館的道場,到我基金會看看,他一看都呆了,沒有想到淨空法師的道場這麼樣的寒酸,連一個普通人的家庭都不如,許多富貴的家庭比我們的道場不知道要大多少倍,要莊嚴多少!我們在台灣說老實話,連一個中等家庭都不如,諸位都看到的。

  我們自己生活得很愉快、很快樂,我們的道場小,小就開銷很少,維護很容易,不操心!人最幸福的就是不操心,心裡沒有事,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負擔,你說多快樂!我們這個快樂是從這裡得來的,我們看看世間人拼命去營求榮華富貴,他雖然是富足,但是不快樂,富而不樂,不如我貧而樂,你說我多自在!我覺得我生活很美滿,我覺得我的生活非常幸福,我自己以為我是這個世間最快樂的人、最幸福的人。你只要冷眼觀察,你會覺得我說的話沒錯,悠遊自在。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受任何影響,沒有任何壓力。別人讚歎我,我自己會冷靜反省,我值不值得人家讚歎,我要更努力、更認真的學習。別人毀謗我,我很感激他,他提醒我,我有那些毛病、有那些過失,我要認真努力改進。

  我看世間人順境、逆境,都是修學最好的環境;我看世間人善人、惡人都是菩薩,都是善知識。《彌陀經》上所說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並不是說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此地不行嗎?只要你觀念轉一轉,我們看一切眾生的善,不要看一切眾生的過,這個世間不都是善人嗎?都是上善?我今天跟全世界一切眾生相處,那都是諸上善人,我跟他們相聚一處。不要看人家的惡,要看人家的善。看人家的惡,要回過頭來,是自己的惡,人家沒有惡,是我自己的惡。

  正如同《華嚴經》上,法身大士、諸佛菩薩跟我們示現、表演的,提醒我們,提醒我自己。見到惡,想到是自己的惡,我自己沒有做好,我自己沒有修好,我自己要認真努力改進。見到別人的善,我們歡喜讚歎,別人沒有過失,世間沒有過失。六袓惠能大師講得非常正確,那是真言、真實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世間沒有過,世間一切人沒有過,世間一切事沒有過,世間一切物也沒有過,過失都在我自己一身。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想真正成就道業,要想真正突破,剛才講了,無數的時空、維數,你能夠一切迴光返照,好好的修自己,我們這一生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也就是說,成佛、成菩薩不是做不到的。

  這一次我在宜蘭做了一次講演,我舉一個例子,現在在台灣計程車司機很多,我舉出一個計程車司機這種行業,他可以就在他行業當中,作菩薩、作佛。說明作菩薩、作佛,是任何生活方式、任何行業、工作裡面,都可以圓圓滿滿成就的。好!謝謝諸位。

#